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计算机应用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计算机应用论文

第1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一)威客模式构建理论一体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以真实工作情境、具体实际的威客任务为出发点,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做中掌握知识,练就技能,培养态度,陶冶情操,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学、做”一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威客模式增强团队意识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威客任务的分析、设计、制作、投标、评价、总结等流程均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在每一个环节中成员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体验团队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增强团体意识。

(三)威客模式创造个人财富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教师根据实践教学情况在威客网站上选取具体的威客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融合起来,有效地完成并参与竞标,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悬赏金,让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研究成果转化成个人财富。

(四)威客模式培养自学能力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威客任务,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性,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威客模式促进教学改革

运用威客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参与威客任务,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现实的威客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能让教师增强实战经验,实现助学助教的目的。

二、威客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笔者在《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中采用了威客模式,下面以“毕业论文排版与设计”工作情境为例,从威客任务选取、分析、分解、任务实施、评价、推广等六个方面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一)威客任务选取

当教师讲解“Word长文档高级排版”项目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取“威客中国”平台中编号为256532的悬赏任务,要求投标者按规定完成毕业论文的排版,悬赏金为100元。

(二)威客任务分析

1.教学内容方面

编号为256532的威客任务对当前教学内容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字体”、“格式”等常用设置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将新课知识点(如大纲级别设置、样式的使用、制作目录与封面等)融入任务中,符合教学内容设计要求。

2.教学效果方面

以威客任务为出发点,教师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工作室教学法,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并参与投标,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价值,增强团队意识,提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威客任务分解

在此威客任务中,涉及到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大纲级别、封面目录等知识点,教师结合威客任务的具体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零散难懂的知识点,重组分解为大纲级别的设置、样式的使用和目录的制作三个实用易懂的小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四)威客任务实施

1.成立项目小组

为了充分发挥威客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驱动作用,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5人/组,将学生均等分为若干个项目组,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我们采用“一项目多方案”的模式,多方案实际投标,增加任务中标率,让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得到威客主的悬赏奖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明确威客任务目标

为了更好地利用“威客”平台实施实践教学,首先教师对威客模式进行介绍,提出本次工作任务的内容与要求,让学生整体上有一个了解,其次由各项目组民主推荐选出组长,各项目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威客”账号的注册工作,为后期的任务投标奠定基础。

3.齐心协力完成威客任务

通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对此次威客任务的实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了任务目标,接下便是齐心协力努力完成任务。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成为知识指导者,课上、课下都为学生提供一盏学习的“导航灯”,全程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招标任务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组内共同讨论和分析,齐心协力完成设计方案。

4.威客任务投标

每个项目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成员们的共同努力,最后形成威客任务的定稿,由组长利用之前注册的威客账号将作品上传至威客网,参与投标。

(五)威客任务评价

威客任务投标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后开展成果展示、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工作,总结投标成功或者失败原因,积累经验,不断进步。

1.成果展示。以中标作品(如果都未中标,则选由最优秀的作品)为对象,对项目中涉及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总结,以此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

2.组内自评。每个项目组内进行自我评价,总结任务实施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并推选出项目组中最优秀的成员。

3.组间互评。每个项目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借鉴,让每一个学生在客观公正的互评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实现自我价值。

4.教师评价。教师按照“项目评定等级表”对班级每个学生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本次教学内容的考核分。

(六)威客任务推广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到威客网站参与其他类似的项目投标,将知识转换为金钱,体验知识创造财富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威客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的思考

将威客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中,创新了教学方法,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考虑威客模式的适应范围

《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缺乏具体操作性而无法使用威客模式;同时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中“正确接入互联网”教学内容虽具有操作实践性,但因没有相应的威客任务作为教学实施载体也无法开展威客教学。应用实践表明,威客模式适应于操作性强、有一定知识基础做保障、阶段性或是综合性的实践(实训)教学内容。

(二)注重过程性指导与评价

第2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目标是要求学生达到的七个基本能力,即中英文文本录入能力、Windows操作系统及Internet操作能力、Word文档编排能力、Exce数据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Powerpoint演示文档制作能力、Fontpage网页制作及能力、办公软件能综合运用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作风和责任心,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设计

2.1课程主要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7+X”模块,其中7是7个基础知识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设计若干案例,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案例1认识计算机,案例2中英文录入,案例3计算机病毒防治;模块二:操作系统与网络,主要包括:案例4系统基本操作,案例5文件资源管理,案例6计算机管理,案例7互联网接入与冲浪,案例8收发电子邮件,案例9信息收集与上传下载;模块三:Word文档排版,主要包括:案例10撰写招聘启事,案例11制作电子报刊,案例12设计求职简历,案例13群发通知,案例14编排毕业论文;模块四:Excel电子表格处理,主要包括:案例15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如图1所示);模块五:PowerPoint演示文档制作,主要包括:案例16制作公司庆典演示文稿;模块六:Fontpage网页制作,主要包括:案例17个人网站设计与制作;模块七:办公综合运用,主要包括:案例18社会调查与撰写调查报告。X为职业岗位特色模块,不同的专业其岗位特色模块的内容不一样,此模块是为学生提前进入职业岗位角色而设计的,各类专业特色案例为:医药卫生类:药物使用说明书、化学公式;人文社科类:社会调查报告、比赛计分系统、行政公文;经济贸易类:财务管理系统、市场营销分析报告;制造技术类:电子产品说明书;水电交通类:汽车类产品使用说明。

