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计算机应用论文全文(5篇)

计算机应用论文

第1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一)威客模式构建理论一体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以真实工作情境、具体实际的威客任务为出发点,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做中掌握知识,练就技能,培养态度,陶冶情操,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学、做”一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威客模式增强团队意识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威客任务的分析、设计、制作、投标、评价、总结等流程均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在每一个环节中成员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体验团队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识。

(三)威客模式创造个人财富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教师根据实践教学情况在威客网站上选取具体的威客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融合起来,有效地完成并参与竞标,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悬赏金,让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研究成果转化成个人财富。

(四)威客模式培养自学能力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威客任务,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性,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威客模式促进教学改革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参与威客任务,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现实的威客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能让教师增强实战经验,实现助学助教的目的。

二、威客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笔者在《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中采用了威客模式,下面以“毕业论文排版与设计”工作情境为例,从威客任务选取、分析、分解、任务实施、评价、推广等六个方面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一)威客任务选取

当教师讲解“Word长文档高级排版”项目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取“威客中国”平台中编号为256532的悬赏任务,要求投标者按规定完成毕业论文的排版,悬赏金为100元。

(二)威客任务分析

1.教学内容方面

编号为256532的威客任务对当前教学内容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字体”、“格式”等常用设置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将新课知识点(如大纲级别设置、样式的使用、制作目录与封面等)融入任务中,符合教学内容设计要求。

2.教学效果方面

以威客任务为出发点,教师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工作室教学法,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并参与投标,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价值,增强团队意识,提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威客任务分解

在此威客任务中,涉及到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大纲级别、封面目录等知识点,教师结合威客任务的具体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零散难懂的知识点,重组分解为大纲级别的设置、样式的使用和目录的制作三个实用易懂的小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四)威客任务实施

1.成立项目小组

为了充分发挥威客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驱动作用,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5人/组,将学生均等分为若干个项目组,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我们采用“一项目多方案”的模式,多方案实际投标,增加任务中标率,让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得到威客主的悬赏奖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明确威客任务目标

为了更好地利用“威客”平台实施实践教学,首先教师对威客模式进行介绍,提出本次工作任务的内容与要求,让学生整体上有一个了解,其次由各项目组民主推荐选出组长,各项目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威客”账号的注册工作,为后期的任务投标奠定基础。

3.齐心协力完成威客任务

通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对此次威客任务的实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了任务目标,接下便是齐心协力努力完成任务。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成为知识指导者,课上、课下都为学生提供一盏学习的“导航灯”,全程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招标任务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组内共同讨论和分析,齐心协力完成设计方案。

4.威客任务投标

每个项目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成员们的共同努力,最后形成威客任务的定稿,由组长利用之前注册的威客账号将作品上传至威客网,参与投标。

(五)威客任务评价

威客任务投标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后开展成果展示、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工作,总结投标成功或者失败原因,积累经验,不断进步。

1.成果展示。以中标作品(如果都未中标,则选由最优秀的作品)为对象,对项目中涉及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总结,以此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

2.组内自评。每个项目组内进行自我评价,总结任务实施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并推选出项目组中最优秀的成员。

3.组间互评。每个项目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借鉴,让每一个学生在客观公正的互评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实现自我价值。

4.教师评价。教师按照“项目评定等级表”对班级每个学生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本次教学内容的考核分。

(六)威客任务推广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到威客网站参与其他类似的项目投标,将知识转换为金钱,体验知识创造财富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威客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的思考

将威客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中,创新了教学方法,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考虑威客模式的适应范围

《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缺乏具体操作性而无法使用威客模式;同时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中“正确接入互联网”教学内容虽具有操作实践性,但因没有相应的威客任务作为教学实施载体也无法开展威客教学。应用实践表明,威客模式适应于操作性强、有一定知识基础做保障、阶段性或是综合性的实践(实训)教学内容。

(二)注重过程性指导与评价

第2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1.1专业教学趋于表面

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对综合能力强的人才的普遍要求,将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重点,学生专业能力欠缺。或者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对于教师讲授的过多的知识,无法完全掌握,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范围过广,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导致学生只了解知识的表面,而没有形成某一方面的特长,能力较为平庸。

