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中药临床药学论文精选(九篇)

中药临床药学论文

第1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药品临床应用监测是医院药学基本工作内容之一,是医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师参与处方制定,并不能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以便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中药师需参与临床用药质量监测,主要内容如下。

1.1药品质量管理中药师具有药品质量管理义务,以保障药品质量、有效性合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可以安全使用。中药师需要对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药物进行检验,采用分层抽样等方法确保药品质量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药师还需对门诊、急诊、科室等处留置的药品进行管理,严格按照医院规章制度发放、备案、收回、查验、核对。我院2011-2013年,库房清理过期药品1批次(以丸剂、贴剂为主),回收处理科室破损、失效中药5批次。

1.2不良反应监测与药学实验研究中药师需与医师、护士相配合,详细记录与中药有关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处置。由表2可知:我院2011-2013年共发现需采取措施治疗与中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共419例,其中确定为中药所致的占10.26%,治愈约58.23%,后遗症3例。药学实验研究是反映医院药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中药成分复杂、作用机制研究存在诸多空白,深入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生理利用度、毒理反应,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确切性、合理性。

1.3中药信息收集、通报与咨询中药师开展用药咨询工作,解答医师、患者及其家属疑惑,满足后者对药品信息的需要,有助于保障合理用药,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中药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库、报刊杂志等收集外界信息,包括病例报告、药品综合反应等;②对医院内部信息进行收集,包括不良反应报告、入库出库信息等,并通过医院服务平台通报,以便于医护人员周知;③中药师还具有信息分析职能,从以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查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通报,通过对本院信息进行梳理,统计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作为今后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的重点。

2临床中药师职责及其作用变迁

临床中药师是临床中药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与执行者,在库房管理、新药应用评估、为医护患提供咨询服务、药品信息收集与通报等临床中药学职能领域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从临床中药师职能及其作用变迁,阐述发挥中药师临床作用的必要性。

2.1中药师起源及其作用中医拥有漫长的应用史、发展史,在古代,中医通常以个体形式生存,医药一体,医师承担药师配药、制剂等职能,随着药房等医药机构的出现,为分担医师职能,减轻医师负担,将配药、制剂等体力工作分离出来,形成药师。随着药师与医师群体的扩大,大型医疗单位开始涌现,一些药师因丰富的经验,也开始承担开具常见处方、指导学徒用药的职责。时至近现代,西方医学涌入中国,现代医疗机构管理方法与经营理念得到传播并被逐渐应用于中医医疗机构,药师职能得以初步确立,后经曲折发展,中药师队伍不断壮大、中药学研究不断深入、医疗机构管理不断细化,医院药学体系得以飞速发展。

2.2现代中药师职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经济体系得以初步确立,许多公立医疗机构经改制后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个体,加之私营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医疗卫生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医改制度打破了药品价格与医院利润之间的利益链条,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医院必须依托药品,丰富药品服务内涵、提升用药质量,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与水平。药师因其在药品理论知识中的专业性,在用药质量提升、药品延伸服务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为提升用药质量、丰富药品服务内涵,医院不得已延伸出一系列临床药师职能,如处方指导、药品信息咨询、药品质量监督、合理用药监督、不良反应监测等。

2.3临床中药师发展前景近年来,健康生活理念逐渐兴起,不良反应少、原料取材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药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中药师承担越来越多的职责,是医院适应自身长远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中药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大,临床中药师还将承担更多的职能。以某院为例,门诊处经常会出现一些未病而求取保健药品消费者,其求知欲望很强,提出的许多问题涉及专业知识,而医护人员因专业所限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中药师常常出来“救火”,其中便有一位药师,善于沟通,常能深入浅出地阐述中药理论,使求药者非常满意,久而久之,所有关于保健药品咨询服务工作都由这位中药师负责。中药师参与临床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医院临床业务的不断细化、患者服务需要日趋复杂,临床药师也需要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不断培养自身综合能力,成为一个复合性人才。

3结语

第2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1规范药学查房的工作模式———随医查房和独自查房相结合

