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社区活动设计范文

社区活动设计全文(5篇)

社区活动设计

第1篇:社区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网络社区;家园共育;幼儿能力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模拟社区环境被搭建起来。2013年中央电化教育馆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了110个专题教育社区。这些网络教育社区是由不同地区有兴趣于某一专题知识学习或从事专题问题探究的教师、学生、家长等聚焦起来,进行有目的的信息交流、互动协作和知识共享的学习型组织[1]。专题教育社区以人为核心,以社会关系链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以应用为驱动[2]。“儿童能力建构社区”就是其中一个社区。这个社区针对于幼儿园教育展开而活动。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并且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两者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两者的教育优势[3]。同时,社会、生活环境对幼儿教育也十分重要,“生活教育”“教育社会化”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与渗透,“社区教育”受到关注。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4],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儿童能力建构社区”依托于国家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试图将家庭、家长与幼儿园、幼师,通过互联网的形式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前者与后者形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利益格局,属于“家园共育”的模式。从本质上来看,“家园共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衔接与互动,使得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家庭教育也扩展到学校,实现了一次跨越式的教育理念创新[5]。

一、社区活动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多种形式的,采用哪一种(有时可能是交叉的几种)形式,是由幼儿的现实发展水平和特定的教育活动内容及特定的园内外教育资源决定的[6]。在“儿童能力建构社区”创建初期,社区创建者与成员们达成了共识:社区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配合社区成员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要通过线上与线下活动的交替,实现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形成儿童能力发展在幼儿园与家庭的同步,同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儿童能力建构。社区活动设计特色之一:提升社区成员的归属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以归属感的需要为前提的[7]。为了实现“儿童能力建构社区”的建设目标,使家长拥有参加社区活动时的归属感十分重要。网络虚拟社会扩展和延伸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时空关系,促使人们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社会规范。为了充分发挥助学者及社区小组主持人的作用和积极性,提升家长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性,就需要每个社区成员都有社区归属感。因此,社区成员加入,确定其身份,并赋予相应的网络行为规范是很必要的。社区成员主要包括:助学者、教师、家长,每个成员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分工。助学者以旁观的状态不断给予教师和家长活动指导,提高社区成员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教师以主导者的状态教育信息,开展社区活动,主持论坛讨论,上传教育资源,指导家长活动;家长以参与者的状态,浏览社区活动信息,参与社区评论,上传幼儿教育信息与资源。幼儿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社区小组”,允许本班的家长加入。在“社区小组”成员的加入方式中选择“需要报名审核”,通过管理员的审核,使得家长加入本班“社区小组”。另外,采取幼儿教师为家长预先注册的措施,使幼儿家长成为社区会员。注册时统一规定:用户名:XXX家长(王小萌家长),密码:111111(家长登陆平台后,可自己更改)。注册完成后,将名单传递给“管理员”审核,审核通过后,教师将家长加入到自己班级的“社区小组”中。社区活动设计特色之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理论作为教育概念、判断的系统体系,有利于给实践主体在实践之前以启发;教育理论是实践主体在实践之后进行反思的依据;教育理论对实践起价值导向的作用[8]。同时,教育实践又加深了对理论的辩证性再认识。因此,设计社区活动的主要考虑之一是将社区活动分为理论探索类活动和生活实践类社区活动。理论探索类活动的特点是开展的时间比较长,主要由社区助学者、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以理论探讨的形式开展。比如:由凌玉老师发起的“增强儿童自理能力的探究”活动,要幼儿家长在家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由家长记录幼儿叠被子、穿衣服、扣纽扣等一系列幼儿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记录孩子的能力变化,并在活动中展示,共同探讨如何增强儿童的自理能力。又如,由社区的创建者苑永波开展的“儿童能力建构讨论”活动,持续的时间约10个月,在这段时间内,社区助学者、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就儿童能力的话题展开充分的理论研讨。生活实践类的活动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紧密配合,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节点,主要由社区成员中的幼儿教师发起,幼儿家长参与,助学者进行指导。幼儿园活动与网络教育社区活动配合表序号幼儿园活动网络教育社区活动活动时间1“小百灵合唱节”合唱节小百灵合唱节2015年9月2快乐阅读节活动书香宝贝讲故事2015年10月3快乐科技节活动科技节2015年11月4快乐美食节娃娃美食节2015年125成长节我和小树共成长亲子浇树活动2016年3月6风筝节活动风筝节活动2016年4月7儿童艺术节童玩节2016年5月8儿童运动节“家园携手共促发展”“六一”演出2016年6月由哈尔滨市妇联幼儿园的张贝妮老师发起的风筝节活动,活动时间设置为2016年4月27日至2016年4月29日,邀请幼儿家长与小朋友一起制作风筝,并且一起放飞风筝。活动结束后,在社区文章中上传了“风筝的传说”,在社区资源中上传资源“自己做风筝放风筝”“风筝小剧场”,并且建立了相册,上传了小朋友们活动时的照片。幼儿家长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的活动,通过网络社区及时全面地了解了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家长主动配合完成对幼儿能力的培养。社区活动设计特色之三:分区域开展,突出社区小组的活动特色。社区活动按照区域性,分为社区团体活动和社区小组活动。其中的社区团体活动主要是前面提到的理论性社区活动及社区整体性大型活动,如社区培训活动、教育理论研讨活动等;而社区小组活动以幼儿园的班级为建制开展,社区小组活动主要是以幼儿园班级为单位,分别为托班、小班、中班、大班。每个活动小组按照本班的教学计划顺时开展活动,参与者主要有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助学者。由于小组活动更加贴近幼儿本身,因此幼儿家长对社区小组活动的关注度更高。例如,幼儿教师在网络社区的“小组文章”中经常将与本班相关的活动内容写成“小组文章”,告诉家长幼儿园的一些动态,并提醒家长如何在家里帮助孩子提升能力,家长是十分愿意参与其中的。另外,利用“创建相册”加强了家园互动、资源共享,由于家长都希望能够通过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照片来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能够在“儿童能力建构社区”的相册中经常看到自己孩子的身影,无疑是吸引家长参与社区活动的极有力的手段。

