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关键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关键

【提要】本文集中探讨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如何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共识。本文认为,真正落实这些共识,需要解决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方法与民族院校特定生源结构协调的问题,专业负责人应当充分关注民族地区生源占多数的情况,将民族地区生源情况与教育部规定的培养标准、融媒体时代的行业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其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基础,针对性地设计整个课程体系,并采取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源发展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使民族地区生源原有知识技能体系转化为专业优势的途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当前的共识,怎样在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学中落实这种共识,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正视民族院校的生源结构。在少数民族生源为主体的民族院校,我们需要对照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生源的基础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学生生源结构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二、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本为本”的三个方面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应社会转型需求,新闻传播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首先,以学生发展为本,“量身打造”相应的本科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是前提。强调依据生源结构的特殊性,这仅仅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基本原则合乎逻辑的延伸。笔者之所以坚持将这一点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落实“以本为本”的首要问题提出来,主要针对的是当前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相当普遍的问题。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师的主要业务压力来自科研任务,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是不充分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只管“教”,不管“学”,较少研究学生状况,并针对性地钻研教法,与科研方面“不待扬鞭自奋蹄”、精益求精的状况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普遍存在的偏差,对民族院校学生培养成效的影响尤为突出。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少数民族生源占到其招生总数的60%以上,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疆地区。这些学生的整体状况与来自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学生有显著差别,这就是民族院校生源结构的特殊性。但是,尽管是在民族院校,学校所制定的培养方案,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却未必与一般高校有所差别,基本没有针对特殊生源结构“量身定制”的。因此就需要强调:民族院校新闻专业教师的科研或许不需要强调“民族院校”特质,但在教学问题上,采取与其他非民族院校同质化的内容和手段,则显然是不可取的。其次,“专业摸底”是当务之急。对照教育部规定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融媒体时代新闻业界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对占民族院校多数的民族地区生源的入学基础进行考察,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此前进行的几个教研项目中对此问题进行过初步研究,大体而言,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少生源限于中小学时期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存在对互联网时代媒体不熟悉、对设备器材等熟悉程度低、对汉语语言表达敏感度低等问题;而从民族院校生源毕业之后大多数仍将回归民族地区服务这一点而言,他们对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熟悉则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我们认为,对生源的上述研判,可以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时的重要参考。第三,打造本科特色课程与教材。从现行的管理制度来说,培养方案主要涉及开设课程的体系。

针对民族生源的特点,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补充如下课程:1.以增强语言敏感度为学习目标的高阶语言类课程、以增强对色彩图形文化意义掌握的文化类课程。新闻稿件对语言的应用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新闻写作和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看,较高比例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于汉语的敏感度不高,对于词语基本义(概念义)之外的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等往往不够敏感,用语不准确,对于汉语的某些习语、习惯用法不熟悉,出现表达不“地道”,这种语言掌握上的问题需要通过开设专门性的高阶语言课程加以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较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色彩、图形的文化在汉语环境中的文化含义也不够敏感,从强化学生适应力的角度看,也应当开设以色彩、图形运用为主题的文化类课程。2.以增强对计算机、网络及新闻专业器材使用能力为主的实践类课程。据观察,对于使用新闻专业器材方面的困难,主要源于之前接触较少,学生存在某种心理障碍,通过较多的实际操作、使用,少数民族生源同样能够出色地使用专业器材。对于使用专业软件处理信息、通过网络获取专业信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同样是因为此前较少使用,而存在类似的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加快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专业器材的使用。3.以增强民族类新闻报道、文化传播能力为主的基础课程。就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民族院校一般开设有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民族理论课程,但很少有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将民族理论与新闻传播专业实务结合的相关课程。解析民族类新闻报道的纪律、规则、注意事项,传授如何挖掘民族题材新闻事件、传播民族文化,这类课程对于主要就业于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在培养方案里,针对性地增加前述两类课程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生源的“短板”的话,开设这一类课程,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利用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优势,增强其适应服务民族地区的能力。事实上,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在制定本科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通常存在的经济差别、文化差别,特别是文化差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落实在本科课程教学上,也同样要着重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在总体上说,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当更偏重实践,当然,在整个课程体系上也应当如此,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学生语言弱势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应当特别“重基础”这一观念,在本科教育的前半段,以及在各个课程的前半段,应注意教学进度过快现象,留出适应期,以避免学生掉队。解决学生基础不平衡问题的思路是分层要求,而不提倡分层(按层次分班)教学。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引起关注。调查发现,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一般都采用较为通行的教材,自编教材很少,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文化差异而开设的语言类、文化类等课程,应当在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民族院校教学特色的教材。

三、做有温度的民族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传播学科是与当代的新思潮、新技术联系紧密的学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看到了不少民族地区学生掉队的情况。但是,当我们的老师和教学管理者以“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认真分析学生面临的问题时,就会意识到民族地区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除了面临一般的由中学进入大学的适应问题,还较多地面临跨经济差别、跨文化差别的特殊困难。我们贯彻教育部提出“以本为本”,就理所当然地需要正视这些学生面临的特殊困难,针对性地设计包括从课程体系到教学方法的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有了这一基础,才可能真正建立和完善严格要求与充分关爱的学生学业管理制度,不仅仅是帮扶少数民族学生应对困难,而且还能够将他们所掌握的本地区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等化为专业优势,也才能真正落实有灵魂、有温度、有水平的“以本为本”的教学创新,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作者:陈峻俊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