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精选(九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第1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理解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

——全局性。即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长远性。即战略性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导向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动态性。即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第一,国家意志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

第二,市场需求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第三,技术自主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第四,产业关联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

第五,就业带动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第六,资源环境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等。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的产业,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的产业,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我国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于“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没有改变。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我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到2020年新能源利用量如果占到能源消耗的20%,每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关系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当前,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从客观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制约。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物联网产业为例,我国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疑将对实现信息技术自主自控、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提供重要的支撑。加强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推动我国能源技术进步,避免受制于人,促进国家能源安全。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生产力。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它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造福于广大群众,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再如生物育种行业,这是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推广应用,这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又如,物联网在环境监测、电网、地震监测、安防、动物溯源、生产监控、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发展电动汽车可利用低谷电,有效利用发电能力。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部分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新兴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基础。

——从产业基础看,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我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已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自2010年起在全国13个城市逐步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等许多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技术基础看,我国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如在电动车上,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生物产业上,我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或已申报专利或进入临床阶段或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在物联网技术上,研发已有10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从资源条件看,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已经收集3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人类遗传资源,至今已收集了3,000多个家系样本;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钒、磷、稀土等在我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一天的低谷电量可供4,000-5,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同时电力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制定发展措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此外,巨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丰富的人才队伍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配套机制等方面还不成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体制机制存在约束。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和新技术的应用。在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等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不能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短板”仍然较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的前瞻性技术储备,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高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缺乏,经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财政资金投入偏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当前国家没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行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向银行、向社会融资难度大,直接影响到高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产业配套能力有待提高。支撑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尽合理,优势资源没有真正集中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少新兴产业还未建设规范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和终端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大力探索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

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争夺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为战略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我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快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风电应制定实施进入大电网的技术标准和容量配额标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集中突破电池组件技术及大规模储能和输电技术,生物质能应重点发展沼气综合循环利用和生物燃料技术。

——强化新能源及装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在继续做好APl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机型,加强铀资源保障和战略储备。加强风电、太阳能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清洁利用。在广泛应用先进煤炭资源勘探、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和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的基础上,着力发展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煤炭直接燃烧技术,中远期要把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作为战略选择。

(二)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需求

我国已是世界材料大国,钢铁、水泥等传统材料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某些新材料领域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要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型,必须加快发展关键材料和器件。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若干新材料领域产业链专有的技术开发体系,推动我国电力、建筑节能、航空航天、装备工业新材料,水利、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高性能材料形成国际竞争力。

——促进新一代生物基材料、战略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超级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及器件、稀土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与传统原材料工业实现融合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新材料产业集团。

(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大力推动应用工程建设和运行,加强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研发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加大节能产品惠民等已开展的节能环保工程实施力度。

——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生态效率评价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继续拉动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健全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体系,要以标准化、系列化、国产化、现代化为导向,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规范运作相结合,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促进节能环保咨询服务业和环境服务贸易发展。

(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把生命科学前沿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及远程技术等,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资源整合。合理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

——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监管,鼓励企业申请有关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等国际体系认证。

——注重人才培养。既要培养高端生物技术研发人才,也要培养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同时,为回国创业人员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提供场地、资金、设备等方面支持。

(五)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带动制造业、服务业优化升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构建我国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走出一条普惠、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路。

——加快实现三网融合。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推进“感知中国”建设。抓紧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制定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抢占国际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统筹物联网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传感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

——开展后IP时代技术研发。研究网络虚拟化技术及支持存储/计算等资源虚拟化的智能重叠网技术,研究高效网络数据交换、路由及端到端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

(六)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实现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

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有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业,一定要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抓好微机电系统和机器人技术、核心单元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特别是数控机床技术。

——集中突破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大飞机、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海洋工程等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与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装备。

——着力抓好重点经济区域率先发展。率先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突破发展高端制造业,上述三大区域无论传统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建议

当前,我国已进入必须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国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科学制定规划,发展技术联盟。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的情况下,重视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产业发展。组建由政府、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的产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最后一年,亦是“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关键的最后一年,“十二五”规划中应重点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赋予一定政策和条件得以实施,因此制定并出台已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迫在眉睫。

第2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7.09.034

近年来针对国内经济的困局,单一地从需求方面着手已经无法有所建树,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双向入手改革,深化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革新。本文以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研究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期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并结合发展现状视角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在评价方法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二是通过建立生产可能性边界计算技术效率。而根据建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参数下的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非参数下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但目前关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率进行研究,我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金额巨大,但补贴是否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展,理论界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其次,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收敛效应的研究。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地区差距是否会逐渐扩大,是否存在邻近区域的技术扩散效应,这些问题也尚待研究。最后,缺乏对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吕岩威、孙慧(2013)的研究。他们通过定量分析指出外生性因素中,企业规模和产业集聚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国有经济比重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产生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但由于选用方法的限制(SFA),难以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内、外生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1.2 研究意义

随着粗放式投资边际效用递减和数量型人口红利衰减,传统依靠要素大规模投入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破除供给约束、提供生产要素的供给水平和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未来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避开产能过剩的行业,主动求变,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浙江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实现浙江省经济发展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有助于浙江省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2.1 主要内容

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进行分解,并进行差异分析。首先,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省际间的空间差异;其次,从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技术提升角度分析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产生根源。设计DEA模型的初步变量指标如下:产出指标为各大类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投入指标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企业规模。

2.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保证本项研究在立意、理论与方法上始终处于前沿。

第二,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主体和发展格局等方面信息。课题组将以浙江省新兴产业为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各类人员座谈,切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设计调研问卷,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问卷调查,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翔实的资料和实证论据。本部分内容将为后续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分析提供支持。

第三,课题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进行分解,并进行差异分析。模型建立及实证分析时,本项目参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7个大类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搜集选取2003―2014年的各大类产业工业总产值、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企业数量、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总资产和国有企业总产值等数据,计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7大类行业近8年的面板数据。本项目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情况时,采用对省际之间的对比分析。通过地区间的比较分析,详细地刻画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第四,课题通过Morans I指数,在分析空间邻近地区相似程度基础上,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收敛效应。空间收敛效应分析,可以判断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发展差异扩大趋势还是由于邻近区域技术扩散效应带来的差距减少趋势。如果存在发展差异扩大趋势,必然会对浙江省现存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改革发展大局。如何解释各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差异,进而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政策启示,是本课题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新兴产业发展收敛性研究应该把时间和空间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不仅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还要引入空间相关性,因此本课题拟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浙江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收敛性。

第五,τ跋煺憬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外生性因素进行设定,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些主要因素,通过建立超效率DEA-TOBTI模型实证检验影响发展效率的因素。检验了各个环境变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和影响效果,找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促进(或阻碍)因素。

第六,课题在前期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2.3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构建。以往研究主要采用了DEA和SFA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静态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DEA和SFA方法虽然可以衡量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但无法衡量动态跨期的生产率变动、技术变动、效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本项目通过建立DEA-Malmquist模型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弥补了以往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研究的不足,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这是本项目拟突破的重点,也是难点和创新之处。

(2)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空间收敛效应。通过Morans I指数,在分析反映空间邻近省区的相似程度基础上,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收敛效应,这是本项目拟突破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检验。

3 结 论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主体和发展格局等方面信息。课题组将对浙江省新兴产业为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各类人员座谈,切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设计调研问卷,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问卷调查,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翔实的资料和实证论据。择取DEA-Malmquist方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进行分解,并进行差异分析。模型建立及实证分析时,本项目参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7个大类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搜集选取2003―2016年的各大类产业工业总产值、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企业数量、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总资产和国有企业总产值等数据,计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7大类行业近8年的面板数据。本项目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情况时,采用对省际之间的对比分析。课题通过Morans I指数,在分析空间邻近地区相似程度基础上,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收敛效应。空间收敛效应分析,可以判断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发展差异扩大趋势还是由于临近区域技术扩散效应带来的差距减少趋势。如果存在发展差异扩大趋势,必然会对浙江省现存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改革发展大局。如何解释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差异,进而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政策启示,是本课题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影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外生性因素进行设定,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些主要因素,通过建立超效率DEA-TOBTI模型实证检验影响发展效率的因素。

近年来课题负责人参与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工作,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2016年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应用技术型高校D型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温州地方高校为例;201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中小企业智力资本与开放式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无形资产价值驱动的视角;2012年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11年浙江省人社厅课题:温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欣,黄鲁成.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竞争态势研究――以OLED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3):19-22.

