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等学校负有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服务社会的义务。大学校园文化是特定环境中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与历史传统积淀的结果,是课堂教育的延伸与扩展,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具有开放的思想和探索的精神。许多著名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独特的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中的文化机构要以自己特有的功能参与、支持和服务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开展又会促进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1校园文化的内涵

对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提出两点论:校园文化从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有的提出三点论: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面;有的提出四点论: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4个层次[1],但一般研究倾向于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是校园人在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校园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校园人的群体精神,是由校园人在学校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构成的[2]。校园文化是校园人所体现的一种精神品质,校园文化的本质是校园精神。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使他们成为国家的建设者,更需要通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浸润,创造一种崇尚学术、探求真理、包容异见的氛围,让学生们成为社会责任的担当者。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部门,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

2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这里明确了高校图书馆的两个功能:服务于教学科研和服务于学校的文化建设,这两个功能又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图书馆既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又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兼有文化与教育的功能;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完成教育目标的主要形式,但却不是教学科研的唯一形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在课堂以外拓展。其中最好的场所应该是图书馆。图书馆汇聚了人类智慧的成果与优秀文化传统,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依托,用优秀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滋养学生,让他们通过阅读与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来进入社会后确立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以此指导其行为;文献资源中蕴含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也可以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更好地体验生活、享受生活。

3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

服务于教学科研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也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作为现代化大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是文化资源的集散地,馆藏丰富的各种类型和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保证,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由于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各种类型出版物大量涌现,海量信息与研究成果呈现在读者面前,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学……这些浩如烟海的宝贵精神财富,使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这一敏感群体起着开拓视野、启迪思想的积极作用。

3.1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知识生产过程中文化传承的一个中枢,把各种知识都通过这个中枢汇集起来。因此,图书馆所藏文献包含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最新思想、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文化发展的最新信息,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提供各类服务的基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水平;根据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文献采选原则,不断优化馆藏结构,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远规划,以师生的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目标为导向,一方面必须满足学校教学科研所需资源,专业文献应该覆盖学校所有学科,另一方面还要依据学科特点有所侧重,比如纸质资源应侧重购买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的则应更多的购买电子资源;同时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选购一定数量的、适合各个专业的,具有思想性和文化品位的人文类文献和科普类文献,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素养,成为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也对采选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选人员既应时时关注出版信息,鼓励读者推荐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读者推荐,对推荐的图书要根据馆藏的总原则进行遴选取舍,采选图书的过程除了听取读者意见外,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引导,馆员应传达给读者这样一种选购标准,图书馆需要选购那些高品位的、学术价值高的资源。传统图书馆重收藏轻使用,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必须彻底改变这一观念。文献资源不仅仅是要采选进馆,还要对采选来的资源进行推荐,尤其是特色资源。将文献资源的利用放在首位,每年国家花了大量经费采购资源,这些资源被利用了多少?如何让读者了解我们所购置的资源?这就需要采选人员与直接面向读者的外借馆员、学科馆员、咨询馆员等人员进行合作,大力加强对所购资源的推介和使用情况分析,改变采购与服务脱节的情况。

3.2对馆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不应仅局限于采购引进资源,还应该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提供一次文献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功能,只有不断的对所藏文献进行二次开发,才能体现出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功能,只有对文献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才能充分展示文献资源的价值,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馆,馆藏着许多珍稀的资源,有些是我馆独有的,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主要功能是利用而不是收藏,这些应该是我们进行文献开发的重点。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有清末到1949年之间的中文期刊共三千多种,特别是其中的文、史、哲类期刊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有很高的价值,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期刊由于纸质的问题已经不适合直接阅读,因此应对这部分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既是对资源的保护,也给读者提供了方便,加工完成后还可以对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文献的作用。对原始文献的二次开发,来源于对原始文献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文献的价值,清末至1949年这一时间段的文献有许多很珍贵,但是又没有像古籍那样被系统地整理出版,我们可以首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其进行整理,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开发和揭示。

