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

高校法治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高校法治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校法治教育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与法治教育实践

[摘要]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法治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教育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更能够坚定法治社会的根基。但是目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法治理念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从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高校法治教育实践相关措施。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文化;法治教育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校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及自由,并为师生的发展构建理性、规范化的教育氛围。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实现高校法治文化也被提上日程。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还是对于学校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其法治素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法律意识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其未来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认识法律、维护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高校是大学生从校园生活走入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其校园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思想价值体系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从对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问卷结果来看,许多学生的法律概念比较模糊,对于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缺乏足够认识。针对此,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法治概念,则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法律学习途径,让大学生能够逐渐理解法治社会的契约精神,并主动参与到学法、用法活动中来,为未来参与建设法治社会奠定思想基础。其次,有利于推动高校的规范化管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在依法治国的理念下,依法治校逐渐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传统高校教学管理中行政化命令占据着重要位置,而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升,这种缺乏民主性的管理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因此,如何实现“去行政化”,推动依法治校管理模式的构建则成为新时期高校改革工作的重点。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能够为高校管理层实现行政化到法治化的合理过渡构建良好的环境,并利用民主化手段不断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此外,校园文化是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体现,而实现法治理念的渗透则能够推动校园文化逐渐融入到社会文化氛围中来,并把握时展脉搏,推动校园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赋予其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有利于法治化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报告中则进一步阐述依法治国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依法治国不仅成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成为时展特征。而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能够让师生形成“法治自觉”,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并亲近法、依靠法、运用法,为高校的依法管理提供持久动力和根本保障,进而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与法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法治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中法治概念的渗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与法治相关的社团相继成立,普法活动在校园内不断推广,线上法治咨询途径逐渐打通等。这些措施无疑为法治文化的建设与法治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法治文化建设成果来看,其在法治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究的。具体来讲:第一,法制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性不足,更多的法治教育宣传工作局限在传统模式中,缺乏实际的教育效果。例如学校在法治教育中,缺乏对学生主体的调查与分析,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使得一些缺乏自我约束意识的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中失去了方向,陷入了茫然、焦虑等心理误区;再如在法治教育考核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中,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持续教育效果。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法治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渗透于德育教育之中,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灌输讲解的单一方式依然占据主导,使得学生对于法治化内容的接受程度不足,失去了参与法治内容学习,以及建设校园法治文化的兴趣,例如德育教师的法治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专业而枯燥的法律条文,缺乏系统充实的案例支持,也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得法治理论课程讲解长期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第三,教育考评机制缺乏效率,目前多数高校在法治教育考核中,依然习惯于采取单一的笔试模式,利用试卷考核检验学生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一方面由于考核内容与学生的期末总体评价相脱节,另一方面考试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更多的是在考试时候“临时抱佛脚”,而没有真正参与到法治教育中来,对于法治文化的理解也片面、肤浅,严重限制了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效果。

三、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实践的相关措施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德治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教学探究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1世纪以来,我国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指导方针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成为不可缺失的一环。如果说道德是规范社会主义行为的上限,那么法律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社会行为进行约束的最后一道屏障。本文通过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分析,找出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辩证统一性;在其辩证统一中探讨我国高校教育关于德、法教育的不足;立足于其中不足,分析探讨我国高校应当如何在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中找到平衡点,实现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德治教育法治教育

一、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辩证统一

(一)我国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内容

德治教育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对公民进行道德思想上的教育及宣传,使其具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道德素养。德治教育通过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培养,使得社会公民具备健康的,符合社会和谐的人格及精神世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德治教育是基于人们思想层面的教育,因此当伴随人们的一生。根据所处的人生阶段及社会角色的不同,德治教育也分为不同的阶段。主要有:第一,基本人格塑造阶段。我国道家自古有“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论。然而,站在科学的角度看。人之初,只作为自然界生物出生,而并无善恶之别。因此,在初生到青少年阶段。我国的德治教育主要培养公民实善恶,明是非为。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身的社会行为,与人相处和谐友善,互帮互助。第二,探索人生价值阶段。在具备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后,对于进入社会,并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壮年。我国的德治教育主要为培养引导公民找寻自身价值。通过社会及企业的培养训练,在符合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找到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第三,定位社会价值。在找到自身于社会中的定位,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找准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已有的自我社会定位中,找到自身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在德治教育的三个阶段中,公民的人格不断地得到完善。这对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人民的幸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法治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培养公民的依法治国意识。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利。法治教育要求我国公民:学法、识法、懂法、用法。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懂得依照法律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尊重他人权利的同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我国目前的法治教育内容主要有:第一,对公民进行法治意识培养。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当代的我国是科学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共和制国家。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对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培养在于,要使其学法、懂法、用法、遵法、守法,摒弃旧社会封建专制下的无人权思想。第二,宣传弘扬我国的法律体系,建立法律权威性。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它规定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等等。在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强调宪法的权威地位,同时普及相关法律的权威性,有利于我国公民自觉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建设和谐社会。第三,将法治教育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结合。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群体,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力量。坚持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法治教育在培养人民依法享受社会权利,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应当与我国共产党的领导理念相统一。

