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社区营销范文

社区营销全文(5篇)

社区营销

第1篇:社区营销范文

【关键词】色彩;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在城市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中,色彩是人体视觉的主导要素,且色彩在整个景观设计中发挥着主动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施工、材料、空间形式等因素受到一定的限制时,色彩往往能发挥特有的作用,弥补其中的不足,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从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1住宅小区景观的色彩

住宅小区景观主要分为自然色彩和人工装饰色彩两类。其中自然色彩包括景观中的植物、水体、山石以及天空等的色彩;人工装饰色彩包括居住建筑物、休闲广场和路面铺装、小品等的色彩。相比较自然色彩和人工装饰色彩,前者源自自然,较人工色彩更为真实和有活力,也更能满足居民亲近自然的渴望。人工色往往缺乏自然色丰富的全色相组成,但是可以根据色彩美感进行调配出合适于小区景观的色彩,并应用于建筑、小品和铺装中。无论是自然色彩和人工装饰色彩,应充分发挥色彩的美感与整体景观结构相互协调,才能为景观色彩营造出更和谐的环境氛围。

2色彩对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影响

2.1色彩与住宅建筑

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色彩逐渐成为了建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景观中,建筑的造型、结构感以及美感可以说是小区的“第一视觉”[1]。色彩对建筑有着很大的影响,色彩对建筑整体造型的产生、表现方式以及视觉效果是通过人们最初的审美感受来表达出来的,是建筑景观与视觉语言环境的统一体。色彩对建筑景观有强调节奏、突出主体和加强识别的作用。建筑景观有无规律排列可以形成视觉印象,这些组合排列设计与色彩的搭配即可产生有节奏和韵律的建筑景观效果,加上有些建筑的结构由于光线的存在产生阴影,若合理地应用色彩的作用,从而可以构成更加和谐的画面。运用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能更加突出建筑景观设计中色彩的主要功能,将需要重点表现的建筑景观结构用色彩反差来突出主体。建筑景观的识别除了由建筑景观自身实体外,还可以依靠色彩作用于建筑景观上来加以区分,从而显示不同的建筑特征。不同的色彩设计风格可以识别出建筑景观的风格差异。例如传统民族性的建筑,徽派建筑的白墙灰瓦,藏族建筑的白墙黑顶等。

2.2色彩与植物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是整个小区的“心脏”,只有绿化设计的合理,小区才更加有生机,才能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色彩的合理搭配更能使居住空间丰富多彩,更具有艺术气息[2]。园林植物的色彩观赏主要体现在叶、花、果、干四部分。绿色的视觉观赏面最大,是住宅小区的基调色,但整个住宅小区四季一片绿色是不可取的,应创造富有季相色彩的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增强景观效应以更突出的视觉功能。创造“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观叶、观花、观果的植物空间。比如可以利用色彩中的近似色进行配置植物,即运用相邻的几种颜色如红、橙、黄相配或黄、黄绿、绿相配。在住宅小区中,一组花坛中采用黄色配红色的乔木或灌木,就可以使小区局部色彩更加生机明亮起来。这样既有过渡,又适度变化。比如还可以利用对比色进行配置,即色相中的互补色,这种手法主要应用在住宅小区入口处或小区中心绿地等比较重要的部位,利用对比配色组成一些乔灌木空间组合来增强小区的景观特色,达到比较明显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欢快、热闹的氛围。比如还可以利用层次配色进行配置,如住宅小区中利用黄杨球,桧柏和枫树进行配置,即可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层次配色还可以利用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配置,这样延长观赏期。因此园林植物色彩的选择和配置对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很有影响。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和花果之间的色彩的搭配,整体景观就大为逊色。只有了解色彩之间的相互搭配,符合人们的观赏心理,才有助于创造出有特色的植物色彩景观。

2.3色彩与景观小品

住宅小区内的景观小品一般包括指示牌、标牌、灯柱、座椅、垃圾箱、儿童游乐设施小品等。这些景观小品的色彩一般比较鲜明、活泼,易于识别。特别是儿童游乐设施小品色调的明快简洁,能吸引儿童来嬉戏,提高孩子的乐趣,营造活泼欢乐的氛围。但坐凳、垃圾箱、灯柱这类功能的小品适合相对比较朴素的色彩,否则太过于醒目的色彩会破坏片区景观的整体性。因此色彩的合理搭配无不关系到小区的每个细节部位。只有很好把色彩和大环境有机融合才能凸显出更有水平的景观艺术设计。

