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素质教育范文

素质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素质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素质教育

幼儿素质教育实践

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幼儿教育是最初阶段。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早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在幼儿中进行素质教育是时代潮流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相应地,在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对幼儿教育来说。因此,本文从幼儿教育角度,对素质教育在实践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我国幼儿素质教育概述

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它就是一种教育模式,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在此基础上,素质教育可以对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起到推动作用。比如,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在幼儿阶段教育中,相应的素质教育主要呈现出这些方面的特点,启蒙性、基础性、奠基性。但就我国幼儿素质教育现状来说,并不乐观。在教育初始阶段,家长一味让孩子学知识,而忽视对其他方面的培养。简单来说,就是把幼儿启蒙阶段教育与相关应试教育混为一谈,过分强调幼儿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幼儿进行全面理解。而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当然,这是和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的,是素质教育前行路上的障碍物。

二、在幼儿素质教育方面,注重实践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在幼儿中的步伐不断加快。想要使素质教育的作用在幼儿启蒙阶段得到应有发挥,教师需要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素质教育在实践方面的完善。当然,实践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策略能把幼儿素质教育推向新阶段,迎来全新面貌。因此,本文对其中的冰山一角予以了分析。

1.在幼儿教育阶段,需要对幼儿加强合作意识方面的培养

合作意识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激烈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举措。随之,在幼儿教学阶段,对他们进行合作意识培养不仅可以使他们从小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而且能为幼儿实践方面的培养埋下伏笔。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娱乐活动等方式寻找突破口。比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对应的小组,分配一些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可以完成的任务。同时,小组中每个幼儿都会分配不同任务。通过合作方式让幼儿完成布置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相互之间的成长,而且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点击查看全文

幼儿素质教育思路研讨

本文作者:耿红 单位:平凉市幼儿园

重视环境创设与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注重追随幼儿兴趣,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迎合和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采用尝试、体验、探索、创设情景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平等、宽松、安全、和谐的活动区域和成长空间,让所有幼儿自选参与活动,使其形成心理健康、品德高尚、意志坚强、自主自尊、自信自立等健康的人格特征,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幼儿的模仿性和性格可塑性,决定了在幼儿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坚持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对幼儿的爱心和情感作为核心,教育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育人观,通过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宣传,引导广大教师依法、科学、规范地实施保教实践活动,先后制定了《教职工一日工作程序及要求》等常规制度,强化教师“用六心换一心”思想,培育教师认真观察幼儿、用心了解幼儿、真正理解幼儿的耐心和习惯,把以德立教、充满爱心作为基本要求,努力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坚持开展“三字一画(话)”“优质课观摩”“边弹边唱技能竞赛”“简笔画技能竞赛“”保育知识竞赛”等岗位技能练兵和保教观摩、评优活动,引导教师学业务、练技能,不断改进保教方法,提高服务水平,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水平。实行考评考核制度,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优选先、晋升晋级的主要依据。推行教师公开向家长服务承诺制度,利用发放问卷、让家长填写儿童保教卡、张贴宣传栏、公示栏等形式,开展服务质量调查,让家长了解各班幼儿每周、每日活动安排和教师的工作,促使教师自律自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科研促进教学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有效保证

平凉市幼儿园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工作,进一步强化了质量立园、特色办园的意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引领作用,每学期以年龄组为单位,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根据各班实际制订教研课题,狠抓时间、人员、活动、总结“四落实”;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碰到问题、难点,大家一起找资料、查数据,请教行家,激发了教师参与讨论研究的热情;大力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和促进教师把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设立教学创新奖,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调动大家创新实践的积极性。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做好活动笔记和观察记录,准确把握幼儿个体差异,追随孩子兴趣,捕捉孩子心灵,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根据记录的内容进行研讨,及时调整内容、反思行为、完善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保教方法。采取参观小学、请小学教师和小学生来园座谈交流、观看小学生生活录像、学做小学生等方式,对大班幼儿实施与小学的衔接教育活动,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上学、求知的愿望和热情。在此过程中,该园先后有7名教师在省教科所和幼教学会组织的优质课竞赛中名列前茅,得到了专家评委的充分肯定,标志着平凉市幼儿园的素质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走在了省、市幼教领域的前沿。