[2]张承耀.“001集团”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14)――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14(2):16-17.

[3]张英华,张继林.基于企业持续成长的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研究[C]//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2012(1):18-19.

第3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首先,全国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就大会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徐冠华主任指出: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要想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相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加大政策支持,合力推动产业发展。

我们只要目光远大,把握机遇,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信心依旧,这源于全体人民对中国发展前景高度认同,也基于中国发展新兴产业所具有的潜在优势,并且优势诸如中国多元化市场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有利于形成大批量生产,低流通成本优势。对于国情和本土市场需求,以及中国文化内生和民族精神深刻理解,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化基础。我国科技的积累以及中国特有高智力劳动密集优势,以及低成本研发,低成本复杂制造形成的新的国家竞争优势,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优势,和由此形成技术溢出,都是我们重要的发展基础。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些优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徐冠华主任最后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紧接着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师荣耀代表第十五届科博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论坛主办单位也发表了如下讲话: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以知识经济密集,绿色低碳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日益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导力量,为应对新挑战,构建新优势,主要发达国家在认真反思自身增长模式,推进再工业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新产业的投入力度,努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美国的制造业促进方案,美国创新战略,欧盟2020战略,日本的新增长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展望等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已经清晰的反映出这种战略意图。由此可见,新兴产业将推动全球经济和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快部署并积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这不仅是抓住机遇,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动力。今后开发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有关要求,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奋力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第十五届科博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的另一家主办单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党组成员张景安在这里也做了精彩发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极大,自主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在我认为有一个是需要注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要遵循他自身的规律,也要遵循创新方法,要有创新的文化做支撑,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产业。中国政府决定走创新之路,只有自主创新,我们经济大国才能成经济强国,我们中国制造才能走向中国创造。所以,自主创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节能环保,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现在要融入全球化发展道路,要高度重视依靠自主创新来提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确保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不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若干传统产业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的能力,我们就有可能被外国人主宰,这还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长期低端制造,长期消耗资源,长期不走生态环境之路,是要出问题的,绝对不可持续。如果这样下去,早晚要出问题,只有坚持自主创新,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调整之路才可能成功。

最后,增强危机意识,开发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要有一个超前意识。现在我们创新,30年改革开放是学人家,学的快,学的好。但是,现在创新要求别人没做过的我们做,不能山寨。这就需要我们弘扬敢于超越别人的自信心和创新强国这种亮剑精神,我们既要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创新,更要重视文化,是文化促进或者带动创新,文化氛围能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支撑我们走向未来。

第4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40

1 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 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 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o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 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 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 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 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 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 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 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 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 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 结束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和趋势。面向新兴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保证。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整合优化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资源,进行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培养,使产业经济人才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5):6572.

[2]李峰,高淑东,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98100.

[3]高淑东,李峰,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J].科学时代,2015,(2):193194.

[4]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6):101103.

[5]王艳荣.基于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101102.

[6]朱建安,谭岚,周自明.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第5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理论;产业生命周期;协调发展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开始培育新的产业和发展新的技术,因此要求各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我国各地出台了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它是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具备综合效益好、就业机会多、带动系数大、资源能耗低的七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Nelson认为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生产率上升和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从而促进产业演化。李欣认为在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需要关注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即新兴技术的发展在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岳中刚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发展中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机会窗口。新兴技术链是产业发展的“能力”或“内核”,新兴产业链是把这种能力引入新市场并实现价值的媒介,二者的协同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张国胜认为目前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讨论,无论是学术界或是产业实践领域都一致强调新兴技术培育的重要性,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新兴技术供给创造市场需求”的演化过程。其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都会作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Abernathy 发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产业发展得不同时期,它们的地位不同。黄鲁成和杨学君则结合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协同演化理论的分析范式,从知识、需求、技术链价值分布等多角度,深入探析了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协同演化规律。

综上所述可知,业界学者对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关系分析有很多不足:1.在研究两者协调关系的时候,没有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对产业和技术的支持力度不高; 2.在以往运用耦合理论研究参数的选取没有考虑产业的特点,也未考虑该产业在其各生命周期时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率不同。因此,本文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为例研究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该产业各个生命周期时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研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产业演进是指单一产业经历的形成 成长 成熟和衰退等发展阶段。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其“战略性”的特点,则要求其在发展过程中与一般产业略有不同。王少永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战略产业动态演化的初级阶段,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会进入战略产业下一个阶段,即主导产业阶段。费钟琳、魏巍认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起,突破性创新会促发新产业的兴起,新兴产业一般按照生命周期过程渐次发展。我国当前已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属于对技术创新有高度依赖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样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调整期的阶段性特征。

综上可知,由于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战略性”决定了它们对其所在地区的其它相关配套产业有带动调整作用。区别于一般产业,在成熟期后,进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而不会很快转向衰退期。因此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调整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各生命周期都有其特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未来会发展成主导产业。由此可知:1. 在萌芽期,产业研发投入、专利数少,科技转化力也不高,高科技项目也不被大多数企业看好,其数量不多,产业具有增长潜力大、风险不确定性高、社会效益尚未凸显的特点。2. 进入成长期后,技术就得到快速发展,专利数目高速增加;这时社会效益得以凸显,促使其技术创新的能力持续高涨;对其它产业的带动效应开始增大,但此时的科技转化力尚不是很高。3. 在成熟期初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大量企业引入,研发投入明显增多致使专利数量增长,但专利量趋于稳定;新产品在广泛领域得以普及应用,由于技术转移、技术渗透和扩散致使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科技转化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进入成熟期,市场的趋势开始趋于饱和,产业的市场环境逐渐完善。与此同时对于该产业的相关政策也得到完善。4. 现在产业虽然尚未发展到调整期,但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可知在调整期主要加强的是技术的溢出和科技转化率的提高。同时帮助该产业的技术与其他相关产业技术的融合;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创造新价值。带动新产业的培育,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生命周期阶段特点如图1所示。