2.4色彩与硬质铺装

在城市住宅小区这个特定的景观环境中,铺装作为硬质景观之一,其色彩的组合搭配是吸引居民眼球的重要元素[3]。硬质铺装景观的色彩合理设计,对小区的整个景观的美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铺装的色彩对居民的心理有影响。在铺装材料丰富多彩的今天,如果只是一味的做堆砌铺砖,看似色彩斑斓,实则失去的了自身的个性,对居民的视觉也造成不好影响。因此应通过不同颜色的合理搭配,有选择的加以使用,结合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考虑中老年视觉对颜色的吻合,才能使铺装具有韵律感和铺装模式,最后达到总体设计的目的。再者铺砖的色彩可以起到空间的分隔和指明场地功能变化的作用。住宅小区内的空间划分可以通过铺砖材料的色彩变化从直观上上起到空间分隔的作用。两个功能不同的空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铺装。这样的色彩变化可以给居民以提示,也能让简单的空间层次丰富了起来。比如居住小区的休憩场所的铺装地面常常以整色块的形式出现,这种统一的色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给人一种静态的停留感;而小区中儿童活动区域的铺装设计就要在色彩上加以强调,通常铺装材料色彩较为鲜艳,饱和度较高,明度较高,活泼的铺装色彩能营造出明快、生动的气氛,既强调了这个空间划分又和功能分区相符合。因此硬质铺装作为居住区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同时应加入色彩设计的思考,从最直观的视觉出发,考虑到色彩给人们的视觉及心理影响,才能使整个环境更加适宜,才能不断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

2.5色彩与灯光效果

灯光是住宅小区必不可少的照明设备,通过对建筑物、树木、小品、草坪、水体等的映照,能显现出丰富多彩的光影效果。而我们才选择灯光的色彩时需要注意应考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灯光的整体效果。研究表明,当人们看到橙色和黄色,能够使人精神振奋;看到米黄色有利于人体身心放松,使人心情平静,帮助人们休憩;看到蓝色能够消除人们紧张的情绪等。因此外环境的灯光设计应结合不同的功能、注意恰当的过渡,使灯光色彩和每个功能使用区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结语

通过以上色彩与小区中各个部位结构的景观分析可见,色彩设计在软环境的塑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住宅小区环境的统一规划,应合理地运用色彩,且应把色彩设计放到整个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同各个景观结构相协调,这样才能够给居住者带来视觉上及心理上的审美享受,营造具有归宿感的居住环境,使居住者对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4]。

【参考文献】

[1]王少龙.试论建筑景观设计中色彩对结构感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4(19):31-32.

[2]徐友军,郭玲.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色彩设计艺术[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2):95-97.

[3]王葆华,王晓固.探析居住小区中铺装材料的色彩运用———以石材铺装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3(1):14-15.

第2篇:社区营销范文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入,尤其是儿童健康。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儿童保健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儿童保健,可给予儿童更具有计划性、科学性的综合服务,同时,也是提高儿童免疫及抵抗力,降低疾病传播率的关键。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社区服务中心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家属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常规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对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社区服务中心的68名年龄为2~42个月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4名。研究组男19名,女15名;年龄14~30个月,平均年龄(22.17±3.19)个月。常规组男18名,女16名;年龄15~29个月,平均年龄(22.14±3.52)岁。两组儿童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工作内容依据社区服务中心常规儿童保健工作模式进行,如电话通知、粘贴公告等方式告知家属定期带儿童到社区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指导儿童家属合理为其补充营养,每天进行适宜活动,宣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发放健康成长手册。研究组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2.1成立社区健康教育小组选择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均通过一致培训及考核,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负责人为社区护士长,负责组织每次健康教育,同时,评价和分析工作效果,选择其中2名妇幼护士实施上门随访教育,1名儿保医师负责幼儿健康督导与教育,同时,邀请儿童专家义诊,定期展开健康知识讲座。

