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学结合下高校校园文化论文

工学结合下高校校园文化论文

1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创新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构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大学生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加快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步伐,加快实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好的精神、思想、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的统领下,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就能打造出好的品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尽快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2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经多年快速发展已经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如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软件建设有了很大改观,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日益丰富,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正逐步实现。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且很多院校都是中专升格上来的,对高职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2.1学校领导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内涵和实效

许多高职院校认为学校要发展,首先要搞好校园物质建设,因此往往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主要集中在校园面积的拓展、建筑数量的增加、教学设备的添置、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学校一些显性的物质建设方面。他们没有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缺乏精神文化建设的明确思路,缺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导致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出现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甚至流于形式,主要追求学生数量,忽略了学生质量,导致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因无法适应企业需要而淘汰。其次,一些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停留在较低层次,导致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很多学校更多的停留在娱乐或消遣的活动上,让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变成少数特长学生的舞台,而大多数无特长学生则被排除在外。这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2.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注重鼓励学生参与,忽视教职工的作用

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参与,强调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而忽略了教职工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存在偏差,缺少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少对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另外很多教师平时忙着兼职或科研,对学校组织的活动漠不关心,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德育工作者和行政人员的事,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即可,导致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参与意识。

2.3校园文化建设缺少高职特色和地方特色、行业特色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因此,走工学结合之路是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精髓,只有与当地地方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为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却无法与当地的主要企业文化和地方文化相融合,导致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无法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2.4学校对网络文化建设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引导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各有利弊,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新知识,了解一些前沿知识;另一方面,一些不良文化也参杂其中,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诱惑,而一些学生因心理还不很成熟,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受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而走上歧途。目前各高职院校已越来越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但内容和形式较单一,缺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校对学生网络的使用缺少有效的监管和正面的引导,导致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随意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沉迷网络、利用网络犯罪、网络道德素质下滑等现象。

3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高校校园文化深层次发展

为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各高职院校必须要有创新理念,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3.1统一领导层认识,丰富、创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在规划学校发展时,领导层要统一认识,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纳入其中,使之与物质文化建成一个系统,这样即使领导层更换,也不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中断。而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时,更要加大对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软件的投入。其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如组织的活动应尽量平民化,内容能吸引大部分学生的眼球;组织的范围不应仅限于校园内,可以拓展到校门外,如社区、企业、工厂等,让学生进社区服务,进企业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去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从而在活动中使技能和人格得到进一步提升。

3.2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优良的校风学风,改变学校传统评价模式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校园文化知识传播和创新的主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教风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强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师德师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强调学生的参与和素质教育,还应注重教师的参与作用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端正教师态度,让其主动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校园文化的宣传倡导,还要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做到以身作则,多释放正能量,成为学生榜样。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水平和了解企业文化,构建一支真正“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便在教学中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鼓励学生、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也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学校要逐步完善教师和学生素质考核机制。在教师年终考核时,除了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成效外,还要把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纳入考核范围,从而提高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单纯用加分或扣分等强制方式强迫学生参与,应转变教育观念,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充分挖掘和施展学生的才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3坚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高职特色、当地文化特色和行业特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高职院校正担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进当地企业的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为当地经济服务。当前高职院校主要采取的是工学结合模式,因此首先要做好校企文化对接工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等方式,搭建校企文化对接的平台,实现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的目标。在职业特色建设方面,可以重点突出“职”的特色,让学生在“职”氛围的文化活动中充分激发热情,从而使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和道德得到进一步升华。如可以引入企业文化,创建企业仿真工作室,严格按照企业要求布置,学生进出企业仿真工作室要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校园里真正体会到职业的氛围,感受到企业的气息。此外,高校要把企业文化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在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穿插企业文化内容,突出企业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优秀校友、优秀合作企业家、行业知名人士的辐射作用,聘请他们到学院开展讲座,用自身经历激励学生,也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让学生去追求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学术氛围与实践氛围的有机交融,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植根于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必然受到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要充分利用当地地方文化特色,开展一些与地方文化相融合的人文教育活动。如以漳州为例,可以在学校内加大闽南文化和漳州“五种精神”的宣传,即红军的革命精神、谷文昌的创业精神、龙江风格的大局精神、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漳州110的服务精神等,大力宣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残疾教师阮文发敬业奉献的事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让学生形成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团结奉献精神。

3.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高校在网络时代要积极注重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载体,网络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正面作用,建立完善集学习、教育、娱乐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开辟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同时,学校要建立网络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健全网络信息监控管理体系,实时监控学生的网络使用动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4结语

总之,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就要加强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充分体现高职特色和行业特色,构建充满意蕴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体系,有力推动高职院校发展,最终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作者:叶阿恋 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