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培训保险心得精选(九篇)

培训保险心得

第1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想到自己第一次踏出学校并走上国寿这块神奇的土地情景。记得那时自己是第二次来到厦门就直奔到中国人寿集美支公司面试时,当时的老总韩步全就开门进山的告诉我,所谓的组训就是组织训练。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表示认同。总的感觉我所要或者将要从事的职业挺神圣,还不错,并且和自己所学的专业也对口,一天工作7个小时,周末不用上班就觉的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刚踏出学校就交了好运了。

真正踏入组训这个神圣的职业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我经历了无知、懵懂、恐惧、徘徊、模仿、愤怒、期待,到期盼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做法,独立运作运作团队,一次完整的组训培训,但这一切似乎都遥遥无期,曾经一度我思考我想逃离这块土地。但这一切都在2006年7月7日彻底地改变了,我从原属于集美支公司其中的一个职场的海沧支公司调回了集美支公司。开始了一步一步地实践着一直在我脑海里遨游的想法和一直渴望一次系统的组训培训的机会,这一切顷刻在集美支公司实现了。2006年11月29日从重庆回来后,我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做事和做人,特别我要感谢的是集美支公司的二位老总徐游泳、柳顺峰,两位领导为我争取到这次难得培训机会。可以说这个培训机会在我的心里期盼很久了、很久了。因为我的学历只有大专和同龄人相比可以说没有一丝优势,本不敢有太大的奢望。可以说学历一直是我心理的一块痛。但这一切随着培训机会的到来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啊!当接到副总经理柳顺峰的通知时我居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我将这个消息告诉身边的同事时他们居然很不解的看着我。有什么好高兴的?蹦出一句话来“如果可以不去我才不想去呢?才不去受那份苦呢?”我非常的不解,真应证了那句话“有人毕生所追求的、却是他人于生俱来的。”道出了命运的不公。

通过这次组训岗前班培训的洗礼犹如在我身上装上了一副经过全新打造的盔甲和一把无往不胜的力刃。在此期间学到了一流组训所应具备的风范、学习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企划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诊断能力,这些能力为我开展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犹如增添了羽翼让我可以实现飞翔的梦想,使我的人生增色不少。

在重庆海兰云天有感悟、也有感动。身边发生的每一件是看是那么不合理又是那么的自然,从不情愿、不乐意、不配合、不解困惑、抵触情绪、到无条件服从,配合班导师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我们大家经历了一番新的洗礼。我们确实地实践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合理的训练,不合理的磨练”今天我们可以无愧的说:“我们一切都做到了,我们是总公司2006年第二期组训岗前班的成员。”

在29天的日子里也分不清楚是感悟多还是感动多,感悟总是夹杂的感动,感动夹杂感悟。

感悟知识的奇妙、感悟语言的魅力、感悟人性的美好、感悟岁月的离别的无情。

感动团队协作的快乐、感动沟通的畅快、感动游玩的乐趣。

无论是感悟还是感动都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插上飞翔的翅膀,他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提升的明确目标。

通过本次的学习有几点主要的体会如下:

(1)产品说明会的创新

在学习的过程中明显的感觉到我们的公司的产说会的流程过于单调和简单缺乏创新。

营销员每每感觉我们公司有“挂羊头买狗肉”的嫌疑导致营销员在邀约客户的过程中心理有障碍,不敢放开去做。

客户来公司听产说会每每感觉叫他们听产说会无非是让他们买保险,长期下来兴趣黯然。

重庆在这产说会这方面明显比我们公司有创意体现在以下几点:

1、赋予一系列单证更多的附加的含义内容。

比如:赋予投保单为心愿卡。

2、增加一丝产说会的娱乐性质。比如:观赏性、趣味性。

3、产说会的流程更加充实提供客户互相认识的平台。

比如:介绍嘉宾基本资料姓名、职位、从事的行业、公司名称。

4、产说会的流程更加简凑切实为客户着想,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养分。

例如:针对客户的不同层次在产说会流程中增加一个环节,比方针对企业的领导层这类高端客户可以增加讲授跟企业与人生紧密关联的专题,让客户真切感到中国人寿不仅仅是要卖保险,它不仅可以给客户带来保障并且可以给客户带去一系列附加的资讯和知识。

5、拓展与社会团体的接触面,善用社会资源为中国人寿搭建人脉资源。

(2)企划案的创新

1、设立企划岗,树立大市场营销观念。

2、提高企划力,时时关注市场动态和资讯以及企划行业的发展方向及时创新企划方法和内容。

3、由注重物质奖励慢慢过度到物质与精神并重方面的奖励。

4、注重企业文化以及团队精神的等无形资产的企划。

(3)注意常态会议的经营

1、每月例行产说会和创说会。

2、组训例会要变成解决问题和沟通信息的桥梁以及优势互补的会议。而不是敷衍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无聊的会议。以及注重对年轻组训在核保和理赔方面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成为一支铁的正规军。

