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与表达策略

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与表达策略

1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的推进,传统材料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材料存在着本身所固有的缺点。我国传统建筑材料以砖木为主,形成了木构建筑体系和砖石结构体系。但是砖木结构建筑由于建筑材料本身尺度、性能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大跨度、大体量建筑的需求,同时又由于传统材料的生产制造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所以传统材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运用逐渐减少,甚至成为了边缘材料。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技术和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材料出现,与传统材料相比,现代材料种类繁多,普遍具有耐用性、高强度等性能上的优点,同时还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猎奇心理,因此,现代材料应用更为广泛。但是传统材料仍然具有它们不可替代的特性。在当今建筑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本身带来的对文化、历史、传统、地域的思考,建筑应体现出对地方文脉的尊重,而传统材料的运用则是体现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一种重要手段。

2传统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传统材料如何在现代社会寻求一席之地,如何恢复传统建筑材料的光彩是我们当代建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一些实际案例中探索地域建筑中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方式与表达策略,为今后的地域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2.1改善材料本身性能

以木材为例,我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是木框架结构,木材料有着特有的优点,如:维护与支撑结构相互分离,抗震性能较好,模数化施工速度快,易于修缮等,但也易遭受火灾,虫蚁侵蚀,雨水腐蚀,与砖石建筑相比保留时间较短。因此,结合现代技术和工艺提高木材料本身的性能是一种较好运用传统材料的途径。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木建筑是伦敦穆雷格鲁夫的斯塔特豪斯公寓,其内部全由木材建造而成,包括地面、天花板、墙壁甚至是电梯井,该木建筑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是因为其运用了一种新型木材料——正交胶合木,这种材料由多层厚15厘米的木板条交错垂直放置,再通过胶合剂粘结形成。普通的木材垂直方向强度较大但横向强度较弱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建造要求,但这种先进的正交胶合木由于交错布置的木板能够很好地解决横向强度问题①。因此,木材料得以在现代高层建筑中运用。

2.2表现材料装饰艺术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不断研发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为了满足现代建筑的需要,开发传统建筑材料的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以砖为例,砖在传统建筑中常常作为承重结构出现,但砖墙承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建筑开间宽度深度受限、高度受限等,因此这种传统建筑材料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对结构的要求。那么,砖大可不必承担承重结构的作用,可以成为建筑的围护结构,以此来实现砖材料运用的灵活性。红砖美术馆就恰到好处地开发了红砖的各种形式美学,使砖材料焕发新彩。红砖美术馆由建筑师董豫赣设计,运用红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成千上万堆砌而成的红砖,这些红砖仿佛被建筑师施了魔法,都竭尽全力地展示出各种形式的美学。例如,镂空的花格墙、墙壁尽头的启口、突出墙面的砖块、各不相同的漏窗洞口,甚至是地面的铺装等,通过红砖的不同形式,让人感受到这种传统材料所带来的艺术形式美感。在这里,砖完全脱离了其功能属性,成为了一种装饰艺术。传统建筑材料本身就有悠久的历史感和地域感,使之成为一种现代装饰性材料运用于现代地域建筑中,这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做法。

2.3开发材料构造方式

除了改善材料本身性能来寻求传统材料的新出路,还可以通过现代先进的工艺技术开发传统材料新的构造方式,来寻求传统材料新的价值。以彼得•卒姆托的瓦尔斯温泉浴场为例,瓦尔斯温泉浴场坐落于群山之中,片麻岩是当地最常见的石材,建筑师想通过该地域的材料来体现地方特色,但片麻岩并不能解决建筑结构的承重问题,为此建筑师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构造方式,这种方式结合了片麻岩和混凝土两种材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墙体:一种是两面都是片麻岩,中间是混凝土;另一种是一面为片麻岩,一面是预制混凝土板,中间又浇筑混凝土②。建筑师用这种新的构造方式解决了片麻岩原本不能承重的问题,使得片麻岩既是装饰材料也是结构性材料。片麻岩使得温泉浴场从外观看上去与整个场地融合,具有当地特色,而这种效果的取得正依赖于新构造方式的出现。又比如江阴临港新城规划展示馆中对砖的处理,通过新的构造方式让我们看到了砖这种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运用的新活力。新城规划展示馆的外墙由7.5米高的红砖组成,局部红砖经过精心设计间隔布置,使得原本带有厚重质感的砖墙反而显露出轻盈质感,立面通透如纱,体现展示馆该有的公共性。但是,原本的砖墙结构做法无法达到建筑师所追求的这种轻透感,所以建筑师尝试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砖墙构造方式。建筑师先定制了特制的红砖,与普通砖不同的是砖身两端都打有两个洞口,红砖间隔放置,上下砖孔对齐,孔内上下贯通螺纹钢筋固定砖匹,同时在宽度上每3米立一构造柱,在高度上每8匹砖放置打孔钢板,而后将打孔钢板与构造柱角钢相连,通过这种新的构造方式保障了砖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使得砖材料在地域建筑中再次大放异彩。

2.4挖掘材料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往往造型奇怪、甚至标新立异,与城市风貌格格不入,与历史文脉渐行渐远,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还是希望在城市中寻回一丝情感的寄托,因此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解读和把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可以上升到精神层面,把传统材料上升为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以此引起人们的共鸣。例如,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中对于砖瓦的应用。墙面上除了拆除的二手砖,还有破碎的瓦片、瓦罐,就连现在普遍使用的空心砖也在其中,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材料融合在了一起,被赋予了更多文化层面的意义,而呈现出一种艺术化的、充满怀旧情怀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正是地域建筑所需要的。挖掘传统材料的文化意义这种做法在王澍的另一作品——瓦园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瓦园用回收自江南的旧瓦,搭建起一片巨大的瓦面。一半平铺,一半沿对角线起坡。它既是场地,登临其上,又似屋面。在这里,瓦是瓦,却也不是瓦,但建筑师不会在意它到底是什么,因为在建筑师眼里瓦就是传统的符号和象征。

结语

上文建筑实例的分析与探讨说明那些古老的传统建筑材料依然魅力十足。建筑师通过对传统材料特性的研究,利用新的工艺和技术,摆脱传统材料原有的设计方式,拓展传统材料在现代的建造可能性,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材料多样的表现力。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传统材料还有广阔的创作空间等待发掘。传统材料作为一种在地域建筑中极具表现力的载体,不应在现代社会中被淘汰,因此本文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概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传统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策略:(1)改善材料性能策略: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传统材料本身的缺点,通过现代先进技术优化材料性能,才能使传统材料在地域建筑中的运用保留一席之地。(2)表现装饰艺术策略:传统材料摆脱其作为结构材料的种种限制转化为纯粹表现装饰艺术的材料,这使得传统材料在地域建筑中灵活性大大增加。(3)开发构造方式策略:通过结合新工艺新材料才能挖掘传统材料新的潜力,使建筑在适应地方特色的同时又使建筑被建造起来成为可能。(4)挖掘文化意向策略:传统建筑材料是地域文化与特色的传播者,它一手牵引着建筑文化、历史记忆,一手牵引着内心迷惘渴望寻根的众生。

作者:章烨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