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培训技术范文

培训技术全文(5篇)

培训技术

第1篇:培训技术范文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来源于山东省某二级甲等医院。将所有科室进行编号,抽取临床科室。入选标准:临床科室护士。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影响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共9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1~5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每个条目分别计分,单个条目大于3分时表示该因素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产生影响。分值越高,表示该因素对护理技术操作效果培训的影响程度越大。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90,Cronbach’sα系数为0.80。

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者在各科护士长的许可下发放问卷并简单说明填写方法,有问题可当面提出并解答,被调查者以无记名的形式填写后当场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98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为98.4%。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6.0软件,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在只有一个样本的情况下,对经过大量观察得到的稳定值与已知总体均数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推断样本代表的总体均值与已知均值是否有差别,检验水准α=2。

2讨论

2.1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得分高于3分的条目有3条;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9个条目中,排序前3位的是对病人的评估、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培训步骤与临床实际操作脱节;护理人员对操作的关键环节不掌握。虽然各级医院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给病人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一定程度上造成病人满意率下降。同时,在实际临床中,工龄长的护士因为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多能够很好的将培训内容应用到临床实际中,而年轻的护士机械的掌握操作步骤,对技术操作的关键环节掌握不全面,如无菌原则,医院感染规范,核查原则,人文关怀等,表现为培训与临床实际操作脱节,未达到预期效果。

2.2对策

(1)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结合护理发展需求和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各层面护士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新毕业护士岗前培训、见习期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护士全方位培训等。

(2)护理部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器械新产品的应用,对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进行归类分析,找出操作项目的关键步骤,注意要点,在操作培训前进行学习巩固,使护理人员快速掌握。

(3)护理部选派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护理骨干,选定病例或模拟临床情境,针对病人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身体状况,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找出针对性的评估内容,根据评估内容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操作过程中提出问题,启发护士的应变能力。操作完后进行归纳总结规范,将培训内容应用到临床实际操作中,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纠正,将培训与临床充分结合,保证护理操作的培训实效性。

(4)分层次培训,护理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科室护理骨干——科室护士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管理小组协助护理部对护士长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科室护士长对科室的护理骨干进行一对一的培训,达不到标准者需要反复训练,直到合格为止。

3结论

第2篇:培训技术范文

关键词:远程培训模式;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离不开信息技术。作为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工作者也在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但是现在观念更新步伐还是觉得有点滞后,还跳不出传统的培训方式的束缚,思维创新不够,可能导致培训数量和质量下降[1]。从事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者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探讨当前面临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特别是如何有效利用远程培训模式提升安全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

1安全技术培训面临的挑战

1.1传统集中面授培训手段单一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光靠老师8小时的面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考试方式和内容要求,这就要求学员要有自主灵活的学习时间,开展常学常练。网上教学模式给员工搭建了这个平台,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时间,不受地理位置、时间限制,随时登录网上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菜单式”的学习方式,丰富学习的内容。

1.2解决重复内容一人讲的问题

特种作业人员取复证培训内容重复率较高,如果在每一个复审周期,安排同一个老师讲同一项内容,学员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精神状态上都会产生厌倦感,学习效果不佳。如果运用远程教学可以把不同优秀老师的讲解视频、课件放到平台上,供学员选择使用,这样会把相同内容通过不同方式讲得更透彻一些,学员始终保持一种求知新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效果会更好。

1.3降低培训成本的支出

由于许多参加特种作业培训的人员在单位都是骨干力量,加之轮岗倒休人员紧张,所以参加培训的各单位领导都希望员工外出学习的效率高一些,时间短一些,节约人力和财力。但是培训的内容和考试的知识不会减少,这就造成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要科学解决这种矛盾,引入网络远程培训模式是一项较好的选择。

1.4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培训机构创新

目前,许多民营、私人的安全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出现了抢占市场的局面,他们为了迎合个别企业的需求,采取少培训、不培训直接参加考试的方式,减少企业培训成本支出。针对企业工学矛盾和经营成本控制的问题,促使培训机构要进行工作方式创新,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减少集中面授时间,通过网络远程培训学习,保障国家培训考核大纲规定的总学时不减少。

1.5搭建远程培训硬件基础基本具备

通过2013年—2017年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在线理论考试系统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网络平台建设经验,应用的硬件设备(应用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接入条件已经具备。如果建设远程在线考试系统,这些经验积累、技术研究的基础工作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远程培训系统设计

2.1远程培训介绍

远程培训系统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相传送,达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完成培训目的的服务平台。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远程培训的学员可以使用计算机、手机去访问所需要的多媒体资讯内容(课件),并可与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音频、视频、数据的互动,通过这个网络虚拟教室,达到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交流心得、提升素质的目的[2]。

