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

第1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 精神障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73

精神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抗精神病药物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疾病的疗效,决定着病情的稳定与否[1]。本研究进行了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同时运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2],对入组评定,并对影响疾病康复因素的发生及消失情况进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接受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平均39.3±5.14岁,平均发病年龄23.3±3.84岁,平均病程11.7±5.321年,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由三级医生查房明确诊断,取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后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入组的药物治疗无特殊限制。

方法:借鉴Liberman《社会和独立生活训练模式》[3]结合我国患者实际情况对研究组对象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①了解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知识;②识别药物不良反应;③和专业人员交流,处置药物不良反应;④识别病情发展先兆,进行症状自我监控;⑤病友中轮流推出室长与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日常事务,汇总发现的问题,采纳合理建议;⑥安排患者假试出院(daycare),工作人员、患者、家属互相随时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均通过一致性测验,对研究患者在入组前及课题实施1、2、4周进行BPRS、SANS、SAPS评定,观察影响患者病情康复不利因素的变化情况,共录入60例完整资料,其中男34例,女26例,有5例患者(男4例,女1例)未完成课题,予以剔除。

统计学处理:所录入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两组入组前后BPRS总分比较: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相当,具有可比性(t=0.36,P>0.05)。研究组在第1周显示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照组在第2周后开始显示疗效。见表1。

两组SAPS总分比较:研究组于第4周效果明显,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NS总分比较:研究组于第2、4周末,阴性症状改善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观察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因素变化情况:接受模式训练组其存在的消极因素发生、发生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关数据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4。

讨论

专科药物治疗精神疾病虽是控制病情的必要手段,但有关资料提示,运用Liberman《社会和独立生活训练模式》对患者进行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及康复。本研究提示,入组经药物治疗后病情均程度不一的有所缓解,然而同时对患者进行药物自我处置模式训练,普及人群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祖承.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第2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高血压防治在农村和城市中存在巨大差别,农村高血压防治情况严峻[1],乡村医生作为最基线的高血压管理者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2009~2012年连续对云南多个县的乡村医生进行了现状调查及高血压培训,试图总结出较为有效的乡村高血压培训模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开始对西盟佤族自治县、龙陵县、云县、沧源佤族自治县、马龙县、勐海傣族自治县全县乡村医师进行高血压调查及培训。由当地卫生局或县、乡政府负责通知辖内所有乡村医师参加。由昆明市选派高血压方面专家下乡进行培训。

 

研究方法:以武阳丰主编的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为教材[2],先对培训教师以此教材为标准进行培训。对参加培训的乡村医师先以调查问卷进行基本情况调查,然后进行6~7学时的《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培训,在培训时免费发放基层常用的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倍他乐,并在培训前后分别接受不记名的培训教材内置“高血压基层防治规范培训问卷”测试。并对调查问卷及测试进行综合整理。培训问卷包括了高血压诊断标准、生活方式改善、常用降压药分类和高血压治疗原则等19个问题。发试卷1224份,回收1224份。回收率100%。

 

统计学处理:各部分数据均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显著性水平。

 

结 果

基本情况:1224名乡村医生中,男843人(68.9%),女381人(31.1%),平均年龄38.6±18.8岁,学历以中专或高中为主(62.4%)、行医方式以中西医结合(42.5%)和西医为主(41.7%)。

 

乡村医生培训前最常开具降压药结果是复方降压药排在第1位,其次是西药中的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β受体阻滞剂,详见表1。

 

培训前,乡村医师对高血压的发病趋势增高有了解,但在如何处理上存在欠缺,尤其是继发性高血压处理、老年高血压处理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回答准确率较低,经培训,乡村医生在高血压防治理论上均有明显提高,较培训前差异显著,见表2。

 

通过调查问卷,乡村医师获得高血压防治新知识、新方法的主要渠道是专题讲座(56.6%)。开具高血压药物选择药物的主要根据是教科书(48.5%)和药品专题讲座(24.6%)。实际工作中最需要哪方面知识中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84.6%)和特殊高血压的诊治(56.9%)最为需要。

 

讨 论

高血压治疗的群体达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已有资料显示[3],在城乡高血压控制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城市高血压防治步向优化管理,而乡村高血压防治一方面是高血压患病人数的剧增,另一方面却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的明显偏低。这种情况除了和农民本身不重视高血压外,也很大程度上和直接与农民接触的一线乡村医师高血压防治水平有关。本文研究显示,乡村医师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在高血压防控知识方面欠缺,药物选择也已短效、价廉的降压药为主,和刘莉等在辽宁农村调查结果相符[4],也证实了乡村医师对高血压管理的不足。

 

在如何提高农村高血压防控水平上,不同研究也探讨了各种模式,山东于保荣试行了农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免费药物补偿的做法[5],结果显示存在用药方案科学性欠缺、工作经费和管理不到位问题,建议对高血压实行个性化管理,而培训基层医生是对广大农村高血压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的重要途径[6],本研究也显示在1~2天的集中培训中,乡村医师对高血压的防控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北京王馨的研究更是显示了社区和农村医师在社区使用《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能有效提高社区医生对高血压的诊治水平,并显著降低相关医疗费用,提示《规范》对改善我国高血压防治状况具有重要推广价值。通过本研究再次显示加强对乡村医师高血压的规范化培训迫在眉睫。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区高血压防治的投入,提供多种机会对一线医师进行培训,强化村医对高血压综合防控意识,使农村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尽快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易,卢竞前.农村高血压调查及防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1):94-96.

2 武阳丰.高血压防治基础实用规范[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1.

3 卓郎,韩令才,陈娟.农村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3):35-36.

4 刘莉,于丽娅,穆慧娟,等.辽宁省乡村医生抗高血压药物开具习惯现况调查[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5):331-333.

5 于保荣,马吉祥,张小娟.农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免费药物补偿的做法及效果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0,9(278):31-33.

