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起重机械论文精选(九篇)

起重机械论文

第1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施肥机的开题报告

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

1.机械自动化简介

机械自动化,即不借助任何人力的操作或者干扰,完全依照机械自身来对工作进行一系列步骤的完成.机械的自动化在企业的加工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机械的自动化可加快生产原料加工处理的速度,真正实现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与传统的机械制造方式相比,机械自动化具有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降低成产成本的优势,对于有效缩短机械产品的制造周期,并提升机械制造水平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就当前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来看,虽然尚未实现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全面推进,但其对机械制造水平提升的显著效果已经越发凸显,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机械自动化必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改革和应用,以更好的满足机械制造需求,并实现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2.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自动化起初是被应用在冷加工的批量生产与制作中,直到20世纪中后期,才逐渐建立起可变性自动化系统,为机械自动化在市场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也提高了机械制造业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和灵敏度.企业必须清楚他们自身生产发展的条件和需求,以此为参考,在此基础上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正在逐步迈向集成化、智能化、虚拟化与柔性化,计算机集成制造也与之联系起来,计算机在机械制造中的集成技术已成为机械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相关应用为:

2.1.集成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对于机械自动化的实现,主要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因此,在机械自动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实现集成化以满足机械制造需求.计算机集成化主要表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测试、数控加工、柔性制造工艺等,通过将这些内容实现集中化,可以有效提升机械制造水平,而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过程重组、系统精简的方法实现机械自动化发展.此外,还可以加强计算机网络及工程数据库的建立,以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实现机械制造过程的不断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机械生产效率,并不断促使企业创新机械制造技术,加强新产品研发,以不断提升机械产品质量,实现其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2.2.智能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智能化应用是人工与智能技术相融合、贯通、作用而成的,是模拟技术专家的智力,来替代专家在原本的机械制造中需要完成的工作.智能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是将机械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相互融合在一起而成的一种人工智能化系统.将智能化运用在机械制造中,可实现系统的自主思考、自主判断、自主决定等一系列智能化的行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机械制造的一种趋势,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机械制造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能够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及新设备的应用,从而实现工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机械制造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3.柔性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应用柔性自动化系统是十分重要的,机械在拥有智能化的条件下,还应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只有机械制造企业具有优良的应变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各种需求,并且能够根据当前的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及时对生产的机械结构和功能进行控制和调整.柔性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可使其生产的商品更有效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市场分析的前提下,对内部组织来进行优化的改良.

2.4.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是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根基,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是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设置来实现的,即用计算机来编写生产制造中的各种程序.运用计算机编写机械生产中的各种程序可使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2.5.虚拟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虚拟化制造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技术,虚拟化是由多媒体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相互构成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加入了CAD、CAPP等机械制造工艺和计算机作图技术,其可以对机械设计图迅速的进行修改,摒弃了重新在做一次新图的麻烦.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虚拟化制造技术来对机械制造活动进行模拟分析,可有效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决,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竞争力.

3.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成功应用是企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其不仅仅带动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也为企业的产品制造打下了坚硬的基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机械生产的工作效率,是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的良好把控手段,其不仅仅减少了机械生产的劳动力支出,也极大的缩短了生产时间、减少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并将新技术持续应用到机械制造过程中,从而实现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并更好的满足我国工业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玉杰.浅谈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

[2]王绍平.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08)

第2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对现阶段的促进政策有重要启示。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 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 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 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 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

第3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支持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47-04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林万龙,2007)。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2005,侯方安)。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 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 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

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

各变量含义及预期影响方向见表1。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 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 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

第4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74-01

关于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中共党的十提出了要着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机械类专业属于高校专业教学中极具实际应用性的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对于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机械专业相关的行业领域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对于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高校就要注重学生专业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使学生毕业离校步入社会后,从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以在机械行业领域中成为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针对社会对该专业人才所提出的诸多新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学科计划,构建机械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提高竞争力。