二、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实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一个量度,也就是说每个子系统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关联,并且相互作用且彼此影响;而后造成耦合各方的属性变化即原有属性缩小或放大的偶和结果。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也是经济社会的两个重要子系统。1. 在萌芽期,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科技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应用科学的潜在能力被转化为技术,而后以技术的持续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初级产品。2. 在成长期后技术创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支撑,随着供求关系的建立,企业数目增加、规模增大,此时凭借以往研发经验,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新的产品抢占市场。3. 在成熟期和调整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趋于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并对其它产业产生带动作用;这些都需要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使新兴产业融入到其它产业中,催生新的产业创新,同时通过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改变传统产业生产过程,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本文将耦合度定义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彼此影响和作用的程度,并计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生命周期时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度;进而提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各生命周期中的耦合协调度。

(一)功效函数

设变量ui(i=1,2,…,m)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系统的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u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其值为uij(i=1,2,…,m);aij和bij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可将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对耦合系统有序的功效系数uij表示为:

式(1)中u为变量X对系统的贡献。按式(1)构造的功效系数具有如下特点:u反映了各指标达到目标的满意程度,且0≤uij≤1。

(二)耦合度函数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和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可得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度函。物理学中的耦合关联度

C={(u1,u2)/[(u1+u2),(u1+u2)]}1/2(2)

式(2)中:u1表示技术创新综合序参量;u2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序参量。显然C∈[0,1]。则耦合度及耦合等级如表1。

(三)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是反映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判别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作用的强度以及作用的时序区间、预警两者发展秩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耦合度在有些情况下很难反映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为此,本文构造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用以评判不同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可将其算法表示为:

D=(C×T)1/2(3)

T=au1+bu2(4)

式(3)和式(4)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调和指数,反映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耦合协调等级如表2所示。

(四)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相互关联具有耦合关系,依据两者的特征及内涵建立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度指标体系,见表3,揭示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

三、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各生命周期耦合协调度评价

孙晓华,周旭将1987~2008年的数据通过二维识别法;产出增长率法; 生长曲线法对电子及通讯及制造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判断;其中二维识别法和产出增长率法两种方法判断出1987~2008年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处于成长期,生长曲线法判断出2004年起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处于成长期初期。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通过产业系统演化模型1984~2005年处于成长期。施芳凝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计算机及通讯制造业进行判断。本文通过已有的文献基础,以及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将电子及通讯制造业进行划分。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近10年发展迅速。2000 年以后我国从产品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因此笔者将2000年作为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的萌芽期和成长期的分界点。

(一)参数确定

在产业各个阶段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地位不同;李欣认为研发活跃程度由弱到强,又逐渐减弱;科技活动相对由强减弱;市场和政策由弱变强。因此在产业发展的各个时期两者贡献率不同,则根据产业所处时期给予参数。

1. 萌芽期,技术创新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刚开始关联阶段,产品刚刚进入市场供求关系尚没有建立,为了吸引市场和社会投入,只有加大技术创新的能力来抢占市场先机,所以此时技术创新比产业的贡献率较高一些。因此,此时a=0.7;b=0.3较为合理,选取1994~1998年进行计算(数据来源于历年的 《中国高科技统计年鉴》)。

2. 成长期,供求关系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技术创新做其基础性支撑,产品不再运用在特定的领域,在此时企业或产业的规模扩大,研发人员、费用及企业收益开始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发展。因此,此时产业的贡献率较萌芽期提高,但由于技术创新对产业具有基础支持性作用,则此时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仍旧比产业较高一些;所以a=0.6;b=0.4较为合理。取2006~2012年进行计算(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高科技统计年鉴》)。

3. 成熟期,社会效益较为明显,产品运用领域广泛,科技转化能力明显提高。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开始增多此时,由于科研人员、创新技术、投入资金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则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带动影响作用。此时产业与技术创新有相同的贡献率,则此时的贡献系数a=b=0.5较为合理。

4.在调整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会很快转向衰退期,而是进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在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凸显。通过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改变传统产业生产特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技术跨界融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到其它产业中,促使产业创新。则此时产业的贡献率较技术创新要高一些,贡献系数a=0.4;b=0.6,但由于产业尚未到这个阶段故不做计算。

(二)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1994~1998年和2006~2012年两个阶段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其中u1为技术创新综合序参量,u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序参量,然后利用(3)式和(4)式计算得出耦合度C,协调度D和综合调和指数T。计算结果见表4和表5。

由表4可知,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的萌芽期初期,仅有少量的企业没有市场。随着供求关系的逐渐建立以及技术、人才、信息的投入,萌芽期是耦合系统从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逐渐形成耦合机制的发展阶段。

由表5可知,在2006~2012年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虽有波折但总体偏高,说明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开始处于良性互动耦合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综合序参量对比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落后于技术创新能力。

(三)政策建议

1. 在萌芽期,加强研发和科技能力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发明新的技术创造市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先机。同时要建立市场供求关系,使企业快速注入。2. 在成长期应实施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院、高校、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的培育和引进,提升技术创新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建立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保护政策。3. 进入成熟期应该加大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培育和保护,促进产业的发展,给予良好的市场环境及产业专利保护;同时也要在产业配套、产业化政策等方面进行引导,完善相关政策。4. 在进入调整期后,产业应当提高其科技转化率,同时政府应帮助产业技术溢出以及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帮助产业转型发展,使其快速成为支柱产业并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四、结果分析

本文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各生命周期时产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耦合关系,同时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以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在各生命周期时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度。

结果表明,各个阶段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地位不同,则在运用耦合理论计算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时应该考虑到产业在其发展的各阶段的特点,在给予参数时考虑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给予提高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建议时应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阶段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从而快速有效地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文光,关晓琳,黄鲁成.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J].技术经济,2013(07).

[2]NELSON R R.Recent evolutionary theorizing about economic chang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5(03).

[3]李欣.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选择模型及应用[J].系统管理学报,2012(05).

[4]岳中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2).

[5]张国胜.技术变革、范式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产业经济学研究,2012(06).

[6]ABERNATH W J,Utter back J M.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J].Technology Review,1978(07).

[7]黄鲁成,杨学君. 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演化规律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3).

[8]孙晓华,周旭.产业演进阶段的识别方法――以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2(08).

[9]王少勇,霍国庆,孙皓,杨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及其演化规律――基于英美主导产业回溯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11).

[10]费钟琳,魏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考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3).

[11]王子龙,谭清美,许萧迪.产业系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02).

[12]施芳凝.我国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发展探析――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第6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兴产业;全面创新;非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颠覆性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社会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国有大企业集团面临的历史使命,同样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历程不长、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及装备落后,要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单一的技术创新战略不能维系其竞争优势,只有实施全面创新战略。

一、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

1.全面创新管理实施的理论框架

在熊彼得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1]。后人把创新管理从最初的注重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发展到今天的更加关注企业的创造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全面创新管理。根据许庆瑞,郑刚(2003)对全面创新的理解,全面创新要求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其最终目标是培养核心能力、提高持续竞争力为导向,并为客户创造价值[2]。全面创新理论框架最初是基于大型企业研究提出的理论框架,郑刚等(2009)在大量中小企业案例研究基础上,又提出了中小企业全面创新实施框架,认为从创新要素特征分布看,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广义,包括组织、决策、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最关键的四大创新,特别是技术与市场是最活跃的两大基本创新要素;而由于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等原因,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相对较为薄弱,还处于未成熟的培育阶段[3]。此外,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往往是该企业领导者个人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家及其精神在全面创新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2.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

