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互联网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力提升必须依赖优良的企业文化。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发展新趋势的前提下,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素,提出互联网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作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文化;趋势分析;对策研究

伴随互联网的席卷,全球范围内深层变革悄然发生,人类正步入更便捷的“互联网+”社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企业发展也迎来诸多机遇。“互联网+”概念的发展下,产生了诸多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给它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生产方式、人员配置、服务方式等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大优化整合了传统的人力成本[1],在此背景下,想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拥有优良的企业文化[2]。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所接受的价值体系,包括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心理预期和基本信念。企业文化结合了员工与企业的目标,对所有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约束意义,还能凝聚人心,激励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本文结合互联网时展的大背景,探讨企业文化的发展新趋势,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素,提出互联网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作出理论贡献。

1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发展新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企业文化发展必将受到影响,会产生诸多新趋势,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开放合作程度更高、学习型企业文化会越来越被推崇、高度信任与忠诚是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特性、企业文化可塑性增强。

1.1企业文化开放合作程度更高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更多的企业开始从无头脑的死拼和价格战的泥淖中抽身出来,开始寻求与竞争对手的合作,以期通过合作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双赢。另外,企业合作逐渐形成同盟,同盟的合作会带来管理经验、企业文化资源的共享。因此,各个企业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程度更高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员工只有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建立尊重与合作的关系,才能实现企业盈利。在与顾客接触过程中,会更多地尊重与采纳顾客的意见,开放合作程度更高。所以无论是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都敦促企业文化开放合作程度更高。

1.2学习型企业文化会越来越被推崇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征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是竞争环境、资金流动还是顾客需求,都有可能出现快速而日新月异的变化,因而学习型企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通过应用学习型企业文化,在企业范围内营造出“终身学习”、不学习就会被淘汰的企业文化。全员学习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决策层、管理层、业务岗位还是一线岗位,都需要定期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感悟获得更多的应用策略,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后,还有诸多的团建活动促成团体学习也是学习型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不同员工的合作与分享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的理念,并推动团队间的沟通,保证良好的上传下达,从而减少团队合作的阻力,推动企业任务的完成。

1.3高度信任是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特性

高度信任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权力下放,缩短决策流程,加速业务完成。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企业给予单个员工的任务与内容更多的同时,也更具挑战性,因为更需要管理层对业务员工的高度信任。从内部的视角来看,内部员工之间的高度信任,能够加强工作配合;从外部来看企业要更多信任供应商、顾客甚至是同行等,在高度信任的企业文化下,会促进更多业务的完成。

1.4企业文化可塑性增强

企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了,企业文化会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融合更多更适用的东西,摒弃诸多不适宜的部分,从而达到企业文化的自我净化与自我完善。另外,企业文化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会通过文化的涵化相互影响,互相渗透,无论是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竞争对手,这种涵化效应都在持续发生,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的重塑。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力加大,再也不是董事会甚至是某个人直接确定企业文化,更多的渠道被设置去接受建议,同时这也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增强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2企业文化建设要素

本部分从物质、制度和理念三部分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素,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必备要素,以期为互联网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2.1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包括企业标志、硬件办公场地和设施、产品服务三个层面。在企业标志层面,企业标志往往承载了企业产品、企业基调等信息,让人印象深刻的企业标志往往设计简便大方,有记忆点且难以模仿。另外,企业吉祥物也是企业的重要标志,必须选择贴切的吉祥物代表企业才能更好地传递企业文化。办公场地与办公环境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需要沟通、开放的企业就会在办公区域增加更多的开放区域,更多的研讨空间会被设置。产品与服务最能直接体现企业文化。在企业产品中传递企业精神,通过产品销售过程中与过程后的服务稳固公众对企业文化的感知将进一步实现企业文化的稳定与传递。