1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对于机械专业人才的教育普遍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所培养的人才,对于中国特定时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际竞争力的逐渐加大,机械专业领域为了充分发挥本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对于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所吸收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机械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提出人才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达到企业要求。然而根据有关单位所反映的情况,学生进入到技术领域中之后,操作经验严重匮乏,甚至于一些学生对于机械技术的原理性知识的了解都不够清晰,且严重缺乏协作能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一,中国高校虽然在机械专业教学模式中设置了实践教学,但是通常会安排在学科教学即将结束的半个月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指定的企业单位实践学习。其二,机械专业教学中,基础教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过多,专业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过于概念化,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在机械理论基础匮乏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很难提高的。其三,机械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导机械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听讲,导致学生主体意识欠缺,几乎不会与教师互动。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对于学生的技术能力并不是很重视,因此而使学生难以由发挥动手能力的机会。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加之实践能力不足,就会使学生的专业素质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2 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2.1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实施实验教学改革

在机械专业的教学领域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环节。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本功之后,将知识运用于试验中,自己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地弥补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不足,同时在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还会在机械技术探索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学校实验室是完善专业教学的重要保障,诸如一些高校建设有机械制造技术加工实验室、机械振动测试实验室、CAD/CAM实验室、三维测量实验室、机构创新实验室等,满足了机械专业学生多方面的实验需求。除了校内实验室建设之外,高校还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验室。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就可以到企业实验室进行实践学习,由企业专业工程师为学生亲自指导。学生感受到未来工作岗位的环境氛围,就会逐渐对机械专业岗位建立起感情,有助于该专业的深化研究。此外,学生在校外实验室学习的过程中,所接触的都是先进的机械技术和前沿技术,对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可谓是有效的补充。

机械专业的实验教学中,还要建立实验考核方式。传统的评价模式往往更为注重实验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对于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设计不够重视。创新式实验考核方式中,将实验考核内容贯穿于实验过程始终,学生不仅要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还要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试验中求异,就必要会深入探索,并不断地建立创新思维。

2.2 创建能力本位的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本位教育(英文全称: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强化科学管理、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能力本位教育的目的,是将人才培养核心建立在提升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确保职业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得以顺利实现。高校建立能力本位的机械教育体系,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教学工作按照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展开,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下达任务阶段。针对于机械产品的所属类型、构成以及其性能、功能等,教师要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在合作企业中动手操作的时候,机械设备产生直观的认识,以加深印象。

其次,图纸设计阶段。教师鼓励学生根据零件图亲手拆装机械产品,从中学习到零件设计方式以及组合方式。当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机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操作,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延伸。

再次,机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对于零件的加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零件进行检验,从而对于与零件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及零件加工标准有所了解。一些零件测量的专有名词,包括零件行位公差、零件的尺寸以及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等,都可以在检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认知,有利于零件的装配。零件的装配阶段是重点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讲解装配知识以及钳工知识等,以提高学生的零件装配工艺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对于机械类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由于缺乏动手能力而不再符合机械行业领域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基于此,高校要建立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机械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泽蓉,谢永春,周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3).

[2] 韩变枝,王栋,张银喜.基于能力培养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改革[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第5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高职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76―03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1]。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教育机械系列课程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机械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多门课程的知识,是这些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和运用。目前,机械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见参考文献[3-9]。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课程分开来讲,忽视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学生学完后难以将所学知识融合起来应用于机械设计。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是重视应用性教学,强调知识的运用,降低理论的深度,对于公式、公理等推导、证明的理解、认知不重要。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在不影响知识理解连贯性的前提下可以减略,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实用的结论,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10]。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法。以应用为目的,本着优化、适用、适度的原则,将工程力学、常用机构、通用机械等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并开发了相应的教学资源,运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教学目标

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总目标出发,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的原则,提出了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法。传统的教学目标只是针对某一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联系。不同的老师担任不同的课程,学生可能在学习某一门课程时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机械设计真正的应用时,会感觉很迷茫,不知从哪里入手,所学的知识不能得以应用。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机械设计的过程,所学的知识没有融合在一块,各自是孤立的。

机械产品的设计一般要经过产品的规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等环节。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应掌握一般机械产品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应对机械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应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过程。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法打破传统的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界限。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的知识相互融合,使力学的内容渗透到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但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机构的结构、运动特性和工程力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对机械设计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超越各门课程之间界限,随时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具备一般通用机械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工程概念,对机械产品具有整体的概念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二 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法

