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个人计算机安全防范对策

个人计算机安全防范对策

1.我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1.1互联网网民情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1月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半年新增4800万。宽带网民数1.63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目前中国网民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CNNIC预计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尽管网民数的增长使得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至16%,但仍低于19.1%的全球平均水平。

1.2互联网应用情况

CNNIC调查显示,中国网民首选的互联网应用发生了转移,电子邮件不再是互联网最主要的应用了,娱乐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最重要的网络应用,前七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排序依次是:网络音乐(86.6%)>即时通信(81.4%)>网络影视(76.9%)>网络新闻(73.6%)>搜索引擎(72.4%)>网络游戏(59.3%)>电子邮件(56.5%),体现互联网娱乐作用的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排名明显靠前。数据显示,使用网络音乐的网民高达1.81亿人,使用即时通信的网民高达1.7亿人,而网络新闻、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基础应用落在其后。由此可见互联网娱乐功能成为网民快速增长的拉动因素之一。

2.2007年互联网安全状况

2007年计算机病毒/木马仍处于一种高速“出新”的状态。据金山毒霸数据显示,截获新病毒/木马283084个,较06年相比增长了17.88%,病毒/木马增长速度与06年相比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大幅增长状态,总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在新增的病毒/木马中,盗号木马仍然首当其冲,新增数量多达118895个,黑客/后门病毒、木马下载器紧随其后,这三类病毒构成了互联网黑色产业链的中流砥柱。据金山毒霸全球反病毒监测中心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共有49652557台计算机感染病毒,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15%,互联网用户遭受过病毒攻击的比例占到90.56%。从全球范围来看,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平均每20秒就发生一次入侵计算机网络事件,超过1/3的互联网防火墙被攻破,有近80%的公司至少每周在网上要被大规模的入侵一次。美国每年有大约75%的企业因网络安全问题蒙受过17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因重要信息被窃占绝大多数。

3.2007年常见病毒/木马

从广义的病毒定义的角度来看,本文将木马也称为病毒。目前从病毒的危害方式来看我们把病毒分为;破坏用户系统、盗取用户信息、能进行自我传播、恶意广告行为、下载其它木马等。就目前的病毒而言,主要是以窃取用户的资料,如网游戏帐号密码、QQ帐号密码、邮箱帐号密码等,以此来获取非法利润,常见病毒如下:

3.1网游盗号木马

这是一类盗取网游账号密码或装备的木马。这些木马具有高度的代码相似性,并且变种繁多,盗取各种网络游戏的帐号密码,这是木马产业化的一个产物。这类木马会在系统目录下释放一个exe文件和dll文件,后期的变种会在“%windir%\Fonts”目录下释放一个dll文件和一个fon文件,同时关闭常用杀毒软件和windows自动更新。

3.2AUTO病毒

该病毒在各磁盘分区根目录中生成AUTO病毒,分别是一个exe文件和autorun.inf辅助文件,它们都具有隐藏属性。当用户鼠标左键双击打开有AUTO毒的盘符时,病毒随即触发。随后病毒就修改注册表,创建服务,达到开机自启动的效果。当系统重新启动后,病毒便可自动运行起来,很多这类病毒会修改系统时间,使得某些根据系统时间判断软件有效期的杀毒软件停止工作。导致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丧失,更容易被其它病毒侵入。随后,该病毒会尝试感染、阻止或干扰已安装的杀毒软件正常运行比如用户使用金山毒霸的反间谍隐蔽软件扫描时,病毒会突然弹出大量关于伪装成与金山毒霸相关的网页。由于这些病毒网页打开的的速度极快、数量繁多,系统资源将会被严重占用,最后甚至会死机。

3.3“灰鸽子”

这个木马黑客工具大体于2001年出现在互联网上,当时被判定为高危木马。2004年的感染统计表现为103483次,而到2005年数字攀升到890321次。该病毒从2004年起连续三年荣登国内10大病毒排行榜,至今已经衍生出超过6万个变种。“灰鸽子”病毒的文件名由攻击者任意定制,病毒还可以注入正常程序的进程隐藏自己,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看不到病毒存在,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软件查看。中“灰鸽子”病毒后的电脑会被远程攻击者完全控制,黑客可以轻易的复制、删除、上传、下载保存在你电脑上的文件,还可以记录每一个点击键盘的操作,用户的QQ号、网络游戏帐号、网上银行帐号,可以被远程攻击者轻松获得。更有甚者,远程攻击者可以直接控制摄像头,远程攻击者在窃取资料后,还可以远程将病毒卸载,达到销毁证据的目的。“灰鸽子”自身并不具备传播性,一般通过捆绑的方式(包括:网页、邮件、IM聊天工具、非法软件)进行传播。

