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劳动教育范文

高校劳动教育全文(5篇)

高校劳动教育

第1篇:高校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劳动教育;调查;对策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主体。实验室将职业技能融入劳动实践活动中,是劳动教育的最前线。那么,高校实验室劳动教育的现状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本校的实验室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一、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选取在实验室上课的同学和老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个别访谈。按数学模型估计,一万人以下调查问卷的数量要占总人数的3%~5%,以本校总人数一万人计,实际下发问卷423份,回收419份,有效率99.05%。

(二)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分三个维度:师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状况、师生对劳动教育的实践情况、师生对劳动教育的实施建议。为确保可信度,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

(三)样本基本现状

性别:男84.96%,女15.04%;师生:教师2.39%,学生97.61%;专业:电子信息20.05%,电气自动化79.9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实验室劳动教育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统计,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二)高校实验室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认可度高的劳动实践形式依次是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兼职,而专业实践的认可度只有46.21%。相对来说,教师对专业实践的认可度却达100%,这里教师和学生的差异很大。此外,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可度也只有34.23%,这方面学生可能还缺乏认识。2.大多数学生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见热爱劳动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和学生是一致的。师生对劳模的认可度要低一些,可能是传统劳模的提法或表彰形式比较陈旧,不招人喜欢。3.学生参与度最高的依次是家务劳动、兼职、志愿服务,教师参与度最高的是专业实践和家务劳动。认为自己参加过专业实践的学生只有19.32%,这一方面可能是专业实践类课程安排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未认识到在实验室上课就是一种劳动实践。4.学生最喜欢的劳动实践形式依次是兼职、志愿服务、家务劳动,教师最喜欢的则是创新创业,这里的差异也非常大。5.收获和提升方面,学生与教师的观点相似。6.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劳动实践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自身能力、经验不足,而组织不力、单调乏味等也反映了一些实际情况。7.对于劳动教育的建议,学生认为要多组织相关活动,而教师就更为直接,建议增加实践课程。

三、基于调查结果的高校劳动教育可操作性探讨

根据以上分析,形成基于调查结果的高校劳动教育可操作性措施、对策。1.加大对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2.对劳模的宣传和表彰要与时俱进,对在实验室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当众表扬和给予高分,并推荐参加竞赛,以争取更大的荣誉。3.要增加在实验室上课的课程;要提高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劳动认可度,明确今后的劳动或工作的方式和在实验室实践是同样的。(1)专业实践也是一种人类改造自然的劳动形式。(2)专业实践的劳动形式,很有可能就是学生今后工作的劳动形式,学生现在就可以开始积累工作经验。4.通过多方手段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劳动的积极性。(1)实验室课程不能讲太多理论知识,主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机会。教师在课程初始提出一个难度较大的实践目标,学生在课中经过自身的训练和教师的指导,最终实现该目标。(2)要加强在实验室开展的课程的教学设计,如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以提交实物作品代替理论考核等。(3)将社团活动引入实验室,使实验室成为社团活动基地,成为培养创新创业的土壤,成为技能选手的摇篮。5.实验室在培训方面是以动手能力为主,但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全人格培养。6.学生参与实践最好的方式是自发组织,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教师需要对社团有管控,使其良性发展。7.课程安排需要修改培养方案,而开展社团活动则要简单一些。由教师主导一些专业性活动,既增加了实践次数,又提高了质量,活动成果还可以为社团作宣传。

四、加强实验室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与成效

(一)课程教学设计方面

1.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将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给学生作详细介绍;在就业指导课上强调专业实践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思政内容。2.在实验室教学的课程,平均每节课理论讲解不超过10分钟,每个项目必须有成果提交、必须有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任务。在学生实践时教师全程监控、答疑解惑、纠正错误、加油鼓劲等,帮助学生完成目标。各组之间可进行PK,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

(二)实验室日常管理方面

1.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需服从指导教师安排,管理个人卫生和做好值日生工作,并与课程总评成绩挂钩。2.在实验室开展活动的社团,需与指导教师协商好时间,并由专人负责,活动结束整理实验室并做好记录。3.社团定期举行设计展示和技能竞赛等活动,从中选拔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等。

(三)加强实验室劳动教育顶层设计的成效初显

1.课程教学情况。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在实验室上课的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从90%提高到了接近100%、课堂满意度从85%提高到了96%、课程平均分也从72分提高到了89分,已初见成效。2.社团活动开展情况。社团活动已于近期开展起来,近50位爱好者加入了社团,第一次社团活动选出了三位技术能手,准备参加省技能大赛。此外,创新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期待不久的将来,会有创新创业的选手在此诞生!

