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战略与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战略与管理论文

第1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哲学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在企业内部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认知的行动纲领和思想准则,体现了企业的发展趋向和价值观念;在企业外部成为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经营原则,显示企业的活力和动能并最终体现为企业形象。它存在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每项业务活动中,可以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思想、发展前景及员工的工作态度、精神风貌、整体素质等。

有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否优秀、完整,实际上能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如何。因为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不仅有技术、装备、规模等因素,还有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及员工的心智、情操、风貌等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

企业文化植根于本企业的沃土之中,渗透于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机体之内,是企业全体员工通过长期实践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原创性,它不是舶来品,不是单纯靠外力和借鉴就可以形成的。企业的一切规章、制度、条例、规范、规划、办法等,都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源泉和载体;企业文化所表现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等,实际上是对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条例、管理标准等的提炼和升华。可以说,企业文化既是精神性的,也是物质性的。正因为如此,企业文化要随企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完善,不会永远停留于一个层面。而停滞不前,脱离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文化必将失去生命力。

二、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体系

在长期的生产管理经营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企业文化体系。尤其是改革开发后,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企业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

安全高效运作,优质规范服务,持续稳定发展是企业的发展观。要在安全生产中促进效益提高,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在合作中实现有序竞争;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树立品牌意识、一流意识,建立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忠于职守,敬业负责,诚信待人是企业文化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规范。这是企业取信于民,赢得更快发展机会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是企业内部强健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人企合一,以科学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文化的管理观念。实施严格、严明、严谨和有序、有据、有效的管理;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人性化、制度化、民主化的管理。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在企业压倒一切,是“重于泰山”的问题。杜绝安全隐患,必须将安全意识、安全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项规章制度、标准条文中。安全无小事,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安全与稳定、社会效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才能做到思想上“零疏忽”、工作上“零违章”、设备上“零缺陷”,最终确保“零事故”。

三、企业文化助推企业管理机制变革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建设过程中酝酿形成,而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也脱离不开企业文化背景。因此,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除要反映本企业的业务特点、技术要求、企业属性,考虑本企业的经营目标、发展远景等因素外,还必须体现企业文化的特色。

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在符合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方向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能够被企业员工认同,符合员工共同认知的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不搞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条文。

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及员工的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后者又与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客观实际密切相连。客观世界的变化必将引起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员工价值观念的改变,从而打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间的平衡。为了实现新的平衡,从企业文化的视角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使之适应新的业外部环境便显得十分必要。如此,又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并使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就是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四、完善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1、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

企业规模扩大并不等于规模经济。那种认为通过利用各种资产手段将劣质资产大量纳入自己企业并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就构成“规模经营”格局的企业领导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老想着实现快速增长,尽快追赶上领先自己的竞争对手。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时,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能片面求大。实际上,企业规模只有与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相适应时,才能发挥规模效应。

2、对企业战略管理各要素的重新整合

将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五大要素按照入世后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思路、资源结构、业务范围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使之更加符合入世后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

3、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

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超前意识、长远意识、全局意识和权变意识,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做到:第一,思想敏锐,目光远大,能预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提早做决策并付诸行动;第二,作为战略管理者应经常考虑长远的问题,增强预见性;第三,心中必须时刻装着企业全局,考虑企业整体的利益。从维护企业总体利益出发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在战略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从现实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于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创新性,机动灵活地处理问题。

4、构筑动态的战略管理系统

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不仅是静态的各个要素间的重新整合,而且要构筑科学的、动态的和具有适时反馈功能的管理系统。战略管理层要及时接纳系统终端对市场各种信息的回路反馈,修正管理系统中心的各项参数,重新整合后输出到终端,实现战略管理的“互动”,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系统控制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自主意识

