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业务能力论文范文

业务能力论文全文(5篇)

业务能力论文

第1篇:业务能力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物业管理的全面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社区秩序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还产生了协调房屋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共同利益的需要,因此产生了对物业服务、管理和经营的巨大社会需求。为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要不断提升物业服务的品质,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人居生活和工作环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拉动住房的消费,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促进现代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在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我国社会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应清醒地意识到,与物业管理从业队伍的数量快速增长相比较,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未得到同步提高。所以围绕物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是当前国情的需要

当前我国物业管理的行业本质,是以物业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手段,以准公共性服务为核心产品的商业活动。诚信精致的服务让客户满意是行业的立足之本,精细化的专业管理让物业保持完好、让管理区域处于和谐是行业的核心价值,依托管理区域通过拓展客户需要的各类服务以搞活企业经营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保证。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正是围绕了这个核心,统筹兼顾物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物业管理关系的全面协调。因此,对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对物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是当前物业管理行业的需要

其一,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人才储备基础比较薄弱,整体的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跟不上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其二,目前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自于各个行业,其专业背景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加之缺乏严格的专业基础训练,显露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物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与所在岗位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其三,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还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客观上需要大量的物管专业人员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因此对该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发展的深入研究,才能适应目前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是当前物业服务企业的需要

对于一个物业服务企业的整体水平来说,最直接和最直观的反映是通过一个物业项目的管理服务水平来体现的。而决定物业管理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性的因素之一,是物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大力加强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对物业服务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既是行业和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摆在国家和地方行政、客户管理部门与教育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课题。为了培养与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物管人才,我们势必应重视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和培养,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现代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是提高物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要

由于物管活动的特殊性,管理的专业性以及涉及经营管理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物管从业人员,尤其是兼顾服务、管理、经营的专业人员,只有不断深入学习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具备夯实的物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管理经营能力,才能保证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协调和处理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矛盾和纠纷,为客户提供一个质价相符的服务,使物业能够保值增值。因此,对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需要从业人员达到从事该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从而有利于扭转该行业人才匮乏的被动局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从而使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物业管理行业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走过了萌芽起步阶段即“要不要搞物业管理”的过程,经历了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怎样搞好物业管理”的过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即“提高物业服务质量”过程。物业管理行业在管理上的专业能力和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因此不断研究该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推动此问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全面勾画出科学、清晰的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以做好打造优秀的物管人员的基础性建设工作。

二、物管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研究状况

什么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具有能力品质的广泛性、职业岗位的变异性、技术技能的综合性、个人活动的重要性、继续教育的终生性等主要特征。一个物管专业人员,从开始接手到具体实施物业的服务、管理和经营,既要进行前期策划、资源配置、规章制度建设及物业档案资料承接查验和沟通相关各方关系;又要组织和保障物业管理服务的正常运行,以及妥善、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及客户投诉。尤其物业管理是面向客户提供诚信、方便、放心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用心关怀每一位客户,细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服务理念和专业能力,不但要搞好管理区域内物质环境的建设与维护,搞好人文环境建设与维护亦是十分突出和重要的问题。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物业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应该包括:决策、计划、信息收集、组织、领导激励、沟通协调、控制、创新、依法进行物业管理服务和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物管专业职业能力体系的实施和研究

职业能力是指人为了胜任一个具体的职业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由于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因此,我们把职业能力分成一般的职业能力、专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众所周知,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职业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物业管理专业也是如此。通过实际调研,就目前在全国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的各大专院校来看,院校类别繁多,有管理类的大专院校、机电类的大专院校、旅游类的大专院校、建筑类的大专院校,还有房地产类的大专院校等。根据各大专院校的自身特点、培养目标和企业的需求,我们确定了物业管理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即管理方向、建筑方向、房地产方向、机电方向等。根据物业管理岗位和岗位群专业化的知识与技术发展特点,开发与物业管理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建立面向“现代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能力体系,加速物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科学的专业职业能力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立足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建设和企业的需求,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并延伸物业管理产业链条和服务范围,建立物业配套服务体系,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对物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研究,探讨了物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能力;同时,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评定物管专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标准。

四、物管专业职业能力体系的构架

通过调研,对物业管理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岗位群工作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使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物业管理岗位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将会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基本上都是物业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即管理、技术、经营和基本的操作岗位等,工作职能是物业服务第一线,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物业服务的特点是强调基本素质和岗位的具体技能的培养,注重操作能力,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分析该专业的职业能力,搭建物业管理职业岗位技能结构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中保持相对的一个平衡结构,找出该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要求合理地配置,构建一个新型的能力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技能与理论、能力与知识为基础,构建物管职业能力结构的新型体系。从物管真实的工作过程和专业岗位的工作分析,总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复杂的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并形成岗位技能结构体系(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归纳出物业管理行业职业能力为:整合基本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应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对企业调研,确定了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物业管理方向、物业建筑方向、房地产方向、物业机电方向等);根据岗位及岗位群专业化管理、技能要求以及知识与技能协调发展的特点,开发与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相对应的职业能力,建立面向“现代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能力体系,加速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五、高职高专物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式