五、结语

本文在对高校实验室劳动教育调查研究之后,思考了对策并付诸实践,由于时间较短,效果尚不明显,但较之前已有进步迹象。今后,我们将继续执行实验室劳动教育制度,并观察其效果,确保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第2篇:高校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育人理念劳动教育创新实践

一、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整个社会层面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新时期从理论阶段进入了实施阶段。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摇篮,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将劳动教育应用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培养。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承担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水平,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发展,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校应积极探索将育人理念融入劳动教育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型实践,以期寻找到更为合适且能够广泛推行的实践方式。本文从新时期的育人理念和劳动教育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中的创新型实践与探索。

二、开展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人类诞生之初,劳动就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依靠劳动,我们在历史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时刻。国家将加强劳动教育放到突出地位,是因为劳动教育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要求,能够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自觉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课程学习、品德教育、体育和美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影响、彼此促进、相互助力,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人才培养上的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强壮的体格是教育的基础,在得到长足发展后有助于各种劳动活动的开展,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作出贡献。不同于“五育”中的其他四项内容,劳动教育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其没有独立发展的课程体系,而是在吸收其他“四育”课程体系中的各项优势后,结合劳动教育自身特点打造的包含多项优势又能够体现劳动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五育”之中,德育是引领,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智育是手段,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有能力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体育是根基,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校内体育文化的建设,帮助大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同时磨砺其在困难面前的顽强毅力;美育是支撑,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帮助其树立起健全的人格;劳动教育是四者特点的综合,依托劳动教育的形式,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多方面技能,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有能力完成自身全方位的发展,并且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和尊严感。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科学知识或专业技能进行劳动,以此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形成正确对待劳动的态度以及自身的劳动习惯,在劳动的过程中磨砺自己的品德修养。将育人理念融入高校的劳动教育中,将劳动教育放到与其他“四育”同样的高度,是满足当代高校教育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实践,也是对整个高校育人体系的有力支撑。在进行高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清楚认识到“育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是缓慢的、持续的。对人才的培养应当做到全面而连续,坚持“五育”并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育人理念要求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在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载体作用,让其能够与其他“四育”形成合力,相互影响和促进,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坚定劳动的理想信念,愿意辛勤、诚实地劳动,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当下,高等院校虽然越发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但依旧存在学生实践能力差的弊端。因此,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在大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劳动能力低下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后续的就业问题,因此,高校应当从一开始就向学生传达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标准定位和严格要求。相关部门需要把高等院校劳动教育的实际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目前呈现的实践课程的简化,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倾听教师对劳动过程的讲述,课后自主实践劳动,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劳动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退化的局面。因此,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明确,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能推进社会发展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劳动,这样的劳动者都是值得尊重的“人才”,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看不起普通劳动者。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格局变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国家对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实现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三、新时代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与探索

1.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德育为先导

“德育为先”是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首先应当贯彻落实的,劳动教育是对高校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实践,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坚持思想教育先行。通过德育培养向学生宣传“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理念,并通过观看影片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切实体会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含义,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将劳动实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自觉外化为行动意识。德育是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先导,要通过主题学习、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经验分享会、专题培训会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和内涵。就学生而言,应当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让劳动教育扎根下来,为自己设立劳动的目标,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在学校层面上,应当提高对劳动教育实践开展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扎实的劳动技能。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深耕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学习和利用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的大学生活,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进行“育人”,通过对历史的传承和发展,重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当下的实践,养成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坚毅品格。