企业核心管理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经营管理新思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改革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走出管理混乱的泥潭,重塑辉煌。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自觉地转变思想和观念,尽快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定位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并促成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使企业真正成为追求效益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是企业实现战略管理创新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机制改革的剂和助推器。各级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借助企业文化推动、改善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基滨.论企业安全文化及其建设[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第2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成本管理是以实现成本最优化为目标,利用各种成本信息资料,对企业相关成本进行系统地预测、决策、计划、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战术成本管理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以实现产品经营成本的最小化。而战略成本管理则致力于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并在具体战略决策下组织成本管理,以实现企业战略管理成本的最优化。战略成本管理是对战术成本管理的战略拓展,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与区别。 一、战术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联系 1、战略成本管理是对战术成本管理的功能拓展 2、战术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相辅相成 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对战术成本管理的完全否定,也不可能取而代之,相反还会进一步促进战术成本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无论是战术成本管理还是战略成本管理,其基本职能都是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并实施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战术成本管理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是战略成本信息的基础和重要构件,战略成本管理目标需依赖于战术成本管理来实现。如果缺乏战术成本管理的信息资源,战略成本管理便成为“空中楼台”,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同时,战略成本管理对战术成本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战术成本管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它们一个是战术,着眼于企业局部的近期目标;一个是战略,着眼于企业整体的长远发展目标。两者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战术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程序基本一致 成本管理程序是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步骤,也是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战术成本管理的程序已为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成本分析评价),这五个基本步骤的程序图如下所示: 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 成本计划 业绩评价 成本控制 由于两种成本管理基本职能的相似性,上述程序同样适用于战略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对战略

第3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在概括介绍国外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特质和建立框架,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战略管理模式——三极管理模式,即整合战略思维、战略管理及理性形管理的战略管理,目的是带动讨论,刺激研究,使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得到跨越式发展。

在过去二十多年,企业战略管理学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实践模式不断出现。相对而言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则停滞不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做得不够。战略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加快我国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如何更有效益地实践“三个代表”,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重要战略,都需要战略管理理论的支撑和引领,因此,我国公共战略管理学亟需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本文目的是整合国内外相关论述,建立一个三极战略管理框架,带动讨论,刺激研究,使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得到跨越式发展。

一、难以借鉴国外的理论与方法

有学者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吸收、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即包括西方公共理论的借鉴”。就发展现状来看,借鉴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确不失为我国战略管理研究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献分析却显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停滞不前,在实践方面也存在重大问题,我国难以借鉴其理论与方法。

首先,国外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本质上并非战略管理,而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一个狭隘概念,焦点在分析既定目标和编制执行方案,是自上而下及工具理性的程序。战略规划涉及分析工作、理性形思考模式与实践,逻辑性及理性形工序,是工具理性管理的一部分。相对而言,战略管理的焦点在于如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保证组织得到持续生存、发展,乃至实现组织的宏大公共目标。战略管理可分为“战略的管理”与“管理的战略”。“战略的管理”是一种综合的过程,涉及动态了解、抽象分析、智能运用等综合性及直觉性等战略思维运作的工作——包括基于全局的、前瞻性分析,拟订实现宏大目标的手段,进行动态资源调动,改变组织内外部条件与内部运作,提高组织对转变中的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这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而如何达到科教兴国或人才强国等便是“战略的管理”的命题。

“管理的战略”则涉及既定方针与策略应用,焦点在于创造有利条件,目标是完成任务,与传统的工具理性管理分别不大。也因为战略管理可分为“战略的管理”与“管理的战略”,不少学者便指鹿为马,把理性管理误认为战略管理,或以偏盖全地把战略规划等同战略管理;也有学者掌握不足,把战略等同于政策选择,或混淆战略分析与策略分析。

有学者提出,西欧各国公共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摒弃战略规划,但事实上,战略规划还是“战略的管理”的实践核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制订及执行系统,嘲但战略拟订是西欧政客的不可分享的特权,四公共部门管理者只需考虑如何实现既定政策的目标,进行部门战略规划——即执政党构建公共组织的远景宏愿,管理者则设计项目与方案——以保证在时而缓变、时而剧变的环境中有效益地执行行动计划,达到既定目的。

