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变电运维培训范文

变电运维培训全文(5篇)

变电运维培训

第1篇:变电运维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变电运维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变电运行和变电维护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变电系统的检查和巡视,另一部分负责专业的维护和修理,实现全方位的电力系统安全和设备的维护。

1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设备维护的重视度

在变电运维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功能和组成部分了解不足,在进行维护方面又不重视,还是利用旧式的维护思维和措施,导致很多的变电设备存在安全问题。其次,还有很多的变电运维人员受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对一些相邻领域的设备不够了解,导致变电设备缺少一定的维护,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电力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自身企业员工的定期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导致企业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变电系统的安全和设备维护也缺少高超技术的辅助。

1.2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方式不合理

在电力系统设备检查和维修的过程中分为很多种形式,主要包括预防定期式检修、状态检修、故障检修等,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受到多种思想和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都是进行故障检修,电力系统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再进行检查和维修,这对检修工作的全面化进行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不能对电力系统及设备的故障进行预防和控制,对电力系统和设备的使用周期具有很多的不利影响,大大降低了电力系统和设备的检修效果,这种后知后觉的方式非常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方式不合理,对电力企业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很严重的威胁。

1.3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要想有效解决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方面的问题,基础的措施就要进行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但是很多电力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将重点放在电力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上,在安全管理方面有很多的不足,缺少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各个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较差,各项工作任务也难以有效落实。

1.4对电力系统规章制度的执行不统一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相关的维护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通常都是由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规章制度的要求下发,然后各个部门分别实施并上报,反馈安全管理制度和维护措施的执行情况。但是还是有一些部门忽视电力系统规章制度,执行力差,导致电力企业内部的制度执行情况不统一,最终引发很多的安全问题和设备损坏等,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加强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变电运维过程中的安全,电力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运行情况,并与现行的管理方式相结合制定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制度,对电力系统设备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实施高效的安全管理。在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制度中应该充分体现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安全管理的范围以及具体内容,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涉及到的人、设备以及各种情形进行规章制度的约束,设置有效的监管系统,并派专门的制度监管人员督促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让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制度贯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2.2提高变电运维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电力企业要想实现高效的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就要促使现场操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对变电运维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详细分析和反复强调,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忽视设备细节,导致系统整体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员工认真工作习惯的形成,减少操作失误的情况发生。

2.3注重信息化的安全管理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规模较大,管理的数据也非常复杂,整体综合性较强,进行信息化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分析和整合数据,促进后期管理内容的准确实施。对变电运维信息化的安全管理通常都是通过服务器进行传输数据,变电站与各个供电单位进行网络连接,及时进行管理数据的传输,然后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数据进行信息的不断更新,促进电力系统实行全面化、系统化的动态管理。

2.4制订安全管理应急方案

安全应急预案常在安全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以防突发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管理计划,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变电站的运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如果没有科学的应急计划,将在发生紧急事故的情况下严重损坏电力系统。

3加强变电运维设备维护的有效措施

3.1对变电运维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加强变电运维设备维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设备进行定期地维护,建立相关的维护制度,采用固定式的方法做好设备的各项预防措施。可以开展季度或是月度检查,并对变电运维中的设备进行定期地试验和检测,促进电网设备各项功能的正常。

3.2有效记录变电运维的设备维护信息

在变电运维检查和维护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对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部位、维修方式、维修结果等进行仔细记录,可以采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进行有效记录,为后期相关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

3.3完善变电设备检测评价机制

变电站设备检测评估机制的完善,是提高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的重要手段。该机制应在变电站设备运行前,运行中和技术改造后,进行严格科学的检查和设备状态评估。及时发现变电站设备运行中的隐患,并及时排除,以提高变电设备的电气性能。

4结语

综上所述,本人对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分别对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改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只有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重视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下级各部门的有效执行,才能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魏晓军,王楠.论提高变电运维人员工程验收质量的策略[J].决策探索(中),2019,03:58.

[2]李建庆.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的维护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24:120.

