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精益管理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精益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和交货期的缩短,企业的快速交货能力和响应需求变化能力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1]。离散型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信息繁多,且包含着很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生产数据多,标准难制定,数据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急需解决。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提升生产环节与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等环节的信息交互,企业迫切需要一套集成化生产管理系统来有效整合生产过程中内外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生产资源优化配置。近年来,国内外在制造业生产管理集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献[2]引用了齐套工位的概念,建立统一的数据结构,解决了机加和装配系统相连接的问题;文献[3]建立了一种基于现代敏捷制造环境的系统集成框架模型;文献[4]提出了在虚拟制造环境下包括系统布局、仿真规划和虚拟漫游三个阶段的大批量生产的制造系统集成规划方案;文献[5]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PDM(ProductDataManagement)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集成的方案;文献[6]提出了一个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数字化制造车间集成管理系统结构,实现了生产管理、单元控制、DNC远程控制及检测监控子系统之间的集成。以上研究大多数只是单一的集成几个系统,或是提出了一些集成方法,没有结合制造业的管理模式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所带来的需求的变化。离散型制造业在管理模式及执行方面,缺乏先进及创造性的管理方式。仅单单是对各信息系统的集成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在生产管理系统集成的过程中融入精益管理思想,从管理和信息两个方面提高集成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效率。因此本文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结合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和需求,引入精益生产思想,构建了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模型,设计了系统集成功能结构并实现了生产业务流程集成。

1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模型

1.1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概念,它包括从产品设计、生产线设计和建设、生产计划制定、组织职能和结构设置,人员、资金、设备、物流、信息统筹等多个方面的管理与控制[7]。精益生产理论强调生产现场的重要性,因为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在车间里完成的,车间里的信息复杂多变,如何处理好车间内部的信息,并且和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产品设计系统,下层的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变得尤为重要。许多企业已经实施了ERP、PDM、CAD等系统,但并未真正的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数据仍不能流畅传递,导致ERP不能正常工作。生产制造时常会出现订单更新变化不及时,生产信息及异常不能及时反馈,车间生产状况难以实时监控等问题。精益生产就是以不断减少浪费和持续改善为核心的。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导向,是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低的成本,以效益显著改善为特征的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8]。精益制造业会使用看板作为作业指南,但这只是在生产执行过程中的手段,需要最新的关于生产的数据。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创造出质量分析和生产线过程改进所需数据,这就需要精益与生产管理系统相结合,用精益生产作为指导,信息系统作为信息追踪、监督、控制、管理和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生产过程透明化。

1.2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模型

从离散型制造业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调研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精益管理思想,建立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1)精益计划精益计划是在实时变化的需求基础上,通过滚动预测和滚动订单不断循环制定生产计划。零件的需求计划基于BOM,但BOM的层级应该尽量少,产品结构扁平化可以减少中间在制品库存。使用采购订单来和供应商沟通,使用生产看板和车间沟通。优化生产线排程,流水线按节拍和客户的实际需求生产产品,以达到准时交货。2)精益销售当接收到客户的订单时,应该先和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沟通,决定是否有生产能力和可用的物料,根据精益生产原理,成品应该基于实际客户需求,这就需要销售订单来触发产品的生产。对于交货期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就需要根据预测来生产,建立一定的成品库存,基于成品库交货,用看板来控制成品库。3)精益采购精益采购需要和供应商建立好合作关系,和供应商有效沟通。对于具有较长提前期的物料仍需要MRP等计划的支持,对于短提前期的物料基于看板来触发采购。采购看板一般分为两类:按单看板和补充看板,当物料库货位一空或达到触发数量,补充看板和按单看板就出发采购,需要供应商填满。4)精益生产产品和零件的生产是由生产看板控制的,要做到当有生产看板时才生产,避免多余生产而造成的库存积压。相对应于采购看板,生产看板也分为按单看板和补充看板,按客户的需求生产是基于按单看板控制的,补充看板用于控制有稳定需求的产品和零件。对于混流生产的生产线要使生产均衡化,各工序间生产同步化,进行小批量生产,缩短换摸时间。

1.3精益生产系统拉式模型

拉式生产方式是响应快速变化的实际需求和减少库存最好的方式。拉式系统相比较于传统的推式生产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物流和信息流的一致性,用信息拉动物料流动,如图2所示,当生产计划下达后,根据实际需求量和产品的提前期来确定生产顺序,使生产均衡化。生产计划只下达到最后一项任务,通过看板把生产指令传递给上道任务,有生产看板就生产,没有就不生产,以减少半成品库存。看板作为传递给上游任务的需求信号,是进行精益拉式生产最基本的手段,它是一种通过补充代替已消耗资源的物流控制方法。

2精益集成化系统设计

2.1精益集成化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根据离散型制造业的生产业务需求,结合精益生产原理,将集成化系统分为计划管理、工艺设计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现场作业管理、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七个功能模块,集成化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1)计划管理:经过预测和订单制定的主生产计划,根据实时的销售订单情况,每周都要用滚动的方式制定周计划,用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保证计划的透明度,装配计划和零件加工计划要步调一致,通过生产看板实现计划的拉动。2)工艺设计管理:完成生产所需要的加工工艺,产品结构BOM,加工标准等数据的制定和管理。优化加工路线,改进设计和加工工艺,减少BOM层级,为实现均衡化生产、单元生产、扁平化生产做准备。3)采购管理:根据库存和生产需要情况,区别于通常的采购模式,精益生产的采购是由生产需求拉动的,采用小批量采购看板和年度一揽子采购计划模式。遵循小批量、多次采购原则。4)质量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标准化在精益质量管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对生产工人进行培训,达到标准化作业。在生产过程中,车间检验人员和技术人员检验不合格品、超差品、工废料废等情况,记录数量、生产单元、产品代码、零件代号等信息,再经质量部门确认审理,分析产生原因,生成质量报告。5)现场作业管理: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组成一个零件组,确定出零件组的典型工艺流程,再根据工艺流程等信息将生产设备组成一个制造单元,实现单元化生产。通过看板、安灯系统等可视化工具实现成产车间的全面监控。形成生产报表,提供生产完成情况等数据的反馈。6)库存管理:实现成品库存、中心库、线边库等各级库存的分级管理。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和库存息息相关,通过混流生产来减少成品库存,通过准时采购提高进货频率来减少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7)销售管理:客户的需求拉动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动力,可以为客户建立一揽子销售订单,当系统接受到客户的订单时,订单就记录在一揽子销售订单里。当一组产品需要从同样的交付库位给客户,且发运日期一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发货计划。

2.2生产业务流程集成设计

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流程集成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快捷性,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减少流程浪费,实现信息的连续传递,如图4所示。工艺技术部根据产品信息制定图纸,工艺等。经各分厂调度把生产所需要的工具设备发放到各生产车间。生产部经过计划分解把制定的月成品计划信息发送给装配车间,装配车间再根据计划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周计划与日计划,周计划以滚动的形式制定,每周制定一次。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制定的零件生产计划信息发送给机加车间,但只是一个大致的计划,机加车间再根据装配车间的零件需求来制定每周每日的生产计划,以实现需求拉动,减少库存。物料需求计划把制定的采购计划发送给采购部,采购部通过库存管理把物料、外购件等送到机加和装配车间。质量部通过产品信息、图纸、工艺等制定质量标准,检验部根据质量标准检验产品的完成情况并生成生产报表把生产过程中的异常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部处理。

3应用实例

根据以上分析及设计,建立集成化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完成业务流程集成,实现了各部门信息的传递与交互。不同的人员登录系统后,根据其业务接收和处理相应的信息。生产部门制定好生产计划传递到相应的机加和装配车间,车间计划管理人员根据生产计划以及实际的生产需求、设备工具等能力信息制定合理的车间生产计划(如图5所示),对生产任务进行监控,动态调整生产计划;设备工具部门也会根据生产计划等信息进行设备工具的调整以及准备,如工具工装等需要外购,工具管理管员就需要填写工具工装需求计划以及时通知采购部制定采购计划(如图6所示);经过质量检验后质量管理人员进入产品管理模块可以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如返工、返修、报废等(如图7所示)。