1.2.2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所展开的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差异,具体情况包括①新生儿(<3个月)。新生儿保健方式主要是信息传播,由专职护士实施入户家庭健康教育,访视新生儿各种情况,如睡眠、排便、喂养、大小便、预防接种等,同时,实施全面检查,尤其重视黄疸、脐部情况,并询问母亲心理及生理康复状况。全面评估新生儿发育状况,将月增长体质量<0.5kg的新生儿列为高危情况,并转入儿童保健科进行管理,重点指导喂养、休息等[1]。②婴儿(3~12个月)。婴儿保健方式主要为示范健康教育,教育形式为家属课堂教育或面授,幼儿为生长发育的最快阶段,对于营养和热量的需求很高,但由于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发育并不完善,极易发生喂养问题和营养失衡。因此,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教育,主要以营养为主,每年至少实施4次的营养随访,指导家属正确添加辅食,避免喂养不当发生多种营养性疾病[2]。③幼儿(1~3岁)。幼儿阶段,神经发育较快,此阶段应注意培养动作、语言等能力,以互动式游戏教育实施运动、感知、语言等训练。间隔6个月评估一次幼儿的发育状况,了解发育情况,可举办幼儿讲座实施教育,创建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④学龄前儿童(6~7岁)。学龄前的儿童体格发育基本趋于平稳,同时,与社会的接触也有所增加,因而,此阶段健康教育重点内容为疾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儿童正确进行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家属学会配置消毒剂,正确使用红外线进行消毒等[3]。

1.2.3评价效果小组负责人收集每次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寻找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及时评估与分析影响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问题,不断优化儿童保健工作,提升社区健康教育质量[4]。

1.3观察指标

①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依据儿童保健知识情况制定家属问卷表,问卷表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各项内容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越好。②保健知识覆盖情况:包括完全覆盖(家长完全掌握保健知识)、覆盖(家长基本掌握健康知识)及未覆盖(家长保健知识掌握度较差)。总覆盖率=(完全覆盖+覆盖)/总例数×100%。③家属满意度:社区服务中心以健康教育原则及内容为依据共同商讨制定满意度问卷表,满分为100分,健康教育结束后为家属进行发放,本研究问卷表发放及回收均为68份(100.0%),评分>85分为非常满意,65~84分为一般满意,<64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研究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保健知识覆盖情况比较

研究组保健知识覆盖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全国范围内医疗条件均有所提升,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同样有所提高,自主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在所有保健工作中,儿童保健具有重要意义,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儿童保健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儿童保健涉及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卫生、心理、疾病等各方面内容,影响保健质量的因素较多。但是,就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来看,多地区儿童保健工作尚无科学体系,家属及儿童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为保证儿童保健工作的高质量展开,需实施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从而提升家属与儿童的配合度,保证儿童良好的生长发育[5]。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儿童保健知识覆盖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社区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其教育对象主要为儿童家属。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属缺乏重视度与认知度是导致儿童保健工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为促进儿童家属树立保健意识,为儿童家属介绍社区健康教育的福利性、社会属性、公益性,同时,介绍所涉及的内容及领域,强调儿童保健在生长发育、家庭生活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深远价值,提高家属的重视度和认知度,从而积极配合社区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6]。社区健康教育的核心工作为个性化保健指导,即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同时,结合社区及附近的相关活动对健康教育形式与内容进行调整,分析儿童特点后实施科学性、针对性的儿童保健工作[7]。最后,为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应不断总结与分析,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可对家属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服务者可通过多途径展开宣传,促使家属随时关注儿童保健动向,高度重视儿童的生长发育,将更多保健知识良好应用于日常生活,保证社区健康教育的质量[8-9]。综上所述,对儿童应用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保健知识覆盖率,对儿童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文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11(23):75,174.

[2]徐冰.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6):80-81.

[3]吴永红.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5):5035-5036.

[4]曹成秀.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197-198.

[5]庆豫淑,肖静.健康教育宣导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0):85-86,90.

[6]张俊玲.探究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0):202,208.

[7]董静.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0):87-89.

[8]胡琳.综合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895-896.