2.2系统架构

远程培训平台是基于远程教育需求、web、流媒体播放与实时交互系统相结合的架构,直播与录制相结合,进行随时随地课程管理[3]。远程培训系统结构。

2.3系统功能

2.3.1直播功能。直播教室通过网络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方式,让学员随时随地参与和互动。学员只要能够上网,就可得到在线老师的具体辅导和答疑。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文字问答、互动调查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收集学员反馈和课程学习情况。2.3.2系统点播。采用直播和录制相结合的方式,老师上课的直播内容同步录制或者专门录制,录制结束后上传平台。学员可以反复观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2.3.3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老师可以利用课件制作工具,非常方便地制作课件并上传、管理、点播。课件的内容包括音视频、文档、问答等,让优质培训内容能安全快速地共享传播。2.3.4内容管理。远程培训系统具备课程管理、学员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对不同时间段的培训学员进行分班、分工种进行管理。进行必学资源和选学内容的分配。例如,可以详细的设置每个学员每门课程的点播次数,并提供详细的统计,计算每个学员网上学习的课时和成绩。

3创建远程培训体系的措施

3.1进行课程设计和培训计划调整

运用远程培训模式,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课程内容和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理论教学的内容,能在网上课堂教授的,统一安排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授课,答疑解惑;面授主要安排实操培训内容。把80%的内容放在网上完成,20%放在现场来进行。

3.2培训思维观念转变

现在培训思维不能停留在传统的面对面集中授课的方式上,而是要创新培训方式,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成人学习需求与现在的大知识量学习不匹配。成人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增加互动环节,无论是线上互动还是线下互动,都是现代教育的较好方式。所以要改变培训思维,改变填鸭式培训方式,组织培训班要结合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课程内容,化解工学矛盾,采用更加有效的培训模式。

3.3培训平台的设计开发

要开展远程培训,就得有支持此业务开展的运行平台。根据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实际情况,设计开发适合培训老师使用、方便学员应用的平台。此平台,既能实现远程在线上课,又能进行点播教学,还能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通过对在线学习记录进行课时量化打分,达到学习规定的学分后,允许参加面授及考试。为了便于学习,还可以设计开发适合移动终端使用的APP。

3.4标准化课件、微课课件设计

总结学习经验和学员需求,分析培训效果,对授课内容进行课件设计,先设计出符合网络教学的课件制作规范,使教学内容达到标准化、科学化、图文化等。便于学员理解掌握,同时满足课件在移动终端播放学习,编制移动终端播放课件的流媒体文件格式[4]。

3.5技术创新团队的人员培养

远程培训体系建立起来,需要一个技术团队进行服务工作。一方面在优秀课件制作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在平台系统运行维护方面、技术功能拓展方面也得培养技术人员进行攻关[5]。

3.6建立良好的运维保障机制

因为远程培训模式,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限制,所以随时都要满足学员的使用。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内容更新,网络平台系统维护方面得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同时对突发问题进行应急处置。3.7建立良好合作师资团队知识内容要不断更新,一是根据培训考核大纲变化而更新;二是随学员需求变化而进行培训内容更新;三是随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安全需要而进行培训内容变化,进行知识更新。不同的知识讲解,需要老师持续的研究和探讨[5],仅靠现有的师资力量很难完成,需要与大专院校以及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现场技术专家合作,把其优秀的授课课件、视频、资料录入远程培训平台数据库中,丰富教学资源。

4结论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视频交互技术的不断深入,远程培训系统的实时多媒体交互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和渴求,人们期望通过强大的多媒体实时交互能力,让网络远程培训像“面对面”一样真实高效。远程培训系统的功能从最早的以点播、直播为主转变为多媒体实时交互的桌面共享为主,并辅助以文字交流,音视频交流,课件管理、课程管理等体系,从而跨越空间距离的限制形成现场与网络、网络与网络实时互动的全新网络培训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悦.我国创客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10):146-149.

[2]牛婷婷.现代远程教育导学教师导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韩占柱.远程教育技术模式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1(16):260-261.

[4]吴敏.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95-97.

