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社区环境卫生方案范文

社区环境卫生方案全文(5篇)

社区环境卫生方案

第1篇:社区环境卫生方案范文

积极与专业社会组织合作,利用其资源和技术,开展城市管理信息宣传,增强广大市民对政府宣传的信任度。如与台湾慈济慈善志业(深圳)联合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宣传活动;与亚洲动物基金、深圳市犬类保护协会等联合开展依法文明养犬系列宣传活动,将犬只收容场地管理委托给爱护动物协会;与罗湖区绿色出行志愿者协会合作,设计城市绿道线路和自行车租赁系统,举办绿道公益赛事,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二、合理划分事权,理顺区与街道的职责分工

一是厘清区街城市管理的职责边界。全面梳理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容景观、林业森防、爱国卫生、数字城管、城管执法八大类69项事权,按照“重心下移、责权统一”的思路,明确了区、街道的定位,即区负责制定规划、标准,统筹协调,监督考核;街道负责巡查、执行,承担属地管理、后续管理。在改革中,区下放给街道事权31项,并强调责权一致,赋予街道对外包服务企业考核、评比的权力;按照“人随事走”、“财随事转”原则,制定城管机构调整方案,核算城市管理事项相关经费并划拨到位。二是理顺区街城市管理职能架构。理顺了区城管局与区直其他部门的关系。将水务、三防职责划入新组建的区环保水务局;将查处违法建筑、违法建设的规划土地监察职责划出,成立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将灯光工程建设职责划入区建筑工务局。同时,理顺了城管系统内部职能配置,确立业务规划、绩效考核、执法督查三大业务模块,三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与区级城市管理职责配置对应,街道由三个部门分别实施,各司其职。根据职能配置和分工,罗湖区对区、街道的城市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实现了执行权、考核权、执法权相分离。按照城管业务项目设置区城管局内设科室,履行指导规划职责,如为打造“时尚罗湖、魅力罗湖”,增设市容景观科;强化城市管理绩效考核职责,设置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归并执法督查职责,设置区城管执法监察大队,撤销原内设的执法协调科。同时,随着事权下放、购买服务的推进,撤销区城管局下属事业单位环境卫生所和口岸环境卫生所,整合区圊工环境卫生所和区机械化清扫所,相应收回800名编制。区城管局派驻各街道的执法队的人、财、物均归街道统管,增强街道力量;设立城市管理科,实施推进社区公园建设、养犬登记、门店招牌管理等城管行业管理和审批业务;设立街道环境卫生提升中心,重点对从事清扫保洁、绿地管养、垃圾清运外包公司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估打分。

三、创新城市管理监督考核

一是“天眼城管”。建立数字化城管平台,推出“天眼城管”,即“陆”、“空”城管联合监控系统。“空”中,接入公安一类、二类监控点3700多个,借助可视探头,实时监控辖区主要路段和重点区域;“陆”上,实行城管数字化网格,将全区划分为13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信息采集员,采集网格内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等信息,并通过PDA移动终端第一时间反馈至数字化城管操作平台。“天眼城管”大大提高了辖区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的完备度、及时性,也提高了城市管理案件监督的精准度、督查力。二是“路长制”、“片长制”。由街道班子成员担任辖区道路“路长”,承担监管责任,统筹城管、执法、外包企业作业人员、辖区民警等力量,实现城市管理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对应“路长制”,配套设立“片长制”,由区城管局领导带领责任科室,分片负责街道路面市容环境的巡查和督查工作。三是“双向监督、双向考核”。依据职责划分,区里制定市容环境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区城管局对街道职责进行考核,街道对区城管局职责进行考核,建立双向监督、双向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搭建互动平台,鼓励公众参与共治

第2篇:社区环境卫生方案范文

关键词:情景规划;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研究;流行病预判

引言

2020年初,肺炎疫情暴发并迅速蔓延,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再次暴露,唤起了人们对公共卫生安全建设的关注。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线阵地,更有利于整合各类防灾资源、落实各项减灾措施。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方面的应急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社区公共卫生安全在城市规划层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和治理策略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有助于完善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安全的治理机制,从而减少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性环境。