(一)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以服务理念为中心

从全国的物业管理发展来看,深圳的物业管理走在了我国物业管理的前沿,并且深圳的物业管理教育和培训也走在了前列,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通过对深圳和其他省市高职高专院校的物业管理课程设置的调查,笔者认为国内目前大中专院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占据较大比例的是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培养方式,即注重培养学生与客户交流的技巧,这样做的优势是:物业从业人员以优质的服务取胜,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树立;不足之处是:物业人员不能解决一些技能方面的实际问题,且难以胜任全方位的物业服务工作。

(二)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以技能为中心

上海的物业管理相对深圳来讲起步要晚一点,但是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目前上海的物业管理专业大多数是由部分有理工背景的院校创立的,因而形成了以技能为中心的模式,如上海的高职院校与上海市房地局合作,创立了从事现代智能化楼宇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及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此类人才需要掌握现代建筑、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智能化楼宇设施设备(如空调、给排水、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造与性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就体现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其培养模式的优势是:物业从业人员有能力为客户解决部分技术问题,易出实效。但不足的是:物业从业人员难以摆正“管理物业、服务业主”的市场定位,管理、服务和经营理念难以体现,不易胜任战略性的物管工作,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复合型的物管人才

通过实际调研,我们认为物管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吸取上海、深圳两地好的办学理念,并结合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需求,走复合型的人才培养道路。即注重培养管理理念,又具有某方面的专业技能(如建筑方面或机电技术方面等)。要充分发挥各高职高专学院的优势,整合学院的资源,将管理和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出复合型的物业管理人才,如以工科为背景的成都工业学院正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摸索,虽然目前经验还不够成熟,但它代表了今后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从而推动物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六、结语

第2篇:业务能力论文范文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对外经贸往来日益增多,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商务英语教育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已经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的教育培训体系。广义上来说,商务英语教育既包括商务英语的学历教育,也包括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商务英语培训。纵观各类商务英语教育,其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在于,培养适应目标从业市场需求且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专业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特征。这是因为:商务英语课程强调能力为基础,课程是以就业或能力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育强调教学与职业技能相结合,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对于商务英语教师的要求,也体现了“职业能力+英语能力”的结合;而最终对于学生评价,要求以学生获得职业胜任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和职业资格为依据(如BEC证书),重行而不唯知。基于这一认识,该文将从商务英语高职教育、商务英语本科教育、商务英语培训几方面来说明:职业能力是商务英语教育的核心。在高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始终明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商务英语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商务环境中学习语言,通过语言提高商务知识与技能”,重视高职学生对商务职业环境的体验和融入职业岗位的成长过程。这种考虑充分顾及了当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复合型商务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实现在语言技能、商务实务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三个方面形成立体交叉的三维能力培养体系。由此也可以看出,高职层次的商务英语教学,始终是围绕职业环境和职业岗位能力来进行培养的。在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介绍中,明确了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英语经是应用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等学科相交叉产生的复合型学科,学科的“交叉性”可以看作是商务英语学科的根本。由此可见,作为本科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区别于过去纯粹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培养本科生跨学科商务沟通能力,商务英语人才自身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属性将成为日后职业发展最重要的能力。在教育培训市场,各类商务英语课程往往更加贴近现实商业环境,课程内容更加符合职场需要,也更能体现商务英语教育对个人职业能力的提高。无论以考取证书为目的的剑桥商务英语(BEC)、托业、博思等国外考试培训,还是以商业模拟训练为目的的“职场技能英语”、“社交英语”、“面试英语”等课程,学习者在接受培训的同时,增强了自己的现实商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真正将英语与职业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总之,职业能力教育体现在商务英语各层次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之中。当然,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大学或者职业院校,培训学校或是专业企业培训机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具有不同特点,其所满足的企业用人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2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层次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论,他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类似的,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也是有层次的,并且这种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满足了企业用人的不同需要。一般来说,企业的用人在商务英语方面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1)一般岗位工作人员:具备商务环境下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能力,如文员、单证员、涉外导游等;

2)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沟通协调人员:需要专业领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如跨国企业的专业人员、涉外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等;

3)中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管理能力,且具有在专业领域熟练使用英语的能力,如跨国公司部门主管、高层管理人员等。

