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旧项目范文

新旧项目精选(九篇)

新旧项目

第1篇:新旧项目范文

关键词:“营改增”;计税办法;税收筹划;房地产企业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展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中。此次全面展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对于房地产开发行业来说意义非凡,不但结束了房地产开发行业一直以来的征收营业税,更是彻底颠覆了针对原有政策的税收筹划方案。那如何在新形势下,保证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合法、合理呢?这就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的一项重大任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国家最新的税收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税负的利弊。

一、新形势下的房地产行业计税方法的变更

在2016年5月1日国税总局公告之前自行开发的房地产前期项目,可以采用两种计税方法:第一种,一般计税办法: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额,税率是11%;第二种,简易计税办法:(全部价款+价外费用)(1+5%)*5%=应纳增值税额。房地产前期项目通常来说有两类,在2016年6月之前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件且合同上的开工时间早于2016年4月30日;没有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件,但是合同上的开工时间早于2016年4月30日。同时,第二种简易计税办法在选择之后未来3年内不得变更。但自2016年5月1日国税总局出台的的2016年第18号规定,实施“营改增”之后,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必须使用一般计税办法。那么对于原先具有双向选择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在“营改增”之后,目前单线的税收筹划又该如何开展?

二、房地产前期项目使用简易计税办法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提出问题,综合考虑来看简易计税办法更适合房地产前期项目,理由如下。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更低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一直使用的是建筑施工方开具的相关工程发票。而由于房地产前期项目在签订合同时,国家新的税收政策还未出台,如果要求房地产前期项目的建筑施工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税率,就会由3%提升至11%,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方的税务负担,还会造成建筑施工方提高工程结算款数额,提高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同时,由于合同的不可更改性,在相关程序中还容易发生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方在经济层面的纠纷问题。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处理房地产前期项目的过程中,采用简易计税办法,那么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减少开发成本和不必要的经济纠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增值税税率更低

通常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讲,房地产前期项目一般都适用5%和11%两个档次的税率,5%的一般是简易计税办法的税率,11%的则是一般计税办法的税率。因此,单纯的从两者的增值税税率层面比较,对于“营改增”政策下的房地产前期项目,更应选择简易计税办法,税率可以降低6%。

(三)保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稳定

最近十多年里,整个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在“井喷式”的增长,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飞速,五倍甚至十倍的上涨的房地产价格稀松平常。在这种状况下,要想保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稳定,就要选择简易计税办法,这种低税率的办法,对于保持税负稳定作用比较明显,可以有效防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率大幅度增长。

(四)结合房地产项目的类型

房地产前期项目大致可以分为商业用途房产、普通住宅、高档住宅以及政府的安居工程几类。其中,普通住宅和政府安居工程的开发成本比较低,销售价格也随之较低,增值幅度较小,简易计税办法是比较稳妥的计税办法。而商业用途房产和高档住宅的开发成本较高,同时其销售价格也较高,增值较大,因此更应该选择简易计税办法。

(五)会计核算工作难度较小

由于“营改增”是一项新出台政策,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来说,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会大幅提升。简易计税办法比一般计税办法在核算方式上,变化幅度较小,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等素质要求较低。

三、新政策下的新开工项目的税收筹划研究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在2016年5月1日后,所有新开工的房地产项目必须使用一般计税办法。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以2016年5月1日为界限,将所有的项目进行根本区分,规避应失误造成的涉税风险。

(一)精准理解“营改增”之后销售额

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先对一般计税办法中设计的重点———“营改增”之后销售额进行精准理解,“营改增”之后销售额是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或是简易计税办法含义的,“营改增”之后销售额公式是:(全部价款+价外费用一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l+11%)*11%。

(二)详细规划日常经营活动

由于国家出台的政策限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在2016年5月1日开始实施“营改增”之后,对本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在日常经营活动多获取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负担。具体应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日常经营活动进基于“营改增”下的房地产企业新旧项目税收筹划问题研究吴建国行详细规划:第一,加强对“营改增”政策和新税法的学习。受原有的政策和税法的长期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大部分经营者和员工仍持有传统的观念,对于“营改增”政策和新税法了解浅显,甚至存在误区。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督促全体员工加强学习“营改增”政策和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相关税种,改变传统的关于发票的观念,使全体员工都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强烈意识。第二,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的相关费用必须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来说,建筑施工方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最大供应方,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与建筑施工方签订合同时,明确要求建筑施工方对所有的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的相关费用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准确划分新旧房地产开发项目界限

由于2016年5月1日开始实施“营改增”之后,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有针对两个时期的两种不同的计税方法: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地产前期项目只适用简易计税办法,而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则只适用一般计税办法的。这两个计税办法的计税方法大有不同,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一旦将原本属于房地产新项目的工程错纳入房地产前期项目中进行成本费用核算,就会导致无法有效抵扣在施工过程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大大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负担和增值税额;同时,也不能将原本属于房地产前期项目工程错纳入房地产新项目进行成本费用核算,这又有可能因为用有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少缴纳增值税,而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涉税风险和隐患。还有一种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情况就是,房地产前期项目和房地产新项目一同负担的成本费用。这种情况,必须要在房地产前期项目和房地产新项目之间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平均分配。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税收筹划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税收筹划方案进行合理地避税、节税,大大减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在“营改增”税制改革背景下,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有着更高的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但要深入研究有关房地产业在“营改增”税制改革背景下的有关政策,更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地进行税收筹划,加强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学习,及时地做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最有利的税收筹划,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李本贵.实行简易计税办法推进中国金融保险业“营改增”[J].国际税收,2014(06).

[2]刘晓伟.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计税办法能否开具专用发票[J].财务与会计,2014(07).

第2篇:新旧项目范文

摘要:现金净流量的估算在项目投资一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净流量估算的正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项目投资相关指标的计算并最终影响其投资决策。本文拟对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整工业投资项目、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分别进行现金净流量分析,总结出各自计算公式,希望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项目投资现金净流量的估算。

关键词 :项目投资;现金净流量;估算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项目投资,我们在进行现金流量估算时,都应从建设期现金流量、运营期现金流量及终结点现金流量三个方面进行。下面我们从现金净流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及简化方法入手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及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进行分析。

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分析

单纯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在项目投资中,只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不会涉及到其他的投资项目。财务管理教材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计算的都是税后的现金净流量。

(一)建设期NCFt=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0-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其它时点,无现金流入流出量)

(二)运营期税前NCFt=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营业收入+回收净残值-付现经营成本=营业收入+回收净残值-(总成本-折旧-利息)

=营业收入-总成本+利息+折旧+回收净残值=息税前利润+折旧+回收净残值

(三)运营期税后NCFt=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营业收入+回收净残值-付现经营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回收净残值-(总成本-折旧-利息)-(营业收入-总成本)×所得税税率= 营业收入-总成本-所得税+折旧+利息+回收净残值=净利润+折旧+利息+回收净残值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回收净残值的时间在项目终结点。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分析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是指在项目投资中,既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还可能包括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等。其在估算现金净流量时与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思路相同。

(一)建设期NCFt=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原始投资额

(二)运营期税前NCFt=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营业收入-(总成本-折旧-摊销-利息)+回收额

= 营业收入-总成本+利息+折旧+摊销+回收额

=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回收额

(三)运营期税后NCFt=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营业收入-(总成本-折旧-摊销-利息)+回收额-所得税

=营业收入-(总成本-折旧-摊销-利息)-(营业收入-总成本)×所得税税率+回收额

= 营业收入-总成本-(营业收入-总成本)×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利息+回收额

=净利润+折旧+摊销+利息+回收额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在终结点一次回收净残值和流动资金,上述公式中的回收额包括回收净残值和流动资金。

三、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现金净流量分析

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主要是指购入新固定资产来替换旧固定资产,也可能存在新增流动资金投资。我们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考虑的均是新旧固定资产产生的差量现金流量。

(一)若更新改造存在建设期

1.建设期NCFt=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新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

2.建设期末NCFt= 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的净损失抵税=(账面价值-变现价值)×所得税税率= 营业外支出(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所得税税率

注:若为清理净收益,则应纳税。计算时用营业外收入(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所得税税率3.经营期NCFt=净利+折旧+净残值

(二)若更新改造不存在建设期

1.第一年初NCF0=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新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

2.经营期第一年末NCF1 =净利+折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的净损失抵税

3.经营期其他年度NCFt=净利+折旧+净残值+回收流动资金

其中,折旧=新固定资产折旧额-旧固定资产折旧额

=(新固定资产投资额-新固定资产净残值)/经营期-(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旧固定资产净残值)/经营期