战略拟订特权的不可分享保证了战略管理流于形式与战略规划的奉行。此外,美国(1993年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规定联邦政府部门必须进行战略规划,句而个别地方政府也因为成功执行战略规划而达到理想发展,故此,西欧公共部门继续进行战略规划是可以理解的。但公共部门的“战略的管理”亦因此带着战略规划的狭隘性、片面性、局部性,未能发挥战略管理的功效。

其次,有学者在介绍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时提到:“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自从2O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学MPA及MPP等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领域(核心课程或必修课程)”。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及管理顾问正致力在全球公共管理领域推广战略管理。表面上,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教学与实践发展骄人。然而,笔者经互联网上分析美国重点大学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教学大纲,发现有两大问题:第一,教学内容与科目不符,名为战略管理的课,实则是有关战略规划或政策研究的;第二,课程所列出的参考书目并没有多少以战略管理为专题的文献,而不少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文献没有名副其实的阐述战略管理的内涵。笔者也在香港参与跨国管理顾问的战略管理项目,察觉所谓的“战略的管理”还只是“管理的战略”。总言之,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教学与实践的发展并不理想,借鉴便无从说起。

二、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特性

既然借鉴无从说起,出路便只有反思与创新。首先是要反思我国公共管理的特性。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战略规划是在特有政治框架下进行的,以美国为例,其政治制度建基于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许多政策与战略皆为政治利益交换的结果,并没有照顾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缺乏长远利益的战略考虑。相对而言,我国政策制定权力集中,国家发展的政略清晰。是故,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是一个整体的活动,涉及的是全局的统一发展,维护的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这样的特性,战略管理便属于系统工程,而并非西欧国家公共部门层面的战略管理或战略规划。掌握了上述整体性、全局性与统一性的特点,还需注视两个重点。

(一)整体及全局性的特质

中国的公共战略管理,性质与卓越跨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相近。许多跨国企业虽然有许多不同业务的子公司(群),但整体发展而言,政略与战略皆由总公司领导层统一制订,继而进行战略管理。此外,由于各行业环境及业务本质的独特性,故跨国企业管理层下放战略管理权利,但要求子公司(群)的战略发展和总部的吻合,并制订指标,以计量子公司(群)的战略管理对整个集团业绩表现的影响。在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者经过对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可以制订多层次战略,包括最高层次的总战略,第二高层次的管治性发展战略及引导协调战略等,第三个层次的功能战略——包含核心能力战略、市场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研究战略、研究发展战略、运筹战略、购材战略、物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资讯科技战略等;这些功能战略各自包含不同的策略及行动方案。

我国的公共战略管理也同样包含三个方面:(1)高层次的总政略,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2)第二高层次(为达到总政略目标而拟订)的管治性发展战略——如“(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而非什么都管),引导协调战略——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3)功能战略,即不同地域、部门、单位依照其独特职能、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功能战略的管理,目的是各尽其能,致力达到总政略目标。

(二)国家政制框架的含义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公共战略管理或国家战略管理,而没有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因为所有国家、政府、社会的部门、企业及事业组织的政略(即至高层次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拟订及执行的管治性战略与功能战略会有所不同,只因系统层次不同及部门职能有别而已。是故,在我国进行战略分析与推行战略管理,必须从系统工程角度考虑;而不同地域或部门所进行的局部性政略导向的功能战略管理,也必须和整体的战略管理相配合,有违整体政略或战略的,如宪法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的国家与公民权责,便必须修改。

总而言之,国家的政制直接影响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由于我国国情独特,故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念在我国的应用,有必要反映我国国情的独特性,乃至客观而言,我国公共战略管理是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在我国进行的是公共战略管理或国家战略管理,而非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三、三极战略管理模式

