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劳动的教育意义精选(九篇)

劳动的教育意义

第1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 素质教育 劳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87—02

高才生或许可以从书本中产生,但高素质人才只能生长在劳动的土壤里。加强劳动素质教育,切实可行。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劳动实践教育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独立内容,而且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对职校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 加强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校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当代青年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实施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要引导广大学生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参加各类生产劳动,通过亲身体验企业、农村的生活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投身改革,献身四化的热情。同时,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艰苦奋斗,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德。

第二,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需要。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个方面,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只有指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大量的企业劳动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服务社会的技能,否则只是“黑板上维修设计”,通过生产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加深对科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第三,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需要。中职生正处在身体成熟的重要时期,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其肌肉、筋骨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强健学生的体质和体力。中职生应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劳动,锻炼健康的体魄,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 加强中职生的劳动素质教育的若干对策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应注意的“三个结合”

第一,集体劳动与自我劳动的结合。职校中,学校对集体劳动组织得比较好,因为在集体劳动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但对中职生的自我劳动重视的不够。其实,自我劳动对青年学生自我约束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大部分时间的劳动是自我劳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向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我劳动能力很差,大部分学生不会做饭,不会缝补衣物等家务活,就连宿舍卫生也懒得搞,于是有人提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担忧。

第二,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相结合。对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中,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要双管齐下,既要有一般劳动更要有专业劳动。一般劳动可以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参加专业劳动不但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增长才干。

第三,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参加校内的清洁卫生,绿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的劳动,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这些劳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适当的有酬劳动,有助于学生勤工俭学,培养自立的精神和很好的劳动习惯。对职校实施劳动素质教育,要注意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

2.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三条重要途径

第一,公益劳动。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青少年为社会无偿劳动中贡献的力量越多,他在内心就会更加深切地珍惜那些似乎与其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并且会享受到光荣感、自尊感和成就感。职校中也应积极提倡关心他人、热心公益、扶贫助困等活动,要通过青年志愿者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照顾孤寡老人,义务家教等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有效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

第2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内容;新方法

一、小学德育中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立志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榜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榜样力量的感染,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志向。

二、小学德育中的“五爱”教育

(一)爱祖国

爱祖国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情感,使其爱中国国旗、国徽、国歌。引导学生爱中华民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在小学德育实践中,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在各类学科教育中注意渗透爱祖国的教育内容。

(二)爱人民

爱人民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接班人,使其具备爱人民的品质。只有懂得爱人,才能对共同的事业高度忠诚。因此,π生实施爱人民教育应当将促使学生爱工人、爱农民、爱战士、爱知识分子、爱广大劳动者作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明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应当热爱、尊重各民族中爱好和平的人。在小学德育实践中,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在家敬爱父母,在学校尊重老师、友爱同学,使其养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可以组织开展以“向雷锋、赖宁同志学习”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利用趣味性、益智性、思想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奉献意识、奉献精神的培养。

(三)爱劳动

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积极主动地从事劳动是爱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符合共产主义对人才道德品质的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在爱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劳动意识方面着手,促使学生明确劳动创造世界,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认识。然后加强学生对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的认识和理解,组织低年级学生参与到自我服务劳动中,组织高年级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促使其在劳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品德的培养。

(四)爱科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学生实施爱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发明、小创造的科学技术活动中。在爱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各类科学探索活动,还可以加强对学生阅读科普图书的指导,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五)爱社会主义

爱社会主义教育要求学生爱社会主义制度,促使小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积累建设社会主义的真本领,使其积极努力、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在爱社会主义教育中,教师需要在各类学科教育中注意渗透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内容。

三、小学德育中的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义务感,使学生明确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弊端,认识到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形成集体意识。

四、小学德育中的自觉遵守纪律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班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的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小学德育中的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文明礼貌行为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明礼貌的正确认识。如,以“五讲”“四美”为核心,组织开展各类常规教育活动,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

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开展德育工作能够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保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性、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构建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加完善,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冯婵.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7(Z1).

[2]刘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革新,2011.

第3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定位

2019年7月,教育部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提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打造复合型人才是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不仅有助于落实教育方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

一、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57年,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党和政府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2015年,根据系列讲话精神,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举行,再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这是推进劳动教育的强大动力,因为劳动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良的传承。2020年3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不仅标志着新时期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覆盖,也为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二)劳动教育需要体系和制度化保障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进而满足服务社会的外在需要。因此如果不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内在驱动力,劳动教育就会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只有建立起自身的运作体系,劳动教育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高了劳动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制度化保障,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有助于高等医学职业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技精湛、身心健康的医疗人才。