2.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对学生的劳动要求都停留在打扫宿舍卫生、进社区做志愿服务等活动上。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一部分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平台和实践基地,并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积极合作,这样校内校外的多种劳动实践类型促使学生在劳动中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培养对劳动的热爱,以劳动为荣,积极投入劳动实践。以下几种创新型劳动实践途径的开展,有助于劳动实践习惯的养成。(1)社会层面的劳动实践高校与社会组成“劳动教育共同体”,共同提升“劳动+教育”的共鸣,将劳动与职场素养、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等有机结合,激发现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的动力,促进大学生在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层面的劳动实践,首先需要形成光荣劳动观。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学生在实践社会层面的劳动时,可以注重围绕创新创业展开,结合高校的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勤工助学等劳动实践,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创新的知识、技术、方法等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自觉将“小我”融入到家国的“大我”之中,将专业素养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到劳动教育中。(2)学校层面的劳动实践定期开展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人人争当“校园美容师”,将校园公共区域、教室、宿舍和餐厅的卫生打扫工作分配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辛勤劳动观。在实践打扫工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爱护环境、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理念。开设厨艺选修课,学习美食制作,跟着厨师学习选材、洗、切、配、烹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并实践菜肴烹制,这既是对日常生活技能的学习,也是在实践中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在学校开设植物养护和插花艺术课程,通过实践讲述各种植物特性,培育出花朵后进行插花学习,使劳育与美育相结合,在栽培劳动中感受劳动乐趣,在插花课堂中感悟美,欣赏美。(3)家庭层面的劳动实践推动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相互结合。具体来说,家庭层面更加重视基础作用,积极倡导家长在劳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提倡劳动的良好家风。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拓展家校互动过程中的活动类型,协助完成劳动实践教育。学校层面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开设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不断深化产、教、研一体化,加强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扩大区域共享,让学生可以在行业之外投入工作。积极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协调利用各种资源,确保基地建设,让制度保障始终贯穿于宣传教育之中,引导建立标准化的劳动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扩大学生的收入。通过劳动教育凝聚社会综合实力,培养时代新人。

3.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要以引领机制为保障

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劳动教育贯穿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渗透到学习、研究、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高校可以在把握学生的成长特性及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模块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计划,逐渐形成标准化的教育制度。入学之初,高校就应该做好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可以实行各类劳动实践活动,逐步渗透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为明确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作出积极的推动作用。关注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紧密结合,通过学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劳动补贴、技能竞争,鼓励学生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投资”,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深入劳动前沿,培养学生承受和适应困难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丰富社会经验,深刻理解“劳动与水平无关,职业与水平无关”、“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生活”等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离不开多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制度、资金和人才三方面的支持,能够形成有效的引领机制,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重要保障。高校在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制度为导向保障创新型实践的有序开展。在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保证校方、教师和学生层面都愿意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开展,共同引导大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并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建议为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设置专项资金,保障实践工作的进行和推广。除此之外,科学的考核机制也是重要的引领机制,需要以正确的理念指导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型实践,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可尝试将学分认定纳入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应结合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等方式,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相互补充和影响,共同引领大学生全方位发展,养成优秀的人格和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对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考核绝不是单纯以工作量为标准,学生的工作态度、创新思维等,都应被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成为引领机制中的重要内容,进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型实践的有序开展。

四、结语

第3篇:高校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新人

2020年,国家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新时代常态化、综合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高质量地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中国高校人才体系培养中仍旧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短板,大多数高校虽然都按照政策要求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但因为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缺乏系统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以及缺乏专业合格的劳动指导教师、体力劳动存在歧视,很多高校大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频率偏低、劳动习惯养成不佳等使得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价值观与就业观与社会未正确养成,劳动教育效果与社会需要高素质劳动者的期待间仍然存在着一段差距。高校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机融合的内在关键,将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广大学生的思想,利用劳动教育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真正让青年学子理解劳动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高校要积极探索和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大思政格局,这既是加强实践育人及劳动的表现,又是培养时代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1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的道路上,必定将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高校要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坚持持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者相互融合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探索意义。

1.1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意义。1.1.1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是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后的继承与发展。劳动可以说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条关键线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劳动是人们的本质需求,“人不断通过有意识的劳动改造自然,满足自身生存和更高级的需要,有意识的劳动区别于出于本能的劳动,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教育同样属于人类有意识且特有的活动,人类教育是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慢慢产生的。教育源于劳动,而劳动又需要教育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核心就是通过劳动与生产相结合,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在马克思观点中,“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1.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内容。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代性和发展性理论的拓展。劳动教育在本质上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劳动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对大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方面是相互渗透,彼此影响、相得益彰,比如存在着相同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在内容上也有交叉,这是二者有机融合的契合点。一方面,劳动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性,对高校学生坚定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的形成起到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树立正确世界观、把握思想方向的重要平台,更成为淬炼品性、砥砺作风的主要阵地。

