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装备制造业论文精选(九篇)

装备制造业论文

第1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投入产出效率DEA

一、引言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其主要思路在于通过对决策单元(DMU)进行线性组合构造有效前沿面,通过解每一个决策单元相应的线性规划来判断该决策单元是否位于有效前沿面来评价其相对有效性。DEA方法自问世以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有不少学者应用此方法对不少领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马占新,唐焕文利用改进的DEA方法对东北某省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叶世绮,莫剑芳利用DEA方法中的C2R模型对四个经济特区宏观经济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C2R模型来评价1998年~2007年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的投入产出相对效率。

二、C2R模型基本思想

在一个经济系统或一个生产过程中,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DMU都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其中Xj=(x1j,x2j,…,xmj)T,Yj=(y1j,y2j,…,ysj)T,(j=1,2,…,n)为决策单元的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向量。则DEA方法的C2R模型线性规划问题如下:

假设上式线性规划求得的最优解为λ*,S*+,S*+,θ*,则基本结论如下:当θ*=1时,表示与生产可能集中所有投入产出模式相比,DMUj0的投入向量己不可能被等比压缩,也就是说此时加大投入不会再增加产出,显示了该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即DEA有效。当0<θ*<1时,即DEA无效。当λ=1时称为当年规模收益不变,表明当年达到最佳产出规模;λ<1时,称为当年规模效益递增,且λ值越小规模递增趋势越大,表明在这一年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入,能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λ>1时称为当年规模效益递减,且λ值越大规模递减趋势越大,表明在这一年里,即使增加投入,也难以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甚至得不到原有的产出。

三、实证研究

1.工业行业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从技术和经验上,DEA对DMU个数有如下要求,一是参考集中的DMU应该具有“同类型”特征,二是通常认为参考集元素的个数不少于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二倍为宜。除此之外,还应该避免输入(输出)集内部指标间的强线性关系,经过全面系统的分析,确定四川省装备制业业效益评价的输入指标为:固定资产投资、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确定输出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外销产值。由《四川省统计年鉴》整理出10年(1998年~2007年)各指标的数据,因篇幅有限,略去投入产出表。利用EMS软件实现,计算θ、λ和k值,得出DEA结果如表所示:

2.结果分析。(1)由表可知,在1998年~2007这10年中,2004年和2006年、2007年这三个年份的投入产出效率值θ=1,这三个近期年份相对于其他年份来讲,投入产出状态已达到最佳,投入无冗余,其固定资产投资、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投入都已达到最优程度。(2)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的其余几个年份均为DEA无效,说明资源间组合未达到最优,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规模递增的单元均为技术无效,说明规模效益递增的取得大多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对技术依赖不够,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这与四川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长期以来,四川的装备制造业过于依赖资源型生产,在技术领先、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却发展不足,处于“三高一低”的局面。且由于装备制造业占到四川省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0%,其产业内的资源利用率等现状,间接造成四川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3.对非DEA有效的单元的改进。保持现有产出不变,根据公式x=(1-θ*)xn+s-*可计算出各个投入指标可节约量,即现有投入的投入剩余。保持现有投入不变,根据公式y=s+*可计算出各个输出指标可增加量,即现有输出的产出亏空。由此可算得装备制造业的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若为306.9727万元、财务费用若为12.9737万元、利息支出若为220.8926万元,可得到其最佳产出组合为工业总产值301.7067万元、外销产值8.1305万元,使该年达到DEA有效,即经营效率最佳,其他年份同样计算。

三、提高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相对效率的建议

综上所述,提高现有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远比增加投入资源更重要、更有效。一是建立技术中心。由国家投资,依托东汽等大型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工程所、东华工程科技公司、四川大学、重庆钢铁设计院等单位,组建国家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使之成为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的龙头。二是增加科技投入。建议设立部级的新材料创新基金,省、市两级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对重大科技攻关予以大力扶持。三是加强科技合作。引进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与国内国际的大型制造企业合作,争取摆脱资源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向技术含量高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J].科学通报,2000.4

第2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1.1政府推动贯标型模式

在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初期,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主要是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进行,循环经济标准的实施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1)强化全员培训。通过大量的宣传、培训、研讨、交流等形式使企业员工熟悉国际能源和绿色制造准则,提高循环经济标准化意识,树立以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为主线的大局观念,在注重循环经济标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利用标准来规范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实力。

(2)强化依法管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贯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使之全面渗透于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设计、生产、投入、厂区环境、工作生活等重要环节。通过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管理制度来安排好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明确职责分工,调整好内部关系,规范工作流程。

(3)强化依法贯标。凡是国际上通行的、涉及同行业产品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都要成为全员无条件遵从的标准。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每个员工的贯标行为,扎实推进贯标工作,在企业内形成了解标准、重视标准、贯彻标准的良好氛围,以贯标改善企业运行状态,进一步夯实企业规范管理基础。

1.2市场导向采标型模式

在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中期,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健全,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循环经济标准化经验,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企业主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国际上同行业先进企业标准。在市场导向采标型模式下,企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1)重构企业经营目标。明确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体地位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彻底转变单纯追求利润额经营目标,更多关注生态安全与社会福利增进等目标,走绿色创造发展之路。重视标准化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将标准化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使标准化工作卓有成效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服务。

(2)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产品研发为切入点,将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包括市场调研、开发设计、工艺工装、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市场营销等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制定实施产品标准化策略,增强产品的适用性,使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销售收入水平,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3)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张金梅: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模式研究水平和产品特点,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在内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将标准化工作融入到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工艺制造、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中去,用标准来规范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以期达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不断进步。

(4)创新采标工作机制。摆脱为了采标而采标的带计划经济色彩的采标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实质性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把采标与自主开发、产学研合作、引进技术消化创新、加速技术创新步伐等多种研发方式相结合,坚持科学采标、主动采标。通过采标工作,实现自主创新,从而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1.3标准主导参与型模式

在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健全,企业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在这一阶段,企业具有了较强的循环经济技术与标准化科研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循环经济标准化经验,能够自主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根据市场需求,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并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标准,促进技术的产业化和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已完全融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精益制造之中。在标准主导参与型模式下,企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1)以持续采用国际最新标准为基点,创新并形成更高的企业标准。为适应企业技术进步及满足市场需求,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国外标准最新版本,在消化、理解、吸收和转化的同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加大企业标准的系列化、通用性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力度,使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间的衔接更加合理。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准创新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联动。加强对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信息、产品使用信息和竞争企业产品实物质量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坚持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为主导,把技术开发工作纳入到标准化工作的轨道上。重视研究和推广能够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与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建立横向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开发平台,推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其综合应用开发,促进技术与标准的融合。