(4)培训管理部门

1、设立培训管理岗,加快资讯的收集及资讯应用能力和课程的开发应用及推广。

第2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国寿组训之风雨彩虹路怀着空杯的心态和期待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第4期组训培训班。通过20余天的积极参与和全心投入,我在对寿险的知识、态度、技巧和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这一切的取得,与领导的帮助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领导的关心,我就没有机会参加这样高水平、高规格、超强度、超极限的提升班。在此向领导的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培训班的课程紧张而有序,培训班的氛围严肃而又活泼。回首难忘的日日夜夜,收获良多,感慨万千,现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态度决定一切,理念产生力量。第4期组训班有两条醒目的精神标语:一条是——寿险是人才的事业,人才是教育的事业,教育是培训的事业;另一条是——我为寿险而来,我为成功而来,我为理想而来。从培训班一开始我就把它们当作我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心,把首先端正态度作为成功与收获的起步。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只有从心里认同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使行动变自发为自觉,才能产生良好和积极的效果。培训班为期三周的课程也有效地证明了这一点。第一节课班主任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培训班过程中如何学习,想学到什么,学习后对自己有哪些期望?我觉得,首先要明确目标,树立信心,理论联系实际,严格遵守纪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踏踏实实朝大目标走去。不仅要以饱满的热情,专注的精神来听好每一堂课,同时也要学习讲师的授课技巧,互动的丰采,也要与各个地区的伙伴多沟通,多交流,从他们身上吸取更多的营养和灵感,每位伙伴都是老师,每位伙伴身上都有闪光的亮点,有着非常优秀的品格值得我去欣赏和学习。这样的机会,人生能有几回?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和努力呢?积极向上的态度是进步的根本保障,良好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总比别人多付出一点,总比别人多努力一些,总比别人多学习一分,离成功总会近些再近些。这是培训班给我的感受之一。二、养成良好习惯,体现组训风范。有意练功,无意成功。所谓成功,就是功到自然成。成功就是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辉煌,决不是偶然,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和人生的坎坎坷坷。专家统计,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少要经过37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而即形成的好习惯,可以陪伴其一生,一流组训的风范,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在培训班里有许多细节上的规定,比如椅子及时归位,上课手机不能携带,就餐不得喧哗,保持四周整洁卫生,着装整齐讲究,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严格履行请假手续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部队必然是一支习惯良好,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部队。培训班全封闭的学习和训练是紧张而又愉快的,大家都以追求竞争、追求卓越、追求挑战的全新精神来投入,整合旧知识,学习新技能是目标,同时,我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培训班是个很好的提升机会和修正的基地,因为在这里有来自八闽大地的伙伴们的友情提示和无私帮助,也有各位讲师的严格监督和热忱关心。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无疑会使学习进步得快些再快些。在长达三周的课程里,我的纪律是满分,这与我努力培养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组训作为职场的一名管理者与辅导者,自身必须具备光辉与正面的形象,以身作则,用实际的行动来感召和影响伙伴,做语言和行动的双巨人,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流组训的风范的养成,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目标的设定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是奋斗的方向和期待达成的境界,但日常生活中细节小事就可以体现组训的修练功底,正所谓: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三、充实知识教育,提升专业技能国寿股份制改革,带给公司全新的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更高的挑战。如何加强营销管理,如何迅速有效地拓展市场,如何健全和完善教育训练体系,如何提高营销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突破思维有所创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课题。事实和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专业培训和规范教育,提升各级主管和一线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公司营销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业务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讲,充实营销知识教育,提升国寿专业技能是第4期组训班的核心要求,也是我参加本次培训班对自己的根本要求。培训班的课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可以体会到是经过老师认真考虑,周到安排和精心设计的。第一周的课程是导入性和结构性的,主要包括组训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基本工作模式,寿险营销团队的经营运作,寿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国寿的双成企业文化,一流组训的风范等。第二周课程转入实践性和具体操作性,包含如何填写工作日志,如何进行活动管理,如何经营日志的批阅与指导,职场辅导要领,团队亚文化建设等。第三周课程有:如何安排行事历,如何进行业务推动,如何培养企划力,如何撰写企划案,如何进行沟通和激励,营业单位KPI指标分析,职场训练要素,2004版基本法,爱心激励会和经营总结会等。每一节课对我来说都是受益非浅的。其中:李俊勇讲师的KPI指标分析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非常强的实用性。通过对营业单位各项经营成果的分析和解剖,形成系统化的指标和规范化的报表,使生硬和冰冷的数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用数字说话,用指标来纠正目标,用分析来查明问题,用最佳方案来解决问题。这些对原本粗放型经营的单位来讲,具有相当现实的指导意义。业务报表体系的建立,不仅要直观易懂,导向突出,同时尽量做到格式统一,防止工作量过大而影响业务报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将可用资源优化配置,争取价值最大化。准确、科学、完整也是对业务报表的基本要求之一。系统设立业务报表并进行指标分析的终归目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职场的组训,仅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精准的判断,将发现的问题锁定下来,并运用科学的方式来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设计解决方案,只有这样的方案才能有的放矢。有关职场训练的7节课,重点是要提升组训人员的辅导和培训业务员的能力。通过辅导和培训,将组训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转移到业务伙伴的身上,并通过业务伙伴的展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达到业绩辉煌组织满堂的良好效果。怎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呢?首先要营造温馨的氛围,鼓励全员参与,激发业务伙伴提升素质,卓越成长的欲望;其次,要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一切课程的设置,专题的选材都必需顺从业务伙伴的需求出发,以创造绩效为归宿。做到需什么练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同时,要使伙伴们明白,训练是双向的交流,是互动的过程,不是传统的、简单的教与学的老模式。专业知识是组训施展水平的基础与出发点,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构筑起飞的平台。四、技巧必不可少,演练实战是宝市场如战场。要想赢得战争,光有勇气和胆识是不够的。保险营销正处于扬帆启航,期待变革的大好时期,同时,营销市场也将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组训作为一名保险教练,除了要让动运员掌握丰富的知识,端正的态度,良好的习惯以外,实用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而技巧的提升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演练,最后让市场来检验可行度。本次培训班虽然课程上已经结束了,但新的征程刚刚开始。我将以从培训班中学到的知识、态度、习惯、技巧等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实际工作中去,以持之恒的精神、认真严谨的作风,立志为中国人寿的光辉事业奋斗终身!

第3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通过这七天的 《MTP管理才能发展》、《加强与政府互动合作,提升农险服务能力》、《基层财务核算及相关制度》、《客户—服务的关键时刻》以及《合规经营与法律环境》和《汽车厂商业务发展与实务》等内容的综合培训,紧张而充实,目标和思路非常明确:一是如何带好一支团队?如何提高自身领导的艺术、才能、管理的方法和角色转换。二是在农业保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下,如何加强与政府的有效互动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在“服务经济”时代,如何做好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户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四是在新的监管形式和当前法律环境下企业如何依法合规经营的必要性。五是如何更好地发展车商渠道业务,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管理和工作中学习、掌握和提高的知识。

我们基层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稳定团队并激发士气,依法合规经营,保持市场占有率,靠制度、向服务要效益,实现利润指标,降低费用水平,如何为公司保持发展势头而作贡献?通过学习让我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在管理岗位上“责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权利”,管理能力是企业管理者所具备的特征和能力,也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素养、品质和能力的综合反映,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学会尊重下属,充分信任下属,多建议少命令倾听不同意见,学会有效授权善待下属,敢于承担责任。基层管理者是公司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我们需要对下级负责更需要对上级领导负责,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通过学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上级和公司的政策,运用有效沟通上下级、员工和客户的关系,组织带领团队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正确的做事情,这样才能与公司的策略保持一致,才能提高经营绩效和降低经营风险。