上文提出,我国公共战略管理的框架包含三个层次:高层次总政略,第二高层次管治性及引导协调战略,和第三层次功能战略。但这都只是从静态角度分析的结论,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尚要从动态角度考虑。自20世纪60年代,开放系统论与“新科学群”驱使社会科学家从崭新角度分析社会现象,也迫使战略管理学者从动态角度重新评估组织外部环境变迁的规律、含意与启示。因此,有不少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涉及动态了解、抽象分析、智能运用等综合化、直觉化及非理性化等思维能力的应用。在未来营运环境变得更为动荡时,战略思维便会更为重要。故此,战略思维应该是21世纪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核心属性。

此外,从开放系统论的视角看,子系统的运作——即政府、市场及社会三大子系统的任务、战略、策略与日常运作——必然影响整体中国公共管理系统的战略管理。故此,中国公共战略管理者便有三个特别任务:(1)要全面深入分析方方面面的矛盾,加以化解,使子系统能配合整体的战略发展;(2)由于中国公共管理是一个庞大系统,因此要避免主观地或频繁地推行战略管理,否则会引起反效果,如激化尚未化解的矛盾;(3)要应用工具理性管理,优化整体中国公共管理系统,使政府、市场及社会三大子系统形成一个运转如一的高效体(highperformingentity)。

第一及第二个特别任务要求战略管理者运用战略思维,了解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根本的矛盾及矛盾转化的本质、方向及速度,做出初步的政略、战略决策,继而进行相关的战略管理,即全面的环境分析、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战略拟订、编制执行方案及战略执行等活动。

第三个特别任务则要求战略管理者重视及推行理性形管理。理性形管理是指20世纪建基于传统工具性管理理论(in_strumentallyrationalmanagemem)。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目标管理及全面优质管理,此等管理理论要求管理者从客观角度分析管理现象与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而采用符合逻辑分析的观点与假设,做出管理规划,建立机制,引用科技,制订行动方案,监管控制,评估衡量效率、效益。国外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的文献揭示,管理不善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行政改革不断。正是为了改变行政系统非工具性理性运作的问题。换言之,我国要进行系统工程的战略管理,便必须强化公共管理系统的工具性理性管理。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在1976年介绍了理性的世界观、研究法及应用手段。西蒙论述了两个层面的理性:内涵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和工具性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

内涵理性是有关如何理性地找出应该办好的事,而工具性理性是有关如何把事情办好。两者相辅相承:若管理者决定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却成功地应用工具性理性将不该做的事情办得很好,其后果是可以极为严重的;若管理者基于内涵理性找到应该做的事,却未能应用工具性理性把应该办的事情办好,则徒劳而无效益。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两种情况:(1)管理者能够将内涵理性与工具性理性结合,找出应该做的事而办得很妥当,是为卓越的表现;(2)决定做不该做的事情而且办得一团糟,这正是平庸世界的普遍现象,虽可笑,但无可避免。王大海教授的论文便揭示了当今中国公共管理系统的多样化问题导致战略管理变为名不符其实的过程。这反映我国急迫需要进行理性形管理,使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趋向合理、逻辑及效能化;同时,也要致力发展战略思维能力,以便找到应该办好的事情和纠正工具性理性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管理能力及效能。

总括而言,中国公共战略管理包括三个方面:(1)战略思维;(2)政略、管治性战略及功能战略的管理;(3)工具性的理性形管理。换言之,我国应该推行的是“三极战略管理模式”(TheTrioModelofStrategicManagement):即将战略思维、战略管理及理性形管理作为三位一体的考虑,在面对全国整体发展过程出现挑战时,便按实际情况应用战略思维、战略管理与理性形管理,或三者组合应用:在某些情况下重点执行理性形管理,某些情况下揉合战略思维及理性形管理,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并重。