3.4“熊猫烧香”

“熊猫烧香”是由Delphi语言编写的蠕虫,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进程。病毒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使用户无法使用ghost软件恢复操作系统。“熊猫烧香”感染系统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添加病毒网址,导致用户一打开这些网页文件,IE就会自动连接到指定的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在硬盘各个分区下生成文件autorun.inf和setup.exe,还会通过QQ最新漏洞、网络文件共享、默认共享、系统弱口令、U盘及移动硬盘等多种途径传播。而局域网中只要有一台机器感染,就可以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网络,感染严重时可以导致网络瘫痪或系统崩溃。

3.5“AV终结者”

AV终结者集目前最流行的病毒技术于一身,而且破坏过程经过了严密的“策划”,普通用户一旦感染该病毒,从病毒进入电脑,到实施破坏,四步就可导致用户电脑丧失安全防护能力。

3.5.1禁用所有杀毒软件以相关安全工具,让用户电脑失去安全保障;

3.5.2破坏安全模式,致使用户根本无法进入安全模式清除病毒;

3.5.3强行关闭带有病毒字样的网页,只要在网页中输入“病毒”相关字样,网页遂被强行关闭,即使是一些安全论坛也无法登陆,用户无法通过网络寻求解决办法;

3.5.4在各磁盘根目录创建可自动运行的exe程序和autorun.inf文件,一般用户重装系统后,会习惯性的双击访问其他盘符,病毒将再次被运行。摧毁用户电脑的安全防御体系后,“AV终结者”自动连接到指定的网站,大量下载各类木马病毒,盗号木马、广告木马、风险程序接踵而来,使用户的网银、网游、QQ帐号密码以及机密文件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3.6“艾妮”

“艾妮”是一个Win32平台下的感染型蠕虫,可感染本地磁盘、可移动磁盘及共享目录中大小在10K———10M之间的所有.exe文件,感染扩展名为.ASP、.JSP、PHP、HTM、ASPX、HTML的脚本文件,并可连接网络下载其他病毒。“艾妮”病毒集“熊猫烧香”、“维金”两大病毒危害于一身,传播性与破坏性极强,不但能疯狂感染用户电脑中的.exe文件,而且还可导致企业局域网大面积瘫痪。更为严重的是,“艾妮”利用微软最新发现的动画指针漏洞进行传播,几乎就在微软最新的动画光标漏洞发现的同时,就开始利用该漏洞进行传播,而且隐蔽性更强,用户很难察觉。

3.7“维金”变种

2006年在互联网上疯狂肆虐的“维金”又出现了新的变种,危害更加严重。该病毒运行后,会在电脑系统里释放WebTime.exe病毒文件,并把自身注入到IEXPL0RE.EXE,连接到指定站点并搜寻电脑硬盘中的所有扩展名为.exe的文件,进行感染。某些变种还会在每个磁盘的根目录下生成病毒文件,使当用户点击磁盘盘符时,便可立即激活病毒。它还会把自身注入到用户电脑的IE进程里,同时终止多个杀毒软件的监控进程,并连接到指定的恶意站点,下载盗号木马或者其他感染型病毒,进一步侵害用户的电脑系统,不但导致用户的系统硬盘的资料和数据文件被损坏,而且有可能出现用户的电脑资料外泄和网络虚拟财产被盗等现象。

4.病毒/木马入侵手段

病毒/木马入侵手段大多数是已经广为人知的传播方式如下。

4.1通过聊天软件进行传播

如通过即时在线聊天工具QQ、MSN等发送捆绑木马的网页或软件,接收方只要查看或打开即会感染病毒。

4.2电子邮件(E-mail)进行传播

将木马程序伪装成E-mail附件的形式发送,收信方只要查看邮件附件就会使木马程序得到运行并安装进入系统。

4.3网络下载进行传播

一般的木马服务端程序都不是很大,最大也不超过200K,有的甚至只有几K。如果把木马捆绑到其它正常文件上,是很难发现的。一些非正规的网站以提供软件、电影、音乐等资源下载为名,将木马捆绑在这些资源上,用户下载后,只要打开这些程序,木马就会自动安装。

4.4网页浏览传播

这种方法利用JavaApplet编写出一个HTML网页,当我们浏览该页面时,JavaApplet会在后台将木马程序下载到计算机缓存中,然后修改注册表,使指向木马程序。

4.5利用系统的一些漏洞进行传播

如微软著名的IIS服务器溢出漏洞,通过一个IISHACK攻击程序即可把IIS服务器崩溃,并且同时在受控服务器执行木马程序。

4.6远程入侵进行传播

黑客通过破解密码和建立IPC$远程连接后登陆到目标主机,将木马服务端程序拷贝到计算机中的文件夹(一般在C:\WINDOWS\system32或者C:\WINNT\system32)中,然后通过远程操作让木马程序在某一个时间运行。