第二,在客户服务工作中,我们认识到,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客服工作在保险业中,具有极强的模仿性。保险公司间的竞争,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在更大程度上,是售后服务的竞争。但在资源共享的市场经济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当一家保险公司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效益性的服务模式,则会在短时间内被同业竞相模仿,最终由领行业之先变成了泛泛之辈,由光彩夺目蜕变成暗淡无光,此时,企业则丧失了核心竞争力,不能称雄市场。因此,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通过树立创新性思维,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坚持创新,不断改革自己,改善服务经营模式。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促营销,为前线营销队伍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全面发展公司业绩,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量。

第三,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给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灾后恢复再生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以及保障农民收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经起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将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重新提上了日程;20__年中国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以来,在遵循“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及“低费率、保成本、广覆盖”的原则下,中国农业保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于对三农保险市场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的乐观预期,相关保险主体进入农业保险市场的热情和力度加大,公司在农业保险市场的竞争力度不断加剧,我们要继续按照集团公司和总公司的要求,深入开展政府互动工作,学习推广“龙岩模式”等兄弟公司的先进经验,大力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加强农险产品研发和创新,提升公司的农险服务能力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讲政治、懂政策、讲诚信、懂市场、讲服务、懂保险的优秀三农保险服务队伍,以加强和巩固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第4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关健词:保险行业培训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保险需求量较大;保险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但管理落后、员工素质低下已成为保险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进入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财产保险业将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我国又有不少保险公司特别是地方保险公司发展历史不长,员工培训经验不足,措施不当,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使得培训出现了亏本。长此下去将影响地方保险业质量的提高,制约地方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了了解地方保险行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对**市部分保险行业进行问卷调查,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素质。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源来源于**市8家保险公司的问卷调查,其中发放调查表至各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员工手中。共发放调查表210份,回收166份,回收率79%,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98.7%;涉及太平洋寿险**中心支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分公司等,虽然这些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地方保险行业,但是这些数据足以反映地方保险行业员工培训的现状,调查的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作为统计说明。

二、地方保险公司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2.1地方保险公司员工培训的现状

2.1.1管理者和员工对培训需求的主观认识保险公司培训员工有其客观必然性,但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又如何呢?调查结果表明,8家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有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愿在具体的座谈中我发现,8.6%的公司管理者认为公司对员工进行培主的需要“非常强烈”,44.3%的管理者认为对员工进行部训的需要“比较强烈”,表示需要程度“一般”的占39.3%,而没有公司管理者认为没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因此大多数公司管理者认为培训是必要。

可见,多数管理者认识到了企业培训的重要性,而保险公司员工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在所调查的公司员工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肯定了学校教育与公司培训的重要价值,11.1%的人认为正规的学校教育对自己比较适用,而的88.9%的人认为企业培训更为重要,在深度访谈的结果表明,不同的员工做出不同的回答,主要是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工作岗位,很难简单地得出学校教育比公司培训重要,还是企业培训比学校教育重要的结论。

2.1.2保险公司员工需要培训的内容毫无疑问,保险公司培训员工的目的是增加盈利。但是选择哪些项目进行培训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盈利的目的呢?这里存在着公司管理者对于各种培训内容的价值判断问题。在对**市8家保险公司管理者的调查中发现,在非常需要的培训项目选择上,首先是以培养团队精神为目的的培训(44.4%),其次是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44.4%),再次是以塑造或灌输企业文化为目的的培训(11%);而对员工的培训调查问卷中发现多数员工更重视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51.4%),部分公司也尽力满足员工的需求。虽然对于培训各家保险公司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具体的培训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管理者的意愿实施。

2.1.3保险公司开展培训数量在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是认为每年该开展2次或以上企业占83.4%,开展1-2次占16.6%。这个问题,反映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数量之少,而要求多开展培训的强烈愿望。在一些先进的公司里,职工培训是经常的事。如摩托罗拉公司的员工培训规定:每年每位员工至少要接受40小时与工作有关的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新员工入职、企业文化、专业技能、语言及海外有关知识等。摩托罗拉公司还积极积推广电子学习(e-learning),公司要求员工每年电子学习要达8小时以上。

2.1.4保险公司培训的途径公司在确定了培训内容之后,就要考虑通过哪些途径对员工进行培训,当然也会认真考虑成本与效益的问题。在对**市8家保险公司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更愿意”的培训途径的选择上,首先是本单位内部培训机构,其次是政府办的各类培训中心,再次是有业务关系的其它单位。总的来说,保险公司培训的途径是以自己单位内部培训机构为主,以与公司的业务关系的其他单位和政府主办的各类培训中心为辅。而在与之座谈中得知,公司培训员工首公司内部培训机构,不仅是为了节约开支,也是因为部分公司内部的培训机构有较为正规的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和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培训针对性较强,员工的收效也较大。而通过座谈了解到管理者更多地是从经济角度衡量投入产出比,对培训的直接费用、间接成本与培训收益进行对比分析而后做出的选择。

从对**市8家保险公司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地方保险行业的发展历史短,加之地处较落后的地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保险公司在培训的深化及发展也还存在很多需要加强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2.2地方保险行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和指导思想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于经济效益,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亏本买卖”,出于节约成本理念,能省则省,尤其是见于培训了员工要么“跳槽”要么要求“加薪”的两难境地。这些原因造成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对待培训的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使得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技,往往流于形式。培训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然而**市的某些保险公司的领导对培训定位不清,并不是十分清楚公司人力瓶颈所在,也没有认真分析公司的困境是否通过培训就可以解决,只是简单地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教会员工基本的岗位技能和知识,无需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以至于将培训变成一种盲目的应急式、救火式工作,无法将培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达不到真正激励员工的目的,更谈不上将培训制度融入公司文化之中,同时,在这种观念引导之下,公司往往会忽视对管理层和决策领导的培训,忽略培训的潜在价值。

2.2.2缺乏各层级管理者对培训的支持力度员工培训如果离开各层级管理者的支持,培训效果就很难保证。因为培训的很多工作,特别是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的跟踪都离不开一线管理者的支持和帮助。而地方的多数保险公司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实施保障体系,各层级管理者对自己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不明确,所以在团队建设中,还有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员工技能缺乏和绩效低下是因为培训工作做的不好,跟他们毫无关系,甚至推卸责任。