=(新固定资产投资额-旧固定资产变现净收入)-新旧固定资产残值之差/经营期

注:一般在旧固定资产处置时,其账面价值都高于变价收入,按会计准则规定,当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完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就等于其可收回金额。所以折旧差额是用其可变现收入来计算的。

四、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1:A公司建设期初以自有资金购置一台设备,价款为240000 元,使用6 年,期满净残值为12000 元,直线法折旧。建设期为2 年,使用该设备每年为公司增加经营收入100000 元,新增经营成本为2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对计算期内每年的税后NCF 进行分析。

方法1:利用NCF=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进行计算年折旧=240000-12000/6=38000(元)

NCF0=0-240000=-240000(元)

NCF1= NCF2=0(元)

NCF3-7=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所得税

=100000 -20000 -(100000 -20000 -38000)×25%=69500(元)

NCF8= NCF3+12000=81500(元)

方法2:根据简化计算法,利用公式计算

年折旧、NCF0-2的计算同方法一。

NCF3-7= 净利润+折旧=(100000-20000-38000)

×(1-25%)+38000=69500(元)

NCF8= NCF3+残值=69500+12000=81500(元)

案例2:B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2000 元购入一台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采用直线法折旧,无建设期,使用寿命为5 年,5 年后有残值收入2000 元。5 年中每年销售收入8000 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3000 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逐年将增加修理费400 元,另需垫支流动资金3000元,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对计算期内每年的税后NCF进行分析。

方法1:NCF=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年折旧=12000-2000/5=2000(元)

NCF0=0-12000-3000=-15000(元)

NCF1=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所得税

=8000-3000-(8000-3000-2000)×25%=4250(元)

NCF2=8000 -3400 -(8000 -3400 -2000)×25%=3950(元)

NCF3=8000 -3800 -(8000 -3800 -2000)×25%=3650(元)

NCF4=8000 -4200 -(8000 -4200 -2000)×25%=3350(元)

NCF5=8000-4600-(8000-4600-2000)×25%+回收残值+回收流动资金=3050+2000+3000=8050(元)

方法2:简化计算法

年折旧、NCF0的计算结果同方法1。

NCF1=净利润+折旧

=(8000-3000-2000)×(1-25%)+2000=4250(元)

NCF2= (8000 -3400 -2000)×(1 -25% )+2000=3950(元)

NCF3= (8000 -3800 -2000)×(1 -25% )+2000=3650(元)

NCF4= (8000 -4200 -2000)×(1 -25% )+2000=3350(元)

NCF5=净利润+折旧+回收额(8000-4600-2000)×(1-25%)+2000+2000+3000=8050(元)

五、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看到在进行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估算时,运用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方法与运用简化的计算方法算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很明显运用简化的计算法更便捷,减少了寻找现金流入流出项目的时间。通过前面的公式推导可以看出两种方法本质是一致的,只是计算思路不同。掌握好现金净流量的估算对于学好项目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财务管理项目化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第3篇:新旧项目范文

一、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旧村、旧房改造,并配套实施水、电、路等美化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特色民居房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实现经济支撑产业化、农户住房特色化、乡村道路通畅化、人畜饮水安全化、村寨环境生态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管理决策民主化的“七化”建设目标。

(二)工作任务。从年起,用年时间,对全市农村的旧村和旧房进行改造。

二、补助标准和资金来源

(一)旧村改造扶持措施。旧村改造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投入为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优先列项扶持旧房改造建设户达%以上的自然村(组)。一是沼气池建设。沼气池建设每口补助元,建设资金由发改、林业、农业等部门共同整合筹措,并及时为建设户提供资金或物资,同时负责做好服务网点建设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二是新建的特色民居房要全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三是村级道路及文化场地建设。村至村道路硬化由交通部门列项扶持;自然村(组)内户外主干水泥硬板路、文化活动场地建设,由财政奖补项目一事一议给予适当补助;有条件的村积极引导安装路灯。各企业捐助的水泥,由市新农村办统筹安排到建设村。四是人畜饮水建设。未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的村寨,由水利部门列项扶持。五是商店和农贸市场建设。由商务局和供销社列项扶持。六是电网、通信网络建设。由电力企业、通信企业予以列项扶持。七是社会事业建设。由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计生、畜牧等部门列项扶持。

(二)旧房改造补助标准。农村危旧房改造的主体是农民,要通过整合项目,把资金(物资)直接兑现到农民的手中,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的主动性,从帮农民去做变为让农民自己主动去做。

新建砖木结构(两层)达抗震设防要求的每户补助元,由市、县(区)整合项目补助到户。

新建砖混结构(两层及以上)达抗震设防要求的每户补助元,由市、县(区)整合项目补助到户。

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不少于户),新建砖混(两层及以上)和砖木结构(两层)达抗震设防要求且建设户达%以上的,新建砖木结构每户补助元,新建砖混结构每户补助元。由市县(区)整合项目补助元,市级财政每户补助元,其余不足部分由县(区)级财政补助到户。

(三)旧房改造补助资金来源。旧房改造补助资金坚持“渠道不变、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在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整合项目,把旧房改造与特色民居房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移民搬迁、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等项目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鼓励先进、扶优扶强、集中力量、连片建设、打造亮点。全市每年计划筹措旧房改造补助资金亿元以上,并随着旧房改造规模的扩大,每年按%以上的增速筹措旧房改造资金。

整合涉农部门资金:一是整合扶贫的整村推进、易地搬迁项目万元以上;二是整合建设部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项目.亿元以上;三是整合农办省级重点村项目万元以上;四是整合农业部门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万元以上;五是整合发改部门易地搬迁建设项目万元以上;六是整合少小民族整村推进项目万元以上;七是整合民政部门恢复重建项目万元以上。

整合市级领导挂钩特色民居房建设资金万元,整合市、县(区)部门挂钩新农村特色民居房建设资金万元以上。

市级财政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安排万元,各县(区)级财政每年各安排万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普查,立档建库。各县(区)人民政府要组织专门的力量进行农村旧村、旧房普查,要以自然村为单位,普查到户,年底完成普查工作。建设、地震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及旧村、旧房改造的标准,统一制作规范表格,指导好县(区)做好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建立农村民居基础数据库。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要坚持“由近及远、由坝到山、由集中到分散”的原则,遵循“以点连线、以线连片、分层推进”的工作方式,先从城郊、公路沿线开始做起,逐步辐射到边远山区;先从坝区开始再延伸到山区;先从有支付能力的群众和村寨开始,再辐射到支付能力弱的群众和村寨;先从集中整村推进,再到分散农户。要优化学校、卫生院、道路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布局,通过旧村、旧房改造,把不太适合人居住的村庄聚集到更适宜人居住的地方,把分散农户逐步向城镇转移,把小村逐步并入大村,让农村真正聚集发展。

编制旧村改造规划。各县(区)旧村改造规划要按建制村、自然村、农户三个层次,编制好农村民居、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分阶段目标、建设内容、技术标准和保障措施。把旧村、旧房改造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根据广大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风俗民情等具体情况,做到山、水、田、林、路、电、村协调和谐,美化、绿化、亮化村寨,为村民营造更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建成一批以特色民居为主的风情村、文化村、产业村。积极探索在规模化产业原料基地周边、集市附近、城镇周边、公路沿线、坝区周边规划和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鼓励生存环境恶劣和电站库区等交通、水电、学校、医院、通讯、电视等不便建设的分散农户和小村并入大村建设,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最大化。县(区)已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进一步优化村容村貌整治规划,未编制的村要严格按要求编制。

优化旧房改造户型设计。旧房改造户型设计要遵循抗震、经济、实用、美观、节能的原则,设计好内部的基本配置,由建设部门牵头,根据不同建筑风格和建筑成本的高低,设计推荐砖木、砖混等不同民族风格的户型,由村民自主选择。在旧房改造工程中要建立一户一卡和民居房改造户册档案,相关文字、表册、照片等资料纳入微机管理,建立电子文档。农户旧房改造,由建设农户提出申请,逐级上报到县(区)新农村办审批。