二、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

“儿童能力建构社区”创建后,围绕着“家庭与幼儿园携手,共促幼儿能力发展”主题,通过活动的开展,探索将网络教育社区的线上功能与幼儿园的线下实践相结合,通过幼儿家长对幼儿能力提升培养目标及活动细节的了解,使家长充分参与到幼儿教育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的能力提升。下面,以“快乐超市购”活动为例,阐述线上与线下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社区活动参与角色:社区助学者、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在活动开展之前,社区小组邀请幼儿家长加入社区)。线上活动:在实践之前,教师在“儿童能力建构社区”的“大一班”小组活动中活动消息,说明活动目标,让家长首先对活动有一个感性认识,家长带领孩子到超市熟悉环境,对幼儿有一个初步的引导。例如,在“超市快乐购”的贴吧中,教师了这样的公告:我们将为孩子们组织超市购物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用家长给的零用钱进行购物活动,本次活动目的是:锻炼孩子们的独立性和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能力,请家长积极配合。线下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向幼儿讲解逛超市的礼仪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选择购物区域、如何选择购物路线、购物需要带哪些东西等,同时提醒幼儿不能随便拆除包装,不能大声喧哗,要礼貌地询问工作人员等。在超市里面,教师先带领孩子们参观饮料区、肉食区、副食品区、生活用品区、文体区……同时向孩子们讲解指示标志的含义,标签的作用,方便幼儿进一步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在孩子购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各种反应,适时引导孩子的能力提升。在这一环节,教师邀请一位家长参与购物活动,并用手机的拍摄功能记录活动过程,为每一个孩子记录下购物表现。线上活动:活动结束后,在小组活动中建立《快乐的购物活动》相册,将精彩图片到社区小组活动中。并话题“超市快乐购”,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的全过程。家长通过对整个活动的了解与参与,对活动的反馈良好,有一位家长在网上评论此次活动:宝贝平时很喜欢逛超市,但都是家长带领,没有这种体验,很感激老师和幼儿园组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了自己购物的乐趣。线下活动:“快乐超市购”社区活动结束后,活动的创建者项羽老师对此次活动做总结反思,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此次社区活动开展的心得与体会。助学者对这次网络社区活动给出意见,提出要求。助学者:这项活动开展得很好,但“儿童能力建构社区”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教师应该注意线上与线下活动的结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就尽量考虑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活动的目标、活动过程,从而能够更好地让家长参与对幼儿的日常教育,从而达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与幼儿家长教育的紧密配合,使网络社区成为幼儿园和家长联系的桥梁,共同促进幼儿能力提升。