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取舍课堂教学内容,是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课程应遵循以下的原则:精选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进行详解与指点,避免烦琐公式的推导和易于自学的内容占用过多的学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工程应用,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注重机械学科发展,将机械学科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让学生了解机械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3]。

以机械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将这一思想贯穿课程始终。从整体设计思想出发,精简烦琐的公式推导及过时的工程方法,删减各门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多年来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变化不大,课程内容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衔接,存在内容交叉和重复的问题。如齿轮传动设计,历来是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的重点内容,由两门课程分别讲授,不但部分内容重复,且从设计的思维过程来看,有些内容本来是紧密联系的,却被两门课程所分割。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法打破传统的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界限,将这些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如图1所示。

常用机构及其传动设计一般包括工作原理、运动设计、承载能力设计和结构设计四个方面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进行融合。首先学习工程实际中常用机构和机械的有关力学方面的必要知识。包括力学模型的概念,对力学模型的受力分析方法,力、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问题的解法。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和应力分析、强度计算,减速器轴的弯扭组合变形分析及强度计算等。在讲授力学方面的知识时,将一些机械设计中的常用的机构融汇进来,对后面的机构学习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将力学知识应用到机械设计中。再接着学习机械中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工作能力设计、结构设计、组合设计以及标准零部件的选用等。在讲授具体机构及零部件设计计算时,针对具体机械的工况与技术要求,进行力学性能的强度校核。又可以回顾以前所学的力学知识,真正做到知识的前后呼应,融会贯通。与目前的基于项目的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原来的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课程是分开的,工程力学以受力分析为主,机械原理是以机构的分析为主,机械设计是以零件的强度分析和绘制图纸为主。各自独立的课程配置使学生学习起来难以真正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的应用就更无从谈起。而机械产品的设计正是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相互之间应用起来更是融为一体,难以分割。

三 教学资源的开发

根据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法,编写了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制作了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图2所示。教材包括物体受力分析基础、常用机构、联接、传动件及传动装置、支承零部件五部分。物体受力分析基础对物体所受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常用机构介绍了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其他常见机构;联接主要介绍了联接件的变形、螺纹连接、轴毂联接、轴间连接和弹性联接;传动件及传动装置对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带传动和链传动等传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及设计计算进行阐述;支承零部件介绍了常用的支承零部件轴和轴承。

多媒体教学因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可重复性、针对性、图文并茂等优点,为课堂教学打开了一幅别开生面的画卷,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对机械传动有较强的感官认识,懂得各种机构运动的原理和动作的顺序,而这些单凭黑板上讲解是掌握不了的,必须通过实物演示或实验操作才能获得。以螺栓联接的结构和受力分析为例。如图3所示为螺栓联接的结构和受力分析,包含了预紧前、预紧和受载三个状态。上面有正常加载、超常加载、加载和卸载四个按钮,当点击其中的任一按钮时,在右边力的坐标系中可以显示力的变化情况,同时受载状态结构图中也可模拟结构实际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即为点击超常加载按钮的模拟情况,不但在力的坐标系中显示了此时力的大小,而且可以在螺栓联接的结构中呈现出结构的实际变化情况。其图文声像并茂等优势能将教学中抽象、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创建出生动的表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活跃气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 结论

机械设计课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这是由课程的性质、任务、地位和内容决定的。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法,以应用为目的,本着优化、适用、适度的原则,将多科目基础课程内容融合。完善整个机械设计过程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着力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了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广阔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君爱.浅谈高职《机械设计》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 2009, (32):188-188.

[2] 张军,刘笑羽,孙树廷.面向21世纪“机械设计”的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10):168-169.

[3] 于晓红,王小群,邱丽芳.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J].中国大学教学,2008,(7):34-36.

[4] 高英敏, 刘庆华, 路建彩.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0(14):13-15.

[5] 刘江.机械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2010,(1): 126-126.

[6] 蒋学华, 韩虎. 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4):89-91.

[7] 汤迎红,孙晓,吴吉平.《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4):211-213.

[8] 于士军.《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市场,2009, (26): 83-84.