1.2专业教学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面对专业知识的细化与知识量的增加,普遍只重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相应地增加教材中的知识点,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考时间与实际操作时间大量减少,专业教学偏离实际应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毕业后学生的专业技能较低。

1.3教学环境较差

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仍然比较缺乏。如有的高职院校仍然使用老旧的计算机进行授课,甚至购买系统已经淘汰的电脑供学生使用,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学习效率较低。

2.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优化与创新的相关对策

2.1优化高职计算机应用的专业设计

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特点和市场的需要,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能力、多媒体系统维护能力、软件制作能力与硬件组装配置能力。因此,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应转变观念,对课程设置与实践操作进行改革,重视实践,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掌握专业课程的重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新的符合现代计算机应用高级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2.2强化实践应用

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实现实践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教学时应该针对软件、硬件与网络设置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软件开发培训,进行硬件组装、优化和使用培训,对网络维护等进行培训。只有尽早接触,学生才能零距离上岗,并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2.3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国家、企业和科技发展的源动力。计算机应用是科技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且更新的速度很快。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每个功能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应用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4重视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实践操作与综合知识能力的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给予一定的专业辅导,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对优秀的毕业设计和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与热情。同时对毕业设计的评定应该专业化、规范化。

2.5改善教学环境

为了使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学习得到保障,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的质量,保证有足够的数量。此外,国家还应对高职院校给予更多的管制和财政支持,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3.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优化与创新——“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活动。主要过程包括情境的创设、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社会调研与讨论确定项目、小组协作学习完成项目、以项目完成情况衡量学习效果、进行归档和结果的应用。其中项目的确定包括确定项目名称、小组组成人员、项目目标、项目的市场背景、项目任务的分解、项目实施计划、人员分工和成果展示形式的设计。该方法的优点:提出要完成的项目,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全面了解比较复杂的项目,增加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项目教学法需要使用多种参考资料,从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多重掌握;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团队协作,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实际应用,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项目的评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果的结合,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

4.结语

第3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一)微时间

微课程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所录制的视频长度大约为8~10分钟。

(二)微含量

微课程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某一学科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通常是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或者是某学科的重要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

(三)微容量

微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有微课视频以及相配套的微教学方案、微课件、微反思、微评价等。但这些资源所占空间仅几十兆字节,便于网络共享,方便学生灵活地学习。由此可见,微课程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对某个知识点的“片段化”视频教学,既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单独拿出来播放学习,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微型化或教学视频切片。它有明确的指向、多样的资源,并且扩充方便、交互性好、短小精悍,这些特征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生可随时随地下载点播,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毕业论文排版”微课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应用微课程时,不能是简简单单地播放一段视频记录,应该与某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作业以及互动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微课程体系。在微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选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件、资源、反思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微课程的质量。

(一)设计选题

我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许多学生反馈,虽然学完了Word软件,但是在对较长的文档或者毕业论文进行排版时,还会出现许多问题,对于所学的Word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比如:有的学生在对论文进行排版时,不会生成目录,不会插入页眉、页脚,不会使用分页符,不会使用段落设置等。因此,这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软件部分的论文排版知识进行微课程设计。

(二)设计教学目标

本次微课程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以对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排版为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Word的排版技巧和使用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并根据一篇真实的毕业论文来说明排版过程。“毕业论文排版”的微课程应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并且占有主动权,但又不是完成脱离教师指导的主动。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领者,主要承担设计者或者导演的角色。教师制作的微课件、视频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设计微课件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设计微课件,比较简单的一种是PPT式微课件,它是由文字、图片、音乐等元素构成的,将PPT自动播放后再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之内比较合适。还可以采用讲课式的微课程,教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拍摄,整体录制完成后进行剪辑,时间控制在8~10分钟比较合适。还有一种是情景剧式微课程,这种微课程比较适合文史类学科。