借鉴国内外创新管理理论和大量中小企业创新案例的调研,本文初步提出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仍以价值创造为最终目标,以培养核心能力、提高持续竞争力为导向,这反映了企业使命的共同本质。第一层次的创新要素有四大方面,分别是战略、市场、技术和管理,这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对于经营时限不长、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战略、市场、技术和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创新是首先需要面临的创新挑战。第二层次的创新要素是制度、文化、组织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主营业务、经营地域范围、行业竞争结构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这些因素同样面临创新的挑战。第三层次的创新要素包括企业家及其精神、全员创新、全流程创新、全时创新、全球化创新五个方面,无论是国外实证研究还是国内实践,企业家及其精神始终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创新,但企业家精神的蜕变本身难以实现;此外,要真正实施全面创新管理,中小企业同样需要瞄准全球化市场、倡导全员创新、全时创新和全流程创新,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图1 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

需要指出,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中的三个创新要素层次,虽然从创新机理上存在由里向外的逻辑关系,但在实践中并没有严格上的时间先后关系,并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可以依据综合环境,围绕客户价值创造和核心能力的持续提高,实施切合自身情况的全面创新战略。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实施

1.“模仿创新”只能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权宜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2011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民营企业大部份属于中小企业,由于观念陈旧、技术创新战略定位不当、科技技入不够、创新机制欠缺等众多原因,造成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上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投入性、新产品存在的沉默期等多种原因,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模仿创新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理性选择[4]。但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模仿创新只能使广大中小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模仿创新最多只能使企业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不能再掉入“模仿创新”的陷阱,实施全面创新战略必定是中小企业“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必由之路。因此,模仿创新只能是处于生存期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权宜之计,而不是中小企业创新的理性选择。

2.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非核心技术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技术创新恰恰是中小企业的短腿,因此,仅依靠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中小企业的理性选择。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力争抢占市场领导者地位。但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由垂直转向水平方向的新特点,即出于效率和成本的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已不再一味追求完整地占领一个新兴产业,而是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相对比较优势,尽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附加值产业链部分,将生产加工环节留给或主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从而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水平型的国际分工[5]。

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分工的特点,面对大企业集团雄厚的技术创新优势,中小企业不能单纯走“技术创新”道路,而只能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非核心技术创新,以寻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的竞争地位:一是引进核心技术,与核心技术持有者保持合作。二是寻求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要素的创新,相对于大企业集团而言,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创新的优势要素,这些方面的创新,同样可能使中小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

3.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自主创新

如前所述,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必然对我国相关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技术产生提升效应,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外溢。根据韦铁等(2011)对技术外溢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相关研究,在技术外溢条件下,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从其它企业的自主创新中获益,而不愿进行自主创新投入[6]。可以推断,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普遍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投入,而把研发经费更多地用于模仿、抄袭、简单改进等非自主创新活动中。在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的机遇和挑战时,中小企业如果不注重自主创新,必然形成对大企业技术的过度依赖性,也就丧失了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主动性。为此,中小企业只有立足于客户价值创造和核心能力提升,在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全面创新战略,就全面创新的三个层次创新要素进行自主创新。

4.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颠覆性创新

美国哈佛大学Christensen教授(2003)最早提出颠覆性创新,他把创新划分为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其中维持性创新指利用已有技术能力和流程,在现有市场上对产品或服务性能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提升;颠覆性创新则针对非主流的低端市场或新市场,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步削弱主流市场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最终侵蚀甚至取代现有产品或产业。颠覆性创新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低端颠覆,另一类是新市场颠覆[7]。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企业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颠覆性创新,具体来说,进行新市场颠覆和低端颠覆,逐步削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流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赢得相应的市场地位。这里,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初步提出中小企业颠覆性创新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中小企业颠覆性创新三维模型

资料来源:根据Christensen C M,Raynor M.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相关图文整理改编。

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低端颠覆创新,其含义是以低成本商业模式,对通过获取在位企业看来最不具有吸引力的客户而逐渐发展壮大[8]。通常而言,那些技术雄厚的大企业集团通常满足于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部份,而对同质化、低附加值的红海市场不够重视,对来自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的蚕食或进攻往往选择忽略和逃避策略,这给了中小企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竞争地位的时机。如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尽管中小企业在LED的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技术的产业链中上游缺乏竞争优势,但如果在下游封装方面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那么在产业链上同样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低成本通常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但低成本并不是牺牲客户价值的陷阱,中小企业运用全面创新战略,特别是探索低成本的商业模式,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必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新市场颠覆创新,是指创造一个新的价值网络,其最初并不是与市场在位者进行竞争,但是随着产品性能的不断改进,最终让消费者脱离原来的价值网络,而进入这个发展起来的新价值网络。三星公司的数码相机、佳能公司的台式复印机、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这些公司并不在原有行业行业中位于领导地位,这些产品最初的消费者也并非是传统主流产品的消费者,他们甚至没有使用或拥有前一代产品或服务,却一下子成为市场的主流消费者。新市场颠覆创新给予了中小企业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蓝海市场”的思维,但这种思维需要全面创新战略的支撑,只有积极探索全面创新,才能可能实现新市场的颠覆创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

[3]郑刚,任宗强.中小企业全面创新管理实施框架与典型模式[J].管理工程学报,2009(增刊).

[4]宁凌,胡红星.模仿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的理性选择[J].商业研究,2002,9.

[5]刘隽,金丽.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J].企业管理,2005,3.

[6]韦铁,鲁若愚.技术外溢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1.

[7]Christensen C M,Raynor M.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 [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8]黄海洋,陈继祥.颠覆性创新的扩散过程与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SJB630003)。

作者简介:

第7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内涵 特征 选择 发展路径 政策 分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集技术、知识、人才三者为一体,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知识的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务院2010年《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这些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还是初步的,许多理论问题尚无定位,研究深度与实践性方面都需要加强。

本文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评述与总结,以期能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当前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并澄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源于新兴产业。波特在1980年首先提出新兴产业,我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为了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点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国外的新兴产业具有概念的相似性,又不完全相同。

目前,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我国政府一些文件中有相关的界定,一些学者的研究中也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国务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物质资源消耗少、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国务院原总理以及科技部部长万钢也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提出相似看法。由此可见,政府部门主要强调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新兴性、支柱性。

从学者的研究成果看,观点具有较大的差异。一种观点强调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能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能作为当前经济合理健康发展的突破点,必须要符合市场需求,只有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地拉动内需。另一些学者,则强调注重战略性以及新兴性。刘洪昌(2011)和王新新(2011)都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一个国家经济长期战略发展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尽管对产业的内涵还有争议,但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

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前要能够切入,具有较大的产业成长空间,并能体现世界未来的经济形态,能使我国的未来几十年内保证其战略的竞争优势,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体现人类的生态文明、知识文明、社会文明的趋势与潮流。

从上述观点出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时间尺度上,从当前与长远两面二个视角出发,能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挥作用,也能体现战略性。因此,其战略内涵至少应体现:战略性、创新性、市场潜力、技术进步、新经济形态等方面。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具有生态性创新性、高层次性、不确定性、外部性。

生态创新性一方面指产业发展符合当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时代潮流的环保可持续性。这与“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路线是保持一致的;另一方面指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是一项能够提高生产率的新技术,而且也是能够减少污染、降低原料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的提出。

高层次性指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高附加值、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着力点,必须要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确定性一方面是指新技术、新市场、新产品与新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风险性,包括在战略上、生产上、财务上、产学研系统上的风险;另一方面指战略性新兴产业随时间发展具有生命周期: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由于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的新产业将替代传统产业的一个动态过程。