1.2二者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

1.2.1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培养优秀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共同承担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陶冶性情的重要使命。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时代新人必要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劳动作为育人的重要实践方法和途径,使大学生能够理解并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做到行知合一。通过劳动教育,高校才能使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实现自我价值,如何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更好领会劳动精神,最终为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奠定基础。1.2.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阶段是价值塑造,树立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而多元化的实思潮也影响着大部分“00后”学生的价值观,特别是在当前自媒体时代,后占据学校的主体,受多元化心潮的影响,思想上价值观容易被歪曲,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一些所谓的“网红”为了博眼球和逐利,为打赏搞丑拍错误价值观的短视频,奢靡之风盛行,传播了负能量。另外,一些西方实用主义思想也不断渗透到大学校园,功利、自由及利己主义等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充沛的环境中,容易滋生攀比心理、拜金主义思想,容易被自私自利思想的想法所支配.一些高校大学生由此出现了贪图安逸、奢侈浪费的现象,从思想上不尊重劳动人民,不爱惜劳动果实,劳动精神和重要价值正在被忽视。笔者2021年曾经对南京某高校做过一份问卷调查,超过一半的学生认同如果有丰富的物资资源,就可以不去劳动。劳动责任和劳动担当的缺失是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大学四年是正确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辅助修正错误的价值观念,比如不劳而获,认识到劳动教育“当代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不断历练和磨炼品格,转变崇奢侈、虚荣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独立自主中进行实践,在自力更生中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劳动价值”。从而成为从思想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行动上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的新时代大学生。

2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路

中国勤劳的优良传统滔滔而至,纵观中国建党100年的历史,中国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可以说是一部历经磨难而又历久弥坚的劳动人民奋斗史,正式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使得我们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中国新民主主义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正是结合了广大最朴素的劳动人民。民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就推崇劳动教育。如黄炎培通过劳动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修正社会错误价值观,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史”,将劳动融入课堂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就被毛泽东列为教育的总方针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教育方针的演进以及劳动教育课程文件,劳动教育经历了大概四个阶段的发展,分别为(1949-1956)接续发展、(1957-1977)曲折发展、(1978-1999)重构深化发展阶段和(2000-至今)特色发展与全新构建时期。劳动也在为中国的不断崛起而服务。育人在教育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劳动要为人民服务,劳动教育也不断深入人心。

3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虽然高校已经加大了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但是实际收效与预想还是存在一定差距,高校普遍存在劳动教育教师短缺、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存在脱位、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困境。

3.1劳动教育教师素质有待加强

当前劳动教育的内涵不断被充实,大学生又是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及幸福观的重要时期,高等学校应当配备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存在缺少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困境,目前很多高校现有的劳动教师本身就由非专业教师兼任,专业知识狭隘,社会技能不足,劳动教育活动能力开展和意识弱化,劳动教师治理和数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深入和有效开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劳动并非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是包含着学术科研方面的“脑力劳动”、理论付诸实践方面的“实践劳动”、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力劳动”。因此,高校配置的劳动教育教师也应当是多元化的组成,既要有学术探索能力强的科研型教师,也要有实践能力强的业务型教师,更要有体力劳动的锻炼机会。

3.2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存在脱节

当前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内容碎片化,且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基于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对优秀劳动人才的需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不断充分拓展高校劳动实践教育的课程资源、创新高校劳动实践教育的课程实施管理模式,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中不断促使广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现代劳动教育价值观。但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仍有很多高校的劳动教育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在日常的思政教学中涉较少及劳动教育的内容,思政课与劳动教育关联也比较少,并未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里。“劳动教育自身课程体系的搭建及每一次劳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都应全方位挖掘其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价值,让学生在能够充分发挥和发展其个性、体现其创造性的普遍性和连续性劳动中,由衷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尊严感、幸福感和价值感”。

3.3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

劳动实践是思想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创新,能有效引导高校大学生的正确的劳动,是劳动育人的有效形式。但如果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正确理论的引导,教育效果就会大大打了折扣。当前高校劳动实践活动以日常校园清洁,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宿舍美化和专业课实训为主。大部分高校对劳动的认知还相对模糊,仍然停留在体力劳动层面,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劳动就是脏累差的体力劳动,造成学生对劳动认知的偏差。如果日常劳动实践缺乏行之有效地引导,就有可能加深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误解,从而变成“盲目”的劳动,引起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抵触情绪。而对于专业课实训来说,教师关注点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也缺乏与正确劳动理论关联,未真正做到大思政的启发,劳动精神的教育和引导并未渗透到劳动实践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劳动创新精神,要认识到劳动与创新并不矛盾,创新必然付出劳动,养成求真、求实的劳动态度。

4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展望

4.1提高思想认识,优化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是将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关键因素,优化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应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充分支持多元化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多举措培养复合型劳动教育师资,以劳动育人为抓手,全面开启高素质、专业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融合,首先在高校的教学理念中需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构建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结合的格局。只有教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将劳动教育内容融会贯通。