第3篇:培训技术范文

农机技术培训是指由相关培训部门向农民朋友传授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和新的农业工具,以提高我国农村的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朋友在接触和基本熟悉农机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将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为我国农业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当前的农机技术培训内容依旧沿袭着传统的培训内容,缺乏对时展需求的分析,导致整个培训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农机技术培训在确定内容阶段就必须保证内容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农机技术培训内容,在务农技术和务农工具的选择上尽量要保证安全性、节能性、适应性、环保性和先进性。此外,对当前的农机技术科研成果也应及时更新,完成新陈代谢过程,充分发挥出农机技术培训的重要作用。在创新和发展农机技术培训内容时,不仅要重视务农技术的创新,还要重视务农机具的创新。只有从这几方面入手,才能保证农村农机技术培训取得良好成效。

2农机技术培训方式的创新及发展

农机技术培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对农机技术培训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采用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则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反之则不然。目前,我国相关农村农机技术培训部门在进行技术培训时,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短班强化法和以会代训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均难以保证农机技术培训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导致最终的不能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由此可见,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经济来源,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机技术培训方法的创新问题。通过将传统的短班强化和以会代训等方式转变为由委托培训、专家指导培训、学研用培训以及厂家经销商与院校一体化培训等方式。如由有实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委托培训,由基层农业发展公司或农机培训主体进行学研用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的综合使用使整个培训过程更加一体化、专业化。农机技术培训方式方面的新举措,使得农机技术得到广泛普及,提高了农村农机技术培训的效果,也提高了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生产力水平。

3农机技术培训师资力量的创新及发展

我国农村农机技术是否能够得到顺利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农机技术培训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培训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机技术的培训质量,还对农机事业的发展和日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必须努力强化自身的培训师资力量,从根本上保证培训的质量问题。整个培训过程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应用相结合,不仅要保证培训质量,还要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培训人员还应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创新培训体制。由当地政府部门领导整个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产业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的优势,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优化。新培训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推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还能激发农机产业的潜能,促进农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还应针对当地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引进合适的先进农机技术和设备,确保在培训结束后,农民朋友能够利用这些农机设备和技术对所培训的知识技能进行及时的巩固,保证农机技术能够得到顺利发展。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还应时刻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必须围绕市场需求采取充分合适的发展形势。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出农机技术的重要作用。

4结束语

第4篇:培训技术范文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完善农业培训机制,优化相关制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1.1对农业培训机制构成要素实施优化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的农业技术具有多元化特征,其构成的要素也较为多元,只有优化其中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机制的良好运行。

1.1.1对农业培训层次进行优化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广大农民,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从事的农业生产项目不同,导致培训对象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对农民实施技术培训的时候,一定要分层次进行培训,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技术讲解方法。

1.1.2培训的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农业技术培训要根据当地的地方产业特色和农产品生产实际,对不同的农业生产者实施不同的技术培训内容,宣传创业技能、最新技术、经营理念等内容,从而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

1.1.3师资力量要具有多元化特征开展培训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农业基础功底,还应该具备完善的实践经验,能够跨专业实施技术培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

1.2形成上下联动的组织机制

一个健全完善的组织机制是确保农民技术培训全面开展的基础,各地区应加快构建完善的组织机制,构建三级技术培训网络。具体而言,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明确条线分工,实施制定系统的组织计划,建立从上到下的三级联动技术培训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横向联合,在对广大农民实施技术培训的同时,调动全省各单位参与其中,发挥不同单位的巨大作用,组织各级部门全面协调、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技术宣传的有效性。

1.3打造多举并行的动力机制

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异常快速,技术更新频繁,农业技术的培训工作也要适应实际情况,采取动力机制实施管理、优化培训技术制度。因此,政府必须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表彰激励规范,鼓励农民实施农业技术,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支持。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民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帮助农民明确技术培训的积极意义,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农业增收,繁荣农村经济。

1.4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

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农民的培训具有引导作用和总结作用,它可以通过精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实际情况,并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在培训机制优化的过程中要量化培训指标,明确培训的次数和内容,确定生产实践的学时,设置组织领导、培训条件、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等多种内容。细化通用的培训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管、培分离体制,分清农民生产的主要方向,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进行分离培训,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技术的高效传播。

2结束语

第5篇:培训技术范文

1.1样本来源

1.1.1调查方法。对安徽省巢湖市两个农业大县(和县、含山)的470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回42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了89.8%。

1.1.2样本概况。在被调查者中,男性322人,占68.6%;女性99人,占31.4%。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50~60岁,50岁以上的278人,占66%;其他年龄结构的143人,占34%。被调查者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家庭收入是务农与务工并兼,其中务农的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被调查者中,小学及不识字的农民占72.4%,初中程度的占20.7%,高中程度的占5.0%,大专及以上的占1.9%,平均受教育年限是5.1年。农民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在被调查者中,84.2%的农民听说过现代农业技术,只有15.8%的农民没有听说过现代农业技术。在被调查的421位农民中,78.3%的人乐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只有21.7%的人不愿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