4结束语

第2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

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给员工授权就是让员工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看法讲出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这样会使公司做的决策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快速改善是精益管理中的重要一项,也是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的具体体现。快速改善需要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的改善项目,然后落到实际工作中。实践证明,当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行动想法能为自己的岗位甚至公司带来一些变化时,他们会更乐意地投入这项工作,这样不仅保证了快速改善项目的及时上报,也使公司的精益管理道路在员工的推动下步入正轨。

二、团队工作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哪家公司,都要有一个精锐的团队才能使一个公司走向辉煌。一个人再有能力,没有他人的配合,你最多是很有想法,是个人的英雄主义。当你有了团队的支持,那才是真正的能力的体现,各个部门都是相关的,都是互相依附的。要想有高效、精益的生产,就要让所有的部门、所有的人都动员起来,一个好的领导者会把所有部门、所有人的潜力和积极性调动都起来。

(总经办 吴丹)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二)

市标准化院 廖洪波

一、观看精益管理讲座内容概述

在市局开展精益管理培训活动以前,我们只是模糊地知道,精益管理是在企业管理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最初实在 生产系统 的管理实践成功,然后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

在观看精益管理讲座以后,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精益管理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核心实质所在,即: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持续改善、提升满意度。精益管理不同于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精细管理等其它的管理理论和方式。它以识别管理中的浪费并持续地减少浪费为核心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来定义管理中的问题,测量浪费,分析浪费产生的时间、区域、过程和原因,进而获得系统的减少浪费的方法,并使改进措施标准化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

通过观看精益管理讲座,还让我们认识到了,精益管理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同样适用于行政管理。最重要的是,大家 认识和 了解了行政管理中"七种浪费":等待、协调不力、资源闲置、流程不清、失职、效率低、管理成本高 .这七种现象都会造成我们工作中的浪费。同时,通过观看讲座,基本掌握了如果开展精益管理的方法, 可以通过 5S 、目视化管理、即时管理循环、改善、技能矩阵等 具体手段和技术开展精益管理。

因此,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如何查找目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管理不精益"的浪费,同时也掌握了解决浪费和问题的方法,对我们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浪费

运用精益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查找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浪费,找出根源和问题,是开展精益管理的首要工作。通过认真思考和查找,我认为本单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浪费。

(一)等待的浪费

长期以来,受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我院力求和谐稳定,在工作考核机制方面不够完善。在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上缺乏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同时在考核机制上存在执行力不够的问题。因此,本单位内存在一部分人员,工作缺乏主动精神,被动等待上级的指示,甚至存在安排的工作难以推动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中层领导干部,存在之安排工作,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二)人力资源的浪费

我院力求真正从技术情报所转变为研究院,在保持常规业务工作的同时需要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然而,目前真正从事研究或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到全院人员的30% ,其余从事管理工作和常规业务工作,特别是常规业务工作的人员数量有待进一步优化,有些能够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员仍从事常规业务工作,实为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流程不清的浪费

目前为止,我院主要管理部门有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和技术部门有代码中心、条码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业务部、计算机中心等,形成了有较为明确的业务流程,但不够清晰,更没有形成标准或规范进行固化。造成部门内部人员出现办事业务流程偶有出现混乱,部门外人员办理相关业务更是容易出现不知所措。

三、对系统推行精益管理的建议

(一)加大基层单位OA 系统建设

目前,包括我院在内的部分基层单位,在收发文件、会议通知等工作流程方面仍以纸质文件为主,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成本,有必要加强基层单位OA 系统建设,降低无纸化办公。建议拟文批文、通知等工作流程采用网上实现。同时,通过特许密钥,尽量实现外网也能办公,避免人员出差或异地造成工作延误的浪费。

(二)加大成本核算

目前,很多单位和部门,重视单位收入和业务办理量,但是不太重视产生的费用。有必要通过对单位内个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促使各部门在办公费用、人员费用、通讯费用、车辆费用等成本上的降低。

(三)岗位调整和建立轮岗制度

针对我院岗位设置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有必要对业务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同时建立轮岗制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方面,可以增强人员对单位个岗位和工作业务的了解和熟悉,增加人员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三)

市标准化院黄茂薇

一、精益管理讲座内容概述

1 .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 (Lean Thinking) ."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2 .行政管理中的"七种浪费"等精益管理有关知识

(1 )等待的浪费: 管理工作中的等待浪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就坐等,上级不指示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就拖着办。缺乏主动精神,多干事多吃亏。很多工作的完成,是在几次检查、催办下完成的。

等待外部的回复。我已与你联系过了,什么时候回复不是我能决定的。等待其它部门或其他人的联系。你不找我去协助,我就可以躲避。对其它相关工作不关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没有监督。不主动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的汇报,没有核实,然后作决定或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往下级身上一推。

上述情况,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缺乏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满足现状、消极怠工的情况引发的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单位的正常运行。

(2 )协调不利的浪费: 管理中相互配合、协调不力,造成工作停滞浪费主要有下述几种情况:

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力。某项工作在两个部门间协调不力、交接不清,工作进度受到影响,相互之间都不主动联系。某些工作应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界定,处于部门间的断层,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认为应该别的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了,原来的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

领导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力。对单位领导的工作指示和相关会议布置的工作没有传达,内部没有有效的协调组织落实,致使单位的要求在本部门停滞,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形成工作盲区。

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力。信息在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手中停滞,使应该得到这些信息的相关部门掌握不到;信息不能汇总、分类,停滞在分散之中;没有对信息充分的分析、核实和利用,发挥效应,停滞在原始状态之中;信息不准确,造成决策判断失误。

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力。部门间协调不力,相互制约、不沟通、各自为政、部门利益第一,形成独立的部门割裂,促成协调的障碍,没有或不能及时维护系统,使业务流程不能顺利流转,造成后续流程的停滞,原有职责的不适应性不是横向流转而是折向运行,造成流程的缺项停滞。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队意识、协调精神,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3 )闲置的浪费: 我们把管理工作中的库存浪费称之为"闲置".机构重叠,职能重叠,形成人浮于事,使资源要素不能有效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造成闲置的浪费。

固定资产的闲置。办公场所偏大,办公设备过于追求功能完备,检测装备重复投资等等,非常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从而出现设备利用率不足,导致资源浪费,成本升高。

职能的闲置或重叠。设定了部门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职能却没有发挥作用,造成了部门职能的闲置。两个部门承担类似的工作,好像是谁都负责,其实是谁也不负责。

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闲置。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某些不十分重要的任务,上级其实只承担签字的职能,但如果无上级的签字或认可,则工作就无法进行,会出现等待和停滞等浪费。原来比较简单的事,一些部门非要写个报告,填个报表,由于报表内容太多,即使保存后再想使用也找不到,那么就再提供一份吧。

人员的闲置。人多好办事,都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增加人员,三个人干两个的人工作,为了避免上级人浮于事的批评,以重叠的交替安排工作造成工作量不满,劳动纪律涣散。

扁平化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等,是工作流程化、规范化、职责化的有效措施,可以从流程中职责到位杜绝闲置的浪费。

(4 )无序的浪费: 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的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某个部门某个人,当看到某项工作比较紧急,如果不做就会影响到单位利益时,挺身而出,进行了补位。这时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么,今后这项工作就由你们来做吧,责任部门反而放任不管了,这也是一种无序。

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都造成工作的无序。应该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以不会干等为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绝承担该项工作,更是一种无序的浪费。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形成的工作流程经常被推翻,人为增加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

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随心所欲,把单位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以身作则,威信下降,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互攀比,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业务流程的无序。各部门大多考虑某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助相关部门顺利实施。通常考虑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

(5 )失职的浪费: 失职的浪费是管理中的最大浪费,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应付。顾名思义,应付就是工作虽然干了,但是不主动、不认真,敷衍搪塞了事,不是追求最好的结果,从而缺乏实际效果,这种浪费在工作中是经常见到的。

在ISO9000 体系管理中,许多应该日常进行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认真去做,不重视日常规范管理,缺乏基础工作,审核前突击进行表面工作,来应付审核,则实际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没有按计划要求去完成,做一些表面文章,去应付检查。如果再加上承担检查工作的人员也进行应付,或者碍于情面不予指出,就会形成空对空。

在涉及系统性和流程性工作时,某些环节特别是前段如果不认真,则将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行政许可中,前期资料审查不认真、不细致,就会导致后期现场审核等环节出现多种浪费。