外部性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主导我国未来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必须要发挥外部的带动作用,包括带动不同产品的生产、研发以及市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当前国内对该产业选择做有以下研究:第一,提出产业选择的定性准则;第二,运用统计及数学模型,并结合地域特点,来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

(一)定性准则与产业选择

定性准则一:考虑产业的特征,提出相关选择标准。高友才(2010)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较强的产业创新力、引领力、持续力、聚集力、碳减力;刘洪昌(2011)突出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要符合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创新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定性准则二:考虑各地域发展条件以及产业对地方的作用。李朴民(2010)提出选择符合地方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程宇更进一步考虑是否有效地整合地区产业优势、带动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有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定性准则三:通过官方对产业的定性描述对该产业进行更加详细的选择归类。周晶与吕岩威等通过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对7大产业的定性解读,分别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框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遴选该产业。

本文认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选择一方面需要考虑其产业的战略属性、产业的地域属性、产业的分类属性。产业战略属性要从产业的成长性,未来发展考虑,体现产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着重考量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产业的地域属性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资源现状与特点、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并要考虑产业发展的尺度特征,体现不同尺度优势与特点。产业的分类属性要考虑行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使产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相结合,以产业发展促进行业发展。

(二)定量指标与产业选择

从定量角度去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根据该产业的特性提出一组评价指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区域进行产业评价,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此类方法主要是从区域尺度中选择不同地方优先发展的产业类型。

从选择评价指标看:第一,从产业特征选择评价指标。贺正楚等(2011)从产业的全局性、先导型、关联性以及动态性提出13个产业选择指标;第二,依据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选择评价指标。刘嘉宁(2013)从区域产业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角度提出了14个评价指标;第三,低碳经济背景下选择评价指标。张春玲等(2013)从产业发展、产业关联性及产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低碳经济下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定量分析方法看,主要包括:因子分析法、Weaver-Thomas模型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定量分析方法在选择不同区域的优选产业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定量分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能够较准确地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定量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在指标选取上缺乏理论指导,随意性较强;一般的研究对指标选取依据没有具体的说明;各人在选取指标中因个人的认识水平而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分析方法权重的确定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定量分析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政策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对促进该产业持续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及科学调整产业布局有重要意义。政府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培育机制及路径、产业政策等尤为重要。

(一)政府的作用

政府通过发挥其对产业的引导、激励、服务和规范四大作用,从宏观来看,可以基于国家战略角度对产业发展的目标、战略、模式以及内容上制定规划(薛澜等,2013),并平衡好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这对作用力,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府不能过度干预产业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从微观来看通过经费支持、政府采购、制定相关法律引领该产业发展。

此外,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政府作用的力度是不同的,王利政(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起步、成长到成熟3个阶段政府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力度是逐渐减小的。

(二)培育机制

良好的培育机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重点。培育机制是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需要意识到的内部组织或运行变化的规律问题。陈锦其等(2013)鉴于技术创新是该产业提出最突出的特征,并且实现技术的产业化需要迎合市场需求提出相应的机制。此外,制定平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的协调机制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三)培育路径

从国家层面来说,集群式发展(陈锦其等,2013)被认为是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培育路径,通过集群式的发展可以满足该产业对新技术以及高效发展的要求,并且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内生式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董树功提出了联合开发、重点干预、组织服务等三种集群式培育模式,通过这些模式进一步优化该产业的培育路径。此外,可将技术创新作为该产业的发展主线,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多元化的产业合作、国际交流学等路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区域层面说,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培育路径也是不同的。与国家层面的培育路径最大的区别在于区域选择发展路径必须要考虑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基于辽宁省市场化程度尚不完善,认为应该采用市场培育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来促进该产业发展。

由此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不仅要注重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培育机制。当前培育路径研究中,主要以国家层面的培育路径为主,缺少对区域培育路径的探究,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广东、江苏等地应该尽早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区域的发展路径。

(四)产业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政策包括制定发展规划、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以及将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和促进集聚园区的发展等。

在规划方面,2012年国务院出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后,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山东、海南、陕西、北京、新疆等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推出发展规划或发展意见。当前其产业规划特点:战略统筹性突出、强调重大基础突破及重点工程的带动作用、建立综合配套政策体系等。董晓宇(2013)就这9个地区存在不同发展问题,提出需要构建产业制度创新体系、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协调配置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以及构建中小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通道。

在产业制度建设方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攻坚阶段,由于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体制发展不成熟,使得新技术难以产业化,并且我国市场的财税体制、融资机制、人才管理体制等都存在较大缺陷,因此需要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在产业环境建设方面,创建良好的软硬件外部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此外,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支持政策、产品市场培育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以及专项产业政策等都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研究

从国家层面:周晶(2012)以省区为尺度,以“区位熵”衡量各省份进行各产业增加值比重揭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的空间分布。吕岩威等(2013)使用同样的方法,但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方法与周晶都不相同,分别采用修正后的地理集中指数、行业集中指数、Moran 指数揭示全国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格局。以上从国家层面研究,都是以省区为尺度来确定产业分布,不能准确地说明产业的实际布局地点,只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的模糊空间定位。

从地区层面:杨英等(2012)指定3类9个变量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广东21市进行空间布局模式划分;李英等根据江苏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江苏的6大产业,通过一些产业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比较发达的城市。可以看出从地区层面研究该产业分布同样存在问题:第一,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仍不明确;第二,在区域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缺乏系统的可收集数据。

从以上分析看出,从全国层面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的案例中,基本都是以省区为尺度进行,在一个省区内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条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不能确切反映产业布局情况。基于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小尺度的视角来探究其区位分布。从地区层面的案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对其划定衡量产业的指标,用这些指标只能测度有同样特征的产业布局,这样得出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布局情况。

存在问题与评析

(一) 内涵界定及外延性概念仍然不清

虽然研究该产业内涵的学者很多,但问题依然存在: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是要强调其战略性还是新兴性或技术性仍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这对后续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程度的阻碍作用;从产业外延性概念看,缺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之间定义区别研究,这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机制体制混乱,严重时会阻碍经济发展。

(二)尚没有权威的规范

从定性角度选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存在很多缺陷,一方面存在很大浮动性,不同的人可能会按照同一原则选择出不同的产业分类;另一方面依据定性角度选择出产业分类过多,不易统计,就当前国家发改委最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细分出3100项产品和服务,这对后期对产业进行统计及评价方面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从定量角度选择来看,方法不一,不同学者认可的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由不同的方法对产业进行的统计的结果也将会存在很大差异。

(三)产业区位分布研究不够深入

由于产业选择标准存在统计复杂、产业涵盖类型多等问题,而且缺乏可收集的系统数据,就当前研究该领域的文章中,存在一定问题:探讨产业的空间尺度过大,未来的研究可深入到以城市(或县)为尺度,真实准确地刻画其布局 ;对各类战略性新兴业的分类产业的区位分布研究不多,当前研究范畴仅停留在大类产业,未来研究可探讨每一行业的分布;当前缺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去探讨我国该产业的发展水平,未来可深化该视角的研究。

(四)仍需要精确的政策指引

政策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政府也提出了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但是存在政策过泛的问题,如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这些政策虽然是针对当前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的,但是这些都是大问题,要解决需要从每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具体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政策支持,最终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结语