二、劳动教育在高等医学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一)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关键阵地劳动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事情,而学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是主战场。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受城市化、独生子女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存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高等职业学校坚持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医学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具有良好的医德是第一位的,而劳动价值观直接影响医德的形成,因此劳动教育应成为每一位医学生的必修课。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重要阵地,传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让劳动价值观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最新的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纳入课程设置中,强调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劳动教育不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形式,而是各种教育的统领,要把劳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果能够较好地发挥劳动的穿针引线功能,依托课程体系构建劳动教育体系,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把劳动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环节中,就能通过劳动教育这一有效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培育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塑造劳动习惯,有利于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专业特色鲜明,要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高等职业教育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医学实践能力既包括临床操作能力,也包括临床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认识到既要加强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医学职业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被纳入了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设立“劳动教育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校爱专业的品质;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体会生产工作;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等。劳动教育课作为医学专业课的强有力支持,成为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开展劳动教育课的有效途径

第一,在思想认识上应该遵循教育的根本规律,即社会发展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现实社会中劳动被轻视、被淡化等问题的迫切需要,是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现实要求。第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促进劳动教育课与德智体美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两手抓”,但不能“两张皮”,要结合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特点,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认同劳动、参与劳动、劳有所获,化被动为主动,让劳动教育深入人心。第三,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既然把劳动教育定义为课程,课程就要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评价可以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不仅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维护了劳动教育的严肃性,还保证了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第4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四育”;“教育化”改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赞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一生著有41部多著作600多篇论文,他的著作波称为“教育百科全书”他在巴甫雷什中学工作32年,在他领导下该中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作为苏联教育的集大成者,对于教育工作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公民教育”、“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早已享誉世界。自上世纪80年代其著作相继传入中国,我国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热”历久不衰。毋庸置疑,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就受到苏联深刻影响,苏联虽已解体,但作为曾经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的苏联教育仍然拥有永恒的价值。当前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之久,针对中小学中劳动教育长期被歪曲或着忽视,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苏氏的劳动教育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可为新课改中解决劳动教育的有关问题寻求理论基础。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

西方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很早就有,16世纪,莫尔就幻想人们从小学习农业,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另外时间在田里实习;17世纪,约翰·贝勒斯主张从小教育儿童学习农业和手工业,凭自己双手谋生;18世纪的卢梭主张儿童必须学会一种职业,“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他特别推崇手工业尤其是木工;18至19世纪,裴斯泰洛奇主张学习知识和手工劳动放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结合起来;19世纪的欧文认为人类在劳动中实现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把劳动教育与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但这些劳动教育思想还多是停留在理论构想上,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从抽象的人性出发。

自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劳动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进一步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禾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克鲁普斯卡娅等人将劳动教育这一原则贯彻到对旧教育的改造中去,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中,也将劳动教育作为改造流浪儿童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并非马克思主义独创,但马克思主义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建立新社会的根本途径的思想高度,社会主义国家也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含义特别丰盛的、多方面的概念”,“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学生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也是沟通劳动与教育的中介。他所指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是个广义概念,它不再指一般劳动,而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劳动,劳动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其既有学习、自我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有美化校园、物质生产等活动,他将劳动教育的活动进行分类:

(一)按社会意义

一些劳动的社会目的性表现得很明显,如直接参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些则不宜使孩子理解,比如自我服务,两者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前者对于增加社会福利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二)按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

一些劳动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些劳动则是纯粹的教育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习惯,丰富道德经验。此外,除去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劳动外,还有一些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享受劳动快乐、体验公民自豪感的劳动。

(三)按智力和体力的相互关系

一种是脑力劳动,一种是体力劳动,再者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我们决不允许有没有脑力的纯粹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决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而只能是实现创造性意图的一种手段。

(四)按劳动活动的成果

一种情况是劳动能创造出物质成果,或者为创造物质成果做准备,另一种情况是劳动成果仅有精神财富而无物质财富,前者的劳动成果可以在人们之间分配,后者的劳动成果不是消费品,但对于社会也有价值。

(五)按报酬

劳动可以分成无报酬劳动和有报酬劳动,这两者的比列分配是以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为指导方针的。学生从社会无偿获得的福利越多,他们应为社会提供无偿劳动也要越多,同时付给个人报酬和工资的有偿劳动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让学生作为家用补贴,养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按照劳动在实现德、智、体、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还可按劳动工具的性质分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他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对年青一代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实现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其中全面指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出现欠缺;个性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结合,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和谐则是把人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并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人的内在本质如世界观、信念、意志力等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该表现为四个层次,示图如下:

(一)劳育内在地包含有德、智、体、美育,并分别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发展

1、劳动教育与德育。劳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热爱人民的情感,反对奢侈浪费等意识,这些也是德育的目标,但劳动教育不仅强化了这些道德认识能力,而且实现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转化,使德育成果得以巩固和升华。

2、劳动教育与智育。“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劳动向儿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实、现象、因果关系、规律等情形,激发儿童的大脑和学习兴趣,这些都促进了智育发展,但劳动教育还实现了知识与生活联系,手脑结合,认识向实践的转化,使智育成果得以创造性运用。