3.3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每所高校由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形成了不同的校风与文化,图书馆要利用这种传统。借助图书馆的空间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是一个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校,曾经有很多名师先贤荟萃于此,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丰富源泉,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举办相关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从1990年开始举办大型公益性学术讲座《专家讲座》,至今已走过近30年的历史,共举办了三百多场。“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知名学者和大师与青年学子们面对面地畅谈科学尖端、分析天下大事、倾吐个人治学经历、讲授知识、传授技能。”“用详实的资料,揭开事实的真相,指出发展的方向,而且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拓了青年学生的视野,启发了研究问题的思路。”[3]专家讲座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营地。讲座的选题都是学科的前沿与关注的热点问题。文学和历史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传播文化、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我校拥有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这类的讲座有许嘉璐教授的《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郭预衡教授的《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启功先生的《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陈教授的《文学研究的“奥林匹克”》、童庆炳教授的《典型、意境和意象》、王宁教授的《谈谈现代人的经典阅读》、钟敬文教授的《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构想》、何兹全教授的《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及特点》、郑师渠教授的《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问题》等等;同时我们也邀请了许多校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到馆讲座,如叶嘉莹先生的《从西方女性主义看中国花间词》、王蒙先生的《文学的悖论》、钱理群教授的《漫谈“民国那些人”》、严家炎教授的《金庸作品的现代精神》、余华教授的《文学给予我们什么》、李学勤先生的《古代研究一百年》、阎步克教授的《大官小官的官大官小》、葛剑雄教授的《从天下到世界》、刑义田教授的《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面面观》、汤一介教授的《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等等;还有著名作家如毕书敏的《文学与人生》、苏童的《文学与青春,创伤与成长》、贾平凹的《我的土地,我的写作》等等[4]。讲座关注现实与社会问题,如阎学通教授先后做过三次报告,分别是《台湾问题走向》、《中美关系走向》和《未来十年中国与大国关系》;王义桅教授所做《“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梦》、杨立宪研究员所做《台湾大选后的两岸关系》、顾明远教授所做《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与对策》、曹建海教授所做《金融危机与国家经济安全》[4]……这些都是针对当时大家关心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而举办的。除人文社会科学外还有大量介绍当时最新科技成果与科学研究方法的讲座,讲座内容涵盖“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纳米技术”、“超导材料”、“探月研究”等主题。《专家讲座》已经成为了我馆的一个文化品牌,吸引了大批本校师生和社会人员。

3.4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目前高校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功利化和浅阅读倾向,再加上移动网络的普及,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大学生的阅读方式趋向于简单、便捷,形成了“快餐式”的阅读方式[5]。图书馆应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动学生阅读经典,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每个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人都应该是热爱读书的人。阅读活动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各相关单位的配合,图书馆可以申报相关的项目或与学校的相关单位和院系的老师合作举办。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经典书目,老师在授课时都会推荐给学生,图书馆员应充分了解这些信息,与院系合作在学生中推广经典阅读,鼓励学生读后撰写读书笔记,并进行评奖,对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还有一些经典是可以面向全校师生的,如人文学科的经典,不仅可以传授专业知识,更可以通过阅读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图书馆可以选择一些文化名人的诞辰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如今年是普希金诞辰220周年,可以推荐阅读普希金的诗歌和有关普希金的传记等;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如中国古代有诸子百家、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诸葛亮、杜甫、苏东坡、范仲淹、朱熹……;近代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如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世界历史上更是有古希腊的哲学家、史学家,近代有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德国的哲学家、音乐家,意大利的艺术家,俄国的文学家……;面对前人留下的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图书馆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图书馆员应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通过选择不同专题的经典图书推荐给学生,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挑选一两个主题。教育学科是我校的重中之重,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教育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有丰富的思想和各种教育理念,作为师范大学的学生,教育学是必修课,因此阅读教育经典也是我们要重点推广的。当阅读形成习惯后,就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通过阅读我们会有所感悟,因此阅读后的交流非常重要,图书馆可以组织小型讨论式的读书交流会、文化沙龙等,青年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他们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这些活动也可以邀请对某一专题有研究的老师参加,这样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对于图书馆来说阅读推广应该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贡献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对图书馆员的要求很高,馆员不仅要熟悉图书,还必须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只有自己热爱读书才能用行动去影响读者,润物细无声,我们要营造一种氛围,让书香充满校园,让我们的学生都充满书卷气。

4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既有配合学校专业教育的职能,更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能;既需要开扩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高校图书馆通过馆藏建设提供更优质的资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深层次开发,使文献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既丰富了馆藏资源,又提高了服务水平;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既普及了相关知识,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大力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馆员与学生在阅读中共同成长,当学生从校园走出进入社会时,已经成为思想成熟、具有专长的有抱负、有担当的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陆莉.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综述[J].图书馆学刊,2012,(6):134~136.

[2]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5.

[3]姜璐,杨正芳.著名专家学者北师大演讲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专家讲座[EB/OL].

[5]寻海燕.面向书香校园构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8):36~37,40.

作者:侯旭红 龙世彤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