2.1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

在目前中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可以说,在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初期,各类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为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从就业情况上看,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毕业生往往从事一些具体的涉外基础岗位,如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国际贸易操作、导游、外企文员等。这类的岗位需要求职者一方面熟练掌握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另一方面能够熟悉商务理论或实践知识,能够以现代技术为手段胜任现代企业一般工作岗位。这正如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一样。一般而言,那些需要更丰富综合知识和更高专业技能的职位空缺,多半是由一些更高层次的人才填补。

2.2本科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

在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介绍中,明确了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这其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学科所独有的。因此,相对而言,“商务沟通”技能可以看成是商务英语人才核心。这一核心也成为本科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的关键,即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具体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公司(组织)内部沟通能力和外部沟通能力。在有着跨文化背景或者跨文化经营的企业中,人际沟通能力是基础,公司(组织)内部沟通能力是管理的关键,外部沟通能力为企业发展助力。就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其目标就业市场主要是此类有着跨文化背景或跨文化经营的组织机构,如跨国公司、外资企业或者其他具有跨国背景的企事业机构。学生的职业技能表现在,除了掌握熟练的英语语言知识、商务知识技能以外,其复合型的教育背景和出色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成为他们从业的重要优势。

2.3英语培训机构的商务英语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商务英语、企业英语培训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BEC、博思、托业等商务英语考试培训或通用英语教育,如今各类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商务英语教育培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涉及多种行业的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专业服务。在教育培训机构中,商务英语的学习者要么是在职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商务英语技能为跳槽或升职做好准备,也有一些具有商务背景的中高级管理者,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企业并助力企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并赢得广泛的尊重。这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人类需求的顶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赢得尊重成为高层次人才最为关心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中的商务英语培训,尤其是那种“私人订制”(tailormade)式企业培训或VIP一对一培训,尤其凸显了商务英语的职业属性。学习者往往具有一定商务实践经验,希望通过商务英语的学习来拓展职业领域,挖掘出更大的潜能。可以说,无论针对哪一种在职人员的商务英语教育,都满足了企业对人才某方面的特殊的职业技能的需要。

3结束语

第3篇:业务能力论文范文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各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它是人们职业生涯的基本能力,是伴随从业者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一项对现代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我们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产领域。而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单纯的体力劳动转向脑力、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单一的技能劳动转向复杂的心智技能劳动;个体独立劳动转向群组合作劳动。由此可见,职业能力的内容已不仅仅是指“劳动能力”,职业岗位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纯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它应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团队合作、继续学习等综合的能力。因此,从业者的独立制作工作计划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及决策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队作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理所应当地被纳入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笔者认为,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内容应包括三大模块(图1):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

(一)职业素质培养内容

1.职业道德培养。2.质量意识培养:具有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视质量为企业发展的生命。3.工程意识:工作要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模块化。4.团队精神:要有团体工作精神、全局观点,明确总体目标,明确如何为总体最优而努力。

(二)职业能力培养内容

1.运用人文精神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辅导、排练的能力。(即:开始教学、辅导、排练前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案头工作、网络查询,通过各种方法为进入正式工作项目做思想、观念、概念导入)2.“扒碟”能力及排练舞蹈作品:能独立全面模仿影像资料作品并独立排练舞蹈剧目。3.能够独立表演舞蹈剧目,掌握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的分析方法与表演技术。4.教学能力的培养:能够了解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能独立担任舞蹈教学及指导、辅导工作,掌握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的方法、技能。5.舞蹈音乐旋律模唱及表述能力。6.对国内外不同民族的主要民俗文化及艺术精神有所把握。7.舞蹈编导基本能力的培养。8.舞蹈评论的基本能力培养。9.民间素材收集整理能力的培养。10.综合晚会组织能力的培养。

(三)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

1.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2.管理常识的培养。3.普通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4.协调、沟通、公关能力的培养。

一般说来,一个舞蹈从业者的作品表现能力、作品模仿能力、舞蹈音乐的驾驭能力、晚会节目的组织编排能力等被视为舞蹈专业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的要求,必须对原有的课程设置做出修改和更新。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在原有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必须增加行业职业能力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课,如《舞蹈作品模仿技能》《舞蹈旋律模唱与舞蹈音乐分析》《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等;此外,还应加大学生综合实践课的开出量,如《剧目》《民间舞》等。舞蹈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关键指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作品表现能力

作品表现能力的培养,是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传统核心内容,通过基本功、民间舞、毯技、剧目、身韵等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舞台综合表现能力,从学生的基本能力、软度、开度、技巧、弹跳、舞蹈感觉、民族风格、表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训练,最终使其在身体表现力、刻画人物能力和舞台综合表现力等舞蹈职业必备的基本能力上,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成为舞蹈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作品模仿技能