2.2制度层面

企业组织架构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走向。垂直体系或扁平体系的组织架构使沟通层级、沟通方便程度、企业开放程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区别,因而企业文化的根基选择便会有所不同。另外组织架构与管理制度密切相连,包括绩效考核制度、考勤管理等都间接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特点。激励制度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激励制度的确立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在员工内部起到统帅作用,让员工对企业更加认同,另外激励制度必须遵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延续激励的效果。

2.3理念层面

需要从战略理念层、价值理念层、执行理念层和服务理念层来塑造企业文化。战略理念层面要针对企业营销的客户群体制定能引起共鸣的口号,宣扬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价值理念层面,必须把企业的价值观注入企业产品与文化中,并让员工深入透彻的执行,让顾客感受到更多的企业文化,并认同企业文化。执行理念层中,确保用户的深度体验,并能在产品改善中体现用户的建议。在服务层理念中,必须执行服务理念,将无微不至地服务贯彻到各个环节。

3互联网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措施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三要素,本部分旨在提出互联网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3.1设置企业文化部,打造精品企业文化

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人力部门甚至是几个人就决定了企业的文化,这种缺乏专业运营部门管理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环境的发展。企业文化部要综合内外部的意见,设计企业标志、吉祥物等代表企业文化、传递企业形象的载体。同时,企业文化部还要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就展开企业文化课程培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另外,企业文化部的作用还在于梳理和整理企业奋斗发展历史,宣传与普及企业奋斗的艰辛历程,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弘扬。

3.2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与发展希望。尤其是在如今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员工积极参与推动企业革新带来企业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会自动成为企业文化的代言人,将企业文化传播与表达。企业应该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实现企业员工的定向培养,对员工绩效、考勤制度进行改良,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而且企业员工必须对企业文化认同。因此,企业员工有向企业文化管理的相关部门提出建议的权利,并进一步得到采纳与回复。最后,可以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奖励相连接,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企业员工乐于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3.3关注产品质量,注入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每一个行业发展都必须遵从的品质,顾客对企业接触的第一印象是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高质量的产品会给顾客留下好的印象,企业精神也会被顾客口口相传,最终得到传播,反之亦然。产品质量问题是根本问题,在物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严把质量线便是生命线,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注入工匠精神,让消费者理解产品质量与产品价格的匹配程度,自然会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此外,企业文化与产品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后来呈现的企业文化的内容是什么,载体是什么,都离不开对产品的感知,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产品为前提的。

3.4打造服务细节,提升用户体验

互联网快速发展使信息更加透明,诸多传统的行业机密曝光在大众的认知之中,而且伴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延长产业链,增加服务内容,提供差异化服务,抢占市场份额。对企业文化来说这部分的内容必须得到体现,不仅要细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细节,更要把满足顾客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注重用户体验的企业将会走得更长久,将这部分的内容纳入企业文化打造中,将对企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将同步实现。

3.5开设建议通道,动态监测企业文化建设速度

企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必须开设建议通道,广泛吸收内外部对企业发展的批评与建议,进一步地,设置相关指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速度与进度进行监控,以动态管理企业文化。还要果断取舍,对公众监督下引起舆论的不合适的部分要尽快改善,对迎合大潮流与趋势的部分则要加大宣传与投入。企业要有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氛围,因而要在企业文化建设速度过慢的时候加速推进,在过快的时候,要适当减速,考虑员工的接受能力,缓步推进。

4结语

本文的研究提出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势有:企业文化开放合作程度更高、学习型企业文化会越来越被推崇、高度信任是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特性、企业文化可塑性增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要素,本文提出以下举措:设置企业文化部,打造精品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关注产品质量,注入工匠精神;打造服务细节,提升用户体验;开设建议通道,动态监测企业文化建设速度。本文的研究未与案例相结合,未考虑不同类型企业的具体情况,这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陈康娣.互联网+企业文化的创新思考[J].特区经济,2019(08).

[2]黄馨慧.“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03).

作者:张晨琳 单位:北京人民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