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计算机知识教学范文

计算机知识教学全文(5篇)

计算机知识教学

第1篇:计算机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会计与计算机;教学方法;研究改革

1二者在融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相关授课老师不够专业

就目前各大高校的现状而言,其会计专业的授课老师在会计知识及应用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计算机的相关应用与了解却并不深入,所以想要将二者联合起来,师资力量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而就目前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更多的则是侧重于会计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1.2计算机教学缺乏实用性

对于现在的高校而言,都有开设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开设却参差不齐,所以实用性也并不高。大多数的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相关课程就是所谓的基础应用,即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应用,而不会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实用性教学。

1.3学生动手能力差

就会计专业而言,相关老师的教学都更多的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实操课程也都是手工做账等会计专业的传统科目。对于市场要求的会计与计算机联合性的相关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并不多,亲自动手操作的就更少。这一仅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还会为其之后的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因为相关的理论知识他们都有,但是一面对电脑操作,他们的大脑就处于空白状态[1]。

2在市场需求面前,二者融入的发展方向

对于现在的市场而言,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所以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立与课程开设方面应该更加贴合市场,以市场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就市场对于会计专业的要求而言,其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已经是它发展的必经之路。想要培养出满足市场要求的综合性实用人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提升会计授课老师的综合能力

目前市场不仅要求学生要懂得相关的会计知识与做账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通过计算机进行账务管理等。为了培养出这方面的人才,高校应该先提高其授课老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只有老师在这方面有所了解和会操作,才能够传授给学生。如果老师都不会,又怎么能够要求他的学生掌握相关内容呢?所以作为高校的管理阶层,在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前,应该先对专业的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并鼓励相关老师去社会上进行实践,即可以参与一些财务公司组织的软件培训课程等。同时学校也要定期结合市场变化对在校老师进行专业知识再教育,使得授课老师能够更好的掌握市场变化,丰富其教学内容[2]。

2.2充分利用实操资源

对于现在的高校而言,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都会在相关基础设施方面配备得比较完善。会计专业一般都有专业的实训室,以保证学生在听完老师的授课后能够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但是这更多的限制于老师讲完课后的的剩余时间。也就是说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时间并不多。加之,一般这种实训室因为相关设备较贵,所以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开放使用,这就导致更多的学生只是在课堂上练习,其他时间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巩固[3]。为了让学生在软件使用操作方面有一个扎实的基础,高校应该增加实训室开放的时间,使得相关的实训设备能够更好的被利用起来。

2.3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它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般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会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使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实际应用而言,基本没有涉及。所以,在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今天,相关教学内容应该转变为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现时,还要通过相关案例,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对其中所涉及的实际操作方面不能一笔带过,而应该带领学生动手操作[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高校想要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的会计专业学生,就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市场需求。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学生除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结合计算机进行相应软件的实际操作。而高校在这一方面,首先就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其次则是为实操提供相应的应用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陆美芳,韦程懿,邓明杨,等.会计知识与计算机应用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9):257.

[2]刘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4):137-139.

[3]尤鸿霞,邓满英.与专业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0):129-130.

第2篇:计算机知识教学范文

知识管理是根据知识的具体内容进行管理,教师通过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收集并整理,将其传授给学生,并结合实际的内容创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充分掌握整体的知识内容,并加深其记忆。同时,在知识的管理中,还需对于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管理,如,教学设施、知识资源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围绕有关知识,组织相应的活动,并使用有关教学的器材等,都是知识管理中的一部分。为此,基于知识管理,对中职计算机的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全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矛盾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前期,基础教学存在着较多的矛盾,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未能满足教育的教学标准。首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学习目标,无法对office进行独立的正确操作,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现阶段,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学习为了考取证书,对计算机的实际内容并未有效的掌握。并且,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在课堂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根据其自身的学习状况,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我国计算机教材大概是五年更新一次。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材的内容无法跟得上时代的进步,缺乏优质的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逐渐落后,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也未能按照社会的发展为其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难以更好的掌握,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达不到课程的教学标准。最后,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改变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只是由教师一昧的讲解,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继而在教学中难以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阻碍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基于知识管理中职计算机的基础教学改革对策

