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后勤员工管理现状分析及效能提升对策

后勤员工管理现状分析及效能提升对策

[摘要]随着高校的发展,后勤系统对学校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深刻分析了当前高校后勤系统员工管理的现状,然后对调动后勤系统员工积极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加强高校后勤系统员工的管理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后勤系统;管理效能;对策

一、后勤系统的重要作用及加强管理的意义

高校后勤系统的管理涉及的领域多,涵盖范围宽,包括饮食、住宿、校园管理、人文生态建设、水电管理等[1],具有临时性、复杂性、周期性、综合性等特点,提高其管理水平将有利于高校工作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降低办学成本,促进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的规范化、规模化及集约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高校后勤系统的管理工作必须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改进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以适应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二、高校后勤系统员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后勤系统员工的素质与高校的快速发展不匹配

近年来,高校后勤工作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师生对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后勤系统能够提供多样化、精细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多种服务。高校后勤系统的管理应向着内涵、高效、创新等多个方面发展。[2]然而,由于高校后勤系统在现代高校的发展中处于服务地位,高校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在于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后勤系统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薪酬分配等都处于弱势地位[2],客观上造成了高校后勤系统员工学历低、流动性大、超龄化严重及编外人员比重高等特点。现有的员工状况很难适应高校新形势下的新需求,亟需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后勤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其服务水平。

(二)员工管理的现有体制不健全

对高校而言,虽然编制外员工已存在了很长的时间[3],但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仍然缺失,编制外与编制内员工在同等条件下,收入、福利、晋升等方面的差距较大,难以充分调动编制外员工的积极性。对后勤系统而言,编制外员工往往占多数,其服务在第一线,对后勤系统的管理状况、师生对后勤服务的需求等具有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应最有发言权。然而,编制外员工在后勤系统往往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致使他们在后勤管理与服务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造成了后勤系统管理改革的成效不高、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等问题。此外,由于存在待遇等多方面的差异,编制外员工缺乏长期工作的意愿,通常把现有的工作当作过渡和跳板,随时准备另谋出路,缺乏足够的责任担当,从而使后勤系统的管理很难有可持续性和延续性,最终影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三)员工自身的诉求难以实现

对高校后勤系统员工而言,由于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后勤系统员工不管是编制内,还是编制外都处于学校发展的配角地位。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因此,高校管理者很难关注到后勤系统员工的发展。但是,后勤系统工作涉及到医疗、维修、土建、水电、绿化等领域,这些都需要员工掌握专门的技能。对后勤系统的员工而言,其自身也有进行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诉求,以满足相关工作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大对后勤系统的投入,但这些正当的诉求因为其所处的地位往往很难满足。因此,这也限制了后勤系统员工的发展,限制了后勤系统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调动高校后勤队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策略

(一)根据后勤系统员工的来源实际,强化分类管理,挖掘系统内部员工的工作动能

高校后勤系统员工的组成较为复杂,既有编制内的,也有编制外的,还有临时聘用的;既有学历层次较高的,也有学历低的;既有年青力壮的,也有即将退休的老职工。因此,对后勤系统员工的管理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员工的素质、来源进行精准的分类管理。对编制内的员工应强调责任担当,强化工作成效的考核;对其他人员则更应强调服务质量、工作业绩的考核;对学历层次高的员工应赋予更大的责任担当,锻炼其管理和领导能力;对年青的员工应着力培养其专业技能,强化技能考核等;尽量使后勤系统所有员工做到人尽其才,术业有专攻,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系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提升后勤系统的管理质量和效能。

(二)建立和完善学习进修机制,逐步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其责任担当的意识

随着高校的发展壮大,后勤系统所管理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因而对后勤系统的员工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此,高校也需要给后勤系统的员工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高校人事部门在制订学校教师培训进修计划时,应适当考虑后勤系统员工的实际,给与相应的指标。后勤系统的管理者则应建立和完善进修机制,制订员工培训的目标、选拔的条件和依据以及不同工种员工进行培训的比例和规划,完善岗位管理和责任担当职责,优先选派工种急需的、年青的员工参与进修和培训,从而逐步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与岗-酬相匹配的激励与奖惩制度。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评价和晋级体系,引导员工主动发挥其工作能动性

针对后勤系统员工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在奖惩和分配等激励机制上进行改革,建立编制外与编制内以及外聘员工等各种人员同工同酬的分配机制,实现所有员工同奖同罚,使编制内员工有工作压力,编制外员工对工作充满希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修改现有的晋级体系,对后勤系统员工的晋级只看成效,不论身份,每个人都享有正常晋级的权利。人事部门应对后勤系统员工的专业职级评定、晋升给出相应的职数和指标,使后勤系统员工能够看见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引导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服务质量。

(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利用“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推进后勤系统的专业化

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创新党员的发展机制,将专业技能精湛、能干肯干、积极要求上进的员工吸收到党组织中来[4],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感受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党组织的活动和考核方式,利用支部“五化”建设的契机营造创新争优、争当一流的良好氛围,使党员和员工真正明白大学“立德树人、服务育人”的深刻内涵,引导员工树立大局意识,充分了解作为后勤人的光荣使命和责任。严格后勤系统党组织“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制度”,努力提升后勤系统党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争做爱岗敬业的表率,为后勤系统的员工树立榜样。后勤系统的管理者要充分抓住“一流大学”、“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结合现有的5G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及云技术主动谋划校园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数字校园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利用技术上的创新提升后勤系统的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管理专业化、信息化,更好地提高后勤系统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后勤系统的形象和地位。

四、结论

随着高校的发展,后勤系统对学校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提升高校的管理效能、降低办学成本,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现有高校后勤系统员工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然而,要不断提高高校后勤系统的管理水平,我们还要应对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锁成,郭敬哲,张玉旗.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6(02):69-72.

[2]郭宁宁.高校后勤编外员工队伍建设研究——以Z高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25):60-61.

[3]胡玥.提升高校后勤非编制员工责任担当的策略——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0(06):36-39.

[4]吴志忠.新时期高校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20(07):65-67.

作者:唐立新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后勤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