3、劳动教育与体育。劳动教育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磨练意志力,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愉悦身心方面所起的作用同体育一样。但劳动教育比体育更有优越之处,如栽培花草树木、嫁接、剪枝等不仅需要体力,更多的是细微的操作,这些劳动可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样多种的结合,还促进机体的所有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户外劳动对于那些神经过度兴奋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影响。

4、劳动教育与美育。与一般美育中那种静止的、消极的、消费性的审美不同,劳动创造了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创造的美不仅指其物质成果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指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精神美,在创造中显示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在克服困难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集体成员相互协调工作中表现出秩序和和谐,劳动还塑造了人的完美外型。

(二)劳育是实现德、智、体、美育整合的平台,克服其各自内在的片面性

德、智、体和美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其中德、智、美育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层次,体育则是生理层次;“四育”培养重点也有所不同,德育偏重道德培养,智育重智力,体育重体质,美育重审美,各自都有片面性。劳动教育就成为联系“四育”的纽带,在劳动教育中使手脑并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智、体、美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得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培养。

(三)劳育挖掘出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实现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

劳动教育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都有一些情有独钟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展示和发现个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四)劳育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桥梁,克服教育因脱离生产而限制人的发展

他痛斥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学校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极力灌输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这一方面使劳动成为单调而繁重的体力活,“劳动也使人受到奴役,劳动分工剥削了人的自由”,劳动者沦为愚昧无知的会说话的牲畜;另一方面,知识丧失了实践的源泉,“变为奴役和压迫人的工具”,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这种脑力与体力相分离教育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就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使得知识联系实践,学校联系社会,学生得以将自身的个性、才能等“内在本质”在创造性劳动中展现出来,在劳动成果凝结出人的主体本质,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原则

(一)全面性发展原则

首先,劳动教育与德、智、美、体育结合,“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这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其次,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结合,不能仅有劳动,只有当孩子同时享受到其他的快乐,接触文化珍品和精神财富时,劳动的快乐才能展现出来;最后,脑力和体力结合,手脑并用,使劳动具有创造性,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进行试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二)个性化发展原则

劳动教育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劳动不仅是为获得物质资料,更在于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使每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

(三)崇高道德性及公益目的性原则

要用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孩子,不宜过早地让他们参与有报酬的劳动,而是首先去做创造全民财富的事,让他们经历大量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都按本集体意愿,用于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荣誉感。同时,还应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和敬业乐群,让他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四)量力性原则

劳动中产生正常的疲劳是允许的,但不许导致体力和精神系统的过度疲劳。儿童劳动适度不光决定于负担量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而且还决定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恰当交替,以及劳动活动种类的多样化。同时,孩子们的劳动不是进行一些零散的操作,而是基于一种有趣的计划进行,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此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2)尽早参加生产劳动;3)生产劳动的普遍性;4)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5)劳动的经常性的和连续性;6)劳动的多样性等。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首先,劳动教育实施需要准备好如下条件:

1、一定的物质基础。建立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孩子们早日投入劳动,劳动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劳动与工农业生产相联系。

2、师资条件。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首先热爱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愿意参与到学生们的劳动活动中去;其次,要有一定的劳动的素养,拥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知识,精通某些劳动技能,能够担当学生劳动活动的指导者;再次,掌握劳动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本门业务内行的资格参加的”。

3、劳动教育大纲。劳动教育有两套教学大纲,一是必修课程,即低年级班有手工劳动;五至七年级在教学实验园地和车间里劳动;八至十年级进行与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的劳动,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特点设计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二是非必修课程,是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天赋、兴趣、倾向的劳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个工种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按年龄或兴趣组成小组,主管人一般都由最有才华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另由教师负责个别小组的指导工作。

4、劳动制度。劳动制度是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的各类不同劳动活动在教育上合理的秩序,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和交替;由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最适合个人天资和兴趣的那些劳动项目;拥有空余时间等。

(二)其次,劳动教育实施有以下方法

1、树立榜样。孩子具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的天性,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经常树立颇具吸引力的劳动榜样。首先,教师的劳动榜样,这不仅指教师亲手做事,而且指教师整个精神生活的构成状态,也指其精神从与孩子们相处中所受到的鼓舞程度,同时,教师的劳动素养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那一面以及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也极具教育作用;其次,高年级以及已毕业的同学爱劳动的榜样,以高年级同学的娴熟技艺和精巧劳动激励低年级同学,让高年级生的劳动和精神生活成为低年级同学的理想和向往目标,这些学生榜样就是学生集体中自我教育的源泉。

2、复习。复习的性质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它具有教学和教育两方面的因素。从教学因素讲,通过劳过程或操作方式的多次重复可以练出扎实的技能和技巧;从教育因素讲,当学生把获得的技能和技巧成功地应用到公益性的创造活动中时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尊严和自豪感,“复习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习惯去完成同一种劳动的作业或过程,以达到劳动的社会目的、创造目的和审美目的”。