1相关概念及研究动态

1.1相关概念解析

“公共卫生”是由美国公共卫生领袖人物——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温斯洛(Winslow)教授于1923年第一个提出的,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52年所采纳。其含义是通过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公共环境卫生安全的整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途径,开展健康教育、疾病早期的筛查制度及医疗救治,构建一套高效统筹社会资源以维护公众健康为目的的机制[1]。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一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都起源于西方20世纪初的进步运动,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就是用于改善公共卫生的需要[2]。但是之后一段时间,基于情景规划的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研究PublicHealthandSafetyPlanningofUrbanCommunitybasedonScenarioPlanning由于城市规划者开始注重土地利用和交通而忽视了健康和安全,这导致两者走向分离[3]。1988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在《公共卫生的未来》研究报告中指出公共卫生安全的含义:它是我们为保障社会公众健康所采取的社会性集体行动。其核心是维护公众健康,保障全社会的共同利益[4]。在城市规划领域,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即指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各类安全风险,建设能够应对各种风险、具有弹性能力的城市。

1.2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研究动态

AMMyers等人(1994年)描述了大城市地区公共卫生健康系统,并提出一种专门的医学模型转向强调社区组织(CBO)联盟的活动[5]。SusanWestMarmagas等人(2003)年针对美国“911事件”认为公共卫生的重要性通常在重大悲剧发生期间被承认,这些事件提高了人们应急准备的需要。作者鼓励公共卫生界与决策者一起开发国家环境卫生跟踪系统,以提高我们的整体公共卫生能力[6]。Dubowitz等人(2011年)研究了如何使用GIS的方法将社区需求和健康结果与公共卫生计划相结合[7]。Jenine等人(2016年)描述了应急响应者的预处置网络[8]。我国关于社区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SARS暴发后才开始思考公共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如陈永薇(2016年)在《公共治理视角下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的研究》中认为国家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种群体共同参与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管体系[9]。近年来社区规划特别是“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是社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健康城市”项目研究也应运而生[10]。邴启亮(2020年)认为有必要从韧性城市的角度,从城市空间响应和应急体系建设两方面思考城市规划的应对策略[11,12]。石义、吕维娟(2020年)分析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的空间规划基本策略[13,14]。总之,我国学者从国土空间的角度去研究公共卫生安全的较少,和公共卫生有关的主要是公共卫生的发展模式、分级标准,缺乏公共卫生设施配置及应急转换方面的研究。

2“情景规划”方法介绍

通过此次疫情,发现在应急状态下社区空间结构依然存在很多弊病,特别是医疗卫生设施和生活保障设施的空间配置与应急转换能力、应急物资保障的交通运输体系与居民封闭式管理的空间路线分配等,反映了社区空间的韧性不足,体现了社区空间缺乏弹性的应急能力、系统的社区生活圈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的编制、较强的自组织能力等主要问题。“情景规划”最初是美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赫尔曼·卡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军事战略方法[12],后来扩展到管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其他领域。一般来说“情景规划”是指在对不确定环境下理清扑朔迷离的未来的一种方法[13],它的重点在于识别关键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将“情景规划”方法应用至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中,是希望从空间规划的角度优化社区中与公共卫生安全相关设施的空间配置,强调从传统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静态配置转向动态的应急减灾能力提升。而“情景规划”技术流程如下:

2.1明确焦点问题

开展情景规划的突破口是明确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的焦点问题。

2.2识别灾害情景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需要基于具体的灾害情景而定,灾害事件的级别、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从区域灾害系统的观点看,灾害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组成[14]。其中致灾因子决定了应急状态下选择哪一种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方案;孕灾环境指灾害孕育、发生、演化的环境;承灾体是灾害造成影响的对象[15]。2.3归纳应对情景方案明确关键性不确定因素:关键性不确定因素是对空间规划产生重要且不确定性较高的影响因素[16]。假设选择某社区进行情景构建,按照公共卫生安全响应的等级强度进行分类,根据国家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危害范围和传播程度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代表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将上述得到的关键性不确定因素构建成适应不同等级强度的情景逻辑矩阵。