作品模仿技能训练,即扒碟能力训练。随着声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传媒工具的大力普及,舞蹈的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较之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方法,业内从业者更多地从VCD、DVD、MP4、电视以及网络中学习舞蹈、传播舞蹈。如一首歌一夜之间能传遍大江南北,一个舞蹈作品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通过网络、电视很快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不同舞台上。而这样的传播速度,使舞蹈作品的模仿(即扒碟)成为从业者必不可少的技能。市场的这一变化,促使舞蹈行业不得不迎合和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开始扒碟,或为了再现作品(即自己上台表演)、或为了辅导(即指导别人上台表演),于是扒碟能力训练便成为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扒碟能力训练步骤为:1.解读舞蹈作品的能力。扒碟前的案头工作应该从解读作品开始。分析作品的背景、内容、情感、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握作品、理解作品,从而达到驾驭作品的目的。2.动作模仿力训练。动作的模仿,是扒碟训练的关键内容和主要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训练计划。一般来说,可以以一个八拍为一个训练句子。先教会学生听音乐、数节拍,解决节拍问题后,可引导学生一拍一拍地模仿动作,直至将一个八拍完成。当第二个八拍完成后,教师必须注意前一个八拍动作的记忆,引导学生一边向前推进,一边不断地把前面学的动作与新学的动作,用和音乐的方法反复练习。这样不间断地“从头连”,在扒碟完成后,整个节目的框架立起来的同时,学生动作也达到熟练的程度,为学生自如驾驭作品打下良好基础。3.学生的表现力训练。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力,要以解读舞蹈作品为基础。当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中心思想、艺术风格有了一定的理解,动作的模仿已经完成,接下来的训练就应进入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和驾驭能力的训练。以表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外化出来,从而达到表现作品、刻画人物的目的,使学生的舞台综合表现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作品音乐的理解力训练

对舞蹈作品音乐的理解,是完成舞蹈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分析作品音乐,包括节拍、旋律、乐感、主题等,使学生能够借助音乐的表现力演绎作品、刻画人物。为了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驾驭能力的目的,在开设舞蹈作品模仿技能课的同时,应配套开设《舞蹈旋律模唱与舞蹈音乐分析》。

(四)项目教学法在剧目课中的运用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国际职业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以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没有问题的教学是没有意义也是不需要的。教学应当是在“学中做”与“做中学”,实现学做一体,即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必要的基本功、民间舞、毯技等技能训练具备的同时,以剧目课为载体,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和训练学生,使学生将所学技能综合运用,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最终达到扎实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当扒碟能力的培养达到一定程度,项目教学法应成为剧目课的重要训练内容。剧目课中,学习节目的排练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获奖舞蹈节目、优秀舞蹈节目作为排练课的训练剧目。引导学生在扒碟之前就开始思考:我现有的技术技能,能否胜任这一节目?我现有的水平能否将这个节目学下来?这个节目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主题是什么?主题动作是什么?它在整个节目中如何发展?音乐的特点、节奏的处理、灯光、服装、舞美、道具问题的处理、排练时间的协调、节目演员的组织、教室、服装制作、演出场地的租借、协调等,都成为他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技能的积极建构者,面对认知领域复杂的真实职业环境,他们必须探索、发现、建构甚至重组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动搜集、分析有关资料信息,对所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把当前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其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进而完成学习任务。

(五)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能力

第4篇:业务能力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论文;在线系统;文档生成引擎;教学信息化

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以“职教20条”,职业教育法重新修订等事件为代表,表明了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心与信心。而职业院校本身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教学过程信息化则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与信息化课堂建设上,为此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就要求信息化建设要从宏观的教学管理层面向微观的教学实施层面渗透。而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终末环节,事项繁多,持续时间较长。具体而言,典型毕业论文流程可以分为:论文选题、论文开题、任务书下达、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修改、论文评阅、论文查重、论文答辩等环节。整个毕业论文环节跨越两个学期,涉及的教学与教务管理人员众多,但到目前为止,其信息化程度较低。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往往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不必要的流程处理当中。为了改善学生与教师在毕业论文环节所遇到的困难,同时也为了使教学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的深入推进,本文设计了职业院校毕业论文在线编辑与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将毕业论文所有流程的推进及管控迁移到线上进行,而不需要学生与指导教师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跟踪,管控论文流程的进度,从而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撰写上,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大的提升。