在工作中没有计划,没有自查,做事只做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就忘做了甚至不做了。工作缺乏主动,让做什么事,只是应付了事,而不是自己严格要求要做得更好。应做的事,不会做,说一声不会做就不用再做了,不会也不学,不认为站在这个岗位上不会做应当做的事是一种耻辱,更有甚者,告诉如何去做都不做。

失职的浪费主要是责任心不强、素质低下和工作质量差等失误造成的,但管理考核及职责的不明确使其没有受到制约和监督。

(6 )低效的浪费: 低效的含义包括:

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相对于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而言,低效率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需要两个以上人员来完成;应该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反复拖期。

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没有一次把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浪费,应该正确完成的工作被做错,会出现返工、重做、纠正等浪费,甚至影响到整体。如果是高效率地完成了错误的工作,则损失更大。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允许的,会被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反复发生,造成类似的浪费。

我们允许的是创造性的失误,而不允许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低效率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管理人员的低素质导致工作的低效率。学习能力的不足、危机意识的淡化,造成许多人员的素质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在每个组织中,人员的素质肯定是参差不齐的,抱怨是没有用的,更不能把责任推到普通员工的身上,只有低素质的管理者,而没有绝对低素质的员工。高素质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培训指导,人尽其才,用人所长,有效地带领员工完成任务。一头狮子带一群羊和一头羊带一群狮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方法不当也是低效率的原因之一。人员安排不得当,会导致低效率。计划安排不合理,工作难以按期完成。顺序安排有问题,会造成主次不分,重点工作无人做。……

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是低效率的温床。过去的成功经验、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继续提高自己,使用原有的一套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仅导致了低效率,甚至会拖累整个组织的前进脚步,成为整个组织前进的绊脚石。

(7 )管理成本的浪费: 七种浪费之七:管理成本的浪费

管理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现在谈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成本。广义上的行政成本是指政府的行政行为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精神资源、关系资源等。狭义上的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支出。它包括两方面的支出:一是维持行政机关自身运行的费用;二是为了履行本机关所承担的职能而消耗的费用。管理必须依"理"行事,"理"在行政管理中具体指"目标、指标、计划",通过确立计划、执行计划、考核计划、改善计划,可以最直观地涉及有形成本概念和浪费现象。

计划编制无依据。单位没有下达指标,部门无法编制自身的工作目标。单位的目标、指标下达后却不知道怎么分解。部门领导没有告诉做什么工作,不知编制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无法序时地编制计划。综合部门不催不报计划或忘记申报计划,没有日常工作的积累和统计基础,没有定额标准无法编制计划等。没有计划工作概念,没有长远工作规划,工作随想随做,为完成综合计划部门的要求临时"拍脑子",上报的计划缺乏可执行性、漏洞百出,需要计划综合部门另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分析和查找错误,重新修改和调整,造成极大的浪费。

计划执行不严肃。有计划但领导没有给我,我不知道计划的内容所以无法执行。计划变化过快使计划无法执行。领导临时交代或安排的工作所以没有计划。计划工作由于前道环节工作没有完成致使计划无法完成。计划由于各种原因被迫频繁调整。单位制订的目标、指标由于执行有困难而不予落实执行,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执行。计划编制后根本不看,至于计划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如:降底行政成本的计划、降底行政成本的项目计划不严格执行,束之高阁。

计划查核不认真。计划考核反正由单位的专门部门进行,日常我就不用再进行比照了。计划出现了偏差,理由要么是计划报大了,要么是计划漏报了,而没有从问题的现象出发,认真分析形成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纠正措施。

计划处置完善不到位。计划执行情况由于没有认真地分析,自然无法了解和掌握计划地进度和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即便通过别的部门发现了问题,也不现检讨反省、客观地分析存在差异地原因,进而找出改善措施,而是一味强调理由,推卸责任。计划问题发现后,措施也编制了,但在下期的计划中又没有体现或纠正,致使问题长此以往地存在。

费用投入与收入(收益)不配比。花同样的钱其收益是一样的吗?花100 元是否受到了10000 元的收入或利益。由于自身责任心不强或管理失误造成的隐性损失浪费计算过吗?用钱后的目的达到了吗?达到了多少?大家是否都仔细计算过、分析过?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要比丰田生产方式所指出的生产现场中的七种浪费严重的多,但是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为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大多数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要想进行量化和细化相对较困难。而且大家大多司空见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上级要求,也是紧一阵后松一阵,形成反复,而如果不能对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齐抓共管,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的,因此,对推行精益管理活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费一旦在某种程度上被消除,则可能会出现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因此,我们要鼓足勇气,从消除点滴的浪费做起,向着精益管理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本单位或本职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等待的浪费;

2 .协调不利的浪费;

3 .管理成本的浪费。

三、对本单位精益管理的建议

张宗清局长要求,全系统要围绕"科学管理上台阶"主题,加快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在"政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技术机构检测管理"五个关键系统推行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涉及各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日,重庆标院全体干部职工也认真学习和观看了精益管理工作的专题讲座,这说明我院积极配合市局"科学管理上台阶年"的工作也全面开展起来。

沈凯利先生所讲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的7 种浪费",即:等待的浪费、协调不利的浪费、闲置的浪费、无序的浪费、失职的浪费、低效的浪费、管理成本的浪费,准确而深刻地阐述当今社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严重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

我们单位存在的浪费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等待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等待上级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复、等待下级的汇报,这些情况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缺乏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满足现状、消极怠工的情况引发的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单位的正常运行。我们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类似的浪费。比如,领导经常出差、开会,有的事情需要急待批准,就只有等到出差或者会议完毕才能完成,有时会错过最佳时机,或者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后果。可以采取电话请示,发传真等方式,进行批复;或者尽量减少开会,也可以避免等待的浪费。

第3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 废旧物资 集中处置 精益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60-01

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集中处置实行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1.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理念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网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大批的陈旧输变电设备进入“退役”期,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废旧物资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杜绝废旧物资管理上的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只有全面提升废旧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对废旧物资管理实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完善内控机制,才能确保对废旧物资集中处置流程全面管控,最终确保供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2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范围。适用于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的全过程管理,涵盖废旧物资的报废手续审批、价值评估、查验入库、在库保管、处置计划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合同签订、处置资金回收、实物移交、ERP流程操作、资料归档等诸多环节的管理,确保废旧物资处置流程可控。

(2)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目标。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的目标是采取精益化管理的模式,遵循“统一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实行废旧物资处置全流程管控,全闭环管理、全方位监督,实现废旧物资管理规范化、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最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①管理规范化。根据多年来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结合现状,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管理标准体系,从制度上对废旧物资管理加以全面规范,实现废旧物资管理工作内容的模板化、表单化,使废旧物资管理更加规范化。

②效率最优化。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从审批卡的报废手续审批、出入库管理、处置资金回收要全面实现工作内容的模板化、表单化管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实行废旧物资的处置计划网上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ERP流程操作等也可极大地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效益最大化。供电企业废旧物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集中竞价处置,可打破以往属地回收商参与的界限,实现回收商跨区域自由准入机制,同时实行回收商之间的多轮次竞争报价,可实现废旧物资处置效益最大化。

2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进行精益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精益化管理的主要流程

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管理流程,涵盖废旧物资的报废手续审批、价值评估、查验入库、在库保管、处置计划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合同签订、处置资金回收、实物移交、ERP流程操作、资料归档等各个环节。

2.2 供电企业加强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重点工作

(1)理顺管理流程、以制度约束行为。按照“统一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细化废旧物资从回收、分类、建档、入库、招标竞拍等诸多流程,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为加强废旧物资的精益化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2)对废旧物资回收商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公安机关备案证明等相关资料,使那些具备回收资质、信誉度高的回收商参与到废旧物资的竞价销售中来,保证废旧物资处置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杜绝了不正当交易。

(3)为了杜绝废旧物资出售存在的资金风险,公布竞标结果后,所有竞标回收商必须先全额预付货款方可进入回收现场进行装货。

(4)废旧物资现场发货人员必须在废旧物资装车前第一个进入废旧物资存放现场,需过磅物资要全过程监磅,废旧物资装车完毕后,最后一个离开废旧物资存放现场,防范废旧物资流失风险。

(5)由于电力废旧物资是一种特殊物资,为防止废旧物资回流进入电网,应强行规定重大设备在变卖前进行拆解处理;为了防止废旧电力物资再次流入社会,危害社会用电安全,规定淘汰电表必须进行铭牌拆除和碾压处理方可处置,在提高废旧物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应履行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