2.2.3缺乏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地方保险公司没有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或者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后的简单考试上,而事后又不再做跟踪调查,使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是否成功,能否为企业带来预期收益,不得而知。这样不仅仅不能达到考评培训效果促进培训工作,对培训上的巨大投入也不能收到预期的回报。培训结束就意味着培训者与公司、与被培训者脱离了关系,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及效果反馈系统,如此循环使受训者的工作技能、工作行为、工作态度改进不大,并导致受训者丧失再次受训的信心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徐融.《企业培训宝典》(第一版).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

第5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 员工培训 风险 防范

一、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企业员工培训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容易对企业造成损失的潜在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员工观念突变、组织异动、技术问题、工作环境问题等,这些因素有可能对企业造成直接的损害或者潜在的发展影响,总体上来说,企业员工培训的风险主要就是指在培训过程收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之后对于培训结果所造成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中国

就总结出的培训风险概念来看,可以从风险造成的结果对于风险类型进行分类,即企业的内在影响和外在影响两类,内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培训的效果较低,其产生原因也有很多种,例如培训工作的安排不合理、执行不到位、管理失效等,培训效果过低也会使得培训工作的成本产生浪费,会对企业造成直接的内在损失影响。而外在影响的表现相对较多,例如在培训之后员工的能力提升后不再满足于现有的职位而出现跳槽、员工将一些企业机密性技术或信息外漏、企业对员工能力要求的压力使得竞争对手争抢核心员工等等情况,

二、员工培训风险管理内容的认识

单就风险管理这项当前时代较为前沿的内容而言,其内容包含了风险的认识、对风险项目的预测、对风险的防范三个过程,因此具体的员工风险管理工作也可以分为员工培训风险的认识、员工培训风险问题的评估、对员工培训风险的防范方法制定,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对具体的风险进行首要的认识。Www.133229.CoM

企业的员工培训的风险在上文中提到的主要分为两类,即内在和外在的影响两类,将这两类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细化,主要表现为使企业的成本投入扩大、培训的整体收益偏低、观念认识不足、培训内容的制定不足、培训制度的失调及人事影响。

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成本投入和收益是一个相对的问题,二者需要进行互为的参照。员工培训工作的成本投入是必然的,否则工作就无法开展,而只有预定的培训收益没有达成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员工培训工作的成本浪费,因此,二者之间的协调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相应的风险。

观念认识问题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管理者的认识不足和受训者的认识不足,这两类人群对于培训工作的认识不足会对培训效果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管理层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培训工作不能正确认识,例如认为培训只是对员工的一种奖励,没有认识到员工能力提升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意义;受训者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员工对培训的认识过于片面,例如认为培训只是企业的强制要求,因此自身对于培训的效果也没有过多的关注。

管理及制度上的问题产生的本质就是管理松懈及管理方式上的科学性,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应当是针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的工作能力扩展的培训,因此在培训之前就要进行合理的人员挑选、培训内容制定等工作。选取适合的员工进行培训,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后备人力资源;科学的培训内容制定是为了保证培训工作投入的收益最大化。在培训之中要保证员工签订相应的协议,保证一些事关商业机密或技术机密的信息不被泄露。在培训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验收方法,对员工的培训成果进行检测,进一步的稳固培训的效果。

人事风险主要表现为员工跳槽、竞争企业的挖角以及员工压力过大产生的辞职,这些风险的产生因素主要由员工的心理问题所影响,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员工的心理培训,端正员工的心态。

三、员工培训风险的评价及防范方法

在具体的员工培训风险评价中需要首先对上文分析的几类员工培训风险进行总结,将风险进行分类之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在具体的评价标准制定中需要针对所有的风险制定一个总体量化标准(100分),针对每一项风险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指标的比重依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项指标的量化标准制定出安全范围标准,这样在总体的问卷结束后,可以对当前培训计划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了解此次培训是否具有可行性;并且可以根据每一项风险内容进行评价,依据评价内容了解企业培训中较为普遍的风险问题,针对此项问题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改善。

具体的员工培训风险防范要从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培训观念的落实,需要在管理层和员工中进行全方位的观念贯彻,管理层的认识高度决定了培训工作开展的顺利性,员工的认识高度决定了个人在培训中所能取得的成果高低,两者认识的提升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培训投入与效果的平衡;2)在企业内部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制定培训内容的划分标准、培训计划中的保证及协议的签订标准、培训时间安排、培训人员的选定标准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制度,总体上保证员工培训工作开展的顺利性;3)通过人事管理和法律手段加强对于员工的约束,并克制竞争对手的对企业造成损害的行为,人事管理中要制定严格合同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并通过相应的协议保证员工不会对培训当中的一些机密信息进行泄露,借助法律的手段对已经发生的机密泄露等行为的损失进行挽回;4)加强心理指导,降低员工的压力,提供合理的岗位提升流程,以此加强员工的信心,并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于培训工作的认识,提升培训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胡亚妮,常勇.当前我国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2)

[2]王斌.基于组织视角的职业经理人工作倦怠研究[d].山东大学,2009,(31)

第6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附近的镇上有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里只有一个老板和雇员,他们的生意十分惨淡,每日里除了喝茶外,雇员便是与老板协商让自己何时才能够辞职,因为雇员对这样的生意实在是蹙眉头。

老板马德尔十分郁闷,他每天到街上游说老百姓,希望他们能够接纳自己的保险公司;或者去政府机关,希望他们投资给他,因为他的资金链早已经到了断裂的边缘。

忽然有一天,保险公司贴出了一则公告:给小偷办保险。大致内容是:小偷这个行业充满了风险,如果办一份保险,则可以帮助小偷们渡过难关,且安全有了保障。

这样吸引人眼球的消息一登出,便妇孺皆知,当然小偷们耳聪目明,有些好事的小偷便想挑衅一下这个大胆的老板,他们选择在一个周日上午正大光明地进了这家保险公司。

你们需要接受我们的培训,要坚持21天时间,这是我们的要求,在此期间,你们不得从事任何与本职业有关的活动,当然,所有的消费归我们公司负责。

小偷们哈哈大笑起来,他们当然不会被这样的大话吓倒,他们签了字,且答应按要求地接受保险公司的培训。

21天的培训开始了,培训课程是在封闭保密中进行的,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培训什么,只知道这期间,小偷们的活动有所收敛,村里治安情况有所缓解。