第4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战略 管理战略 网络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 计算 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 时代 ,它将彻底改变 企业 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 (strategic 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 社会 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 理论 问题 ,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 影响 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 分析 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 方法 ,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 应用 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 经济 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 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 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 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 cluster)、伙伴关系 (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 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 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 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 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 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 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 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 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 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 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 学习 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 理学 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 艺术 》,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 目前 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 文献 ,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 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 中国 、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 自然 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 研究 战略 网络 ,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 企业 集群 理论 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 经济 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 学习 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 发展 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 社会 、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 历史 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 分析 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 内容 。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 时代 “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 问题 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 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 方法 ”,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 影响 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 应用 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 现代 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 理学 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 规律 。(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 科学 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 计算 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性行为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

第5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分析

目前一些学者按照一些理论,比如一般系统论、行为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成本论等基础理论,给出一些理论架构去剖析人力资源实务和绩效之间的联系。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中逐渐提现出来,然后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再次被证明是企业经营组织中不断获得系统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途径。而在目前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竞争因素和来自人员变动的各方面挑战,本文主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问题,着重全面分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所研究的职能权责以及逐步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 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介绍

一般意义上,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被定义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有企业发展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最早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其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和灵活的资源管理理念,逐步被欧美等国都企业搜接纳,并用实践最终证明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具有长期都可持续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途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于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定位于的特殊性主要是在大力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职能特殊性。

2 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

企业战略性都人力资源管理所发挥的职能权责角色分别了: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企业管理专家成员、企业新思路的融入者、企业发展变革的推动者以及企业文化的宣传者和员工激励者。对于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由国外早已形成的相关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的西方理论模式:包括哈佛理论模式、密西根模式、Kleiman模式以及程序调整与整体变革模式。我国,也逐步鉴由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成功案例,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特殊模式和竞争环境,逐步升级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3 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

31资源基础理论

最初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理论是组织经济学与资源基础理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什么可以影响到组织绩效以及绩效的实施方法在资源基础论中都做了一个非常恰当的剖析。资源基础论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组织的竞争特点是由组织里资源所产生,所以组织所抱有的能力、资产以及知识等可以被组织所影响, 而利于组织进行的执行,有助于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组织绩效影响竞争特点的资源。

32 人力资本观点

这种理念认为组织的成员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技能等是有着经济意义的,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针对人力资本的提高有着推动作用。如何发挥企业所有成员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合理的组织成员资源分配,将会是影响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提高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绩效的发挥是最为合理的。从过去的实践研究中也会发现,这些活动和绩效间真的存在很大的关联。怎样理解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能够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

33 行为理论

一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常用的理论就是行为论,这种理论主要依附于权变理论。社会心理学专家把角色行为分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人的行动出现关联的时候,可以产生预期的结果。工作人员的行为是战略与组织绩效的中介变项, 而人力资源实务是为了推动或抑制员工的行为以及态度, 不一样的组织特点与战略会促进不同的行为和态度的需求,所以推论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里,因为每一个战略所求得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态度不同,组织人力资源的体系也会随之更改。

34 一般系统理论

此理论的理念是人力资源管理为大系统下面的附属系统。相关专家指出了用开放性的系统理论去构建组织的竞争管理体系。此系统里,有效的管理涵盖了:获得、运用以及持续等。管理行为涵盖:行为控制,就是利用考核以及薪酬对员工实施控制。所以,一般系统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能够由运用、获得、留任与转换人才等功能,提高全面质量。

35 与交易成本论

企业发展的成败最终在财务统计的各项资料中很直观的提现,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的界定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此理论是站在财务以及经济学的层面去分析组织中人力的轮替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分析什么环境因素能够推动组织实施内部轮替去减少交易成本。问题是出现在一个组织需要其余组织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实施服务,而两者均是自利的时候,成本就是促进两者构建有效合约模式所需要的成本。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促使交易成本以及成本减少,推动企业全面效益的提高。

结论

人力资源的含义是指企业中的人员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基础、技术特长和工作能力的综合,以及所有成员在工作互动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人际交流的网络作用及所有成员不同能力和知识基础所形成的企业文化等。顺应时展的需求,企业的人才稳定和文化宣传势必会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性。而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仍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未来的企业经营发展中,要怎样按照这些理论基础再深入的设计研究,是未来所要努力的方向,综合各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绩效联系实施更为多层次的分析及实践,是完善理论基础的核心措施。