3、竞赛。对同一种劳动表现有良好才能的学生在完成劳动任务时可以比赛谁做得更好,比赛内容包括劳动的创造性、劳动技艺和劳动在美学上的完善。每次劳动结束后举行劳动成果全校性展览,选出最好的那件,而这也作为下次竞赛超越的样板,这种方法给学生开辟了取得相当大成就、争取冠军并在最符合他个人素质、能力和干的那个创造性劳动领域里成为优胜者的前景。

4、培养劳动兴趣。学生的劳动兴趣是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劳动的吸引力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动机,如追求因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带来的满足,意识到对集体的劳动义务和感觉到完成必要的劳动的责任,期望得到明显的物质成果,希望把某种新东西带人劳动过程等等,“我们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强化所有这些动机,同时力争使意图成为其中最有力的动机”。

此外,还有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结合,劳动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活动相结合,从取得小成绩开始,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体系等方法。

五、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一般劳动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活动是对一般劳动的“教育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动对象、组织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即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其劳动的对象一般不是原始的自然,而主要是被人改造后的自然,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劳动的产品中虽然也会伴随有物质产品,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产品,即对学生的精神改造和天赋的发挥,这些变化的实质是对一般劳动的再改造,集中、发扬和利用它本质的积极的方面,即自觉自由的创造这一方面,扬弃它非本质的消极的方面,使它脱开那种为生活所迫、强制和奴役人的外观。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凡是有参加劳动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参加的劳动活动进行“教育化”改造,使得学生参加劳动不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和手段。

(二)劳动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它与德、智、体和美育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内在地含有“四育”,也是实现“四育”的基础。我国教育界长期误以为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事实上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前“四育”而言,劳动教育是另一个类型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忽视劳动教育,甚至将劳动与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看法是极为错误的。

第5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一、我国教育目的60年的演变过程

我国的教育目的60年来几经变化,明文规定的就有近20个。这些成文的教育目的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可将60年教育目的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为新民主主义服务阶段

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目的存在时间短,仅有建国初期的几年。严格地说,它仅作为一种过渡形态存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49年12月。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显然不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目的很快就成为历史。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目的随之出现。必须注意,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就已出现在教育目的表述中。但“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这些带有浓厚社会主义改造意味的提法,使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被掩盖于政治斗争之下。

(二)“为无产阶级服务”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了对新时期教育目的的不断探索。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明确对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做了分别陈述。

196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以及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 《小学四十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中学五十条》),把1957、1958年提出的教育目的合二为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上述教育目的进一步明确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次规定的教育目的不是作为指导纲领提出的,而是对前20年教育事业的总结。

宪法对教育目的的规定是该阶段教育目的的完整表述。从时间范围看,“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目的在中国存在20余年之久,其中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为动荡的十年――“”时期。十年动荡,教育目的的政治性被“有心人”利用,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有人认为,这是由“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教育目的的自身缺陷所导致。不可否认,这一教育目的带有浓厚的“左”的倾向,政治色彩过于强烈,但也应看到它在社会主义事业起步期的必要性。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展开了对教育目的的反思与探讨,对教育目的进行修正。至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界先后出现了三次讨论教育方针的热潮。

1981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并不算是标准意义上的教育目的,但它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带给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绝不弱于任何时期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及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上述教育目的被略作调整,载入我国教育的根本大法。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目的的内涵极为丰富,蕴涵了许多积极的新鲜元素――“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等,体现了第二代领导人所提倡的“改革”“开放”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这一时期的主题,教育目的的政治性有所弱化,但在1989年以后,“接班人”这一带有较浓的政治性色彩的话语开始出现在教育目的的表述中。从教育目的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以及演变过程来看,最能够代表这一时期教育目的的是1995年教育法中的表述,遗憾的是,“三个面向”等活力十足的内容没有被写进法案。

(四)“为人民服务”阶段

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为人民服务”这一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曾出现过的话语重新出现在教育目的的表述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美育”也是首次在教育目的中出现。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教育目的进行了完整表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见党对教育的重视大大提升。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基本上是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兼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双重属性。把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写入教育目的,“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五)“让人民满意”阶段

2006年8月、2007年8月,两次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提法让人眼前一亮。其实,它可算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新发展,但其意义不容忽视。从“为人民服务”到“让人民满意”是一种立场的变化:“为人民服务”的主体是党和国家,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而“让人民满意”则将评价权利赋予人民,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二、我国教育目的60年的演变趋势及基本精神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年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趋势

1 关注重心的转移:政治挂帅――经济优先―育人为本

办教育为什么?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再到让人民满意。这一系列转变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所关注的重心由政治到经济、再到人的转变。1978年之前,“有心人’的投机利用使得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目的严重政治化,给教育带来巨大损失。1978年以后,对教育目的的反思以及改革开放的影响,使得教育关注的重心向经济倾斜。随着“以人为本”思想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这一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教育目的中出现的话语又重新出现在我国的教育目的中,并且进一步发展为“育人为本”,“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功利性色彩,政治、经济等功能不可缺少。这也是我国在适当的时期,如1990年前后,对教育加强政治约束力的原因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建设者”一直是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从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说法已不复存在,代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十六大以后,“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为人民服务,还要让人民满意,尊重人的程度有所提高,也有利于个人完善的要求实现。十七大报告强调“育人为本”,也凸显了党在教育事业上对人的重视。但不再为政治服务并不代表教育目的的政治色彩消失了,只是重心发生了转移,政治性始终是教育目的无法避免的。