4.2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融合体系,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对于现在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劳动教育培根铸魂。思政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中的劳动要素,找到二者的纽扣,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章节中讲述铁人王进喜劳动模范事迹,两弹元勋钱学森、邓稼先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奉献的事迹,以此来培养学生劳动品德及弘扬劳模精神,真正达到对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思想引领。同时,各个高校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及特色,坚持构建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程序、方法和标准以及劳动素养综合评价体系,而不仅仅局限在纸上谈兵。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反馈机制”。把劳动素养评价成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对劳动育人融合的优秀范例及时嘉奖并推广。

4.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劳动教育实践多元化

第4篇:高校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社区;寝室

1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同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及“广泛开展劳动教育”,肯定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五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而劳动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躺平”“佛系”心态,面对劳动,学生“不想干”“不愿干”“不会干”,出现了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的现象。学生社区是当代“宅”文化下高校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可弥补理论教学场所的实践功能,能促进教师、学生、社区员工教育力量的联动[2]。在学生社区内大力弘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观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2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2.1劳动教育不系统

目前,学生社区管理主要由学工、后勤、学生多方参与,而社区劳动通常以“任务型”“通知型”的体力劳动为主,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各学校专职社区辅导员配比不足,社区辅导员一般由学院辅导员兼任,而学院辅导员平时忙于学校、学院的事务性工作,仅凭每月几次的查寝、值班,很难深入宿舍开展细致的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工与后勤之间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的情况,学生仅由学工考核管理,而卫生保洁是外包给第三方物业公司的,受学历、学识、年龄、工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保洁人员仅仅停留在打扫卫生等基本服务,难以向学生普及劳动知识和开展劳动教育。

2.2劳动认知不完善

当前,高校社区劳动教育普遍存在“走形式”“走过场”“重拍照”“重宣传”等现象。很多学生将劳动和体力劳动画等号,将劳动教育简单理解为打扫卫生、做好清洁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认知,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劳动课程培训,无法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学校缺乏专业任课教师,部分劳动课程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将劳动知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此外,社会上存在极个别人“重智轻劳”“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现象,给学生未成熟的劳动价值观带来了消极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劳动习惯弱化、劳动能力退化,学生中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网络贷款等现象也因此而屡见不鲜。

2.3劳动方式不多样

劳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性劳动,也可以是学习性劳动。学习性劳动不是指智力活动的劳动化,而是强调现实的劳动操作,它可以培养理性思维、培育美感、塑造心智。发明一种器具,绘制一幅作品,制作一段视频等,都是通过劳动去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学生社区目前主要通过开展宿舍卫生检查、宿舍美化评比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劳动教育活动缺乏创新,很难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这种重视“劳动”、忽视“教育”的做法,无法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3“三个下功夫”实践路径

3.1整合教育资源,在构建体系、全员劳动教育上下功夫

3.1.1构建全员网格化体系,提升劳动教育渗透力。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第三方外包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教师要强化劳动素质,用自身实际行动和踏实肯干的品质,为学生做好示范。另一方面,高校要在传统由楼栋长、层长、宿舍长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服务队伍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构建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共同劳动的新格局[3],实施“纵横交错、权责明确、层层履职、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劳动机制,扩大劳动教育覆盖面。此外,高校要引导学生做好日常生活劳动,在学生社区内划分劳动卫生包干区,设立劳动督导员、卫生检查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等劳动教育实践岗位。同时,高校还要强化学生劳动管理与反馈机制,以少数带动多数,让劳动教育有抓手、有监督、有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3.1.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劳动教育传播力。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高校要鼓励各学院、各专业在学生社区内营造特色鲜明的劳动宣传氛围。学生可结合自身专业,自主设计劳动文化墙,举办劳动作品展。各学院、各专业可利用社区橱窗、楼宇走廊、文化广场、宣传栏、大屏幕等渠道,对先进劳动典型、文明宿舍、劳动标兵进行广泛宣传,以学生身边的榜样引领其加强劳动。3.1.3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劳动教育影响力。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好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社区劳动基地、社区电子浏览室等单位的线下资源,定期开展理论教育和研讨。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手段,主动占据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比如建立“网上劳动学习社”,让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素质差异的限制,自由学习劳动知识、锻炼劳动技能。