跟随医生临床查房时,应初步掌握患者的病情,查看患者的病历及药历,了解疾病性质、治疗方法、生化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等;查看护士工作站患者的用药记录,审核输液单药名、药品滴注顺序、输液时间与间隔是否符合时间药理学,有否配伍禁忌[10]等。并在查房记录表中记录重点患者的疾病、用药情况,用药解释等(见图2)。药师除了回答医师的提问外,应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建议;查房结束后,用药中存在的疑问可通过查阅资料、在小组内进行集中讨论予以解决,而对不熟悉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则需进行系统学习。临床医师的专科用药知识可能比药师丰富,这与其专业医学知识以及对患者疾病的熟悉程度有关;也与其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有关。如果药师能多掌握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就可在专科发挥其应有作用,尤其是在复杂性疾病联合用药出现相互作用难以鉴别时,药师应发挥其专业特长。以中药注射液舒血宁为例,可以根据临床用药习惯,从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诊断、病程、药品使用情况(包括给药方式、溶媒、滴速、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停药原因、治疗效果及是否按中医辨证给药等)、合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10]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舒血宁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数据及不良反应数据。除了随医查房外,应定期进行药学查房(每周2次),查房前一天药师应阅读患者的电子病历,熟悉患者的基本状况、病情、用药情况,做好详细记录。查房时,到病床前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交流,了解疾病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症状等,并向患者讲述基本的用药知识,回答有关提问,减少因不清楚用药原因而自动停药情况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在门诊,药师对患者的病情不了解,回答问题的针对性不太强,只能按药理作用回答;而药学查房,不仅为药师提供了与患者交流的平台,且可做到将“面向药品供应”转变为“面向病人服务”的优质药学服务。

2参加病例讨论

前期参加医生科室内的疑难重点病例讨论,做好相关记录;随后科内展开病例讨论;通过定期病例讨论分析,将经典的、具有中医治疗特色的疑难病例整理成册,使临床用药建议更科学、合理。

3合理用药宣教

合理用药的宣教应包括制定基本药品目录手册,并分发给临床医师;制定抗菌药物、高危药品、精麻药品管理目录、中成药、中药小包装饮片目录;为临床提供最新药学知识及本院的用药情况;每季度制作合理用药宣传手册及用药小贴士,派发给各个病区。

4设立专门的临床药师咨询窗口

在临床做好药学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应增设临床药师咨询窗口,每月定期派临床药师为患者进行用药解答;将具有中医治疗特色的疑难病例整理成册以供查阅。

5定期总结并改进

对临床药学工作应定期进行总结,如对医护患进行问卷调查,对近阶段的药学服务工作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及时改善,使药学服务更上一层楼。

6小结

第3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药理学科的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和药物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临床药理学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在体内处置过程以及药物对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同时探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制定个体化治疗的剂量方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临床药理学从根本上解释了药物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的机制,并且和药物的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是一门医学与药学、药理学与治疗学紧密结合的现代新兴学科。近年来,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备受关注,我们在临床药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合理应用seminar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促进学生对临床药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1 seminar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又称为研讨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某一课题结成研究小组,在大量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和广泛的学术探讨,从而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目的[1]。seminar教学法最早起源于英国。 1737 年, 德国著名学者j .m.gesner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到德国哥延根大学中,本文由收集整理随后,seminar教学法对欧美等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seminar教学法目前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之一[2-3]。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建立一所研究型创新大学要求必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我国很多大学在课

程教学中也采用seminar教学法,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4-5]。seminar教学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学术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深化学生对课程的掌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6]。它主要分为老师指定题目的seminar、学生自选题目的seminar、报告+讨论式的seminar、讨论式的seminar和问题解决式的seminar等5种形式 [7-8]。seminar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listen(听得懂)、speak(讲得明)、read(读得懂)、write(写得好)。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够,分别在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临床药理学课程的讲授中应用了seminar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相对比,我们对seminar教学法作出以下总结:

1.1 seminar教学法更注重互动性

seminar教学法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由学生占主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吸收,提高教学效率。

1.2 seminar教学法更具有激励性

seminar教学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整个研讨会由学生来完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3 seminar教学法更具有研究性

seminar法教学的内容在课本的基础上,由老师提出问题或者学生自选题目,紧跟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查阅大量的书籍和研究文献,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问题和新的研究方向,seminar法教学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实用型的学生。

1.4 seminar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

seminar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参与的机会和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开展合作,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和自信心。

2 临床药理学的飞速发展

临床药理学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其主要任务为通过临床药理学研究,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监察上市后药物的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提高病人治疗水平。因此,临床药理学是现代医学的医疗、教学与科研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近几年来个体化医学和循证医学概念的提出和应用,进一步丰富了临床药理学的内涵。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对我国新药的开发、新药的临床研究、创新药物平台建设、药品管理、医疗质量和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临床药理学在新药临床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等方面的完善和推动我国新药创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合理用药和个体化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效和不良反应的机制研究等方面也作出了显著成绩[9-10]。

我国临床药理学发展迅速,正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当规模的临床药理专业队伍,在新药研究、药物评价、教学、医疗、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咨询服务中发挥重要的学术骨干作用。广西医科大学也非常重视临床药理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分别在各附属医院成立临床药学部和建立药物临床研究基地,承担各类新药的临床药理研究任务,汇集了药理学、临床医学、药学、化学、数学、生物统计等专业人员,为我区新药临床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分别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临床药学部和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建立教学共建单位,聘请附属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专家为特聘教授,来为学生进行临床病例的讨论和指导学生在医院各个临床科室的临床见习工作,并培养了一批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除此之外,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定期开展临床药理学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种临床药理学学术研讨会,积极促进临床药理这门学科的发展。