(三)突出重点,典型示范。以建制村为单位,在公路沿线建立“中心村”,实行片区开发,通过建设示范村、示范户,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示范作用,真正使旧村、旧房改造工程进村入户,深入人心,一个村一个村改造,一个片区一个片区推进,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年前,市县(区)两级要按规模化、特色化的标准举全力推进条示范带,即:云县河湾至凤庆习谦云保线示范带;澜沧江大桥至双江小黑江国道线示范带;云县羊头岩至耿马贺派羊耿线示范带;耿马贺派至沧源耿沧线示范带;云县振兴桥经永德至镇康南伞羊勐线示范带;云县振兴桥至清水河振清线示范带;镇康南伞至沧源芒卡南芒线示范带;永德湾甸链子桥经小勐统至临清施勐线示范带。要按照“形成规模、突出特色、总结经验”三个要素,集中力量、整合资金、突出重点,把云凤公路沿线和临翔区城市周边的农村危旧房改造打造成叫得响、成规模、有特色、出经验的新亮点。

(四)创新机制,严把质量。市-县(区)-乡镇-村要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在旧村、旧房改造工程中,按照“六个统一”模式组织实施。即:一是统一建设规划。以自然村为单位,由理事会牵头进行整体布局规划,确保建设的规范性;二是统一户型选定。积极引导农户依照不同民族习俗的建筑风格,选定户型,实现到“户型结构、墙体颜色、民族标识”一致的特色效应;三是统一物资采购。对建房所需的砖、沙石等物资,统一由理事会牵头负责与材料供应商协商价格,规模采购,保证获得价廉物美的建筑材料,降低建设成本;四是统一组织施工。要在建设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由理事会统一组织施工,并由理事会邀请多个施工队进行竞争性谈判,选择施工队伍,统一施工。五是统一工程监督。采取“理事会+农户+建设局”的监督方式,统一对施工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六是统一资金监管。由理事会统一管理农户补助资金和贷款,统一拨付材料费及工程款,保证建设资金得到安全高效使用。

(五)抓产业发展,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产业发展是核心,关键是要打牢使农民获得长期可持续、可增长收入的产业基础。各建设村要紧紧围绕提高人的富裕度、改善人的居住质量、优化人的创业环境“三个核心指标”,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优茶园、高优蔗园、泡核桃、经济林果园、烤烟、畜牧业,走规模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之路,为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创新机制,帮助农民解决建房贷款问题。一是按照自愿、有偿、风险自担的原则,采取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方法,运用“政府+银行+企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农户”的模式,以金融部门为主,乡(镇、街道)、村(社区)理事会配合认定,完善和简化以甘蔗、核桃、茶叶、橡胶、烤烟等经济作物的预期收入作为信用保证,以“龙头企业”担保方式进行抵押贷款的扶持政策。二是结合信用村镇、信用户建设工程的推进,加快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并按信用等级给予贷款支持。三是积极探索推进以农户宅基地、新建住宅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建房贷款工作。四是以林权证作为有效资产进行抵押,大力推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发展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五是建立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和激励机制。以自然村为单位,由理事会统筹贷款风险金,并在承贷银行设立专户,封闭运行。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把新农村理事会会长作为信贷联络员的新机制,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奖励机制。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旧村、旧房改造工程涉及部门多、层级多、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旧村、旧房改造工程作为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市、县(区)级领导和市、县(区)级部门要分别挂钩到建设村,层层签定责任状,把措施落实到户。市、县(区)要成立旧村、旧房改造工程行动小组,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建立由新农村办牵头,建设、扶贫、发改、交通、财政、国土、民宗、农业、林业、水利、民政、统计、金融、监察、审计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县(区)人民政府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为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办公经费分别由市、县(区)级财政纳入预算安排。

(二)明确职责。各县(区)各部门要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程序,强化工作管理,确保农村旧村旧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负责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工作组织实施的统筹协调。协调相关部门制定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资金安排方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安排、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编制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统计工作。

建设部门牵头负责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组织实施的技术支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农村民居基础情况调查;汇同有关部门发放建设农户房产证;编制适合不同区域、满足不同需求的农村民居技术标准、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指南;开展农村民居建筑技术工匠抗震设防技能培训;参与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的宣传动员及项目的督导检查等工作。

财政部门牵头负责旧村、旧房改造工程资金的预算和管理,根据旧村、旧房改造工程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编制资金年度总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制定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参与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督导检查等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牵头负责研究制定配套的宅基地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贷款、抵押、担保工作,参与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的督促检查工作。

价格监督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清理农民建房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建房负担。

发改、扶贫、建设、农业、林业、水利、民政、广电、文化、卫生、教育、供电、通信、民宗、供销、商务、地震等部门要创新方式。紧紧围绕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做好项目规划,在项目申报时,要突出重点,整合项目,把项目配置到建设村,为旧村旧房改造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人民银行支行、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要创新机制,制定出台扶持农户建房贷款的指导性意见,在政策上帮助农民解决贷款抵押和建房贷款等问题,积极为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给予信贷支持。

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专项资金的监察和定期审计,确保资金运营安全。

五、监督和考核

(一)强化监督机制。市、县(区)巡视督查部门要创新督查方式,加强督查队伍,通过专项督查、综合督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市、县(区)人大、政协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督查、视察结果要进行通报。每年市、县(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组织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对工程实施情况组织督查与评估,确保建设质量和效益,落实好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4篇:新旧项目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变革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一、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1.认定标准过低。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自1997年起颁布执行,其中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800元以上,按照当时的经济和物价水平来看,这个标准具有合理性。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经济总量翻了好几番,当时的标准在已经明显偏低,参照旧《制度》中的判断标准,固定资产核算范围无疑会大大地扩大,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2.会计报告不完整,会计科目不能包括所有核算项目。旧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在竣工之前单独建账,不在会计总账上反映,待项目竣工决算后再并入会计报表中。这一做法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具有了天然的不完整性,部分规模较大的基建项目的完工验收可能导致资产发生剧烈变动,同时在基建过程中监督的缺失极有可能导致会计舞弊、建立小金库等行为。因此,长期以来基建项目核算方式广泛被人们批评,这既不利于事业单位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也不符合预算改革的基本要求。

3.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始终不变,不提取折旧。旧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是,实质上随着使用年限的逐渐增加,固定资产必然会老化磨损,价值产生变化,而账面上的固定资产价值始终不变明显不符合会计核算中“实质大于形式”的要求。事实上,不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始终将其按原值显示至报废是长期以看来广受各方诟病的问题,这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严重失真,同时也不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二、新旧《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相关规定变化对比

1.定义及分类变化。(1)新《制度》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主要来源于2012年的财政部第八号令《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旧《制度》相比,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认定标准有所提高,符合当前的经济和物价水平;(2)在固定资产分类方面,新《制度》对固定资产分类更加明确、具体(如将档案归入固定资产范畴);新制度对明确了一些特殊固定资产(如应用软件、经营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等)的确认方法并进行了特别说明。

2.相关科目设置变化。新《制度》规定:将“固定基金”科目更名为“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并设置了四个二级明细科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与旧制度相比,该科目的核算范围有所扩大。

3.调整了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办法。按照旧《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在竣工之前单独建账,不在会计总账上反映,待项目竣工决算后再并入会计报表中。新《制度》增设了“在建工程”科目,用于“核算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同时针对这一变化,新《制度》还明确要求:“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科目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这一规定圆满解决了基建工程“账外账”引发的种种问题。

4.固定资产折旧。旧《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新《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对除下列各项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①文物和陈列品;②动植物;③图书、档案;④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这一变化解决了固定资产价值不实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核算的改进

1.新《制度》调整和修改了一部分科目,科目设置更加符合实际。具体来说,除了对“固定资产”进行了主要调整以外,还调整了多个科目,进一步完善了固定资产的核算。例如,旧制度中的“其他应付款”科目包括了各类应付款项,涉及范围较多,明细不清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在新《制度》中针对这一问题,专门增设了“长期应付款”科目。这一变动符合了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同时出租方和承租方有了相互对应了会计科目,事业单位以往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产生的负债专门在此科目中核算,这一科目的设立使得以往一些支付期限较长的负债可以根据流动性与短期负债区别开来。

2.完善了会计核算体系。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基建项目的核算改进上,一举解决了“账外账”难题。事业单位将基建项目运行中产生的会计科目变动直接计入“在建工程”这一科目,而这一科目作为一个单独科目在会计报表中存在,相关人员可直接、及时了解基建项目进展情况而无需查看其他账目。