(一)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现阶段,随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在知识管理下,教师要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由于目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课堂的时间受到相应的限制,教师无法将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中,也难以将所有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并掌握,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好有效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课程的讲解前期,需明确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将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并划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将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期间对其进行充分的记忆。可以单元为例,为学生展开讲解,先向学生提供单元的知识概况以及整体的知识结构。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根据知识结构,填充内部的知识,有利于理清学生的思路,根据知识的结构,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时展开全面的复习,对其更好的记忆,促使教师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帮助。

(二)师生之间知识共享基于知识管理中,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断改善其教学的内容,促使教师逐渐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多加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结合自身的不足进行逐渐改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定期举行学习报告会,在报告会中,让学生可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报告会,也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阐述完自己的学习经历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间进行充分的讨论。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有效探讨,提高其学习能力,丰富其自身的经验。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学习中,以此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在其交流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进行最终的总结,并对其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行肯定,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目前,大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时缺乏兴趣,未能对其充分的了解。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需求讲解有关知识内容,将枯燥的知识融入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并可将其进行有效的利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完PPT的内容时,可举行竞赛活动,为学生设置竞赛的主题,如,“最喜欢的城市景象”,要求学生根据设置的主题,自行制作PPT,将教师讲解的内容应用在作品中,最终教师对其加以评判。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对其进行充分的指导,并规定制作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制作完成后,教师需对学生制作的内容进行充分点评,对于较好的PPT,可进行展示,让所有学生参考,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使其在学习中更加感兴趣。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学习要求,以此达到教学的改革标准。此外,由于学生学习计算机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考证,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将计算机考试的内容贯穿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在考试中,可一次性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个性化教学,在知识管理下,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第3篇:计算机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学生;知识应用技能;提升;策略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摇篮,在专业教育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为主组织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模式。计算机教育也不例外。技工学校要重视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的培养,要能够不断创新计算机教育模式,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进行知识操作应用的环境,以促进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的不断提升。

一、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要求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完善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具有知识应用能力,尤其是需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应用方法,能够借助于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能够通过知识的应用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要能够基于社会应用型人才需要标准进行改革,在计算机教育中,要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应用技能。

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的策略

(一)提升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质量

要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必须要提升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质量。技工学校的学生个人文化素养不是很高,在计算机教育中,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强,基于这种情况,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要能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习惯。在计算机理论知识教育中,要能够积极转变教育模式,能够借助于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整合,能够降低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度,使传播的知识更为直接和生动。在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能够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创设灵活生动的教学情境,多借助于自主性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自由化的教学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这样,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难度会降低,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的自信能够得到培养。

(二)突出实验教学

要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必须要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而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突出实验教学,就能够实现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教师要改变传统计算机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学习相关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点学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动手对所学内容操作一下,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突出实验室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能够针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学习情况,对实验内容做好设计。一般而言,实验内容可以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类实验,主要是对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实验,还包括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第二层次是综合类实验,这个实验需要安排在一个章节结束之后,实验内容能够对该章节内容进行整合和概况。第三层次是开放性试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开放性实验,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竞赛性的题目,设置一些实用性强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引导学生积极发展自己的知识的创新应用意识和能力。

(三)开设计算机第二课堂

计算机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可以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的方式实现。第二课堂方式有助于实现师生的深度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深入应用。第二课堂形式开放,教学环境自由,有助于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师生有效互动,相互配合,完成活动任务,能够促进计算机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因此,计算机教育者要重视第二课堂的创建。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方式设置开放性的实验室,教师每学期拟定一些计算机实验题目,或者是搞一些科研项目,带领学生一起参加。或者是与一些企业合作开发一些实验项目,引导学生能够参与进去,通过与教师的合作交流,有效完成实验项目。在实践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项目的难易,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讨论项目开展方案,讨论实验方案,过程,通过合作得出实验结果,并撰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要参与到小组项目实验活动中,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实验结果还需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公开讨论,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策略。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多引导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比如引导学生参加网页制作,编程,课件制作等竞赛活动,以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为成绩突出者颁发奖品,以激励学生。

