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困境及对策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困境及对策

摘要:文章阐述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内涵,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策,包括立足课程结构的优化,强调人文课程的设置;强调人文素养实践教学,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完善人文素养评价机制,引入形成性评价。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实践教学

从新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来看,传统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将关注“病”向关注“人”进行转变,特别是基于“疾病”本身的预防,反思导致疾病与影响健康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放在现代生命价值观、医学伦理观的重要地位,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融互通。但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却陷入了忽视人文素质的窠臼,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堪忧。因此,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从课程结构、人文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等方面,来探索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路径,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内涵

对于“人文素质”,可以包括与人文相关联的所有素质、品质和能力,其核心是强调对“人”的关注、践行人本主义生命观。医学在本质上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统一,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双重属性。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正如福柯所提出的“医学被赋予一种崇高的任务:在人们的生活中确立健康、美德和幸福的正面地位”[1]。简言之,医学乃人学,即“医乃仁术”。从医学教育发展来看,医者既需要具备与其职业相关联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极高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从字面意义来理解,人文与科学相对应,人文倡导“道”,而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研究的是如何“为人”,而科学研究的是如何“做事”;人文强调价值理性,而科学突出工具理性。由此而言,对于人文与科学的独立,似乎是不可调和的,但作为现代医学,两者又是医者所应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向度。医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不能迷恋于医学的实用性,还要关注医学的人文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的设想也走出了能做、必须做的追求,也不再是将“身上的病痛”看作机器的零部件一样被直接更换,而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既要强调生理疾病的治疗,还要强调其他心理、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由此,实现了现代医学向人文医学的转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方面,使医学生能够具备人文知识、彰显人文精神,外化人文行为。也就是说,人文素质强调对生命价值的观照,对人的尊严、权利的尊重,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仍然强调医学生医学知识、医疗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提升,甚至一些医学院,将人文教育置于边缘化地位,导致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一)医学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医学院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人文学科处于劣势地位。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文社科类教师来自非医学院校,对医学知识及医学人文缺乏系统了解,使得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无法将人文知识与医学知识、临床实例进行整合授课,导致医、文分离。另外,在医学院师资教育观念上,多数医学类教师人文精神淡薄,倾向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讲授,忽视医学生人文情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在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多强调疾病的诊断、诊治、病情的发展分析,而未能兼顾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情感的关注,造成人文教育的弱化。同时,从我国医学教育实践来看,长期以来,对医学生的评价以考试为主,关注医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医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导致重医技轻人文。

(二)课程结构上人文失衡

从医学教育课程来看,课程是医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而在课程结构上,人文课程缺失,医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人文知识。很多医学院将思政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其他人文课程则作为选修课,不同学科的医学生在选课上存在盲目性,也影响了人文素养教育质量[2]。另外,在课程课时设置上,各医学院人文课时总量少,且多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在医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临床实践阶段,人文课程中断,使得人文教育与医学课程衔接受阻。

(三)课程内容陈旧、教法单一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是课程,而课程的重点是内容。由于对人文教育的忽视,在课程内容上欠缺更新,教学纲要、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难以与现代医学发展相适应。医学生的人文课,停留于人文知识的识记层面,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在教法上,人文课程仍以说教为主,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视频案例分析应用较少,导致学生缺失学习兴趣,对人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不够,影响人文课程教育质量。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策

(一)立足课程结构的优化,强调人文课程的设置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具体可行的人文课程,结合我校课程结构实际,需要优化人文课程的设置,突出人文课程的占比及地位。在基础性人文课程模块上,除了思政课程外,还要融入文、史、法、哲、美、心理、音乐、宗教学等课程。让人文课程模块变得丰富起来,让医学生能够从多种人文学科知识中获得滋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自我道德情操与人文素质水平。同时,在人文课程设置上,第一学年,建议以思政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大学语文为必修课,以“生命观与生命关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人文医学概论”“音乐”“美学”“宗教学”“医学写作”等课程为选修课;在教学手法上,各类选修课程在施教过程中,要融入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现场观摩与讲授,同时还要增加大学生阅读人文经典课程,着力发展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医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人格、公民素质,让医学生能在这些课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医学生入学第一年,需要对医学生进行职业倾向、心理、人文素质水平测试与调研,并以此为依据来优化人文课程课时比重、课程结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分析与评估,为人文教育发展夯实基础。确立人文教育核心课程模块,体现人文教育与医学、公共卫生学的交叉融合。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核心课程中,主要有“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医学史”等,在这些核心课程的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围绕医学领域,强调与之关联的社会问题,如医患关系问题,医疗纠纷问题,对人的尊严、权利的关注等,让医学生认识到对生命、对健康的全面理解,明白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可以引入情景模拟教学,邀约医学专家讲座,开展医学生进医院观摩实践等方式,突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针对性。同时,考虑到人文教育的多学科特性,在进行选修课设置上,还要考虑与学生专业学习、临床实习等阶段的融合,如“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健康促进与管理”等课程,可以在第四、第五学年进行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即将走上职业岗位之前,由理论到实践、逐步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些人文知识,提升自我综合素养水平。

(二)强调人文素养实践教学,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

人文课程的教学与实施,重点在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内化与应用。实践教学是提高理论学习成果,促进知识向素养转变的有效途径[3]。一方面,医学生在人文课程学习中,还要积极参与第二课堂,医学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医学生能够结合人文知识,参与到相应的人文素质实践活动中。如组织低年级医学生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包括进入医院门诊导医实践、临床情境观察体验、组织医学生参加遗体捐赠活动,增强医学生对社会、对医疗职业的感知度,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另一方面,注重医学人文素质实践环节的教学,特别是以思政教育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如每学期每个医学生应该完成八小时义工服务,每学期每个学生应该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等。学校应结合医学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机,组织医学生参与临床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福利院、戒毒所、少管所、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院等单位,开展医疗志愿者服务,让医学生能够从实地见习中,完成协助护士备药,为患者进行常规体检,清洁病区、病房,陪护患者等活动,让医学生提早接触临床,感受医患关系,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对于高年级医学生,主要结合专业见习、实习环节,组织医学生参与基层医疗服务、个人义工服务活动,让医学生体验社会责任感。带教医生还应该指导实习生参与医疗评估、患者跟踪随访、病情案例研讨等活动,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完善人文素养评价机制,引入形成性评价

在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过程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联系医学生的思想、政治、人文素质实际,引入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医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医学生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等发展性指标进行评价,旨在全面评估医学生的学习进程,激励医学生自我调控学习方向,增进学习信心,提升综合素质。在人文素质形成性评价中,重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如医学生的思想、素质、特长、能力、学习经历等,包括品行、道德、操守、纪律、学习态度、社会实践、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文体特长等内容。借助于形成性评价,来优化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综合运用能力,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综上所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医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医学院校要结合学科特点,确保在医学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使二者相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兼具高素养、有仁心、有爱心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欢,蒋连城,汪一江.国内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的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4):1-2.

[2]吴宝捷,梁美英.医校结合模式下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8):1014-1017.

[3]张沛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2):74-76.

作者:洪仕君 李利华 杨荆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 昆明医科大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