3.新《制度》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创造性提出虚提的概念。根据有关规定,不允许财政部门拨付折旧费用,同理也不可能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耗而产生的成本费用拨付资金,这是预算管理规定与会计核算的“规定冲突”。针对这一情况新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提折旧”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在会计报表中对固定资产损耗进行折旧提取,同时核减了固定资产价值,但是折旧提取不会在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间产生任何的资金流动,完全是事业单位根据相关折旧提取规定的“自选动作”。这个办法解决了财政部门与事业单位关于固定资产价值变动处理的矛盾,同时也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更加符合实际,一举数得。

四、结论与展望

新《制度》的出台全面反映了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发展新要求,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提供了新依据,在继承了旧《制度》合理内容的同时,又体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然而,任何制度的修订和出台,都意味着相关工作的巨大挑战。在本次修订中,所涉及的“虚提折旧”、“基建并账”内容,由于其长期以来的历史问题和体制问题,可以预见新旧衔接的难度较大。有鉴于此,为确保新旧《制度》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财政部又于2013年1月10日印发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专门就制度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指导。

当然,我们要意识到的是,所有的改革举措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做好配合工作,财政部门积极出台指导规范、事业单位及时组织协调新旧衔接、会计人员自主学习新制度、新规范,这样才能实现顺利过渡,真正让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第5篇:新旧项目范文

[关键词]“三旧”改造 ; 新型城镇化 ; 政策突破 ; 政策成效 ; 政策把握

中图分类号:F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61-02

1 引言

“三旧”改造是指“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改造,是国家特许广东先行尝试的一个公共政策。依据《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在2006-2020年期间,广东省新增建设用地平均每年仅有29万亩,而广东省每年需要约40万亩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增量规模存在明显的缺口,以往粗放的土地利用政策不佳。因此,要解决当前的土地供需矛盾,不能在外延上拓展下功夫,而必须向存量要增量,从效率上求空间。

2014年广东省政府在佛山市召开全省“三旧”改造工作会议,相关领导人对“三旧”改造提出见解与要求,确立“三旧”改造对广东省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且要求“三旧”改造用地进行详细调查,制定“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改造的用地规模、地块位置和改造时序。2012年,广东省已经累计改造达14万亩,节约用地6.1万亩,节地率为43.57%,经济效益实现了翻倍。

2 “三旧”改造的政策突破

广东省政府出台的《若干意见》主要在用地性质、用地手续、用地指标、土地收益、项目申报和财税六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2.1 集体用地可直转国有用地

《若干意见①》中明确规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旧村庄改造,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改变为国有的建设用地的,可向省人民政府申请批准为国有。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性质与《若干意见》

比较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集体建设用地变为国有土地,可通过征用、划拨两种方式,需要通过“拟订、报批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方案”、“办理补偿登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交付被征收土地”等程序。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经村集体三分之二村民同意,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申请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征为国有,不再单独办理征收报批手续。

优点: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用按照现行征地手续需缴纳土地使用费、办理社保审核、提供15%预留用地、公示并召开听证会等程序即可申请转为国有,手续简化且费用减少,办理方便快捷等。

2.2 依据现状可办理用地手续

广东省是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由于历史城镇化、城市建设、村庄发展和引进外资企业等诸多原因造成大批旧厂房、旧城镇、旧村庄欠缺合法的用地手续,这便是成为城镇化更新改造的障碍因素。为此,《若干意见》对依据现状办理土地手续做了清晰的规定,为“三旧”改造顺利实施奠定了政策基础。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手续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三旧”改造用地需按该土地使用前的地类报批,需扣减指标和收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并需占补平衡。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前的,直接办理国有建设用地确权,不需报省以上审批;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后、2007年6月30日前的,依照用地发生时的土地管理法律政策落实处理(处罚)后按土地现状办理征收手续。

优点:对发生在不同时期的“三旧”改造用地,适用用地发生的法律政策处理完善征收手续;切实解决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变化大、听证难、社保不好落实、办理程序复杂、审批时间长等问题。

2.3 供地可灵活用地指标不限

新政策明确规定,凡在2007年6月30日前建的,无需申请年度计划指标,用地指标获得途径较为灵活。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指标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国土资源部2002年第11号令、2004年第71号令,明确包括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用地在内的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用地需申请年度计划指标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以下情况可以通过协议出让方式供地;一是招标明确企业承担拆迁改造的;二是集体与他人合作开发国有建设用地改造的;三是原土地使用者自行改造的;四是已批已建集体土地自行改造为非商品住宅的;五是集体全资自行改造的;六是收购相邻国有土地集中改造的。

优点:纳入“三旧”改造项目,不需实行公开“招拍挂”,使用者只需提供土地买卖合同,并提供缴清款的证明,在当地农民无异议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办理土地证到土地使用者名下。

2.4 土地收益可回拨改造主体

为充分调动“三旧”改造主体实施改造的积极性,《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可将土地出让收益部分返还改造主体,政府起主导作用但不在“三旧”改造中获利,土地出让收入款项可用于支付和抵押费用及合理利润。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土地收益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土地收益专款专用,用作土地储备和征地补偿费用。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国有企业用地已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在收购土地实行“招拍挂”后,扣除办证成本,可将不超60%的纯收益返还给企业,支持其发展;征收旧村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予以经营性开发的,土地出让纯收益可以按不高于60%的比例。

优点:充分调动原有地者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对于“三旧”改造中土地出让纯收益,可按不高于60%比例用于支持原地企业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而减少原用地者对“三旧”改造的抵触情绪。

2.5 “三地”范围可列入项目申报

《若干意见》规定,在“三旧”改造中,一些未经使用而面积较小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简称“三地”),如果少于三亩,需列入改造范围且在改造方案中不超过整宗项目总改造面积10%的,可以连同改造方案一并报省政府审批。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项目申报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关文件,向有批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三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可依照有关规定一并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允许在符合规划前提下,通过土地位置调换等方式,对原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调整使用。

优点:减少零散、面积小土地的浪费。由于土地比较零碎且需要组织相当多的报批材料,基层可能会放弃使用这些土地,造成资源浪费。

2.6 财税方面可给予优惠政策

《若干意见》规定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内的项目,各级政府将在财税、开发强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财税方面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或个人因特殊需要变更容积率的,要按程序严格办理;包括申请并说明申请理由、有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在媒体上公示、采用多种形式征求厉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等方式。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之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申请变更为国有建设用地后,可以由村集体自行改造或与其他单位合作改造为商品住宅。

优点:“三旧”改造政策增加了业主改造的潜在利润,提高其改造积极性。

3 广东省“三旧”改造的政策成效

2014年广东省委书记在广东省“两会”上对广州城市建设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广州充分用好“三旧”改造政策,建设好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长陈建华也表示:在2013年供地6.49平方公里基础上,2014年继续加大力度,再计划供地面积达6.66平方公里,使广州“三旧”改造提供住宅用地占比达到40%。陈市长还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和用好用活“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政策,集中开展成片“三旧”改造,加快推进国际金融、广钢新城,还有大坦沙、黄埔临港商务区等项目建设,真正把广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省会城市。

3.1 节约集约城乡用地成效明显

广东省经过几年“三旧”改造的试点,广东省节约集约城乡用地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据统计,2012年,全省已完成“三旧”改造项目2443个,面积14万亩。建筑面积由改造前的6139.50万平方米提高到13981.40万平方米,提高了1.30倍;平均容积率由0.66提高到1.50;节约用地6.10万亩。按上述统计项目比例估算,广东省370多万亩“三旧”改造用地,按《若干意见》规定实施改造后,可节约用地超100万亩,约等于全省10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40%。

3.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

据统计,在全省已实施的“三旧”改造项目中,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共计971个,占“三旧”改造项目总数的58%,改造完成后,年产值同比增长了1.88倍。改造后有选择地淘汰、转移低效项目350个,招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302个,其中招引“世界500强”项目26个,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3.3 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较大

近几年,广东省“三旧”改造共投入资金2000多亿元,投资总额占同期广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03%,2012年已经提高到8%以上。改造项目的年产值(营业收入)、税收比改造前分别增长了1.67倍和1.36倍,资产投资规模和总额较大且增长幅度较快。

3.4 “宜居城乡”建设进展顺利

据统计,到2012年,全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公共绿地项目、城市公益事业项目分别是360个、195个和187个,涉及用地2.47万亩;纳入改造的文化建设项目52个,总投资达23亿元。有效地完善了配套设施,降低了建筑密度,增加了公共用地,改善了城乡居住环境。

4 广东省“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把握

4.1 整体把握好“三旧”改造政策的要点.

