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图书馆基层员工管理浅析

高校图书馆基层员工管理浅析

[摘要]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张名片,是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主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并重建设的重要基地。目前,信息化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模式,纸质资源逐步转化为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传统阅读模式也逐步转化为移动阅读,这一转变需要提高图书馆基层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也对图书馆管理者提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和挑战。文章以高校图书馆基层管理现状为基点,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基层管理的发展方向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基层管理;人才队伍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精尖人才摇篮,在国家科技发展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张名片,是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主要阵地,也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并重建设的重要基地。新时期各高校图书馆建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引进各种先进设备,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图书资源及电子资源,使得图书馆服务广大师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面对高校科研和教学越来越高的专业性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基层员工管理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校图书馆基层管理现状

目前,图书馆管理大多为责任制管理,分级分层分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有利有弊,目前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人员构成与实际需求不符

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于教学人员、职称结构失衡、专业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欠佳、人才配置的局限性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另一方面,图书馆缺乏不同专业的“专业大牛”进行指导,订阅的资料满足不了教学科研需求。学校每年为图书馆投入大量的资源建设资金,但是图书馆购买资料之前并未对各个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导致订阅回来的资料并不符合实际需求,阅读量很少甚至处于闲置状态。此外,国内外前沿科学研究相关的电子期刊采购过少,不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很多期刊论文不是最新的文献,教师授课可能不能很好的将前沿科学贯穿于教学当中,最终影响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专业兴趣,达不到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

(二)传统管理模式松散,服务内容难以满足读者专业化需求

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偏向组织化、制度化,形式相对单一。纸质馆藏占用了大量的空间,看似图书种类繁多,但仅能满足刚进入校园的低年级大学生,不能满足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多以人工服务为主,馆员只能提供一般的咨询和答疑服务,文献简单的收集、登记、存储、流通过程,只能提供一些浅层的基础资料,信息收集领域不够全面,专业水平不足以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数量上都存在局限性,难以快速便捷地查找文献,对读者个性化定制和专业化的服务不够,不能满足读者的现实需求。在时间上,时效性不强,不能满足师生前沿学科教学科研要求;在空间上,馆员的学历及专业分布广泛且参与度不高,导致很多专业不能涉及;在内容上,由于馆员的学历及专业局限,不能满足专业需求;在方法与数量上,同样面临馆员的专业局限。高校教师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有大量的科研任务,而图书馆的管理主要面向于学生,与教师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员工角色定位不准确,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图书与人之间的管理,对于高校图书馆工作者而言,长期的这种工作模式,使得管理人员习惯了长久以来固定下来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员工角色依旧定位在被动服务上,员工长期的进行着单一的咨询与回答的工作,创新性较少,工作观念比较传统。而今是信息社会时代,数据更新日新月异,大部分图书馆员工及管理人员缺乏大数据思维。平时的实际工作中也只是单一地整理、归类书籍等工作,不会主动思考,不能及时准确的找到读者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比较被动,信息化发展速度慢,技术设施明显不足,难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大大降低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四)员工缺乏系统培训,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图书馆在职员工数量偏低,馆员与学生比例为1:500,人才队伍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专业馆员数量严重不足,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图书馆的主要问题是借阅率持续下降,本科生四年平均外借图书不足40本,专业图书阅读量不足,覆盖知识面不到位,新观点、新知识更新速度慢或者是获得相关的文献慢,也导致了图书馆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目前图书馆正面临着“缺经费”、“缺馆员”、“缺读者”的三重现实困境,也是由于信息更新慢及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致。为此,一方面要高校图书馆必须直面现实,主动亮剑,加强加快员工系统培训、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性、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促使读者主动进图书馆看书、学习、查资料;另一方面要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管理智能化带来的好处,信息化、智能化使得馆员的劳动强度降低,设立专门的学科服务部门,了解更多专业的需求,加强图书资源的时效性,推进图书馆与相关专业的有机结合,充分有效的利用资源。

二、高校图书馆基层管理发展方向

(一)以人为本

近年来在图书馆的管理研究上,提出了“全员管理”和以人为本的“人本化”管理,其实也是基层管理法的具体应用。到基层去体验工作,接触读者和馆员,可以从制度管理里走出来,从表层管理进入深层管理,从抽象管理走进具体管理,从被动管理走进主动管理,回归管理的本质,即梳理好各工作流程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才知道要管什么,如何管,并且使管理者在体验中可以获得在办公室无法体验到的管理的材料、细节、方法、灵感,也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及时了解了读者的需求,使管理工作不再是只管其表,不知其里,只管总体,不知细节,走出管理工作的误区。

(二)智能化、信息化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不仅逐步将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读者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借助各种电子设备,实现了移动阅读和随时阅读,这对馆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在现代化模式下,通过开放式的网络资料数据平台,实现资源统一管理,既方便读者查阅,也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改变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将图书馆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是图书馆基层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的实施不仅仅是要改变传统的查阅方式,还要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很多人认为阅读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大多数人对专业阅读缺乏兴趣。即便智能化与信息化已经大大方便了人们的阅读途径,大多数人也无法静心阅读。因此,管理者需要建立起大数据,分析阅读者的喜好,具有针对性的向读者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建立类似于像抖音一样的平台,时时推送,可以推送时事政治、国家军事、地理中国、小说、散文等类别的文章和图书,做好阅读推广,使更多人燃起阅读激情,利用空余时间,多多阅读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进而提升图书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基层员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做好人员引进,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服务创新和管理提升的内在动力是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这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和图书馆领导者的重视。只有确立馆员的主体地位,引进专业馆员,科学的安排岗位,量才适用,积极开发馆员的才能和价值,才能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才能把图书馆发展目标与个人理想有机结合。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工作积极性

建立健全“工作实绩看考核、干部绩效问民意、考核结果重运用”为主要内容的馆员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基层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提高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资绩效挂钩,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系统培训,加强馆际沟通,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员工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他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量才适用,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是员工绩效的体现,这有赖于对基层员工的系统化培训。系统化的培训,有助于培养馆员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促进管理者与员工的双向沟通,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保持图书馆不断提升与发展的生命力。管理者应该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时到书库和阅览室,去和读者接触和馆员谈心,馆领导要坐在咨询台前回答读者提出的有关问题,亲自体会基层工作。促进图书馆各部门间的团结协作,加强了解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各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实施基层管理时,应该把沟通、交流作为基层管理的核心,把收集信息看作基层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把调查研究读者的阅读需要,调研读者的服务需求,读者的满意度作为基层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基层管理中应多看、多听、多思考、多交流,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源头,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实现图书馆功能多样化

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传统美德。随着信息化的来临,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图书馆进行全方位改革,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读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实现资源共享,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建设图书馆文献资源和虚拟资源的信息化、图书馆数据库、信息化服务体系等,将大量信息进行储存,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结语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基层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处理好图书馆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完善图书馆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及时推送用户需要的内容,才能更好的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服务,为学生服务,提高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

参考文献:

[1]殷晓彤.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75-77

[2]曲晓梅.论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需求特点[J].图书馆学刊,2011(2).

[3]徐忆农.论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5).

作者:康素珍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