2.4评价情景方案

在情景规划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的情景方案进行评价修正,由于每个社区的空间特点和情景规划的侧重点不相同,因此在确定评价模型子目标时有所差别,本文所提出的情景评价模型仅作为参考模型。

2.5制定规划战略

通过上述定量定性分析过程,综合考虑社区的社会、经济、空间、资源现状等,将上述评价和修正后的情景规划方案在空间上适量叠加,最终得到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弹性”图,提高城市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情景规划”方法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安全规划中的应用

3.1定位:明确焦点问题

以社区为规划单元是直接面向人群服务,因此焦点问题是能不能满足人们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安全需求。主要从健康安全需求、行动安全需求和安全自治能力需求三个方面考虑。

3.2分析:识别灾害情景的影响因素

第3篇:社区环境卫生方案范文

(一)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环境治理投入较少。虽然近几年来随着资金投入的逐步增加与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仍然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生活垃圾乱扔乱放现象严重。在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村寨较为集中的地区,无论房屋周围,还是村寨路边沟旁,普遍存在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村落大、人口流动多的乡(镇)和村委会所在地,因居住农户多,垃圾问题更为突出。每逢雨季来临,这些垃圾包括死去的牲畜就随沟渠、河流流向下游,导致沟渠及河道堵塞严重、河流污染、影响水质。2.固体垃圾无分类,混和堆积现象普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包括乡镇所在地,还未实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死的牲畜及家禽、医疗垃圾等混合堆放和焚烧,无任何分类与处理措施,对当地环境及居民生活等造成影响,构成潜在威胁。3.牲畜大小便收集不规范,粪便随意堆放问题突出。据调查,由于长期养成的习俗习惯,牲畜小便任其自流,牲畜粪便则收集起来堆放在农舍及厩圈旁,或是从房后直接排入田地中。因缺少有效的围栏措施,待降雨以及鸡鸭等寻食后,不可避免地导致废液乱流,粪便随处可见,村落街巷臭气熏天,蚊虫多,严重影响村寨环境和公共卫生。4.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突出,导致大河及田地污染严重。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村寨都只有简易的排污沟渠,存在沟渠小、窄的问题,还有一些地方破损,沟渠里堵满垃圾。每逢雨季,污水和雨水混合排放,溢出沟渠,溢满路面,甚至倒灌进入地势低的农户家中。牲口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大河,灌溉河边田地,不少田地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富营养化严重。5.污水混合排放现象突出。在一些农村集镇,特别是边远的乡镇所在地,无论是家庭、饭店,还是学校,都未对污水进行分类,使家庭生活污水、饭馆油污、厕所粪便、牲畜粪便等混杂排放,导致城镇排污沟超负荷运行,污水沟时常堵塞。每逢降雨,街道和低洼处淹水严重,人畜粪便到处可见,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6.农户厕所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基于农户调查以及小组座谈了解到,多数农户家中都有厕所,但受经济等因素制约,多数家庭农户厕所简陋,无便池,随意排放严重,卫生条件差。无厕所的农户家粪便排放更是随意。调查了解到的农户希望建几个公共厕所,解决一些农户的实际问题。

(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

为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综合治理,原国家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累计达到全国建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建立健全农村环保长效机制,引导、示范和带动全国更多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党的报告提出将“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特别是垃圾、污水和厕所,是人居环境的短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农村污水处理作为农村综合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得到快速的发展。据住建部统计,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2006年仅为1%,2010年为6%,2014年增长到9.98%。2014年,我国有3821个建制镇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占比达21.7%。其中,浙江、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的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2015年住建部曾提出“到2020年,30%的村镇人口得到比较完善的公共排水服务,并使中国各重点保护区内的村镇污水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从2010年起,大约用30年时间,在中国90%的村镇建立完善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的设施与服务体系。”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介绍,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70亿元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据初步统计,迄今全国80%以上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有11个省区市通过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整省验收,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明显减少。2018年全国完成农村改厕1000多万户,农村改厕率超过一半,其中六成以上改成了无害化卫生厕所。