三、社区建设的成效

1家园互动,营造关爱社区的创新点在于打造家长与幼儿教育工作者互动的社区平台。将幼儿家长引进社区小组的活动中,通过社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家长参与,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为了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使幼儿培训工作者、家长充分互动,共同见证幼儿一点一滴的成长。营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互动氛围:(1)创建“生活家园”,营造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互动氛围。(2)创建“教学家园”,营造幼儿教育工作者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互动氛围。(3)创建“家长乐园”,营造家长与幼儿教育工作者,家长与家长们交流、讨论的互动氛围。2能力建构,快乐成长社区活动的开展,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儿童。在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孩子的能力建构提升方向得到一致认同,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充分汲取教育营养。在家中,与家长互动,做好幼儿园活动的必要能力准备;在幼儿园,与教师互动,快速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快乐成长。例如,在“快乐超市购”活动中,教师明确了幼儿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对于超市环境的认知。(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数字的认知、运算能力。(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与人交流、合作、分享的能力。家长通过对本次活动培训目标的了解,提前对孩子做相关能力的训练,让孩子对超市环境不陌生,对孩子的认知与运算能力给予适当辅导,并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与人交流、合作、分享的能力,再与幼儿园的活动相互配合,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曾祥翊.专题教育社区的概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02—106.

[2]曾媛.专题教育社区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32—135.

[3]何丽丽.浅谈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互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9).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焦皎,吕承文.“家园共育”内涵剖析与幼儿教育发展探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3—15.

[6]虞永平.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几点认识[J].研究与探索,1996(10):6—7.

[7]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7—25.

第2篇:社区活动设计范文

中国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速度非常的快,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好,儿童区域的环境设计研究也开始渐渐完善,在中国,儿童约占城市人口总数的1/3到1/4,是我们国家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群体之一,随着中国儿童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并在住宅、教育、交通等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丘吉尔曾说过:“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优质的儿童室外活动区域的环境设计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让儿童有机会用感官去体验世界,通过室外活动与环境进行互动,使儿童的生命力更加鲜活。在我们对于孩子的活动范围、活动行为,包括和自然接触等问题的了解和研究都在逐步完善的今天。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良好的室外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方向

儿童室外活动区域环境设计研究并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设计就可以完善,但是有尝试才可能进步,在中国,儿童这个群体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是非常重要,但是他们的诉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以中国国情来看,家长对孩子生活的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主导权,所以虽然在设计之初设计者们的理念和想法知道应该从哪里出发、更多考虑谁的活动心理及行为,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目的往往就会逐渐转变为如何清晰而有效的控制这片区域。以达到主导者的要求。所以,就设计单纯的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出发并不符合中国的地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不同人群的要求与问题融入当前的问题之中去探讨儿童室外活动的环境设计研究的问题,一方面希望可以用相对包容的探讨解决儿童室外活动区域在设计上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从专业的视角来反观社会变革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从儿童的需求出发,现代人身处电子产品的繁荣时代,网络及高科技产品为人们提供便利地同时,也使孩子渐渐沦为电子信息时代的牺牲品,因为环境和时间限制,儿童普遍缺少户外活动,玩电子产品大于活动时间,她们所需要的活动区域的设计也一直被忽视,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城市现有的少数儿童的室外活动区域的设计都存在安全问题,尺寸与场地的选择都没有明确的规范,趣味性少,形式单一,禁锢了孩子的自由和思想。就家长方面来说,儿童室外活动区域的环境设计,从特定角度而言,实质上是对儿童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生活理想的设计,家长也希望使孩子置于一个安全、自由、绿色、健康的活动空间,现代研究中指出,在生活中与自然越贴近的孩子在面临压力的时候产生的心理负担越小。现在儿童多发抑郁、多动、肥胖等问题跟接触自然太少肯定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些也不仅仅与场所环境有关,它也与家长给予的自由度有密切关系,所以,虽然家长们也很希望可以有儿童室外活动区域,但是这个区域的设计框架是要在她们可控或者说愿意付多少责任的范围之下,相比这些,儿童的想法,又可以被大人适当模糊了。从社会的发展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变的越来越稀缺,我们的城市已经开始纵向发展,变的越来越高,而设计的目的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也成为了在这种高密度的人口背景下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儿童室外活动区域的设计在这样的经济化大环境中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是很难的,尤其是对开发商而言,儿童室外区域的活动空间既占了绿化空间又不能提高绿化率,但是在北欧很多国家,儿童的活动空间的设计和绿地空间相辅相成,反而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所以我们需要社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设计者也要担负起社会发展的应有责任,通过最优的设计和规划,融入景观设计的元素和手法,以儿童区域的设计来唤醒城市人的活力,刺激新生活形态的诞生,激发文化产业与生态意识的发展。