(3)以提高研发能力为动力,参与制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不断提高每年投入标准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专利技术研究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将人才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列为企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深刻认识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以及标准对企业形象提升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努力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工作,显著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4)以质量持续改进为支点,不断优化产品标准。产品的演变与发展日新月异,标准必须及时适应市场与技术快速变化和发展的需求,不断注入新的、先进的内容,用以指导企业科学生产,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国家标准和市场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以低碳设计促进标准创新,推进标准化工作逐步走向国际化。通过持续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标准质量,在实现企业可持续低碳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国内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顺应国际化的潮流,抓住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掌握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实现我国从被动采用国际标准到主动引领国际标准制定的突破,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2结语

第3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一.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共生评价模型在产业经济学领域,所谓“耦合”一般指两个产业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两产业子系统间的耦合形成耦合系统。产业经济学中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法就是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系统,采用囊括多指标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分析和比较二者在不同区域的综合协调发展状况。本文运用基于耦合协调度构建“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共生评价模型,分析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共生状态,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第一、共生与耦合协调的核心都是合作与协同。从内涵看,经济学角度的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为了提高各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展开功能上的合作,从而形成一种相互依存、优势互补、联系密切、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耦合协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通过各种作用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现象,且在两个产业形成的统一整体和谐一致。因此,共生与耦合协调是相通的,它们的核心都是合作与协同,无论是耦合协调还是产业共生都是指两个产业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齐振宏等学者运用生态学中共生的种类即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等原理对耦合进行了分析[9],为产业共生与耦合协调的统一性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共生与耦合协调都具有融合性、互动性、协调性等共同特征;第三、耦合协调度分析法与目前普遍运用的投入产出法相比更具优势:耦合协调度分析法需涉及众多指标,因而能更全面地反映两产业的共生关系,且可以进一步分析影响两产业共生的内部因素。

(一)构建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评价模型参考相关学者文献,本文构造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评价模型,其公式如下[10]:D=(c•T)θ,c=2u1u2(u1+u2)槡2T=au1+bu2上式中,c为耦合度,c∈[0,1],c值越大,说明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不协调;D为耦合协调度,T为反映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两者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的综合评价指数,ui(i=1,2,…n)为构成耦合系统的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θ、a、b为待定系数,取θ=0.5,a=0.4,b=0.6[11]。ui=∑si=1λijuij,其中λij为各指标权重,uij为变量对xij系统功效贡献的大小,uij=(xij-nij)(mij-nij)(uij具有正功效);uij=(mij-xij)(mij-nij)(uij具有负功效),其中,xij(j=1,2,..n)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值,mij、nij是序参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共生水平评价标准。

(二)构建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共生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全面揭示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之间存在的依赖、协调和促进关系,遵循两产业的发展特征,本着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等原则,立足现行的统计核算体系,从产业规模、结构、成长和效益等四个角度,分别对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两个子系统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和18个二级指标的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共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得出的关联度均在0.5以上,各指标间平均关联度也在0.7以上,说明该指标体系是有意义的。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30位专家问卷调查,完成了生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构建的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共生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结果及分析收集2006-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及全国各主要地区的统计年鉴,获得相关原始数据。其中,装备制造业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器材、金属制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装备制造业等8个细分行业,生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开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堪查业等7个细分行业。

(一)评价结果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利用上文构建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得出全国31省市装备制造业和生产业的综合序参量u1、u2的值(如图1所示)和全国31省市的耦合协调度,并据此对全国各主要地区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共生水平做出判断。全国31省市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共生水平的具体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二)结果分析(1)全国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总体共生水平为“初级共生”,且近年间无明显变化总体来看,在2006-2009年间全国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水平一直为“初级共生”,全国“生产业———装备制造业系统”在融合、互动和协调发展等方面还不显著。另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值在2008年均比2007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1)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上海、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均有相当大的冲击;(2)2008年宁夏、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的生产业较2007年下滑明显,使得这些地区耦合协调度值的下降幅度较大。这表明我国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共生状况非常不稳定。(2)全国各省市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水平差异显著,发展不均衡根据共生水平的大小可以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分为三类:第一类“中级共生”类地区,包括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山东六省(市),其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子系统的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且二者的协调程度最高,D值都高于0.7,达到了“中级共生”水平,处于由非均衡共生向优良共生的发展过程中;第二类“初级共生”类地区,包括天津、辽宁、福建、湖北、重庆等20个省(市),其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平均耦合协调度在0.5-0.69之间,处于“初级共生”水平,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两产业间的融合、互动与协调发展还很不明显;第三类“无共生”类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D值平均水平在0.4-0.49之间,几乎没有实现共生,两产业自身的发展亦相当落后。(3)我国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共生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由东向西梯度递减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共生水平呈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态势。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的均值为0.70,处于“中级共生”水平;中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的均值为0.60,处于由“初级共生”向“中级共生”演进的阶段;整个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的均值仅为0.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刚刚达到“初级共生”水平,同时还有部分西部地区两产业之间几乎不存在共生。这一态势其实与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是一致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好,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就较高,两产业的共生水平也较高;较之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些,因此,两产业的发展均不如东部,其共生水平也就低[13]。这说明两产业共生水平的高低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4)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生产业发展水平滞后于装备制造业除北京、山西、上海、福建、内蒙古、海南、云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序参量高于或接近生产业的综合序参量,说明全国大部分地区生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装备制造业[14]。虽然,山西、内蒙古、海南、云南与的生产业的综合序参量高于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序参量,但是这些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并不发达,所以并不能就此说明这些地区的生产业的发展水平高。因此,就全国而言,只有北京、上海、福建等少数几个发达地区的生产业的发展快于装备制造业。生产业发展的滞后成为影响两产业共生发展的“短板”。

第4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本文通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和浙江五个省份199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和贸易比率较低,对辽宁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集聚水平、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笔者认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从存量改革入手,依靠内生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体包括分类推进国有企业存量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产业集聚度、发挥集群效应、加快区域合作、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度;贸易比率;存量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2013806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辽宁装备制造业是辽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是实现财政收入稳中有增、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和拓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辽宁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基本建立了体系较为完善、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可见,辽宁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因此,研究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探索辽宁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拓展与创新的有效路径,对助推辽宁产业振兴与经济增长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外学者在装备制造业发展领域的理论阐述,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对市场的竞争性以及产业组织的构建等内容。自马歇尔对微观经济进行了经典的解释后,市场理论的讨论便一直成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张伯伦等早期经济学家开创性的努力下,市场竞争和垄断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人们对经济领域微观部分的认识大大加深了。产业组织理论正是在不断汲取前人的营养下逐渐从微观经济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和发展为解释微观市场的主流理论。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辽宁装备制造业进行了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其一,通过全面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多角度提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对策。梁启东和刘晋莉[1]采用SWOT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进行分析,在总结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自主创新和集群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应对策略。郭长义[2]通过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系统论述了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之间的关系,采用实证分析法指出辽宁装备制造业需要通过改变产权制度、深化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技术层级与规范金融资本市场等措施提升整体竞争力。张青山和徐伟[3]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做了研究,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优势和劣势予以分析,指出辽宁装备制造业应从技术与产品、制造系统与企业、装备制造业基地、产业链高端化和发展潜力等方面提升自身的产业层级。魏玉芝和翟文[4]在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时发现,影响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企业上市数量、产品出口规模和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等方面,据此提出了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常丽[5]采用区位熵系数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就是延伸产业链,增加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技术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