(四)加大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的考核力度

计算机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能够加大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的考核力度,以有效的考核引导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的意识和习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应用素养和能力。学校要能够借助于先进的软件,实现计算机全部课程的无纸化考核。在试题设置中,要能够设置好试题的难度等级,每类试题都要设置大量的应用操作性题目,实现理论知识的考核与实践考核的融合。试卷中的相关应用操作题目的设置,都需要根据计算机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设置,能够通过题目的设置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行直接反应,对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进行直接反应。要通过上机考核的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把计算机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的灵活应用上来,以考核引导学生能够花大量的时间在机房进行知识的操作练习,不断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的技能和水平。总之,计算机教育应该是一种知识的应用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培养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能够明确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育终极目标,并能够不断深化计算机课程教育模式改革,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突出实验性和实践性,这样,才能不断为国家输送优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鲍梦.民办高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02).

第4篇:计算机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多媒体;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的基本原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等相关内容,因此更加关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交互过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信息交互和反馈功能发挥到极致,还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加趣味化和多元化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环境,因此教师更需要关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与实际生活经验存在断层。很多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刻板,并不能快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学内容比较滞后,导致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存在比较明显的断层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抽象,若不能紧跟时代潮流,很容易误导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模式的认知和理解过程[1]。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材版本较为陈旧,导致教学实际意义并不显著,也影响了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掌握。

1.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比较生硬。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过程比较刻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比较生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会影响到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2]。如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计算机病毒与防治”的过程中,并不能将近几年内的计算机病毒类型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度讲解,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和破坏性了解不够深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比较生硬,也是中职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会产生一系列连锁性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1.3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衔接不准确。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其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衔接并不准确,严重干扰了中职学生的正常判断过程[3]。尤其在学习文件系统基本概念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技术集中展示文件系统的具体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并对文件操作的一般原理进行详细分类,但是并不能从多个视角协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文件系统应用知识结构。

1.4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分不明晰。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师自身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分并不明晰,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并不能将不同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有效整合和分类总结,很容易造成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被混淆的问题[4]。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若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分不明晰,也不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会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建立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因此中职教师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教学活动。

2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技巧

2.1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穿插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穿插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效率,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生活中比较常用的office软件,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地串联多种办公软件的应用场景,为学生直观展现[5]。以Word软件的应用为例,个人简历是中职学生在就业期间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内容之一,如何排版和整理简历中的文字内容,非常考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教师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类型的个人简历以及模板制作方案,并将应用效果与制作之前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从艺术美感和整洁度等多个角度认知简历的基本制作方法。

2.2利用短视频和后期配音辅助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利用短视频以及后期配音辅助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尤其对于计算机系统和基本工作原理的相关教学内容而言,利用短视频以及后期配音技术,能够将较为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转变为更加生动具体的操作技能展示。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短视频的制作以及后期配音工作,并让学生了解到各个计算机软件的独特应用模式。可以运用会声会影或者剪映等轻量级的教学软件,将多媒体素材与关键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对接,并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资源的制作过程。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微课视频资源进行授课,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知和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同应用方向,从而能够充分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

2.3利用可视化交互系统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利用可视化交互系统协助中职学生认知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方式,能够从直观角度详细了解内部运算和存储功能的基本实现原理,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很多中职院校并不能及时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实训实习设施数量存在一定限制,此时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可视化的交互系统设备,协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计算机硬件和运算单元的基本组成结构,并可以从硬件设施运行与维护的角度丰富学生的专业视野。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将Linx系统以及Unix系统作为可视化交互系统设施,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中的硬件进行集中展示,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内部硬件设施的具体功能进行合理猜想。充分利用可视化交互系统认知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结构,还能够实现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