第6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械加工 教学 创新 探索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289-01

机械加工的教学工作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来说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因为机械加工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书面知识,也要求学生掌握对机械工具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经费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经验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机械加工的教学仍然沿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老师采用旧的丝毫没有新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因此在学生面临就业的时候就会感动无所适从,企业也对学生的质量大感失望,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我们应该意识到对机械加工的教学创新是势在必行。

1、进行机械加工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领导人提出了将我国发展为“制造业大国”的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就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将制造业作为我国立足于世界制造大国的基本。我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和紧密加工这两个方面,可以说就是这些方面成就了我国制造业现在的局面。而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局面下,对我国进行装备制造和紧密加工的工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当今我国对机械加工的教学完全没有达到企业对上岗工人的要求,学校受到教育的毕业生没有办法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思考。不是我们的学生出了问题,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够优秀,而是我们学校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学校的教学内容迟迟没有更新,国内外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都在不断地进步,但是我们学校的教学内容却一成不变,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生产所需的技术严重脱节。这显然是阻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源性问题,对于机械加工教学的创新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2、机械加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1 机械加工教学内容脱离实践要求

机械加工相较于其他科目来说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理论性较弱的学科,这门课的合格标准应该是由实际操作能力决定的。但是现如今我国开设这门课程的专科院校或者高等教育院校对这门课的考核标准都停留在试卷答题测试的地步,没有真正达到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目的。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重要性,其忽视程度让人触目惊心、担忧不已。很多学校认为只要开设理论课程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课程对学生教学的重要性。有很多学生从进入学校到学校毕业就从来没有进行过机械加工的实践操作,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完全不能胜任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也有一些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训练,但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经费的短缺,学校的提供的实践器材已经严重过时,达不到对学生的实践训练的要求。更有甚者,学校因为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耽误了正常的理论课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2.2 机械加工教学内容脱离时代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遭人诟病,填鸭式的教学在机械加工这种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上危害性更是明显。机械加工是一门相较于其他科目来说更加复杂的科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科目繁多、无暇顾及的状况,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无趣的学习心理。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不应该继续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只将理论学习放在重要地位上,而是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机械加工行业的历史和作用,树立起对这个专业和行业的自豪感以及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机械加工的兴趣,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机械加工的理论十分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充满着无聊和枯燥乏味的地方。

2.3 教师的资源和水平不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需要学生多多发挥自主能动性,但是老师仍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着丰富的实际操作的实践经验,教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传授给同学们实际操作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之前接触到在车间实际操作的流程。但是由于我当前的状况,我国对教师的学历技能等级的分配有着很大的误差和不足,专门针对中专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特别少,教师资源短缺成为了我国机械加工教学中的最大的阻碍。在国内的某一些学校,虽然有充足的教师资源,但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要找到一名合适的教师十分困难,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机械加工的人才。

3、对机械加工教学进行创新的建议

3.1 提高教学中实践操作的比例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机械加工人才,就必须从机械加工教育学校开始改变。学校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训,开设合格有效的理论教学课程,还要开设实际操作的课程,让学生积累机械加工的实际经验。学生只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机械加工中十分重要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思维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经验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机械加工的学习。学校应该大力争取政府的资金以及企业的投资,在学校建立专门的实习车间,专门提供给学生作为机械加工的实践课堂。学校还应该争取和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长期输送学生去企业的生产车间参观、实习、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机械加工的实践经验;又可以为企业创造机会招聘到合格的有能力的机械加工人才。

3.2 提高师资力量水平

师资力量的匮乏对于我国机械加工的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难题,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关注这个问题,提高机械加工教师的薪资水平,吸引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机械加工的教育工作中。另外,相关部门应该对现有的机械加工类的教师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和评级,提高现有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我国的机械加工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欧阳峰.机械加工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展望,2016,(20):71.