3 临床药理学课程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重要性

临床药理学是在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中应运而生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兴学科,其主要职能包括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市场药物的再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除此还承担了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临床药师的培训。seminar教学法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这些为学生在临床药理学知识的学习提供基础和条件。

3.1 临床药理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来自于临床实践,最终服务于临床用药。药物的临床研究和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药物的临床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新药的临床试验,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主要包括: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并及时向药监部门进行汇报。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多数药物的药理效应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不同人群中服用同一药物,疗效有很大的差别。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反应个体和群体间差异可以避免重大医药事故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seminar教学法可以通过病例讨论和运用临床药理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临床用药的实际问题以及加深临床药理学知识的掌握。

3.2 seminar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性学习

近些年来,临床药理学的学科地位彰显重要,临床药理学的学科的发展对新药的开发、药品管理、提高医药质量和研究水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临床药理学特点,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献,把握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seminar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查阅相关问题的大量资料和文献,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11]。

3.3 seminar教学法强调团队的合作

seminar教学法要求学生互相合作,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 应用seminar教学法能够集思广益,充分融汇大家的思路和知识,共同为临床药理学课程的学习输入新鲜血液。

4 seminar教学法在临床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临床药理学课程强调实践,重视实际病例的讨论,在临床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eminar教学法可以将书本知识和临床实际用药结合起来,并将本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和科研成果引进seminar教学中,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我们在进行临床药理学教学时,根据临床用药的分类分别将学生分为高血压病药物讨论组、糖尿病药物讨论组、精神性疾病药物讨论组、肿瘤疾病药物讨论组等若干小组。每两周举行一次研讨会,每次约2 h,各个讨论组轮流进行宣讲。讨论小组根据所学的课程和临床实际用药中发生的情况,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学术报告或病例讨论。研讨会以中英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可邀请教授、高年资同学和临床医生参加,还特别邀请附属医院的专家参加。比如,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也是肥胖或体重增加病人的首选用药,我们在临床见习中发现二甲双胍的疗效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服用二甲双胍后疗效有很大的差异,同时还发现二甲双胍对肺癌有一定的疗效,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举行一次seminar研讨会。首先由老师指定题目,然后学生先熟悉课本的知识,再根据临床实际发生的问题,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最后进行学术研讨,这个研讨会由糖尿病药物讨论组完成。

首先,由主持人—教师简要介绍本次seminar研讨会的主题——二甲双胍药物效应个体差异的研究进展(5 min)、同时介绍报告人员的安排和报告的进程。 其次,由报告人进行宣讲(30~40 min)。本部分是seminar的主体部分。 报告人针对报告的主题陈述自己的观点,通常称为presentation。报告人代表小组的全体工作(group work)。报告者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论述,对报告者的要求是表达要精确、简单明了、衣着整洁、态度上礼貌谦虚。然后,由点评人评论 (5~10 min)。在这一阶段,先请group work进行补充性发言,然后大家可进行包括提问、批评、建议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发言式评论,指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或多媒体演示中的错误,或要求报告人对某些内容进行解释,报告人一般只作简要的解释说明。接下来,由听讲者进行提问与辩论(15~20 min)。这一阶段主要是围绕presentation的主题进行交流,所有参加者可向报告人提问,对报告人以及group work的观点、论据提出意见,或对命题进行辩论。报告人及group work可以进行解释和补充,这是学术交流中最精彩的部分,可以充分展示group work的学术积累和思辨才智。在交流阶段,主持人调动大家的参与热情,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同时也要把握讨论的方向,使讨论紧扣presentation进行。最后,由主持教师对本次presentation进行评价与总结(5 min)。教师对本次seminar所取得的收获或对研究的问题进行

分析和总结。主持人要善于从学生的评论和观点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学生的工作进行鼓励。课堂结束时, 教师向学生发放评价单让学生填写,主要是为了收集学生对报告人所进行的presentation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方式、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运用以及辅助手段的运用等。为改进学生的报告技能提供反馈信息。将学生的seminar报告论文装订成册,作为资料保存[12]。

第4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临床中药学 探讨分析 学科体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18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34-01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临床中药学已经逐渐发展为比较独立的一门学科。但是,业界对临床中药学的存在形态、研究领域及内容和学科属性等问题的认识普遍不统一,这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坚持医药结合的思想是建设、发展临床中药学的重要内容。