(1)“三旧”改造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订,要基于城镇土地资源的使用规模,城镇用地规模有限及二次开发效率较低,粗放型增长不能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要,加之,环境制约和制度的本身缺陷,因此,要把握好政策层面,促使“三旧”改造有价值取向;

(2)实施“三旧”改造政策要考虑到用地性质,用地指标、用地手续、改造对象和申报项目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来考察“三旧”改造实施方案;

(3)实施“三旧”改造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实行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和盘活土地资源达到最佳方案,实现“三旧”改造的价值取向,趋向于“人本、公平、民主、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

4.2 认真探究好县域“三旧”改造政策在实践方面的问题。

从2009年广东实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施“三旧”改造政策趋向于县域经济发展,对用地空间和功能布局之进行科学化管理,从而达到拆迁、补偿、安置、社保、就业、服务等一条龙。但是县域的“三旧”改造主要存在的原因是政策执行力度不到位,基层部门办事效率不高,公务人员服务不到位,收益不均衡和村民分配不公及执行不规范等原因。

4.3 积极探索好县域“三旧”改造的对策

(1)要有创新工作思路,要有开创县域经济特色.

(2)各级政府要注重政策引导,突出体现“三旧”改造项目科学化和政策的人性化模式;

(3)优化改造模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4)完善工作机制,规范“三旧”改造推进机制和领导执行力。

从而提出了“三旧”改造创新对策,为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一条供全省、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其实“三旧”改造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三旧”改造是手段,是方法,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真正的目的。

5 结论

广东省“三旧”改造政策在用地性质、用地手续、用地指标、土地收益、项目申报和财税方面有所突破,使得用地性质转换更加直接,用地手续办理更加方便快捷,用地指标获得更加灵活,土地收益更加合理,项目申报更加简洁顺利以及财税支持力度更大。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广东省“三旧”改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促使城乡用地更加节约集约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加大,城乡“宜居”环境优化,建设更加顺利以及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通过把握好“人本”、“公平”、“民主”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上,最终展现了广东省“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活力提升以及向全省乃至向全国推广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

[2] 潮安县”三旧”改造规划(2010―2015年)[R]潮安县“三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地理研究所.2010.3

[3] 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府办[2009]122号.

第6篇:新旧项目范文

一、明确改造任务

(一)工作目标。通过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居住环境整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力争用5年时间,把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城镇老旧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改造成基础设施完善、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整洁、安全健康、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居住社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全省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20个,涉及居民17.45万户;到2022年,基本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全省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二)改造内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

1.基础类。为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其中,改造提升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包括改造提升小区内部及与小区联系的供水、排水、供电、弱电、道路、供气、供热、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类、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光纤入户、架空线规整(入地)等。

2.完善类。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内容,主要是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以及光纤到户等。其中,改造建设环境及配套设施包括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等环境,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库(场)、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物业用房等配套设施。

3.提升类。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积极推进的内容,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等公共卫生设施,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周界防护和高空抛物监测等智能感知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洁、便民市场、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

(三)改造范围。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并根据国家年度计划申报要求,适时调整小区建造年限规定。国有企事业单位、省管公房、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宅小区、军队及院校所属城镇老旧小区按属地原则纳入地方改造规划和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对已享受过其他中央补助资金进行过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如节能改造、“三供一业”改造等),依然存在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逐步纳入改造规划和计划,但同一改造内容不得重复使用中央补助资金。不得将计划征收拆迁的小区(含独栋住宅楼)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不得将已经实施和计划实施改建、扩建、翻建的棚户区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严禁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

(一)合理落实居民出资责任。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鼓励引导居民出资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建立奖补政策,鼓励引导居民进行门窗更换和水表、电表表后改造。鼓励居民通过让渡楼面资源、小区公共收益、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业主共有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广告、便民服务亭、停车、充电、智能信包箱等经营收入,可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物业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研究出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具体办法。支持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

(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申报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中央补助资金,省级财政予以一定支持。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省直有关部门在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时,要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项目给予支持,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符合省级专项资金使用条件的社区综合服务建设项目给予补助。市州、县市区政府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给予资金支持,可纳入国有住房出售收入存量资金使用范围;要统筹涉及住宅小区的各类资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相关税费减免政策。

(三)鼓励专业经营单位积极出资。电力、通讯、有线电视、供水、燃气等专业经营单位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管线的迁改、规整费用,由相关专业经营单位和地方共同承担,具体比例由各地研究确定。改造范围内的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管沟、站房及箱柜设施,土建部分建设费用纳入财政支持,网络缆线、电线等更新及规整入地由专业经营单位组织实施。鼓励小区楼面资源对5G等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开放。

(四)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服务。国开行省分行、农发行省分行等金融机构要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合规加大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并积极争取金融政策倾斜支持。各商业银行要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依法合规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五)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放开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市场,做好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相关建设项目打捆发包,鼓励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通过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多种方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运营主体采取市场化方式,运用公司信用类债券、项目收益票据等进行债券融资,但不得承担政府融资职能,杜绝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推广特许经营、建设—拥有—运营(BOO)、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参与改造。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享受市场准入、产业扶持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三、加快审批进度

(一)推行改造方案联合审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经居民同意后,可由各地政府组织住建、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进行联合审查。联合审查通过的改造方案,作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办理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审批依据,相关部门直接办理审批手续。

(二)简化立项审批及用地规划许可手续。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的项目,可依据联合审查通过的改造方案,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合并为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步设计)进行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步设计)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可研批复中需分类明确基础类(主体改造修缮+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类、提升类投资规模和建设内容(需量化)。不涉及土地权属变化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无需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可用已有用地手续等材料作为土地证明材料。

(三)精简合并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手续。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应确保建筑主体结构安全。不增加建筑面积、不改变建筑结构的项目,无需办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手续。实行项目建设单位告知承诺制的,不再进行施工图审查。涉及新增建设项目、改建和扩建等增加建筑面积、改变建筑功能和结构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可合并或同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实行施工图联合审查。允许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

(四)实行联合竣工验收。鼓励相关各方进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联合验收。

四、统筹推进实施

(一)坚持政府主导。各地要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专门工作机制,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和街道(镇)、社区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规则、责任清单和议事规程,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破解难题,统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二)科学编制规划。各地要研究确定年度计划和远期目标,科学编制本地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各年度改造计划,形成“储备一批、在建一批、新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要综合评估地区财政承受能力,不得盲目举债铺摊子,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充分论证改造内容、资金平衡等方案,确保纳入年度改造计划的项目按时开工、有序推进、按期建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专项规划由市州政府批准后,于2020年10月20日前报送省住建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三)明确实施主体。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承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支持市、县政府原有的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改制,实现市场化运营,在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的前提下,作为实施主体承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服务。鼓励采用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等推进项目建设。

(四)推进片域改造。坚持以改造小区为基本单元,整合推进片域改造,实现养老、文化、教育、卫生、托育、体育、邮政快递、社会治安(如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等各类设施增设、更新,以及电力、通信、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管线改造规划计划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计划相衔接,做到整体规划、协调配套、同步建设、全面推进。同时,建立存量资源整合利用机制,落实土地支持政策。改造项目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的,要严格落实相关保护修缮要求。

(五)完善管理机制。结合改造工作同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共同维护改造成果。建立健全城镇老旧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续筹机制,促进小区改造后维护更新进入良性轨道。

五、强化组织保障

(一)落实主体责任。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和兰州新区管委会对本地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把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调动各方面资源抓好组织实施,落实好各项配套支持政策。省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研究推进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二)明确部门职责。住建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政策协调、工作衔接、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将给予有关激励支持。

第7篇:新旧项目范文

“你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个旧,一个叫锡都。”这是毛阿敏为个旧演唱的一首歌曲。2008年10月22日,个旧市举办 “2008世界锡都・云南个旧第二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时代名流》记者受个旧市委、市政府邀请参与那次盛大的节日,写下《锡都华丽转身的现实解构》。时隔将近一年,在2009年金秋九月,《时代名流》记者再次受邀来到个旧,亲身感受到了这座千年锡都日新月异的变化。

说起个旧,她是我比较熟悉的地方,我外婆家就在个旧。记得儿时每逢过年的时候,母亲就会带着我坐汽车从昆明前往个旧。那是一段漫长之旅,汽车就像蜗牛般慢吞吞地在山路上艰难爬行,要经过12个多小时的颠簸才能到达个旧。时过境迁,现在乘汽车从昆明到个旧只需3个多小时――这个速度就是个旧开放腾飞的最好见证。