第3篇:社区营销范文

关键词:社区营造;绩效审计;问题研究

1C市社区营造项目绩效审计基本情况

C市2017年社区营造项目共投入资金1152万元,资金用于C市20个区县的107个社区营造项目,项目受益群众100余万人。A会计师事务所对C市社区营造项目进行绩效审计的时间为2018年8月20日至2018年12月10日,主要的审计重点,一是检查城乡社区营造资助项目事前计划,包括目标内容的明确性、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等;二是审查社区营造项目的管理情况,包括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等;三是评价资金使用效果,包括项目实施的效果性、环境性等。

2C市社区营造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审计流程安排不合理

事务所在开展项目前,进行的前期准备时间长达两个半月,已经超过了项目组实行现场审计的时间,过长的前期准备可能会给被审计单位留下了充分的应对审计时间,被审计单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完善项目相关资料,影响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同时,因为整个审计时间有限,前期准备时间过长导致实际现场审计时间被压缩,现场审计时间的缩短造成审计人员只能以审计介入时间点上的审计对象现状以及历史财务数据为审计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审计对象进行合理推断和评价,对审计对象的效益评价缺乏整体性,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审计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

2.2审计方案设置不具体

审计方案不但要对审计目标、范围、程序等作出安排,还要对时间、人员、资源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在C市社区营造项目绩效审计中,审计组设置审计方案时未对整个社区营造项目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整体把控,制定的审计方案没有细化到可能出现的难点与风险点上。这导致审计工作分工不明确、重难点不突出,参审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可能会影响整个审计项目的效果。

2.3审计实施方法有缺陷

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是一项需要资金受益者积极参与的工作,审计组在开展审计工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审计宣传工作,社区居民对绩效审计不了解,没有意识到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在审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时,部分社区出现居民配合度不高的现象。

3完善C市社区营造项目绩效审计的对策

3.1合理安排审计流程

审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审计实施过程是否顺利、流畅、高效,审计项目组在接受项目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应该及时开展审前准备工作,积极与项目委托单位相关负责人沟通,通过开座谈会等形式,向民政局社区营造项目主管部门提前收集与城乡社区营造专项资金相关的政策规章、会议纪要、预算的批复文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资料,熟悉城乡社区营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内容、申领条件、管理流程等,事先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

3.2合理设置审计方案

审计组在制定方案时既要考虑到确定宏观层面的审计目标,又要指出微观层面的审计重点,让审计小组成员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在开展项目前组织审计人员讨论审计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将风险低点细化到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把总结出的风险点整理成文件,让审计人员熟悉风险点,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在实施审计时能有效防范风险。

3.3完善审计实施方法

与其他审计项目不同,社区营造项目专项资金更贴近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规范社区营造资金的使用,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直接关系到人民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开展绩效审计前,要做好扎实的审前宣传工作,在相关机关部门的帮助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社会公众较集中的需求,积极宣传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意义,那么在开展项目现场调查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社区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项目产生的社会效果也会更加广泛。

4总结

社区营造项目是C市建设民生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响应国家城镇化号召的重点工作。在C市投入资金进行城乡社区营造项目后,确实获得了很大的成效,切实帮助了社区居民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从对社区营造项目绩效审计结果来看,仍然发现社区营造专项资金存在一些管理和使用问题,影响社区营造目标的实现。在我国绩效审计虽然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审计方法、审计质量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C市社区营造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期能给C市社区营造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也希望能够给其他需要进行社区营造绩效审计工作的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婧澜.全覆盖视野下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5):11-12.

[2]查天舒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当代经济,2016,(26):22-23.

[3]蔡春等.关于全面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十大思考[J].审计研究,2011,(4):32-38.

[4]刘长军.政府环境绩效审计问题探讨[J].绿色财会,2016,(12):11-13.