1 关于临床中药学的属性、任务与特点

1.1 属性。临床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临床应用的学科,是将中医学与中药学相结合的应用学科,是介于广义的药物学和中医治疗学之间的新的边缘学科,是中药学下的分支学科。

1.2 任务。临床中药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保证中药的合理、有效的临床应用。

该学科的研究重点就是要将过去传统的药学以“药”为重点的思想转向“药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新思想;简单的理解,就是要以病人为对象,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安全及合理、有效地用药。

1.3 特点。从学科比较学的角度看,临床中药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3.1 临床中药学基本上是以满足中医临床用药的需求为目的,进一步根据其需求和用药规律,开展中药学的相关研究;然后再以中药学的研究成果指导和确保中医临床用药的优化和安全。

1.3.2 从两个角度出发。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出发:中医临床用药的角度和中药研究的角度。但不论以何为起点进行研究,都应该大力开展、完成“三大结合”的工作,最终实现“老药新用,普药特用,提高用药安全”的主要目标。

1.3.3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要实现临床中药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保证所有的研究工作都要根据中医药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阴阳五行、动态平衡的基本内涵,注重脏腑经络的病证方药对应、生理病理和以临床疗效为检验标准的有机结合。

1.3.4 具有新兴边缘学科的优势。临床中药学既是一门药学,也是一门医院;更是一门介于中医治疗学与广义药物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所以它有一般学科所不具有的重大优势。

2 关于临床中药学的基础、主要研究领域、内容与存在形态

2.1 基础。在中医药学的起源阶段,“药食同源”、“医药同源”,药事实践与医事实践都是密不可分的。“学术基础在临床,学科生命在疗效”是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中药学和中医学的基础知识,是指导中药的研究与应用的理论基础;并且中医各临床学科是中药学发挥作用与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阵地。

2.2 主要研究领域。

2.2.1 文献理论研究配伍关系、传统药性及其禁忌等。

2.2.2 临床用药研究临床各科不同病证的治疗用药方法与规律等。

2.2.3 实验分析研究机制分析、成分分析、疗效分析,即药理药效研究等。

2.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向。

2.3.1 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的前提是结合临床研究中药理论中药理论的研究。通过结合对中药理论的临床研究,来揭示例如中药性味归经等学说理论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2.3.2 为了筛选固定有效药方作为新药和开发药物研究的基础,要临床来观察药方的疗效,新药开发、临床用药的研究的一、二期临床研究工作等,一定以临床中药学的体系与方法作为指导和支撑。

2.3.3 注意用药禁忌、精研复方配伍、复方配伍是中药普遍的应用形式。

2.3.4 核实研究品系质量药品、同名异物的优劣真伪,是临床有无效用的关键。

2.3.5 分析熬制药物的用量、权衡用量轻重是确保药效的重要步骤。

2.4 存在形式。在研究机构、医院、研究室、生产厂家的调剂室、质控室等单位和部门、实验室,都有临床中药学的工作存在,因而需要大量相应的工作人员。

3 关于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3.1 多学科全面研究、协作互补、全方面发展的临床中药学的发展,需要依靠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中药其他基础学科和分支学科如药化、药理、制剂等的发展,更要依靠当代新科技手段的帮助与应用。

3.2 中医学与中药学结合进行中医临床实践,可以更好地保证合理用药、提高疗效、保证安全服务。中药学科的建设,应始终注意与中医临床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依靠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提高水平和疗效,服务于临床的实际需要。

3.3 临床中药学是以传统中医药学为主体的现代学科。由此可见,该学科的发展,必须坚持现代研究与传统研究相结合,以坚持传统的中医药学主体为基础,更好更多地使用现代研究方法与手段,深入发展对传统中药学的领悟,从而发展现代化层面的临床中药学。

3.4 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结合使临床的实验微观研究与宏观疗效观察研究能够更好地相互互补、促进。只有依靠和坚持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结合,才能实现“优化量效老、药新用,常药特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科价值。

3.5 培养复合型人才多学科相互补、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中医学与中药学相结合、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发展途径,成为复合型人才,并懂医善药的。

4 关于临床中药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中药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4.1 临床中药学的学科体系结构。

4.1.1 学科学术体系。以临床“合理、科学、安全用药”为目标,以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方剂)的各系统主要以病证用药规律、药理药效及其应用要点为研究核心,以实验研究与临床结合为主要的手段。

4.1.2 学科的工作体系包括研究机构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学术思想体系三个方面。

4.2 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4.2.1 基础。生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方剂学和基础学科。

第5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 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 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误思想影响下,中药及中成药超剂量、超时间使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归咎于我国对中成药和中药安全性在的认识不足。