2 培养对象规格的变化:几方面发展――全面发展

以1980年为界,之前的教育目的中提到的都是“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之后变为“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说法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99年的讲话中将原来“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提法发展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换言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阶段要求培养对象达到的规格被阐述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阶段和“让人民满意”阶段则被阐述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智育、体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提法就曾出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如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但将“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而“美育”直到20世纪末才被写进教育目的。

把美育写进教育目的,是对美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的肯定。“等”字说明了全面发展内涵之深、范围之广。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全面发展内涵的认识逐步加深。

3,培养对象的变化: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表面上看,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培养对象的定位上,经历了从“劳动者”向“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转化。但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还出现过另一种说法――“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描述培养对象时使用的就是“人才”一词。培养“劳动者”是1980年以前,即“为无产阶级服务”阶段使用的提法。培养“人才”则是20世纪80年代较为盛行的一种说法,它与“科教兴国”重要战略密切相关,反映了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而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权威说法。它一方面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关,一方面重新强调了教育目的的政治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劳动者”,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显然,这种提法更符合实际,也更易于接受。“

此外,在“教劳结合”的问题上,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转变。生产劳动是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方式,但并非全部。“”期间,“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被演绎为“教育即生产劳动”,以生产劳动来教育人、惩罚人,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999年,“社会实践”首次作为与“生产劳动”并列的内容在教育目的中被强调,既突出生产劳动的主要地位,又不致忽视其他社会实践。当然,由于社会实践包含着生产劳动,新提法是否存在表述上的问题还需斟酌。

(二)我国教育目的60年的基本精神

首先,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精神。无论是“劳动者”还是“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都有一个“社会主义”作限制,以及后来的“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都表明了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教育目的怎样调整,社会主义方向性都不会改变。这是教育目的政治性的体现。

其次,培养劳动者,突出劳动或实践的重要性。由于对劳动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及“”时期的惨痛教训,20世纪80年代以后便以“建设者和接班人’代替了“劳动者”。然而,建设者的本质依然是劳动者,只不过说法更加委婉,抑或说先进。“劳动者”和“建设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都是在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反对只享受不奋斗、只索取不奉献、只获利不劳动的行为。培养劳动者、重视劳动的基本精神,无疑对国家的建设和强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中心内容。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体现出我国教育目的历来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但有关全面发展问题本身g存有两个争议。一是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究竟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是西方历史上的“一切能力和谐发展”的观点。口’根源何在尚需继续探讨,但其最直接的来源应该是蔡元培“五育并举”或“四育并举”的思想。另一个争论是全面发展中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问题。我国历史上先后存在“智育第一”“德育首位”“诸育并举”等观点。但仅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来看,自从各育被写进教育目的,就一直是德育为首。智育曾短暂地被排于首位,20世纪50年代初有过“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表述。自从1954年强调“德、智、体、美等均衡发展”后,将德育置于智育之前,德育居首位的说法―直延续至今。十七大又单独强调“德育为先”。可见,党和国家坚持“德育首位”。

三、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反思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将“人”限定在何种范围内则是不同类型教育目的的关键所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将人定位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于狭窄。从“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社会主义人才”,再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把受教育者作为手段和有用的工具,即所谓“工具人”来培养。但人不是物件,“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真正的教育“首先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来培养”。我们需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不止于此,他首先应该是人――与全人类一样享有普遍权利的“目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中恰恰缺失了“目的人”,至少是没有把受教育者完全当成目的人。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是培养“人”,其内涵远比“建设者和接班人”广泛。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普遍推崇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但在我国的教育目的中,究竟如何表述才能既体现“人”的内涵又不脱离基本立场,却一直没有解决。十七大报告别强调“育人为本”,虽说随后又提 “建设者与接班人”,但在一定程度上已触及了教育的本质,较以往是一个进步。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被写入宪法、2007年被写入,人的尊严与权利越来越受重视,今后教育目的的制定必将会向着培养“目的人”的方向发展。

有人提出在教育目的中应使用“公民”来代替 “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国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和讲话中也可见“公民”的提法,但始终没有被写进教育目的。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200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会上也有同样的表述,而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是对“公民”的重要性加以肯定。这些无疑会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带来一定影响。“公民”显然比“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进步。然而,公民是否仅为“国家人”,是否可以充分体现“目的人”的内涵,还有待商榷。