2.3 确保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各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1)为加强对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必须专门成立公司及部门两级废旧物资管理组织机构,以便于加强各工作环节的沟通和协作。

(2)物资管理部门设专人负责废旧物资处置计划及方案的汇总、上报,废旧物资销售合同的签订、ERP系统废旧物资流程的操作、废旧物资的资金回收等工作。

(3)为了防范廉政风险,废旧物资的入库和出库等现场清点工作规定必须经两人签字确认,确保废旧物资交接数量的准确,使账物相符率达100%。

3 当前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废旧物资管理处在资产管理的末端环节,部分废旧物资的管理台账记录不全,物资的采购计划与报废物资的处置计划缺乏联动。

工程项目剩余物资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项目实施单位不能及时编制拆旧物资清册,项目应退运物资数量和实际退库数量不相符,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不清、工作流程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

缺少专门的废旧物资存放仓库和称重计量装置,在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

4 供电企业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需改进的方向和对策

进一步加强废旧物资台账管理,建立物资采购计划与报废物资处置计划联动机制。

应加强工程项目剩余物资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工程项目剩余物资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与监督考核等内容。在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和下达退运物资拆除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拆旧计划编制拆旧物资清册,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实施监督职能;物资管理部门依据计划和清册做好接收工作,核实物资退库情况;在项目竣工后,审计部门对拆除计划等资料进行审核,资料不全的不予审计结算。

应规划建设废旧物资专用库房,设置专门的废旧物资仓库存储区域,集中分类存放并配备废旧物资专用计量称重电子地磅以便于物资部门对废旧物资的统一管理。

5 结语

供电企业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后,通过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精益化管理,在同样的废旧物资、同样的管理人员状况下,只需通过管理机制的变革,就可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第4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精益生产模式;精益造船模式

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国内各大船厂均不同程度的承受着经营生产、甚至于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在此市场环境下,再次深入认识精益造船并将其生产理论落实到日常生产活动中去,对深化造船模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1、精益生产模式

精益生产模式是一种通过工厂全员努力,进行生产组织结构优化调整,消除一切不利于产品增值的生产过程和环节,降低浪费,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实现提高生产利润的目的的方法和途径。[1]

2、精益造船的作业分解

精益造船模式就是用精益思想统筹优化代造船作业中作业系统、作业区域、作业类型和作业阶段四个基本作业要素,形成高效作业体制。[3]在此模式下,作业分解是一种由系统向区域,又从区域返回系统的作业分解:合同谈判、合同设计、设计送审以及材料设备采购按系统开展;转换设计、生产设计、托盘管理和生产组织等按区域组织生产;密性试验、系泊试验、航行试验、交船按系统进行;最后合同评价、成本分析又返回到按系统推进。

3、精益造船的中间产品

精益造船模式是以产品为导向的生产模式,要求按照中间产品组织单件流水式生产。[3]运用精益思想和成组技术原理,按照四个基本作业要素相似性划分中间产品,通过生产节拍和作业量的合理分配,实现均衡连续的准时生产以及零缺陷施工。

在确定中间产品过程中,需要探讨价值因数,即生产周期(T)、生产资源(N)和作业环境(Q),是否有利于生产价值(PV)的上升。PV=f(T,N,Q),T、N、Q是三个相互关联的因数,三者任何一个变化都会直接影响生产价值的大小,只有在生产周期等于生产节拍、生产资源最节省、作业环境最优的情况下,生产价值才能取到最佳值。所以,在设计中间产品时,必须综合优化T、N、Q,探求三个因数大小的最佳结合点,以求PV最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精确计算PV非常困难,因此,好的精益化中间产品体系在实际工作中需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4、精益造船作业体制

精益造船与区域造船相类似,也需要实行船体、舾装和涂装一体化的区域造船作业体制,但不同的是,需在区域造船作业体制基础上,运用精益生产思想,根据三大作业类型,形成精益造船作业体制。[4]

4.1建造方针

所谓建造方针,就是确定最佳作业体制。随建造船型不同,作业体制也不尽相同。建造方针由设计、生产、采购、质量、设备动力等各部门通力完成,作为今后的建造指导,在船舶建造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在精益造船的思想指导下,参与建造的各部门通过事先沟通,可预先解决大量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5]

4.2作业任务包

作业任务包是在建造方针和中间产品体系完成后,将作业任务按中间产品的不同拆解开来,在日常生产作业中以派工单形式分解落实,并以托盘形式进行管理。作业任务包是由若干作业量和工时组成的。工厂应建立属于本厂的工时标准,工时反映了一定的作业量,既体现了造船的生产价值,又反应了船厂的作业水平。相同的作业内容,在不同作业阶段施工,其工时消耗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最佳作业时机,实现最好的利用效率和最高的生产价值,是设计中间产品和作业任务包时必须考虑的。

4.3作业日程管理

船体、舾装和涂装一体化作业计划是按照建造方针和船舶大节点计划制订的日程作业计划,是协调全部作业任务包的关键计划。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如材料设备提前或拖后、产品质量缺陷等现实问题,会导致作业进度与计划不一致。为此,各作业任务包的日程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实际生产中,计划的调整不可避免,因此,计划必须具备能够在短期,甚至中期计划的范围内对作业日程进行调整的空间,以保证中间产品保持均衡连续的准时生产,不浪费有效资源,确保船舶大节点计划不变。

5、全员工厂管理

人是精益造船模式中最具活力的因素。[6]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船厂实施好精益造船模式必要保证,要做到让全体员工在精益造船模式下不断地自我完善。

精益造船模式,需要好的工作团队,因此,船厂应该探索建立一种适应团队工作的组织结构,消除分工壁垒,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及时发现应对问题的能力。实行一岗多能的用工制度;加强生产信息的及时沟通、通报,利用各种平台张贴作业进度报表、质量报表、4S检查表等,使全体作业人员都掌握生产进展,实现自主管理。

第5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

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给员工授权就是让员工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看法讲出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这样会使公司做的决策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快速改善是精益管理中的重要一项,也是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的具体体现。快速改善需要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的改善项目,然后落到实际工作中。实践证明,当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行动想法能为自己的岗位甚至公司带来一些变化时,他们会更乐意地投入这项工作,这样不仅保证了快速改善项目的及时上报,也使公司的精益管理道路在员工的推动下步入正轨。

二、团队工作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哪家公司,都要有一个精锐的团队才能使一个公司走向辉煌。一个人再有能力,没有他人的配合,你最多是很有想法,是个人的英雄主义。当你有了团队的支持,那才是真正的能力的体现,各个部门都是相关的,都是互相依附的。要想有高效、精益的生产,()就要让所有的部门、所有的人都动员起来,一个好的领导者会把所有部门、所有人的潜力和积极性调动都起来。

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走精益管理道路的企业发挥的是1+1>2的功效,而没有精益管理思想的企业只是单纯员工个体的相加。很显然,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和团队工作会让一个企业更好地把精益管理推广下去。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二)一、观看精益管理讲座内容概述

在市局开展精益管理培训活动以前,我们只是模糊地知道,精益管理是在企业管理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最初实在 生产系统 的管理实践成功,然后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

在观看精益管理讲座以后,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精益管理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核心实质所在,即: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持续改善、提升满意度。精益管理不同于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精细管理等其它的管理理论和方式。它以识别管理中的浪费并持续地减少浪费为核心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来定义管理中的问题,测量浪费,分析浪费产生的时间、区域、过程和原因,进而获得系统的减少浪费的方法,并使改进措施标准化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

通过观看精益管理讲座,还让我们认识到了,精益管理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同样适用于行政管理。最重要的是,大家 认识和 了解了行政管理中"七种浪费":等待、协调不力、资源闲置、流程不清、失职、效率低、管理成本高 .这七种现象都会造成我们工作中的浪费。同时,通过观看讲座,基本掌握了如果开展精益管理的方法, 可以通过 5S 、目视化管理、即时管理循环、改善、技能矩阵等 具体手段和技术开展精益管理。

因此,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如何查找目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管理不精益"的浪费,同时也掌握了解决浪费和问题的方法,对我们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浪费

运用精益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查找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浪费,找出根源和问题,是开展精益管理的首要工作。通过认真思考和查找,我认为本单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浪费。