(二)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辩证统一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对我国社会公民进行的思想层面的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首先,社会公民是我国德治与法治教育的主体,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在我国,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因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民的领导。其次,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都是在思想层面的教育,是两者间第二个统一性。“德”本就立足于我国传统的文化素养中,而“法”立足于当代新时代社会下我国的实际国情。“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我国当下的主要治国方针,则在思想层面对我国公民进行道德及法律知识上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德育与法育都以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根本目的。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是社会和谐的必要因素,通过对国民道德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的培养引导,提高其社会素质,使其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德治与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但两者间又有区别:德治相对于法治,对公民的素养有更高的要求。而法治相对于德治,对公民有更高的约束力。我国古代就有”上善若水“一说。如果说道德是流水,那么法律就是规范其流向的水渠。高尚的社会道德可以像流水一样不争于万物,又洗涤万恶,说明道德教育对我国公民的素养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德治教育,我国公民能够在明是非,知善恶的基础上,找到自身的价值,实现其社会价值;而法律就如同规范水流流向的水渠,是对我国公民社会行为规范的最底线法则。通过法治教育,我国公民应当了解到最低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危害国家社会安定。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摘要:高校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遵循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要求。本文以香港国安法在高校中的宣讲解读为例,探讨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从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角度如何对教学内容和途径进行改革创新,以实例形式给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旨在提高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香港国安法

法治国家需要高度法治素养的公民,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当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还存在方向不够明确、与法治新成果结合不够、途径不够多样、思政共性与法理个性的处理不够顺畅等问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本文认为,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应以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为方向和目标。以下以香港国安法在高校中的宣讲解读为例,探讨新时期高校法制教育教学如何改革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传统的高校法治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比较单一,以传授法律知识为主,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应该能够满足更多功效。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体现在: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全民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国安法是我国法律法制建设的最新成果,学习好、宣传好、解读好这部法律,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港的需要。

(二)贯彻落实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高校法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一部分,法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思政改革创新的应有部分,应以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为目标和要求。香港国安法肩负维护香港国家安全的历史使命,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法理性),讲好香港国安法,是贯彻落实相关要求的需要。

点击查看全文

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完善路径分析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公民中,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法治建设的层次与高度,故理应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梳理了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普通高校从转变法治教育理念,创新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新模式,探索建立专职法治教育辅导员,强化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尝试建立“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等维度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完善;路径

一、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

为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内4所普通高校1600名学生进行了调研,总计收回有效问卷1572份。分析得出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对国家法律体系了解不够。被调研的1572名学生对于国家法律体系的了解程度主要集中在“比较了解”和“略有了解”两个层次,总人数占比达到83.9%;二是学习法律知识途径与方法单一。在校大学生现阶段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学校理论课程,占比达到74.3%;三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权意识与能力不高。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仅有30.22%的大学生选择在权利遭遇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并有27.04%的大学生选择自认倒霉的应对方式;四是运用法律维权频率较低。被调查对象中90.43%的同学没有运用法律维权的经历;五是法律知识储备较为片面。57.31%的大学生了解的法律知识主要为刑法,但与其今后息息相关的劳动法与侵权责任法占比仅为4.45%和8.56%。

二、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的成因

通过对调研样本进行梳理后发现,引起现阶段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的成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家法治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重视法治建设,一方面推进国家法治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贯彻“十六字”法治建设方针,但由于法治建设的历史周期较短,国家整体法治水平相对较低。二是传统价值理念的深远影响。封建社会人们崇尚“民以无讼为有德,官以息讼为政绩”的评价标准,这些传统价值理念也影响着现代大学生。因此,美籍华人黄仁宇就曾在《万历十五年》中指出:“中国一切问题的症结在于以道德礼乐代替法治,时至今日,影响颇深。”①三是普通高校法治教育工作体系不完善。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它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及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质效。分析数据后发现,现阶段普通高校在大学生法治教育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教育方式单一且内容空洞,三是师资人数与专业性不足。

三、普通高校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点击查看全文

新媒体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

【摘要】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为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指明方向。很多高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不断强化大学生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目前在很多大学里存在法治教育不被高度重视、法治教育体系缺乏创新、教育实践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需要高校重视法治教育实践,需要完善和创新教育实践体系,确保在新媒体环境下法治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在日益复杂的多媒体环境下,需要高校重视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保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的机遇首先,新媒体技术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意识有着很大指引作用。新媒体利用技术手段对社会进行“高度赋权”,将原本是“被动网络搜索浏览者”的大学生变成了较为独立的“自由言论者”,在新媒体时代共享法制社会这一自由、平等的平台,大学生的法制主体意识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其次。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网络视频、图文解读、媒体宣传等多元化表达方式助力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到社会的法制性,更容易全面提升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的深层认知性。通过一些媒体工具进行宣传和报道,有利于大学生捕捉更多国内外新闻大事件以及获取基本的法制信息和法律帮助。此外,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具有高度社会化特征,不仅向社会传播出大量信息,也是公众热衷言论自由表达的载体,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制认同奠定了有益的基础,因为新媒体环境下宣传正义、公平、法制的案件屡屡可见,这些案例有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化的法治教育,从法治价值、法治理论以及法治实践等方面促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1]

(二)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积极维护社会主义法律公平、正义和权威性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改革开放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法治环境不断遭受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干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媒体环境,趁机大肆宣扬西方理念,制造一系列不和谐的社会思潮,企图利用媒体环境进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渗透,出现不和谐的“噪音流”,进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侵蚀和破坏。同时,由于新媒体平台的虚拟性、随意性和复杂性,极易导致大学生法治思维意识的缺失,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资历尚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并未真正成熟、辨识复杂环境的能力较弱,极易受西方敌对思想的侵蚀,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法治意识。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的现状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