第3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基地兼职教师互动药理学专职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兼职教师有丰富的实践技能与体会。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浙江医学通讯作者高等专科学校专职的师资队伍中有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浙江省/151人才0第三层次,兼职的师资队伍中有主任或副主任药师、主治医师、药店执业药师,共同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职教师可通过临床实践进修培训如到117医院药剂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临床药学培训基地、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剂科等单位进修培训,而兼职教师经过基础岗前培训,建立专兼职教师主辅带双带教,通过绩效考核、学生反馈制度保证教学质量,双方共同建立教研室-基地/优势互补、优势更优0的互动双赢制度。

二、坚持教师与学生互动

在通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讲师,学生是被动的听众。但是,在案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主体、主角。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模拟药房、经典处方分析、实战场景操练,教师的角色逐步过渡到引导者、巡视员模式,而学生通过课前准备,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教师布置的案例、处方的合理性分析,驻店药师的/问病卖药0模式,通过兴趣学习,自主翻阅相关书籍,通过各种途径如互联网获得有关知识之后,在课堂上组织汇报和交流、提问,大大丰富了药理学知识、一改以往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学到主动认识单个药物,同时扩展到对多个药物联合使用的全面认识上来,使他们对临床实际用药情况有了真切的感受,大大增长了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和指导,注重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乐于共同交流沟通,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坚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互动

教研室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索性实验0,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倡导和鼓励教师开展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小组式等教学形式改革。如实施/工学结合0的教学模式。按照零售药店规范,建立了一个具有800种药店常用药物的模拟药店,设计模拟药店现场,制定对话式/问病卖药0的实训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指导病人用药的能力;收集医院药房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对经典100张医院常用处方进行合理性的分析,模拟药房现场,制定处方分析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分析审查医院常用处方的能力。加强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手段建设和运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教师制作图文并茂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技术授课,提高教学效果。如虚拟实验的教学、医院药房药师患者实景对话的VCD播放、动漫设计等,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多重视听效果生动、立体、逼真地展示药理学的特点;进行教学教案的电子化,规范备课及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有效结合多媒体、临床见习、操作实验等,向/多元化0、/实战化0的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和规范教研活动,加强各专业课主讲教师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将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坚持药理学实验与临床实践

基地互动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基地实训是药理学实验的一部分学生在专业知识上需要进一步准备,对实践基地的基础了解,才能尽快进入角色。临床操作性、临床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是教师和学生主要教学难点,具有抽象化、死记硬背、思辨性强等特点。从早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到目前提倡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相结合,注意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理论知识,使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临床密切结合,并通过实践教学、临床见习巩固和加强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的药物知识,还包括药物治疗学与药物不良反应、药效学与生物药剂学、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与质控、药理学与药动学,药物分析与体内外药物分析,分子药理学和药动学知识等的医院药学知识的准备,克服作为药学实习生适应环境能力差、进入实习角色慢,实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情,对药剂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沟通能力欠缺等问题,坚持与临床实践基地互动,很快适应临床,及时掌握实践实战经验,达到与实习基地互动双赢的协作基础。

五、加强实践技能与拓展就业口径互动

拓展就业口径,增加就业机会,是学校与学生的一条互动教学的良好的生命线。对有明确就业方向的学生的,对口专业学习兴致点高,实践技能的提高目标性强,如在药房实习整理抗菌药物,除了熟悉工作流程外,还需要包括化学分类、抗菌谱分类、药动学分类等药学知识。在服务技能上知道相关的注意事项,如贵重药品应放在台面上交给病人、服用方法、饮食注意等。通过现场分析,就业工作实践,坚持实践中出真知,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互补,课堂教学与就业 企业见习相长,对疾病的诊治产生直观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在接触病例和见习过程中,逐步明晰药学知识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不仅苦学理论知识,还要苦练实践技能。以就业方向为切入点,实习工作热情,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工作沟通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大大提高,同时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到达互动教学目的。

第4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培训;思路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05―01

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药房作为医院的主要医技科室之一,每年承担省内多所学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1]。医院药房是以方便人民群众购买药品, 以利于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药房工作不但要保证给患者提供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更要保证患者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用药。医院药房工作主要包括销售西药、中成药、草药等各种药品,其次药房还负责药品的计划预算、验收入库、领发保管药品等,国家和医疗卫生部门明确的规定,并且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从业要求。本文以我院药房带教大学本科、高职高专学生入手,以临床药学专业的药房带教为工作切入点,探讨高校药学专业的学生实习前培训思路。

1 培训目标

1.1调剂室的培训目标如领发药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有效期药品的管理制度。

1.2制剂室工作的培训目标如配制注射剂者应具各无菌操作的设备条件、制剂操作规程、使用毒、限剧药及时,应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等。

1.3药品供应保管的培训目标如药品的供应计划及验收入库、药品保管及领发、统计报表

1.4懂得网络化管理,学会网络化管理使药房中各药品库存数量、规格、单位、价格与计算机的记录相一致,加强了药品管理和经济核算

2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2012年进入我院药房大学本科、高职高专实习学生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为教学研究对象。对照组2011年实习学生27人,采取直接进入药房实习;其中女生17名,男生10名,年龄20~23岁。 试验组2012年实习学生30人,采取进入药房实习前培改革教学后进入药房:其中女生19人,男生21人,年龄20~24岁。两组学生均为全国统一入取高考生。平时表现、性别、年龄等各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3 培训安排

3.1培训项目及培训内容学时安排(见表1)

3.2对照组直接进入药房实习,试验组培训6天后进入药房,药房教师观察两组学生进入状态实习过程及对实习2周后的学生问卷调查两组有明显差异(表2)

4 结果

结果表明,学生对实习前医院药房教学培训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传统式药房实习法。

4.1急诊药房、门诊药房、病房药房的培训 学生反应在带教老师的培训指导下,了解了一般常用药品、急救药品、品、的摆放及管理的要求。能够很快进入药房状态,熟悉发药的流程,配合老师进行调剂、发药工作。如在门诊西药房的带教老师普遍反应实习生中对处方的分类及管理,药品的摆放位置及分类掌握的就比非培训的实习生好,再如通过培训,学生进入药房既知道比较贵的药放在公共柜,普通而且常用的药就放在调剂师自己的柜;在药库里,每种药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以便于调剂师找药加药;加药不能加得太满,否则药会容易混合。

4.2理论学不到的知识加以了充填 实施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做三者一体化、进入临床药房后,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学习与临床实践完全同步,使学生在形成临床思维的同时,强化了对医理论知识的理解。中草药房的实习生感受到由于有了培训,在学校理论学不到的知识加以了充填,如医院药房培训了药品存放的药斗中,不能出现串斗,错斗;中药存放在药斗中,要每天做好填补工作,不能装太多,要定时开窗通气;药称的使用方法,发药的流程等。短短培训使学生在中草药房的实习快乐而圆满。