三、设计方法研究

为了解决目前中国儿童室外区域环境设计的问题,同时应对人们生活模式变化所产生的多元化需求,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标准正等待重新建立,立足于儿童,家长以及社会的多方面需求,以包容的设计手法来应对目前设计中的缺失和粗糙化的建造。设计的方法或千篇一律或自有规则,在荷兰,丹麦,瑞典,日本等一些国家,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师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应该以儿童本身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有品质且生动自由的活动空间。其次,我们应该有一种策略,要主动改变我们的设计习惯,不用我们所熟悉的设计方式,即不是再以儿童的角度设计符合大人的活动区域或者干脆以大人的角度设计儿童活动区域,我们应该特别宽容,特别慷慨或是巧妙,压抑住自己控制一切的欲望,给设计留有余地。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安全性为例,这肯定是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一种硬性的要求,但是儿童是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时候我们过度的关注这个问题,反倒会禁锢住设计的发展,当然这个度很难把握,但这正是我们设计者需要做的。第三,空间要进行设计,整合,但是又要给它留有释放的空间,让设计具有灵活性,赋予儿童创造自己空间的权利,因为没有经过过多设计的空间可以带给儿童更大的发挥与想象,设计者要做的,不仅仅是创造一个便于管理和教育儿童的空间和场所,更需要创造的是一个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求,注重精神培养的活动区域。第四,注重软环境的设计,环境设计涉及到很多学科,我们必须抛开传统狭隘的专业视野,在设计中融入不同学科的理念,例如心理学,建筑物理学,色彩学等。此外,还应积极主动地在设计中采用高科技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尽可能使设计在完善的基础上,充满变化,富有趣味。

四、结语

第3篇:社区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儿童;居住区;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合理巧妙的景观设计可以使儿童活动空间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吸引不同年龄特征的儿童游戏玩耍,释放天性,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他们全方面健康发展。

1亲子活动空间

这种空间适合低年龄段的儿童,此阶段的儿童自主能力比较弱,特别需要家长的呵护与陪伴。在亲子活动空间中,可以选用色彩丰富的植物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这些多彩的植物将会大大的增强空间特色及感染力,进而增强儿童思维空间的灵活性,提高儿童对自然与色彩的认知能力,让儿童更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其中的游乐设施可以设置小型滑梯、秋千、转椅等,在方便父母看管儿童的同时,还可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也可设计一些沙坑,孩子们在家长的看管下可以感受沙子的质感,训练触觉及抓取能力;通过一些微地形景观,让儿童们可以攀爬其中,增加孩子的童趣。但要注意的是,夏天蚊虫比较多,周围可种植一些驱蚊的植物,避免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被蚊虫叮咬。另外,亲子活动空间家长休息区域的座椅周围应种植一些乔木来遮挡阳光,方便家长休息及看护家长之间的社交。

2植物探索空间

这一空间适合12~15岁年龄特征的儿童。植物景观是当代城市不可缺少的景观造景元素,将儿童活动空间与植物巧妙地结合,能够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能潜移默化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儿童的空间构造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活动空间场地在安全、科学的条件下创造自然探险的植物环境,运用植物创造具有神秘感、有趣的活动场地,儿童可以在这里进行探索、求知和挑战,丰富了儿童的视觉体验。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一些攀爬活动,可以在这一空间中设置木桩、石头、梯子、网等不同的物体,这样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挑战感。在选择植物搭配时,要避免一些整齐划一的植物分布[1]。高低错落别有趣味的植物,能够更好的体现植物空间的立体感,我们可以选用乔木、灌木、攀援植物、地被、草花等的组合搭配,要色彩丰富且协调融合,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化的色彩,让儿童们可以在这小小的世界里尽情的感知和探索,培养他们勇于向新鲜事物挑战和对新鲜事物永远保持好奇心的美好品德,并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3运动空间

