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工学人才培养思路

计算机工学人才培养思路

一、计算机类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计算机职业岗位群是指计算机行业或相关的职业归类群组。由于计算机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性,且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计算机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计算机职业岗位群范围也越来越清晰。笔者通过对许多用人单位及人才交流会进行调研后认为社会对计算机岗位需求人员类型有:一是电脑操作员,应掌握对电脑的组装、维护及相关设备的应用,常用软件的添加、删除、学习及应用,简单软件产品的开发等;二是网络管理员,应具有局域网的组建,网络维护、及简单网络产品的开发等;三是设计师,能应用电脑软件设计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四是电脑经销商,具有对电脑经营、组装维护,网络组建,软产品的开发等技能。计算机类岗位能力有些什么要求呢?职业岗位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个体能力,如团队协作、职业道德、社会能力等。计算机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岗位能力因岗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里以不同的岗位方向为基础进行分析。上述岗位能力是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改革的依据,因为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用人单位基本上都欢迎动手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且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并有较大培养空间的毕业生。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必须以上述岗位能力要求为最终目标。

二、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途径

就计算机专业而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训为主线,上机实训课主要是作为验证课堂内容及教学效果的手段,很少涉及与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应用;另外,由于校企之间缺乏合作,以及实践教学基地与资源不足,造成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使大部分学生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却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是与高职教育要求相违背的。笔者结合长期的专业教学经验,总结出突破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瓶颈的五种途径,具体分析如下:

(一)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高职学生毕业后反映大部分书本知识在实践工作中得不到有效运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课程设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为此,应改革课程设置体系。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必须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职业活动范围的要求来确定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把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落实到各门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及与专家分析研究表明,计算机专业采用“基础课平台+专业课模块+扩展课程”的课程体系比较科学。为使该课程体系能有效实施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主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2•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校实际,对专业课进行优化组合,加大实践课程门数和课时量,在扩展领域中增加会计类课程、文秘类课程、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等,并结合所确定的岗位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加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3•通过确定总体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将知识点、技能点、过程训练、评价方式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专业课模块顺序,让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掌握学习能力和开拓新职业领域的能力;4•拟定相应课程的操作程序和设计出达标测试方案,并根据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学生考取专业类和扩展类资格证书,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接轨,着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5•在培养过程中,按照企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适时设置企业要求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二)开展“多证书”制度,强化学生就业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依据之一。为了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类从业人员的准入要求,学校强调职业资格导向,将多证书制度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多证制教学。要求学生毕业之前尽量取得两种以上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岗位技能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发展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例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一般要考取国家二级、三级、程序员级等证书;考取会计类资格、文秘类资格等证书。

(三)提高学生技能竞争能力

计算机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本身要求学生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加强实际动手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高职教育应将专业技能训练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抓实。而开展该专业的技能竞赛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如在校内定期举行:电脑组拆装与故障检测、程序设计、图形设计、网页制作、动态网站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数据库系统开发、网络技术等竞赛并实施奖励制度;也可通过推荐学生参加省级、部级的IT、建模等大赛。

(四)利用网络平台仿真实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利用计算机专业学生热衷于上网的特点,应加强实施网络的育人作用,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如通过班级QQ群、班主任主页、指导教师的个人博客等途径,以方便教师与学生联系及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另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巩固及扩展专业知识。如笔者所在学校要求把专业基础课《C++程序设计》、《网络实用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的教学资源及操作方法放在校园网上,这样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可以上网就能浏览,为学生创造一个全天候的学习平台。

(五)工学交替培养

工学交替是目前职业学校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也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一般被理解为学校学习和岗位实习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对计算机行业而言,实践性是其突出特点。因此,把工学结合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效果不言而喻。我校传统的是“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三年高职中,前两年半时间在校内集中学习专业知识,最后一学期在校外顶岗实习。此模式有不足的一面,即教学与实践不能交替进行,教学时间过于集中,实训时间放在临近毕业,学生一边实习一边忙于找工作,还要完成毕业设计等,使“0•5”的实习难于达到应有的效果。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目前我校针对计算机专业提出了“1+1+1”的工学模式。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以全日制在校学习理论基础课为主,完成相关实训;第二阶段增加实践时间,培养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训;第三阶段,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我们把实习分为“校内实训+假期认知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三种。为了能有效实施该模式应具备下列条件:

1•、校内实训时学校应对学生提供足够的设备;

2•顶岗实习及认知实习中学校应完善“全员、全程”管理,制定管理、检查、考核制度,学生不仅要学习、实践专业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学习、了解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来强化实习效果;

3•每次实习前,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请企业专家、管理人员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举办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4•参与的企业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因为每个单位能接受的学生数有限。为此,可由学生、家长及学校共同联系实习企业,扩宽校外实习基地,形成由学生、家庭、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的实习机制;

5•实习中指导教师应加强监督和指导,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6•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应积极与行业和企业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使技术标准与教育标准相结合,建立起适合行业需要的岗位能力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发展,实现校企双赢。

当然,要将非教育属性的工商企业质量保障方法融贯于高职教育领域,在实践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一部分相关理论的转换或评价标准的应用尚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这些困难和问题并不能阻止我们去探索。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办出一流水平的高职教育,既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优秀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环境,更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为一流水平的高职教育最根本的标准就是要培养出适合国家建设需要的、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所以,在探索和构建高职教育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和把握好人才培养与人才质量这两个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