(一)等待的浪费

长期以来,受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我院力求和谐稳定,在工作考核机制方面不够完善。在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上缺乏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同时在考核机制上存在执行力不够的问题。因此,本单位内存在一部分人员,工作缺乏主动精神,被动等待上级的指示,甚至存在安排的工作难以推动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中层领导干部,存在之安排工作,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二)人力资源的浪费

我院力求真正从技术情报所转变为研究院,在保持常规业务工作的同时需要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然而,目前真正从事研究或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到全院人员的30% ,其余从事管理工作和常规业务工作,特别是常规业务工作的人员数量有待进一步优化,有些能够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员仍从事常规业务工作,实为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流程不清的浪费

目前为止,我院主要管理部门有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和技术部门有代码中心、条码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业务部、计算机中心等,形成了有较为明确的业务流程,但不够清晰,更没有形成标准或规范进行固化。造成部门内部人员出现办事业务流程偶有出现混乱,部门外人员办理相关业务更是容易出现不知所措。

三、对系统推行精益管理的建议

(一)加大基层单位OA 系统建设

目前,包括我院在内的部分基层单位,在收发文件、会议通知等工作流程方面仍以纸质文件为主,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成本,有必要加强基层单位OA 系统建设,降低无纸化办公。建议拟文批文、通知等工作流程采用网上实现。同时,通过特许密钥,尽量实现外网也能办公,避免人员出差或异地造成工作延误的浪费。

(二)加大成本核算

目前,很多单位和部门,重视单位收入和业务办理量,但是不太重视产生的费用。有必要通过对单位内个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促使各部门在办公费用、人员费用、通讯费用、车辆费用等成本上的降低。

(三)岗位调整和建立轮岗制度

针对我院岗位设置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有必要对业务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同时建立轮岗制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方面,可以增强人员对单位个岗位和工作业务的了解和熟悉,增加人员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精益管理学习心得(三)一、精益管理讲座内容概述

1 .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 (Lean Thinking) ."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2 .行政管理中的"七种浪费"等精益管理有关知识

(1 )等待的浪费: 管理工作中的等待浪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就坐等,上级不指示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就拖着办。缺乏主动精神,多干事多吃亏。很多工作的完成,是在几次检查、催办下完成的。

等待外部的回复。我已与你联系过了,什么时候回复不是我能决定的。等待其它部门或其他人的联系。你不找我去协助,我就可以躲避。对其它相关工作不关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没有监督。不主动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的汇报,没有核实,然后作决定或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往下级身上一推。

上述情况,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缺乏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满足现状、消极怠工的情况引发的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单位的正常运行。

(2 )协调不利的浪费: 管理中相互配合、协调不力,造成工作停滞浪费主要有下述几种情况:

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力。某项工作在两个部门间协调不力、交接不清,工作进度受到影响,相互之间都不主动联系。某些工作应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界定,处于部门间的断层,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认为应该别的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了,原来的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

领导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力。对单位领导的工作指示和相关会议布置的工作没有传达,内部没有有效的协调组织落实,致使单位的要求在本部门停滞,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形成工作盲区。

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力。信息在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手中停滞,使应该得到这些信息的相关部门掌握不到;信息不能汇总、分类,停滞在分散之中;没有对信息充分的分析、核实和利用,发挥效应,停滞在原始状态之中;信息不准确,造成决策判断失误。

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力。部门间协调不力,相互制约、不沟通、各自为政、部门利益第一,形成独立的部门割裂,促成协调的障碍,没有或不能及时维护系统,使业务流程不能顺利流转,造成后续流程的停滞,原有职责的不适应性不是横向流转而是折向运行,造成流程的缺项停滞。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队意识、协调精神,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3 )闲置的浪费: 我们把管理工作中的库存浪费称之为"闲置".机构重叠,职能重叠,形成人浮于事,使资源要素不能有效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造成闲置的浪费。

固定资产的闲置。办公场所偏大,办公设备过于追求功能完备,检测装备重复投资等等,非常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从而出现设备利用率不足,导致资源浪费,成本升高。

职能的闲置或重叠。设定了部门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职能却没有发挥作用,造成了部门职能的闲置。两个部门承担类似的工作,好像是谁都负责,其实是谁也不负责。

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闲置。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某些不十分重要的任务,上级其实只承担签字的职能,但如果无上级的签字或认可,则工作就无法进行,会出现等待和停滞等浪费。原来比较简单的事,一些部门非要写个报告,填个报表,由于报表内容太多,即使保存后再想使用也找不到,那么就再提供一份吧。

人员的闲置。人多好办事,都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增加人员,三个人干两个的人工作,为了避免上级人浮于事的批评,以重叠的交替安排工作造成工作量不满,劳动纪律涣散。

扁平化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等,是工作流程化、规范化、职责化的有效措施,可以从流程中职责到位杜绝闲置的浪费。

(4 )无序的浪费: 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的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某个部门某个人,当看到某项工作比较紧急,如果不做就会影响到单位利益时,挺身而出,进行了补位。这时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么,今后这项工作就由你们来做吧,责任部门反而放任不管了,这也是一种无序。

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都造成工作的无序。应该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以不会干等为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绝承担该项工作,更是一种无序的浪费。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形成的工作流程经常被推翻,人为增加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

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随心所欲,把单位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以身作则,威信下降,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的管理,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互攀比,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业务流程的无序。各部门大多考虑某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助相关部门顺利实施。通常考虑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

(5 )失职的浪费: 失职的浪费是管理中的最大浪费,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应付。顾名思义,应付就是工作虽然干了,但是不主动、不认真,敷衍搪塞了事,不是追求最好的结果,从而缺乏实际效果,这种浪费在工作中是经常见到的。

在ISO9000 体系管理中,许多应该日常进行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认真去做,不重视日常规范管理,缺乏基础工作,审核前突击进行表面工作,来应付审核,则实际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没有按计划要求去完成,做一些表面文章,去应付检查。如果再加上承担检查工作的人员也进行应付,或者碍于情面不予指出,就会形成空对空。

在涉及系统性和流程性工作时,某些环节特别是前段如果不认真,则将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行政许可中,前期资料审查不认真、不细致,就会导致后期现场审核等环节出现多种浪费。

在工作中没有计划,没有自查,做事只做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就忘做了甚至不做了。工作缺乏主动,让做什么事,只是应付了事,而不是自己严格要求要做得更好。应做的事,不会做,说一声不会做就不用再做了,不会也不学,不认为站在这个岗位上不会做应当做的事是一种耻辱,更有甚者,告诉如何去做都不做。

失职的浪费主要是责任心不强、素质低下和工作质量差等失误造成的,但管理考核及职责的不明确使其没有受到制约和监督。

(6 )低效的浪费: 低效的含义包括:

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相对于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而言,低效率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需要两个以上人员来完成;应该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反复拖期。

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没有一次把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浪费,应该正确完成的工作被做错,会出现返工、重做、纠正等浪费,甚至影响到整体。如果是高效率地完成了错误的工作,则损失更大。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允许的,会被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反复发生,造成类似的浪费。

我们允许的是创造性的失误,而不允许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低效率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管理人员的低素质导致工作的低效率。学习能力的不足、危机意识的淡化,造成许多人员的素质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在每个组织中,人员的素质肯定是参差不齐的,抱怨是没有用的,更不能把责任推到普通员工的身上,只有低素质的管理者,而没有绝对低素质的员工。高素质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培训指导,人尽其才,用人所长,有效地带领员工完成任务。一头狮子带一群羊和一头羊带一群狮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方法不当也是低效率的原因之一。人员安排不得当,会导致低效率。计划安排不合理,工作难以按期完成。顺序安排有问题,会造成主次不分,重点工作无人做。……

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是低效率的温床。过去的成功经验、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继续提高自己,使用原有的一套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仅导致了低效率,甚至会拖累整个组织的前进脚步,成为整个组织前进的绊脚石。

(7 )管理成本的浪费: 七种浪费之七:管理成本的浪费

管理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现在谈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成本。广义上的行政成本是指政府的行政行为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精神资源、关系资源等。狭义上的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支出。它包括两方面的支出:一是维持行政机关自身运行的费用;二是为了履行本机关所承担的职能而消耗的费用。管理必须依"理"行事,"理"在行政管理中具体指"目标、指标、计划",通过确立计划、执行计划、考核计划、改善计划,可以最直观地涉及有形成本概念和浪费现象。