4.3 药房网络信息管理的培训 实现了实习学生职能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兴趣,通过培训学生很快的进入了门诊药房与收费的信息疏通工作,既保证了门诊用药,又提高了学生实习效率。

总之,医院药房毕业实习前培训,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需要改进的环节之一[2]。为高校学生在生产实训中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邹小琴.药学专业学生门诊药房实习的带教体会 [J] 蛇志,2012, 03:328-330

[2] 王萍.加强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管理的探讨 [J]新疆中医药2010,01:57-58

[3] 张然;张国伟.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实习管理方法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12:10-11

第5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自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决定在全国医疗机构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紧紧围绕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并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这一活动目标,根据原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和云南省卫生厅有关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文件要求、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结合“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和等级医院创建等,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组织,各级医疗机构认真落实各项部署要求,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同时广大医疗工作者积极参与活动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品种结构较为合理;其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控制指标明显下降;再者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所规范。现将有关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根据原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和云南省卫生厅有关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文件要求、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市卫生局每年均结合实际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同时每年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每年均结合实际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如**市延安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组织领导工作;此外,医院还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由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组织领导小组制定的年度和月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此外,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市卫生局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即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对全市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县(市)区卫生局具体负责辖区内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各项工作措施,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二、强化培训,提高认识

一是组织市属医院分管医疗、药学及医务、院感和药学部门负责人参加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二是组织县级以上医院的分管医疗、药学及医务、院感和药学部门负责人由云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经验交流学习班”;三是组织各县(市)区卫生局、五个国家(省级)开发(园区)社会事业局医政科科长、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部分民营医院的分管领导、药学、医务、信息、感染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卫生部办公厅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四是组织全市医务人员参加全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全员培训;五是组织200多名临床医师、药师参加国家卫计委在**举办的“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培训项目”等。此外,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工作,如市妇幼保健院于2011年9月、2012年6月和2013年8月分别对全院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了“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云南昆钢医院于2012年11月29、30日两天举行了为期2天的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参与医师、药师近200多人次,覆盖面达90%以上。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保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深入、持续开展,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医患沟通会、网站信息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群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宣教力度,提高群众合理用药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氛围;二是继续把医务人员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营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内部环境。如市一院通过院质控会、院内网、医院药讯、临床微生物与抗感染通讯、宣传栏和组织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全院上下明确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政治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围绕重点,扎实推进。

(一)及时转发各种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文件,使全市的整治活动始终围绕着中心目标开展。

(二)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一是明确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主任为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主要责任人,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二是按照谁发证,谁管理的原则,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各自发证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此外,各医疗机构院长与临床科室主任也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三是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均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三)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在医疗机构开展2011、2012年度和2013年上半年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均根据云南省卫生厅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定了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的现象。如市延安医院一是制定了《**市延安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使用权限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二是医务部定期到科室抽查运行病历及医嘱,对个别越级使用情况及时纠正,以保证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杜绝医师违规越级使用抗菌药;三是严格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会诊制,并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一律不放门诊使用,以促进该类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

(五)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1.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

2.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口腔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肿瘤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儿童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精神病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10种,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4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3.实施备案管理。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要及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六)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并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不合理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如市儿童医院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并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临床使用异常等情况,及时调查并提交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小组会议进行讨论,对于使用量异常增长的药品进行停药处理。

(七)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提高微生物标本质量,提高血液及其他无菌部位标本送检比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市一院2012、2013年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为46.7%、68%,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为75.5%、77%,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为 89.93%、97%。

(八)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如安宁市人民医院在对全院医师和药师开展培训、考核的基础上,于2012年8月27日下发《安宁市人民医院关于授予执业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及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的通知》(安人医﹝2012﹞39号),对考核合格的医师分别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对考核合格的药师授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同时下发了安宁市人民医院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的管理制度与程序,对新调入我院及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要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才能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在每月的处方点评过程中,严格检查是否有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及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一旦发现,对处方医师进行通报及处罚,从目前检查情况来看,通过医院HIS授权管理,医院执行情况很好,无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发生。

(九)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二级以上医院组织感染、药学、微生物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如市儿童医院按卫生部要求,对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截止2013年8月止,共随机抽查了全院医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及医嘱共367人次,处方及医嘱总数各5821张及251份病历,每月定期将点评结果交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讨论,根据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十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十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并纳入绩效考核、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等处理,进行有效干预;安宁市人民医院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小组每月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及时将点评结果交医教科及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审核,审核后每月一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情况通报,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内部公示,每张处方扣罚30元,在常规点评基础上,针对问题突出的科室,加大点评力度,不断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十)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为扎实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建立了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如市三院制定了《**市第三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考核奖惩办法》,医院根据监测情况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对未达到相关指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科室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截至2013年9月底共进行诫勉谈话8次;如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每月坚持一轮处方及医嘱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点评工作,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反馈并对不达标科室给予经济处罚,2012年受处罚的科室累计达11个,2013年受处罚的科室累计达3个。此外,对达标科室给予奖励,近三年来,对控制达标且无不合理用药的科室累计奖励金额计10余万元。

五、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一是全市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即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均分别不超过50种和35种,如市一院品种数为48种,市三院品种数为48种,市妇幼保健院为40种,市儿童医院品种数为50种,官渡区人民医院为33个。

二是全市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抗菌药物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即品规数均符合好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要求,即同一通用名称的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三级医院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二级医院口服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三级医院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二级医院注射剂型不超过1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三级医院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二级医院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2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三级医院不超过5个品规;二级医院不超过2个品规。

三是全市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控制指标明显下降。如市延安医院今年1-8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45.87%、7.78%、29.87%和38.57DDD/100人/天;安宁市人民医院今年上半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54.96%、25.22%、20.72%和35.18DDD/100人/天。

四是全市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所规范。如市延安医院2011年1月(还未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比例为88.91%,,启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到2011年12月,该项指标已降一半,到49.38%,2012年,随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该项指标进一步下降到27.55%,到2013年1-8月该项指标维持在28.30%水平,较好地完成了控制指标;市儿童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率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50.35%、29.68%和14.79%;市一院

六、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医疗机构领导不重视,致使本院对实施方案贯彻落实较差。二是少数医疗机构没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工作不踏实。三是部分医疗机构未开展抗菌药物使用专项点评工作。四是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仍然存在,极少数还较严重,如清洁手术预防用药选择错误、用药时机不合理、使用疗程不合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及门诊使用特殊限制性抗菌药物等。