一、功能需求分析

在毕业论文阶段,会涉及到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务管理部门三方的联动。学生作为毕业论文的直接执行人,将会在此阶段内频繁接收到各种类型的通知,例如论文启动、题目选定、指导教师选择、撰写开题报告、提交中期论文检查、提交论文初稿、多轮次论文修订、提交终稿、校内审查、校外查重、提交终稿、论文答辩等。上述教学通知不仅事务繁杂,而且信息量较大,在没有信息化系统辅助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流程上的错误,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正常进度。而教务管理部门,作为教学情况的直接管理者,每年都需要向众多的毕业年级学生各种教务通知,而此时又恰好是毕业年级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阶段,很多学生并未在校,这就导致教务管理部门往往对教务通知的送达情况难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掌握。而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论文的指导者,在完成本职教科研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对其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论文设计、撰写等方面的交流。而每名学生由于自身时间安排的不同,无法集中时间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就导致指导教师无法充分的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这就使得毕业论文的技术深度与广度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所提在线系统将着重解决毕业论文环节中的信息流通难、消息反馈慢、交流时间严重碎片化的问题。首先,为了解决信息流通难的问题,文中系统内置了信息工作流引擎(workflowengine)。将所有教务通知都定义为了信息节点(informationnode),并以可配置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流程设置。每个信息节点均可以维持自身状态,并定时向上下游节点发送消息。系统会在信息节点状态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读取操作,并向所有注册该工作流的用户发送消息,从而保证所有注册该工作流的用户都可以接收事件消息。其次,本文系统内构建了用户业务监听引擎(processingengine),对在线状态下的用户进行业务监听,当用户完成了某项工作后,会触发系统的业务监听引擎,并向所有注册监听该动作的用户发送事件广播(broadcast),进而保证所有监听用户能够及时收到反馈信息。最后,为了解决交流时间碎片化的问题,文中系统遵循了“移动优先”的策略,整个系统均以RESTFull的形式向外提供业务服务,从而与前端系统彻底解耦,极大的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同时,本文所提系统为终端用户还提供了小程序应用,所有业务流程均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操作。这样就保证了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查看信息或进行相关流程的操作。同时,可以利用系统所提供的小程序,使学生与指导教师通过线上聊天室,在线音视频通讯等方式进行实时的线上沟通与指导,这样就极大提高了师生间的沟通效率,进而间接提高了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二、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通过对业务需求的梳理与分析,将本文所提系统划分为了以下几个模块:1.工作流引擎模块;2.业务监听引擎模块;3.格式化文档生成引擎模块;4.用户管理模块;5.小程序GUI接口模块。现就上述功能模块分别进行介绍。

2.1工作流引擎模块

为了使用该系统的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可以流畅、精准的接收和发送各类消息,本文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FastAPI框架的快速工作流引擎。该工作流引擎首先会将系统中设置好的工作节点抽象为具有统一结构的信息节点(InformationNode),该节点具有如下属性:1.信息流上下文(InformationFlowContext),该属性的作用是保存信息节点的运行时环境,在该运行时环境中包含了对该信息节点状态的监听器对象,当信息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会激活该监听器对象,并通过该对象向外发送广播消息(Broadcasting)。2.节点ID,该属性的作用是为每一个信息节点对象赋予一个唯一的编号,从而可以使系统能够在信息节点树中快速找到该节点。3.消息发送回调函数(Message_Sent_Handler),该属性中保存了一个回调函数,当信息节点向外发送信息后,工作流引擎实例便会调用该函数执行相对应的操作。默认情况下会自动执行日志记录操作。4.消息接收回调函数(Message_Received_Handler),该属性中保存了一个回调函数,当信息节点接收到上下游节点发送来的消息时,工作流引擎实例便会调用该函数执行相应的操作。默认情况下会自动执行日志记录操作。5前序节点指针(Pre_Node),该属性中保存了当前节点的前序节点。6.后接节点指针(After_Node),该属性中保存了当前节点的后接节点。在完成了所有节点的实例化操作后,本文系统将依据用户提供的配置文件(config.yml)来初始化工作流实例,在该工作流实例中,所有信息节点将会按照配置文件依次添加到工作流中,同时该工作流实例将会维持信息节点间的前后连接顺序,以及信息节点之间的消息流转。当所有用户配置文件所对应的工作流实例完成初始化后,将会被注册到工作流引擎中,工作流引擎会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定时扫描已注册的实例,当实例完成所有信息节点的消息流转后,引擎将会发送任务完成广播,通知监听该工作流的用户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2业务监听引擎模块

本文系统中的业务监听引擎,主要作用是对用户进行动作监听,当用户完成了一步操作后,会触发监听引擎实例,该实例会向所有注册监听该动作的工作流实例发送事件广播(broadcast),进而保证所有被注册到工作流实例中的用户能够及时收到信息,并做出反馈。监听引擎对象包含以下属性:1.工作流对象池(Work_Flows_Pool),该属性用来保存所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工作流对象,监听引擎会对上述工作流状态进行扫描,当工作流状态处于结束状态时,引擎将该工作流移出对象池。2.注册用户对象池(Users_Pool),该属性用来保存所有活跃用户,当用户产生操作完成广播事件后,监听引擎将会通知响应的工作流来更新信息节点的状态,同时更新消息的流转状态。3.关系映射表(User_Flow_Mapping),该属性用来保存用户与工作流实例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监听引擎侦测到用户广播后,将会按照该映射表中所存储的关联关系,向相关的工作流发送状态更新通知。

