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艺术语言在当下雕塑创作中创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艺术语言在当下雕塑创作中创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艺术语言在当下雕塑创作中创造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当下雕塑艺术创作中,中外雕塑家们在各个方面学习探索和借鉴传统艺术,将其巧妙地转化与创造出富有新意的雕塑语言。本文通过分析不同雕塑家的作品案例,总结归纳概括出了一些当下较为典型的创作方法,供读者思考。同时也认为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艺术仍然是当下雕塑创作的重要源泉,具有不息的生命力。

关键词:传统艺术、雕塑创作、转化与创造

在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艺术,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古希腊雕塑,唐俑,中国画,青铜器,玉器,书法等等,这些艺术瑰宝陈列在当今各个博物馆,美术馆之中,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了。这些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时代经典。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也呈现出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承传统艺术变得更加重要,国内外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雕塑艺术家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一、如何转化与创造

1.中国式写意雕塑的探索

中国传统艺术里面,有一类作品,尤其是中国画创作,特别强调写意,或者是泼墨,或者寥寥几笔,似乎简简单单,艺术形象就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看了之后,产生无限的想象,回味无穷。意到笔不到,这和西方的写实艺术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的写实雕塑遵循的往往是严格的解剖知识和透视原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科学精神,严谨的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让人惊叹作者技巧的高超。在写意性创作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当下有很多艺术家已经开始大胆的实践,比如中国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作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老子》的造型表现与我们对一般雕塑的理解完全不同,传统雕塑一般都是实心的,以形体的张力和饱满体现作品的厚重敦实感,例如马约尔的作品就是其中的典范。但是在吴为山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正好相反,身体的绝大部分体量已被掏空,手的塑造,头部的塑造,也没有完全按照西方古典雕塑的解剖,手指适当拉长,指向天空。身体的内部还刻上了老子的道德经,感觉像是一座石窟,雕塑的表面保留了制作泥巴时候手指和刻刀的塑痕,并没有像西方现代抽象雕塑一样打磨抛光。所以作品的整体面貌呈现出一种虚的处理,有点类似于国画里面的写意,省略了很多细节,更加注重作品的整体效果,化繁为简,以虚代实。后续,吴为山先生还做了很多类似的人物雕塑,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这样的创作理念。我们再来看一下,另外一位青年雕塑家刘其琛的作品《致梁楷——墨写人生》,这件作品显而易见是受到了南宋画家梁楷的作品《泼墨仙人图》的影响,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物的造型极度夸张,人物的五官几乎也看不到了,衣服的褶皱,也是以大块的笔墨晕染了一下,很显然雕塑家是想从中国的写意人物画中汲取灵感,将这种写意精神运用于雕塑艺术创作中,在人物的塑造中保留了塑痕,省略了几乎所有的细节,在这里只看到一个若隐若现的人影,作品表面的肌理,似乎让人联想到了一块一块的墨韵,这样的艺术处理和我们学习的西方传统雕塑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同于一般的抽象和写实,更倾向于一种意象的表达。这样的一种实验和尝试我们在另外一位雕塑家施海的作品中也能看到,例如他的作品《高山流水》中人物的五官已经弱化,衣纹的处理也比较简约概括,手和衣服融为一体,身体上的线条的处理很有现代感,表面的肌理也是有所保留,让人想到了古代的陶俑。还有一位就是青年雕塑家刘松的作品《远方的呼唤》,一群人坐在马上,人物的体量都很小,人物和马的造型都是夸张变形的,没有按照一般的传统的结构比例,人物和马的造型上刻画了很多线条,利用线条把马和人物整个造型贯穿统一起来,线的元素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元素,作为一种雕塑语言。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写意雕塑的审美和传统西方写实雕塑的审美已经截然不同,创作方法也不同,追求一种以虚当实,夸张变形,意到笔不到,引人遐想的艺术效果。

2.将装饰性,夸张性,线条美融入到当下雕塑创作

青铜器的发展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对其的评价就是:[1]“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几乎所有的青铜器都以兽面纹为主。夔龙纹,饕餮纹,鸟纹,波曲纹,顾龙纹,斜角鱼纹,大鸟纹等一系列精美的图案也得以保存至今,供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当下有几位雕塑家就已经开始实践探索,例如,著名雕塑家曾成钢先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水浒系列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出很多青铜器的元素,手臂和腿部一些拐角处线条的处理上利用了青铜器图案纹样的一些局部的造型,而且很多地方的形体都采取了镂空的处理,整个作品看起来非常的有张力,充满了力量。身体的镂空也没有影响到形体的松散和琐碎,整个作品夸张得恰到好处,把人物的内在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是一般的写实作品很难达到的视觉冲击力。另一位雕塑大家韩美林的动物雕塑系列作品《马》,在这件作品中,作者把点线面巧妙地融入进去了,小小的马头,长而有力的尾巴,细细的四肢,马的的鬃毛在这里也变成了小球体,在这里马的比例造型已经严重夸张变形了,是一匹意象的马,简约的造型,还带有一丝装饰性的味道,稍加点几何化的抽象处理,具有既现代又传统的美学特点。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青铜器的影子,简洁有力,也能看到玉器上面线条的借鉴和运用。从上面两个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雕塑艺术的创作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这点和现实生活不一样,如果完全按照客观现实,那就没有艺术韵味了,因此需要艺术家进行合理转化和形变。这种转换既是情感的推动,又要结合客观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才能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和视觉上的冲击。

3.将书法艺术融入到当下雕塑艺术创作中

在艺术风格层出不穷的今天,有这么一类雕塑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将原本平面的书法艺术转化为三维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这里有一位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刘永刚,他的作品就巧妙地借助了书法中的篆体,在此基础上将形体进行扭曲变形,赋予一定的三维空间,是行走的汉字,将书法传统艺术人性化,拟人化,经作者加工后,有点类似于西方现代抽象雕塑,既有现代的形式又具传统人文情怀。

4.将古代雕塑的原型运用在现代雕塑艺术创作之中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外的雕塑家,有一位叫EmreYusufi的艺术家,1981年1月19日生于伊斯坦布尔,现在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和雕塑艺术家。他凭借自己的大力神系列作品活跃在全球艺术舞台上。这位艺术家就是借鉴了古希腊雕塑《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将原型巧妙地融入进去,并且利用人物不同的姿态和不同的道具,让人眼前一亮,虽然表现手法还是写实的,但是由于人物是古希腊的大力神,像是古代人穿越到现代一样,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十分有趣,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类似这样的创作思路,中国的雕塑家也有,比如来自山东的雕塑家郭心聪也有过此类尝试,从他的作品《新发现》中就可以看到,作者借助了兵马俑的形象,改变了人物的动态,手上拿了摄像机,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重新来认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艺术处理虽然写实,但是和我们平时所理解的现实主义创作又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应该是来自创作观念的创新。

二、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一些雕塑家已经开始在各个方面学习借鉴传统(例如写意的,借鉴造型的,利用图案纹样的,改变观念的等等),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西方传统雕塑留给我们后人很多经典的东西,但是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当代艺术,装置艺术,前卫艺术,观念艺术等已经十分盛行,传统艺术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我们已经习惯沉迷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当代艺术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新的艺术形式也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回过头再去看看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传统艺术,重视对传统艺术的学习,从中吸取养分,学习和借鉴这些经典的元素变得更加重要,只有传承经典,才能创作出更加有生命力的并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尤其作为国人,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创造出既民族又现代的当代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01).

[2]罗丹著.罗丹艺术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08).

作者:郭祺 单位:杭州祺艺艺术培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