培训结束后,大家看到那些小偷早已经改头换面,21天的坚持,使得他们从骨子里接受了一种正式的教育,他们转而成了保险公司的保险宣传人,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报酬。

大家不相信有这样的奇迹产生,其他一些小偷便开始报名,不到两年时间,村里的小偷们消失殆尽。

这个叫马德尔的家伙从政府手里取得了一笔可观的投资,因为他答应政府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在两年时间里,通过他的教育与培训,小偷们不再成为社会的败类,而是社会的可用之人。

当地报社在采访他时,他解释道:21天是人们改变习惯的一个周期,在21天时间里,我邀请了心理学家、培训专家对小偷们进行心理教育,迫使他们觉得偷盗是可憎的,而通过正式经营才是人间正道,不仅如此,我还邀请了他们的家人前来,没有家人的便邀请他们的朋友游说他们,让他们感到这世间仍然有温暖存在。

第7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旅行社和保险公司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典型的代表,通过对中国现代服务业中的旅行社和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探讨这两种行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的共同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旅行社;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098-03

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中国旅行社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始接受世界旅游对中国旅游的挑战,中国旅行社将经历外资旅行社入侵的痛苦后获得重生。这种重生对中国旅行社来说要付出的绝不仅仅是开放的态度和市场,而是要对中国旅行社这种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的行业体制进行彻底的掏心挖肉式颠覆和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旅行社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改革,笔者认为这是中国旅行社改革面临的最大的一次阵痛,是旅行社获得重生的必经之路。无独有偶,中国保险业也正经历高速发展的十年,业内人士称2006年至2016年是中国保险业的春天。中国人的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通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保险公司对人力资源开发也一直在探索,但效果不甚理想。两个同样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两个同样劳动力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他们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本文着重从旅行社与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力求得出劳动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般模式和规律。

为什么本文要选取旅行社和保险公司来进行比较分析呢,主要因为他们的产品都有如下特点:

第一,无形产品,这两者卖的都是无形产品,旅行社卖的是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而保险公司卖的是转嫁风险的安全感。

第二,不确定型的产品,旅行社卖的是在未来时间的旅游经历和感受,这种经历和感受因提供服务的人不同而不同,因旅游者不同而不同,因此具有不确定性。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卖的是转嫁未来风险的安全感,但风险会不会发生不确定。

第三,以合同为载体的产品,旅行社在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时以签订旅游合同的方式确定彼此的买卖关系,保险公司也是以保险合同的形式确定保险公司和客户的买卖关系。

第四,产品多样,旅行社产品和保险产品从低端到高端品种很多,价钱从低到高任消费者选择,每种产品都需要消费者自己去判断购买价值。

第五,先支付购买后消费的产品,这两种产品卖的都是未来的情感需求,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不同,这两种产品没有帮助消费者判断价值的实质性的东西,只能从公司销售员的介绍中判断是否要购买,更多时候是靠感觉,而且要先付款很大程度上给客户带来不信任感。

1 中国旅行社和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员工招聘与配置、沟通、绩效管理、激励、薪酬、福利、培训开发。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源规划、沟通、绩效管理、激励、薪酬、福利、培训开发这些方面来谈谈旅行社和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1.1 从人力资源规划方面谈旅行社和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1)旅行社人力资源总体分为三部分即旅行社内部管理人员、业务员(销售员)、导游员,其中较多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就是业务员和导游员,旅行社在人力资源规划几乎为零,旅行社对员工的管理基本沿用传统的管理—即业务员只是企业的员工,承担一个岗位的人,和企业的关系就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种企业和员工分开的模式,使得员工不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旅行社员工对企业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的任务指标体系,员工对企业文化也没有达到了解和认同的程度,更谈不上企业给每个员工设计晋升制度,员工在企业找不到归属感和责任感。以旅行社业务员为例:旅行社的业务员基本上是与旅行社脱离的,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拉到旅游团,很多时候考的是个人的人脉而不是企业的资源,甚至他们会在不同旅行社之间进行买团卖团,业务员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不会考虑到旅行社的利益。

(2)保险公司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做得比较完善,虽然由于保险的其他特性,保险公司人员流动也大,但保险公司对人员进入该行业后的发展路径做了相当完善的规划,从业务员到主任到高级主任到业务经理以及总监,都有严格的考核指标,而且公司会有很多帮助员工晋升的学习和培训。

1.2 从沟通方面谈旅行社和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1)旅行社在沟通方面基本上是简单的单向沟通方式,即上对下的沟通,通常只是接受上级的命令,上级很少会征求下级的意见,这种沟通模式源于旅行社是小企业的规模,即便现代社会旅游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旅行社惯性使然也没有发挥上下同心的优势。

(2)保险公司在沟通上也基本上是上对下的沟通,上层决定推什么险种,决定搞什么活动都是直接下达,虽然也说个人有什么好建议可以提出来,但也仅限于小范围,即本组内,很难做到上传。这种情况主要是从事保险的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使然,保险销售更多依赖上层决策。

1.3 从绩效管理、激励、薪酬、福利方面谈旅行社和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绩效管理、激励、薪酬、福利四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拿来一起分析。

(1)旅行社绩效管理基本上是空白的,就广东省来说,笔者了解到大多数旅行社没有明确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导游员考核也只是导游上团时拿的那张导游服务评价表,但这张表反馈回来的信息,导游是可以自己操作的。业务员就更没有考核体系了,做得好还是不好只看拉团的数量,拉到团就是标准。没有考核体系和标准,激励就成了无本之末了,旅行社在激励方面还停留在人为阶段,到了年终,老板说给你多少就多少,导游,业务员根本就没有奖励,笔者了解到最多公司会开展一些集体旅游活动,但这几机会还是很少。至于薪酬、福利,大多数旅行社没有底薪,导游、业务员靠拿回扣,也就是说看个人本事,这样的薪酬制度,既不能给旅行社员工应有的社会地位,也不能满足员工的经济地位,因此,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旅行社都是权宜之计,有机会绝对改行,人员流动就变得平常了。