3.2坚持以生为本,在增强劳动意识、完善劳动制度上下功夫

3.2.1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劳动意识有实效。劳动教育应该是走心、走实的。高校可结合勤工俭学、校园环境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依托社区学生自治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开设相关劳动教育体验营、训练营,建立节粮教育试验田、节约型校园示范体验中心、垃圾分类示范体验教育区、公寓楼协同党建服务区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校园志愿服务,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3.2.2完善课程设置,让课程育人有实效高校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同等对待,为学生社区劳动教育设置必修学分,并将其与第二课堂、思政课综合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相衔接。高校可在学生社区举办“劳动教育大讲坛”,邀请专业技能教师向学生传授有实践意义的劳动技能,从而将劳动教育嵌入学生社区,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到劳动之美。在学生的实际劳动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与热情,同时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自我,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的目的。3.2.3健全规章制度,让劳动成果有实效。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将学生社团、志愿服务队伍、勤工俭学专项队伍、特色班团队伍、党团学生队伍等纳入劳动教育队伍,扩大劳动教育覆盖面。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劳动教育规章制度,如编制“学生社区劳动教育手册”,建立社区劳动行为规范、社区劳动监督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劳动的范围、效果进行规范指导;可通过指纹打卡、劳动签到的方式约束学生行为,使学生认识并重视劳动;可采用教师、同伴、服务对象、第三方等多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同时对先进劳动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劳动。

3.3创新劳动方式,在激发活力、劳动体验上下功夫

3.3.1因事而化,感知劳动艰辛。高校可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大国工匠、省市劳模等进校宣讲,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非遗手艺人、传承人,走近身边的劳动者与家乡的劳动模范。此外,高校还要创新活动形式,可在学生社区开展“社区微视频”“劳动短视频”比赛,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他人的劳动过程,用镜头记录和感知劳动的不易与艰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还可举办“劳动体验周”活动,邀请学生代表深入学校基层工作岗位,如草坪维护与植物修剪师、食堂清洁员、宿舍管理员等,让学生实地体验劳动者的光荣和奉献,真实感受劳动的魅力。同时,高校还要充分挖掘劳动元素,将专业教育、国家大势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鼓励学生在社区开展“社区环境调研”“身边食品调研”等调研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劳动中收获。3.3.2因时而进,唱响劳动教育主旋律。劳力劳心,知行合一。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实践课堂,将劳动教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相结合,在学生社区组建“红色文化实践队”,讲述红色故事,开展红色调研,演绎红色经典,还要鼓励学生用劳动的双手为公寓党员活动室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劳动教育和技能提升相结合,在学生社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如插花、雕塑等,以实实在在的劳动技能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此外,高校还可将劳动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将劳模事迹与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学习生涯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发展能力。高校要将树德、增智、强技、育美贯穿劳动教育始终,唱响劳动教育主旋律,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3.3.3因势而新,劳动教育“云”开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探索劳动教育的新形式,比如可通过设计开发“劳动技能大课堂”线上微课程,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劳动和劳动评价也可以在线上进行,高校要引导学生开展“云”劳动,通过“云”记录、“云”交流、“云”展示等途径,让学生在宿舍也能体验劳动之苦,感悟劳动之美。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学生社区劳动教育不系统和学生劳动认知不完善与劳动方式不多样等问题,高校可通过“三个下功夫”的实施路径,在潜移默化中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邓慧君.“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实践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5):124-125.

第5篇:高校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

引言

劳动教育本身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组成的关键内容,能够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发展进程,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劳动技能,优化价值取向,塑造更为全面的三观。[1]近些年来,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常常处于边缘地位,高校教育领导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对此,中国中央国务院委员会针对于高校以及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出台了相关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国家教育部门应当做好监管工作,密切关注各项教育政策是否有效落实,将劳动教育看作是人才素质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被看作是大学生养成行为习惯的重点方式,将劳动教育的理念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培养专业能力较强人才的核心所在,可以充分体现出劳动育人的特殊意义。

一、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内在含义

高校在课程体系中汇入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另一种生动体现,也是发挥历史教育特色的主要要求,其中具有强有力的逻辑体系证明方法,还有一套完善的历史实践体系。