七、下一步工作思路

第6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配合《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健全农药管理法制体系、监管体系和残留标准体系,以规范农药生产经营主体为抓手,以禁限用高毒农药监管和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为重点,进一步净化农药市场,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农药产品质量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围绕部中心工作,完善立法、强化执法、深入普法,加强农药产品质量监督,组织开展高毒农药和蔬菜、水果、茶叶用药专项整治,农药产品质量、标签市场监测合格率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开展农药经营单位调查,加强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在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优势区全面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加快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完成1500多项农药残留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确保不发生因农药残留超标而引发的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因农药使用事故引发的。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条例出台,完善配套规章。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工作,推进条例修订进程。认真清理现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抓紧组织起草《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和《农药登记资料规定》等配套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确保条例规定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指导地方农药管理立法工作,做好与新《农药管理条例》的有效衔接。

(二)加强源头管理,服务农业生产。进一步开展蔬菜用药调查,组织已登记产品扩大使用范围的联合试验,推动蔬菜用药登记,确保蔬菜用药安全。开展已登记农药的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及时排除风险隐患。组织开展《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培训,组建药害事故鉴定专家库,指导地方做好农药药害事故鉴定,妥善处理药害纠纷。

(三)强化市场监管,整顿经营秩序。加强农药经营管理,开展农药经营单位状况调查,检查农药经营资质,规范经营行为;指导地方做好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工作,合理安排限制农药经营网点布局,积极探索高毒农药可溯源管理。加强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检打联动,采取随机抽查与指定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近几年抽检不合格企业的产品抽检力度,重点检测非法添加未经登记有效成分,特别是高毒农药成分。开展高毒农药专项治理行动,深入高毒农药和其他社会高度关注农药的生产企业,检查落实1586号公告等规定情况,检查地方农业部门农药案件查处情况。

(四)加强农药残留监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药残留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定1500项残留限量标准,清理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农药残留监测,抽检140个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的1700个样品。

(五)落实补贴政策,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继续实施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示范推广项目,在10个省(市)11个市(县)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制定试点方案,总结实施成效,做好示范引导,完善补贴模式,拟定《低毒低残留农药名录》。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试点。

(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法治水平。大力宣传《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农药科普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农药经营培训、考核,提高经营人员素质。以“科学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题,以蔬菜等鲜食农产品农民合作社安全用药技术指导为重点,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培训农民识假辨劣、科学选购、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四、重点活动安排

(一)做好《农药管理条例》的宣传和实施工作。抓紧起草《农药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及时完成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工作,确保与《农药管理条例》同步实施。5月召开全国农药管理工作会议,对贯彻《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农药管理工作做出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药管理条例》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农药管理条例》知识竞赛,解读《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宣传农药科普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农药管理工作的关注和参与度。

(二)组织开展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培训。落实《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月份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完成鉴定专家库的组建,8月份农业部组织开展一期应急培训,各省(区、市)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培训。10月份完成《农作物药害事故鉴定办法》的起草,指导地方做好农作物药害事故鉴定,妥善处理药害纠纷。

(三)组织开展农药监督抽查。4月份,印发《关于开展农药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在农药销售旺季,组织各地对市场上流通的农药产品质量和标签进行抽查;将在农药生产高峰季节,农业部派人对近几年涉嫌违规生产假劣农药重点企业库存产品进行质量抽检。

(四)开展高毒农药专项整治。4月份召开高毒农药可溯源管理研讨会。5-6月组织交叉检查,核查已撤销登记的高毒农药企业停产及设备转化处置情况;组织开展高毒农药市场检查活动,重点检查农药批发市场、乡村农药零售店。适时开展涉嫌非法添加高毒农药产品的监督抽查。

(五)查处大案要案及时公布监管结果。根据各地举报和有关方面掌握的线索,组织联合执法,开展大要案督办、查处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不定期地将监督抽查、专项检查和执法交叉检查的结果向社会通报;对生产假劣农药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农药登记证。

(六)开展蔬菜用药调查及登记使用衔接。继续开展蔬菜用药调查工作,重点抓好菜药组合的筛选和联合试验的管理,着手开展小宗作物登记管理政策收集整理和作物分类及病虫草害群组化研究,9月份召开农药登记政策研讨会。

(七)实施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助。4月份召开《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座谈会,完善示范补贴模式,拟定《低毒低残留农药名录》。4-10月份指导地方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11月份总结各地先进经验,拟定《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推广补助管理办法》。

(八)开展农药经营情况调查。7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药经营情况调查,摸清经营底数,包括数量、人员素质、资质等,为制定《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实施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做好准备。

(九)园艺作物标准园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4月份,印发《2013年园艺作物标准园农药残留监测方案》,对140个蔬菜、水果和茶叶标准园进行产品抽查,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十)安全用药指导培训。2-4月份,编印、发送《科学使用生物农药》、《农药识假辩劣与维权手册》和《农药经营读本》等手册和挂图。4-10月份,组织对农药经销商、农民进行培训,积极推行技物结合,强化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提高农药使用者识别假劣农药的能力和用药水平,向农民推荐放心农药。我部负责对省级农业部门培训,省级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对地、市、县农业部门及农药生产企业培训,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对农民、经营者培训。

(十一)总结。12月,全面总结“2013农药监管与法制建设年”活动的经验及成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农药监管与法制建设年活动的牵头单位、具体办事机构并固定专人负责,保证工作连续性。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市、地、县,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二)制定实施方案。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辖区内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农药监管与法制建设年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要加强与工商、质检、公安、新闻媒体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请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于4月30日前将本省(区、市)实施方案报送我部种植业管理司。