第7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标准化;图纸实用性;计算机制图

在解放前,我国的机械工业基础极其薄弱,设计和生产体系的不完整,导致制图规则十分混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把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为了解决解放前机械制图的混乱局面,我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机械制图》标准。为了优化机械制图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更加规范地制图,我国的机械制图开始朝向信息化发展。

1机械制图的概述

机械制图通过绘制机械构造的立体图样,将机械构造的尺寸、零件型号、机械工作原理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技术参数表现出来。机械图纸通过清晰的图形结构,各类符号以及标注与图纸上的文字或数字来表达制图者的设计目的及加工要求。施行者可以通过清楚准确的图纸,按照设计的各种要求对机械进行精确加工,从而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机械产品。一般情况下,机械图样采用三视图进行展示和说明,根据加工对象的不同,机械图纸可以分为装配图、示意图、零件图、布置图等。装配图主要用于说明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主要对加工对象的特点进行简要说明,零件图主要是对零件的尺寸,技术类型等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布置图主要对加工场地不同位置的设备有具体说明。

2机械制图与CAD计算机绘图软件

2.1CAD绘图软件的概述

CAD绘图软件可以将机械图样在计算机中多次运行、修改,最终的设计结果在计算机中产生,比起传统的手绘制图,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设计者的绘图工作,节约工作时间,方便设计工作者的操作。同时,设计方案等文件可以在电脑及硬盘里永久储存,方便设计工作者的查找。由此可以看出CAD绘图软件对计算机制图有帮助。

2.2机械制图与CAD绘图软件之间的关系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行业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机械行业有着重要意义,而图纸是机械行业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能够体现设计人员的工作结果,同时也是加工人员工作的依据,传统的机械制图采用手绘的平面图标示,无法表示出立体感,且手绘机械图纸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三维立体思维,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目前我国的机械制图设计普遍采用CAD绘图软件,它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计算机指令自行完成某些内容涉及。CAD绘图软件中有丰富且实用的绘图工具,许多手绘无法体现的图形结构,都可以通过CAD绘图软件绘制。

2.3机械制图与CAD绘图软件相结合的必要性

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重要依据,每个专业的机械设计师都应该掌握机械制图的方法并且遵循机械制图的规范要求。机械制图需要精确清楚地将设计项目展示出来,但传统的手绘制图会出现各种误差,这些误差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机械图样的精确性,进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同样,纸质的图纸对于设计工作者不方便保存,如果需要修改则会一定程度上增加设计者的工作量。因此机械制图有必要合理运用CAD绘图软件。机械设计人员在使用CAD绘图软件时离不开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只有将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与CAD绘图软件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机械制图快速发展。

3CAD绘图软件对于提高图纸实用性的意义

机械设计图纸对于机械制造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图纸的实用性非常重要。图纸可以让产品在质量、经济效益、生产率之间达到平衡,而多种手绘图纸方案在进行比较或优化时,出现误差就会影响产品的生产加工,还会增加生产成本,修改手绘图纸耗费的时间多,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CAD绘图软件能够准确、快速地画出机械图样,并且可以对机械图样进行编辑和修改,提高设计者的工作效率。

3.1CAD绘制图纸的灵活性

CAD软件的操作非常便捷,绘制图形只需单击直线、曲线、多边形即可。CAD的绘图辅助工具可以准确地画出机械设计中具有垂直关系的线,还可以对特殊点进行定位操作,画出一些特殊方向的线如:-90°方向、-180°方向等。CAD绘图软件还能够解决手绘图纸中难以画出立体感的问题。

3.2CAD绘制图纸的直观性

CAD软件中的三维立体模型工具可以形象地表现出设计者想要的图像。能够让设计者直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设计进行及时修改。形象的机械图样可以给机械加工人员一个直观的立体三维图形,便于机械加工人员对产品进行加工,同时可有效的减少误差,提高产品质量。3.3CAD绘制图纸的精确性CAD绘图软件具有的规范性和数据性能够提高机械制图的精确度。例如使用CAD绘图软件可对零件可以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将多个三维建模零件进行模拟装配。通过零件的三维建模,可清晰看到机械中每一部分的具体形状,还可通过零件的精确安装,直观地表现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机械工作原理。3.4CAD绘制图纸的规范性CAD绘图软件的程序编写理论基础是机械制图的知识理论,如绘图的基本理论,各类视图的绘制方法,国家的标准规定等。CAD绘图软件的视图表现方法、投影原理、制图标准与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一致,所以CAD软件绘制的机械图样能够符合机械行业标准。

4结语

机械制图规范对于机械制造业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要不断落实机械制图工作的优化及改革,将计算机制图贯彻到设计工作中。CAD绘图软件是机械制图的重要工具,CAD绘图软件的使用也离不开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机械制图规范,才能利用CAD绘图软件绘制出精确度高,立体感强,实用性能优越的机械图样,提高机械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机械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石坚.基于AutoCAD机械制图规范的模板化定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3,17(04):115-116,119.