第4篇:社区营销范文

关键词:无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电场强度

0引言

基站到居民住所沿线的地理形态及地貌、基站到居民住所距离长短、基站发射功率等是无线通信基站影响居民生活的关键要素。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则侧重无线通信基站电磁场分布状况、影响规模大小及发射功率等因素,而并未考虑到随着数据业务、话务量的变化,无线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也会发生改变,所以其无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影响数值研究结论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偏差。再加之居民区智能化系统“多网合一”建设及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电磁辐射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本研究对小区无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居民能够理性地看待无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问题。

1基站电磁辐射

1.1电磁辐射强度

近年来无线通信基站的数量越来越多,信号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小区居民普遍担心电磁辐射会对自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根据电磁辐射的定义来看,作为特殊的能量,其强弱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影响环境的程度。电场强度、发射功率、及功率密度可以表示无线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的大小[1]。(1)电场强度。电场强度能够对不同空间位置的电厂方向、强弱进行体现,基本单位为V/m,通常情况下,带电体周围的电场相对较强,离带电体越远,则电场越弱。而kV/m是高压电器设施、输电线等场所的工频电场强度单位。(2)发射功率。基站电磁辐射的发射功率单位为W,辐射功率与形成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呈正比关系。(3)功率密度。无线通信基站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发射、接收的高频电磁能量即为功率密度。功率密度基本单位为W/m2,但是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下,进行评估时候,通常借助mW/cm2表示功率密度。

1.2基站电磁辐射

基站电磁辐射的强弱和天线主瓣轴在主轴方向上同天线的距离的平方呈反比关系,即在自由空间条件下,间距平方与独立无线通信基站信号存在指数曲线衰减的联系[2]。结合电磁辐射不断衰减的规律,基于水平面,在主轴方向上,天线主瓣轴向上时,其电磁辐射最强,随着同天线间距的变大,电磁辐射越来越弱。进行现场监测时,在同基站不远的区域中,若监测仪器位于天线正下方,那么监测数值通常不大,有时还可能监测不到电磁波,这主要是因为这一位置基本都是绕射波和多径反射波,所以不容易监测到电磁辐射。在间距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监测到的电磁辐射数值也会不断增大,但是其强弱程度同间距呈反比关系。

1.3基站电磁辐射的理论运算

结合国家颁布的《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根据基站电磁辐射的理论运算方法,对Pd(微波远场轴向功率密度)进行运算,具体公式如下:Pd=P•G/4πr2上述公式中,G表示天线增益/倍数,r表示天线和监测位置的轴向距离(/cm),p表示发射机平均功率(/mW)。结合运算所得的功率密度,能够对E(电场强度)进行运算:。其中电场强度单位为V/m;Pd表示功率密度,单位是mW/cm2。天线轴向达标距离会因为天线型号的差异而出现变化。即使天线型号保持一致,也无法确保各个区域内的天线轴向达标距离完全一致。若无线通信基站位于城市市区,那么天线轴向达标距离的最小值是12米;若基站位于城郊,那么天线轴向达标距离的最小值是13米;若基站位于农村地区,那么天线轴向达标距离的最小值是14米[3]。理论运算过程中的参数均为最大极限值,所以运算结果通常都比实际数值要大。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建筑物阻挡等,因此,通常都会将运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将此作为最终数值。

1.4基站电磁辐射的实际监测结果

通过抽查监测无线通信基站的方式,将监测结果同实际状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通过天线架设手段开展分类汇总分析时,使用不同架设手段,基站周边环境的电磁辐射强度不存在较大差异。监测显示:同国家限定公众照射功率密度为40μW/cm2这一标准相比,全部基站电磁辐射功率都较小[4]。如果并不处于基站辐射方向,且同天线存在间距,那么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几乎不用考虑。