点击查看全文

音乐素质教育应用

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制约下,从学校到学生,家长都过分强调智育的发展,形成了素质培养极不平衡的严重局面。针对此种情况,国家提出:因而近些年来国家教委提出,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把艺术教育摆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转轨中,要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最易于向德育,智育,体育渗透,并且具有辅助,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发展的功能。我们也正是希望通过提倡艺术教育,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进而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具有全方位素质的人力资源。《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丽俗”。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

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重要举措

音乐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生机。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谊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括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三、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的教育方针中,音乐教育常常被放在德育的范畴里,可见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从古至今,音乐对道德的教化功能就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音乐对人精神上能够产生影响,所以具有教育作用。他说:“安上治民,真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将音乐作为“文艺”之一加以传授。古代文人将音乐作为必修科目,提倡“琴棋书画”的全面修养。近代音乐理论家王光祈十分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认为用音乐可以唤起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和完成文化复兴运动。音乐理论家青主认为: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或“灵魂的一种世界语言”,音乐是表现心灵的表现,是主观的创造,并具有改善人类心灵的功能,在重视音乐内在的情感的同时,强调音乐的思想性、精神性。

四、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有效方式

点击查看全文

语文素质教育提升策略

摘要:任何系统,只有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才能发挥高度的效益,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现在的小学教学,仍自觉不自觉地处于封闭状态,绝大多数的小学教师并没有从学科之外输入能量的自觉行为,从而使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处于静止无序的状态,严重地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育;方法;

一、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探讨施教方法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一直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工作,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重智轻德,教师以“灌”为主,师生之间和谐的合作关系被破坏,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课堂不再是全体学生受教育的场所,而变成了淘汰选拔的“校场”,严重偏离了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教师首先要认清这一与时展不相适应的现状,从思想认识上实现“三个统一”,即要把培养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要把全体培养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要把重视教育结果和重视教育过程统一起来。积极探讨施教方法,教师要由“演员”变为“导演”,教学方法由“灌”变为“导”,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牢固树立“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的教育观念,这就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是迎接新世纪挑战,尽快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每位教师必须增进这种责任感,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并积极投身到这一伟大实践中来。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关键在学校,学校关键在教师。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始终把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放在首位。第一,加强师德修养“无德无以为师”,教师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让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学常规”,提高认识,组织实施,狠抓落实。第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抓好常规教学。当今的教育对教师的知识、业务技能的要求更高了。当今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广大教师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因此,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要求青年教师这两年内至少要有一技之长,向“多功能”发展。鼓励安排拜师带徒活动,各练其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还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主要是网络远程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三、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行为

点击查看全文

研究生素质教育探析

摘要:基于对我国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研究综述,阐述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和学校层面四个视角提出了多维立体化的研究生素质提升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模式

一、我国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研究综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对中小学“唯分”“唯名次”“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被正式提出。高等教育工作者对于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研究更迟一些,当前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理念和方式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中。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发现何华最早在1997年第3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文《充分发挥研究生“四自”作用是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出素质教育中发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观点。通过文献梳理,当前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众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的研究、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内涵研究[1-5]、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1-2,6-8]、基于素质教育探讨某一学科、课程或者某一(类)高校的研究[1,3-4,9-10]。研究者们的研究角度不同,各自纷呈。我们知道不同高校的发展阶段不同,研究生教育开展情况不同,软硬件条件也各不相同,各高校在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其特殊性,如何基于各高校自身特点,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系统化的研究生素质教育途径依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

本文赞同陈子辰、林伟连和许为民的观点,研究生素质包括三部分:一是基础素质,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身心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和科学人文素质。二是专业素质;三是创新素质。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上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相关规定,当前我国研究生应该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早在2007年谭兵[11]在论文中提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三位一体的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经过分析该模式所包括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人格塑造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实现途径。教育始于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也需要以获得相应知识为基础。通过知识传授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成为具备良好专业素质,能独立从事相关研究、教学和实务工作的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则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实践能力包括沟通、书面表达、收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人格塑造则是要培养研究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有正确的三观、诚信正直、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踏实上进、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较强的自我监督和约束能力。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三者之间内在逻辑关联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三位一体中“知识传授”处于核心位置,通过授课教师和导师以及其他老师的知识传授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并对他们的人格健全产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也常常蕴含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知识传授也直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三位一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或者是途径及手段。(3)“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中的每一个维度都会对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三个维度产生影响。

三、研究生素质教育提升途径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