其二,研究造成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指出今后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李姝和姜春海[6]指出,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其综合运用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加以系统分析,指出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技术创新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创新经费支出结构混乱和技术创新融资方式简单等问题。刘春芝等[7]认为,集群式创新才是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通过采取集群内企业合作、规范并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区域内部创新软环境建设等举措,达到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目的。邵慰和陶晓丽[8]则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视角,指出辽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所占比重太高,民营企业发展欠缺,提出了应大力发挥民营企业作用的建议。

此外,逄红梅[9]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2011年包括辽宁在内的27个省市装备制造业及子行业之一――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差值比较,对专用设备制造业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李绍东和唐晓华[10]使用226个装备制造企业及所在的产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与绩效的相关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尽管这些年来国内学者对于装备制造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而言,仍有许多问题没有涉及。为此,本文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研究采用了新的方法,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行业内各产业分布情况、劳动力水平和固定资本投入等因素进行测算,力争做到较为全面地衡量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期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增长与持续发展提供可操作的对策与建议。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比较

自马歇尔提出产业集聚概念以来,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不断进行深入探索,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研究。目前学界通常采用区位熵指标衡量产业的空间分布水平,测算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产业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区位熵指标是测度某一地区某一产业相对于参照地区的产业集中程度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LQij=(Lij/∑jLij)/(∑iLij/∑i∑jLij)(1)

式(1)中,i为i地区;j为j产业;Lij为i地区j产业的产出指标;LQij为i地区j产业的区位熵。区位熵表示i地区j产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比重与全国j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比重之比,其含义是假定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全国相同,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全国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时,意味着地区间存在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

通过计算某一地区某产业的区位熵,可以衡量该产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区位熵值越大,则集聚度也越大。

一般来讲,如果某产业的区位熵值大于15,则该产业就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优势。

为了充分了解辽宁装备制造业近些年的产业集聚程度状况,本文根据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和浙江五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度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1996―2012年的17年间,辽宁除2011年的产业集聚度小于1以外,其他年份均大于1,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在满足全省国民经济需求的同时,还为省外(含国外)经济体提供了数量众多的装备制造业产品。通过与吉林、黑龙江、江苏和浙江四省比较可以发现,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从自身纵向比较来看,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由表1可知,在1996―2011年的16年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由1996年的409下降到2011年的090,出现这一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即这一时期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工作正在有序地展开,一大批产能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资不抵债或发展前景渺茫的企业被破产、兼并或重组。

第二,从省际横向比较来看,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效果已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2000年以前,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区位熵水平要远远高出样本中其他四个省份。2000年之后的区位熵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基本保持在130左右,尽管辽宁装备制造业在东北地区仍然作为“领头羊”在发展,但集聚效果已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特别是江苏和浙江。可见,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高附加值产品的竞争能力较弱是困扰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市场的障碍。

第三,从发展趋势来看,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和集聚效果将会进一步提升。由表1可知,2012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由2011年的090上升到132,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说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贸易比率比较

为了进一步了解辽宁装备制造业与省外经济体的贸易条件,本文引入贸易比率这一指标,贸易比率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取贸易利益空间大小的重要指标,其是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通过将区位熵值减去1得到。本文测算的五省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贸易比率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份的贸易比率绝大部分年份为负,表明贸易条件恶化,交换效益下降,存在进口比率。其他三省份的贸易比率排名依次为江苏、浙江和辽宁,这三个省份的贸易比率均为正值,但辽宁的绝对值较小,说明辽宁的区域市场占有能力所代表的区域劣势较为明显,辽宁装备制造业在与区外经济体做往来时,其贸易条件仍有改善的空间。

从影响产出各具体指标上来看,比较五省份的C-D生产函数,受教育程度L的弹性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吉林、江苏、浙江、辽宁和黑龙江,其中,除黑龙江外,其他省份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各省份产业工人受教育程度对国民生产总产出的影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与吉林、江苏和浙江相比,辽宁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固定资产K的弹性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和江苏,可知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存量还是数量可观的,其对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影响性也不能小觑。产业集聚程度A的弹性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龙江、辽宁、浙江、江苏和吉林,表明装备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在辽宁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

从地理区位上来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因所处不同区域而呈现显著差异。五省份回归模型中,吉林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产出弹性为2 32464,远高于辽宁的3853,说明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劳动力素质不高、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弹性程度较弱。固定资本原值一项,辽宁的弹性系数为264,低于黑龙江的427,但与其他省份基本持平,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生产设备和固定资产投入发展状况尚可,但还有可发展的空间。产业集聚指数一项,辽宁装备制造业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为13445,较其他省份有较大的优势,表明辽宁的产业集群发展程度较高,集群的集聚效果明显。

从区域内部各指标要素来看,衡量1996―2012年五省C-D生产函数,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这一因素对吉林、江苏和浙江的贡献程度较大,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为这些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产业集聚程度指标一项在辽宁和黑龙江两地区表现地较为突出。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因素角度分析,对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影响较大的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其次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最后是固定资产原值。可见,今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更加突出集群对产业的扩散和带动效应,在集群内产业链条上增加横向和纵向的广度和深度。

五、存量改革与内生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鉴于过去三十余年改革的经验,人们原本以为通过“增量改革”的方式,新增的民营经济的“外部”力量最终会对原有的僵化而缺乏效率的“内部”体制进行整合,最终实现市场化的改革。然而,近年来的“国进民退”现象却令人们对此改革思路有着越来越多的质疑,这种“以外推内”的增量改革方式正在逐渐丧失其应有的动力。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增量,如果不能对存量进行有效改革,那么,增量的增幅就会受到限制,出现“存量不改,增量难增”的现象。因此,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还要从存量改革入手,依靠内生发展推动辽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针对五省横向比较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分类推进国有企业存量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与江苏、浙江的比较发现,辽宁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较低,除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辽宁装备制造业中国有企业比重偏高。由于国有企业更为偏好自制而非外部购买或协作,因而必然导致集聚效应不足。国有企业比重越高,则地区产业集聚越差。因此,辽宁应借国务院发文支持东北振兴、深化国企改革的有利契机,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是针对能源、电力、钢铁、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等垄断性行业实施存量改制重组,渐次引入非国有资本,实行企业股权多元化重组,成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资源整合,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放下包袱,淘汰劣势企业,形成新的市场势力。二是针对机械制造、农林牧渔业等竞争性行业实施存量转型升级,进一步向民营资本开放,通过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方式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推动现有企业向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步转型升级。