[2]黄阳.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制图规范的模板化定制[J].现代制造工程,2013,25(04):24-26,3.

第8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械加工 工艺 教学改革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技术加工人员与机械工作人员的需要。为了加强机电行业在我国的重要程度,要扩大社会精英规模以及培养实用型精英以满足需求。该文章深刻分析研究了机械方面以及各类工艺方面的内容,以了解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状况,期望能给我国的教学革新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机械加工和工艺教学起到的作用

作为我国基础性行业的机械制造业,许多设备及仪器在国民经济和公民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行业,如果缺少机械制造业,我国在农业、工业和国防等多领域上必然大大受损,且极大程度上削弱我国的综合实力,对我国造成极大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更新发展,需要着重对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人才的培育。基于这一点,很多职业院校考虑到课程设置内容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机械加工和工艺教学的状况

1.高|量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匮乏

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匮乏是我国目前在机械加工工艺教学中的一大弱项,在这些教学中的教师团队通常都有着职称、学历和技能层次等各方面的不恰当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严重欠缺等问题,专业知识的缺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最重要的阻碍,这也必然影响我国对机械人员的培养质量和教育特色发展,导致现在技术性人才也未能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

2.学生动手能力差

在许多机械实训教学中,实验和实践是最重要的教学项目。实训重视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还能将理论教学内容牢牢地和实践相结合。很多职校在这一点上面的教学都没有和现代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一般都是原有的教学方式,几乎是在校内的实训室里完成实训知识。这不仅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无聊和枯燥,而且还不能通过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提高。

3.没有与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的机械加工工艺方面教育与学习的主体就是机械加工工艺通常使用的方式,大部分职校往往更多侧重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际安排的实践课程较少。在目前的教育学习中,大部分教师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者之间的关系都缺乏认识,通常重视理论,虽然理论教学,对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跳跃能力加强重视,在教学中重要的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三、机械加工和工艺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1.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对于课程主要教学目标的明晰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就业能力指导和岗位转换能力的训练三个方面。在每个教学过程中都需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指导方针,时刻将现代企业生产工艺水平以及技术发展状况转告学生,并且针对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来充分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具体化的培养。学校应该以市场调查的方式开展对于机械行业现状的分析,清楚企业对机械人才在素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和社会对机械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然后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职业的资格要求和能力框架。最后学校还需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来全面纳入新的教学内容,真正意义上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

2.培养重点工种,突显本校特色

机械力的应用切削加工工件材料的工艺方法涵盖了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模工、车工以及钳工等很多工种。学校若对这些工种培养困难,需提高学校与综合实力,保留及强化学校特色,培养重点工种的职业能力。例如,为了将学校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应重点培养师资能力优良和设备能力齐全的方面,学校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人才的能力培养上,其他的职业能力培育应放居第二位。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性和实际性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运用此类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时间安排恰当,并且能够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各个教学阶段将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牢固,同时也能满足职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中,能够使教学更加易学、可信加上直观的特点就可以将操作技能突显出来,让学生对机械加工和工艺教学的兴趣大大增加。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采用理论和实践分段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有效地结合实践和理论,所导致实践和理论之间没有完整地融合。因此,要加强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推广,这样才能快速地革新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的教育发展。

4.将职业活动导向法应用于机械加工教学中

职业活动导向法强调“职业”二字,重点在于学校让学生以自己为主体进行体验性学习。想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就要先培育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此做法正是职业活动导向法所要突出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则通过团队合作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该方法通过认识和思考问题后对问题的解决和反馈这样一种学习过程从而一步一步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重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个活动项目。

5.多样化的教学评析模式

对于培育综合型精英,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评析模式,因为教学活动往往受到教学评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目前的教学评析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综合方面的评价,只是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的考核,以及侧重于教师的评价。单一化的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只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四、小结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提供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把握制造业的发展机会和需要,要不断革新旧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发挥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为我国制造业提供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金海,鲁敏.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27).

