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研究

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南粤地区体育文化建设情况以及南粤体育院、校、系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两大问题:现有民传人才市场需求紧缺及社会指导员群体基础薄弱,单一专业院校民传专业人本主义倾向明显。提出南粤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全球化理念;招生方式尊重人文本位、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原则;新时期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架构;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内容,为今后南粤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与南粤传统体育人才培养做铺垫。

【关键词】南粤;体育文化;传统体育

前言

南粤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项目已逐渐边缘化,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的传承形式亟需抢救保护[4]。我们确立以南粤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入手,挖掘原生态民族民间体育,做好南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工作的实施也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8号)有关精神对本专业的各方面进行改革,其中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资源、技能技术体系、专业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校外培训与校内训练模式、竞赛模式等。

1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两个重大问题

1.1现有民传人才市场需求紧缺,社会指导员群体基础薄弱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全国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业人员十分紧缺。一方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已经不足以支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已经萎缩。在广东,80%以上的城镇中小学未能开展武术课,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没有设置武术课程;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要求的提高,社会大众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需求激增,明显体现在项目需求的多样性与项目训练的专业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武术、跆拳道、醒狮、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迅猛,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专业性指导,70%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群众队伍缺乏专业的指导员及教练员[1]。

1.2单一专业院校民传专业社会倾向明显

虽然在广东地区已有高校开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专业本科的招生方式大都为单招,报考该专业必须是运动员,主要目的是解决退役运动员上大学问题。从教育课程论的角度分析,专业办学过于注重社会本位倾向,未能平衡学科构建及人文导向,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身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2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创新理念

2.1新时期民传专业建设全球化理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立足于南粤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及南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全球化发展,遵循人文关怀、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三方面的规律以制定办学思路,利用本院数十年教育培训经验和社会资源,致力开拓境外特别是港澳台、东南亚等就业市场以及国内日韩移民市场,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以及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球化扩散速度与深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位于珠江边,有利于龙舟活动的开展,广佛地带又是舞龙舞狮活跃之地并在该方面与港澳台、东南亚有着广泛频密的业务来往,在发展武术与龙狮专业方面确实具有厚实的基础。亦由于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核心区,外国人口特别是日韩两国人口密集,对发展跆拳道、武术、剑道、柔道、空手道等亚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

2.2招生理念尊重人文本位、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原则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目前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生源集中于本省市退役或现役运动员。一方面,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以从小就缺乏厚重文化熏陶的运动员生源为主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否担起传播、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仍需考证;另一方面,以现在的这种招生模式来看,有把运动训练专业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相互对等起来的嫌疑。二者均不利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的独立以及可持续发展。因此,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以在利用综合性院校中体育院系作为该专业学科的发展平台,招纳生源以该专业的运动员与普通体育高考学生各半的方法。此方法无论在人才培养的硬件、师资、生源方面考虑都是较为符合现阶段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的需要。

2.3新时期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拟设

综上所述,新时期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传承民族民间体育,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深入挖掘整理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从理论、技术和竞赛体系入手,构建一个系统的、规范的、有南粤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及南粤传统体育文化理论架构,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体育运动培养人才[2]。

3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架构

3.1项目特质性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也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色的专业,其专业自身建设尚有不足之处有待完善。有待研究处理的关系及问题包括:流行项目与待挖掘整理项目的关系、民间项目与官方项目的关系、东方项目与西方项目的关系、国内项目与国外项目的关系、项目发展的地域性障碍问题、项目的性别限制问题、项目的商业化及市场化研究、项目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发展研究等。

3.2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各高校都属于初始性研究,其研究既独立又建立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基础之上,研究涉及众多方面,其中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资源、技能技术体系、专业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校外培训与校内训练模式、竞赛模式等[3]。

3.3南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南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南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因鸦片战争及其后起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成为其加速器及扩大器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南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研究南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世界性传播,让中国南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为保持世界地域文化的平衡发展做出贡献。

4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内容

4.1挖掘、整理具有南粤特色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确立以南粤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入手,挖掘原生态民族民间体育,做好南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工作的实施也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自2011年以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先后挖掘、整理、规范了岭南武术中的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佛山醒狮、鹤山醒狮、马来-佛山醒狮、马来-鹤山醒狮、佛山-鹤山醒狮、马来-佛山-鹤山醒狮、德庆炸狮、广宁山狮、舞麒麟、舞龙等具有南粤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2规范具南粤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体系

南粤的民族传统体育千百年来,一直是在中国民间流传和继承发展的。因此要想将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武术与民传统体育活动规范起来进行课程化,就必须首先从技术入手,规范南粤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动作,解决一个在现代课程体系中“教什么”和“比什么”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了技术内容,才有可能更好地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教学和交流。

4.3加强具南粤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建设

从南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的项目是在民间自发传承的,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为此,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学科化,加强基础理论建设十分必要。因此,我们从教材入手,积极申报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教法》。

4.4构建南粤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模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积极探索南粤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模式,开始了不同层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如:在2014年教学计划中,无论是体育教育专业还是社会体育专业都增加了有关南粤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在全省的兄弟院校中起到示范作用。如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武术普修课、武术专选课、太极拳课、跆拳道课、醒狮课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内容,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受到学生的欢迎。

4.5探索南粤民族传统体育的培训与训练模式

2012年,我院分别与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及南海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合作,在我院建立了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及岭南醒狮武术训练基地,积极探索南粤民族传统体育的培训与训练模式,为南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高水平训练队的建设积累经验。在我院成立的岭南醒狮队出色地完成校内外各项大型的表演任务,参加全省的重大赛事获得优异的成绩,为校争光。

4.6研究南粤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模式

在挖掘整理南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积极研究其竞赛规律,探索民族民间已有的竞赛内容和方法,研究制定竞赛规则,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做出积极贡献[5]。

4.7培养具有南粤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专门人才

为加大培养具有南粤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专门人才的力度,我系开设一系列课程如,武术普修课、武术专选课、太极拳课、跆拳道课、醒狮训练课、舞龙训练课、剑道训练课、岭南武术训练课等,目的是培养专业且技能广泛的专门人才。2012年,我院与广东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合作培养跆拳道体育社会指导员,学生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最后通过考试获得跆拳道体育社会指导员证书。2011年,我系开设跆拳道教练员实训中心,旨在培养适应大众跆拳道教学训练及项目推广的专门人才。

5结语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不但要继续吸取西方各国的先进文化理念,更需要负担起文化全球化的责任,对本国优秀的文化种类进行广泛传播。南粤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与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既要集中在文化建设本身,也要强调文化传播方式方法,二者结合才能体现出新时期体育文化研究的趋势。现阶段研究应该集中于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南粤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与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紧扣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对文化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9.

[2]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2.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4]刘彩平.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刍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26.

[5]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58.

作者:祝伟明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