这座曾经书写过无数辉煌历史篇章的工业老城由于各种原因曾处于短暂的沉寂。经过几代“大锡人”的大胆革新和辛勤努力,现在的锡都个旧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以充满青春活力的姿态屹立在青山绿水间。魅力个旧正用全新的形象笑迎四海宾朋、旧友故交。

资源生市:积极转型 注新活力

个旧被称作“锡都”是名副其实的,她自古以来就以锡矿产资源丰富而著称。从汉代开始,个旧的锡矿开采就没有停止过,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特性,让个旧无法摆脱这样的现实,随着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个旧的锡矿产资源逐步消减,个旧以“锡都”为荣的那些辉煌岁月渐行渐远。

为了尽快改变个旧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作为经济支柱的局面,个旧市委、市政府积极谋求转型发展,将促进个旧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2008年3月个旧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名单,由此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发展就需要抓好机遇,个旧很快编制完成了《资源枯竭城市云南个旧转型规划》《资源型城市云南个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并通过了由云南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2008年11月,个旧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办了“资源型城市锡都?个旧可持续发展论坛”,受到了全国人大相关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和肯定,为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外部环境的强力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推进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为目标,个旧市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总投资达146亿元的2008至2010年的中期重点实施转型项目计划,并从五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向资源城市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主要体现在:

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近三年以来,投入上亿元资金,在老矿区实施建设1360、1600、1800三大勘查、开拓、运输多功能平台建设,在矿区和西部开展地质找矿,新增有色金属储量70.5万吨,其中锡18.3万吨、铜43.8万吨、铅7.5万吨。

推进矿产资源整合,规范矿业开发秩序。2002年8月,将市属6座国有矿山及2个相关骨干企业成建制划转云南锡业集团公司,同时将云南锡业集团公司的公安、学校、自办医疗机构划转地方政府。随后,按“五统一、一独立”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安排、统一管理,统一产品流向,法人资格独立),相继整合19户民营矿山企业,实现了个旧矿区资源和资产的重组整合。通过整合,实现了个旧矿区矿业秩序的基本好转。2006年8月,在全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个旧矿产资源整合和矿业秩序的整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誉为中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个旧模式”。与此同时,始终保持对非法盗采行为的高压态势,及时制止和打击无证采矿、越界开采、以探代采等违法矿业活动。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锡化工产业以每年25%速度发展,已形成无机锡、有机锡化工产品两大系列22个品种、年产 2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最大的锡化工中心。锡材产品以每年15%速度递增,已形成技术领先、结构合理、市场前景广阔、产品配套能力强的8大类产品、310多个规格品种以及年生产能力2万多吨的规模,成为中国最大的锡材加工中心。锡的转化率达到30%以上。年产300万套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开发成功,成为云南省唯一的从粗铅冶炼、电解、白银、铅基合金、极板,一起延伸到终端产品蓄电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铅生产加工基地。

实施资源外向战略,巩固冶金工业优势。积极开拓市外资源市场,摆脱冶炼企业对本地资源的依赖,外来有色金属原料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41%提高至2007年的85%,其中利用市外锡原料由不足2成上升到近6成,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本地资源消耗量从3000多吨降到1000吨以下,在个旧地区有色矿产资源优势逐步消失的过程中,保持了在世界冶金工业的地位及锡金属市场的影响力。

大力培植接续替代产业,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近几年来,完成“丁基锡系列有机锡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和“助力车动力电池低成本高能量密度新型储能材料研发”2项国家“863”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6户。建成年产1000吨食品级茶多酚项目;采用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在原子水平上的液相结晶技术和高温固相合成技术,开发出具有特殊二次球结构的高性能钴酸锂新材料,建成年产800吨工业化生产线,填补了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空白;用于芯片焊接的高科技产品――高精度锡球项目投产,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BGA产品生产线;制药企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灯盏花制剂、滴丸等系列新药,香果健消片、虎力散胶囊、龙血竭胶囊、灯盏花素剂等生物药品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有20多个品种列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乳制品产业实现升级换代,佐餐奶、成为云南省餐饮奶第一品牌。优质精米加工规模跃居全省第一。

另外,个旧还抓住金融危机中国内经济政策重大调整的有利时机,大力扶持马堵山电站、雄庆公司生物产业、木棉产业综合开发等12个转型接续产业重点项目,在推进产业转型项目上下功夫,促使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增长方式向以有色、能源、生物为主的多元化增长方式转变。2009年3月,在个旧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木棉产业发展研讨会,并建成了世界首家木棉纺纱厂,迈出了转型的重要一步。

积极的资源转型策略为个旧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2008年个旧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申报争取项目9个,新建、续建项目95个,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润鑫铝业10万吨电解铝建成投产,云锡公司10万吨铜和10万吨铅、红铅公司10万吨铅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霞石矿开发专项科研完成。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特色工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产业集群格局初步形成,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和稳定性得到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8年,个旧完成工业总产值304.3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56.24亿元,增长7.1%,占全部工业比重的84.2%;实现增加值60.45亿元,增长5.8%。积极引导和扶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新增私营企业159户、个体工商户2193户,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2.9亿元。

文化兴市:旅游为旗 教育为本

一座城市所透射出的内涵与气质,与其积攒与沉淀的文化有关。如今,看着秀美如画的金湖广场,看着街上或匆匆过往的路人,或衣着时尚光鲜的市民,记者感受到一种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一种生活品味的提高,一种市民素质的提高,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归根结底,无不与近年来个旧市重抓文化兴市息息相关。

在个旧金湖文化广场一侧,记者发现两幢崭新的大楼特别惹人注意。据了解,这是2009年9月才竣工的锡都博物馆和锡都图书馆大楼。大楼采取了方正、简洁、流畅、现代的建筑风格。大楼面对阳山、金湖,背靠阴山,与刚落成不久的个旧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呼应。前面是金湖音乐喷泉,周边有个旧市体育馆、世纪广场酒店、沃尔玛购物中心、个旧市中医院等建筑,围绕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形成了以金湖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圈子的城市格局。

在这座二馆合一的独特大楼前后各有一大型石雕,形似“藏龙”和“卧虎”。王忠市长向记者介绍说:“之所以将博物馆和图书馆两馆连在一起,是因为考虑到两馆在许多功能和氛围上都有相通和互相利用空间的构想。让两馆合一,这样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达到资源优化共享的目的,两全其美。金湖文化广场是圆形设计,而两馆是方正设计,取‘天地之间,方圆之中,藏龙卧虎’之意。” 这样大气、富有寓意的设计正是个旧市委、市政府赋予这座古老文化名城新的含义。

两馆的落成可以说是个旧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这也是个旧市委、市政府在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兴市方面下大力气、下功夫、花心思的见证。

2009年9月,个旧市委党校新校区落成。这座经过55年发展,如今实现集中中共个旧市委党校、个旧市行政学校,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个旧分校、个旧市职工学校、个旧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个旧市成人教育中心为一体的办学格局。新校区于2008年11月动工,目前已建成了办公综合楼,报告厅,语音教室,总建筑面积达14363平方米。对此,个旧市委书记赵刚谈及,市委党校新校园的落成,是个旧市委党校发展史上的重要历程碑,标志着市委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向纵向推进,对推动全市干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个旧市长王忠也指出,建设市委党校新校园也是为进行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所需要,搬迁后的老校区将融入个旧繁华区的商圈中,成为重要的商业用地。

除此,为更好地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城市长远发展,个旧市将老客运站搬迁出闹市区,投资6000多万所建客运站,高规格建设滇南客运枢纽,较好地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为打造个旧城市新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系列工程落成,为个旧城市人文建筑景观增添了一道道靓丽新景。事实上搬迁客运站,建设图书馆和博物馆、市委党校新校区,只不过是个旧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举措。要提高个旧城市的文化品味,远远不止建设几个项目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相继开展一系列的工作。

2005年,个旧市首开先河举办了“中国锡都・个旧首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举办独具特色的锡文化旅游节目的就是要抢救保护锡文化资源,传承弘扬锡文化精神,挖掘创作锡文化精品,研究开发锡产业,宣传打造锡文化品牌。在此次文化节中,举办了大型祭{典礼,锡文化展览,锡文化灯展等活动,同时还举办了汇聚京剧名家的演出活动以及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活动。

2008年10月22日,个旧市委、市政府举办了第二届锡文化旅游节。第二届锡文化旅游节以“畅想锡都”为主题,除了沿袭第一届的精彩活动外,还特别推进了工艺美术精品的发展和打造“国际锡文化名城”,向世人展示了“世界锡都,精品城市,生机沃土,人居典范”的城市定位。