第9篇:起重机械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起重机械在公路工程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已成为降低施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但因其特殊的设备性能和高危险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以南京市市属公路工程中起重机械使用情况为例,探讨公路工程施工中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一、当前起重机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2014年南京市市属公路工程起重机械使用量约500台,特别是2013年、2014年迎亚青会和青奥会工程项目的建设,起重机械使用量较往年数量增多。在这三年对市属公路工程历次安全检查中发现的起重机械安全问题数量见附图:

1、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进场验收把关不严

由于缺乏专业起重机械管理人员,起重机械知识所知较少,因而工程项目普遍存在未针对起重机械特性进行验收,各类起重机械验收内容相同,部分甚至验收项与起重机械无关。同时,负责验收部门未对起重机械定期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原件进行查看,因而出现起重机械定期检测报告过期现象,三是自制简易起重机械,未进行计算、专家论证等环节,直接投入使用。

2、人员管理重视度不够,安全教育交底不到位

部分工程项目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够重视,一是对操作人员登记不及时甚至未进行登记,二是操作人员持证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操作人员无有效操作证或所持操作证与操作起重机械不符,三是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专业素质不高,未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及相关培训,对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现场的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未能了解周围危险因素、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3、安全意识淡薄,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缺乏对起重机械的安全认识,未对起重机械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一是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二是缺少现场指挥人员,三是由于缺少相应知识,无法对起重机械的各类限制器、限位器或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有效检查,四是由于受到主观认识、技术水平限制,缺少对自制机械管理,五是起重作业区域未设置安全警示警告标志。

4、维修保养不及时,起重机械带病作业

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各部件经常受到摩擦、扭转力等作用,造成一定的损耗。同时,在野外停放,会遭受自然环境的侵蚀,严重影响机械的使用安全。工程项目在起重机械管理上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操作人员至只注重机械使用,一是敷衍了事对机械进行简单查看,甚至不进行检查简单填写维修保养记录,二是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导致起重机械带病作业。另外,在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造成故障的不断扩大。

二、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工程项目要高度重视起重设备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加强起重设备进场检查、登记和安全管理工作;监理单位应严格审查起重设备相关资料,并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强化使用过程中的巡查工作,及时纠正违章及违规作业;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使用管理,组织检查施工现场相关起重设备进场登记、安全使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2、严把进场验收关,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台账

施工单位要切实做好起重机械进场验收工作,认真查看起重机械定期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明等安全技术资料及设备情况,不符合使用要求的不得进场。对于大型起重设备(塔吊、架桥机、龙门吊等)应制定安装拆除方案,方案需要专家论证的,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安装拆除工作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组织实施。建立起重机械台账,做到“一机一档”,并做好起重机械进出场登记,进行编码管理。

3、加强日常维护,强化起重机械管理

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做好对起重作业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及风险告知工作,起重作业人员应持有效操作证件,并从事与操作证相符工作,起重作业时应配备相应数量持有效证件的起重指挥人员,起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严格执行起重机械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对起重机械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自行检查,记录检查维修保养情况,加强对设备仪器仪表、警示警告装置、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重要零部件的检查,保证各类安全保险装置灵敏可靠;对在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是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消除隐患后方可重新使用,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带病作业;制定起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加强过程监控,实现动态管理

工程项目要高度重视起重机械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有效掌握起重设备的运行状况,实现跟踪管理。起重作业区域需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警告标志,需安装及久停重新使用的起重设备,在使用前需进行试吊;严格各指示仪表、吊钩、钢丝绳及连接件的检查,特别是对起重设备的锚固、各限位防护装置、地基及支腿稳定性等重点部位的检查;要加强起重设备作业过程检查,严禁违规操作,发现问题隐患及时处理,并加强对整改情况的后续跟踪,确保整改取得实效。起重设备的安拆要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进行落实,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实施,并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

三、结束语

总之,公路工程项目应高度重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有效落实责任,从源头抓起,严把验收关,加强过程控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有效防止起重机械发生故障,提高起重机械利用率,从而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