二、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居住分布散,治理难度大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太阳能淋浴、水冲厕所、洗涤用水在农村开始普及。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量和集中供水率显著提高,农村生活污水越来越多。迄今,我国大约3.2万个乡镇、270万个自然村、近7亿农民居住在农村。由于村寨多、居住分散,农村环境治理难度大,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地方产业尚未形成,农村居民还主要依赖外出务工改善生活,所以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主要依赖政府投入,至今仍有近1亿户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存在“建得起、用不起”的长期闲置状况[2]。

(二)多以政府主导为主,农户参与度低

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多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的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主要采取招投标方式,由具有较高资质的环境设计部门完成规划设计后,交由一定资质的建设单位具体实施。因此,从项目调查、规划设计、实施到运营的整个环节,都是由技术人员从专业角度收集素材,开展环境治理的规划与设计,较少顾及社区村民的意愿和想法。这种规划设计过程从专业角度来说,设计方案科学严谨、逻辑性强,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由于社区村民对治理方案不理解,具体举措与当地实际脱节,往往导致治理项目闲置,未起到应有的效果。广大农村居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数量最多的主体,是宣传的受众和最根本的执行者、最终受益者。因此,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决策与监督的作用未被充分发掘。

(三)机构不健全,治理主体缺失

迄今,由于面向乡镇基层的环境管理机构还未建立,农村环境治理案件都由县级部门,农村环境监管工作难以有效落地。同时,已实施的农村环境治理项目都采取城市建设项目的管理与运作模式,专业施工、专业监理普遍存在,无形中将项目的受益主体和监管主体———全体村民排斥在外。建设的社区环境治理项目与自己无关,严重挫伤了社区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四)体系不顺,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农村环境污染涉及面广,污染点环境影响不确定性大,污染治理与管理不能套用城市的“谁污染,谁治理”的固定源管理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综合项目,需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林、文化旅游等部门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地方的治理工作尽管建立了生态环境部门主导、其他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但实际工作中则变为由生态环境部门单一主导和实施,其他部门“人在心不在,出人不出力”的现象。

(五)乡镇环卫人员待遇低、积极性不高

据调查了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政府用于公共事业支出的经费,如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费用极为有限。在乡镇所在地,地方政府亦只能力所能及地筹集部分资金,购置必要的垃圾清运工具,聘请人员清运垃圾,无力考虑全乡镇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每逢集市和春节,垃圾成倍增长,更加重了乡镇垃圾清运人员的负担。由于缺乏投入和低廉的工资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无人愿意从事垃圾清运工作,部分地区只得聘请一些老人,勉强维持运营。

三、农村传统资源利用及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

(一)农村居民传统的资源利用与处理方式

1.牲畜粪便收集与利用。据调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户包括一些专业养殖户都有收集牲畜粪便的习惯。农户一般将牲畜粪便收集堆放在一起,待种植农作物时作为基肥使用;个别农户还将一些作物秸秆与粪便放置在一起,浇灌牲畜废液,腐烂发酵后作为基肥使用。2.作物秸秆氨化利用。部分专业养殖户修建了专门的氨化池,将玉米秸秆氨化处理后喂养肉牛,不但大大降低了牲畜喂养成本,而且将作物剩余物变废为宝,减少了作物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3.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通过走访农户调查看到,部分农户用废弃的塑料编织袋装载垃圾,然后再统一运到垃圾场处理。当地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环卫队清运和处理垃圾。这些都说明该村农户环保意识较高,保护环境积极性较强,改变环境的意识较为强烈。

(二)农村居民治理农村环境的意愿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改变,大多数村民都意识到村寨环境改善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对村落环境整治愿望非常强烈。部分村寨亦在探索村寨环境治理,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在云南普者黑风景区周边社区,部分村寨成立垃圾清运小组,将村寨垃圾集中到村寨外1km处集中处理;部分小学在上级部门支持下,修建了专门的垃圾焚烧炉,焚烧学校垃圾,减少了垃圾收集及清运问题;一些专业养殖户,修建了专门的废液收集池,将牲畜的大小便分开,大便晾干后出售给葡萄或玉米种植户作为肥料,废液则作为农家肥使用在作物上。作为交换条件,这些专业种植户需要将作物秸秆送给养殖户,用于饲养肉牛。这些作法都为农村环境治理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促进作用,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四、农村环境治理途径