随着国家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该产业的内涵与特征、产业选择、培育路径与政策研究以及空间布局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攻坚发展阶段,能有效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今后的研究仍需要加强: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范制定、分类别的研究政策指引、在产业布局上要实现全国一体化布局,避免重复布局、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深化研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重要的精确的政策指引,使其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支柱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3)

2.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策略选择[J].前沿,2011(7)

3.高友才,向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J].经济管理,2010( 11)

4.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29(5)

5.张春玲,吴红霞,刘遵峰.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J].生态经济,2013(5)

6.薛澜,林泽梁,梁正等,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3(5)

7.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

8.陈锦其,徐明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机制:基于技术与市场的互动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3(2)

第8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动态调整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6.010

1 引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布局,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往往存在市场与技术的双重不确定性,具有鲜明的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高成长和高风险等“四高”特征,这些特征需要政府发挥独特作用,建立有效的引导、协调、激励与约束机制,从技术研发、市场培育、产业规划等不同层面制定政策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有关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

第一,关于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的评价,吴敬琏(2011)[2]、刘志彪(2011) [3]等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政策导向和市场共同推动的,在某种程度上政策导向推动性更大,然而,当前政策体系存在着“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偏差,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政策工具相当缺乏。李文军(2014) [4]认为应整合现有技术政策,合并相似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第二,关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敏感性,朱云欢(2010)[5]和娄贺统(2008) [6]的实证研究表明,同样的政策在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其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关于政策的调整机制,于咏昕(2010) [7]和李颖明(2008) [8]研究结论表明,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政策组合,政府既需要决定每个政策工具的力度,更要注重不同的政策工具的搭配,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提高政策效率。韩霞和朱克实(2014)[9]指出要从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加强组织协调与规划、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等政策选择上入手。已有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评价、政策作用机理以及政策调整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在如何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调整机制方面,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构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轨迹高度契合且能形成覆盖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链条及其动态的调整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学者们从战略性、不确定性(技术、市场和组织)、正外部性(研发、产业化)和复杂性(技术、产业化)等特征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基本形成共识。宋河发等(201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的渗透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先导性、友好性、导向性、依靠性、战略性等产业内涵与特征。孙国民(2014)[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特征主要体现在地位战略性、影响全局性、技术前瞻性、市场风险性、发展可持续性、产业生态性和区域竞争性等七个方面。费钟琳,魏巍(2013) [12]认为按照一般生命周期过程渐次发展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具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调整期等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胡斌(2014[13]从技术创新、组织模式、产业链和市场状况四个维度的不同特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 、发展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深入分析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诞生于技术的突变性变化之中。Ehrnberg(1995)[14]系统研究了突变性技术的演变特征。技术的突变性变化体现在佛斯特S曲线非连续性跳跃点上,它既可以是从一个技术生命周期转移到另外一个技术生命周期,也可以是从技术生命周期中一个子循环转移到另外一个子循环,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周期与突变性技术的变化演进特征

技术的突变性变化往往会改变产业原有的竞争基础,这为我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越提供了机会窗口。突变性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是由多个里程碑式演进阶段构成,综合Benner(2010) [15]实证研究,这里将依托突变性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分为六个里程碑式阶段:技术孕育期、技术龙卷风期(同时存在多个技术发展路径)、技术大道期(相互竞争的技术标准归一化)、产业链架构期(新的产业在形成)、市场鸿沟期(市场需求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和市场大道期(市场趋于成熟)。伴随着突变性技术演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多重性和动荡性等特征。多项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投融资政策、市场培育政策和国际合作政策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不同演进阶段中的作用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在技术龙卷风期阶段,政府应对由两个以上的企业构建的研发联盟采用研发补贴政策,而在产业链架构期阶段,政府应对风险投资公司采用倾斜式税收优惠政策。与其它政策相比,在同样财政资源消耗的情况下,这两种政策的实施效果比较显著。从全球范围看,当前新材料产业正处于技术爆炸性增长的阶段,产业整体处于技术范式的构造期;而光伏产业已处于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完整的产业链在迅速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技术持续增长阶段的产业,其中部分产业已经处于技术突变和需求导向的过渡时期[16]。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务之急是在把握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新兴产业不同的技术阶段,构建动态的混合型政策链条,以突破单一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提高整个政策体系的动态适应性[1]。

3 现行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近几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技术政策、市场培育政策、税收政策和专项政策等整体政策架构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制订和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现行政策体制无法涵盖和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特点、新诉求,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阶段性发展特征和需求的政策工具比较缺乏,政策协调机制尚不完善[2]。张矗2011)[17]和朱迎春(2011)[18]研究表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结构的缺位错位现象严重,政策体系呈现非均衡状态。总体看,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调整的机制,而且也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考核机制,难以满足政策及时调整的需要。一些宏观的产业政策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难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落实。

3.1 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方面,相关政策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位错位现象。

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之间缺乏协同性,使得相关政策呈现“碎片化”现象,政策的整合体系更是缺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往往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情景下,政策与政策之间须形成动态有机耦合关系,以使各项政策产生正向互动作用,最终形成一种有效的政策合力。然而在现实的产业发展环境中,由于政府职能的划分,财政资源、权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实际是由分散在政府不同层面的不同部门把控,不同部门之间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缺乏协调性,甚至互相掣肘。在这种情形下,政策的缺位与错位造成整个政策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路径上的分布呈现“碎片化”现象[1]。

3.2 政策主体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演变进行持续性跟踪,造成政策“粘性化”现象[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政策主体产业政策的推出必须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而调整,适时掌控政策之窗开启与关闭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调整,防止政策的“粘性化”现象,以实现政策体系的既定战略目标。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2009年启动的旨在促进国内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的“金太阳”工程,采取财政补助方式,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然而,几年来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推进速度远低于业界的预期,多地出现了虚报甚至只报不建等诸多不良现象。没有动态跟踪就没有控制调整,存在监管漏洞和缺乏调整的激励政策对产业是难以产生预期效果的。

仍以光伏产业为例,项目投入阶段有财政补助资金,经营过程中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与返还,在土地、供电价格等方面得到优惠。产品在投入到太阳能项目中又会享有投资补贴、高上网电价等支持措施。实际上,光伏产业一直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政策叠加支持带来的产能扩张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吸收能力,企业过度依靠国际市场,因而受到金融危机和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冲击,出现了步履维艰,并最终还依靠政府动用公共资源救援。

由此看出,如果产业政策支持过度,不仅大量消耗国家的财政资源,而且会强化该产业对政策的依赖性,使其丧失活力和竞争能力。所以必须特别关注政策的时效性,当政策环境发生改变时,继续执行下去势必导致政策成本大于政策收益,政策的适时退出或调整与政策的适时导入同样重要,避免政策出现“粘性化”现象。