(2)保险公司的绩效考核标准很明确,就是看业绩,这种只看业绩不重品质的考核体系,虽说可以最大程度的推动员工工作,但也显示出不足,就是很难让员工从内心认同企业,员工对企业缺乏责任感,在销售时就会出现欺骗客户买保险的现象。只看业绩的绩效管理方式,使得在激励方面也是看业绩,有业绩佣金就多,奖励就多,晋升机会就大,大部分管理者都是从业绩高手提升的,并没有考虑到会做业绩的不一定能做管理者,导致保险公司管理水平不稳定。薪酬、福利方面,也都是靠佣金,福利很少,尤其是新人根本没有福利。比如平安保险公司要工作三年以上的业务主任才给买社保。这中绩效管理、激励、薪酬、福利式很难让员工找到归属感,员工流动性也非常大。

1.4 从培训方面谈旅行社和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1)旅行社培训方面总体来说有几个特点。

第一,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是一种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有些旅行社因为人才流动大,害怕使企业培训变为“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不愿给予足够重视。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因此也难以在员工之间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

第二,许多旅行社员工培训既无科学、系统的计划,培训方式和内容也缺乏针对性,难以取得理想的培训和开发成果。目前很多社采取的方式就是经理找到的资料让导游来背,背得滚瓜烂熟,然后抽查。这种方式往往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不过由于它成本低廉,受到各个社的欢迎,在短期内也是比较有效果的。

第三,缺乏充足的培训经费。多数旅行社谈成本控制,往往首先砍掉员工培训和开发费用,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本的投资会激活其他资本,为旅行社创造效益。一切从节约出发的思想更是阻碍了培训的发展,不该节约的地方节约更是让员工没有归宿感。

(2)保险公司培训方面主要有几个特色。

第一,培训的内容和种类多,从事保险必须经过考前培训,岗前培训,还有介绍人实战带教培训,以及各种晋升培训、营销技巧培训、客户谈判培训、企业规章制度和文化礼仪学习等。以中国平安公司为例,每个进入该公司的保险人都须经过为期一周的考前培训,通过考试须参加为期三四天的岗前培训,公司业务部门组织的销售话术和技巧培训,礼仪培训,企业晨会制度培训,介绍人亲自实战演练培训,还有公司统一组织各种精英班、业务主任晋升班的培训,每组培训都必须通过考核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

第二,由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培训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很多培训也是要求参训人员先背下来,而且,保险培训很大一部分要给这些保险人进行精神洗礼,要推动他们去做销售,这种心理层面的工作可能在短时内有效,但时间一长就没用了,所以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做心理建设的培训。

第三,培训费用相对来说也比较欠缺,基本上是传帮带的方式进行培训,所以在保险业跟一个什么样的介绍人很重要,基本上都是这个人在给你培训,他的销售经验直接影响到一个新人的发展前途。

以上从几个方面分析旅行社和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从分析中可以得出,不管是旅行社还是保险公司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都存在相似性,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都存在规划缺失、沟通不畅、绩效片面、激励不够、薪酬福利不高的问题。由此推出现代服务业存在这类问题的一般性和可能性。

2 中国旅行社和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旅行社和保险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旅行社业和保险业都是在外商进入中国的推动下形成的,这种被动的参与竞争,在没有经过国内资本和发展的原始积累上发展起来的,在资金上就会短缺,也导致行业急需控制比较低的经营成本,那在人力开发上也就没法投入。

(2)管理落后,不管是旅行社还是保险业,在管理上都是落后的,管理者的挑选大多是从做得好的基层员工提起来的,但众所周知,这两个行业从业者的文化水平都是较低的,也就导致被提升的这些管理者本身对管理工作的不适应,以及在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发挥个性而不懂管理科学,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管理落后和混乱,对人力的使用和发展也就落后了。

(3)社会原因,中国浓厚的官本位思想使中国人骨子里就不愿意从事所谓的“伺候人”的工作,但凡有学历,有背景的人很少愿意进入这种行业,旅游业和保险业恰恰就是这种行业,所以,这种行业只能放低门槛,所以,这样的行业很难招到高素质的人才,没有人才,人力资源开发就是空中楼阁。

(4)政府不鼓励,最近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业和保险业,但笔者认为只是喊口号而已,政府并没有或者还没有精力去扶持他们的发展,至今没有一部完善的《旅游法》、《保险法》,也没给这两个行业从业者明确的职称体系、薪酬制度,国家甚至都没有确定导游这个职业,旅游业和保险业变成没娘的孩子,都是自己在自由发展,这样的状况想谈人力资源开发谈何容易。

3 对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1)企业方面,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为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企业要树立“人才战略”的意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聘请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企业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进行改革,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制度、科学的晋升制度、完善的激励制度、合理的薪酬体系、畅通的沟通系统。具体来说:

①人才引进要学历和能力并重,当然,能力为首位。

②晋升制度要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着让,不讲资格和关系,这点说着容易,做起来挺难,所以管理者要有勇气和魄力才能实现。

③激励制度要与绩效挂钩,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是激励能否产生动力的根本,企业考核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真正能反映员工实际工作能力和效果的标准才能让能者鼓舞,庸者努力。也只有科学的绩效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意义的激励力。员工不只在乎激励的内容,他们更在乎的是是否公平、真实。

④薪酬体系要体现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也是产生激励作用的重要方面,现代企业基本提倡底薪加提成加奖金的薪酬模式。

⑤沟通系统,企业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因为员工是直接面对客人的工作员,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客人的服务需求,要有制度鼓励员工提出对公司发展有益的建议,同时最高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告诉员工企业要做什么,企业的目标是什么,企业需要员工,员工才能找到归属感,员工才能以企业为家。

(2)发挥行业协会的调控作用,国外的经验表明,行业协会是一个很好的调控器,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划、利益获得都能发挥巨大作用,尤其在行业人力资源培训方面非常有优势,而且在与政府交往方面,行业协会更具说服力。

(3)政府积极制定行业发展法规制度,制定服务行业职称评定制度,职称与薪酬挂钩制度,政府坚决监督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完善行业资格证考试体系,为行业发展选拨优秀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全国导游、旅行社经理人员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EB/OL].

http:///travel/bjzm/1YYJ1200409/20/t20409201 05362.

Shtm.

[2]叶映.企业人才流失及其危机管理[J].经济师,2006,(2).

[3]杜江.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4]郭鲁芳.旅行社留住人才策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3,(20):160-162.