计划编制无依据。单位没有下达指标,部门无法编制自身的工作目标。单位的目标、指标下达后却不知道怎么分解。部门领导没有告诉做什么工作,不知编制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无法序时地编制计划。综合部门不催不报计划或忘记申报计划,没有日常工作的积累和统计基础,没有定额标准无法编制计划等。没有计划工作概念,没有长远工作规划,工作随想随做,为完成综合计划部门的要求临时"拍脑子",上报的计划缺乏可执行性、漏洞百出,需要计划综合部门另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分析和查找错误,重新修改和调整,造成极大的浪费。

计划执行不严肃。有计划但领导没有给我,我不知道计划的内容所以无法执行。计划变化过快使计划无法执行。领导临时交代或安排的工作所以没有计划。计划工作由于前道环节工作没有完成致使计划无法完成。计划由于各种原因被迫频繁调整。单位制订的目标、指标由于执行有困难而不予落实执行,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执行。计划编制后根本不看,至于计划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如:降底行政成本的计划、降底行政成本的项目计划不严格执行,束之高阁。

计划查核不认真。计划考核反正由单位的专门部门进行,日常我就不用再进行比照了。计划出现了偏差,理由要么是计划报大了,要么是计划漏报了,而没有从问题的现象出发,认真分析形成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纠正措施。

计划处置完善不到位。计划执行情况由于没有认真地分析,自然无法了解和掌握计划地进度和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即便通过别的部门发现了问题,也不现检讨反省、客观地分析存在差异地原因,进而找出改善措施,而是一味强调理由,推卸责任。计划问题发现后,措施也编制了,但在下期的计划中又没有体现或纠正,致使问题长此以往地存在。

费用投入与收入(收益)不配比。花同样的钱其收益是一样的吗?花100 元是否受到了10000 元的收入或利益。由于自身责任心不强或管理失误造成的隐性损失浪费计算过吗?用钱后的目的达到了吗?达到了多少?大家是否都仔细计算过、分析过?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要比丰田生产方式所指出的生产现场中的七种浪费严重的多,但是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为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大多数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要想进行量化和细化相对较困难。而且大家大多司空见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上级要求,也是紧一阵后松一阵,形成反复,而如果不能对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齐抓共管,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的,因此,对推行精益管理活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费一旦在某种程度上被消除,则可能会出现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因此,我们要鼓足勇气,从消除点滴的浪费做起,向着精益管理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本单位或本职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等待的浪费;

2 .协调不利的浪费;

3 .管理成本的浪费。

三、对本单位精益管理的建议

2018 年既是建设长江上游一流质监局由"上台阶"向"达一流"的跨越年,又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年、"十二五"规划制定年,迫切需要实施管理创新,优化管理理念,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绩效。为此,市质监局党组确定 2018 年为"科学管理上台阶年".

4 月11 日 至12 日,市质监系统举办首次领导干部管理专题培训班。邀请国家行政学院路杰教授、精益管理培训专家沈凯利先生做了《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精益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的专题讲座,这标志着全市质监系统"科学管理上台阶年"工作全面启动。

张宗清局长要求,全系统要围绕"科学管理上台阶"主题,加快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在"政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技术机构检测管理"五个关键系统推行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涉及各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日,重庆标院全体干部职工也认真学习和观看了精益管理工作的专题讲座,这说明我院积极配合市局"科学管理上台阶年"的工作也全面开展起来。

沈凯利先生所讲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的7 种浪费",即:等待的浪费、协调不利的浪费、闲置的浪费、无序的浪费、失职的浪费、低效的浪费、管理成本的浪费,准确而深刻地阐述当今社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严重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

我们单位存在的浪费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等待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等待上级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复、等待下级的汇报,这些情况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缺乏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满足现状、消极怠工的情况引发的浪费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单位的正常运行。我们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类似的浪费。比如,领导经常出差、开会,有的事情需要急待批准,就只有等到出差或者会议完毕才能完成,有时会错过最佳时机,或者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后果。可以采取电话请示,发传真等方式,进行批复;或者尽量减少开会,也可以避免等待的浪费。

第二方面,协调不利的浪费。连续几次代码缺码的情况,应该是协调不利引起的。重庆本身因为存在预赋码这一特殊情况,国家代码中心每次只给重庆5000 个代码号,又要求电子档案扫描率要达到80% 才下发新的码段,相当于就只有1000 个机动码可以周转。而现在重庆市里面的预赋码,已经由现场新办预赋码、"三资"预赋码、增加到食品企业预赋码,这些预赋码大大增加了代码的使用量,加之重庆地处山区,远郊的区县距主城区有几百公里,无法及时送达办结的纸质资料,无法及时扫描、上报,加上审批手续程序化,因而很容易造成缺码。因此才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状况和负面影响,这实质是相当大的浪费,或者说是缺失。所以,院里和局里应及时汇报、及时协调国家中心,每次增加到20000 个左右码段,应该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第6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医药包装领域,作为唯一的“中国医药包装研发中心”,深圳九星身兼包装配套服务企业和医药包装行业引领者双重身份。如何引领医药包装发展?如何打造企业长期竞争力?地处开放地区的深圳九星较早地接触到了精益管理,对这一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深圳九星一直在学习、实践。通过精益改善项目的实施,在快速换版、减少搬运、订准化预测、工程标准化等生产环节的管理模式已具雏形。

近年,包装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趋势日益显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012年,母公司华润集团全面导入精益管理,深圳九星更深入地学习了精益管理概念与相关工具。为了长期系统地推行精益管理,打造包装印刷精益工厂,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组织——精益管理部,为精益管理的系统化开展做好组织保证和准备。精益管理部成立后,开始改变按项目推行的方法,利用价值流图,引导全流程价值链,从全局到各环节、从上到下地推进精益管理。同年,在印刷包装行业整体低迷的环境下,深圳九星实现了逆势成长,精益管理效果显著。

2013年,深圳九星将进入精益管理内部实践与消化的关键时期,通过灵活运用精益理念与工具,从点、线、面全面落实推动企业内部精益管理工作,使之成为内部工作交流与检讨的利器。

如何管好你的价值流

精益管理中所指的价值,就是客户愿意付费购买的产品功能或服务。例如彩盒,从功能上看,就是要满足保护、展示两大需求。彩盒一般需要经过文件制作、纸张裁切、印刷、表面处理、模切成型、粘合、包装等过程,最后做成成品,经过运输交与客户。不同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不同,医药类产品要求防伪、防护、自动包装,交期相对长,质量要求较高;食品等快消品要求展示功能强,交期与反应要求迅速;电子类产品要求结构设计规范合理、少量多样、交期准时,因此要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精益管理中的价值流,通常指从接到订单到原物料生产,再到成品交到客户手中的整个活动过程。按有无附加值增加来看,该活动过程包括增值活动与未增值活动。价值流图(VSM,Value Stream Map)又称“物与情报流程图”,是组织价值流的描绘方式,也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价值流图分为现况价值流图和未来价值流图。现况价值流图是改善的起点,未来价值流图可以具体展现企业目标。通过产品价值分析,制作现况价值流图,能系统地发现质量、成本、效率甚至是安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清晰企业经营战略,进而形成持续改善计划,规划企业运营,引导内部管理形成统一合力,推进战略落地,拉动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

如何利用价值流图实现上述目标?在此,我以深圳九星的具体实践为例,加以简单阐述。

首先,明确以营销系统为龙头,从客户价值与差异化需求的角度重新构思,并藉此推动战略梳理与微调。按质量、价格、交期、服务要求不同,调整营销系统划分,如深圳九星将营销系统重新划为三大版块:集团医药包装、医药食品包装和非医药包装。

其次,以生产为中心,按照从客户到供应商的顺序,绘制出价值流图。在价值流图上将部门分成信息接收与处理部门、产品加工与搬运部门。

然后,针对增值过程,围绕客户服务、工程评估、生产制造三大现场,定位部门职责。通过价值流的梳理,清晰内部部门定位。例如:增值的现场部门,如客服部、印前部、生产部、物流部、技标部、PMC部;现场服务部门,如品管部、设备部;综合保证的周边部门,如人资部、采购部、信息部、行政性部门。

最后,通过聚焦于流动,引导内部管理形成统一合力。深圳九星以价值流图为基础,明确内部精益管理的推进方向,以“提高过程稳定化,加快产品与信息流动”为长期目标。同时,将此作为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与长期体系建设的方向。