    2 发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对策

    2.1 重视和遵循中医药的独特理论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模式,因为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辨证施治,中医药是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所以要想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就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采用现代方法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应采用不同方法多方面进行考察,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质量标准的制订仍不完善,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监管,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和中药传统剂型改造的新剂型[4]。降低中药用药风险,规范临床使用,遵循中药配伍禁忌。

    2.2 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应积极参与临床

    为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中药临床药学人员需要下临床参与临床活动,这也是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可采用定期跟随科室主任、主管医生一起查房会诊、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咨询和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活动。此外,中药临床药师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与协作关系,对不合理用药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每天按方抓药、只以药物为中心的观念和现象,不断提高临床药师自身的专业价值。

    2.3 加强人才培养

    在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方面,中医药院校首先应承担基础人才的培养重任,应广泛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专业课设置上,在本科的前两年重点学习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后两年就相对削减现有的化学课程,加强中医学、中医临床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从力所能及的培训和教育入手,如培训班、函授班等方式,多层面加大临床中药师培训力度,尽快提高现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临床的需求。

    3 结语

    临床药学是药学发展的方向,而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会成为中药学的一项重点工作。中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所以无论是大型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应重视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注重中药的合理应用,发挥我国的传统医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茂华,陈仁美,谈发明. 中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特殊性的思考.中国执业药师,2011,8(9):42-43.

    2 王丽霞,牟稷征,陆丽珠.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药房,2001,12(9):570-572.

第6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 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 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误思想影响下,中药及中成药超剂量、超时间使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归咎于我国对中成药和中药安全性在的认识不足。

    2 发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对策

    2.1 重视和遵循中医药的独特理论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模式,因为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辨证施治,中医药是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所以要想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就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采用现代方法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应采用不同方法多方面进行考察,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质量标准的制订仍不完善,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监管,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和中药传统剂型改造的新剂型[4]。降低中药用药风险,规范临床使用,遵循中药配伍禁忌。

    2.2 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应积极参与临床

    为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中药临床药学人员需要下临床参与临床活动,这也是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可采用定期跟随科室主任、主管医生一起查房会诊、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咨询和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活动。此外,中药临床药师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与协作关系,对不合理用药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每天按方抓药、只以药物为中心的观念和现象,不断提高临床药师自身的专业价值。

    2.3 加强人才培养

    在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方面,中医药院校首先应承担基础人才的培养重任,应广泛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专业课设置上,在本科的前两年重点学习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后两年就相对削减现有的化学课程,加强中医学、中医临床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从力所能及的培训和教育入手,如培训班、函授班等方式,多层面加大临床中药师培训力度,尽快提高现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临床的需求。

    3 结语

    临床药学是药学发展的方向,而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会成为中药学的一项重点工作。中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所以无论是大型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应重视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注重中药的合理应用,发挥我国的传统医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茂华,陈仁美,谈发明. 中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特殊性的思考.中国执业药师,2011,8(9):42-43.

    2 王丽霞,牟稷征,陆丽珠.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药房,2001,12(9):570-572.

第7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藏医药临床科研水平得到提高研究报告显示,自治区藏医院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胆疾病、风湿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慢性胃炎的研究,按严格的科学要求做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其疗效显著,大大降低了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不愈而发展为胃癌的发病率。这项研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这也是卫生战线上首次获得的最高部级奖励。不少藏草药及藏成药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由青海金诃藏药集团和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攻关课题——“七十味珍珠丸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传统经典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是藏医临床治疗各种肝胆疾病,特别是乙型肝炎的必备药品[2]。二十五味珍珠丸也是一种传统的藏药,对多年的中风、偏瘫、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极佳,不但被藏民誉为溶解血栓的“疏通机”,而且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此外,还有很多传统藏成药的药理和应用也得到进一步研究。如仁青常觉、仁青芒觉、二十五味珊瑚丸、坐珠达西、九味牛黄丸、智托洁白丸、藏汴宝补肾丸、七味散、冰片九味散、檀香八味散、诃子十味散、熊胆七味散、石榴八味散等。当前,还有大量药方散落在寺院和民间,既无标准也不规范。很多藏药研究开发机构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远赴牧区、民间、寺院,搜集挖掘、整理藏药秘方、验方、组方,积极抢救保护传统藏药的民间宝藏,但仍有许多未发现的药方,值得进一步发掘。

