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高校教师论文全文(5篇)

高校教师论文

第1篇: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1)绩效准备

在准备实施绩效管理之前,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第一,使每一位教师对学校的使命和战略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绩效管理顺利实施的最根本的前提;第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自己所从教的事业,所定的岗位职位要有详尽的了解,既要了解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同时也要清楚自己的职业要求,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职责有清楚的认识,了解自己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能力和其他特征。这个可以参照胜任力模型,即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胜任力水平和胜任力结构。这也是我们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高校教师的岗位职责相对明确,教学、育人、科研、创作都是评价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这既包括教师自身综合水平的提高,同样也包括所教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以培养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

2)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制的重要阶段,它既是组织目标细化为绩效目标的重要阶段,同样也是绩效执行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教师管理时,针对学校提出的“五年发展规划”和“党政工作要点”,在教师间进行大范围内的讨论,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要求,细化要求和目标,这能够使教师对于组织目标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就如何达成组织目标有更明确的思路,同时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科研能力、创作实践能力以及指导学生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和实施奖惩的标准。绩效计划的执行既要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样,也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确保绩效计划可行。传统的机制正是缺乏对教师应有的计划控制,导致对教师的考核缺乏相应政策依据,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激励,导致教师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不足,这对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有章可循,这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前提。

3)绩效执行

一旦绩效周期开始,我们就必须按照先前制定的绩效计划去实施和推动。但是绩效管理不是过去那种只认结果、不看过程的“到期对账式”管理,而是一种积极参与指导式管理,管理者既要求教师努力工作,达成组织的目标,同样也注重对个人成长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绩效管理的二维性是区别于以前管理模式的最本质的要素。一方面,作为教师,利用学校为其搭建的平台,针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加责任心,努力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上,以培养政治素质高、科研能力强、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为己任。其次,管理者也应该经常保持与教师的联系,对教师的绩效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加强对教师的沟通,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反馈和对教师的引导,并做到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等有助于提高执行能力的机会,增强其执行力,引导其更好地执行绩效计划,并适时地根据学校的组织目标及绩效目标的变化修正当初制定的绩效目标。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促进教师更好地达成组织的目标,也实现其个人的价值。

4)绩效评价

教师绩效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职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师的工作行为,这也是教师提职、晋升、奖惩或解聘的依据。而绩效评价注重的是双向评价,上级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负责填写相应表格,教师自身也要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对上级管理部门也进行评价,负责填写相应评价意见。只有上下级都参与绩效评价过程,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相互间认知的差距和理解的误区,从而对绩效管理进行修正,最终帮教师找出能够提升和需要开发的领域。

5)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需要教师和管理者坐下来,针对教师的绩效进行审议。通过绩效反馈,教师可以明确知道哪些方面和高校发展目标相一致,哪些方面和高校发展目标相背离。只有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不偏离,才能够达到双赢。同时,教师可以对自己绩效中效能低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强化和提升,为提升总体绩效找到新的目标和切入点;管理者也能了解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改进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反馈沟通为教师提供工作指导,寻求提升绩效的方法,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师个人进步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绩效反馈并不一定都存在于绩效管理的末尾,而是贯穿于绩效执行的始终,绩效反馈不是对教师行为的指责和追究责任,而是积极地引导教师沿着绩效目标前进。

6)绩效计划的修正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伴随着对绩效计划的不断更新和修正。绩效计划的修正是绩效管理过程中最后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下一阶段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始,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绩效计划的更新和重新签订需要以在绩效反馈阶段收集的教师工作和完成的信息作为参考的依据,同时在必要时需要对不合理的计划作出调整和修正,使其更好地满足高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这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也是一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进程。

2强化激励形式,提升高校绩效

第2篇: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1.评估指标的设定不科学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指标设定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区别度小、全面性弱、可操作性差。区别度小是指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以及自身特点、需求等不同的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的指标趋于类同,不能反映彼此之间的差别;全面性弱是指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的指标往往只侧重高校教师教学绩效的某个方面,不能全面、立体地反映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差是指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指标设置不具体、模糊,内容过于宽泛。这会影响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参考性。