之后,各部门在价值流图的基础上,把握历史数据,找出影响本部门价值流环节的主要薄弱因素,对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和调查,确定部门年度主要改善项目以及重点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深圳九星通过价值流图的使用,不但简单、清晰地明确了上下游环节,产品增值过程也有了直观的体现,部门的协同与支持一目了然。整个公司的运作过程跃然纸上,为年度经营计划梳理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如图1所示。

之后,我们再运用柏拉图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比如说,根据表1中针对全年模切环节的损失工时数据,进行层别分类,再以年度为计量单位制定重点改善项目分析,分析出主要损失的工时是校版时间,占总损失工时的75%,如图2所示。因此,模切车间将校版工时的降低作为年度改善的重点项目。这种柏拉图让现状问题剥丝抽茧般层层展现,不仅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也使整个管理过程具有了连贯性与系统性。价值流图的运用还促进了整个运营体系的数据化管理,让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与实施路径更加科学、合理、清晰。

价值流图的全局观

实际上,绘制价值流图的过程,就是对公司内信息与产品流动进行观察的过程。它可以起到观察与掌握增值过程,特别是发现浪费根源的作用。这也是目前所知道的发现浪费根源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精益管理运用价值流图,可使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决策透明化,上下游部门的沟通更加有效。

绘制价值流图仅仅是一种方法,要使企业“精益”起来,真正重要的是设定一个流动的愿景,并实现一个理想的流程。而价值流图将理想的愿景具体化了,或至少设想了一个改善后的状况。

价值流图将精益概念和技术连结起来,有助于避免顾此失彼,使企业具有了改善实施计划的基础,便于设计企业物品与信息从入到出的流程运作。完整的价值流图,首先是一个定量工具和现场布置图。通过数据框可以详细地描述一系列参数,如生产时间、移动距离、库存量、良品率和作业人员数量等。数据可创造出一种紧迫感,也可用来作为改善前后的评量工具。价值流图也有助于详细说明为了使各环节最优化,管理者将采取哪些实际行动。

其次,价值流图也是定性工具。它描述了应如何操作才能产生流动,哪里是增值步骤,哪些是非增值步骤等。深圳九星在进行年度经营计划检讨时,只使用了定性的部分,就立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第7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精益生产 管理模式 创新 FRP

一、什么是精益生产管理

近年来,关于精益生产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这既是管理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早已不同往日,因此企业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不再是“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而应该“及时制造出畅销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制造企业都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何控制库存水平,如何保证生产过程的延续性,如何改善生产体系,从而跟上客户的需求,抢占市场。这些难题困扰着诸多企业,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20世纪中叶,日本丰田汽车创造了以JIT(Just In Time,适时生产)为核心,旨在控制成本、消除浪费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得益于这一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崛起,一举改变不敌欧美国家的状况,甚至还超越了欧美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益生产方式认为,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多方面的,从种类上说有资金、人力、物资、精力和时间方面,从分布来说存在于机床、工序、生产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主要是创新了工艺流程,放弃了大批量生产,代之以小批量生产,放弃了材料的批量流动,代之以生产过程的持续使用,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从而缓解资金压力。

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基础在于持续不断地改善,这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生产过程中的不断改善,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在产品质量、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二是杜绝浪费,任何工作只要对提高价值没有帮助,都应该视为浪费,应该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来不断消除,最终杜绝;三是持续改善,对于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先易后难,逐步改善和提高,不懈努力进行长期积累,从而获取最后的胜利。

二、我国企业如何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如何推进精益生产管理,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整体规划,逐步改善

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是一种新概念、新方法,因此应该整体规划,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企业整体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深入考虑如何规范企业行为,从市场需求出发,应用“并行工程”的原理来组织新产品的研发,从而提高产品的模块化生产水平。根据“价值工程”的要求和目标,应该明确各个产品和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这可以依据消费者认定的目标成本。在此基础上,企业要进行全方位的协调,从而控制成本、杜绝浪费,努力实现设定的整体目标。与此同时,企业必须明确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改善的过程,在现有目标达成后,应该开始新一轮的分析和整合,确认浪费的程度和水平,并据此设定新目标。

2、改变观念,提高效益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实践证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此,我国企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摆脱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抛弃旧有的思维观念和管理模式。创新首先体现在管理思想上,这是其他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必须明确的是,精益生产管理是对于企业整体的管理思想、组织、制度、标准、方法乃至行为方面的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而不只是习惯意义上的“补阙补漏”,因此要树立起“不断改善”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具体而言,企业要重点关注的方面有:第一,库存。必须在企业上下贯彻“以产品积压为耻”的思想,因为精益生产管理所追求的是“准时化生产”,它的目标是全力追求“零库存”。第二,突出销售的重要地位。精益生产管理认为,销售具有联结产品和客户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可以及时反馈客户需求,因此企业的产品R&D和生产都要基于销售来进行。第三,适量生产。企业应该转变超前生产和超量生产的传统观念,因为这不仅占用了生产过程和仓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务,不利于企业的精益生产。

3、人才激励,势在必行

精益生产要顺利推进,离不开“人”的支持,因为它强调的是“人本”,要不断“简化”生产流程,对企业各种职能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精益生产要取得实效,就必须要有员工的精诚团结、群策群力,“人”是比机器设备更加重要的生产资源。精益生产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这也是管理思想史上的进步和飞跃。它强调“企业为人”,一方面应该为客户提供高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于企业员工的关心爱护,要从思想认识、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强调全员参与,从而营造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可以说,精益生产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和创新。

三、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必须看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20世纪末期,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各种全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出来,比如将精益生产和大规模定制结合起来,单元生产的演变和发展等等。许多大型公司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比如UTC公司的ACE管理、摩托罗拉的六西格玛管理、GE公司的群策群力等,都是对于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本企业化”。本文以FRP系统与精益生产的结合为例,阐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企业的创新。

FRP(Flow Resource Planning)的中文名称是“流程资源计划”。FRP,是动线工程应用于生产流程管理的一项策略:Flow:(流程)――生产、加工、服务流程;Resource:(资源)――物质、劳动、时间、品质、需求;Planning:(计划)――计划、反馈、控制、统计、核算。

FRP策略基于动线工程原理,在用数据逻辑解析产品生产动线的基础上,承载适用的现代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不同对象的管理风格,以计划为主线,建立生产过程各项动线的动态反馈和控制,实现计划、成本、工艺和劳动的高效管理。基于FRP系统的精益生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优化流程控制

在既定的产品市场和技术装备前提下,产品的加工顺序和技术要求有其固有的规律。动线工程研究和FRP工艺解析的对象,就是用数据逻辑重新认识产品生产流程,并从有效控制计划、消耗、物流、品质的目的出发,按最小生产批次进行工艺顺序、工序节拍、劳动定额、消耗定额、工艺参数的数据挖掘和格式化规范,进而优化产品生产流程的管理控制行为。

在染色加工中,因其染化料批次差异和染缸中浴比的不同,即使是重复生产的订单,也会产生不同的染色结果。传统的做法是由试验室主管根据自己对染色难易度的判断,决定是否通过试验小样的方式取得染化料配方。鉴于实际生产必须按加工数量和浴比对等放大染化料配方,FRP对其进行了配方的计算机自动计算、染化料秤量通过计算机进行配方数据控制,每批次生产(以缸为单位)必须经过小样试验的规范,改变了配方管理的流程。

2、规范操作行为

单机、单工序组合而成的多工序生产,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流程中均有对产能、品质、交期、成本产生主要影响的关键工艺路线、关键工序,并由此形成关键指标。在工艺解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关键工艺路线、关键工序,用现代技术构造数据逻辑对员工操作行为的控制,用形式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和抓主要矛盾的事物辩证方法,强化主要工序的工艺执行,是FRP规范员工操作行为的核心策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企业精细化管理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影响染色生产的关键指标是染色的一次成功率,即投料后经过染缸一次完整的工艺过程即能完成,而不是因再次调整配方、再次添加染料助剂,让染缸额外地多次排水、进水、升温、保温、降温,导致染缸占用时间延长、能耗加大、染化料增加、品质下降。而影响染色一次成功率的关键工序,是小样试验的重现性(与实际生产的工艺参数的一致性)、染化料秤量和染缸运行过程的准确操作,而这些环节往往人为的影响比较多,FRP系统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人为操作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标准进行制约,从而达到精细化控制的目的。