2.4利用虚拟化技术展示计算机信息安全技能。通过虚拟化技术展示计算机信息安全技能,能够让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营造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信息安全意识比较匮乏的中职学生而言,通过虚拟化设备集中展示比较经典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技能,将计算机系统中的不同攻击类型以及病毒类型进行集中展示,还能够节约计算机系统资源,并为学生提供更加可靠的应用技能展示平台。在虚拟机或者虚拟现实实验操作平台中,中职学生能够将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逐一解决,将实验操作结果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进行详细比对,从而牢固掌握此项学习内容,以期能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5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机竞赛。在职业教育领域内,职业技能比赛是比较经典的应用实践教学形式,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多参与计算机竞赛,并从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应用软件操作等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还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中职学生在参加计算机竞赛之后,都能够收获到不同类型的知识经验以及操作技能,还能够拓展学习理论知识的思路。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中,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广泛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信息交互和反馈功能发挥到极致,还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加趣味化和多元化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建立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因此中职教师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精准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杨鑫.“互联网+”助力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准提升[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4.

[2]陈功进.中职计算机教学融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必要性探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12):95~96.

[3]陈春瑛.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192,232.

[4]吕相勇.基于微课下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42):186~187.

第5篇:计算机知识教学范文

1.1构建概念图

利用分层可视化对概念进行多层次的分解,用中心概念将概念表示出来,在计算网络教学中对知识可视化进行使用,教师可以对概念图工具进行使用,将新概念作为前提,和已经掌握的概念建立联系,科学的帮助学生们对记忆进行激活和提取,便于学生们把当前的内容转变长期记忆。学生在学习中应该高度重视的方法和焦点即为概念图中的各种连接词和箭头。此外,也有维持注意力和抑制干扰等控制性注意过程存在于概念图中,进而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记忆效果。

1.2应用思维导图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对知识可视化进行使用,在表达一些复杂知识时,思维导图可以用关键词的形式表示出来,依据不同颜色和不同层级来示化不同知识结构,在对记忆学习资源进行消耗时,将学生们的大脑思维发散出来,将学生们的长时记忆更广更深的挖掘出来,此外,构建学生学习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提取线索和储存效果体系。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讲解组网技术相关知识时,对此种方式进行了应用,来帮助学生将有关组网的知识技术结构图构建起来,对于思维导图中呈现出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们能够系统的掌握,进而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组网技术的有关知识,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应该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一起将思维导图创设出来,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在学习中,使学生们主动加入进来,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真正的展现出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有效实现学生协作式教学、项目教学和互动教学,彰显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在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中,对于要整理和学习的知识能够更加细致的进行了解和掌握;其次,应用思维导图画出意念中所想的东西,对于学习到知识能够更好去巩固,此外,在组织知识时,思维导图在其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更加清晰的思路能够呈现于学生们的头脑中;再次,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创建中,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来实现,对小组讨论进行使用,将学生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和激发起来。

1.3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提升知识可视化应用效果的方式

首先,有效的传递计算机知识。在教学中,准确快速的对传递计算机知识,能够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提升上来。所以,在促进计算机知识传递时可以对知识可视化进行使用,在传递计算机知识时,可以对非正式、正式的方式进行使用。在对隐形知识进行传递时,对于学生们的知识水平教师应准确把握,传递时要有选择性。在建立知识可视化思维导图时,对于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都能够有效掌握,提升计算机知识传递的效果。其次,强化知识结构重建。在教学中,为有效实现知识可视化的目的,可在知识结构的重建时对知识可视化进行应用。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学习中,只能够对知识载体进行接收,才能够重建知识结构。首先,利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来重建知识,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不足之处,保证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完善。为实现学生间互相协作,教师可应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结构重建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其次,教师积极倡导与鼓励学生展开知识可视化学习,将学生的兴趣、可视化方法和自身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保证有一定的针对性存在知识可视化中,将学生们的质疑意识和探索思维提升上来,进而提升重建知识的效率。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