(五)设计微课资源

根据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例如:练习测试(可以给出多篇长文档进行练习)、考试题目(可以提供本界毕业学生的论文原稿进行排版)、知识扩展(对排版的相关知识以及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予以扩充)、学习反馈(给出论坛或留言板让学生提问)、作品赏析(给出已完成排版的论文供学生参考学习)等。在这个微课程资源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设计微课反思

在设计微课反思时,要根据微课程教学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本次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实际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或提升?这样可以对微课程设计进行再认识、再提升,促进微课程设计水平的提高。“毕业论文排版”微课程制作好后,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QQ或微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即时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个性差异,同时也减少了学习的孤独感。最后,我们利用审阅功能对学生所排出的论文进行评阅,让学生能够看到教师的评语。

三、总结

第4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1“生多师少”

目前,在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师资构成中,明显存在着教师数量少、讲师和教授分布结构不均衡、教师资历不足等普遍特点。“生多师少”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吉林省长春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共有三个班级,部分专业课由一个老师同时教授三个班级,这样就造成学生个人学习成效呈现普遍下降趋势。

2教学设备紧缺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依赖机房、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媒介,又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二位指导老师”。高等职业院校最基本的计算机课堂上要保证“一人一电脑”,教学设备不足、老化、破损等状况都会对专业理论知识向学生大脑的输入造成影响,计算机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缺失无疑造成了学生专业的“瘸腿”,缺少实战经验。

3理论教学大于操作实践

“理论教学大于操作实践”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适应了“应试教育”的需求。计算机应用专业上机课程的设置,被校方和师生认为是教学时间的一种浪费,无疑,学生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的专业知识量受到限制。合理排教育实践活动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革新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改革方法和创新途径

1强化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方向指引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辅佐、帮扶作用。合理构建师资队伍、聘用技术型专业讲师、历练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和实践经验,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通过对教师水平的加强和教师技能的重视,不断实践出多种师资力量充分利用、教师技能全面发挥的教学方法,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上层建筑”上着手进行教育改革。

2扩大教育投资,加强设备管理

计算机设备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武器,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硬件基础。为改善高校计算机教育设施紧缺、仪器设备损坏老化的现实状况,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当地政府财政部门也要尽职尽责,帮助高等职业院校搞好教育基础建设。

3发展实训机遇,培养职业技能

第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不同于普通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也不同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应该突出“应用”两字,应该以培养生产或服务一线的中初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应以专门性、实践性为教学的基本定位,应以工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教学的基本目标。

1.1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为目的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基础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了解原理、掌握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以项目实训、综合实践为重点,讲授和技能训练同相结合,将学生的学和做融为一体,提高了教与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了学生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职业素质。

1.2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应服务于能力的建构

所谓工作能力,应当是一种对职业世界的理解和认同,对职业任务的认识和把握,对职业活动的控制与操作能力。要正确处理好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关系、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要让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并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2、重视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中职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目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和侧重点,所以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

2.1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

计算机技术发展快、更新快、淘汰快,这就要求课程反映的必须是目前流行的和主流的技术,课程还必须是实用的、实践性强的技术,内容必须是可操作的,尽可能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或操作来达到理解和熟练,内容还必须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能够通过学习来掌握的。使学生学成后就业,能直接应用于工作岗位,学以致用,而不是学非所用。

2.2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

这里最重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弄清本地区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学生能够就业的岗位群,由此弄清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作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依据。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与岗位群的工作任务相匹配,以典型应用技术为主线(打破按学科边界设置课程的传统技术路径);围绕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来组织课程内容,不能教材写什么就教什么,要做到教师是教课程而不是教课本,以体现中职要培养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区域性、实用型、操作型技术人才的办学目标。

3、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体现“以创新为宗旨”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程和每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法、比喻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实践法、综合实验法、案例教学法以及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等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总之,教师应在有限的学时内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体现职业特色。

3.1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一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课室上课,教师自编课件;二是采用形象比喻法,比如讲到网络协议这个概念时,用大家熟知的交通规则来作比喻;讲到IP地址的概念时,用公民身份证来作比喻等;三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加深理解。如为了学好硬件课程,组织学生到电脑城实地参观,直接了解市场和新产品情况;为了学好网络课程,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网络中心和联网的计算机房,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2对技能和实践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