3.3 政策主体在政策调整方面(储备、出台、实施和终结)缺乏前瞻性、一致性和连贯性。

如在电动汽车领域,要加快推进其产业化,必须要有包括补贴、基础设施、提高油税、提高传统燃油车排放标准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既不能有所缺失,更要做到政策间彼此呼应。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几年来,出台的政策仍比较零散,而且政出多门,政策间相互扯皮,延缓了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4 产业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还是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政府的大力培育和引导。当务之急是在把握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新兴产业不同的技术阶段,构建动态的产业政策调整机制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发展。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阶段性演进特征,政策主体应在政策管理实践中系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演进规律,分析研究产业技术政策、国际合作政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市场培育政策在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敏感性,构建一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轨迹契合且能覆盖其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混合政策链条,发挥不同类型政策的协同作用,有效地管理政策的生命周期,提高整个政策体系的动态适应性[1]。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敏感性进行的研究表明,不同产业政策的成本和效果是不同的,对产业作用的敏感性不同,适用产业发展的阶段不同。例如,同样的税收激励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企业研发创新外部性带来的成本与收益风险,相比之下,税收优惠能在更大程度上诱导企业的研发活动。与企业个体相比,同样的政策作用在企业联盟体上的敏感性更为显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应把政策资源投入到具有优势的产学研联合体上。政策主体既需要研究单项政策的敏感性,更应注重分析政策组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力及作用速度。需要强调的是,政策绩效的生命力在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调整,市场是推进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财政资金的支持应更多体现在“竞争前”。在产品阶段应该尽量“补需方”而不是“补供方”。政策支持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防止因不适当的直接干预而抑制市场竞争。

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19],技术上的突变伴随着大量不确定性因素,政府应建立政策效率的过程节点评估制度,以使政府适时依据产业最新演变趋势对政策资源进行动态再分配。因此,政策动态调整重点在于政策的动态组合,既要考虑每个政策工具的力度,更要注重不同的政策工具的搭配。政策应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政府有关产业的激励政策须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而适时调整。政府必须要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地互动,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提高政策效率。政策调整实质上是政府决策者的再决策行为,是对政策资源再分配;由于政策资源的有限性,政府须根据产业发展态势有意识地从旧的政策体系中抽出资源,引入至新的政策架构中,政策架构的转换时机、转换力度和转换速度将对整个政策体系的效率产生决定性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洪民. 优化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8-25(A07).

[2] 吴敬琏. 新兴产业有几个很有希望[J].新世纪, 2010,(12):1-5.

[3] 刘志彪. 科技银行功能构建: 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4): 1-8.

[4] 李文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政策 [J].中国科技论坛,2014, (4): 51-55.

[5] 朱云欢. 我国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影响的经验分析[J]. 经济经纬, 2010, (5): 76-83.

[6] 娄贺统. 税收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12): 88-92.

[7] 于咏昕. 政策学习: 理解政策变迁的新视角[J]. 东岳论丛, 2010, (9): 152- 159.

[8] 李颖明. 公共政策的经济效率与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11): 49-56.

[9] 韩霞, 朱克实.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分析[J].经济问题, 2014, (3): 1-5.

[10]宋河发, 万劲波, 任中保.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 (9): 7-14.

[11] 孙国民.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一个文献综述[J]. 科学管理研究, 2014 , (2): 43-46.

[12]费钟琳, 魏巍.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考量[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3): 104-107.

[13]胡斌,汪泓.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创新政策框架体系设计[J]. 工业技术经济,2014 ,(5): 117-123.

[14]Ehrnberg E.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J]. Tecnovation, 1995,15(7): 437-452.

[15]Benner M J. Securities Analysts and Incumbent Response to Radical Technological Change: Evidence from Digital Photography and Internet Telephon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0, 21(1): 42-62.

[16]张烁,程家瑜.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1,(6):15-18.

[17]张.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述评[J]. 科学管理研究, 2011,(4):1-6.

[18]朱迎春. 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J]. 中国科技论坛,2011,(1):20-25.

[19]王宏起,田莉,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4,(2): 87-94.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LIU Hongmin1, YANG Yandong2

(1.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2.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angzhou 310014)

第9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兴技术;高层管理团队;组织战略;认知多样性

新兴技术是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新,他们可能创造一个新的行业或者改变某个老的行业,由于新兴技术的市场具有爆发性,因此及早对新兴技术进行监控和辨识是企业至关重要的任务,但这同时也是相当困难的工作,美国、日本、韩国的半导体厂商都认为,只有那些能够较早在众多的备选技术方案里敏锐地找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技术的企业,才会在产业竞争中具有优势!

本文将结合组织战略和高层管理团队的理论,分析新兴技术在企业内部的战略选择过程,从而为新兴技术管理提供科学的组织理论解释.

1 战略选择理论的提出

组织的职能论者(functionalist)认为组织就是组织内部的资源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的结果,与特定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是唯一给定的(burrell c,1978),组织结构要始终维持与组织规模、技术及所有制方式等背景要素的高度一致,否则就会造成机会的丧失、成本的增加等,组织的运转就会遇到困难,在职能论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许多新的学派,例如战略权变理论、生态组织理论与机制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继承了职能论者关于组织与环境高度一致的前提假定。

然而,建立在社会系统理论基础上的行为决策学派则认为,决策者才是组织的核心和动力,是决策系统的主观能动要素,在决策活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面对复杂的决策环境,决策者往往不再以个体而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即使是个体存在的决策者,也不再仅仅代表个体自身,而是代表群体意志,更进一步,该学派认为决策者的行为就是从决策者及其可以施加影响和权威的组织成员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动方案中,有意无意地选择特定行动的过程(simon h a,19551。

在行为决策理论的基础上,为了纠正职能论者关于组织与战略关系认识上的偏差,child(1972)提出“战略选择”理论.战略选择是指组织内部的权力所有者对各项备选的战略方案的决策过程,不同的战略方案将导向不同的组织目标,此处,要注意“战略选择”理论与职能论者的“组织决定论”、政治学派的“权威中心论”的区别,一方面,职能论者强调组织背景和环境的客观性,战略选择理论强调组织者,即战略决策者,或者高层管理团队的主观性,所谓高层管理团队是指企业高层经理的相关小群体,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直接向他们汇报的部门高级经理;团队成员来自企业最高层,属于企业的战略制定与执行层,负责整个企业的组织与协调,对企业经营管理拥有很大的决策权与控制权,hambriek和mason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upperechelons theory)为高层管理团队提供了研究框架,面对同样的决策环境,由于组织者观念和认知上的差别,决策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政治学派强调组织权威的重要性,根据simon的观点,以权威为中心的政治行为强调组织功能就是强制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组织或组织权威所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因此,组织内的政治行为是以权威为导向的,同时组织结构也就是实现这种权威影响的途径,而战略选择理论框架下的组织者的行为是在组织内外部监督下的主观性选择,会受到组织绩效的监督和检验,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性,企业总经理在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时做出的各种决策,都必须以企业发展为目标,否则将无法被组织成员所接受,更无法贯彻执行。

经过25年后,child详细地回顾和总结了“战略选择”理论对当代组织理论的贡献,对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略问题诊断理论、高层管理团队的传记性特征理论、战略群体理论、高层管理团队的决断权理论等进行了评述。

2 新兴技术的战略选择模型

2.1新兴技术的组织特征

在战略选择的理论框架里,组织内部的三个要素对战略制定是最关键的:①组织者的行为;②组织环境的实质;③组织者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区别于传统技术,新兴技术及其相关要素所构成的组织环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linden详细分析了国内vcd和3c产品市场的产业标准竞争的案例,指出国内许多信息产品发展往往会先于行业标准的制定,这使得政府的管制标准成为非常重要但又高度不确定的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会使第三个问题“组织者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关键,对新兴技术不确定环境的辨识成为战略决策者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企业经营业绩、甚至经营成败对高层管理团队认知能力的依赖性尤为突出,

copper提出stage—gateⅲ模型并认为,新技术或者新产品在组织内部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得到中层管理者(例如研究与开发人员、工程师、营销人员)的认可,因为他们是组织战略的实施者,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特别是针对新兴技术而言。

