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领导干部文学素养的完善

领导干部文学素养的完善

文学与政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政治家,几乎都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封建帝王富于文采,长于风骚。曹操父子是我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堪称一代文豪。韩愈、柳宗元、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他们既是历史上优秀的封建政治家,又是那个时代负有盛名的文学家。我们熟知的同志更是如此,他集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我国早期的马列主义者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陈独秀、瞿秋白、、、董必武、、等等,无不文采斐然。放眼国外,马克思能整段背诵莎士比亚、海涅和歌德的作品。恩格斯能用俄文整段背诵普希金名著《欧根•奥涅金》。列宁喜欢读小说,在病中,他还常常让人给他念高尔基和杰克•伦敦的作品。

文学这一时代的风雨表将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等精妙地融汇于一体,它能传播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这对形成领导干部的思想、品格、气度、情趣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学素养是一个人思想及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有助于领导干部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加强自身修养,有益于塑造领导者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提高领导干部的个人魅力。这种素质提高及自我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研读革命导师著作,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理论思维以抽象的、间接的形式把握外部世界,从对象的表面进到了事物的里层,把握了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联系,更深入地把握了事物。正如列宁所说:“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因此,认真研读革命导师著作,运用正确的理论思维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住客观形势的本质和主流。这样付诸于实践将会增强领导干部对当今社会的理解能力,透过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从而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航向,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都是善于运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科学判断形势的典范。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时代条件下,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概括了帝国主义时代的基本特征,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结论。深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著作成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光辉巨著,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从战略高度把握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深刻判断,并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论断,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构思和设计了一整套发展战略。科学地判断形势,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为此,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被作为面向新世纪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首要任务。领导干部研读革命导师著作,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政治上、战略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在国内外发展大背景、大趋势下,高起点、高水平地把握全局,谋划未来,开拓前进。

二、博览古今文史名著,体味感受百事真谛

中国历史上主张政文合一,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很好的政治、道德文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鼓舞人们的开拓进取精神。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讲的是人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成功的道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讲的是统治者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苏轼的《石钟山记》,讲的是要注重调查研究;孔子的《论语》,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孟子的《梁惠王》,说的是统治者应时时事事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那“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容量和幅度上所具有的优越性,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开拓和时空观的扩大有着无形的影响。领导干部研读中外名著,一方面可以丰富其文史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塑造自己良好的领导形象;另一方面可以锤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座标,从而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党和人民的事业。1958年1月间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里,有一条就是“学点文学”。党政干部为什么要学文学?当然不光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文艺工作,每个干部都去插手文艺工作也是不可能的,甚至也未必是件好事。“学点文学”更重要的是提高干部的文学素养,而文学最能给人的营养是诗情,是想象,是敢于破除陈规、超越现实局限的翅膀……文学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增强人的想象力,提高人的洞察力。文学是本社会百科全书,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各个时代的风貌,无疑会大大丰富人们的知识和信息储存量。由于艺术的力量,这些知识极易转化为人们自己的血肉。领导干部以从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的丰富、广博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活跃思维,培养积极主动精神,从而增强创造势能。文学是时代的风雨表,每当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或其他领域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往往会在文学作品上敏锐地反映出来。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正确地反映时代的社会风貌,还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使我们得以明辨是非真伪,洞察和把握历史的发展。所以,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多读文学作品,有助于领导干部敏锐地、及时地触摸时代的脉搏,洞察历史的情绪,加深对形势的理解,使政治头脑经常保持清醒状态而又富于弹性,从而有助于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拓事业中审时度势,洞幽察微,提高判断决策能力。

三、品味经典诗词书画,培养高尚审美情趣

高尚的审美情趣,能使人脱离低级趣味的生活“享受”,去向往、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经典诗词书画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特色、审美理趣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领导干部要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就必须培养自己的艺术气质,在对名诗名画的学习、品味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逐渐形成自身独特、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优秀的诗词书画都蕴含着哲理,闪烁着辞采,荡漾着情感,体现着人格,潜藏着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些都能自然地给鉴赏者以感染。

譬如,郑板桥的竹,表现的是一种宁折不弯的民族节气;徐悲鸿的马,则是对自由和力度的赞美;关山月的梅,歌颂的是敢于逆潮流而动的抗争精神。而在诗词歌赋方面,蕴含的内容就更直接、更丰富了。如,李白惊人的想象夸张,杜甫的近乎真实的史实记录,陶渊明的清新俊逸,苏轼的豪迈奔放,李清照的缠绵徘恻,王维、孟浩然的清丽鲜活,曾参、高适的悲壮激越,都能让你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祖国河山的美好,民族精神的伟大,激励着你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曾引发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感慨,成为催人蓬勃向上的座右铭。真所谓“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经典诗词书画能引导人们的思想得以提高升华,关乎人文,懂得做人之道,明晓和谐关系。(本文作者:喻新捷、于干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