2.教学绩效评估作用不明显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的作用并不明显。教师教学绩效评估往往被作为一种奖惩性手段,其结果往往和职称评定、晋升、奖金等直接挂钩。教师教学绩效评估的教师管理功能得以强化,而激励教师更多的投入教学、改进教学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诸多各重要的功能往往被忽视。这就导致高校教师往往也认为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对个人发展、教学改进和提升的作用不大,对教学绩效评估不予重视。加之科研导向考核标准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的作用更加弱化。

二、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重视对考评中教学数量和质量的均衡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绩效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成果的客观统计数据,也应该考虑教务系统外部专家和作为教学对象学生的主观评价。考评结果也从某个侧面也体现了地方普通高校教学工作的数量、质量、水平。因此,应构建一个富有弹性的教师教学考评机制:首先,将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工资待遇、岗位调整、晋升职称相挂钩。其次,对涉及较为复杂的部分学科研究项目,可适当推迟考核周期,不仅能够解决研究动力不足的制约,也能充分激励教师进行大量原创性的成果研究。

2.突出教师在教学绩效考评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过程中,应发挥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被动考评转化为主动考评,以实现绩效考评的激励性和创造性。由于在教师教学绩效考评中,教师既是评价客体更是参与评价的主体,在教师绩效评价后,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和业务能力。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真实性、有效性、科学性,取决于高校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和意识的不断提升。教师主体地位的体现,不仅在于教师参与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并且也要全程参与教学绩效评价的具体实施环节。

3.建立一套综合性的教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评价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有赖于一套系统明确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核心目标,就是要通过对教师的绩效考评,提高学校教学指标水平。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真实、准确、客观地体现教师教学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课程要求,但不能脱离地方普通高校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考评中的民主性、参与性,使教师全面参与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标准确定,建立一个达成多方共识的教学绩效考评体系和标准。

4.克服重评轻改倾向并重视考评结果反馈

第3篇: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1.1专家评估的片面性

我国高校目前主要由各校自行评估,也就是将专家(领导)评估作为主要形式。专家(领导)或同行虽然评估能力较强,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对评估产生负面的影响。

1.1.1专业局限性专家听课时数有限,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了解不够全面,同时督导组的教师毕竟受其专业学科领域的限制,不可能对所评估的每门课都熟悉,不可能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的正确与否、知识的前沿性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

1.1.2心理因素影响评佑首先专家有可能对符合自己教学风格、思维模式的教师给予高于实际值的评估;其次还可能出现功利主义的评估,评估者似乎认为自己有决定被评估者命运的权力。若评估者再滥用这种权力,就会人为地严重影响评估的结果。

1.2学生评教的不稳定性

1.2.1态度因素如果学生未能认识到“学生评教”是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和自身权利,对“学生评教”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就会把实施“学生评教”活动的各种调查工作看作是与己无关的事情,导致出现不能认真、客观地评价的现象,这样自然会影响评价结果。

1.2.2专业因素理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而言对同一教师的评价结果可能会更好。相比之下,理科学生更善于理性思维及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强,对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要求更高,这最终导致对教师的逻辑性关注更多。

1.2.3兴趣因素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就会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予以很高评;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课程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大,即使教师上课质量再好,学生给予的评价也可能偏低。

1.2.4成绩因素目前,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不愿努力学习的心态,对所学专业等知识存在明显的功利心态,一些大学生甚至希望混过这几年。因此,就存在着“不抓出勤、不抓补考”的教师成为了“评价最高的教师”之一。而对于那些“抓出勤、抓补考”或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尤其是那些不爱学习的,或考试未通过的,可能出于报复心理而使评价偏低。这种现象在学风比较差的学校经常出现。