(一)参与式理念运用于环境治理的全过程

农村环境治理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更是村民自己的事,最终会令村民自己受益,因此,农村环境治理应该有村民参与决策,从项目选择、立项、实施、管理等过程都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政府倾听村民的意见,让村民感觉到是自己为自己办事,村民就有了一份责任感。同时,由于涉及面大,政府投入资金有限,且根据多年来我国扶贫项目的经验,在项目资金投入安排上,需要村民自己在劳动力或资金上有一定的投入,否则,就可能养成“等、靠、要”的思想[3]。要做到这些,需要环境保护治理部门转变思想观念,在从项目设计到实施监管的全过程中,引入社区参与理念,尤为关键。参与式农村环境治理项目规划需要在项目人员和外部专家的协助下,采用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调查方法,让村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总结与分享他们在村落环境污染控制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而发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够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的措施[4]。当地村民应参与规划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重新认识他们的居住环境和资源禀赋,识别制约社区治理的因素并寻找机遇,以及充分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所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提出与规划实施,必须要在广泛听取村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讨论、张榜公示等程序,方可上报上级部门审批和编写实施方案。通过让村民参与规划设计的全过程,项目规划不仅能反映当地村民的意愿,照顾村民的利益,还可以激发村民的强烈责任感,吸引其主动参与项目并为之发挥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5]。

(二)建立健全面向农村的环境治理管理体系

1)根据各地实际,探索成立由乡(镇)政府、村委会、村代表等参加的农村环境治理管理机构。2)探索建立由农户、个体商铺缴费,政府补助等多方参与的农村环境治理收费制度。3)根据各地实际,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合理规划,建立统一的污水收集网络。4)探索在乡镇建立多形式的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5)探索建立适合我国乡镇及农村地区的垃圾和污水收集与处理管理的竞标制度和奖惩管理制度。

(三)制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管理制度

农村环境治理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政府与村民之间达成环境治理自治和善治状态,两者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全过程,彼此信任,互担责任,共享资源,共同受益,建议如下:1)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农村环境治理“村规明约”。基于当地村民的习俗习惯和已有的村规民约,根据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要,制定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环境保护公约,并召开村民大会通过执行。2)成立村环境督察兴趣小组。建议以村为单位,组织对改善村落环境积极性较高,愿意为村落环境治理发挥余热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能人,对农村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和村环境卫生进行督察和监管。3)成立村工程建设招标小组。为了让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全过程,提高他们的管理与对外交流能力,需要项目放权,由他们自己做主、自己决策。4)在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实施的同时,利用电视媒体、召开村民大会、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政策与法规教育、环境污染警示教育。多途径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与保护中,落实到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让人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维护者和建设者[6]。

[参考文献]

[1]吕建华,林琪.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J].环境保护,2019(9):42-46.

[2]陈颖,吴娜伟,董旭辉,等.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点与难点解析:《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解读[J].环境保护,2019,47(1):10-13.

[3]赖庆奎,岳彩荣,胥辉.云南金平分水岭部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实践[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第4篇:社区环境卫生方案范文

(一)产后访视发展起步晚

我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发展的起步较晚,为了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吸收了国外的经验,经过近几年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一些中心城市已经意识到社区护理中产后访视的重要性,并将其建立成为社区产后访视服务中心,通过社区护理,实现一种综合性的社区产妇产后服务模式,为社区的产妇产后提供健康教育、康复和保健。

(二)发展水平不均衡

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服务的开展预示了社区护理的发展,每个社区具有各自不同的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模式和护理形式,部分大城市由于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给予的资金投入大,进而促进了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不发达的小城市,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导致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受到阻碍。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不同的城市之间,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