第2篇:变电运维培训范文

一、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主要危险点

(一)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点

变电运维技术管理的母线倒闸操作会影响其负荷拉刀闸情况,一旦这一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就可能出现电压互感器谐振等问题[1]。而且母线倒闸的正常操作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大大降低了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二)倒闸操作的危险点

目前我国变电运维市场发展迅速,以冷备用、检修、运行、热备用等为主要操作手段的变电运维技术设备种类不断丰富,这也使得实际变电运营操作的管理更加重要。在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填写倒闸操作票时,要加强与执行、编制、审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和把控[2]。这样在统一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倒闸操作过程的操作票标准就会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合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变压器存在的危险点

在变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运行问题比较普遍,比如变压器切合过程中通过的电压可能降低其本身的绝缘性能,使得变压器产生永久性损害。如果出现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否则就会直接威胁有关变电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直流回路存在的危险点

运维人员必须要加强对直流回路运行的检查,根据变电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相应操作,提高保护压板操作的准确性。比如在进行二次直流回路操作时,如果出现运维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直流回路的运行危险就会大大增加,使得运维人员面临严重的人身安全问题。

(五)不可抗力层面的危险点

变电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使得其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比如天气、环境等因素。通常在夏季天气炎热引发油面过高的可能性增加,雷雨天气电力系统容易遭受雷击出现故障,而冬季的寒冷又使得变电系统中油面过低,狂风天气容易使得其他杂物缠绕变电系统的引线,引发火灾等[3]。因此,必须在管理中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因素,预先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将预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安全性。

二、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的影响因素

(一)人为因素

电力系统中变电运维技术管理危险点出现问题离不开人员管理因素,很多变电运维技术管理负责人缺乏安全意识,管理活动规范性不足,没有认识到变电运维管理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变电运维的综合质量。这也使得管理规章落实困难,有些电力单位甚至没有有效完善的管理规章,缺乏具有执行力的考核制度,降低了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低,出现了管理混乱的局面。而且电力企业没有构建有效的防范体系,对于常见的故障没有进行防范措施总结[4]。

(二)客观因素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运用的设备都快要超过使用年限,长时间的运行状态下设备线路老化严重,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增加了危险点故障的可能性。而且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快速提升,对电力设备和线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加强变电运维技术管理,输电损伤、变电设备故障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使得变电效率和质量水平大幅度降低。再加上近年来暴雨、地震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受灾地区的电力系统被破坏、中断供电也会引发危险点故障。

三、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的预控措施

(一)加强标准化的作业程序

变电运维技术管理需要结合作业现场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实际状况的演练,并制定有效的预控措施方案,根据工作人员的身心状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召开探究会议,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巡视卡、操作票等作业方式,要参照标准化的作业方式进行严格作业,通过形式多样的操作方式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在进行大修中进行针对性预控,因为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最集中繁忙的时候就是年度大修(改造),所以在开始大修(改造)前,检修部门要通过变电站的摸底检查来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和问题,结合其中的问题和危险点落实“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而且这一期间要为复役操作时没有遗漏接地线而引发带接地线合闸提供保障,每天都要在相关记录薄册中标注接地线需要的数量和装设地点,尤其注意平常难以整改的危险点[5]。同时也要开展标准化的操作工作,比如:可以运用两端定位法来检查其运行作业过程中装设接地线的危险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而两端定位法是在相同检修模式下,根据同类型设备和接线方式统一固定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如果开关柜的长手柄装设接地线困难,可以在外侧相用标准手柄接地后进行内侧相接地。在闸刀不带电的一侧装设接地线,尽量远离带电部位的导体端,保证身体与带电侧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有一侧带电闸刀的中间位置处不能放置梯子后装拆接地线。在开关柜、网门(压变、所变消弧检修时)外设置户内接地端,如果情况特殊可以在开关柜中设置防误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整副接地线在开关柜内。而且户外接地端可以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功能,尽可能将导体端与接地端间防误闭锁功能考虑进来,在值班员明显可视的位置设置,保证同一部位所有接地点的唯一性。