2.3格式化文档生成引擎模块

该模块的作用是将学生用户所撰写的论文按照标准论文模版的格式,生成符合学术规范的毕业论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系统基于latex引擎内核,开发了快速学术文档生成引擎(FADFS,FastAcademicDocFormatSystem)。该引擎在latex引擎内核的基础上,按照“约定优于配置”(conventionoverconfiguration)的规则,按照普遍的学术规范,定义了大量约定规则,并在引擎中实现了上述约定规则的默认实现,使得用户只需要关注论文内容的撰写,而不需要维护文档格式的正确,从而大幅简化了论文的撰写难度。格式化文档生成引擎,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引擎内核层。该引擎内核使用了XeTex,该内核作为一种标准的,支持Unicode编码规则的排版引擎,可以帮助用户利用其所提供的宏命令来快速生成具有特定格式的文档内容。2.格式转化中间层。由于单纯的XeTex文档引擎只提供了基本的排版宏命令,这就导致用户需要自行定义文档的整体排版格式,且只能通过编写程序的方式来进行,这就为用户的使用增加了极大的难度,不仅文档排版所消耗时间变长,而且由于用户并非专业领域人员,并不完全熟悉XeTex宏命令的使用方法,从而导致运行时错误增多。为此,本文系统在内核基础上添加了数据中间层,该层的作用是接收用户文档数据,按照约定规则,将文档数据按照不同的文档内容类型,调用不同的XeTex宏命令来分别进行编译,并最终将所有编译好的文档块按顺序整合成完整文档。3.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层。该层的主要作用是将格式转化层中的程序,按照封装简化的原则,抽象定义出一系列的应用程序接口来对外,供外部系统使用。在该层中,屏蔽了所有的技术实现细节,只保留了程序功能入口点函数。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2.4用户管理模块

由于学生在进行毕业作品设计与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个校内教学与行政部门,而且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与系统操作权限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系统中设计一个统一的功能模块来对不同的用户及角色进行管理。在该系统中,所有用户均可以依据自身情况被设置为具有一定角色的模型实体。同时不同角色的实体,可以分配不同的系统操作权限。本系统中默认内置了以下几种角色模型:1.学生。该角色将作为论文设计与撰写的主体,默认具有文档编写、修改、删除、上传、查重等权限。2.指导教师。该角色作为学生的指导者,默认具有文档修改、批注、退回、查重、中期检查、定稿等权限。教务管理员。该角色作为教务管理者,默认具有导入学生、导入教师、导入毕设题目、任务下达、开题报告管理、中期检查报告管理、终稿管理、存档备份、打印等权限。3.系统管理员。该角色作为整个系统的维护人员,默认具有导入教务人员、导入学校编码、编辑教务人员、编辑学校编码、打印系统日志等权限。4.超级管理员。该角色作为整个系统的最高权限维护人员,默认具有导入教务人员、导入学校编码、编辑教务人员、编辑学校编码、删除教务人员、删除学校代码、打印系统日志等权限。同时,在使用超级管理员时,系统要求使用加密狗硬件进行硬加密操作。

2.5小程序GUI接口模块为了解决交流时间碎片化的问题,文中系统遵循了“移动优先”的策略,整个系统均以RESTFull的形式向外提供业务服务,从而与前端系统彻底解耦,为了使用户能够方便的使用该系统,系统内置了小程序GUI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小程序快速的登录本系统进行操作。如果用户为在校学生或指导教师,且已经被教务管理员导入进系统,则可以直接通过学号或工号进行登录,如果未被导入系统,则在使用该小程序前,需要先进行用户注册,待管理员审核后方可使用。如果用户为教务管理员,则需要通知系统管理员进行后台导入操作。

三、实践与总结

第5篇:业务能力论文范文

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环节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毕业实践教学阶段普遍沿用了本科教学的毕业论文模式,有的学校或者采用毕业调查、毕业实习日志、总结等模式,总体来说,学生最终完成质量与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都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毕业论文写作这种模式。大量的事实证明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往往被当作毕业之前不得不走过场的例行程序,如何提升毕业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主要探讨毕业论文这种沿用多年的常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分析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毕业毕业论文选题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论文选题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要求首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会计毕业论文在选题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会计领域发展动态,运用已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会计工作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高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深入,专业知识面较窄,对会计专业知识在实践环节中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太多了解。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是在校学习,很少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写作论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图书馆里的相关文献资料,论文选题往往存在选题过大、时代性不强、相似选题过多等问题,这都导致学生论文选题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1.2论文写作内容空洞