(三)保障监管经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多方争取支持,加大对农药市场监管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农药质量抽查、农药执法监督、培训等经费支出,确保农药监管与法制建设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7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西药药剂;合理性;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西药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占据了医药市场的多数份额,其临床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治疗效果[1]。近年来,频发的医疗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政府及医疗对于合理使用西药药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为了防范药疗风险,各医院均需要广泛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采取合适的药剂处方管理措施,促进合理用药。为了对西药药剂临床使用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特选择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西药处方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某院2014年1月至12月未实施管理考核及2015年1月至12月实施管理考核后西药处方各1000张进行研究分析。1.2研究方法分析所选择的2000张处方中西药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合理用药、西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用药种类等。安排专门的药剂科药师担任调查人员,按照上述指标,根据其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管理,对处方进行合理的评价,并总结用药中存在的问题。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措施实施后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管理措施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一般情况下,临床用药西药处方常见不合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登记不规范、填写错漏、字迹模糊,乱用处方、处方规格及用药数量与要求不符、药剂种类不符、处方未及时修改,药不对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处方成为了主流,上述问题的发生率也不断降低,处方合格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次研究显示,现阶段西药药剂用药存在的问题包括用法用量不明,如每日服用1次的药物随意减量增次;重复给药,同性质药物重复服用,不但浪费药物,而且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害无益,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主要是为了提高药物疗效,并防止出现不良反应,但如果用药不合理则适得其反,如青霉素与维生素C共用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青霉素疗效[3]。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主要如下。①建立西药药剂管理制度,并严格规范实施[4]。制定相应的处方点评处罚条例,成立西药药剂的监督小组及事故鉴定小组,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制定西药药剂事故处理规程,做好药物管理,注射药、内用药及外用药按种类存放,注意使用期限。②在院内广泛宣传并加强培训。安排院内资深专家及药学专家引线,主动引导医务人员积极培训学习,在普及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具体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达到药事知识的全覆盖,提高全员专业素质及水平的目的[5]。医药人员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提高工作责任感。必要时可在培训结束后行笔试考核,对医护人员的学习水平进行判定,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③促进全院实现西药药剂使用规划化。对每个科室、门诊使用西药的情况每月点评,如发现不合规定的西药药剂使用情况及时提出并给出通报批评、离岗培训、业绩考核等整改意见和措施。此次研究显示,西药药剂临床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明、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方面,管理措施实施前用药合理率为71.0%,管理措施实施后用药合理率为91.0%,管理措施实施后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管理措施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玉强,朱叙德.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研究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4):1-2.

[2]权朝霞.浅谈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13-14.

[3]潘贵林.西药药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4(4):40-41.

[4]丁仁田.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对策初探[J].中国农村卫生,2015,8(14):47.

第8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公司 员工培训 培训问题 员工培训机制

1.引言

现代经济社会是在比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完善的市场化机制、达到一定程度的民主化、法制化和先进的文化环境中运行的,它与教育、科学、知识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人的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和决定因素。培训无疑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是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和提高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组织绩效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通过对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如何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进行个案分析研究,旨在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如何有效的进行员工培训带来一定的启发。

2.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2.1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背景介绍

2.1.1公司简介

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吴中药业公司)始建于1985年,公司占地7300平方米,现有员工二十五人,固定资产420万元,年销售收入200万元,是一家生产及销售药品软膏剂、蚊蝇灵、化妆品(护肤类、发用类、香水类)和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小型民营企业,吴中药业公司拥有“康福”、“吴中”、“春申”三个品牌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和先进的质量检测手段,已于2003年6月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认证证书。该公司的产品几乎全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研制推出的减肥瘦身产品在其目标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其中康福牌天然苗条霜、康福牌纤体瘦身膏已在全国各类美容院、瘦身中心、减肥门诊普遍使用,占有了较高市场份额。

吴中药业公司的高层管理部门中,家族成员及带有亲属关系的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它属于一家小型家族企业[6]。

2.1.2公司组织结构及亲属关系分析

目前,吴中药业公司共设五个职能部门,即总经办、财务科、供销科、生技设备科、质管科。由总经理领导,各副总经理分管各个科,各科室由科长直接负责,详见图2.1。

处于公司组织机构较高层次的两位副总经理属于外聘的工程师,分别是公司质量负责人和生产负责人;财务科及总经办的负责人虽不是家族成员,但与家族成员有较深的渊源。综合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吴中药业公司的组织机构中,家族成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并且还有相当部分的具有亲情纽带关系的员工分布在后勤、车间等岗位上。

2.1.3 公司员工素质结构分析

吴中药业公司员工素质结构及学历统计分别见表3.1和表3.2所示。

从以上两张图表可以看到,吴中药业公司领导层的素质水平较高,但公司员工整体素质偏低,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达到了48%,将近公司总人数的一半。员工平均年龄偏大,三十五岁以下的员工仅有四人,五十五岁以上的员工有五人,并且较高学历水平的员工年龄相对较大,年龄较轻的员工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在未来几年,随着部分员工的退休离职,吴中药业公司的员工素质水平可能会有一个较大滑坡。

2.2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概况

2.2.1公司培训组织机构

吴中药业公司依据国家对制药企业资格认证的要求,为使药品生产符合要求,使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达到标准,从而保证药品质量,规范自身的药品生产和经营行为,成立了员工GMP培训小组,见图3.2。该培训小组负责对年度培训计划进行修订、变更、监督和编制工作,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并委任总工程师具体主管,由总经办作为职能部门负责对整个公司GMP培训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研究和制定公司的培训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法。

2.2.2培训内容

培训的内容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管理法》等为基础教材,主要围绕GMP原则、规定,结合公司各类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向员工授课。公司每年根据工作需要,会选择员工外派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以技术知识为主。

2.2.3培训方式

培训的方式是有偿聘请部分有经验的老师或专家来公司讲学或作专题报告或是由公司的工程师授课;对涉及到实际具体操作的内容,安排现场观摩及模拟演练。员工个人要求的学历教育、计算机、外语培训在得到公司领导批准以后,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可由公司报销适当比例的学费。由公司出资培训的员工,在合同服务未满五年辞退或自行离职者,要赔偿培训费,赔偿办法为每服务满一年减赔20%,服务满五年可不赔偿。

2.2.4培训考核

某一项目培训结束后,会由培训领导小组编制考题,对受训人员进行考核和综合评定。综合评定是对员工各方面GMP知识和技能的考评,由主讲教师、主考人员和领导小组成员共同给出评价,作为奖惩评定的重要依据。

2.2.5员工培训参与度

在吴中药业公司的GMP培训管理制度中提到,公司会在每年设备大修期间,集中对员工进行重点GMP培训,并且鼓励支持各车间、班组或个人进行自己组织的有效形式的GMP培训学习。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每年组织的GMP培训。2007年度公司组织培训活动10次,参加人次219人次,平均3小时/次。

2.3对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的评价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到,吴中药业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培训工作小组,进行了一定的培训,绝大部分员工或多或少从培训中收获了知识。但是和多数民营家族企业一样,吴中药业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