(二)强化安全运行管理作业

要检测实施的变电运维体制,全面认识到变电运维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严格履行相关领导与管理工作者的岗位职责要求,加强对现场作业的安全监控管理,为变电运维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同时电力企业也要提高全体员工依据法律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企业员工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定期进行变电运维作业的考查,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对于发生的事故教训要吸取经验,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通过事故通报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根据集控站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电力企业也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运用,大部分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事故都是因为习惯性违章引起的,所以有效控制人为失误事故的关键就是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6]。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保证制度完善为预控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全过程用人激励机制的运用。

(三)强化安全教育能力

人为因素是引发电力体系事故的主要原因,因为如果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认识不强,实际操作中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使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注重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水平,而且也需要调度工作人员自身的学习,比如可以结合以前发生的事故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把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探索如果在日常运维管理中避免发生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同时运维工作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积极探究安全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安全意识,探究创新变电运维的安全生产方式。最后,也要实时落实每一项安全生产体制,不断提高每个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升其自身操作能力。

(四)增强事故应急处理方式

在变电运维技术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通过严格参照标准化体系作业来保证开展工作的系统化完善化[7]。对于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要加强企业的应急管理作业能力,对于每个员工都要进行事故的应急处理培训,这样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员工也可以尽快的合理解决安全事故,使得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幅度减小,变电运维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会大幅度减小。

(五)加强设备巡视

要加强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设备巡视,降低不可抗力因素带来的影响,就不同天气情况和环境因素来进行检测维修。在狂风天气时,要实地考察变电系统周围的杂物放置情况、衣物悬挂情况等,有效的督促和规制,保障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冬季寒冷天气需要进行放电或电晕等问题的定期检测,防止设备绝缘损坏,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四、结语随着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变电运维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但是其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危险点,使得这一工作的危险系数比较高,所以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为设备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证。因此,在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要不断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其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加强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强化安全运行管理作业、强化安全教育能力和增强事故应急处理方式等方式来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尽可能减少电网运转带来的威胁,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应立鑫.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2):187.

[2]岳永彬.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及其预控对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8):170.

[3]覃伟,杨柳柳.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及其预控对策[J].通讯世界,2017(11):168-169.

[4]刘世宇.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及其预控对策解析[J].股东科技:学术版,2017(9):166.

[5]赵得功.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及其预控措施解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208.

[6]罗亨洪,林建东.对220kV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2):228-229.

第3篇:变电运维培训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后台机;网络安全管理

1乌克兰电网被攻击事件始末

2015年12月23日,乌克兰电力部门遭受到恶意代码攻击,乌克兰新闻媒体TSN在24日报道称:“至少有三个电力区域被攻击,并于当地时间15时左右导致了数小时的停电事故”;“攻击者入侵了监控管理系统,超过一半的地区和部分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地区断电几个小时。2016年1月15日,根据CERT-UA的消息,乌克兰最大机场基辅鲍里斯波尔机场网络遭受BlackEnergy攻击;2016年1月28日,卡巴斯基的分析师发现了针对乌克兰STB电视台攻击的BlackEnergy相关样本;2016年2月16日,趋势科技安全专家在乌克兰一家矿业公司和铁路运营商的系统上发现了BlackEnergy和KillDisk样本。 安天、四方继保与复旦大学于2016年1月5日建立了联合分析小组(以下简称“联合分析组”),正式启动对此次事件的分析;1月9日,完成事件相关样本基本分析;1月23日,完成初步分析报告,并在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相关事件的研讨活动中进行分发;2月24日,报告最终定稿。 联合分析组根据对整体事件的跟踪、电力运行系统分析和相关样本分析,认为这是一起以电力基础设施为目标;以BlackEnergy等相关恶意代码为主要攻击工具,通过BOTNET体系进行前期的资料采集和环境预置;以邮件发送恶意代码载荷为最终攻击的直接突破入口,通过远程控制SCADA节点下达指令为断电手段;以摧毁破坏SCADA系统实现迟滞恢复和状态致盲;以DDoS服务电话作为干扰,最后达成长时间停电并制造整个社会混乱的具有信息战水准的网络攻击事件。 这是目前全球电网首次遭到攻击;虽然国内电网还没有遭到黑客攻击事件,但此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后台机网络安全状况分析及措施