[5]包毓敏.柔性化:现代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6]张丹宇.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对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

[7]魏华林.中国保险中介市场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02,(6).

第8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摘 要 受国内保险市场需求变化、行业薪酬结构调整等诸多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人寿保险行业已进入行业结构与发展模式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寿险销售队伍是影响寿险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然也存在适应变革调整的需要。

通过文献研究与论文写作,在参考以往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内主要寿险业主体某省级分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中国人保寿险是大型国有保险企业,因自身发展策略的定位,其企业发展形态区别于承载中国保险历史形态的中国人寿,而更为接近现代股份制寿险公司,某公司是其具备市场运营管理职能的省级分公司,对其现行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培训体系 问题

寿险企业的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行业内销售人员的流动过于频繁,竞争主体愈来愈多,且新进入寿险行业的中小险企在股东的融资需求下,纷纷放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方式恶性挖角,导致寿险营销队伍流失现象尤为突出。由于过于频繁的流动,企业难以培养自己的营销中坚,企业只重视人员引进不重视人员培养,只重视阶段性方案型推动使用重视长期性人员培养,寿险销售人员利益导向化明显,不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目前R公司分为业务管理和后援管理两大部门集群。业务部门分为个人保险部、银行保险部、团险保险部、互动保险部。各业务部门设独立的人员管理、渠道管理、销售支持等处室。现对R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员工培训需求的收集渠道单一

R公司运营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基本法》等内部制定文件,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都是依据该办法,培训的开展也不例外。各业务部门培训岗根据各自渠道的考核内容制定本渠道的培训计划,其中,个险渠道安排期交产品培训、农村网点建设培训、组织裂变发展培训;银保渠道安排银行网点沙龙、产品说明会操办培训,团险渠道安排职场营销、养老保险政策解析,互动渠道安排财产险主营产品,法人客户联合展业等绩效考核办法中列明的考核分录。每年的培训内容大同小异,未向基层公司和销售系列的员工征集需求建议。培训的组织管理者与受训对象在对培训需求的确定过程中存在对接缺位。

二、培训计划对市场变化的应变性不足

寿险市场环境是非常容易收到外界影响而变化的,寿险产品的消费者会因为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而改变自身的选择、购买行为。例如,股市行情的好转会对计划选择养老年金、教育储蓄等资金型产品的个人保险客户产生购买行为延滞或取消的影响,银行加息、民间借贷的兴起会对银行保险客户的选择产生影响。而R公司各业务渠道仅仅停留在对培训计划简单执行的阶段,业务渠道的培训管理工作缺乏统一行动以适应变化。而国企的运营机制也让培训岗位的负责人存在按计划执行的求稳心里,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培训安排会导致“做的多、错的多”,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培训过程中的机构与渠道间衔接不充分

各地市公司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信息的传递者、人员的召集者,培训安排的组织者,省公司培训指令的执行者。在培训工作中的参与多是被动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市公司培训负责人多为兼任,本身对培训工作开展的关注程度、认识程度和参与程度都与专职培训管理者有较大的差距。此外,地市公司在R公司经营节点的定位是销售中心,当地经营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关注度是销售指标的完成,没有或较少考虑到人员主动培训与产能释放的关系,因此与省分公司业务渠道的联系多在于业务推动,而忽视了一线销售人员的实际培训需求。

四、培训效果评估手段单一

在R公司现行的培训体系中,各业务渠道销售系列员工培训结束后均会有培训结果反馈的内容,包含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对讲师讲授情况的满意度、对下次培训开展的建议等,但这个环节反馈出的信息更多地是象征性的,表达公司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未来培训工作中改善培训班举办的细节性内容,如时间安排、讲师调配等内容,并没有对参训学员培训后,个人销售技能提升、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进入市场后运用的效进行反馈。

五、培训没有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结合

从R公司实际的经营过程来看, 销售系列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普遍存在于各业务渠道的《销售员工基本管理办法》中,但公司在业务发展中,仅仅将职涯规划看做不同档次薪酬的代名词,一切向钱看,忽视了在培训工作中结合销售员工的职涯规划以实现企业经营策略的作用。

六、培训没有与员工绩效考核相结合

培训管理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寿险行业的销售员工来说,个人提升的最直接体现便是绩效,而好的绩效则带来的是加薪、晋升的机会。

而当前的R公司,员工培训是不与绩效挂钩的,培训是为了提升员工的能力,而培训不与绩效挂钩,培训就不存在意义。培训是最好的员工福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员工并不会因此忽略最直接的薪酬收入,培训的组织者没有因为增加工作内容而获得更多的回报,培训的学员也没有因为参加培训而直接获得加薪。

以上是培训体系较为完整的R公司存在的明显的几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安.保险中国200年.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1.

第9篇:培训保险心得范文

论文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战略地位,但其中存在许多风险,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复杂,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随之增加。文章分析了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方面的风险及相应的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而导致的企业经营管理损失和企业经营偏离预定目标的可能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更容易受到来自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预期的目标发生偏离。人力资源风险存在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因此,正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问题,在人力资资源管理中树立风险意识,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模式,对于识别和防范风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招聘环节风险

由招聘双方共同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甄选环节,招聘队伍在组建中使用了不合格的招聘工作人员,就很难保证被招聘者合格。如果企业招聘工作没有做好准备,会使招聘进来的人员数量、质量和结构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造成招聘人员不足、过剩或结构失调,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筛选和测试方法选择错误,操作不当,有可能造成招聘不符合企业要求且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招聘策略和信息渠道选择错误,有可能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还会增加招聘成本,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有些招聘者不是从有利于企业的目的出发,而是从自身的相关利益考虑,选择那些和自己有关联的人,影响企业招聘的公正性;也有的求职者为了获取职位,可能会采取多种手段,向企业传递一些利己的虚假信息,影响企业对求职者的正确判断。如若招聘尚未与前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或者负有履行竞业禁止协议义务的劳动者,造成双重劳动关系。

另外,多数求职者会同时到几个单位应聘,如果录用不及时,求职者很有可能被别的用人单位抢先录用,造成前功尽弃。

(二)培训环节风险

在企业的所有投资中,人力资源培训的投资是最经济、最合算的,也是风险最大的。

1.培训观念风险。观念风险指的是由于高层领导或者受训员工对培训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如有些领导认为“培训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培训会使更多的员工跳槽,不仅造成人才流失,投资收不回来,而且还培养了竞争对手”等等都属于错误的培训观念,这些无疑会影响培训的效果。作为直接参与人的受训员工,他们对培训的认知及参与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培训的成败。例如,受训员工认为培训是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因而不能正确对待培训,导致培训流于形式,就会使培训目标不能实现,培训不出所需人才。