2.3.1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

吴中药业公司成立的员工GMP培训工作小组是一个由总经理直接领导的,总工程师主管的,总经办承担培训实施工作的培训机构,由这样的组织机构引导的培训,完全是迫于形势,使得培训从对象、内容到需求,均存在针对性较差的问题。

2.3.2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狭窄

吴中药业公司的所有员工培训都是围绕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展开的,因此称为员工GMP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全是关于GMP的相关知识介绍、GMP的规则要求、质量管理知识、公司某产品的生产设备、工艺介绍等。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是要通过GMP认证,而GMP认证的条件中有对员工进行GMP培训的要求,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吴中药业公司目前的员工培训工作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导致了培训的内容缺乏前瞻性。

2.3.3 领导者培训观念落后

吴中药业公司虽然有一定的培训活动,也制定了相关的培训制度,但这不能掩盖公司高层在培训观念上的落后。吴中药业公司作为一个小型的制造类企业,它和多数中小企业一样,资金并不宽裕,在人才培养上都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舍不得对人员培训进行投资,希望将员工招来即能很好的匹配岗位需求。

2.3.4缺乏培训激励措施,员工培训动力不够

从公司的角度看,吴中药业公司并没有制定培训所取得的成果与员工奖酬、晋升之间关系的制度,也就是缺乏激励员工参加培训并争取良好培训效果的措施。

员工自身培训动力不够,主要是从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两个方面来讲。对于家族成员来说,目前他们占据着公司组织机构中比较重要的位置,他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能稳当的完成本职工作,自身不会去寻求获得能力提升的机会。而从非家族成员的角度,培训显得更没有必要。

2.3.5培训评估不足

吴中药业公司制定了有关员工培训考核的制度,也有一定的考核方法,但没有认真执行,流于形式,没能有效约束员工的参训行为,使得培训的效果较差。其次,考核制度本身存在不合理之处。考核的方法单一,只是进行笔头考试,与实际工作脱节。

3构建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机制

前文已经介绍吴中药业公司并没有系统的员工培训机制,在许多环节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虽然制定了一些培训制度,如受训人员离职赔偿的规定,但在执行时不规范,因此笔者将从构建完整的员工培训机制的角度探讨吴中药业公司员工培训机制的构建。

3.1设立培训主管部门

一个完整的培训机构是构建员工培训机制的前提,针对吴中药业公司目前没有设立人事部门的情况,可在总经办下设培训部,该部门的工作贯穿培训的需求分析、计划、实施、评估等环节。

在该部门负责人的选择上,可通过内部培养非家族成员。这样的人选对公司情况比较了解,不需要太久的磨合,也能避免家族偏见造成的培训不公现象。培训活动涉及到的责任人包括:总经理、培训主管、专职讲师、各科室负责人、各科室兼职讲师等,培训部门应对这些人员的培训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培训主管部门同时要对培训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必要时也要培训,而总经办要负责对培训主管进行考核。

3.2健全领导支持机制

在培训中,企业的决策层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参与性往往对培训效果起着主导作用。吴中药业公司决策层的培训理念仍比较落后,而培训活动要想获得成功,尤其需要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参与支持,因此,吴中药业公司必须健全领导支持机制。

首先,总经理要在“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是一种最有效益的投入”的观念指导下,重视建立和完善企业培训体系,包括尽快组建企业培训管理机构,内部培养培训负责人等,对这个机构和负责人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考核办法。其次,总经理要拟定公司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目标及人才储备方案,交由培训主管部门据此编制公司年度和中长期培训规划,并对重要技术业务骨干的培训进行研究。第三,公司要对培训费用给予支持保证,并根据实际需要把培训费用列入公司预算,适当留有余地,保证开支。第四,总经理必须摈弃非家族成员不可靠不予培训的观点,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最后,针对吴中药业公司管理人才培养明显滞后的情况,总经理应客观地强调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并在以后形成管理培训与技术培训平衡的局面。

3.3完善需求分析机制

有效而恰当的培训不是随意的、无计划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这就要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科学性、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考核的科学性。科学的需求分析机制主要包括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7]。

3.4建立培训归责机制

就培训责任而言,公司和员工都应分别承担各自的责任。加里・S・贝克尔较早就从培训投入与收益的角度,分别对企业和员工的培训责任进行了界定,他把企业培训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称为“一般培训”,员工接受此类培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但对本企业有用而且对其他企业也有用;第二种是“特殊培训”,接受特殊培训的员工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只对本企业有用而对其他企业用途很少或根本无用。贝克尔认为,第一种培训应该主要由员工个人承担培训责任并支付培训成本;第二种培训则主要由企业负责并主要由企业支付培训成本[8]。根据此界定,吴中药业公司可将外语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管理培训、在职学历教育等确定为“一般培训”,把GMP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岗位操作技能培训等确定为“特殊培训”,以制度形式规定员工接受不同类别培训所应承担培训费用的比例。

3.5完善培训实施机制

3.5.1系统策划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需要兼顾知识、技能与态度,使员工的整体素质符合职务工作、绩效改进与公司发展的要求。前文的需求分析机制主要考虑的是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而员工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无疑是员工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基石。在吴中药业公司这样的小型家族制造企业中,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员工缺乏进取心,典型的“老黄牛”型员工。因此,在兼顾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同时,态度培训应经常提上案头,逐步改善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培训部门要考虑处于不同层次、类别人员培训内容需求的差异性,设置不同培训方案,通过不同途径达到同样目的。

3.5.2灵活的选择培训师与培训地点

培训师选择的重点是考虑老师所具备的技能、培训经验、信誉等等,可以是外部邀请专家,也可以是内部的资深员工。在吴中药业公司内部拥有两位资深的专业工程师,对公司非常了解,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因此如果培训的内容是专业生产及质量管理知识,可以请他们作为培训师。培训地点的布置要有利于促进培训的效果,必须考虑和培训内容结合,根据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需要的程度做出不同的调整。

3.5.3针对性地设置培训方法与技术

员工培训方法多种多样,各种方法耗费的时间、费用、适用范围各不相同,有其相应特点与适应性。如“角色扮演法”对于受训者态度培养、沟通技能培养尤为有效;“案例分析法”对于培养受训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对策等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研讨会法”可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获取较多信息的目的[9]。吴中药业公司要针对培训目的、培训项目、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及具体要求,选择适应的培训方式方法,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3.6引入激励推动机制