1.2研究方法

1.2.1模型选择。由于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意愿是一个二元因素选择变量,所以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意愿的因素。设农民愿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概率是P,其中P的取值范围是[0,1],则1-P为农民不愿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概率。对P进行Logit转换,即定义logitP=ln[P/(1-P)],易知logitP的取值范围为(-∞,+∞)。以logitP为被解释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logitP=α+βiXi,可得下列公式[2]:P=1/{1+EXP[-(α+βiXi)]}式中,P表示农民选择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概率;β表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i表示影响因素编号;X是自变量,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α是常数,表示回归截距。

1.2.2变量设定。影响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意愿的因素是多样的,通过对和县和含山县农民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可能影响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因素,具体包括农民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度、家庭收入、农民培训与需求的一致性、家庭种植面积、种植年数。在此基础上设定变量,各变量及其含义为:①是否愿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是=1,否=0;②年龄,20岁以下=1,21~30岁=2,31~40岁=3,41~50岁=4,50岁以上=5;③性别,男=1,女=0;④受教育程度,5年以下=1,6~9年=2,10~12年=3,13年以上=4;⑤家庭收入,5000元以下=1,5001~10000元=2,10001~20000元=3,20001~30000元=4,30000元以上=5;⑥种植面积,0.20hm2及以下=1,0.27~0.40hm2=2,0.47~0.67hm2=3,0.67hm2以上=4;⑦种植年数,5年以下=1,6~10年=2,11~15年=3,16~20年=4,21年以上=5;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度,是=1,否=0;⑨农民培训与农民需求的相符度,是=1,否=0。

1.2.3模型假设。假设一:农民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自身特征影响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意愿;假设二:农民种植年数、种植面积、个人总收入对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有着重要的影响;假设三:农民个人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以及农民培训是否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等其他相关因素也会影响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需求。在以上影响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解释变量中,预期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种植面积、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度、接受教育培训模式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对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需求具有正向影响,年龄、种植时间对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需求具有负向影响。

1.2.4数据分析。采用E-Views3.1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设置选定变量标准水平为α=0.05。

2结果与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McFaddenR-squared的值达到了0.889637,说明数据对BinaryLogistic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LRstatistic(8df)的值达到了393.2925,Probability(LRstat)的概率为0,说明模型建立有效。根据logistic函数的意义,用比数比(OddsRatio)解释模型中变量即Exp(B),它表示其他因素不变时该解释变量发生一个单位的变化所引起的比数比自然对数值的变化量。在该模型中,比数比表示的是农民愿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概率与农民不愿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概率之比。变量性别、年龄、农民培训与农民需求的相符度对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变量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种植年数、种植面积、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度对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较显著。同时还可以看出,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种植面积、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度、农民培训与农民需求的相符度的系数都为正,说明这几个变量对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是正影响,这和初期的估计一致。性别这一变量的系数为2.199755,其概率为0.0824,对因变量在0.01水平上具有极显著影响,即男性较好,这是因为男性在接受现代技术方面的心理比较开放,更加愿意并且也更加容易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受教育程度的系数为1.706778,概率值为0.3967,对因变量在0.1水平上有较显著影响,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越多样化,对新事物的认知水平也有提高,接受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强,他们能够认识到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高效、高产作用,相对来说也更加愿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变量农民家庭收入的系数为0.381884,其概率为0.6831,在0.1水平上具有极显著影响,说明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民支付能力越强,他们会比较乐意拿出收入中的一小部分来支付培训费用,通过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作用。变量种植面积的系数为0.855012,其概率为0.3022,在0.05水平上影响显著,种植面积越多的家庭越倾向于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因为种植面积越多的农民,农业生产越是高产农民收入越是乐观,所以培训的效果对种植面积多的农民有着深远的影响。变量农民培训与农民需求的相符度的系数为7.472032,其概率为0,在0.01水平上影响显著,农民培训若是符合农民需求的,能够给他们带来实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民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大,因为这直接和他们的收入有很大的关系。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度这一变量的系数为0.318436,其概率为0.0320,在0.05水平上影响较为显著,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度越高,他们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越高,因为认知度越高的农民其对新技术比较关注,了解颇多,能够认识到现代农业技术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高产、高效作用,所以这个群体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农民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农民具体的行为。由表1还可以看出,变量年龄、农业种植年数的系数都为负,说明农民的年龄越大,小农意识和传统观念比较强,对新鲜事物具有抵抗情绪,认为自己的种植经验可以为农业种植提供帮助,他们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愿望很低甚至会有抵触情绪;相反,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关注程度比较高,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农业种植年数越久的农民越不愿意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长久积累的种植经验足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