从对培养对象内涵的要求上看,我国的视野还不够开阔。仅提“全面”会导致对个性的忽视,对时代特征的忽视。事实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并不能充分体现当今受教育者应有的内涵。―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从总体上讲是不重视,甚至是压制和排斥人的个性发展。虽然我们似乎也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但其结果往往并未带来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人为地制造了学生的分化,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而“中国学生之所以缺乏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缺乏创造性”。“创造”“创新”等要求曾在1985年和2003年提出的教育目的中出现过,但在更权威的成文教育目的中比较少见。另一方面,只有现代人才能进行现代化建设,古代人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眼光再也不能只盯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上了,还必须看到那种能赋予这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国民心理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否则,再先进的技术,再完美的管理方式,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第6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能力;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G4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45-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更有益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有的学校仍然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无法开展,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对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要环节。

一、劳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困难

1. 外界教育环境的影响

外界对于学校教育的衡量标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仍然关注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就是学校的软硬件水平以及学校的管理情况。如果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获奖次数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到位,就会被外界评定为优秀学校。这种评估一般通过听学校汇报、学校账目查寻与师生大会的形式完成。具有片面性的学校评估标准,让许多学校管理者只重视“重点”学科,忽视了劳动技术学科教育。

2. 劳动技术教育以偏概全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开展劳动与技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比如,小制作、我的小发明、劳动日记都是劳动技术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这些活动成为学校仅存的劳动技术活动,其效果则会大大下降。用一年一度的劳动技术活动代替日常的课堂教学,未免得不偿失。

3. 劳动技术教育思想有待更新

教育思想,往往影响着劳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许多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知识积累,也有部分教师关心孩子智力开发力度,大于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些家长从不把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放在心上,只要孩子能学习好,他们什么也不用孩子干。一些教师盲目迎合家长的需求,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因而影响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劳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方法

1.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教研力度

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对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平凡的意义。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确定劳动技术教育的具体课题与实践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生命力。从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当地的可利用资源出发,设计具有教育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劳动技术课堂,会让学生爱上劳动,爱上发明。比如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教师可以选择“雾霾”这一环境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开发一个适合学生的劳动技术课程。“制作小小空气净化器”就是一个很好的劳动技术课主题,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去了解雾霾的来源与空气净化器的原理,与学生一起去收集所用的原料,研究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这样的劳动技术活动具有时代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开发、积极发明、积极劳动。

2. 注重劳动技术教学活动优化

对劳动技术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最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劳动技术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环境,肯定劳动技术教师的教育地位,给予他们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开展丰富的劳动技术教学活动。劳动技术教师要减少粗放型劳动活动的开展,如组织学生到校园内捡垃圾、让学生做宣传海报等。多设计一些密集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时动脑,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比如讲解“小鸟的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小鸟的家,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脑袋去分析,并积极创作自己的作品。将课外实践与课内创作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劳动能力提升。

3. 创新劳动技术教育评估机制

做好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估工作,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要想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定期深入到校园,对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技术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在评估校园的办学水平与教学条件时,将劳动与技术教学过程、成果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去,提高劳动技术教育能力的权重。只有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切身利益,才能使学校领导与教师真正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外界做好监督与评估工作,给劳动技术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能够给培养学生劳动能力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文章立足于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优化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学生劳动能力”这一问题。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强化有积极意义。只有全面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才能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对劳动技术学科教育的实际意义进行研究,重视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劳动技术活动平台,才是服务学生的正确举措。

参考文献:

[1]劳欢娟.劳动技术――唤醒一批“沉睡”的孩子[J].小学教学研究,2013(11).

[2]万成.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滞后的原因与应对[J].教学与管理,2009(08).

第7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说:"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我们必须弄清楚、讲明白的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就是要为社会主义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才。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所用,甚至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敌人、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者,那么,我们的教育则是一种从根本上失败的教育,是我们教育的失职和失败、耻辱和悲哀!必须把教育同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民族的复兴丶人民的需求联系起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怎样培养人才?用的话说,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第8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关于教育应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综合教育等内容。这些职业教育思想在今天更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代职业教育也更有指导和启迪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自1848年首次发表以来,已经160年了。今天我们重温这一经典巨著,可以发现其中阐述了不大为人所熟知的职业教育思想,虽然当时马恩没有运用“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但职业教育思想却蕴含其中,在当代仍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中关于教育应 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本质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今天我们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之一。

一、《宣言》阐述职业教育问题的缘由

1.《宣言》诞生的背景环境需要职业教育和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19世纪30至4O年代,英国产业革命基本完成资主义机器大工业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机器大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迫切需要大批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手工作坊的学徒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由此备受关注。适应当时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 l9世纪上半叶,西方工业化国家已拥有了各类的技术学院、贸易学院和农业高等学校,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发展成熟起来。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和资产阶级教育实质的日益充分暴露,职业教育问题愈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宣言》的论证需要职业教育的成果与发展趋势的材料来做支撑。l9世纪中期,以英国蒸气机等机械的发明为开端的产业革命给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机械的使用,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原来的手工业者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英国、法国、德国、普鲁士、美国等国家纷纷在学校进行职业教育,以此发展经济。如英国的产业革命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统计,从 1770年到 1840年 ,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倍。《宣言》解剖了资本主义制度,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发生 、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阐明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创建者的伟大历史使命;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惟一道路……所有这些,自然要论及职业教育成果与发展趋势,不能回避职业教育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宣言》中关于职业教育的思想