儿童一般都好动,特别是高处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活动设施的设计过程中,可设置具有一定坡度的滑坡,及攀岩墙、单双杠、攀爬绳索等,这些活动可锻炼儿童的四肢,增加肌肉力量。可以设置阳光草坪,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都可以在这里玩游戏、放风筝等[2],保证了活动空间的安全性与趣味性并存。如果空间足够大的话可以放置一些经过加工装修后的小汽车、船、车厢等造型构筑物,这样儿童便可以触摸到他们平时没有办法触摸到的物体,这种意外的收获,会让儿童感到兴奋、新奇,开发大脑的创造能力。在活动场地中或周围,可利用灌木修剪出各种趣味几何体的形状,如儿童喜爱的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动物等造型,可培养儿童的艺术美感和想象力,拉近他们与大自然的距离,形成鲜明的童趣风格。为满足运动感强的孩子的需求,也可增设轮滑广场等,让孩子们可以在此空间进行轮滑活动以及平衡车训练比赛等,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运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黄丽霞,杨振华.住宅区儿童游戏空间的创造[J].住宅科技,2005(6):22~24.

第4篇:社区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情况在变化,对学生宿舍的管理也应该随之改变。当前,随着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学分制等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的概念被淡化,唯一较为稳定的便是学生宿舍。学团工作的中心应该由班级转移到学生宿舍、学生社区。而在宿舍进行社区化管理,正是重心下移的一个突破。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的有效性,使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朝着更为科学性、理性化、潮流化的方向发展,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

一、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00后一代独生子女逐渐步入大学校园,如何适应集体宿舍生活成为第一门必修课。在学生宿舍管理中按照社区化管理为抓手,突出家文化和社区服务理念,既能为其提供小区物业般的贴心服务,还能搭建起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设居住的平台,让新一代大学生们在宿舍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氛围。一个让学生真正感到温暖的宿舍,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不是课堂胜似课堂”的全天候育人阵地,应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宿舍以社区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宿舍管理模式。将学生宿舍楼打造成“小社区”,可以让大学生学会担当和与人和谐相处,拉近同学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的寝室氛围,无形中让文明的理念蔚然成风。总而言之,以“密切师生关系、打造温馨家园、引领学生成长”为导向,把学生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到学生宿舍,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战场,致力于构建以学生宿舍为核心的社区化管理模式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因此,需要改革宿舍管理模式,拓展公寓育人功能,探索建立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模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具体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让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更好发挥其应有效应,更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议具体构建过程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成立学生社区服务中心。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需以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管理主要由宿管来直接完成,而宿管的主要任务即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管理,在其它方面并不会干涉过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更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更多需求,仅依靠这样的传统宿舍管理模式显然不足。在此基础上应成立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由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全方位负责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工作。为让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更好发挥其应有作用,建议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应主要由如下人员组成:1.辅导员。统筹负责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2.导师。由学校任命,从学科教师中抽调,专门负责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与指导工作。3.学生骨干。由学生自荐或选举产生。积极配合辅导员完成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为让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更贴近学生生活,建议在设立学生社区服务总中心的基础上,在各宿舍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分中心。如此一来,一旦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即可快速寻求帮助,而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也可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

(二)分类构建特色学生社区。既然本文谈及的是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那么宿舍学生社区的构建无疑便是论述的重点。为让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更具现实意义,建议应在成立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分类构建如下特色学生宿舍社区:1.学习型社区;2.运动型社区;3.创业型社区;4.电子竞技型社区;5.读书型社区;6.人文社区等。上述社区的构建需要一定活动场地,这一点需由学校在学生宿舍区或宿舍区周边根据实际情况划拨一些场地为社区活动服务。而不同学生社区的活动地点之间也最好临近,便于形成整体、良好的学生社区活动氛围。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满足学生的宿舍社区活动需求,高职院校在构建特色学生社区之前应进行广泛调研,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学生社区,这样的做法更利于提升学生满意度,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质量的提升。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构建何种学生宿舍社区,均应考虑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唯有如此方能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宿舍社区,积极参加宿舍社区活动。