第二,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发挥集群效应。虽然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效果远远落后于江苏和浙江,但通过五省生产函数比较发现,在影响辽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各项指标中,产业集聚度位列第一,其次是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最后是固定资产原值。这表明产业集聚效应是拉动辽宁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辽宁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一是注重发挥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作用。在产业集群较为发达的江苏和浙江等省份,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产值已经占到50%以上,相比而言,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却只有大中型企业的骨架,缺少中小型企业的身影。因此,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要想进一步发挥集群效应,必须在发展大企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加快发展中小型民营装备制造企业。二是协调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城市关系。辽宁已经形成了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基础产业、配套服务、金融支持和政策保障等方面都已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经济体系。这种彼此分割的小区域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结构,对区域内的要素进行高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区域间的条块分割又会给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产业集群可能会因地处两个产业区而出现市场分割、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现象,以致破坏了区域间的正常经济关系。因此,在鼓励发展城市群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协调其与区域产业集群的有机联系。

第三,加快区域合作,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通过前文的比较可知,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贸易比率较低,产品的交换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深入发展必须扩大开放、锐意改革,使装备制造业产生最大的“红利”。一是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投资者以购并、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改组改造中,在涉及外资入股的问题上要有胆量、有魄力地取消比重限制。二是允许区域外企业依法购买金融资产公司的不良债权和股权,并对其拥有的资产进行重组和处置。三是积极引导外部投资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相一致。四是鼓励区域内条件成熟的企业走出去,大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五是优化投融资环境,为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对五省的比较发现,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吉林、江苏、浙江、辽宁和黑龙江,辽宁排名较低。但五省拥有普通高校的数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江苏、辽宁、浙江、黑龙江和吉林。

根据教育部2014年7月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 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其中,江苏134所,辽宁104所,浙江82所,黑龙江78所,吉林52所。截至2014年7月,辽宁拥有普通高校104所,在全国总排名第7位。但是,若以平均多少人“拥有” 一所高校来排名的话,辽宁每4210万人“拥有”一所高校,在五省比较中排在最末位,并且在全国总排名为倒数第5位。因此,辽宁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加大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扩大高校的数量与规模,培养和造就高质量的专业人力资本。可以采用增加民办、私立高校的方式来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和培养方式问题。二是加强产学研用的无缝链接,改变“先有成果,再找企业”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明确应用科研要以市场为导向、紧盯需求的原则,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机制,实现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进而推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梁启东,刘晋莉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5):40-44

[2]郭长义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4-118

[3]张青山,徐伟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对策[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89-296

[4]魏玉芝,翟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6):77-78

[5]常丽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与提升战略改革与战略[J]改革与战略,2011,(9):145-148

[6]李姝,姜春海基于技术创新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5):82-88

[7]刘春芝,丁玲,夏晓蕊集样式创新: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路径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6):5-8

[8]邵慰,陶晓丽基于制度创新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6):47-50

第5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营销安全;预警管理;装备制造企业

中图分类号:TE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80-02

1大庆油田装备制造企业

1.1 油田装备制造企业的现状油田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是根据该企业所在的区域油田的地理特殊性,提供适合该区域油田采油中使用的地面装置及地下设施的企业。而大庆是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这样特殊地域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其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势必存在很多有别于其它企业的特点,只有针对其独特性研究,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从亏损大户到赢利明星,中国石油的装备制造业可以说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道路。2003年全行业刚刚实现扭亏为盈,2006年就实现了5亿元的利润,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而“十二五”将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形成与分化的过程。油田装备制造业伴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装备制造业迅猛的跃进,已经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迅速扩大的善业规模,产品综合性能的告诉提升,使得高科技产品攻关获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了9000米超深井钻机、顶驱、大口径高钢级钢管、快速测井平台、中大功率内燃机、大功率烟气轮机等新产品。油田装备制造的业内人士把“十五”以来称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春天”。面对这样的温暖,企业应该考虑的是,春天过后还有冬天,未来的发展如何,取决于是否能够居安思危,理性分析当前形势。这样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营销策略,那么,很多方面都会遇到瓶颈,过速的发展,没有一个好的软件支撑,将会带来拔苗助长的后果。

1.2 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前景国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除了创新意识,人才技术等因素外,国际化经营薄弱是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受到很多制约。不少企业技术与管理现状严重影响效益和发展。因此,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好机遇,通过深化改革,在体制上突破瓶颈,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

油田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要了解环境,掌握市场,注重营销安全。打造国际竞争力是装备制造业适应未来全球竞争、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装备制造集团总部以利润为中心,除人事财务外,重点抓研发中心和国内外销售服务网络,打造国际化品牌,营销服务一体化,促进国际化发展。

“行业的边界已经被彻底打破,客户的需求就是边界。”这句话已经很明确的反映出目前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营销的核心,就是安全。只有做到了安全的营销,才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当营销出现危机,企业能够准确的对其进行预警,那么,危机就会被规避,营销的安全就会得到保障,由此可见,营销安全的预警将会是装备制造企业的核心体系。

2油田装备制造企业的营销安全理念

油田装备制造企业越来越专业化、规模化,各个油田的采购范围从一个区域扩展到全国所有的油田装备制造企业,而油田装备制造企业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只有那些产品质量好、供货及时、售后服务质量好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逐步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而差的企业逐渐淡出本行业。

随着中国与国际间石油开采合作步伐的加快,以及全球石油装备采购的中心向中国移动步伐的加快,中国的石油装备逐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给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挑战,怎样在国际竞争中获胜成为装备制造企业目前需要重视课题。仅仅靠优良的产品质量,竞争力的价格,售后服务质量,是不足以取胜的。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确保企业营销安全,在出现风险和危机的时候,能够准确的为企业预警,成为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

3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营销活动,从实质意义讲是指营销流在营销线上的运动过程。该过程是由一系列要素支撑,并有其自身运动规律。因此,当营销流自身某些要素产生变化,企业也必须相应采取变化,以适应新的规则从而保持营销活动正常秩序。反之,若企业不能意识到或者意识到而未相应改变,定会产生营销危机。所以,这些需要当企业不能明显意识到风险和危机的时候,能启动一套预警系统,来警示企业可能发生的营销危机,这样,就会降低要素发生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企业利益的冲击。因此,在企业营销过程中推行营销安全管理已成必然趋势。

3.1 指标的选取方法①理论分析法。从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中得知,营销安全预警理论等应该选取适合本企业相符或者相近的营销安全指标,并对指标加以科学分析,依据结果确立初步的营销安全预警习题。②调查分析法。调查包括访问专家,掌握该企业的营销数据,发放问卷调查等。