1.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

《宣言》指出,“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 的工 厂劳动。把教育 同生产结合起来” ,等等。指出,无产阶级的教育必须将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在《宣言》和其他著作中反复出现过,可见,它在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极重要 的地位 。

马克思认为,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一定年龄的儿童都应成为“生产工作者”,“教育必须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他们都“必须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双手劳动”。他主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应结合起来,受教育者要做到通晓现代工农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掌握现代生产工具的技能技巧。根据《宣言》提出的这个时代背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首先是指初等教育和工厂劳动相结合;其次是指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再次是成人教育。马克思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尽管当时的职业技术学校数目 较少,还处在早期阶段,但恩格斯 1880年在《致敏 ·卡 ·哥尔布诺娃》的信中却认为:毕竟它们在当时都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好形式。可见,《宣言》中出现了职业教育思想的端倪,为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关于机器和大工业的论述中较集中地阐述职业教育思想打下了理论基础。

2.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直接

来源于《宣言》,“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人的全面发展 的内容十分丰富。在马克思 、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而 自由的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宣言》指出,大机器生产时期产生了教育的需要,但这种教育却使人异化,它违背了教育的宗 旨——人的全面发展 ,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和扭曲。马克思认为 ,全面发展的人应是智力和体力充分 自由发展的人,每个社会成员在道德、智力、体力各方面都能发展到他可能发展的最好水平,即让人的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 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 自由的人。”他主张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可见这种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是提高人 的各方面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这一思想被《资本论》所发展:“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韵人的唯一方法”。

三、《宣言》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迪意义

1.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对职业教育有以下启示:

第一,对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职业教育是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阵地,它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这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于我国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从而致力于培养造就运用新的科学技术装备社会生产、促进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富裕与和谐发展,消除对职业教育的误解。

第二,对职业教育的途径有启发作用。在当时,由于儿童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但同时又应该接受初等教育,所以当时有了初等教育半工半读的实践。虽然这是初等教育在《宣言》语境中的一种儿童无奈的选择,但对于今天的职业教育途径,仍具有启示意义。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培育人才特色明显,对毕业生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创设校企合作“订单式”定向班(如诺基亚班、丰 田班)、“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班、产教结合班等等,可有效保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校、企、生三赢。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职业教育有以下启示:

第一 ,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指导作用。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认真贯彻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综述》中提出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 ”作为教育的四个基本素质目标和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 ,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第二,对推行“一技之长 +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指导作用。合格的职业人才必须岗位技能合格,综合素质良好的统一体,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同时加强综合素质培训,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这充分体现了《宣言》中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职业教育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要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结合本专业实际,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知识 、能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课 、实训课教学,大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校园文化熏陶、丰富的课外活动等促进全面发展。按照“一技之长 +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对发展个性与科学对待环境有指导作用。现代职业教育要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和条件。这与《宣言》中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去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 、学以致用;开设多样性的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同时,要引导学生科学对待环境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 自然的和谐 ;要丰富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总之,《宣言》是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其 中阐述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这为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激励着职业教育工作者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而努力奉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第9篇:劳动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 强化 职业劳动意识 教育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劳动,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因此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端正劳动态度,对学生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①这是我国教育理论特别强调的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和各类学校从教人员的关注。然而,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劳动意识的培养”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应与时俱进,并赋予其新的涵义: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理性劳动、家务性劳动、公益性劳动意识的培养,而且是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职业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针对多年来人们尚未意识到的然而又客观存在的学生求学、学校教育忽略职业劳动目的性这一现实,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仅就中等职业教育层面略谈拙见,以期同仁共同关注和讨论。

一、 职业劳动意识缺失已成为求知学艺的严重障碍

多年来,“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口号不绝于耳,它的局限性在于误导学生为学习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失去了职业劳动的目的性,相当多的学生只知道走进学校就是为了上学,却未必清楚上学的目的是为将来成为职业劳动者,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现象长期存在。论及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列出种种,诸如职业劳动意识空白导致人格扭曲;职业劳动意识淡漠导致职守不忠;职业劳动意识虚无导致资源浪费等等。然而,对于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中专生来说,职业劳动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他们求知学艺乃至智力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不仅是因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②”,更因为他们职业劳动意识缺失而拒绝学会改变自然界的劳动技能所造成的。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理性劳动意识极差,而潜意识中的好逸恶劳心理倾向,在失去职业劳动角色锁定的前提下,更是恶性膨胀。惧怕求知,拒绝学艺,逃避教育,陶醉于吃喝玩乐就成为被高中升入大学这班直通车的部分中专生的生活方式。这部分人既无职业目标设定,也无职业劳动角色认同,更无职业劳动者的追求。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难以自拔,其思想深处既无自食其力的观念,也不懂职业劳动是自己谋生存、求发展、创业绩的人生平台。因此,这部分学生缺乏受职业劳动规范及市场规则制约的责任意识,更无求知学艺的欲望和动力。可见,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职业劳动意识的健全需依赖政策舆论的科学导向