2建议

(1)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肩负的两项密不可分的复合职能。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灵魂,而教育教学是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最终归宿。大学教师应当既从事教学,又进行科学研究;既开展科学研究,同时又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4篇: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进入大学来获取知识。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成人教育的生源人数略有下降,但在未来还将发挥作用。就北京市而言,每年的成人教育生源稳定在九万多,如何为这些学生开展符合其要求的学习,成为每一所开办成人教育的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成人教育学生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很多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相关调研表明,中专学生个体素质一般,文化基础较差,人文知识较缺乏,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不扎实,专业知识基本掌握,操作技能较熟练。他们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知道干活,不注意思考,也不会思考。这些学生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后,成人教育教师对其原有知识水平应有一定的认可。造成这样的情况并非学生单方面的原因,其中也有社会、学校对中专教育办学方向的问题。成人教育的教师是办好成人教育的重要环节。成人教育教师绝大多数来自高校,他们承担着各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如研究生、本专科生、成人教育学生,还有部分网络教育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即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

在高校,要单独建立一支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是很困难的。第一,由于高校教师编制有限,除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教师还要承担各层次教学任务。第二,由于对成人教育的偏见,教师将研究生和本专科生课程列为重点,成人教育课程则最后才考虑。即便是作为教学任务或单付酬金,教师仍不情愿。第三,由于成人教育课程多在休息日,要占用教师的业余时间,这使得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双重压力下,不愿再承担成人教育教学。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面临困难。成人教育的教师可以不专职,但应当“专业”。成人教育是各类教育中比较难的部分,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成人教育学生不同于本专科生,成人教育教师要针对其特点,因材施教,而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教育形式的内容或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全日制学生的素质基本在一个小范围内浮动,相关教学宜采用引导和启发式的方式,对拓展性思维要求较高。而成人教育学生,其素质千差万别,不同地域、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使得单一、教条的灌输式教育很难起到作用。教师授课难度较大。为说明成人教育学生的需求,这里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此门课程为基础课、必修课,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A班教师采取多媒体教学法,使用PPT和口述对学生进行教学;B班教师采取板书方式,一步步推导演算过程。期末考试的结果是,A班学生有近一半不及格,B班学生90%都及格。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内容,仅仅是教法的不同就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原因在于,成人教育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初等数学尚且一知半解,学习高等数学难上加难。A班采用的教学法,学生反映跟不上、听不懂,越跟不上,后面就越听不懂,整体效果不好。B班采用板书法,符合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在推导过程中,学生逐步理解内容,从而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在成人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成人教育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认识成人教育的独特性,真正掌握成人教育的规律,十分必要。

二、成人教育教师的道德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人教育处于“补学历”时期。很多在“”时期没有机会上大学的,通过成人教育的形式提高了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此阶段学生整体年龄偏大,学习目的较为单纯,学习态度比较端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应届生年龄在十八岁上下,往届学生二十岁出头,年轻化趋势明显。这部分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既接触到社会生活,又带有学生的质朴。成人教育教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成人教育教师要有很好的道德修养。一方面,成人教育教师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对成人教育学生可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成人教育学生均为在职学习,他们将社会上的风气带入校园。特别是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成人教育学生的维权意识要远高于全日制学生。由于成人学生大多采取业余或者夜大形式上课,其各类组织关系并不转入高校,因此,除了来校上课,基本不参与学校的任何活动。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管理十分困难。

成人教育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密集的人,其整体修养对班级整体风尚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个人性格和个性的形成远早于认知的形成,因此,在基础教育即学龄前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应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随着个人年岁的不断增大,即便遇到复杂的社会环境或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挫折问题,都能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道德意识形态。成人教育学生所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对要多一些,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大。在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候,他们就得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冲击,有好的,也有不好。例如,有的学生纯粹为了拿学历而学习,而掌握多少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并不重要。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既有内容的问题,也有方法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的浮躁,功利性目的太浓。社会压力使得成人教育学生就业和学习之间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今却变成了互相制约。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各类关系间的矛盾。而教师只有本身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才能通过感化使学生主动掌握方法论的内容。教师道德修养之影响所及的范围是巨大的。很多学生认为,对其影响最大的教师都是在人格魅力上有独到之处的教师。当教师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到达一定的瓶颈,需要寻找下一个学术增长点时,其道德修养的高低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启发教师逐渐从琐碎的事物中跳出来,开始从哲学的视角审视人生。如此升华,使教师的所见所知大有不同,不但带动工作的进步,也使学生从中受益。