3.2 指标选取原则①敏感性原则。所选的预警指标与目标之间有函数关系,预警指标作为一个自变量,它的变动必然引起因变量一目标的变动。只有当自变量与因变量有高度的相关性时,这个指标才能选作预警指标。对敏感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证调查结合统计中的相关分析来解决。②异质性原则。不同的指标之间之间只能反映出不同的内容,选取异质预警指标,若不同指标所反映的是同一内容,则称之为指标两者间的同质性高,因此选取时应当选择一个最为敏感的指标数值作为最终确定指标。可以对指标进行肯德尔和谐系数分析,当和谐系数L~0时,这样才可以确定最终指标值。③全面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范围应当包括能覆盖企业营销安全的不同方面,既要全面,又要精准到位,这需要借助大量的取证调差和数据验证来解决。④定量化原则。选取的指标可以量化。量化不成的就没法相互比较,也就难以做出较为客观性的判断,一般客观性的指标都是可以量化,对于主观性指标的量化需制定出一套具体的量化标准,借助专家多方意见加以量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量化,其进行移植性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3.3 体系的建立安全预警理论,是企业营销安全的理论核心。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得当准确,是企业营销安全的保障。根据前人总结的营销安全预警理论,构建出企业营销安全预警模型(图1),这是企业建立的一个以营销安全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早期营销安全预警体系。

企业营销安全指标的确定是十分困难的工作,要量化这些指标更为困难,因此,有几点是需要说明的:①要进行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做好对指标值进行量化。②量化方法有主观法与客观法。客观法准确,主观法不太准确。③主观法虽然准确度不够,但是相对于完全不量化的笼统判断而言,主观量化法的准确度又高得多。因为有许多指标是根本无法进行客观量化的,在主观量化与完全凭主观笼统判断之间,前者就更为准确。④主观量化法除了可以界定安全的层度外,关键是我们可以完整地分析安全的广度和深度,借助量化过程,可以加深对安全状况的了解,总比没有任何标准的笼统估计科学得多。⑤任何主观量化指标,只要进行层层细分,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客观标准,对这些细分标准进行有权重值的综合统计,可得到有客观基础的主观分数,相对于简单的估算要精确得多。

4预警警限的确定方法

4.1 专家意见法确定该方法主要是通过专家组合讨论来给予各个预警值表的五级警限。为保证意见的客观性,对其的评定结论,还需要进行肯德尔和谐系数检验,直到达到高标准的一致性。方可确定为最终的警限值。

4.2 效标法确定效标法确定是以企业营销安全管理特别突出的企业为效仿基准,通过检测所获得的最终结果即可作为警限标准。但是作为好的企业,并非各个方面都是很突出的,所得标准也并非完全准确。因此,也可以从反的方面,即以营销失败企业为基准,将其结果作为警限获得部分结果数据。但都是体现在局部方面的借鉴,而非完整的惊现标准。

4.3 经验总结法确定此方法是通过企业多年从事营销安全管理经验而确立的一套安全预警警限,其中包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这也是国内最常见的一种确立预警警限方法。然而,实际情况中,既是企业有标准的预警警限,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予以适当修正,以与企业自身实际相符合。

5小结

5.1 油田装备制造企业营销安全预警指标总值所反映的是该企业营销安全的总体水平,并不能实现对企业营销安全的全面预警和预控。因为作为一个企业,就算有相当好的安全总值,但若是在哪一方面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就难避免使其陷入危机。因此,工业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应当相对于每个具体的安全指标,只有每个安全指标运营到位,才能实现完全的营销安全预警和监控。营销安全预警指标总值对企业并不非没有实际意义,从营销指标安全角度来讲,它可反映企业营销安全整体总况。检验企业营销管理的整体水平,还可作为预测企业营销安全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基准。让企业时刻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时刻明白企业实际状况与预想安全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制定和弥补有效策略,提高企业安全营销管理整体水平。

5.2 选作企业营销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指标应当遵行遵异质性的原则。但是在现实中,有些指标数据是难以获取的。所以就要引进近似的代指标。即如其他测试数据一样,选用同性质的其他指标数值来代替某一类似的预警值表数值。在确定数值结果时,应当选用同质指标数值结果,并标明同质指标数值与正选预警指标数值之间的同志系数做好排序,便于企业评估选用时作一参考。

5.3 企业构建好营销安全预警系统后,应根据企业活动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管理。作为对企业整体全方位监控,并对企业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危机进行预警,灵活性和策略性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是否能避免营销事故和营销危机的发生,就看是否对营销安全预警管理系统推行的是否到位。

参考文献:

[1]李蔚.论营销安全[J].商业研究,2000,(9).

第6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教材改革;海洋工程;工文交融

作者简介:刘珍(1982-),女,山东阳谷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讲师;嵇春艳(1976-),女,山东青岛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11年质量工程课题立项建设精品教材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29-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是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为迎接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大发展而新增的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该“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现代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学生应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

尽管20世纪初就开始有工程师从事海洋工程应用工作,但海洋工程学科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出现在一些大学内,所以,海洋工程教育相对来说是很新的领域。探索水下环境、发展近海石油及天然气工业、海岸保护和港口的扩展推动了海洋工程的发展。1947年在美国墨西哥湾建成第一座钢结构平台,从此海洋平台经历了从固定式平台到深海spar平台的演化,而目前所能达到的开采水域也超过了3000m。海洋平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与陆地结构相比,它所处的环境条件十分复杂且恶劣,承受着多种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随机荷载。海洋平台装备更新发展迅速,目前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深水化、信息化。以往的教材鲜少对深水中的海洋平台设备和系统进行阐述,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海洋工程装备最新进展的需求。为此,学校重点编写了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的核心理论课程的教材――《海洋平台设备与系统》。本教材的编写以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专业学生的学习为目标,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而且增加了生产实践环节。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紧密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培养人才,注重建设与改革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注重课内教学与开放教学相结合、注重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考核与培养目标相结合”。对于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应如何与课程改革结合等问题的研究似乎还缺少深入,导致素质教育实践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实践中仍有失偏颇。[2]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学校应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解决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对于那些基于海洋工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发展起来的高科学技术和前沿领域,教材着重从基础层面上去寻找和分析它们的根,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基础论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这个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要做一些相对深入的分析和思考。[3]

一、培养目标的变化

教材旨在满足海洋工程专业的特色培养,以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或制造管理型工程师培养为重点,以工程执业的基本资质为导向,借鉴国外优秀工程师培养的先进经验,探索并形成具有“工文交融”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以“工程教育”为重点,建立“工程”与“管理”、“工程”与“技术”相融通的课程体系,树立“现代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观念。专业建设目标明确,特色显著,要在海洋工程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性能、水动力学性能等方面形成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能力突出,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背景,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卓越工程师;要求学生具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特色,满足海洋工程领域对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应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程素养突出、综合素质优秀,掌握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基础理论与海洋工程装备现场制造的专门知识和关键技术。