(三)组织管理不完善

关于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具体文件,卫生部已经发展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文件,可是没有约束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促进发展的具体方案。对于这个新成立的社区护理机构,还没有完善的、独立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缺乏明确的分工和系统的管理。

(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专业性的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教育,所以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培养需要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很多高校和中等学校通常不会开设相关专业的课程,同时,社区护理产后访视需要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也和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不相符,这更导致了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无法适应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工作内容,所以在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大部分护士的专业性较低,素质也相对不高。

二、做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己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做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健康质量息息相关。根据我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现状,笔者就如何做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提出几点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认知

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产后访视起步较晚,因此,应加大对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尤其是产妇们认识到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提高社区卫生的服务质量。

(二)均衡护理水平

医院应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支援社区的需要,安排相关资历的护理人员定期到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和知识培训,并定期接受社区护理人员到医院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一方面政府应从待遇、编制、软硬件建设等各方面对社区护理工作予以政策支持,通过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实行公开的全员招聘,竞争上岗,聘用理解并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专业水平、沟通技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人员充实到社区护理队伍中,服务社区居民。

(三)健全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卫生的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工作目标和详细的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标准和管理规章,定职定岗,互相督促,健全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居民健康促进意识。

(四)重视访视方法

1、重视在职培训。

针对我国护理人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定期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综合的医疗卫生知识结构,社区护理人员要与社区居民建立持久的服务关系,不因居民的疾病或转移而终止,提供主动性、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2、科学访视方法。

(1)床前访视

床前访视,只是给产妇和社区护理人员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护理人员需要在床前访视过程中,询问产妇的生产情况,收集相关的信息,记录需要帮助的事项、联系电话,建立个人档案。

(2)出院后家庭访视

第5篇:社区环境卫生方案范文

2009年1月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所以就目前而言,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岗位在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为贯彻“立足社区”的方针,实现培养社区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根据本课程性质以及社区护士工作岗位对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需求,坚持“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将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社区居住环境卫生指导、社区公共营养与饮食卫生指南、慢性病病人社区保健方法、特殊人群社区健康保健方法、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社区公共卫生调查方法。着重加强了对健康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指导等贴近医疗实践及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的讲解,增加了全科医学中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删减或整合了一些理论性比较强但实用性不强的内容,从而使整个教学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调整之后,原有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教学要求,我校正在按课程标准自编讲义。这样调整的原因是由于学时有限,无法将各章内容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是有些内容与基层护理工作关系不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通过这样的调整使教师在教学中强化了护理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对把学生培养成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能提供综合性卫生服务的护理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方法的改革

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还取决于教学的形式和技巧。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基本上都是以讲授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同时,由于学科特点,预防医学内容繁多,理论抽象。这两方面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3]。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突破旧的模式,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增加可操作性,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更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重心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任务需求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理论教学实践化,从而将“教”、“学”、“做”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师应以学习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将每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作为一个教学项目,从信息的收集和查询、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让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拓展自己的能力,并从中学到相关知识。以案例导入进行教学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我校预防医学教研室目前大力推行的重要而实用的教学方法,例如职业病案例讨论、食物中毒案例讨论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问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学知识点,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以社区教学基地为依托,将一些涉及社区的具体教学项目和任务,如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社区卫生调查、社区健康教育等,直接在社区完成。通过社区实践使教学和实践进行了很好的接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较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1~2个相关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接着导入学习内容,并在讲授过程中一直贯穿这一线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教学方法较适用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可明显提高课堂效果。小组讨论法有专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即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就某一选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讨论,如对环境保护专题的讨论。为巩固理论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模拟场景教学,如模拟食物中毒现场,让学生进行处理分析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直以来,预防医学的考核基本上采用以期末结课考试为主的传统考试方式,在内容上偏重于对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为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预防医学的考核方法应从单一的传统考试向多元化考试转化,从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转向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对预防医学的考核采用了期末考试和平时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前者指期末的理论笔试,占总成绩的70%,且试卷中适当增加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多项选择题及论述分析题的比重;后者主要通过案例讨论、膳食调查和评价、卫生统计分析、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占总成绩的30%。也就是说,不能只凭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成绩优劣的依据,应顺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