通过学习以上乌克兰电力系统遭受攻击事件综合分析报告,分析目前后台机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所处的状况,认为安全系数是薄弱的;其表现在后台机服务器、后台机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不及时更新系统补丁,U盘控制软件、运维人员在后台机手机(智能机)充电、领导重视不够或没有引起重视等等都为黑客提供了访问、控制、操作后台机的机会。2016年国网西峡县供电公司首座110kV封湾智能变电站投运,其智能化、运维班进入变电人的视野。智能化变电站对计算机、通信技术要求更高,随着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按计划的开展,变电人变成了运维人,以前变电运行是1对1,目前是1对多,(多指的是变电站 1是运维班)。这些的改变,在过渡期人的思想波动很大,精通计算机的运维人员因心情不好、对公司不满、证明自己计算机技术等等可能会走上黑客之路。为了防止以上事件的发生,在后台机、后台机服务器应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u盘控制软件。(2)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3)安装内网安全风险管理软件  对后台机访问人员进行限制访问。(4)对运维班人员进行后台机网络安全专题培训。(5)后台机实时监控操作软件需正值或值班长登录后方可操作,联系厂家进行软件升级使其具备此功能。(6)后台机开机密码登陆。(7)后台机安装屏幕录制软件。(8)后台机安装指纹采集器。运维人员在指纹采集器上进行指纹采集,指纹采集器会提取指纹特征、保存运维人员的指纹、对不同人员的指纹进行比较,同时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后台机监控软件,与其数据库中的账号、密码、权限一致。通过指纹采集器采集到指纹特征和后台机监控数据库para.mdb文件进行关联;使变电运维人员对后台机进行操作时就不需要输入密码,只需要操作人、监护人在指纹读写器采集各自的指纹便能进行断路器的远方操作。其流程为指纹采集器采集指纹,指纹采集器提取到指纹特征后,可代替键盘自行输入指纹对应的账号、密码、权限完成指纹认证过程。指纹采集器运用后防止以往操作人、监护人输入对方操作密码,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3结语

只要对后台机进行了措施,后台机的网络安全系统就会提高,在实施指纹认证技术的同时,做好后台机正确权限配置;不断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使黑客进入后台机的难度系数增大,从而确保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乌克兰电力系统遭受攻击事件综合分析报告[R].

[2]陶苏东.变电运行(110kV及以下)[M].

[3]张金元.变电运行现场技术问答(第二版)[M].

[4]徐玉华.变电站值班员(第二版)[M].

[5]张永光.变电站值班员[M].

第4篇:变电运维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力设备维护;安全管理;措施

1概述

电能有着其他能源不可比拟的优点,它容易转换、能够远距离输送,控制灵活,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度低,所以,电能已成为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科技及人民生活等方面不可缺少的能源。为了保证电能正常输送,为生产、生活提供高质量的用电服务,那就需要提高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效率,同时有针对性的对电力设备进行全方位维护,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安全地处理问题,只有将这些工作落实到位,才能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在运维管理工作中,一旦因为疏忽大意造成严重事故,将会严重影响生产生活。所以,加强运维工作的安全管理,是电力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2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不足

2.1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1)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没有严格遵守《安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安全网络存在漏洞。(2)员工缺乏创新精神,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没有很好的结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培训也比较欠缺,员工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安全管理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有事,阻碍了安全管理的执行力。(3)现场管理不立体,没有严格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导致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对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粗心大意,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如运维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违章操作,引起安全事故,可见人为因素对于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不可小视。(4)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不到位。a.安全工器具中存在到期、损坏、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致使工作中的安全无法保障。b.安全工器具管理标准化制度不完善,责任没有落实到人。c.外包施工队伍资质审查不严,发包、监理单位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监督职能。d.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不到位,年轻运维人员预见事故能力和提前控制事故能力欠缺,无法准确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导致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欠缺。

