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技术下的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教学

信息技术下的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背景下《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从企业进行信息技术变革,进行产业升级后的人才需求出发,体现技术含量高、实践操作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构建能满足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各工艺流程和钢结构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为目标、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进行实践教学、以实践活动为导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钢结构施工;教学改革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当前信息技术带来企业大规模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困扰企业和学校的重要问题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原因除了结构性就业问题外,主要就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面对如此就业压力,只有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应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1钢结构施工课程教学背景

钢结构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材料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其轻质高强、抗震性好、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成为我国迅速推广的建筑结构形式,鉴于此,钢结构施工人才也是供不应求,考虑目前建筑市场钢结构施工人才的紧缺,建筑工程学院在2015年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钢结构施工技术专业方向,加大对钢结构施工方面人才的培养,建筑施工技术专业钢结构施工技术专业方向的学生是在掌握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通用施工技术基础上,继而重点学习钢结构施工技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钢结构施工技术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重点如何体现,这不仅仅是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增设几门钢结构施工类的课程,而是要在统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钢结构技术两种建筑结构施工通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再体现钢结构施工的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课程中。作为此专业方向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必然是钢结构施工技术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由于施工类课程实践性强,技术难度大、危险因素多、对实训场地要求高,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大部分教学场地仅局限于教室,学生在学习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时很难将课程中所需的钢结构施工材料、各种施工机械融入到实训中,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学生却无法实现,只能依赖于教师的文字和图片讲解,不利于学生施工技能的培养。因此,必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培养钢结构施工的职业技术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逐渐应用于教学中,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教学效果也大大改善,将技术专业性强钢结构施工作业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引入课堂中,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融为一体。作为高职院校,教学重点应着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理论知识的研究深度尽量降低。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基于这种教学模式将课程中关于钢结构的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进行弱化,并将基础课程进行整合,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钢结构主体的施工技能;课程涵盖了钢结构构造与制图、建筑材料、工程力学、钢结构详图深化设计、钢结构设计原理、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课堂讲授内容作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现场一线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也为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执业资格证书打下基础。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高职院校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施工技能的培养上,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大量的施工技术知识,如钢结构施工加工制作工艺流程、安装工艺、工程材料、质量控制与检验、质量通病防治、安全管理等理论知识;并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可以进行高强螺栓安装连接施工、焊缝质量检验等实践技能学习,使学生知识技能满足施工生产及现场管理基本要求。基于课程知识体系分析,将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如不再将教学内容按知识章节划分为钢结构基本知识、钢结构材料、钢结构连接施工、钢结构制作加工、钢结构安装施工这些传统的知识体系;而是基于钢结构项目化教学基础上,将知识体系划分为,钢结构施工准备、单层钢结构厂房施工、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网架结构施工,真正以一个项目从开始到完成,进行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完成知识体系的学习。课程学习能否实现关键还是看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在努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及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快速适应,能不断获取、分析、归纳、吸收、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将知识与技术结合运用并能相互转换,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

钢结构现场施工员是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根据钢结构施工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的主要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为:(1)能识别常见钢结构的类型,并指出各种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2)能识读一般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纸,编制钢结构工程量清单,并能进行技术交底;(3)能描述钢构件的制作加工工艺和流程,并能编制一般钢结构工程的加工制作方案;(4)掌握一般钢结构工程的安装工艺,并能按照施工图纸组织施工;(5)会编制一般钢结构工程的安装专项方案并能根据方案组织施工;(6)能够对一般钢结构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能处理钢结构的质量通病;(7)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基于以上培养目标,按照项目化教学进行设计,并结合实践性应用,制定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计划,并按照项目共性及差异性特点,将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为4个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在互相独立的基础上,又能将共性的知识互相补充,以常见的钢结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对象由简单到复杂,实现能力循环提升,并将施工规范融入到具体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具体学习情境划分见表1。

3钢结构施工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钢结构施工能力目标确定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类型钢结构形式的施工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施工中的共性及差异性,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将各自不同的施工特点进行重点讲解,并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从认识钢结构到识读钢结构施工图纸,再从选用并检验钢结构进场材料到钢结构一般构件的加工制作,从钢结构现场安装施工到钢结构质量验收。每种结构学习步骤流程相同,但具体内容会有差别。例如一般的施工准备活动都是在学习情境一中进行学习,单层钢结构安装重点讲解高强螺栓连接施工,而焊接知识要点则在多高层框架结构中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了这两种结构形式施工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学习网架结构安装施工,并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将钢结构施工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充分融入到具体施工过程中,并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现出来,加强学生对标准的学习和重视。本课程资源建设充分考虑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并积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互联网教材开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模拟软件,将常规教学手段与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完美结合。开发VR实训资源,将复杂的、危险性较大的实训环节在VR环境中进行互动式学习和实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评价体系。在整个课程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考核,并将考核形式多样化、信息化,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优慕课、学习通、职教云等平台进行考核。对每个学习情境中表现较好的同学都予以加分,在考核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线上学习成绩。

4小结

在信息化背景下,各类技术措施为教师创新教学提供了服务。但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只是钢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项目化的教学内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手段丰富、教师创新意识培养,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何更好地将信息化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升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卫民,陈志强,张正林.高职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3):28-31.

[2]郑君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施工课程开发与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0(4):255-256.

[3]徐淳,陈锐浩.VR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以土建专业的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78-82.

作者:徐志彪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