为了更大程度的吸引世界关注个旧,提高个旧的国际化品位。2007年,个旧成功举办了“世界锡都・个旧首届国际滑翔赛”之后,滑翔赛被市委市政府正式列入长期发展规划,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滑翔赛在个旧已进入常态化,初具文化产业项目雏形。2009年,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将个旧列入全国六个滑翔伞训练基地之一,也是目前云南唯一的滑翔伞训练基地。2009年9月,个旧再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世界锡都・个旧首届国际滑翔赛暨国际滑翔伞特技邀请赛”,使得这座西南边陲之城,再次受到世人的瞩目。

种种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个旧在国内甚至世界的知名度,也促进了整个城市形象的不断提升。此外,为吸引更多的游人来到个旧,感受这座独特的锡都风情,个旧市还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工作。

不仅如此,个旧市在原来宝华公园、云庙等旅游景点的基础上,还开发了丫沙底温泉、蔓耗热带雨林、老阴山、金湖、云庙、合田民俗村、戈贾森林公园、贾沙尼格蓝色温泉、倘甸龙潭口农家乐、倘甸龙园水上娱乐中心等景区景点。特别是戈贾森林公园经过几次改扩建,已经成为了个旧乡村旅游中的热点。2009年5月中旬以来,戈贾森林公园的“彝人兄妹山庄”和“骑士山庄”每周接待的游客均达到了800人左右。以旅游为旗,个旧将自己的锡都的文化风情展现得更淋漓尽致,更令人向往。

另外,个旧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也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近年来,个旧市按照省州要求,在深化教育事业综合改革方面作出了有力探索。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文化兴市”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2007年4月,个旧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经费保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措施,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体现在一是推行校长公选制,出台了《关于深化校长公选制改革,施行校长空缺职位公示、公推暂行办法》,进一步拓宽选拔任用的视野和渠道,为促进个旧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实施“531”名师工程。评选出市级学科带头人13人,市级骨干老师134人。与上海方略教育集团合作,就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国际英语师资TKT和PTS培训、校本培训、特色学校塑造等五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投入培训费用335.6万元,先后培训校长、骨干教师150余人次,7所校本培训会员学校和1所特色塑造学校取得顺利进展。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为95%以上,基本建成了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三是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建立和完善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制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补助。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除了杂费,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补助生活费,多渠道、多形式救助贫困生。巩固和提高了“两基”的成果。据统计,2008年,个旧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4%, 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97.58%;高中毛入学率71.97%。青壮年非文盲率99.86%。

当“文化兴市”的各项举措逐步变成现实,一种独特的人文内涵正在个旧日益凸显。同时,散发着独特文化魅力的个旧又吸引着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个旧正在走向新的繁华天地。

生态立市:山青水秀 适宜人居

众所周知,个旧是资源型城市,在大家将目光更多的投在她丰富的矿产资源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忽视个旧自身独特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事实上,这是一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生态宜居城市。

个旧是世界上少数几座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2%,城市绿化率达34.97%。个旧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药材200多种,野生花卉270余种。珍稀植物有云南金花茶、望天树、多歧苏铁为个旧所独有。珍稀动物有长臂猿、云豹等11种。这座以矿产著称的工业城市却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多项殊荣,连续两次获得“云南省甲级卫生城市”称号。2001年,个旧市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作为云南省唯一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的个旧市,近年来紧紧围绕“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以“创模”活动为契机,为建设生态锡都而不懈努力。

2008年,个旧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初步建立了建设项目审批和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先后建成了日处理2.5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60吨垃圾处理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金湖治理,城市美化、亮化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6.14%。关闭、搬迁、治理了市区28家企业,消除了市区的污染源。建成烟尘控制区11.62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1.62平方公里,实行市区禁用燃煤,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市区道路交通噪声管理等工作。完成15项限期治理项目,强制淘汰36家污染严重企业,督促9家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装置,78家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由2002年的87.83%提高到2007年的98%,空气达到国家环境空气Ⅱ级标准。五年来,全市累计造林15.1万亩,义务植树440.5万株,森林面积达到76.4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末的26.2%上升到39.2%。从1999年起至今交通噪声低于国家标准。

在废弃矿山整治和土地整理工作中,个旧市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各项规定,同时进一步贯彻执行《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项规定,提高广大群众保护地质环境,依法开矿的自觉性,建立了卡房矿山地质灾害禁采区、老阴山南天门禁采区、大屯白沙冲禁采区等,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在禁采区内的采矿活动以及无证非法采矿活动,杜绝因采矿活动进一步引发的地质灾害。2003年以来,投资3800万元,对老阳山、古山、田心工业等废弃地实施整治工程,复垦土地800多公顷。实施了保和乡(冷墩凹子)土地开发项目、贾沙乡封口凹子土地开发项目、贾沙乡封口村委会水塘村小组土地整理项目等三个土地整理项目:保和乡(冷墩凹子)土地开发项目于2007年11月开工,2008年5月施工完毕,冷墩村小组以集体土地流转方式将项目区土地以14万元/年租赁给上海攀大公司作为攀枝花育苗基地使用,增加了当地的农户收入,解决了当地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贾沙乡封口凹子土地开发项目由国家全额投资建设,投资规模为150万元。2005年3月25日开工,2005年10月完工。贾沙乡封口村委会水塘村小组将整理后的耕地采取集体流转的方式租赁给红河州隆德工贸公司作为香蕉种植基地使用,每年收取19万元的租金。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用耕地换取了经济效益。

另外,个旧市还将重点实施老厂镇期北山、大屯镇官家山3号土地、大屯镇古山1号土地、卡房镇大黑山复垦和土地整理项目,复垦面积1539公顷,新增耕地936公顷。实施全长18.5公里的卡房大沟综合治理;牛坝荒尾矿库进行安全隐患整治;马矿石丫口矿渣泥石流和老厂地区矿坑恢复治理,预计需投入资金8700万元。建设鸡街垃圾处理厂和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预计投资8300万元。

以生态立市,个旧正展开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个旧的生态环境随之日趋改善。城在山中,湖在城中的山水园林城市风光和“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的宜人气候,正吸引着更多的人聚居于此。个旧,“高原威尼斯”和“东方佛罗伦萨”的美誉被人们传颂得更远。

滇南最大的城市风味烧烤城――火车站烧烤城在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云南最早被评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的金湖南路上,熙熙攘攘的游人脸上洋溢着微笑,个旧,这座从资源型向多元产业及文化、生态转型的城市每天都在书写新的篇章。昨日的荣光没有退却,今日的个旧,一座“魅力锡都、生态锡都、活力锡都”正在向世人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风采,展示着自己无限的生机与魅力!

相关链接

个旧大事记

2001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5年,成功举办首届锡文化旅游节

2006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2007年,成功举办“世界锡都・个旧首届国际滑翔赛”

第8篇:新旧项目范文

关键词:睡衣套;FZ/T 81001;标准;燃烧性能;差异

2016年新版FZ/T 81001―2016《睡衣套》(以下简称新标准)实施,代替了FZ/T 81001―2007《睡衣套》(以下简称旧标准)。新标准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加了多个检测项目。本文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对新旧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利于生产企业和有关检测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标准。

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1.1 适用范围不同

新标准的范围与旧标准一样是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睡衣(含套装)等居家室内穿着服装,但是新标准增加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的说明。新标准的范围比旧标准更明确和科学。

1.2 引用标准不同

新标准增加了8项标准引用,删除了2项标准,更改了4项标准。新旧标准相比最明显的特征为:旧标准的理化性能项目没有方法标准的就引用了旧标准的附录,但新标准的理化性能项目除水洗/干洗尺寸变化率、耐皂洗色牢度、燃烧性能,验针试验引用了方法标准,其他理化性能的项目均按GB/T 21294规定测试,并且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附录A/B/C/D说明。新标准更加全面、科学,让试验数据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性能,让试验更加有据可依。

2 外观质量

2.1 使用说明

新旧标准使用说明都按GB 5296.4规定,但新标准明确了连衣裤、连衣裙号型按上装标注。跟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删除了“按GB 18401规定执行,成品的基本安全类别按GB 18401规定,应分别表示为婴幼儿产品和直接接触皮肤产品”的说明,增加了“燃烧性能未达到1级要求但达到2级要求的成品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中标明‘易燃产品请谨慎使用’的警示语”。新标准修改了使用说明缺陷判定规定:只描述了轻缺陷的情况,删除了对重缺陷和严重缺陷的描述。由此可见新标准更加规范了睡衣套产品的使用说明,利于相关部门和企业按其规范执行。