吴中药业公司大多数员工对于培训的态度是不排斥、不主动,因此必须把培训效果与员工的奖酬、晋升、职业生涯相挂钩,以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就是激励推动机制,它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对于技术型员工,吴中药业公司可以建立技能工资体系,将薪酬直接与员工的知识技能挂钩。在精神激励方面,也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评选学习明星、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等进行表彰;在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时,把参加培训、掌握新知识和技术业务能力作为重要条件等。

3.7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培训评估,就是公司在员工培训过程中,依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运用一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检查和评定培训效果。通过培训评估让培训师、受训员工、公司决策者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对培训活动的评估要贯穿始终,即应该从培训需求分析是否正确、培训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培训实施是否规范、培训效果是否显著等方面,全面进行考核评价。

3.8规范执行受训人员离职约束机制

大多数民营企业不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投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害怕受训人员流失,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吴中药业公司的领导,也出于该方面的考虑,制定了受训人员离职前不满服务年限的赔偿制度,但其规定过于泛泛,对“由公司出资培训的员工”界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细化。

对于只获得过一般培训的大多数员工,通常不宜采用设定刚性约束条件的方式限制员工的流动,而应该采取正向激励方式(如前文所述)保留员工。对于享受到特殊专项培训的员工,由于公司为其培训支付了较高的培训成本,所以须签订培训协议,在协议中约定为企业服务的年限、违约赔偿及竞业避止等条款。约定的服务期和违约赔偿额度要合理,服务期的约定一般在2到3年为宜;赔偿额不能太高,高额赔偿非但不能留住人才,反而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如果受训员工在约定的服务期限届满之前提出离职,那么员工必须按比例补偿公司一部分培训费用[10]。

4苏州吴中药业公司员工培训机制正常运行的保障

4.1培训环境的保障

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需有较齐备的培训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培训设备、场地、器材等,也需要后勤服务部门提供保障。公司从上到下都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

吴中药业公司应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公正、合理地对员工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形成一个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竞争环境。这既有利于员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不断提高素质,也为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4.2培训制度的保障

培训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一系列的制度,用制度的硬力量去约束员工。因此,为确保吴中药业公司的员工培训机制能正常运行,应将机制中涉及到的相关要求制度化。要使得员工认识到培训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愈发激烈,人力资本己日益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日益成为企业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而对员工培训的投资,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成长投资的重要渠道。

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小型民营家族式企业,领导者的管理观念相对落后,没能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为了改进吴中药业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公司必须建立起一个适用的员工培训机制,尽快完善人才储备,避免因人才问题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民营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员工培训却有着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本文希望通过苏州市吴中保健药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的实践案例,试图为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引入和有效地实施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带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美)路易斯・R・戈梅斯-梅西亚,戴维・B・鲍尔金,罗伯特・L・卡 迪.管理人力资源.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赵书峰.公务员培训机制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林业 大学,2005

[3] (美)雷蒙德・诺伊.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1版.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 (英)詹姆斯・皮克福德.人员管理精要.第1版.北京:经济管 理出版社,2003

[5] 李丽鹏.吉华化工有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研究:[学位论 文],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6

[6] (日)仓科敏材.家族企业.第1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7

[7] 任坛.论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建设.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5(03):74~76

[8] 何腊柏.通过机制创新破解企业培训困局.人力资源开发, 2006(04):69~71

[9] 管益斌,孙大雁.设计员工培训体系获取企业竞争优势.市 场周刊・研究版,2005(20):120~121

[10] 王晓军.论企业员工培训机制的完善.现代企业教育,2006 (11):127~128

[11] 郭玉广.北京地区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培训机制的对比分 析:[学位论文],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3

[12] 廖世建.民营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湖北经济学 院学,2007(07):80~81

[13] 赵姗姗.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商场现代化・人力 资源,2005(06):131

[14] 李东.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第1.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15] Mark Duneman and Rowena Barrett. Family Business And Succession Planning. Monash University Business and Eco- nomics, 2004, 7

作者简介:

第9篇:中药前处理实训总结范文

就目前全国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病床及医资紧张,医护人员超负荷运转,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医疗费用也高居不下,大医院每天住院费用高达到七八百元等问题。为缓解以上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经研究决定从政策上支持,稳步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上着手,以减轻大医院的压力,提高医疗质量,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截至06年年底,全国已设置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2000个。

前景:

国家实质性支持力度在加大:

1)提高报销比例。2007年五一后,北京南京两地居民到社区医院看病,不仅可以提高报销比例,在报销范围也有所扩大。

2)社区医院药品“零差价”销售。2006年底北京2600家社区医院开始实行药品零差价购销模式,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现“零差价”销售、药价平均下降30%左右。目前,广州、上海、杭州等地也准备实行社区医院零差价试点。近期,广州市市长张广宁透露:广州社区医院药品将实行出厂价直供。

以上政府各项实际性措施的推出,可以看出政府已下定决心,并正在努力的把患者往社区医院引导。

另一方向,“零差价”从近期在社区医院的影响力上以及所涉及的药品品种数量来看可能暂时还不能对附近的平价药房产生影响,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扶持,未来的影响我们可以慎观其变。

目前社区医院面临的困境:

一、 老百姓对社区医院信赖不足、害怕因小医院的软硬件技术有限,会影响病情的治疗而宁可舍近求远去大医院看病;

二、 医护人员收入较低,影响人才队伍建设;

三、 病人少加上运营经费不足,面临生存压力;

四、 办公用房、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比较落后;

五、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工作效率;

六、 医生培训机会少,缺乏实际临床经验。

未来社区医院的发展方向:

一、慢性病防治、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五大功能。

二、小病诊断、全科化发展。

三、双向转诊-居民大病初诊、急救病紧急处理、在大医院治疗后转回社区医院康复。

药企如何开展社区医院工作:

企业不能盲目开展社区医院的工作,切忌一窝风,没有思路没有想法看着别人上马了,也马上拉一批人马起来做社区医院工作,风险很大。唯有针对目前社区医院发展中碰到的困难,针对性、选择性地开展工作,投入的费用的产出才有保证。