2无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无线通信技术日益成熟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新业务,这些业务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不同行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无线通信的使用率就接近94%,而且无线通信基站的数量日益增多。因此,居民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会考虑基站电磁辐射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在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基站也在不断变化,其由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逐步转变为4G移动通信系统,其中很多都使用原有的蜂窝小区制基站,利用了当前先进技术,基站的平均覆盖距离仅为数百米,并且也存在发射功率低的问题,因此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影响不会很大。由于小区无线通信基站的覆盖区域存在一定的限制,再加上基站通信容量不能超出标准,所以众多运营商均结合小区居民的需求对网络通信容量进行调整。在该区域内,通话容量会随着蜂窝的密集及大小程度的不同而变化,二者呈反比关系。运营商在考虑网络覆盖面积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无缝化的目的,就需要对通信盲区进行控制,通过分期、批量化进行扩容处理,这样建造的基站数量也就相对较多[5]。运营商通常在小区附近对基站进行建设,原因在于手机信号是以基站为基础的,基站网络覆盖面积有限,对手机数量的承载也有限,而小区居民的数量较多,如果没有基站,通话就会受到影响,数据的有效传输也会受到干扰,但是居民又都担心存在电磁辐射影响,这样二者就会存在矛盾。无线通信基站并不是所有位置都存在电磁辐射,比如,正下方位置的信号就不强,若在小区楼顶的位置对基站进行建造,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这样就能够确保楼下居民所接受到的电磁辐射量达到最小。不仅无线通信基站,就是居民所使用的手机同样存在电磁辐射,基站同居民之间的间距较大,而基站电磁辐射的强度会随着传输间距的变大而降低,但是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人与手机却是直接接触,相较而言,手机的电磁辐射要远远大于基站。以手机为例进行分析,基站在实现居民通信的过程中,如果手机同基站的间距较大,那么电磁辐射范围就越大,因为这时基站信号比较弱,手机需要对较大的电磁波进行发射,以确保通话质量[6]。电磁波在空气这一介质中传播时,会出现明显的衰减情况,在遇到建筑物时,更是会大大减弱,根据国家标准所建造的无线通信基站,几乎不会对小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其完全不用担心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

3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小区无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公众应提高关注度,居民、企业及政府机构应携手合作,将无线通信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政府机构要利用媒体开展推广、宣传活动,引导居民正确看待电磁辐射的影响,而不必过度紧张和恐慌。同时也要提前做好规划设计工作,根据住宅建设标准及城市基础建设规定,对小区无线通信基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其次,企业技术工作者也要对该领域新的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提升天线发射系统的标准和要求,将基站电磁辐射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在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减少居民对电磁辐射影响的担忧,从而为居民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丰硕,陈志.移动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的建模仿真及分析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15(13):31-33.

[2]马文华,姚硕,梅晓蕾,等.浅述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测量[J].中国计量,2013(7):76-77.

第5篇:社区营销范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区适应;小组工作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变动,经济发展迅猛,农民带着对改善生活的追求来到城市,拉开了城乡迁移的序幕。近年来,中国流动人口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为城市社区带来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子女。伴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国流动儿童人口数量迅猛增加,2010年全国17周岁以下儿童总人口数量是27891人,城镇儿童中有四分之一是流动儿童。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自然引起政府与社会的关注,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愈受社会关注。政府对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流动儿童的权益。但是地方性政策更多从地方利益出发,在政策制定、地方协调、管理和执行等环节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流动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在实际贯彻落实中仍存在一定的困境。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人口构成和特征以及其面临的各类个体及社会性困境作了大量理论性研究,但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有待提升。流动儿童社会福利需要政策保障,同时也需要有福利的传递者,政策的执行者,才能更好更全面保障政策切合实际需求,确保政策的具体落实,这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服务提供空间。谈及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困难,人们多数习惯从两个方面——家庭和学校,去寻找原因,而社区作为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文化等多方面都会对流动儿童产生影响。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是一个相对宏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中微观目标的实现。社区作为儿童除家庭和学校外的主要活动场所,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缓冲带,在两者时间盲区内承担了这些儿童的照顾和社会化等多重保障功能。社区适应可以作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过渡、转承,也是社会工作可以实施服务促进流动儿童社会发展的具体层面。