2.2授课计划。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安排在一个学期内授课,平均每周4课时,授课计划如下:认识计算机(2课时),中英文录入(2课时),计算机病毒防治(2课时),系统基本操作(2课时),文件资源管理(2课时),计算机管理(2课时),互联网接入与冲浪(2课时),收发电子邮件(2课时),信息收集与上传下载(2课时),撰写招聘启事(2课时),制作电子报刊(4课时),设计求职简历(2课时),群发通知(2课时),编排毕业论文(4课时),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6课时),制作公司庆典演示文稿(2课时),个人网站设计与制作(6课时),社会调查与撰写调查报告(2课时),职业岗位特色案例(6课时),综合练习(4课时),共计60课时。

3教学组织

3.1教学模式。(1)案例驱动,实行教学做三位一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动手操作性很强,在教学中,应采取以学生做为主体,以案例驱动激发学生兴趣,实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中做、在做中学,学生边做老师边讲,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知识;(2)全程训练,推行三步递进训练方案。三步递进的训练是同步训练、自主训练和拓展训练。同步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训练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过程考核,实行能力达标机制。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模块都实行考核达标机制,学生要提交指定内容的作业。

3.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围绕以下六步进行:(1)展示案例:教师展示案例,讲述工作任务;(2)提出问题:教师说明学习情境,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与资讯,提出实施计划;(3)讨论分析:教师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学生形成工作计划,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教师综合评价,确定实施方案;(4)实操制作: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教学案例的制作;(5)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各组提供文档,汇总保存;(6)归纳总结: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完成知识的迁移。

4考核测评

4.1能力达标。能力达标即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标,主要包括七个模块的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考核学生七个模块的应用能力,能够实时反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合理调节教学实施的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一个能力目标都要达标。

4.2期末成绩评定。总分(100分)=平时成绩(40分)+期末成绩(60分),平时成绩=汉字录入+学习表现(主要指作业情况和考勤情况),期末考试成绩采取上机方式进行,考试内容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综合知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电子作品,教师根据作品给出成绩。

4.3社会认证。社会认证是指学生通过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内容一致,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中级)考试认证,能够表明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为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奠定基础。因此,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取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中级)认证。

第3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一)微时间

微课程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所录制的视频长度大约为8~10分钟。

(二)微含量

微课程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某一学科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通常是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或者是某学科的重要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

(三)微容量

微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有微课视频以及相配套的微教学方案、微课件、微反思、微评价等。但这些资源所占空间仅几十兆字节,便于网络共享,方便学生灵活地学习。由此可见,微课程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对某个知识点的“片段化”视频教学,既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单独拿出来播放学习,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微型化或教学视频切片。它有明确的指向、多样的资源,并且扩充方便、交互性好、短小精悍,这些特征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生可随时随地下载点播,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毕业论文排版”微课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应用微课程时,不能是简简单单地播放一段视频记录,应该与某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作业以及互动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微课程体系。在微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选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件、资源、反思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微课程的质量。

(一)设计选题

我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许多学生反馈,虽然学完了Word软件,但是在对较长的文档或者毕业论文进行排版时,还会出现许多问题,对于所学的Word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比如:有的学生在对论文进行排版时,不会生成目录,不会插入页眉、页脚,不会使用分页符,不会使用段落设置等。因此,这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软件部分的论文排版知识进行微课程设计。

(二)设计教学目标

本次微课程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以对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排版为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Word的排版技巧和使用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并根据一篇真实的毕业论文来说明排版过程。“毕业论文排版”的微课程应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并且占有主动权,但又不是完成脱离教师指导的主动。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领者,主要承担设计者或者导演的角色。教师制作的微课件、视频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设计微课件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设计微课件,比较简单的一种是PPT式微课件,它是由文字、图片、音乐等元素构成的,将PPT自动播放后再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之内比较合适。还可以采用讲课式的微课程,教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拍摄,整体录制完成后进行剪辑,时间控制在8~10分钟比较合适。还有一种是情景剧式微课程,这种微课程比较适合文史类学科。

(五)设计微课资源

根据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例如:练习测试(可以给出多篇长文档进行练习)、考试题目(可以提供本界毕业学生的论文原稿进行排版)、知识扩展(对排版的相关知识以及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予以扩充)、学习反馈(给出论坛或留言板让学生提问)、作品赏析(给出已完成排版的论文供学生参考学习)等。在这个微课程资源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设计微课反思