大家熟知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他还是钱庄小伙计的时候就敢用刚刚收进钱庄的五百两银子接济一度贫困潦倒却有政治前途的王有龄,当然当王有龄得到户部右侍郎何桂清的荐举,被委任浙台总办之职后,不仅加息还清了胡雪岩的银子,还帮助胡雪岩一手办粮饷军械,一手办钱庄业务,奠定了他一生亦官亦商创造了亿万家财的基础。因此目前的中国药企对待刚刚起步,举步艰难的社区医院也应该是共同发展,并肩前进。

协助社区医院解决目前面临的难题,帮助社区医院在居民心目中树立信心应该是药企工作的总思路,社区医院工作的主要是目的是产品的宣传+销售应该是药企的工作的大方向。

下面提供几种活动形式:

一) 全科医生培训。

社区医生都应该是全科医生,但全科医生并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疗,他们不以诊断为主要目的,全科医生要对常见病以及预防保健知识应比较全面地掌握,小病能处理,大病能鉴别。比如对心衰病人,全科医生应该能在短时间内对病人予以救治,并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建议。

据卫生部统计信息,我国5亿城市人口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但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足4000人。很多中小城市中几乎没有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全国99所高等医学院校中只有20多所开设全科医学选修课。

根据国家培训工作方案,全科医师要完成包括诊断学、传染病防治、社区急诊、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常见问题处理等内容的培训。

企业可组织全科医生中部分与产品使用有关的学科培训,可合作的部门有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省市医师协会等。

适合企业:普药品种齐全的企业可将产品知识结合在全科医生的用药知识中一起培训。

二) 慢性病防治和保健师培训

高脂血症、脂肪肝、结石病分别以11.8%、8.71% ,7.51%发病率和患病率居社区慢性病前三,慢性宫颈炎以17%的发病率高居妇科慢性病发病率首位,建议生产以上慢性病药物的厂家可介入慢性病的防治师的培育活动,将产品知识结合在保健师的培训中。

目前已经有外资和合资企业介入社区宣传,但未进入社区医生的工作,比如拜耳糖尿病知识大赛,诺和诺德等。

保健师培训项目关键是要有部级师资力量,政府级合办单位,培训后发保健师资料证,更具公信力和吸引力。生产补益类产品的企业可介入该培训,比如维生素、补血、补钙类产品。可合作的政府机关:卫生部疫控司、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大医科院校、具有发证资格的职业培训中心。

三)全国性知识活动

可举办针对社区医院多发性慢性病开展“**病知识大赛”,可以以社区医院为报名组织点,在社区医院内公布中奖名单,帮助患者走进社区医院,为社区医院拉拢人气。

以上将产品知识与全国性大型知识活动、培训相结合的半公益性活动适合大型药企、合资企业、外资企业。

对于经费有限、药品品种不多的中小型药企,建议可以从简单的一些宣传入手:

四)可选择的宣传资料形式和内容

1)健康教育墙报;

2)急性病急救手册(比如高血压、中风急救指南);

3)医生个人介绍专栏,小故事;

4)春夏秋冬保健常识、养生知识;

5)国家政策的宣传;

6)时效性强的海报条幅宣传;

如“**药业提醒您,从5月1日起到社区医院配药报销比例提高10%”。此类宣传一定会受到医院和政府的欢迎。

7)产品宣传单页;

结合产品功效与常见病的预防,可包含购买产品折价优惠券等内容。

8)提供简单不易损坏的医疗仪器。也可以是供病人自助使有的。比如免费体重器、血压测试器。

9)导医指示牌。比如“**药业提醒您往前走**米是**社区服务中心”、 “**药业提供您请保管好随身财物”。

10)利用原有做省市大医院的医生资源,组织知名医生周未等到社区医院进行指导咨询,互帮互助,大大提高客情。对知名医生来说,也愿意做一些有利提高名望的公益性的事。可以由卫生部门牵头,企业来落实。

目标社区医院及活动的选择:

有选择性的选择社区医院介入工作,可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来拨来云雾来筛选这么多社区医院呢?

1) 参考药店的管理方式对社区医院进行A、B、C分类。因每家社区医院所处地居民数量、设立的时间、医生从医经验人源、影响力、决定了每家社区医院开药量相差很多。可以从医药公司的进货流向上进行寻找进药量大的社区医院。北京杭州广州实际直供零差价,则从指定的医药公司拉流向。企业可寻找按三月平均总体进货量进行排序、也可以拉出相关重点竞品或同类产品总量进货量进行排名,找出目标社区医院。

2) 不同产品选择不同社区医院:在老年人居多的旧社区与新建小区,人口年龄比例不同,用药的品种也相关很多,比如老年人居多的社区,人血管,高血压药等保健药需要多,新建设小区,儿童用药、计划生育用药、职业病防治的需要高。

3) 对于全国有分支机构的药企,前期社区医院工作也未必全国同步开展,要参考当地社区工作规范化,发展业态,政府重视程度来选择哪些地区重点开展。比如:北京、南京、广州是社区医院先行的城市,药企可以考虑在这些城市先开展工作。

4) 郊区的社区医院因离大医院较远,有时可能人流量反而比市区的一些社区医院大。

5) 不同体制的社区医院采取不同的方法。

目前社区医院有以下几种形式:

从私人诊所转制挂牌(多为特色门诊,有一定的忠实患者,经济利益需求大);

属甲级大医院的分支机构(管理较规范,医生轮岗,人员不固定,工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

前身为原区级医院(科室较全,管理较规范);

新设立社区医院(医生较少,多为全科医生、对医学知识临床经验需要大,管理上一般为收支两条线)。

不同体制的社区医院管理方式和利益述求点不一样,要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建议从组织规范、架构明晰的社区医院和人流量大的个人诊所先展开工作。

企业社区医院代表的配备:

1) 采用OTC代表:好处:拜访路径设计经济,拜访效率高、有与药店合作的经验。缺点:与医生沟通素质要求、可能无法胜任,工作非专人专项,经验的总结和工作的深度受限。

2)从精明能干的社区代表中挑选:好处:有社区工作的经验,与社区干部、居民有一定关系,熟悉社区内部关系,组织能力强,可胜任举办讲座等活动。缺点:优秀的社区代表难找、

3) 重新招聘:不建议使用,因为对企业产品不熟悉,第一次拜访失败率高,容易使医生对企业不信任不利于企业形象的建立。

总部:设社区开发总监、平衡公司内外资源,特别是与政府机关有大型合作,更需要一定级别的人统抓这块工作。另外,需配备编写相关资料的专业人员、拜访内容、墙报宣传内容。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