2.2变电设备更新换代缓慢

电力设备本身可能会引发常规隐患,如电力设备长期运行,长期缺乏保养、维护和检修,设备自身出现老化现象等问题,都会造成安全隐患,导致设备运行故障,当整个变电站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时,如果其中一台设备出现安全隐患,就有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可能。所以,当电力设备因为自身问题造成安全隐患,运维人员要及时告知检修人员,第一时间排除隐患,对于很难彻底根除的电力设备固有隐患,应把它作为常态维护工作来抓,在这个基础上,要求电力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监管体制,对变电运维工作做好安全管理。而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不注重旧设备的更新换代,使用一些已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变电设备,在检修维护工作方面也减少必要投资,完全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从而使电力设备损坏程度更加严重,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维修或者更换设备,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从根本上做好变电维护工作,保证电力设备健康运行,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3案例分析

3.1带接地刀闸合开关误操作事故

事故前运行方式:某220kV变电站中某220kVⅠ、Ⅱ线开关及刀闸拉开,247、248开关及线路处于检修状态,24720、24730、24740、24820、24830、24840接地刀闸在合位。由于现场工作需要,保护人员要求变电运维人员申请合上某220kVⅠ、Ⅱ线247、248开关及2472、2482刀闸,保护调试完毕,运维人员未及时拉开2472、2482刀闸,导致本应处于冷备用状态的220kVⅣ母线实际上处于检修状态,在运维人员恢复送电过程中,发生了带地刀合闸的误操作事故。事故主要原因:一是现场操作人员随意使用GIS五防钥匙;二是未按规定执行五防退出批准流程;三是没有按调度令要求到现场认真检查核对设备状态。事故影响:造成约22万千瓦的负荷损失。

3.2主变绝缘老化导致运行中烧毁

案例简述:某热电公司1号机是沈阳变压器厂1973年4月制造,同年10月投产的薄绝缘铝线圈变压器。该变压器型号为SEPL1-63000/60、容量为63000kVA、额定电压为66±5%kV、额定高压电流为551A、低压电流为5775A、阻抗值为10%、冷却方式是强油风冷,结线方式为YNd11,最后一次大修日期1995年5月。2004年5月31日,1号机有功功率为25MW、无功功率为24Mvar,14时55分,1号机“瓦斯”、“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1号机466开关出口、1号机灭磁系统FMK、LMK开关跳闸,变压器本体冒烟着火。运行人员立即将1号机停电,同时汇报值班长,值班长拨打火警119,并向调度汇报。15时10分消防水车到场将火扑灭,由于报警及时,采取措施得力,没有殃及其他设备和建筑物。案例评析:(1)1号机低压侧高压线圈B相下部匝间绝缘击穿燃弧放电,引发层间及低压侧并线处三相相间短路故障,造成变压器烧毁。(2)1号机在纵绝缘上存在薄弱环节,材质绝缘薄、强度不够,运行多年绝缘老化。(3)薄绝缘铝线圈变压器技术监督工作不到位,运行管理存在欠缺。案例警示:(1)对现役薄绝缘变压器进行更换。(2)加强变压器技术监督,着重做好变压器油质监督、绝缘监督和油务管理工作,缩短绝缘油的色谱分析和化学监督周期,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3)加强变压器套管的质量检查和运行监视,做好防止套管内部受潮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套管裂纹、渗油缺陷。完善变压器消防设施和防爆墙,防止变压器着火后扩大事故。

4运维工作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措施

4.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变电运维部门想从根本上解决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将安全管理制度合理化完善,只有严格执行完善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强有力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不同的电力企业部门,它们有着不同的内部组成结构,这也就决定着不同的生产运营状况。所以,不同的电力企业部门要根据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改善与实际生产不相符的规章制度。只有改善了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员工的不正确行为,通过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员工按照规定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认真找出其中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同时根据不同的生产时期,选择相应的管理办法,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做出合理的调整,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4.2完善设备的维护制度

(1)作为运维工作相关负责人,在设备维护方面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而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2)对于运维工作管理人员,要根据国家有关电气设备管理制度,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管理方案,让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地开展工作。(3)维护运行中的设备,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做好故障防范,防止设备受到不必要的伤害。(4)工作人员要学习先进的维修技术,准确地找到故障位置,用有效的手段解决问题,进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4.3更新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

电力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要对一些旧设备进行更换,在更换设备时,要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自动化设备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当设备出现故障,能够实现自我预警、自我诊断,在维护和升级方面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应用新型设备,不仅给企业节省人力,物力,还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大大的减少了使用成本,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让电网更加健康地发展。