(一)高校应当强化劳动教育内在的深刻价值

理论观念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另外一种形式,并具有实现个人价值的作用。在马克思基本观点中,认为生产劳动和体育运动有效结合可以进一步强化社会的生产水平,帮助优化人一系列的综合素质,强化整体的素养。因此,将劳动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首先,劳动能够焕发人的生机,并且不断优化人的发展,使得人们朝向更加积极的方面发展。劳动和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是促进人们发展、素质培养的一个主要途径。与此同时,还指出了开展劳动教育的特殊意义,不仅仅可以帮助调整人的基础行为模式,还可以为人的持续化发展带来便捷条件,奠定良好基础。此外,马克思针对于教育劳动提出了一种观点,其中分析到,在资本主义生产背景下,人的劳动方式本身是扭曲的,已不再是体系式的劳动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之下,人们将会通过自身的劳动不断促进自身发展,强化自身专业能力,从根本上满足人的实践发展需求。其次,劳动可以促进人的意识不断深化发展,劳动可以加深人们对于各个事件的深刻认知,并且指导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指引性作用。劳动实践的发展促进新的认知和对事物的看法所衍生,同时又促进意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了解事物本身的真相。再次,人们数千年以来劳动的发展创造了很多传统优秀文化,并且带来了较高的历史价值。有学者认为,劳动是维持人们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维持人们数千年来不断发展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

在中国古代人们和自然不断的斗争历史中,衍生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也孕育了中华民族坚强意志的品格,形成了宝贵的劳动思想,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具有借鉴性意义。古代劳动思想不断发展,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到现如今的现代工业文明,一直都伴随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身影。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距所在,开始通过教育强化国民的综合素养,众多教育家开始认同实用劳动主义的发展,倡导尊重劳动者的价值意义,提出将职业教育作为强国的主要途径,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不断发展,进一步强化国人的综合素质。学者陶行知提出了劳动对生活的关键意义,他指出劳动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教学实践的统一体,他认为在教育领域中应当坚持劳动教育的理念,不仅仅是在强化学生的身心和体魄还能够从整体上强化国民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政府没有充分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国家倡导学生勤工俭学。毛泽东为了培养出有素质、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建设的发展重点,还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改变,应当坚持多元化的教育发展理念,要让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进行有效结合。进入新时代以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劳动意义不断被深化,人们更倾向从劳动中获取个人发展的意义,获得更多成就感。因此,坚持劳动者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也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主题。虽然不同阶段、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劳动价值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这一理念一直在持续进步,这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式。

(三)高校应当强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

高校在教学体系中的加入劳动教育是实践的有效选择,也是长时间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历史教育理念一直都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固化思想,常常会让人被错误思想所诱导,导致一部分家庭缺乏主观教育理念,使得大学生往往不珍惜劳动成果,不重视劳动对于成长的关键意义。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持有享乐主义的大学生占比高达五成左右,这和国家一直注重劳动教育的理念相悖。事实证明,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实践活动失败时,往往缺乏抵御的能力,不具有创新意识,在遭遇问题时会抱怨生活。对于这些现实性问题,高校应当强化教育培训理念,构建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理念,培养新时代人才。除此以外,需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环节当中,将其作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方针不断优化,充分显示了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彰显出了对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

二、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时代要求

劳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劳动形态本身是特殊的,内涵是可以不断外延的,优化的,形式载体越来越多元化,其影响因素产生了巨大变化,高校需要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理念纳入到思想政治发展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坚持总书记对于劳动的阐述,将其作为行动指南

近代以来,我国青年崛起意识较强,开始追求民族梦想的实现,始终坚持和中国一起进步,将中国的命运和自身的命运紧密结合到一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已经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接力,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梦想。在中国梦的发展历程当中,大学生具备很强的生命力,也是具有创新发展精神的一代青年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之路不仅仅需要丰富的见识和远大的情怀,还需要培养他们热爱劳动,敢于投身到实践中的美好品质。高校应当重视将劳动教育纳入到课程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以,帮助培养大学生扎根于基层,努力为国家做贡献的情怀。与此同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情怀教育行动中,不断强化劳动教育体系的深化,帮助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让他们为肩负民族复兴使命而感到光荣。

(二)建设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有效提升,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开始出现改变,经济开始逐渐转向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资源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一定程度上已经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多新兴产业发展面临困境。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家政策领导者开始就未来发展制定规划,对于经济发展构建新的格局,进一步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变革,这就需要有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大军作为后盾,帮助完成国家的战略前景目标。明确指出了要发挥先进个人的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敬业风气,不断培养高知识、扎实技能型的工人生产队伍,并出台了大量相关文件进行指示,其中阐述了近几年的劳动人员就业比重分析情况,就劳动者来看,希望在2021年年末时,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体比例四分之一或以上,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在核心人才中所占的比例。此外,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还应当着重深化基层,在强化大学生劳动能力的同时,还应优化创新意识,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专业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三)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育人趋向