3、建立关联标准

后道工序的质量、消耗、产量和产出节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道工序的影响。根据这种生产加工的基本特征对生产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管控,在单机、单工序组成的多工序生产中尤为重要,加之多品种、变批量的生产,使得这种管控成为传统制造业每每必须面对的难题。各工序根据以往的常规经验,由生产主管“拍脑袋”决定操作要求和工作标准的现象,在传统企业中屡见不鲜。FRP在工艺解析基础上,根据产品生产流程动线的数据结构,构造品质、消耗和产出节拍的数据链,并落实到每一道工序中,让各工序“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建立在不同产品、不同要求的数据关联上,进而实现有效控制。

4、以在制品为主线建立转道即时反馈机制――动态计划调度

FRP认为,生产管理以工艺解析为基础,以计划调度为核心。从一般意义上看,生产过程在多工序的生产中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生产过程往往因技术、装备、能源、人事、品质、管理等等因素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FRP根据作为产品信息载体的在制品动线的运动特征,将工序间在制品的转道状态作为生产进程的相对静止状态,进行反馈、统计、分析和控制,实现高效率的动态计划调度管理。

综上所述,FRP系统和精益生产管理的许多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它的推广为企业开展精益生产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有效地推进了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预期,随着企业持续推进FRP系统,业务流程将越来越畅通,信息反馈越来越迅捷,部门合作将越来越密切,员工操作将越来越规范,这些将有效地节约成本、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最终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张世和、黄建华:精益生产管理探讨[J].经济师,2009(10).

第8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精益建造;成本控制模式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单位全方位管理的最基本环节,其最终结果是提高工作效率,给建设单位带来较好的成本效益。因此,建设单位加强对建设项目过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

一、传统模式下的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

传统模式下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项目成本预算欠缺,项目成本计划与实际支出相差甚远。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项目的建设不惜以低价投标中标,抱着侥幸的心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争取索赔,没有考虑到一些客观环境、索赔条件、自身的施工经验等,这样导致施工不顺利,工程项目亏损,此时工程的质量更是无法保证。成本管理手段落后,预测、分析缺乏科学依据。成本控制在各阶段独立,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内没有形成较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各阶段之间没有以成本控制为基础更好地集成,致使工程成本很难有效地得到控制。

二、精益建造思想

精益建造思想是从工程生产的基本特征出发,基于生产管理理论、工程管理理论以及工程生产的特殊性,理解和管理工程生产全过程,面向工程产品全生命周期,尽量减少和消除浪费,最大限度地为顾客创造价值,最终实现项目成功交付的项目交付体系。精益建造思想是在转换模型T理论、流动F模型理论和价值生产V理论三种基础生产理论互相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基础上,精益思想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客户需求管理、设计模式变革、减少变化提高绩效、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项目过程绩效评价。而在这些应用理论运用的过程中,又有许多的辅助技术来支持,比如末位计划系统Last Planner、价值工程VE、准时制JIT等。精益建造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顾客(业主)定义价值,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创造和传递价值;(2)采用并行工程设计工程产品和交付过程。在当前的实践中,设计和施工是个连续过程,虽然可以实现建造,但不能防止重复浪费;(3)重新定义了控制,把控制从“监控结果”转移到“使事情发生”上,并强调对建筑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保持可靠的工作流和可预测的生产结果;(4)在项目层上最大化价值和最小化浪费;(5)通过拉式和持续流动调整行为;(6)强调持续的学习与改进,并与项目、企业以及供应链管理融合在一起;(7)组建跨功能团队,加强整个供应链各参与方的合作,特别强调在项目建设早期阶段的合作;(8)通过增加透明度和授权分散决策。

三、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图1 基于精益建造的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组织

(1)面向精益建造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组织框架。基于精益建造的成本控制模式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实现全员成本管理。基于精益建造的成本控制组织框架如图1所示。一是基于精益建造的成本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前期策划、精益设计、精益供应、精益施工、营运与维护,直到项目报废。二是要求业主、设计方、承包商、供应商应该在项目实施的早期阶段介入,这对于目标成本的制定、设计方案的确定都很重要,可以减少成本变异,提高后期的成本可控性。三是由业主、设计方、总承包商和专业分包商以及供应商等共同组建一个跨功能团队,一起致力于联合的成本控制活动,将成本压力沿着整个价值流传递给整个价值链上的所有组织。四是业主、设计方、承包方、供应商之间要求信息透明,相互信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更加有助于成本目标的达成。五是支持精益成本控制的技术与方法有:目标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价值流/供应链成本管理、精益会计、成本改进、价值流图分析法、成本差异控制、价值工程、质量成本、持续改进等。

(2)基于精益建造思想的高速公路工程各阶段成本控制。一是面向精益建造的前期策划阶段成本控制。项目决策阶段是决定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关键时期。要时刻考虑“精益”思想,确保产品精良,估算精确,合同精美,以避免以后不必要的浪费,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二是面向精益建造的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当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就某一个具体项目而言,前期阶段产生的工程造价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成本构成来说所占的份额约

80%左右。很显然,设计概算是施工图预算的资金上限,施工图预算不能超出设计概算的初步工程造价范围。面向精益建造的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设计与施工的整合,价值工程方法。三是面向精益建造的采购阶段成本控制。精益采购成本的具体体现就在于即时制采购(JIT采购),其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产品。研究表明,各个项目工程材料费用平均占到其工程总成本的67%左右,因此,采购业务的绩效对公司的利润贡献显得尤其重要。在采用供应链成本管理对项目实施精益采购时,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考虑供应商与施工现场的空间距离,建立实施即时制采购策略的组织,建立和供应商之间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协助供应商改善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供货成本,对采购进行连续不断的改进。四是面向精益建造的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要和各个阶段结合在一起,用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这期间的成本控制重点是材料费用的控制。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成本的60%左右,因此要控制工程成本,就必须强化材料的管理,减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首先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其次合理组织材料进场,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项目施工时,要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预算实际应投人的机械费用,核定机械台班定额产量,制定合理的机械使用计划,避免机械设备的闲置,也是降低机械成本的有效途径。五是面向精益建造的项目收尾阶段成本控制。此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其工作就是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承包单位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并验收合格后,计划合同部组织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程建设部和监理单位配合参与结算工作。

参 考 文 献

[1]毛洪涛,程培育,王子亮.基于精益建造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设计[J].财会通讯.2010(10):126~127

[2]田利民.谈精益管理理念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第9篇:精益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韩国三星工程公司于1970年成立,是韩国目前最有实力的工程建筑公司。韩国三星工程公司在采购能力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有以下五点:

1. 和全球优秀的生产商之间形成紧密的采购同盟关系。

2. 技术含量高的主要产品直接从韩国生产商采购,保障质量和价格优势。

3. 和供应商之间签订高级的采购协议,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4. 通过综合SCM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5. 实行精益建造管理体系。

三星工程建筑公司的精益管理体系中,首先对价值流进行分析:哪些活动是增值的,哪些是浪费,并且针对浪费的活动实施改善项目,三星公司认为人工的浪费占总人工费的10%~12%,材料的浪费占项目总成本的10%,施工设计造成的浪费占项目总成本的6~10%,所以,找出增值和浪费环节,确定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以此优化价值链,同时提高采购管理效率。

三星公司最成功的管理措施之一是制定了“末位计划体系LPS”,相当于“计划拉动体系”,将建筑生产看作是一个负责动态的过程,强调权利下放,计划是基于现场条件制定并且计划周期以短为宜。计划自下而上汇总,运用计划任务完成率指标PPC(Per Plan Completed)对每周期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这样使得工作流更可靠,而可靠的工作流又能促进其他流的有序流动。在这一套计划体系中,还包括了成本企划管理子体系、综合拉动计划管理子体系、阶段计划管理子体系、未来计划管理子体系、周工作计划子体系、当日工作PPC管理子体系。三星公司的计划体系,由最后一个工作者来制定计划,每道工序根据下一道工序的需求情况来制定计划,从而形成一个环形的控制体系。

除此以外,韩国三星公司还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组织管理制度,就是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协调管理机制,对计划、采购、质量保障和服务起到了根本性的助推和协调作用,同时还提高了生产率。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