4.4提升工作人员能力

由于变电设备数量的增加以及变电设备的改造升级,出现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无法维护先进的电力设备的现象。这个现象表明电力系统中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电网。因此,应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意识进行提升,定期开办专业能力培训班,对新型电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进行理论讲述和实操培训,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专业的处理。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应重新树立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意识,以便养成积极学习的习惯。

4.5变电设备定期维护

4.5.1变压器维护。日常检查维护:从外观检查变压器的运转状态,包括抄录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周围温度、变压器温度、声音、振动情况、有无异常气味,以及线圈、铁芯、接线等有无放电异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事故。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浇筑线圈相间连结线有无老化,有无玷污绝缘情况;铁芯、风道有无玷污和其它异常现象;引出线、调压分接开关的连接是否异常;线圈支持件是否异常;仪表及保护装置的读数和动作是否正确;冷却装置附属仪表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和修理。4.5.2断路器维护断路器应在铭牌范围内运行。运行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断路器进行巡视检查。在高峰负荷期间、恶劣天气时均需增加巡视次数。对于无人值守的变电站,每周也不能少于一次,在断路器发生故障跳闸后,应立即进行特殊巡视检查,以决定是否需要检修,并做好记录。4.5.3隔离开关维护。在巡视断路器的同时巡视隔离开关,发现不正常现象,应作好记录,视其缺陷程度安排处理。定期轻擦瓷瓶,轻擦或清洗轴承,转轴等部件,更换新的润滑剂,除去锈蚀物,或进行补刷防锈漆。操作机构,机械或电气闭锁装置动作应灵活,正确。如机构拒绝动作,应改变操作方法,慢慢晃动操作手把,检查拒动原因。4.5.4电流互感器维护。检查与互感器连接的电流表、电度表及继电器指示应正常;检查一、二次设备各部位连接点应无过热及打火现象;无放电声及其他噪声;无异常气味;绝缘良好,无放电现象;充油式互感器应无渗漏油现象。4.5.5电压互感器维护。当电压互感器一次或二次保险熔断,或回路接触不良时,将会出现电压表指示为0或三相电压不平衡,保护发出“电压回路断线”、“单相接地”等信号;应首先通过测量判断是保险熔断还是单相接地,若发现一次保险熔断,应拉开隔离开关遥测电压互感器绝缘,或用万用表检测线圈的完整性,如绝缘良好时,更换保险投入运行;二次保险熔断或快速开关跳闸后,立即更换保险或合上二次快速开关;若不是保险熔断及二次快速开关跳闸,则应检查回路有无断线或接触不良等;当发生电压互感器有漏油、喷油、冒烟、内部有异常声响、严重发热或火花放电现象时应立即停运。

5结束语

电能对现在的生活至关重要,这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只有把设备维护工作做扎实,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维护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在减少设备故障率的同时保证人身、设备的安全,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和安全管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技术和管理素养,高品质的完成设备维护工作,为电网的安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永.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6):208.

[2]郭永林.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探讨[J].价值工程,2013(29):65-66.

[3]郭云山.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150.

[4]张炳球.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2):135-136.

第5篇:变电运维培训范文

1.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电力调控自动化系统平均8年一个更新周期,新旧交替频繁,多套系统并行互联,在具体运维中缺少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工作往往是阶段性或短期培训,有时仅依靠软硬件厂家组织的培训,参与调试的人员经常在调试中遇到问题,不善于把经验作成课件与大伙共享,普通运维人员不参与培训对参与调试的人员讲解的细节要点不知道如何把握。经常出现培训了相关系统方面的内容,和实际运维联系不起来,缺少针对性。

2.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培训的目的肯定是学以致用,但是以往的培训内容、形式仅限于自动化系统维护、调度数据网的应用、电网高层应用软件维护的培训,培训多是照本宣科,流于形式,这种教条的培训方式不仅不能引起自动化运维人员的共鸣而且很难和实际调控自动化运维形成有机联系。