(三)调动学生参与宿舍社区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中,学生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服务学生、学生引导学生无疑是其最大特色之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均是被管理的对象,在此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中,学生被赋予管理权,每一名学生均可参与管理,成为管理的“主人”。例如,在运动型社区构建过程中,可倡导学生自由成立各种运动团体,而运动团体的管理者可由运动团体成员通过投票方式选举诞生。除此之外,各运动团体的规章制度、具体运营及活动开展等,也可由团体成员协商完成,整个过程中学生拥有自我管理的权利。为调动学生参与宿舍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学校亦可积极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诸如,对积极参与学生宿舍社区管理的学生在评优评先方面予以倾斜,在校园公开宣传栏和校园广播中对其进行公开表扬等,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调动其参与宿舍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在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具体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积极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宿舍社区化管理的积极性。唯有学生真正积极参与其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方能取得预期、理想成效。

(四)建立“辅导员+导师”指导制度。上述论述中提及到,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成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管理参与积极性。但仅做到此点就够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成效,还应有的放矢建立“辅导员+导师”的指导制度,即由辅导员和导师全面负责指导学生宿舍各社区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以读书型社区的构建为例,在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辅导员或导师可为学生制定一系列阅读书目,帮助学生遴选高质量图书,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交流阅读心得体会等。在此过程中,辅导员或导师可建立读书微信群,通过微信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为激发辅导员和导师参与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积极性,高职院校也应给予其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诸如,可给参与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辅导员或导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福利津贴,可将其参与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具体表现与其职称评定及工作绩效挂钩等。上述做法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做法非常必要,可进一步调动辅导员或导师参与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构建过程中除做好上述几点之外,还应切实构建如下保障措施:

(一)领导应对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予以充分重视与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是学校行为,自然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工作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对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并未予以充分重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做法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学生在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即可,构建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完全是浪费时间。如若学校领导秉持这样的态度和理念,那么即使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再好,也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所以说,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需做好顶层设计规划。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模式构建说起来简单,实则非常复杂,具体构建之前需要学校高层对此进行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如此一来,具体践行过程中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让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更具可行性,取得更好成效。为此,建议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之前,应从本校学生管理骨干教师中抽取一些精英,抽出专门时间用于顶层设计与规划,必要时也可从外部聘请专家,协助做好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的顶层设计与规划。

(三)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成效,具体构建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诸如,学生宿舍社区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场地支持,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辅导员和导师的额外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津贴等。这一切均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如若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也很难最终得以真正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社区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宿舍管理方式,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服务功能、德育功能和社会功能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让学生管理更具特色,更好满足高职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

[2]严艺函.基于人才成长的高职学生宿舍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

第5篇:社区活动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

一、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方面呈现出逐步向好的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随着国家对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以及所投入资金成本的增加,大部分城市生态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都越来越完善齐备,许多社区都有配备像社区活动室、多媒体办公室、社区宣传栏等基础文化设施。2.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团队日趋专业化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态社区开始行动起来,通过组织发掘社区里的可用人才,让诸如文化艺术爱好者、社区建设志愿者等可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3.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活动呈现多样化趋势随着对社区管理人才的招聘和社区内自身人才的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社区中与生态文化建设相关的活动也逐渐增多,以前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像下象棋、扭秧歌等,现在有诸如广场舞、自愿捡拾垃圾、植树活动、社区知识普及、社区儿童早教等,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1]。

(二)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中呈现的问题

我国城市生态文化社区的建设虽已取得一些实践经验,但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社区管理方面未能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现阶段,城市生态社区的主要管理者依然是居民委员会,并直接负责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管理。虽然个别地区专门设立了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没有考虑到对社区居民的利用,导致社区管理上不够人性化和个性化,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再加上一些人员素质和邻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社区管理者所发挥的管理作用十分微弱。2.社区生态文化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居民参与率不高生态社区及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丰富的社区活动的支撑。活动形式和内容对于居民的参与率影响很大。目前由于社区管理者对社区活动内容的策划不到位以及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活动的热情度不够,致使许多居民参与社区生态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加之他们对于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更是导致带头参与活动的人较少,常常出现社区活动无法长期开展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十分不利于城市生态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养的加强[2]。3.有关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社区工作者力量较为薄弱城市生态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初期,一些退休的社区居民或是义务工作者充当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者的角色。尽管近年来,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投身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来,但是由于其专业性较差,多数人专业不对口,导致他们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不高。4.城市社区间的硬件配备上差异很大在城市生态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方面,虽然政府增加了一些投入,满足了一部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社区众多,仍然存在着部分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配备不到位的现状,从而导致社区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二、国外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