本科阶段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3+1”模式,3年在学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创设校内学科导师加校外工程导师的“本科双导师”制来配合完成人才培养。实施“双导师”制专业的所有学生均按专业和兴趣组成学生团队,导师为团队建立档案和能力培养计划,通过实践项目来组织实施。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并逐步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政策和结构的调整

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培养学生建立海洋工程的整体知识框架,了解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流程,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形成专业知识复合,逐步形成从平台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生产设计到海上项目运行控制、运营管理整个过程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以及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程第一章综合介绍了海洋工程装备概念及体系,总结了目前为止世界上主要海洋工程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正在向大型化、深水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等趋势发展。我国在海洋工程技术方面特别是深海装备领域与世界先进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密切跟踪国际深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是我国大力发展海洋开发事业必须先期进行的工作。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国内及国际海洋工程整体发展现状,才能从实际出发攻克国内各项空白的海洋工程关键技术。教材从第二章到第七章详细讲述了包括固定式海洋平台和浮式海洋平台等各种先进工程装备的组成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工艺和流程的基本原理、方法。最后一章以一个浮动半潜式平台为例,详细介绍了半潜式平台水动力性能试验。半潜式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深水海洋环境中应用最好的一款平台,是我国海洋事业进军深海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针对该平台的水动力性能测试专门设置了一章试验课,使同学们充分了解模型试验的目标平台、环境条件与数值计算理论,还对目前海洋工程中应用较多的SESAM软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此试验在江苏科技大学实验室进行,学校实验室是江苏省船舶先进设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具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中心”。实验中心拥有大型拖曳水池、风浪流综合试验池、波浪水槽等重型实验设施和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海洋工程专用软件SESAM、ANSYS、CAD/CAM等软件系统,完全能够满足本章的软件教学和试验教学任务。

为了配合教材正文,在每章中还插入一定数量的专题,介绍海洋工程前沿的知识和海洋动力学的新成果的短文,同时还列出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用于开扩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代海洋动力学家的思想。针对目前学生对理论理解能力和对现象的解释能力差这一实际问题,对教材中习题作相应改革,增大了习题量和信息量。习题分A、B、C三大类,其中A类题属于理论分析题,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B类题属于基本训练,题中含有丰富的海洋动力学及海洋工程类知识,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C类题属于综合性应用题,用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让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三、生产实践环节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变化,还增添了生产实践环节。江苏科技大学与国内知名海洋工程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联合办学,拥有多个海洋工程的实习基地,完全能够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学校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同时为了拓展合作领域、满足对海洋工程方向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与国内知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烟台莱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多个海洋工程方向的实习基地,为海洋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条件。

本专业学生在企业阶段主要学习海洋工程结构物制造技术、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海洋工程技术前沿等结合企业实践的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及平台总体设计、企业海工项目实践及海上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具有海洋工程领域企业实践经验,掌握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设计、建造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特别是在海洋工程装备规划设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管理与控制工作中具有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形成管理计划和预算,组织人力和资源来确保工作进度,能够胜任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及制造项目中的关键岗位,能够成为具有适应海洋工程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端性的卓越工程师及精英人才。

四、教材改革的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具有建立海洋工程装备结构的数学和物理模型的能力,得到海洋工程强度问题分析的训练;具有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形式选型和论证的能力,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及海洋环境可独立完成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形式选型及论证的全过程工作;具有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及软件解决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管理、模拟仿真等;具有可以应用各种手段获取资料、信息,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能够收集、分析、判断及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本课程教材的改革,培养本科生具有不断获取知识,紧密追踪学科与技术发展动态的能力。通过深入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及制造企业工程实践,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分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实际应用问题。初步具备工程应用能力,具有至少1年的工程实践经历,能综合处理工程现场问题。同学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在建立海洋工程装备结构的数学和物理模型、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形式选型和论证、海洋工程装备初步设计、海洋工程装备强度分析与计算、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管理与控制、解决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等环节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钟志光.论大学生的培养目标[J].娄底师专学报,1988,(1).

[2]宋素芬.大学生素质结构与工科课程改革[J].嘉兴学院学报,

第7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振兴路径;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3-0159-04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它是国民经济的脊梁,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升级的手段和国家安全的保障。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重庆从抗战开始就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振兴重庆装备制造业,对保证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

1.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装备制造业是指资本品的制造业, 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近年来,世界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呈现出六大特征:一是地位基础化;二是经济规模化;三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四是跨国并购加剧;五是产品高技术化;六是装备制造业全球化,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

2.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趋势

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世界装备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全球化战略已是指导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并向集群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1)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由于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全球化合作日趋加强,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集群化发展趋势。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产业集群(clusters)理论是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ter)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德国的索林根的刀具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群等,都是世界上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

(3)信息化发展趋势。当前,装备制造业正向全面信息化方向发展,其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IMS)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并向制造智能化方向发展。从技术发展特征看,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化;从产品发展看,表现为产品的高技术化,即产品的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从系统管理角度看,表现为集成化(包括系统集成、软件集成、技术集成和接口集成)和网络化。

二、重庆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1.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出版)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都会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获得比闭关锁国更多的利益。李嘉图的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单一要素经济中,生产率的差异造成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决定了生产模式。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认为,各个国家(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富,各个国家(地区)使用其最丰富的生产要素分工生产产品,经过国际贸易,获得最大效益。按照要素禀赋进行分工,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利用,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减轻稀缺要素的瓶颈制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各地应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情况,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建立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模式,避免地区间产业同构。由此,重庆应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产业或条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做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2.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国防科研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重庆装备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类,以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内燃机、机床工具、大型输变电设备和水电设备、武器装备、船舶等产业和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比较优势明显。

(1)汽车产业。《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对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了较全面地规划,从微型车、轿车到重型卡车建立了品牌和健全的车型体系,零部件配备体系齐全,初步建成宽系列、多品种、多品牌、专业化、集团化的大规模生产体系。汽车产业已成为重庆第一支柱产业,围绕汽车生产销售发展出上千家零部件协作配套供应企业、车辆销售维修保养企业、物流公司、行业协会等,这些企业集中于重庆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相互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已形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

(2)摩托车产业。重庆摩托车产销量、发动机产销量、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目前,我市已形成摩托车研发、生产、经营、零部件配套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行业协调、销售运输、信息集散等服务体系,并初步建成了在国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产品集散地,涌现出嘉陵、建设、力帆、宗申、隆鑫等摩托车著名品牌,“中国最大的摩托车之都”―― 面向世界市场的摩托车产业集群正在重庆形成。

