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审美心理的特性

音乐审美心理的特性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有关音乐审美心理的四大特性,即成长性、差异性、主观性和共情性。文章从听觉练习和内在修炼两个方面阐述了音乐审美心理的成长性,从个体心理差异的角度提出了音乐审美心理所具有的差异性,用客观的视角分析了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观性,以主观普遍性的社会视角分析了音乐审美心理的共情性。

[关键词]音乐;审美;心理;特性

所谓音乐,是指人们利用某种介质(人嗓或乐器等)的声音,通过人为的控制,使其产生出具有某种韵律,能够表达某种情感的声音。所谓音乐审美心理,就是指人们对音乐之美所表现出的审视心态。音乐审美心理具有四个特性,即成长性、差异性、主观性和共情性。

一、成长性

所谓音乐审美心理的成长性,是指人们对音乐的审美心理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修炼,可以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细到宽、由窄到广地慢慢成长,逐步趋于成熟。当然这个成长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天长日久的磨练和由表及里的修炼。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听觉精准度的不断提高,说明我们的音乐审美心理在不断成长,也说明我们的音乐鉴赏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音乐是一种相对抽象的艺术,特别是没有歌词的音乐,它只是将某种心理感觉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理解这样的音乐是有一定难度和具有某种不确定性,要从这样的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语言,此外,还需要历练丰富的内在感知。音乐指挥家郑晓瑛说过:“语言终止的地方音乐开始。”对此我十分赞同。但凡是抽象音乐,它所表达的都是某种感觉。而感觉往往是我们用语言无法道明的,它撩动的恰恰是人们内心深处,语言无法企及的某些潜意识。为什么有时候,说再多的话都无动于衷,但音乐一起,热泪立马就涌了出来?这就是音乐的功能和魅力。我曾经看过一个没有解说词的风光片,画外音就是一首交响乐。观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任何精神准备,当巨大的管弦乐声伴着汹涌的海浪扑面而来的那一刹那,内心猛地为之一震,眼泪居然都给震出来了。以前看过很多风光片,全是有解说词的,但我从来不曾感动过,更没有流过泪,忘得飞快。而这部片子却终身难忘。丰富的内在感知既在音乐之内,更在音乐之外。没有真情实感的音乐是空洞的,玩的不过是技巧,是皮毛。感人的音乐,一定是有感而发的。音乐审美是一个联觉过程。所谓联觉,就是指一个感觉唤起了人的更多感觉。一个丰富的音乐审美者,他心理流出的感觉可能会比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更多。郑晓瑛说,她指挥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时,每当单簧管再次响起悲怆的主题曲,她脑海会浮现出去世时,天安门广场人们自发悼念总理的场景。尤其是贝斯缓慢而低沉的拨弦,让她想起那些满含热泪抬着花圈的人们悲怆而沉重的脚步。

二、差异性

音乐审美心理具有个性化差异的特性。我们必须容忍那些粗浅音乐的存在,因为它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我们不能要求全民都是音乐家。我曾经兴致勃勃地到艺术中心去听一个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结果听得我十分失望,音不准、节奏乱,甚至不堪入耳,但演奏者自己却很陶醉。音乐审美心理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它的多元性。面对不入流的外行,内行可以走开不听,但外行可以继续快乐地外行着,没有关系,只要不伤害他人,不危害社会,怎么快乐就怎么来,自己心头感觉美,感觉快乐就行。赵本山演的那个老太太,一个人在家唱《小草》,唱得一点都不着调,但是老太太自娱自乐,唱得高兴,一个人美滋滋的。我们必须尊重音乐审美心理的个性化差异,维护音乐的多元化局面,因为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导致音乐审美心理上的个性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天生差异。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的人对旋律和节奏天生就很敏感,而有的人则对数字或是图形天生敏感,对音乐却一点感觉都没有。这种天生的差异,会影响一个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二是成长环境的差异。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听觉发展具有非常明确的阶段性。特别是对音准节奏的听觉功能的开发,必须在儿童时期完成。假如一个人音乐天资不足,又错过了最佳开发时机,其音乐方面的听觉功能极有可能终身关闭。一个接受过音乐早教的人,对音高和节奏会非常敏感,对精准的音乐更加敏感。这种童子功,会对其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早期的音乐教育不像义务教育,它非常松散,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接受音乐启蒙教育的程度和方式也不一样。这些不一样,会导致人生大量不同选择的叠加,这种不同选择的叠加结果,会导致音乐审美心理的惊人差异。

三、主观性

没有什么标准像艺术审美标准那么难以界定的了。工业社会的螺丝钉,那是标准件,只需一个检验员把关,就可以分出好坏优劣来。但艺术不是。它没有统一的标准。所有的标准都是主观的。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观性,是由个体内在需求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情感是人的自然属性,哪个健全的人生来没有情感呢?每一个需要音乐的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来选择音乐的,这样才能达到寄情抒怀的目的。情感是主观的,所以,一个人所选择的他认为好的音乐当然也是主观的。他认为好的音乐,一定是能够抒发他的情感的音乐。个体的这种对音乐选择的主观性,就是他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外在表现。从宏观的角度讲,再流行的音乐,它的源头也一定是从某个人的主观意识流淌出来的。反过来讲,再好的音乐,它也一定是经由了每一个受众的主观意识的审核接纳喜爱,才得以流行的。可见,音乐的创作、演绎和欣赏,都必须是经由每个个体的主观意识的过滤和审查通过之后,才加以接受进而喜爱的。从某种意义而言,衡量音乐优劣标准的主观性是由人性决定的,也可以说是由音乐审美心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四、共情性

心理学意义上的共情,简单地讲就是感同身受。音乐审美过程,其实是一种将自我情感对象化的过程。音乐之所以可以寄情抒怀,就是因为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最容易让人产生共情心理,即将自我的情感对象化,换句话讲,就是与审美对象感同身受。比如,当年看歌剧《白毛女》的观众,忍不住纷纷冲上台去打黄世仁,就是观众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对象化了,与剧中的杨白劳、喜儿共情了。为什么音乐审美容易出现共情现象呢?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千奇百怪的故事可以讲一千零一夜,而且绝不雷同。但是,它们所传递的情感不外乎喜怒哀乐悲恐惊等,不外乎七情六欲,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这就是情感的社会属性。同理,音乐也可以描述千奇百怪的故事,比如“梁祝”、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无论讲什么故事,归根结蒂,它所宣泄和表达的不过是人的七情六欲。受众可以没有经历过音乐中所描述的那些具体的故事,但是喜怒哀乐悲恐惊等,这些人间普遍存在的情感,谁没有经历过呢?这就是共情的社会心理基础,虽然七情六欲的感觉是主观的,但它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就是音乐审美心理的社会属性。总之,音乐审美心理很像植物,它的有无与成长,都需要每个人自己用心去栽种和浇灌。

[参考文献]

[1]周好.对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差异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5(11):99.

[2]黄马一欣.浅谈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J].音乐时空,2015(06):109.

[3]张静.试论音乐审美心理思维[J].大众文艺,2014(17):127.

作者:青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