三、成人教育教师的先进性

教师本身知识的积累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积累不能脱离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来自工作一线,他们对知识的要求与全日制学生有很大不同。全日制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教师需要在夯实理论基础上,引入实践,使他们学以致用。当然,更多的经验和方法需要学生大学毕业后在实践中积累。而来自工作一线的成人教育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和处世方法,因此,他们希望能将学到的内容很快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产生价值。尽管社会对成人教育评价不高,却无法否认成人教育是将知识转换为价值的最快途径。成人教育教师应该注意所教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但这一点实际上做得并不好。这一结合不但需要成人教育教师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而且其中也有很多问题。第一,教师会考虑这样一件事是否值得做。教师面临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一篇SCI论文远可能比一学期讲几十课时效用更大。因为在职称评审时,授课学时的量不是一个硬性标准。因此,给予足够的激励政策会有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成人教育教师要想做到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身必须对实践有深刻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经验。但目前,高校教师脱离实践环境,渐渐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机会,使教师能够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地开展实践活动。二者缺一不可。

下面的具体实例令人深思。承担某专业一门医疗器械维修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学院,派遣了一位海归博士给成人教育专升本的学生上课。在课堂上,该教师大谈特谈发展史、国内外的状况等,却对某位学生提出的具体的医疗器械维修问题回答不上来,尴尬地结束了讲课。后来,班上另外一位学生回答了这一问题,并站上讲台,就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讲授,并引导学生讨论,效果非常好。原来,这位学生已经在医疗器械维修岗位上工作了十五年。他或许不知道医疗器械发展的历史过程,却对解决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有很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成人教育教师除了要有高深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备实践的经验,将理论和经验同时传给学生,使学生学以致用。这样的研究方向不仅会提高教师对成人教育学生的授课水平,也会对其承担会其他层次的教学任务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成人教育教师的先进性必须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缺一不可。

四、结语

第5篇: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教学质量评价需要保持公正,实事求是,评价的主体又有许多不同,观察角度并不一致,需要对评级主体进行划分,以确保对教学质量有效控制。所以需要综合各方评价来确定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在客观公正,真实的层面上。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学生、同事、领导等等。

2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

2.1评价信息的收集

评价信息的收集为了保证客观公正,全面的特点,需要对手机的信息进行严谨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参测者必须做到公正,不加任何私人感情给出最为客观的评价。在规定的时间,组织评价信息收集的开展。利用较为有效的手段进行收集,以学生为例,可采学生集中程度比较高的时间段开展或者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平台进行问卷评价,减少学生的顾虑,以利评价信息的收集工作顺利开展。同事同行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听取评价对象的课程汇报和综合教学成绩来对教学质量给予评价。各级领导需要按照规定听取平江对象教师的课程,并给出相应评价。通过三个层级,三个评价主体的不同观察角度,对评价对象教师形成相应的意见,进行计算和总结。

2.2对评价进行计算和等级区分

通过相应计算,注意要对一些特殊信息进行甄选和鉴别来调整计算和整理数据,比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不同工作年龄、教学任务的性质不同等等。形成四个等级的划分,既优、良、中、差。由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具有倾向性,所以需要进行同类教师在不同院系进行排序去百分之十五为优秀,最后百分之五的为差,中间的良好或者一般。

2.3反馈到评价对象

教学质量的评价的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找出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所以评价的结果必须及时反馈给教师,提出纠正和改正的意见,以便以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反馈结果可包括评价的成绩、评价的级别和评价建议等,其中评价建议可开诚布公的说出问题和不足,并鼓励和肯定评价中优秀的部分,以便推广和汇报。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