5.防范措施

通过以上叙述,读者已经了解到我国互联网目前应用方向主要趋向于娱乐,如音乐、电影、即时聊天等。正所谓树大招风,很多病毒/木马都针对这些应用作文章,建立有病毒/木马的网站。还有的则利用网友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欠缺一些获奖信息的网站链接等,诱使用户去打开有病毒/木马的网页。如何有效的防范病毒/木马,成了用户们关注的问题。很多用户往往认为计算机安装了最新的杀毒软件就高枕无忧了,其实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想法。虽然杀毒软件基本上清除大部分的病毒,但遗憾的是杀毒软件总是慢半拍,尤其对网页病毒,杀毒软件几乎跟不上趟。对此网友们只能无奈的相互告诫,尽量不要浏览不熟悉的网站。笔者发现往往是那些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欠缺的人使用的计算机中病毒/木马的机率较大。再则是喜欢听音乐看电影即时聊天的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容易感染病毒/木马。因此笔者认为较为个人计算机安全防范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如下几点。

5.1掌握一定计算机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结合素质

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正确使用互联网相交软件,就能减少感染病毒/木马的机率。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在用户使用互联网时,经常会收到很多具有诱惑的信息链接,如中奖信息、激情视频、免费最新音乐或电影等等,很多不明真相的用户点击进去后便已经感染了病毒。

5.2安装合适的杀毒软件及防火墙

杀毒软件可以在系统中了病毒后查杀病毒。而防火墙会在病毒/木马试图连接到计算机时对可疑的活动向您发出警告并提示相应的防范措施。它可以防止病毒/木马企图将潜在的有害程序复制到计算机上。要知道杀毒软件只能清除已知病毒特征,所以要即时把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升级到最新,用最新的杀毒软件进行系统漏洞扫描,然后升级系统补丁,这一点十分重要。只要把计算机补丁都补上,被病毒侵害的可能就会降到最低限度。

5.3正确使用获取互联网资源方式

对于互联网上海量的资源,我们只有使用正确的获取方式,才能减少电脑被病毒/木马入侵的机率。笔者推荐如下方式。

5.3.1对于即时通讯和收发电子邮件:目前最普及的即时通讯软件QQ和MSN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文字信息的交换,还提供了文件、图片、软件、视频等信息的交换功能。很多病毒/木马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的这些功能发送有病毒/木马的网页、软件等。用户在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或电子邮件过程中尽量不去打开或接收对方发送的网页、软件等信息,一但打开或接收了这些信息就有可能感染病毒或木马。

5.3.2搜索资料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料是最基本的应用,有人这样解释,搜索资料就是使用正确的搜索引擎查找正确的信息。所要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就要使用有正确的搜索引擎和正确的方法。在这里笔者推荐几个搜索引擎,谷歌,全球性的搜索引擎,特点是搜索速度快、范围广;百度,国内最具有影响的搜索引擎,特点是适合习国人的习惯,分类较好;狗狗并不为较多人知道的一个搜索引擎,但对于搜索软件、电影、音乐等资源的确较为好用。有了搜索引擎,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搜索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信息,好比不同的人使用同一个搜索引擎找到的信息就不同。这就跟搜索方法有关了,如要搜索的信息关键字的确定,关键字可有多个字或词组,可有空格、减号或其它逻辑符号。具体可参考相关的搜索引擎说明。在这里就不再详说了。

5.3.3休闲娱乐目前利用计算机休闲娱乐的方式以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最为常见的方式,但往往这些是最容易使用计算机感染病毒/木马。很多音乐、电影、游戏网站都被黑客挂上了病毒/木马,用户只要打开了这些网站即被感染。所以要获取这些资源的用户尽量到一些有知名度的大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多数是靠给商家打广告、或网站用户的点击率来获得收益。但最好的方式是使用客户端的方式进行获取这样的资源。比如听音乐,我们可以使用QQ音乐、小喇叭等播放器,一切操作都在软件的界面上操作,如搜索某首特定歌典、目前最热门的歌曲等都在软件界面操作极为方便。看电影或网络电视,可使用pplive、ppstream、风行播放器或使用比特慧星下载电影后用暴风影音来播放。玩游戏,可使用QQ游戏、中国游戏中心、新浪游戏、浩方对战平台,如需其它游戏尽量到该游戏的官方网站下载,避免了在IE浏览器上操作受到病毒/木马的入侵。通过以上措施,仅仅是减小受病毒感染的机率,要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安全的网络,并不是几个人或几个组织或国家就能解决的事。所以我们能做的事就是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采取安全防范技术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和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