存在的问题

临床研究基础薄弱,名词、术语缺乏规范从现有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藏医药的名词、术语、诊断等缺乏规范,导致沟通、交流的困难和研究结果的公信度较低。研究层次和水平偏低藏医药的疗效显著,凝结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对藏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藏药浴疗法、尿诊法、高原藏药等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病、皮肤病等方面作用显著,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藏医药形成的文化背景、区域环境等的复杂性,藏医药临床研究基础薄弱,藏医药临床研究论文很大一部分属于个案报道或未进行随机对照研究[3-4];部分设随机对照的文献没有记载具体的随机方法和组间基线的情况,即使个别有记载也过于简单,甚至将随机、半随机和随意混淆。多数没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甚至部分没有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疗程不规范、缺乏统一性、样本含量小、可控因素差、缺乏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等问题的存在,常干扰藏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结论,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提供最佳证据,阻碍了藏医药临床医学治疗性研究水平的提高。临床特色技术缺乏规范藏医特色医疗技术作为藏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藏族人民群众乃至一些特殊人群的欢迎,确实解决了一些难治性疾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解决了现代医学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火灸、油脂擦涂、放血、金针、药浴、敷缚、藏医熨敷、药蒸等疗法,这些藏医特色核心技术为藏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中不少技术由于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其推广应用存在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藏医药走出藏区,服务海内外。现行的临床指导原则有悖藏医药理论特性目前,藏药尚无基于藏医药理论制定的藏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只能参考现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制定藏药成方临床试验方案,而这种做法在藏药研究实践中造成了诸多矛盾。①藏医在长期的医药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在药物认识和用药习惯上与中医药存在很大的差异;②藏药的药性理论及功效主治与中药有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一些药物的独特效用与中医药认识完全不同;③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设计的研究方案和套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藏药临床疗效严重违背了藏医理论体系,也无法完全用所得的试验数据验证藏药临床的治疗作用。没有藏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藏药的发展只能削足适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藏医药研究方法思考

第8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摘要】

论述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以及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等相关内容,认为借鉴西药的PC方法监督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临床药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新途径,从炮制、辨证、配伍、煎煮、对症等几方面总结了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的结合点。

【关键词】 中药 临床合理用药 药学监护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伴随着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中药的应用也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与现代化。近年来,随着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如日本柴胡事件、新加坡黄连事件、美国麻黄的副反应等,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药学监护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药学专业名词,在我国的推广实施尚处于宣传介绍阶段,但是其重要性和时代性却是不容忽视的。借鉴西药的PC方法监督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临床药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对于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中医中药自身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运用中医学的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即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组方用于患者,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1]。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保证药物使用安全、及时、有效并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达到正确的治疗目的[2]。

对中药的使用虽然总结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临床上仍有医生用药不当,病人对中药治疗的不依从性,药物本身的来源、炮制加工、制剂方法、配伍、给药途径、剂型以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不当等[3]都会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甚至很严重。因此,加强中药的合理用药,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中药的应用进行临床监护是十分必要的。

2 药学监护

2.1 PC的定义与主要内容PC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1987年由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的Helper和Strand教授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药学专业名词。1990年Helper等提出了PC的定义:药学监护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 ①治愈疾病; ②消除或减轻症状; ③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 ④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PC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 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提供PC的目的是药师的工作要直接面向病人,药师直接对病人负责。“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4~6]。1993年美国临床药师协会给药学监护下了明确定义,并得到国际药学大会认可:为了在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方面取得明确的效果而提供的与药学有关的直接的负责的监护。这就意味着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病人用药安全和有效的社会责任[7]。

2.2 PC的重要性[8]实施PC将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病人的疾病得以治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 由于大幅度减少或杜绝不合理用药,节约药物资源,因而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药师在医院乃至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药师的收入。

2.3 PC应用于中药合理用药的可行性中医用药讲求辨证论治,其实质即为个体化给药,与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合理用药是一致的。目前中药临床用药存在着超剂量、不规律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根据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用药[9],即将PC应用于中药合理用药是必然可行的。现代临床药学的发展提示,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实施PC不只是一种设想。可以预见,其对于中药师更好的发挥其职责,与中医师合作交流,有效地促进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3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

为促进中药走向国际,走向现代化,发展祖国中医药理论,更应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深化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3.1 炮制方法得当,强调规范操作中药炮制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保证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掌握各种不同炮制品的效用差异,是中药合理用药的必要前提,是临床治疗药到病除的根本保证[10]。炮制方法的得当与否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好坏,因此炮制过程中要强调规范化操作。药师是实施PC的主体,应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有效地监督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实施PC。

3.2 辨证施治,方精药专,用量准确中医治病应辨证论治,临床用药要根据病情而言[11]。诊断正确而用药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有时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必须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

大方、大剂量是临床普遍存在的现象[12]。处方用药取效并不是与所用药量成正比,而是和辨证是否准确、治法是否得当、用药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处方用药的规律有其传统性,临床用药都应遵循规定剂量[11]。当然,医师可以因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人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酌情增减用量,但剂量的确定一定要适中,以安全有效为目的[13]。