2.培训技术风险。培训技术风险是指在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风险评价及培训实施过程中,因不能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阶段性工作重点,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在具体培训项目上,有些企业由于培训需求不明确,培训需求调查不深入,没有与企业远期、近期目标结合起来,企业没有明确的素质模型或岗位需求,培训没有与员工的需求相结合,培训内容选择、形式选择、培训师选择偏离真正需要,培训缺乏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目的,因而也就不可能达到有效的培训效果。

(三)绩效考核风险

1.企业战略目标发生调整,导致原有绩效考评体系失衡。传统的绩效考评一般是用目标管理的方法、考评量表评分法、测评法进行考评,也就是考评“人们把事情做得如何”、“人们怎样做事情”、“人们能不能做事情”,而分别得到对被考评人的结果、行为和能力的认知。在企业实施战略调整,并在一定的周期进行考评时,正确地建立考评体系是将考评体系与战略进行有机的结合,人们一直认为这个过程是正确的;但是,现在,大量的资料表明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战术和政策的变化也会导致“结果、行为和能力”的根本改变。于是,战略实施给绩效考评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考评不当,可能会导致优秀人才流失。在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中,人员分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依据二八法则,一个组织中优秀的人才只占全体员工的20%。由于优秀人才的观念比常人超前、技能比别人强、效率比大多数人高、目标也比较远大,而一般的考评体系是为适合多数人而设计存在的,所以它对优秀人才会是一种伤害,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容易造成优秀人才离职。

3.绩效考评要素容易引发内部冲突。组织行为学把组织中的冲突归纳为个体内部的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程序冲突四种基本种类,无论冲突的形式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不相容,绩效考评的每个素要都可能带来和加剧以上四种冲突,调查显示绩效考评最容易引起的冲突就是情感冲突,甚至只要考评就不可能避免,只能在重视的同时降低其风险。

二、控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化的招聘流程

首先,为了消除招聘工作分析的不准确性,应采用风险预防策略。一方面要通过面谈、问卷、直接观察等方法来收集具体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对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招聘人员要经常参加各部门的业务会议,以了解其需求。还要慎重选择招聘人员,认真把关,尽量减少人为风险。

其次,为了达到足够的应征人数,需选择合适的招聘方式,一般来说企业招聘员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广告,员工推荐、招聘应届毕业生、猎头行动等等,但通过推荐方式录用的员工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这种社会关系的纽带既然可以成为招聘员工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可以成为留住员工的重要方式。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员工可以背叛企业,但是很难背叛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如果他们通过社会关系的纽带进

入企业的话,在他们做出离职决定时,也必须认真考虑这一因素,这是非常奇怪的一种现象,但是这种方式在挽留员工方面确有很大作用。

再者,企业在招聘时,要主动获取求职者的信息,促使求职者传递更多有价值的真实信息。特别要注意除新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外,一定要查验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以及保密竞业协议等方面的书面证明,方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招聘技术或业务核心人员时,招聘企业要及时招聘录用通知,避免因工作拖沓而影响录用。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培训程序

1.转变观念明确培训目标。企业管理者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各级管理者及一线员工的培训。企业的培训不能跟着潮流走,要使培训有效,就必须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要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培训目标。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首先要全面客观地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得到培训信息之后就要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个人信息,只有同时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才能使培训成功,使企业受益。

2.制定与实施培训计划。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有助于企业有条不紊地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效益,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的总体培训计划,确定企业培训的总体目标,并将其分解成若干分目标,再根据分目标的要求,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分别轻重缓急,配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确保计划的贯彻与落实。

3.注重培训手段与方法。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的转化,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过度学习,在培训后仍让受训者进行一定的练习,以提高未来保留和转化的程度;(2)将培训内容和工作相结合,让受训者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回到岗位时能把培训学习到的新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3)将培训分为几个阶段,分阶段让受训者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并与其他受训者分享经验与教训;(4)在培训后,对培训进行考核,并将培训结果充分应用到员工的晋升、激励中。

对于企业来说,培训能使员工素质提高,能力增强,掌握实用有效地知识技能,这是员工立足工作的根本,是员工继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卓有成效的培训,最大限度地促进员工知识交流和更新,使员工整体素质及能力得到提高,取得最大的赢利。在员工赢利的同时,实现促进管理,增加效益,推动企业发展的目标,最终实现企业、个人“双赢”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系统

1.完善制度,加强沟通。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建立系统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实施绩效考核要认真制定各项考核指标,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逐步形成以细化、量化员工个人考核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机制,并且要事先同员工沟通交流,争取达成共识,同时为了减少纠纷,必须制定书面的绩效考核指标书或者相应的文件。在此基础上,绩效考核实际上成了员工履行约定的过程,可以减少很多纠纷,对于员工本人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2.明确绩效考核定位。绩效目标与指标的设定要以企业战略为依据,目的就是要把企业战略目标落到实处。绩效考核的定位就是绩效考核的目标与方向,做好绩效考评,必须首先明确其目标,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绩效考核的目标是企业战略目标的辅助,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和逐步逐层的落实帮助企业实现预定的战略;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3.全面、完整实施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方案的切实有效对绩效考核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绩效考核之前,必须认真细致地研究理论方法,并依据绩效考核的目标任务,设计系统化的绩效考核流程。首先,把企业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形成部门目标,然后基于各岗位职能、职责和部门绩效指标,确定企业每个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将个人绩效同部门绩效挂钩。同时,绩效评估体系一定要完整全面,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第二,为企业的核心员工提供特定培训,使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及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评价,激发优秀人才的创造性。第三,对绩效评估体系既要监督又要评价,即采取一系列相关的措施,以保证每次评估都得以及时有效实施、计划得到落实,通过测量使用者对绩效评估系统的满意度来评价整个绩效考核过程。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重多企业都把其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企业如果想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就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入手,识别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风险,做好风险应对,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用最大化,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生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底笑玉.管理与财富MANAGEMEENT AND FORTUNE,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