对比查阅了国外城市在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方面的资料,笔者认为有如下经验值得借鉴:

(一)社区硬件设施规划上引用生态学的设计思想

国外一些城市在社区硬件设施的建设初期规划上不仅考虑到功能实用性,而且引入了生态学设计思想,因地制宜,在环保材料使用、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环境绿化、节约能源和运用可再生新能源、减少和防止污染等方面进行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不仅在外观上看起来“绿色环保”,而且在内在上也努力使能源、资源、生态、交通、社区、场所、治理等协调共生,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打造生态型社区。特别是在某些案例中,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生态社区建设上不能一次到位的,都为后期预留了空间和规划,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生态理念。

(二)将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活方式相结合

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不仅仅只通过举办一些简单的活动,而是将其与生活方式结合,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例如,近几年风行欧美的plogging运动,便是将日常的散步、慢跑等健身活动同捡拾垃圾的环保行为结合起来,在个人运动中植入了趣味性的“寻宝”活动,形成一种长期流行的趋势,既满足了个人锻炼身体的需求,也满足了保护社区环境的需求。反观国内城市,在这方面虽然有一些苗头,但只是个人的行为,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在具体实施中,有时会遭遇鄙夷,整体社会风气没有形成正向心理引导,导致参与的人员多为老人和孩童。部分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也仅为可数的几期,不具有持续性。将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活方式相结合,不仅拓展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而且使生态文化的理念无形融入人们的行为中,使其影响力真正延伸到人们的生活中。

(三)城市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目标明确,呈现组织化、社交网络化的趋势

通过一些相关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国外许多城市在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有较为集中和明确的目标。比如新加坡宜居城市建设拥有明确清晰且有力的政府调控体系[3]。同时,运用第三方力量,使得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呈现一种组织化和社交网络化的趋势。例如,美国的非营利组织KeepAmericaBeautiful在生态建设方面有明确的目标,且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规模,特别是在组织成员间、组织与社区、组织与社会等联系方面形成了“强联系”的社交网络,从资金的募集到活动的开展,不再是单向发展,而是呈现向多方壮大的态势,这对于文化的塑造有很大帮助。

三、对于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我国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中应转变观念

中共中央提出“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随之,各地也在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社区、绿色产业、生态产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但在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中,还应注意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切忌一阵风和生态指标的雷同化。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不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不能过于单一。尤其是某些干旱地区,为了响应号召,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美观绿化,虽然可能实现了短期生态目标,但评比检查过后,绿化的植物无人维护,或不适宜干旱条件的生长而大量死亡,反而削弱了人们对于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的信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次,城市生态社区及文化建设本身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应该提供一些文化塑造的场所,鼓励居民及社会团体多尝试、多创新,寻找适应本地社区的路径。

(二)寻找突破口提升生态文明的认同度

若要做好城市生态社区和文化建设的工作,首先要把社区居民对于生态文明的认同感提升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他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才能促进他们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相关管理人员和社区内的相关文化工作者应该多方寻找突破口和意见领导者,使其投入到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来。另外,也可同学校、第三方机构合作加强生态文明的传播工作。比如,片区学校可以对社区内的学生进行低碳教育,通过孩子们影响其整个家庭加入社区生态建设中来。通过正向文化、环境的引导,使得生态理念融入社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4]。

【参考文献】

[1]袁小松,徐丽丹.重塑生态文化: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与突围[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1):70-73.

[2]李祉.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理论,2016(5):168-169.

[3]王双.中外宜居城市建设的比较及借鉴[J].经济与管理,2017(1):38-44.

[4]刘明远,刘芳.城市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17(36):233-234.

[5]肖念,韩杰.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的研究及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