在设计微课反思时,要根据微课程教学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本次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实际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或提升?这样可以对微课程设计进行再认识、再提升,促进微课程设计水平的提高。“毕业论文排版”微课程制作好后,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QQ或微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即时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个性差异,同时也减少了学习的孤独感。最后,我们利用审阅功能对学生所排出的论文进行评阅,让学生能够看到教师的评语。

三、总结

第4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由于计算机人才已经得到了社会舆论中的普遍认可,即便不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日常化的普及。不论是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还是会计财务人员的核算方式,抑或是教师在课堂上广泛使用的PPT技术,都显示出计算机基本技术在工作领域中的通用性[3]。然而在现实的高校中,由于课程地位的不是很高这一现实状况,使得教师少有从业的激情,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以混学分为目的,而认识不到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技术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无限制的发展空间。虽然和英语一样,计算机应用基础学问也存在着社会考级这一现象,省级二等与国家级二等的证书也是非专业的很多学员应该持有的证件。但是在具体的考级教育中,学生更感兴趣的依然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一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考试,校方也往往不把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学分的参考标准,这就使得计算机在学生的意识和学习取舍中彻底边缘化。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方略及建设性思考

(一)提高公共课程的学科地位解决计算机用用基础教学的这一问题,首先还要遵循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策略方针,在高校公共教育体制之内践行深度化的改革方略。首先要在教学方针上,提高公共课程的学科地位。虽然高校是一个为学生谋求业务发展的平台,但是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毕竟仍然要以生存技能的重视为主要前提。不论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是大学外语或者大学语文,都是每一个学员基本常识培训的重要学科,属于生存技能层面中需要掌握的知识。高校要在四年学制中,秉持并把握住“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的理念,在前一两年的教学进度中加强公共课的教学重视力度。

(二)扩大相关专业的招聘规模加强计算机课程内的师资力度是实现改革方略中的最重要一环,不论是企业单位还是机关、教育单位,任何改革都离不开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基于这种认识,计算机专业中的人才需要在社会价值的疏导过程中正确树立自身的择业倾向,要认识到理论教导高于实践应用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培养“君子不器”的价值理念。毕竟人才的衡量尺度是多元化的,教育的成功仍旧可冠之以人才的美名和称谓,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部门之内。高校也应当扩大计算机专业的招聘规模,并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以调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三)宣传社会考级的重要价值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重要改革过程中,与社会考级的重要地位紧密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略。社会考级的一度热门,正因为等级证书在具体的就业过程中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价值。而在公共课的讲授中,通过刺激学生的考级目的而增强课堂流程中的活跃程度,不失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鉴于当前英语考级体制发生的变革,计算机考级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与人才市场行情的需要而适当调整原有体制。

三、结论

第5篇: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又称为“反转课堂”,是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学习,白天在课堂完成作业与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形态,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从教学设计到视频的录制、网络自学、协作学习、个性化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翻转课堂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教师成为导师、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混合、缺席学生不会被落下功课、教学内容永久保存、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个性化教育等特征。

2翻转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

首先,为保证学习者课外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预先构建完整的学习支持体系。其次,为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需在每个模块开始前,设置导读环节,通过导读内容和实践性任务测试,向学习者提出问题。第三,学习者利用学习支持体系提供的资源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解决导读部分提出的问题和实践性任务。第四,组织课堂汇报、讨论环节,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质疑,实现知识内化。第五,通过一定量的作业,固化学习效果。最后,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测试,评定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学习策略以及他们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

(1)设置课前导读

在新的学习内容开始前,设置学习内容导读环节,以提问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本模块应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布置对新一讲课程的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2)设计实践性任务,作为学习引导。对于每个知识点,都先布置一个实践性任务

该任务应紧密联系知识点,并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密切相关,遵循全面、实用的原则。

(3)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风格学生

对于需要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应提供教学视频、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页等方式的学习资源,以便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选用。学生则应针对导读和实践性任务中的疑问,在课外自主探究,找到完成实践性任务的有效方法。教学视频可以由教师自己录制或使用网络上开放教育资源。

(4)学生完成课前练习,记录疑问与收获

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并记录该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与支持,学生在课外可通过留言板等工具与同学进行沟通,了解彼此的收获与疑问,同学间互动解答。

(5)课堂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具体操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及课前练习中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理解程度指导其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小组,规模控制在3-5人。若问题规模较大,可以采用“拼图”学习法进行学习;若规模较小,可让成员先独立研究。教师要适时选择合适的小组交互策略,常用的有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拼图学习、工作表等。学生经过独立探索之后,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具体形式如报告会、小型比赛等。在成果汇报后,教师要布置一定量的课堂作业,要求当堂完成并提交。然后不定期地进行一些测试,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并布置下一轮的导读。

3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