会计毕业论文应取材于会计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分析、总结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现象、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然后再运用于会计实践环节中,指导会计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使其更好地参与经济管理活动。大部分学生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较贫乏,毕业论文对所论述的问题只是泛泛而谈,罗列数据多,分析论证少,既无深度,也无创意可言;论文内容空洞,重点不突出、论证不透彻;学生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知识并没有通过论文写作这一过程得到提高。据我院的调查:除毕业论文外,9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进行过专业论文的写作,同样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不足是困扰其完成论文的最主要因素。原因之一:多数高职院校极少开设专业的写作课程,在日常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学术研究和专业论文写作的培养与训练,导致学生对研究现状综述、资料收集与组织、论文结构安排、写作规范等写作要领没有基本的感性认识,无从入手。学生认为只要在毕业前多查专业资料就能完成毕业论文,因而不重视早期写作能力的培养。原因之二:高职会计教学目标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只要求够用就行,校内的学习着重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一般相对较窄,加之学制较短,在校期间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对会计专业理论在实践环节中产生的现实问题很少加以关注及思考,论文写作人云亦云,毫无自己的思想。

1.3论文写作缺乏逻辑性

论文写作东拼西凑、大段抄袭,观点、结论、论文层次含糊不清,个别论文甚至存在原则性错误、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混乱等情况。学生在没有经过详细思考的情况下直接引用他人材料,使论文逻辑凌乱,缺乏内在统一性;绝大多数论文属于规范研究,基本理论叙述的内容偏多,有的论文不分前提,一抄到底,不仅导致错漏百出,而且都是人云亦云的作品,学生浮躁应付,只要能够凑出一篇文章就行,而指导教师也没有更好的方法。由于学生在岗实习和工作,教师只能通过网络等手段遥控指导学生,有问题也无法进行细致的指导。

1.4学生不重视论文写作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普遍不重视论文写作的主要原因有:①从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看,高职会计专业并不重视开设专业写作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进行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学生不懂得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因而也不重视论文写作。②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来看,毕业实践教学工作往往管理不到位,管理比较粗糙,对论文指导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指导教师出于学生就业方面的考虑,往往采取能放就放的态度,论文成绩的评定主要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主观认定,随意性较大,无法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③许多学生缺乏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认为文章是“抄”出来的,致使毕业论文成为东拼西凑的“杂文”。加之就业压力大,分散了学生精力也是导致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毕业论文成绩对学生就业并没有直接影响,因此,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求职上,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完成毕业论文。由此可见,以毕业论文写作为主要模式的毕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存在严重弊端,积极开展毕业实践教学创新、提升毕业实践教学质量,已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各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毕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新思路。我院会计专业连续三年开展创新型“真账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能够按要求完成真账的收集和账务处理,极少部分学生由于升学、考证等影响,采用毕业论文或毕业调查等方式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

2毕业实践环节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教育特色应充分体现“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原则,所培养的人才既有较为突出的专业特长,又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性,才能受到用人单位欢迎;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也决定了毕业实践环节应采取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围绕会计专业相关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对三年的大学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总结与检验。我院毕业实践环节采取的“真账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是一次教学实践的积极尝试和大胆创新。