(3)仪器仪表业。重庆是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产学研基地之一,主导产品有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分析仪器及成套系统、电工仪器仪表等9大类。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和仪器仪表、电子功能材料、微电子器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左右,各类仪表传感元件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其中压力/差压变送器市场占有率达到40%。

(4)内燃机。我市内燃机生产在国内占有相当的份额,2002年产量达到865万台,占全国总量的23%,除我市自用外,向市外配套内燃机420万台,占我市总量的45%。

(5)机床工具。重庆齿轮加工机床代表了我国制齿机床的最高水平,可生产滚、插、剃、珩、挤、倒棱、倒角等各种齿轮加工机床,齿轮检测仪器和齿轮加工刀具,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产品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等48个国家和地区。

(6)大型输变电设备和水电设备。重庆是我国大型变压器生产基地之一,可生产500KV大型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拥有完整的大型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制造体系,制造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25%。重庆ABB变压器公司是为三峡电站配套生产大型变压器的合资企业,具有世界一流变压器设计制造技术。

(7)船舶。重庆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船舶研发生产基地,拥有16家大中型船舶企业,具有比较完整的船舶、船用主机及各类配套件、船用仪器仪表的科研生产能力。目前,能建造汽车滚装船、江河挖泥船、豪华游轮、采金船、化学及油品船等特种专用船舶。

(8)武器装备。重庆是我国最大的常规武器生产基地,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重庆军工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兵器、通信设备、舰船设备等现代化军事装备,完成了许多重大国防科研及生产任务。

三、振兴重庆装备制造业的路径选择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路径依赖很长的产业,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振兴重庆装备制造业,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跟踪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沿,充分发挥重庆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重庆市情和我市装备制造业特点的发展路径。

1.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

新兴装备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装备制造业而言, 广义既指以信息与通讯技术( ICT) 、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装备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也强调以高新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改造。新兴装备制造业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含有新兴技术, 比如信息处理及通讯技术, 生物智能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 二是利用新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进行现代化的提升, 增加其技术附加值, 从而有别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 大大提高产品功能和档次。在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尤其要注重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改造与提升。

2.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ter)教授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迈克尔・波特在对意大利、丹麦、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英国和美国等十多个重要的贸易国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90年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如图1所示)。

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应用产业集群理论,提出我国培育区域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钻石模型,如图2所示。地方政府居于钻石模型的中心,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文化传统、社会网络、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企业家也是培育区域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重要因素。发展区域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要注意企业集群组织结构高级化、产业机构优化的特点, 主要面向市场新格局、产品新特点、技术新特征、行业新功能、区域新格局、企业组织新模式、所有制新形式;区域性装备制造企业必须优势突出, 有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的能力, 有自主知识产权, 能够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梯队, 具有自己的研发机构。

3.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采取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日本的装备制造业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其特点是国产化水平高, 新产品研发周期短, 企业非常重视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 出口的大部分产品尤其是高精尖产品都能做到国内制造。日本的国产化是从《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开始的, 1956-1970 年,日本先后颁布了三个《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 每次都有明确的目标、范围和政策措施。通过这三个《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的实施, 实现了进口替代, 促进了日本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重庆应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广泛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解决目前我市装备制造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四、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庆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突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大力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战略,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1.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目前,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是建设好四个部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发展六大优势装备制造业,培育六类重点产品。建设好四个部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一是建设内燃机研发生产基地,二是建设环保成套装备研发基地,三是建设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基地,四是建设军事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发展六大优势装备制造业:一是汽车产业,二是摩托车产业,三是输变电成套装备制造业,四是数控机床制造业,五是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六是船舶及配套产品制造业;培育六类重点产品:一是轨道交通设备,二是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三是水力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四是模具,五是医疗成套设备,六是优质材料。

2.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战略,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找准能最大发挥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并根据特色产业的发展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战略,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重庆应大力培育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摩托车产业集群、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铝业集群、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发电及输变电产业集群、机床齿轮工(模)具集群、船舶产业集群等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带动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输变电成套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船舶及配套产品制造业等六大优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设好四个部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把重庆建成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五、加快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振兴装备制造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我创新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应广泛借鉴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1.科学制定重庆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

地方政府居于培育区域性装备制造业集群钻石模型的中心(如图2所示),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重庆应根据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科学地制定汽车产业集群、摩托车产业集群、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铝业集群、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发电及输变电产业集群、机床齿轮工(模)具集群、船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中,注重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切实避免以“堆”代“群”, 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生产要素,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2.围绕重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系统地调整相关政策

产业集群是一个综合体,它的发展涉及到诸多的经济政策,如土地、税收、产业导向、外贸、科技、项目审批、投融资体制等。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时,必须对相关经济政策进行系统的调整,仅仅调整其中的一两项政策往往无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重庆应根据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系统调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向产业聚集地“迁移”,从而促进汽车产业集群、摩托车产业集群、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发电及输变电产业集群、机床齿轮工(模)具集群等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3.建立重庆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庆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实验设备、高端人才、先进的软件系统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因此,重庆应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公共平台,为企业和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提供公共基础条件。建立重庆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内涵就是整合分散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组织中的科技资源,在这个公共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无障碍组合或对接合作,让企业或科研机构在科技活动中实现资源互补或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从而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

4.大力培育重庆装备制造业中的系统集成制造商

重庆振兴装备制造业,应大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系统集成制造商。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进一步优化集成系统,使其成为掌握核心成套技术的系统成套供应商,加快形成一批能够提供重大技术装备总承包服务的企业集团。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各个行业都要在现有设备制造企业或设计院的基础上,注重强化装备制造业系统集成能力,发展一批能够提供系统服务的工程公司和成套公司,不断积累技术成果和经验,成为装备制造业的主体。

5.积极发挥重庆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在组织协调、规划立项、政策建议、完善市场、规范法律等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既为政府服务,也为企业服务。重庆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应积极会同各类非政府机构,开展行业调研,跟踪世界装备制造业科技前沿,制订和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建立市场供求、生产能力、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信息定期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反映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引导重庆装备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重庆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做好三个“三结合”,即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总承包商、整机厂家、协作配套企业相结合,市内企业与市外企业相结合,从而提高重庆装备制造业的系统成套能力和发展合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S].人民日报,2006-06-29.

[2]M・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M・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范卿泽,王小明.地方培育区域性产业集群的途径[J].改革,2006,(3).