2.2技术与组织战略的匹配

依据组织对外界环境的响应速度,miles r e和snow cc(1978)将组织战略划分为四种类型,①探寻者(prospector)代表行业内的创新领导,尽管会面临风险,他们会首先引入新产品,或者首先采纳新技术,这些措施也并非总能带来利润,探寻者总是对市场上那些正在显现或者刚刚出现的机会迅速地作出反应,在汽车行业里,本田和克莱斯勒扮演的就是探寻者的角色,②分析者(analyzers)是市场快速跟进者,通过仔细监控主要竞争者的行为和策略,他们会很快向市场上推出比探寻者企业成本更低或者性能更好的产品,但他们却很少首先进攻,丰田和福特是分析者类型的企业,③防御者(defenders)总是想在一个产品或市场比较独立的区域内维持他们相对稳定的地位,他们往往通过更高的质量、更优的服务或者更低的成本来保护他们的领地,并且会忽略那些对现有业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产业变革,通用汽车、尼桑和马自达属于防御者,④反击者(reactors)的势力较弱,他们尚不能成为与其他强大对手直面抗衡的竞争者,只会在市场受到巨大威胁时才进行局部的反击,国内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可以被视为反击者角色。

griffin和page认为,企业的技术或市场策略可以划分为对世界全新的技术、对企业全新的技术、完善现有产品线、改进现有产品、市场重新定位或者降低成本等六种类型,而且这六种类型的策略与组织战略具有内在的联系,图1所示的是他们根据调查所得出的每种组织战略所对应的技术策略的采纳概率。

从图1可以看出,探寻者的技术策略最具差异性,他们在完善现有产品上所付出的努力最低(22%),而在采纳对世界全新的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的偏好(30%),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griffin和page所定义的“对世界全新的技术”与新兴技术的概念是很相似的,也就是说,探寻者往往就是新兴技术的倡导者。

2.3战略选择模型的框架

根据前述的理论基础,针对新兴技术环境建立其战略选择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环境的不确定性体现在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政府管制政策、市场特征等方面,高层管理团队的传记性特征是指团队成员的客观性差异,如年龄、性别、任期、工作经历等,这方面的理论根源是社会学关于冲突行为的研究;而团队结构特征是指组织的部门化形式和程度、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和程度、工作责任的明确程度、事业部分化的程度等等(duncan r,1979;williamson oe,1975),理论根源是社会学关于均衡的研究,以上两方面的特征是影响团队成员认知多样性的主要途径,使得成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组织不同目标的偏好等方面表现出差异,信息的模糊性是指由于决策问题的非结构化和决策对象的不确定性,可供决策使用的信息非常稀缺和不准确,这些会影响团队内部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战略选择过程;理论根源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行为决策理论,战略选择实质上是在探寻者、分析者、防御者和反击者四种组织战略之间进行权衡,不同的选择结果会导致不同的组织绩效,对组织绩效的衡量往往包括财务指标(如利润额)和组织有效性指标(如组织的开放程度)两方面。

新兴技术的战略选择正是依据“环境一认知一选择一绩效”的逻辑过程,更进一步,如果在长期动态的组织环境里,每一次的战略选择结果又作为经验或教训,反过来影响团队成员下一次的认知判断,构成组织学习的适应性过程;同时,在微观层面上也使得个体学习与组织演化有效地结合起来。

3 案例分析

通过两个案例说明“环境一认知一选择一绩效”的认知模型,并且对模型的应用效度进行验证和分析。

3.1 ibm公司的案例

20世纪30年代,tomas watson通过为美国政府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新政供应打孔机产品,成功地将ibm公司发展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公司之一,50年代后,美国的计算机市场初见端倪.此时,tomas watson仍对打孔机产业恋恋不舍,固执地认为,“我们不能打没有胜算的仗,现在我还没有发现多大的计算机市场需要”,而他的儿子,tom watson则果断地认为,计算机的时代已经到来,并提出“追赶univac,并且要赶在前面”的目标,在tom watson的领导下,1961至1964年期间,ibm前后共投资50多亿美元研发全新的ibm/360型计算机,这样的投资规模高达美国政府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总投资额的2.5倍,后来,tom watson回忆时也认为这是他“一生所做的最大、最富冒险的决策”,也正是该项目的成功,才迅速将ibm公司推到全球计算机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占领了700%的电脑市场;而相应的打孔机市场则很快就萎缩了(如图3所示),面对全新的计算机技术,tomas watson认为应该采取“防御者”战略,而tom watson坚持认为应该采取“探寻者”战略,作为对企业发展具有生死攸关影响的两位企业家,他们对新兴技术的认知差别是与其不同的性格和阅历有关的,打孔机属于电子机械领域,经营战略以销售为导向,而且长期的产业成功也养成tomas watson封闭和自负的性格;计算机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经营战略以技术为导向,自由环境里成长起来的tom watson从小性格里就具有叛逆性和革命性,二战中作为飞行员参战的经历又使得他对电子仪表情有独钟,由此,可以看出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的确对其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的认知与战略选择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组织业绩。

3.2 seagate公司的案例

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硬盘行业的技术发展、市场结构、资产重组以及竞争格局是变化最快的,这使得硬盘制造企业的竞争异常残酷而激烈,christensen称其为产业环境里的“果蝇试验”,因为在这样的产业环境里,企业会快速地萌发和成长,但也可能会快速地消亡和破产,全球市场上的第一块硬盘是1952年在ibm公司圣何塞实验室诞生的,此后硬盘技术在材料、工艺、性能等方面的创新路线和网络日益复杂,作为战略决策者,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地预估技术创新对未来产品市场的影响。

1984年,苏格兰企业rodime首先开发出3.5英寸硬盘,1年后seagate公司也开发出类似的产品原型,为了评估这项新技术的市场前景,seagate公司邀请ibm等台式电脑生产厂家及批发商们(他们也是seagate公司的主要客户)对该产品性能作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这些厂家并不对此感兴趣,他们希望的下一代硬盘容量是40到60兆,3.5英寸硬盘容量只有20兆,成本反而更高,鉴于此,seagate的高层领导决定放弃对3.5英寸硬盘的研制,加快对主流的5英寸硬盘技术的研发力度,然而事实表明,这是非常错误的决策,因为3.5英寸硬盘的主流市场并不是台式电脑,而是便携式电脑:1988年seagate公司不得不重新开始生产3.5英寸硬盘,而此时它已经损失了大约7.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更可怕的是市场的损失,直到1991年,seagate公司生产的3.5英寸硬盘还只能替代5英寸硬盘用在台式电脑上,尚无法被便携式电脑厂家所接受。

如图4所示,面对3.5英寸硬盘技术的兴起,seagate公司采取了保护其5英寸硬盘市场的“防御者”战略,分析seagate这次错误的战略选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期经营5英寸硬盘而导致的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work)的限制,错误地担心3.5英寸硬盘会抢夺现有的5英寸硬盘的台式电脑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合作成功经历使得高层管理团队内部出现了群体思维(groupthink)现象,过分强调决策的一致性而忽略了对新兴市场的认真分析,群体思维是指参与群体中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在这个群体中认为追求互相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总结政治与军事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后,janis il(1972)归纳出形成群体思维的前提条件和造成后果,例如顺从性思维、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盲目乐观情绪、相信群体无所不能、首创精神的假象等等。

3.3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