2.1“真账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

2.1.1前期准备工作

①动员学生积极寻找专业对口的岗位,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某企业一个月内一定业务量的全部账务处理,规定不少于60笔业务,涵盖六大会计要素,包括:取得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帐、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简要财务分析等业务。②教师制定完整的真账毕业设计指导任务书,划分毕业设计的时间段,规定各阶段应完成的设计任务;一般应分为准备阶段、账务处理阶段、财务报告完成阶段、整理提交阶段等。其中,在毕业设计准备阶段,学生应积极寻找毕业实习单位及对口的实习岗位,提交毕业设计方案,一般应包括:选定的真账毕业设计单位(尽量与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相一致,否则应向指导教师说明原因并取得指导教师同意);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基本描述;企业会计核算使用的会计方法;毕业设计各阶段完成的工作任务。账务处理阶段,是将收集的真账资料按要求进行整理,如选定一定量的业务,并通过某免费的会计网络平台进行账务处理,与指导教师交流探讨,反复修改核对。财务报告完成阶段,是在完成全部账务处理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及进行会计分析的环节。这一阶段一般要求学生先进行手工报表编制,再与网络平台提供的电算化报表的结果相对比,查找是否存在编制的错误。整理提交阶段,是将记账凭证、账簿及报表按要求打印并装订,填列有关封面及扉页资料,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指导教师。③制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规则。强调尊重企业的商业秘密及会计工作本身的严肃性,要求学生对真账原始资料的收集应合法、合理、合规,不得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毕业设计单位的会计信息。原始凭证可以复印,或者将原始凭证的经济业务转化为文字的描述。④允许个别已就业但岗位与本专业不对口的部分学生以毕业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阶段的任务。同时也允许极个别既无就业单位也无实习单位的学生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1.2教师对学生的真账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①充分利用免费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真账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学生可通过某会计软件公司为企业营销专门搭建的免费在线会计平台,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任务。学生申请注册账号后,便可在网上进行业务操作,将做好的真账会计业务在网络上保存,教师可随时打开各位被指导学生的作业,随时进行业务指导、在线答疑、互动交流等。②加强真账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对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考核。指导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一般要求每周一到两次),了解学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学生按进度计划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及时解答学生的各项业务问题。③允许学生对收集到的真账作一定的调整或处理。如要求学生收集某企业一个月内至少60笔经济业务,涵盖六大会计要素。如果该企业一个月内的真实业务量超出这一范围,允许学生根据需要适当调减业务量,对经济业务作出合理的选择。这样的资料既不失真,还能满足设计要求。④要求学生收集的资料一定是真账。如何判断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否为真账,取决于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教师的专业水平等因素。

2.1.3确定真账毕业设计的评定标准

真账毕业设计的评定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在岗实习或就业。②完成规定的最低业务量,完整的会计流程,账务处理及报表的编制正确,财务报告分析准确,凭证装订整齐。③会计真账毕业设计的成绩,采用综合测评方法加以评定,具体包括:a学生的实习态度(20%);b实习单位鉴定表成绩(20%);c学生的证帐表及报告(60%)。实习态度根据学生的出勤,以及在实习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情况来打分;实习单位鉴定成绩根据实习单位出具的鉴定表成绩及学生实结来评分;学生的证帐表及财务报告的成绩根据学生提交的完整的真账设计资料进行评分。

2.2实施“真账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2.2.1实施真账毕业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会计信息的收集。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会计信息的非公开性,直接取得企业的会计资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而我们的毕业设计要求明文规定学生不得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企业的会计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也成为真账毕业设计能否开展的一个难点及关键环节。面对这一实际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正确引导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及就业,努力搞好与用人单位的关系;端正工作态度,勤奋努力工作,多数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会计资料的收集也就水到渠成了;充分利用一切人际关系资源如:家人、亲朋好友及往届校友资源,不仅有效帮助学生完成真账资料的收集工作,还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就业渠道。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实际已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处于试用期内,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够完成真账的收集和处理。学生从开始时对能否取得会计资料毫无把握,但参与真账毕业设计的学生最终都能取得所需的会计资料,并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

2.2.2经过调查统计分析,学生真账毕业设计选择的会计主体98%以上是小规模的私营企业,行业面较广,涵盖了制造业及服务行业,但三届毕业生都没有选择金融或国有企业,这与学生的初次就业的行业有直接关系,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区域内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2.2.3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就业与毕业设计环节相冲突的压力。毕业实践阶段也是毕业生求职的关键阶段,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通常面临较大就业压力,每年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在这阶段虽然找到工作,但正好处于试用期,工作压力也较大。实行与就业或实习岗位相结合的真账毕业设计模式,将工作与学习融为一体,学生乐于接受,学校的教学任务也便于实施。

2.2.4充分利用网资源将手工账务处理与会计电算化有效结合。真账设计从建账套、设置科目和账簿,到最终的报表结果,学生一方面要用手工完成,同时还要在网络会计平台做出整套业务,以便指导教师及时查看并指导。这样,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并重,既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丰富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免费的网络信息平台,为完成教学提供便利。

2.2.5有效促进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会计学的理论相对精通,但会计的实践经验十分欠缺,由于日常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教师极少有机会到基层实习锻炼,事实上,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多半不具备会计实践经验,接触到真账的机会也非常有限。通过指导学生的真账毕业设计,相当于给教师提供了直接参与实践的良机,指导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参与实践、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

2.2.6真账毕业设计资料为拓展后届的实训教学提供大量宝贵的案例资源。企业实际经济业务是千变万化的,因而校内实训教学中案例的拓展十分必要,将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经过适当的的处理和延伸,可以丰富校内实训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每一期学生完成真账毕业设计之后,指导教师都应将有价值的真账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及必要的加工,然后存档,这些来自企业的真实资料是一项宝贵的教学资源,许多真账资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后,可以给学生建成为专门的案例题库,为后届学生的校内实训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