3.培训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培训主要是组织者主导,虽然也有培训需求调查,但往往由于上述所列原因,培训需求调查常常流于形式,缺乏相关的针对性的培训策略,长久以来,形成恶性循环,大多数自动化运维人员对培训内容建立不起兴趣,参加培训明显的存在消极情绪。

4.培训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一支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培训工作开展相当被动,教师中间有的缺乏教学经验,有的缺乏责任心,对培训效果造成了影响。

二、加强电力调控自动化运维人员培训方案的设计

1.分析培训需求。需求分析是确定电力调控自动化运维人员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培训需求从三方面进行:

(1)组织分析。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为依据,培训工作由以考代学向实用操控能力培养转型,专业知识培训与技能操作培训相结合。

(2)工作分析。以电力调控自动化运维人员岗位说明书为基础,全面掌握调控自动化运维专业各项技能,快速应对系统故障、缺陷、确保电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差距分析。对照自动化运维和值班员岗位说明书,将地县两级自动化运维人员现有的水平进行测评比对,研究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根据木桶理论,找到需求短板,明确需要哪方面的针对性培训来提高岗位技能。

2.明确培训目标。以国家电网公司的调控大运行理念为基础、建立完善智能电网操控理念,熟悉操纵维护自动化系统数据库、具备诊断和处理调试调度数据网联网专业技能;按照自动化运维岗位规范的基本要求,具备独立应对系统缺陷故障判断和处理能力,制定相应的年度、月度培训计划。

3.培训原则。以现场调试锻炼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在实践中利用传帮带快速成长;遵循“学以致用、精尖强化”的原则;开展化零位整的培训,利用值班员工作性质,交接班的时间、开展链条式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控自动化运维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确保知识共享的互补和融合,培养过程实施动态管理,跟踪考核。

4.确定培训师。合理利用培训资源。专业的班组长和技术人员骨干(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调控自动化专业有实际运维经验的人才,都可以作为内部培训师使用。

5.确定合理的培训时间。

5.1根据调控自动化运维人员的工作特点,减少集中的培训、改为有针对性的现场培训进行,把自己的培训心得写成课件供每班次人员调阅学习,或者利用微信课堂开展互动学习。

5.2现场培训应随时随地,操作中有疑惑、有新设备即将投运,都应抓住机会下现场培训;每周定期开展一次学习的互动讨论,把讨论心得融入课件,展现集体智慧的力量。

5.3技术比武选题是日常熟悉维护却容易忽略的细节,可以培养运维人员的细心和缺陷的排查能力。

5.4培训时间应充分照顾到学员的感受,譬如不要让下夜班的值班人员继续参加培训,这样也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6.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注重实效性。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中对电网调度、监控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为基础,综合本岗位的调度规程和制度、电力市场理论,经济调度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另外还应包括素质培训,增强责任感。

7.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培训方式采取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形式上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现场培训、技术比武、反事故演练、仿真培训、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

7.1集中培训。组织地、县两级调控运行值班人员分批次集中学习,由各专业负责人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人员轮流授课,适用于新技术的使用、应用以及新知识的普及。

7.2专题讲座。聘请公司内、外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某一专题,到班组进行授课。最好采用互动模式,可提前将问题准备好,现场请教,以便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7.3现场培训。现场培训不仅要到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还要到电厂以及一些重要的大用户内部,了解工作流程和用电方案等等,使调度员各方方面的知识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7.4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比武、反事故演习、专业普考。每月进行一次专业技术考试,通过定期月使全班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每月组织一次反事故演习(或演练),半年进行一次大型的联合反事故演习,以提高地县两级调控处理事故的能力。

7.5创造条件进行仿真培训以及外出参观、交流学习,扩大视野。

7.6每个月月末召开一次事故分析会。每值将本月遇到的事故进行分析,将自己的处理事故时的思路以及总结的经验教训与大家进行共享。

8.准备好相关的培训支持资源。设计时需要尽量考虑员工的感受,教室的安排以就近为原则,会议室、会场、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投影仪、电视、录像等要提前准备好。

9.建立教学评估机制。在实施调控值班人员培训计划,培训班结束后,要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参加培训的调控值班人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参加培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评估,针对问题在以后的培训中改进。

三、培训项目实例检验培训方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