二、流动儿童的社区适应问题探析

已有相关流动儿童社会或城市适应文献中,关于社会适应性的量表比较少,笔者在其中找到一些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社会适应操作化的相关研究。陈建文将社会适应分为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大维度,每一维度按照情感、意志、认知和行为四个方面发展指标。胡朝兵等人按照个体技能习得行为表现和心理品质表现将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划分为人际交往适应、周围环境适应、自我管理适应和积极人格适应四个维度。人际交往适应维度主要包括是否主动交往、相处融洽、积极化解矛盾冲突等。周围环境适应主要包括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的适应。自我管理适应主要是指进城农民工子女对零花钱、家庭作业等事务及时间的处理与应对。积极人格适应包括对自我、同学、朋友、老师的态度及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杨彦平将社会适应分为四个系统,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学习与生活适应的内容特质系统;行为规范和情绪控制的预测控制系统;个体积极自我调适和做好环境变化心理准备的心理调节系统;个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心理支持资源储备的动力支持系统。从以上几位学者的划分维度来看,多围绕儿童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以及儿童自身能力与心理发展进行细化分类。因而,本研究将流动儿童社区适应操作化为日常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心理认知适应三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适应日常生活适应是人类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活动,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及语言交流等基本活动,笔者将日常生活中H社区流动儿童社区适应影响较大的饮食习惯(民族差异性)和语言(地域差异性)两个成分。与以往研究一贯认知不同,流动儿童家长越来越注重家庭陪伴,调查中超过半数的流动儿童父母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无疑为流动儿童适应社区提供一定家庭支持,相比在农村,儿童更喜欢现在的生活,有较高的社区认同,认为流入地社区环境更好。饮食方面,大部分接受访谈的家长及儿童都表示接受得很好。至于语言方面,即便是听不懂本地方言,因为普通话普及程度高,流动儿童与当地居民、与其他地区外来儿童交流也不存在障碍。综合所述,笔者认为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方面并没有太大适应不良出现。

(二)人际交往适应人际交往适应是流动儿童在人际适应过程中具备的与人交往的特征和与人沟通时的表现。在本研究中,以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儿童朋友数量作为其人际交往能力量化测量标准,表现为有超过半数的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往有研究认为流动儿童与社区内本地人交流少、“零交流”,从而得出流动儿童人际交往有问题的结论,实际上是对流动儿童的一种不全面研究结果。流动儿童的社区本地朋友数量较少并不能代表他们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朋友数量的总数也可以证明他们具备较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但社区内流动儿童之间的交往比较多,一是由于当地社区居民会将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社区内流动儿童与之接触机会少;二是流动儿童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持续影响,流动儿童的同辈群体交往受到家庭与社区的交往状况影响。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隔离影响着流动儿童交往对象的选取。

(三)心理认知适应心理认知适应是通过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输出性评价探究个体心理认知的过程,包括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个体对情绪的认知与管控。1.自我认同方面7-12岁儿童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标准,当其价值标准与所处环境价值要求一致时,儿童可以适应得很好,而出现较大落差时,儿童可能出现认同危机。在从农村向城市社区流动的过程中,文化的变迁使儿童会更容易出现认同危机,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更应该受到关注。同时,家长尤其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儿童的成绩会影响家庭的亲子关系,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越好,亲子关系越密切,儿童自我认同感也会较强。除亲子关系外,对儿童自我认知的影响因素还有比如儿童信任的老师、朋友,儿童本身知识的获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由于流动儿童家长平时出去工作,儿童大部分时间是自己生活,在非独生家庭中流动儿童自我照顾同时还很有可能需要照顾弟弟妹妹,在自我照顾这方面认知比较高。总体来说,社区内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程度较高,其中同为流动儿童的同伴群体也起到较大的支持作用。社区流动儿童相接触的同伴群体多为流动儿童群体,相同的经历经验以及相类似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更易形成一致的价值标准,这也有助于流动儿童形成较为稳定的自我认同,同样地,稳定的自我认同可以巩固儿童的自信与自尊,助力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2.情绪认知方面情绪是人受到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会产生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并根据认知发展出心理和生理反应。认知作为理解和解释刺激的工具,在解释时产生的评价和偏向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绪表现为一种认知反应,负面认知造成负面情绪可能从而导致个体自身的伤害,也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极端行为,容易伤害自己和他人。本文按照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将情绪认知继续发展出孤独感、无助感、焦虑感。在社区流动儿童情绪认知调查中,笔者发现流动儿童情绪状况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儿童正是天真烂漫的时期,他们很容易在生活中学习中找到简单的快乐,并不经常出现孤独感,社区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相互孤立的交往方式并不影响儿童之间的交往,儿童并不对世界抱有恶意,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相信他人,没有强烈体验的被社区排斥感。流动儿童们在社区内虽然并不孤独,但是家长并不能在他们有任何需要时立刻出现在身边,由于缺乏生活经验,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容易导致儿童产生无助感和焦虑感。若无人及时帮助他们疏导情绪,不良情绪堆积,对儿童未来成长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许多儿童小小年纪已经开始照顾家庭,9岁的女孩带3岁的弟弟,12岁的男孩要给弟弟妹妹买菜做饭,这些流动儿童过早地承担责任,但是没有足够面对后果的强大内心,导致他们遇到困难会犹豫不决,深感无助。在心理认识适应方面,家庭系统起到很大作用,稳定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为流动儿童自我认同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在情绪认知方面,家庭和学校忽视了儿童的情绪支持,导致儿童在面对初次发生的难题产生无助感、焦虑感。