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生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③在我们这个崇尚劳动、赞美劳动的社会里,虽然舆论有偏于理想化的倾向,但仍遵循着科学的轨迹肯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虽然政策更倾向于现实,有时也与科学原理有些相悖。脑体倒挂的收入分配政策的逆转如今已走向了它的极端,在“劳者难获,获者未劳”的社会财富分配事实面前,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得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有人格上的失落。

舆论导向与政策导向南辕北辙,致使有人指责倡导“劳动光荣”已成为事实上真诚的谎言和善意的欺骗。低收入的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市中的工人等劳动阶层与高收入阶层在劳动付出上存在的巨大反差,正在暗示着人们去寻求升官发财或投机赚钱等获取非劳动收入的捷径。同时也反映在正在求学的中专生的心理中。他们或恐惧将来成为职业劳动者,或热衷追求成为商业投机者。与高校学生非官即商的追求相比,他们在格调上低了许多,关键就在于他们都不想扮演职业活动中的劳动者角色。

对此,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但学校教育绝不可因此半途而废。相信党和政府在关注劳动者群体时会调整相关政策,以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重振“工人阶级”雄风,重塑劳动者形象,重树劳动光荣的理念。

三、职业劳动意识的形成寄托于职业教育的强化训练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可谓任重道远。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④“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⑤上述教育方针不仅明确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在于强调了受教育者在生产劳动中职业劳动能力的训练以及职业劳动意识的培养这一核心与灵魂之所在。时至今日,我们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有关劳动能力训练和劳动意识培养这一要旨上,尚与既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强化此要旨的训练。

(一)从职业角色定位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刚刚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中专生,正处于职业劳动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对他们不失时机地进行强化训练。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他们刚刚入学之后,就要结合相关专业进行职业目标设定,以便使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让他们既具有在校生的身份,又具有职业人的身份,这种学生加学徒的双重角色,有利于他们尽快确立职业劳动意识。这种教学模式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广泛流行,并构成该国职教的一大特色。这种教学模式的确需要我们认真借鉴并作为教改的新课题。

具体操作中,职校要注意职业目标的设定及职业角色的定位,要贯穿于全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从学习到生活,从理论授课到实训操作,全方位营造职业角色的外部环境,以促使学生产生对自我职业身份的心理认同,形成良好的职业人行为习惯。

(二)从职业技能操练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在于专业实训操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专业实训操作是促进学生形成职业劳动意识的重要资源,必须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这是强化职业劳动意识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要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专业实训操作这一形成职业劳动意识的重要资源,关键是不能把专业实训单纯地当作巩固知识并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它同时更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形成与价值观念的塑造过程。因此,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遵守技术规范,更要遵守岗位规范和劳动纪律,使他们真正感到上岗操作的实习生就是一名上岗任职的员工,潜移默化地认同自我的职业角色,以固化职业劳动意识。

(三)从职业劳动成果体验上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

欣赏劳动成果,注重业绩与功效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偏好,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这种心理偏好,是促进学生职业劳动意识形成的第三个重要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会形成相应的业绩成果,会在活动中深受激励。尤其是在学习活动、实训活动中,当编程课题的完成、某部件的装配成功、网络布局的开通、零件加工技术的达标,都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欣喜。教师要努力发现并及时总结学生的成果,更要刻意把学生的这种情绪提升到职业劳动的高度,进行职业劳动意识教育,由此会加深他们体验职业劳动收获的喜悦,享受职业劳动的乐趣。学生在欣赏、享受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价值,更增强了对职业劳动的认同。

从职业劳动角色的定位,到职业劳动技能操作,再到职业劳动成果的体验,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封闭的职业劳动意识强化教育主干系统,其分支系统有待于在实际运作中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综上所述,学校强化学生的职业劳动意识教育,实质是确定知识、技能与职业劳动三者关系,使学生求知、学艺的活动确定在相应的职业目标上,定位在相应职业角色并构建在职业劳动的平台上,使学生得到职业劳动意识的心理与技术上的支持,从而培养出有知识,有技能,适应劳动市场需求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更是中等职业教育面对市场需求的新挑战。

注释:

①李清雁,欧阳君主编.教育学:91.

②转引自章志光主编.心理学:40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08.

④转引自黄济著.教育哲学:103-104.

⑤转引自黄济著.教育哲学:105.

参考文献:

[1]李清雁,欧阳君主编.教育学.吉林音像出版社,2000.

[2]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