2.2 原材料

新标准增加了“4.3.3.1垫肩、袋布,4.3.3.2绳带、松紧带的要求”,修改了“4.3.4填充物絮片的规定:按国家有关标准选用符合要求的纤维或其制品”。

2.3 缝制

新标准对缝制内容的针距密度做了补充,增加了绗缝针距密度的规定:绗缝针距密度不少于9针/3cm。

在外观质量方面,新标准主要有以上3点的变化;但同时,新标准修改了外观疵点允许存在程度测定方法,并且把物理安全性移至理化性能表。至于在号型规格、经纬纱向、对条对格、拼接、色差、外观疵点、规格尺寸允许偏差、整烫方面新旧标准差异不大。

3 理化性能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明显在质量要求上更贴切现在人们生活的需要,也与其他标准的要求有融会贯通的地方,新旧标准在理化性能的要求上变化较多。

3.1 纤维含量

由于旧标准是在2007年和实施的,那时对纤维含量的要求已经粗见雏形,因此两个标准对纤维含量的要求大致一致:新标准符合GB/T 29862规定,旧标准符合FZ/T 01053规定。

3.2 基本安全性能

新标准的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都要求符合GB 18401的规定,而旧标准要求甲醛婴幼儿用品≤20mg/kg,其他产品≤75mg/kg,pH值在4.0~7.5之间,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要求符合GB 18401的规定。

3.3 尺寸变化率

新标准删除了领大尺寸变化率的要求,修改了胸围、腰围尺寸变化率的要求:允许弹性产品胸围、腰围尺寸变化率放宽一倍。(干/水)洗后外观的要求新标准描述得更加具体,这更有利于人们在制作高质量的产品时有据可依。

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修改了水洗尺寸变化率的洗涤程序和干燥方法:水洗尺寸变化率按GB/T 8930 规定测试,采用GB/T 8629―2001洗涤程序7A,明示手洗的才用仿手洗程序。干洗尺寸变化率按FZ/T 80007.3规定测试,采用缓和干洗法。

3.4 色牢度

与旧标准相比较,新标准删除了耐唾液色牢度的要求,这和新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的说明是相呼应的,也很好理解。

关于面料色牢度:新标准修改了干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指标要求。耐干洗色牢度新标准优等品指标由旧标准的4~5级降到4级,一等品和合格品的新旧标准指标是一样的。耐摩擦色牢度新标准只考核沾色情况,不考核变色情况,而旧标准沾色变色指标一样;干摩擦色牢度新旧标准的指标是一指的,耐湿摩擦色牢度新标准分深色/浅色织物的指标,旧标准没有分:新标准浅色耐湿摩擦色牢度的指标跟旧标准是一样的,但深色指标除优等品跟旧标准是一致的外,一等品和合格品都比旧标准下降了:一等品由旧标准的3~4级降到3级,合格品由旧标准的3级降到2~3级。耐汗渍色牢度的变色指标是一样的,但沾色指标新标准优等品由旧标准的4级降到3~4级,一等品和合格品的指标是一样的。面料色牢度中耐皂洗和耐水色牢度新旧标准是一样的。

关于里料色牢度:新标准删除了里料耐唾液色牢度的要求,另外不再对里料的耐干洗色牢度做要求。而其他项目指标: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新旧标准的要求是一样的。

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更改了耐皂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按GB/T 3921―2008 方法(A)规定测试。其他项目的测试方法新旧标准是一样的。

面料色牢度项目的详细比较请见表1,里料色牢度项目的详细比较请见表2。

3.5 物理安全、机械性能

新标准与旧标准在物理安全性项目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新标准把物理安全性能的项目移到了理化性能的要求里面,所以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多了金属针、绳索和拉带两个项目的要求。此外,新标准还修改了燃烧性能的要求:规定燃烧性能只考核面料;羊毛、腈纶、改性腈纶、锦纶、丙纶和聚酯纤维的纯纺织物,以及由这些纤维混纺(交织)的织物不考核,单位面积质量大于90g/m?的织物不考核。燃烧性能由旧标准的1级或2级或3级修改为1级或2级。

在物理机械项目方面新标准删除了撕破强力的要求,修改了起球、裤后裆缝接缝强力的要求:起球方面新旧标准都不考核毛巾、绒类织物,但新标准还新增了抓毛、磨毛(包括轻磨毛)的织物不考核。另外新标准起球只考核面料,旧标准没有特殊说明所以面料里料都考核,起球指标新旧标准是一样的。裤后裆缝接缝强力新标准面料、里料分开按不同的指标考核,并规定面、里料合拼缝制的产品取组合试样进行试验,按面料要求考核,臀围处宽松的裙裤不考核;旧标准没有特殊说明所以面料里料的指标是一样的。缝子纰裂程度和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力新旧标准的指标是一样的,但缝子纰裂程度新旧标准的取样部位有所不同。

物理安全、机械性能项目比较见表3。

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明显比旧标准更加的有据可依,例如燃烧性能新标准按GB/T 14664规定测试,而旧标准是按旧标准的附录D的规定测试;验针试验新标准按GB/T 24121规定测试,而旧标准是按旧标准的附录A规定测试;缝制纰裂程度和裤后裆缝接缝强力新标准是按GB/T 21294 规定测试,而旧标准的这两个项目分别是按旧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C测试。

4 小结

第9篇:新旧项目范文

一、工作成效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乡危旧房改造的任务为完成以前年度未完工项目,新增困难群众住房救助12户。截至2013年11月20日,我乡已完成各项危旧房改造工作指标;危旧房改造小区农村住房集体土地使用证率达到95%以上;房屋所有权证发放率达到100%;同时土地平整、宅基地复垦等工作也按照要求顺利开展,全面完成县里下达给我乡的各项指标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住房条件近一步改善。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优化指导。一年来,我乡始终把危旧房改造作为我乡的一项重点工作,把危旧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明确干部职责。在原有工作领导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领导干部队伍,通过乡、村两级干部职责分工,明确各个层面在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发挥过程的督查和年终工作绩效考核的监督激励作用,坚持实行周点、月评、季报的工作推进制度,确保危旧房改造任务在科学指导下如期完成。

(二)政策利导,克难攻坚。在实施四年危旧房改造工作后,毛垟危旧房改造农户绝大部分实现了拆旧建新,相对于前几年危旧房改造工作,我们乡面临的工作更加艰巨。乡党委、政府本着为毛垟发展做贡献,为人民幸福谋福祉的目标要求,坚持优化指导,排除阻力与困难。乡政府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服务工作,及时将上级各项优惠政策传达给群众,使群众能明白农民公寓建房等各项优惠政策,并从中受益;同时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帮助解决群众在危旧房改造中遇到的困难;将县里有关的扶持帮扶政策向群众讲解清楚,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做好对住房条件最困难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广泛的入户宣传,建房农户全部实现先拆后建,实现了拆房建房占补平衡。

(三)基础先行,全面推进。毛垟确立了“小乡大村”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四个毛垟”和“边境集镇”宏伟目标。全乡2013年农村危旧房改造始终立足长远规划、坚持基础先行、着眼于科学建设、推进合理布局,在原有确立的毛垟中心村集镇建设的基本框架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新的发展成效。在续建项目中,合理规划布局下山移民小区和危旧房改造小区,将中心村培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毛垟客货运中心、毛垟村委办公楼、毛垟饮用水工程、健身公园绿化、新建公厕、集中式生态厌氧池、道路硬化等项目融入到危旧房改造中,实现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四)规范服务,稳妥实施。在各村全面开展宣传,全力动员的基础上,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评定程序,并经过村级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定危旧房改造户,对讨论通过的危旧房改造对象户、补助标准、补助金额进行张榜公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继续推行一站式送审报批服务,经审核确认的改造农户上报材料后,规定由专门人员实行限期呈报至县报批部门,方便群众办理建房有关事宜,提高办事效率。

(五)强化监督,确保质量。加强对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通过技术指导等引导农民依法建房。乡政府与村委签订危旧房安全改造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危旧房安全改建责任。做到责任到位,管理有人员,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质量与安全教育,初步履行乡村两级管理和技术监督的职责。通过严格的监督指导,确保了全乡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安全,确保全乡危旧房改造没有重大事故发生,保证群众住房施工质量。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