三、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区适应

据流动儿童真实处境和需求来看,以满足流动儿童共同需求为目标的小组工作进行干预较为合适。在小组中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作用获得新经验和行为方式,在彼此支持中提升社区适应能力,力求达至流动儿童良好适应社区自然与人文环境。本研究从流动儿童社区适应的一个层面“儿童的主动适应”对儿童进行培养,旨在发现挖掘流动儿童自身潜能,发挥同伴群体作用,帮助他们互相帮助、彼此支持,主动适应社区,从而转变社区居民对流动儿童群体的偏见,不仅对他们顺利地进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而且能促进他们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社会工作相信个人的发展是积极主动且具有目的的,相信人的潜能。本研究更关注服务对象系统自身的变化,实践层面依托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促进流动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行为管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提升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解决流动儿童社区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社区。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小学高年级流动儿童(10-12岁),小组活动的开展根据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思考——感受——行动”的步骤展开。实地介入共开展六节小组工作活动,第一步是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对应第二节小组活动对情绪的认识和辨识,区分不良情绪。第二步对应第三节小组活动,认识不良情绪及行为表现是怎样的。通过故事导入,组员的情绪分享,让儿童可以比较真实地感受到不良情绪管理给自己和周围他人带来的伤害。第三步对应第四、五节小组活动,是对不良情绪的管理和不良行为的改变。这一阶段需要大量对情绪行为管理的实践与锻炼,以确确实实地改变心烦意乱的信念和感受,并且强有力地与之斗争。在小组过程中通过表达与倾听的训练促进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也是对流动儿童耐心和换位思考能力的锻炼。

四、结论与讨论

流动儿童社区适应会出现问题,是受儿童直接生活的微系统、与微系统互动间接影响的中外系统和社会文化政策的宏系统共同作用影响,社会工作要以综合视角看待问题,从具体介入突破问题。本研究将流动儿童的社区适应操作化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认知三个维度,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流动儿童社区适应存在情绪及人际交往障碍,随后通过六次小组活动分步逐一解决适应问题,最终提升流动儿童整体社区适应能力。研究证明小组工作方法在促进流动儿童社区适应方面切实可行,且在应对流动儿童适应问题方面优势更为突出。小组为流动儿童提供了发展个性的平台,也提供了可以社会性学习的对象和榜样。社工可以通过小组为组员打造真实生活化空间及内容,让流动儿童可以在组内学习、锻炼情绪行为管理和人际交往技巧。相较于传统教育中的说教式,情景式训练更有助于巩固学习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本研究中仍存在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本次研究对于流动儿童家庭、学校及社区系统资源调动不足。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除了在儿童本身的积极品质开发,还应该考虑社区环境的改变,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流动儿童的社区适应不容忽视。第二,本研究展开的小组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六年级的流动儿童,并且人数较少,使得研究范围较小,得出的结论可能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片面性,比如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情绪调控方面的应用对于低龄儿童是否合适仍需进一步研究。同时,笔者在对本研究进行回顾反思时得到一些启示: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儿童来讲,他们可以理解社工描述的认知与情绪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但很难独立准确找到导致不良情绪的错误认知,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及时的外部引导与支持。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专业服务时,要向家长、教师和社区寻求支持,多系统合作为流动儿童提供可持续性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2月22日新闻会散发材料之八:《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内容概要[EB/OL].[2018-12-22].

[2]何玲,李兵.中国流动儿童政策分析[J].人口研究,2007(02):71-80.

[3]乌小花.学界关于“民族互嵌”的理论探讨[N].中国民族报,2015-10-23(007).

[4]陈建文,黄希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01):182-184.

[5]胡朝兵,毛宇,王昌善,张希希.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适应问卷的编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