第8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239

0 引言

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当前传统高职院校培养的装备制造业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所需要的高技术、高素质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迅速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1 装备制造业人才需要的现状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其在人才方面需求发展为高技术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在不断集中,其涉及到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材料制造、航空装备等领域,而当前具有高技术的人才非常不足,因此,对高技术装备制造人才的需求增加。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尤为明显,因此急需创新型人才的加入。在装备制造行业中,创新是一个产业发展和前进的重要条件,创新型人才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国家正鼓励传统的制造企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和数控化的高端智能企业方向转变,而在转变的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装备制造业的改进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人才面临的阻碍

2.1 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落后于产业实际

随着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设备和工艺也都在不断更新,这就导致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加快,而高职院校的教材不能跟进脚步,产生滞后,直接造成学生的实际能力落后,在今后进入岗位实习时,岗前集训时间增长。

2.2 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人才结构方面存在技术偏低、技术人才年龄老龄化等问题,这些都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都落后于制造企业的发展,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且根据调查结构分析,当前装备制造企业中的高技术性人才年龄偏高,缺乏年轻的高级技师。

2.3 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在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对实践训练进行培养。但一些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建设滞后,设备陈旧不足,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接触的设备和工艺较为落后,所以学生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对装备制造掌握有限,不能累积实践经验。

2.4 学生综合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素质和能力不足以满足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不能适应制造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2.5 创新培养能力有限

现代社会的装备制造业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但是在实际培养中却与之矛盾,对文化理论知识重视,忽略了技能的培养,重视文凭,忽略实践。陈旧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的策略

3.1 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进行创设人才培养方案时与企业共同商讨,参考企业的意见,实现企业文化理念与技术要点与教学的相融合。让学生在进入学校就可以了解未来就业的情况和企业的要求。而且,集团化办学是对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重要创新,能够推进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教学与社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3.2 岗位新技术与课程内容保持同步

在技术与课程方面,校企课堂共同进行设计,根据岗位能力标准对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制度,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考核方法。以岗位能力需求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教师和工程师一起分析岗位,选出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岗位实际作业为标准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样就可以把岗位新技术与课程内容保持同步,使毕业后能够更快的参与到工作中,减少企业岗前集训时间。

3.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培养应用技能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在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方面,有必要对其进行复合型培养,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双证书的岗位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企业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使学生得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综合培养,也使学校找到多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方法。双学历证书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社会对其的认可度。在培养应用技能复合型人才时,院校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引入一些社会资本,为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体系增加活力。

3.4 实施创新人才工程,创新高职教育理念

创新型人才是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创新人才,能够帮助教育的创新,提高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装备制造企业的需求来针对性的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高职教育的育人理念。并使行业的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装备制造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装备制造业得到发展,就必须先对人才进行培养。而高职院校作为装备制造业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就必须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加强和完善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并加大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高技术、高素质和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窝.高职院校培养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对策建议[J].速读(下旬),2016(06):80.

第9篇:装备制造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机械制造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10-0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工科院校普遍都有的专业,为国内制造企业输送了大量这方面的人才;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知识更新慢,实验装备落后,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这大大牵制了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学生猎取先进制造方法机会很少,这就使国内本专业的大学生很难具有国际视野。国家认识到,目前的培养机制与现代制造企业的脱节,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来适应机械制造学科的飞速发展。

1 现有实验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

(1)实验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差,且实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由于实验室条件和实验装备的限制,学生只能完成课程教学要求的实验,而且大多数只提供一种实验方法。面对新的知识和新的理论教学内容就没有相应的实验教学去配套,同时,学生也很难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实验项目。

(2)实验装备落后、配套的实验教材少。近十多年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吃惊,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和专业课的实验装备价格昂贵等因素,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的实验装备远远落后于当前制造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要求。同时,由于制造手段的多元化,实验装备跟不上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实验教学与采用的实验装备有关,各个学校无法统一,这样形成大家都能使用的实验教材就很困难,高质量的实验教材少而陈旧,大多数是指导教师自己编的实验指导书,难免会有很多错误。

(3)实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理工科大学实验指导教师与理论课教学的教师相比知识水平及学历层次都相对偏低,虽然很多理论教学的老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但实验教学的主力军仍然是实验室第一线的指导教师。

2 实验教学的改革特点

(1)对基础性实验进行改革。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出发点,对实验教学内容作了更新。开设的基础性实验与卓越版的教学大纲相适应,舍弃已经过时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增加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改革实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录像、虚拟实验仪器等立体化教学方式,多方位的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2)对专业课实验进行整体系统规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专业课的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系统化改造,使其更加适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此针对性的新开设了数控机床构建、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和制造自动化等环节的实验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配合,学生不仅掌握了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知识的应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实现实验教学工作的主体向学生转移。由于学校人事制度的限制与大规模学生数量的矛盾,许多实验都是指导教师调试好实验系统,学生很少亲自动手做。为了解决卓越工程师的动手能力要强,适应社会与企业环境的速度要快。实验室采用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只要学生预约就满足需求。指导教师只是整理实验装备,讲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全部实验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做,不会的向指导教师请教。

(4)整合全部教育教学资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实验装备价格昂贵,而且近十几年制造装备的更新换代步伐明显加快,这样实验装备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利用实践教学环节的资源、紧密性企业的装备、网络资源多渠道解决实验装备不足的矛盾。调集专业课教师充实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教育环境。学校建立了以“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5)加大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同时要注重“软件”与“硬件”建设,软件方面通过改变实验教学理念、建设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通过指导教师整体素质来实现。硬件方面通过合理调配现有实验装备、购置急需的实验仪器、教师带领学生自制实验系统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速度。

3 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探索

(1)认识型实验。认识型实验主要目的是理解和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机器人组成及机械系统分析,通过现场观察和教学,学生对机器人的各模块的原理、功能和结构特点有了直观认识,再去学习深层次的理论会更有兴趣。

(2)分析型实验。分析型实验主要目的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综合,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直观了解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对结果的影响。例如,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在线预测,学生通过改变加工参数,直接获得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观察进给量的增大,表面粗糙度Ra值的变化规律,能深层次理解为什么切削用量三要素中进给量是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关键因素。

(3)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主要目的弥补理论教学内容的欠缺,满足研究型学生的需求。由于课堂教学学时的压缩和课程设计的减少,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相当弱,一些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学生也很难知道。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开设了设计型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例如机床主轴动态分析系统的开发,学生通过对机床主轴的动态优化,了解了振动的概念和动态设计的理论,掌握了有限元的核心理论,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开发型实验。开发型实验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培养创新型人才。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每年投入相应经费,鼓励学生自己开发实验系统。例如,切削温度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开发,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实验平台,把课堂学到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自己开发的实验系统完成实验,学生感到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体会到创新成果后的满足感。

4 结语

实验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不要丢掉一个不懂的知识和概念。实验教学的特点是课前要预习课后要整理实验报告,要求每个实验、每个学生都做到。对于卓越工程师来说应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能快速吸收和消化新技术与新装备,新的机械制造实验教学平台为未来卓越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舞台,相信每个参与者都会得到收益。

参考文献

[1] 张军.实践教学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6):108-10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