因此传承中医治病理论,对证用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合理组方,是合理应用中药的基础。同时,中药师应对中医师在处方开药时进行监督,相互配合,共同协商,更好地实施PC,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

3.3 药物之间配伍以及联合应用要得当、合理,注意用药禁忌药物之间的配伍联合应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主要有西药之间的配伍、中药之间的配伍、中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等。药物之间配伍联合应用得当,则功效倍增;应用不当,不但无效,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3]。

中药的联用,功效相似药物的合用,特别是几种含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有毒成分的增量和蓄积[14]。中西药联合应用,不但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还能增强西药的疗效,但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有着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2]。

药物之间的配伍及联合应用有其优势又有其弊端,因此应用要得当、合理。清开灵与青霉素联合静脉滴注可引起休克[15];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配伍使用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有死亡病例报道[16]。可见,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中药注射液应尽量单独使用,不应与其它药物联用[12]。药师应运用其专业知识并借鉴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审核药物的配伍联用,避免药源性疾病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3.4 煎煮方法科学规范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服法都十分重视。明代李时珍说:“凡服汤药……修治如法,而煎药者……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汉代名医张仲景对中药用法的认识更深刻透彻,《伤寒论》把中药的煎煮分为先煎、后煎、轻煎、重煎……等不同方法。但是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有效成分被提取分离,药理效用被证实,古代积累的用药煎煮方法大多数科学合理,但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要强调煎煮方法的科学合理。

陈英文[17]对885例门诊病人中药咨询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咨询药物用法用量者最多达到360人,占40. 68% ; 咨询中药煎煮方法的有200人,占服用汤药病人的22. 60%。可见大部分病人对中药的用法、煎法不清楚。PC过程中要求药师对煎煮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要求医师处方规范,做好医嘱,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中药只有在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指导下,应用规范的煎法,多样的服法,科学地择时,并合理协调好药物与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这些与现代医药学的药学监护学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是一致的[18]。

3.5 对证用药中医用药必须综合疾病分型、人体差异、气候变化、药物功效等诸方面因素,所以往往会出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现象[13]。个体差异特别是过敏体质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情况制定相应的给药剂量与途径,但需注意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外用药决不可内服,肌肉注射药物决不可静脉注射,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1]。医师与药师应采取时时监护,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规范、有效。

4 结语

中医中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与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中药用药在物质基础(靶向基础、药物基础)、作用机理(黑箱理论、概率论、模糊数学理论、辨证论治)、治疗特色(双向调节、标本兼治、整体观念)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与特色[19]。虽然中医中药治病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应用不合理等原因,多次出现中药不良反应事件,使中药在国际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变这种现状,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PC是一种全新的药学服务模式,向我国传统药学服务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接受新的药学服务理念,创造条件使之付诸实施[20]。PC应用于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要求药师与医师、护师相配合,运用其专业知识,借助医师的临床经验,并及时从护师获取病人用药信息,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更好地促进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在我国,临床药学还没有普遍开展,实施PC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应该看到PC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应我国医疗机构的发展道路。中药的临床应用与PC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全新的方向,适应临床药学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程廷仁.浅谈合理使用中药[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4(3):34.

[2]曾昭全.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J].海峡药学,2000,12(1):85.

[3]李凤玲,杨 杰,李 健.简述中药的不良反应[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30.

[4]高世嘉.药学发展的新阶段-药师监护 [J].中国药学杂志.1995 ,30(2):97.

[5]唐镜波.药学监护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药房,1995,6 (1):7.

[6]张新萍,郭海平,杨智敏.药学监护与临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 16 (10):469.

[7]陈秋潮.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 (9): 393.

[8]董亚莉,马志明.浅谈药学监护[J]. 临床医学,2005,18(10):1366.

[9]屠梅芳.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初探[J].中草药,2003,34(10):附26

[10]韩迈仑.中药炮制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前提[J].中国药业,2004,13(7):23.

[11]曾祖霞.浅议如何合理使用中药[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5(10):38.

[12]张旭丽,孟 昕,李 丽.浅谈中药的合理使用[J]. 中医药学报,2006,34(4):62.

[13]肖爱丽,甘 泉,兰 奋,等.中药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1,1(3):165.

[14]赵雪梅,徐 波.中药的合理应用[J]. 齐鲁药事,2005,24(8):496.

[15]刘玉斌,张玉生,高文岳.中药天门冬的真伪鉴别[J].中医药学报,1999,1:39.

[16] 薛广成,杨冬青,李晓虹.浅谈五善七恶与荡科疾病[J].中医药学报,1999,6:11.

[17]陈英文,唐红梅,任结梅,等.885例门诊病人中药咨询情况调查与分析[J].海峡药学,2004,16(2): 107.