“推进思政课的课程形式创新,不仅仅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课程体系的统一,还需要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以强有力的科学知识体系作为培养人的核心所在,不断推进思政课的实践发展意义,将思政课堂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以经典案例去影响更多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这一论述为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提供了基本价值理论。高校思想教育内容本身理论化较强,内部涵盖了多元的概念性内容,要想完全了解抽象的理论,就不能脱离当下的社会实际情况,需要和现代特点思想科学结合到一起,加深对于生活的理解,与社会的需求进行统一,与学生的实践目标达成相一致,进一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调节大学生的需求层次。除此以外,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帮助强化大学生的劳动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价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不仅仅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还可以彰显出实践育人的核心所在,坚持理论知识和意识责任内容的有效统一,强化课程成果[1]。

三、劳动教育理念应当被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当中

将劳动教育的理念汇入到高校课程体系中,需要遵循课程体系搭建的基础规律,不断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努力整合资源,挖掘劳动教育背后的价值意义和属性理念,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应当搭建专业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不仅仅要重视思想价值观的培育,还应当注重发展性劳动理念的培育,明确这两者的联系不仅仅需要有效融合教学理念,还应当涵盖众多教学内容,将其结合新时展理念进一步糅合到一起,构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首先,需要针对于马克思主义中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价值理论阐述进行分析,形成专业的机制理论体系,与高校当前的教学机制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内涵所在,深刻明确劳动教育本身的意义。其次,可以在大学生课堂教育环节中纳入一些新时代的先进精神,比如说红船精神、劳动精神等,树立学生在劳动环节的自信心,构建价值信念价值。学生党员往往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积极分子,在大学生的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可以起到带动示范性作用。因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培育活动时,可以定期开展讲座,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参与到会议中,还可以邀请一些积极的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会谈当中,发挥先进人物的引领性作用,帮助强化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再次,应当结合时展的主要特征和当下社会主流的价值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回应时展要求,塑造科学的劳动价值观。为了应对当下全球瞬息万变的科技革命形势,我国领导者从国家发展全局着手,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重新做出了战略部署。作为劳动性质的创新创业过程,是一项过程性的、充满了未知因素的活动,很多潜在的风险因素都会消磨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怀揣的热情。在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过程环节中,需要结合社会发展事实,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创新创业风险,强化他们面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增强其抗挫能力,帮助有想法、有能力的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积极参与到新时代背景下的创业活动中去,感受到个人价值意义的实现[2]。

(二)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完善思政课劳动教育教学体系

在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课堂时,需要完善课堂教学形式,构建专业的课堂发展理念。因此,高校应当不断整合与劳动教育发展相关的概念,充分结合当下社会主义背景对于劳动教育的价值观念影响并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努力寻找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分析大学生当前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和主要的课程参与形式,形成多元一体化的思政课劳动教育体系。比如说在设计思修课教学方案时,如果只是单一的讲解一些复杂冗长的理论,那么课堂氛围过于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从价值观和情感层面出发,帮助大学生强化对于劳动价值的观念意义,明确在情感认知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学习更多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念,强化劳动观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认识指引。除此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与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通过解读一些具体的法令法规,让学生学习一些与劳动者相关的权利义务知识,以及一些维权的理论,帮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架构与劳动相关的发展体系,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更多与劳动相关的知识,并自觉应用这些理念投入到生活当中去,强化实践能力。在学习形势与政策课时,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可以结合市场对于劳动力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和就业观,从多个领域当中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市场的形势所在。在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理念的认识,可以就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劳动教育的演进历程进行展示,让学生明确了解到劳动教育的发展背景和主要应用环境,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劳动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认识到中国如今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努力,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活力[3]。

(三)搭建专业的信息资源平台,聚焦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在原有教学理论上的进一步延伸,其中劳动教育和思政课教育实践在内容本质上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在促进劳动能力的发展环节过程中大学生将意识自觉转化为行动能力,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的实效性。除此以外,高校需要借鉴已经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已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之上不断挖掘新的建设性教学方案,依托于事业单位去搭建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场地,用真实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感受到劳动本身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去了解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真正在劳动中体会到生活的艰辛,逐渐形成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国家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不断优化的关键所在。本文着重分析了劳动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关键意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在培养人才方面提供一些科学的参照意见。

参考文献

[1]张瑀,姜威.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6):5.

[2]周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J].202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