[18]李玉春.试论煎服中药的药学监护[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21.

[19]郑 军.中药用药理论与特色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1):53.

第9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药品供应科,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通过分析中药师职能和工作内容,探讨中药师在提高专业能力和临床素养、科学合理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积极参与临床中药学相关实验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为提高中药师临床药学服务水平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发挥中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药师;专业能力;临床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149-01

临床药学服务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2002年,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和《医疗机构药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由临床药师组成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1]。近年来,西药临床药学发展迅速,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则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就中药师如何更好的发挥临床药学服务作用进行探讨。

1提高专业能力和临床素养

为了更好的应对和处理临床突发事件,中药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素养。专业能力的提高在于中药师对药材、中成药、保健品及中药饮片采购、保存、调剂、合理使用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此外,对中药饮片的来源、产地、炮制的掌握程度也是专业能力的表现。中药师作为沟通医生和患者的桥梁,严格的审方不仅能够协助医生正确的使用药物、解决影响药物疗效的相关问题,而且能够帮助患者了解处方的用法、使用注意事项等以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专业知识有限,很容易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补骨脂的处方别名是破故纸,而木蝴蝶的处方别名是洋故纸,中药师不了解这些,在调剂药品时,就容易出弄混淆。再比如牛蒡子,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自然铜直接写药名需调配煅制品,而专业知识不牢固的中药师就容易弄错。另外中药师需牢牢掌握中药十八反、十九畏,以及有大毒中药如砒石、斑蝥的临床最大用量,避免配伍禁忌和中药毒性事件的发生。

临床工作中,中药师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中成药的使用比例较大,解决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中的问题也是中药师工作的重点。目前各综合性医院中成药的使用调查表明,临床上80%~90%的中成药处方为西医师开具[2]。有些西医人员在使用中成药时没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如无论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只要症状相符,都开双黄连口服液[3]。另外,有的中成药用法不明确,患者服用剂量判断不准,导致疗效欠佳[4]。针对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中药师有专业的知识与医生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指导。

2科学合理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于1990年由美国学者Hepler和Strand,其含义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中药师的药学服务不能单纯的针对疾病症状对症用药,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职业、病史等综合情况。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药学服务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5]。

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包括:调配处方,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监测临床用药,研究和评价药物利用情况,检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应,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参与健康教育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医患要求的增高,药学服务的主要工作需要以调剂为主向临床转移,从以药品供应向以药学技术服务转移。以往窗口药师的模式不仅不能发挥药师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充分发挥药师的知识和才智。案例分析[6]表明:临床药师只有深入到临床中去,与医生和患者多交流才能切实提高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中药学服务,笔者根据自己在基层医院多年服务的经验,有以下建议:①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明确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责、权限和义务,使患者能够明确自己能够享受到哪些药学服务。②医院应开设单独的用药咨询窗口,方便药师为病人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开展药学服务工作。③定期开展处方分析工作[7],药剂科要定期开展处方分析工作,让各个药师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本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建立赏罚制度。④基层医院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临床药师学习园地,将工作突出的药师的药学服务经验刊登到上面,这样既能锻炼药师的写作能力,又便于医生和患者加深对临床药学服务的理解。

3积极参与临床中药学相关实验研究

医院的发展要求医院建立自己的药学实验室,药学实验室是药学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是临床药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示范推广中心。专业的药学实验室始终紧密结合临床,以中药临床应用为核心,不断丰富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法和内涵,为中药师提供实践和应用的平台。中药师应积极的参与与临床中药有关的实验研究,对临床中疗效明显的处方进行制剂和最佳配伍比例的研究,充分发挥中药师的专业优势,研发出特色明显、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院内制剂,更好地服务临床。同时,为医院创收,增加经济效益,发挥中药师的综合作用。

中药师在院内制剂的开发研究中应发挥以下作用:①对经临床验证安全有效、具有较良好的应用前景的方剂进行论证;②确定组成方剂、剂量等;③进一步验证、研究,制订制剂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检验、药物毒理试验等工序。

目前,临床中药学服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临床中药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临床专业知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深入临床,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好的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完善的药学服务,才能更好的履行临床中药师的职责,对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红,赵璇,倪修红,等.中药师如何更好的为临床服务[J].中国农村卫生,2014,(z1):111-112.

[2]张碧华,谢沂伯,邵晖,等.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价值[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5):441-444.

[3]罗茂玉.中成药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海峡药学,2007,19(7):103-104.

[4]李秋云,封南华,刘伟,等.中药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1,24(8):25-27.

[5]何丽霞.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3,(7):93-94.

[6]田艳平,朱燕,陈瑞玲,等.呼吸科临床药学服务的案例分析[J].药品评价,2010,7(12):56-5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