[参考文献]

[1]匡萃冶,刘君玲公安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论析[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14(03):107-109。

[2]尚子娟,高引民基于胜任力的我国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12(11):342-343。

[3]石磊,张寒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内容及实践[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1):342-343。

[4]杜维人力资源、IT能力与组织绩效——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实施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09,16(21):594-595。

第6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决策 博仁大学 分析与选择

1.绪论

博仁大学(Dhurakij Pundit University,DPU)是1968年由沙威・苏特比塔克博士和沙南・哥杜塔特先生携手创建,是一所立足泰国、面向世界的以经贸教育为主的综合性私立大学。管理类学科始终是博仁大学重点打造的核心专业。博仁大学已向社会输送了12万名各类优秀专业人才,同时,在商业、经济、科技等领域中开展的各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博仁大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国际商学院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体系,尤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成立,是基于中国在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这一大背景。作为新成立的学院,其战略定位、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都还处于探索之中。本选题实践价值至少有两点:第一,项目的直接目的意义是将为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可借鉴的意见,项目成果将直接服务于该学院的发展战略选择参考。第二,本项目的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或者说中外国际合作办学的代表之一,其经验也可为其他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提供参考。

2.文献评述

2.1战略、战略管理

从静态视角的定义,战略主要是强调企业的企业目标导向、或某种资源优势与环境等的匹配程度等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如企业目标对战略的影响,企业资源优势与环境的匹配对战略的影响,还有从战略涉及的具体企业内容来解读战略的。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小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德《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要,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因战略变化而变化,即“结构追随战略”。并将战略定义为:“确定企业长期目标,选择行动途径和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资源分配。”波特认为,“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目标与公司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寻求的途径的结合物”。关于竞争战略,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题为“什么是战略”的文章中明确指出,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这些定义都是强调企业目标是战略选择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为达成这些目标而进行资源分配,以及寻求达成的途径就构成了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

彼得・德鲁克将战略定义为,“战略是找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决定企业应该做什么。”霍弗和申德尔(Hofer and Schendle)认为,“战略是企业当前和未来的资源配置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该模式表明企业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安索夫认为:“公司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这几个定义都强调企业的自身资源的重要性,当然资源的运用要与环境匹配,要与生产经营的市场等因素匹配,寻求这些匹配的模式和对行动的计划安排就构成了战略的基本内容。

从动态视角定义战略的典型代表是明茨伯格,他把战略定义为5P,又称为明茨伯格的5 P模型。即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波特关于竞争战略的描述也可以归纳为动态的战略观。波特把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定位、抉择和配置。定位即战略就是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关系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抉择即在市场竞争中作出取舍;配置即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波特的这一战略定义可以说也涵盖了所有的战略过程,也一个动态的概念。战略首先表现为全局和长远性的特点,同时又要与现实的资源基础等自身条件相匹配。因此,本文对战略一词所持观点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主观和客观的结合、长远和现实的结合、目标和手段的结合,因此本文认为战略是组织较长时期的发展目标,以及结合自身实际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为实现这些长远目标所做的一系列规划或者说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或手段的总合。

战略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战略管理即战略决策;广义的战略管理不仅包括战略制定(即战略决策),还包括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对此,也可理解为三个持续的环节,即分析、决策和行动。1965年,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对企业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因而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徐飞(2009)在其《战略管理》一书中写到,从动机上看,战略管理是一种确保当前利润最大化同时追求长远利益的组织行为;从功能上看,战略管理致力于对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作业、研究与开发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管理,并确保公司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从流程上看,战略管理是一个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和控制在内的过程。本文将战略管理定义为一个动态管理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一系列活动,即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其战略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策划,并依靠企业自身能力将这种策划和决策进行实施,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席酉民(2006)在《企业集团产业链分析与业绩综合评价》一书通过对有关竞争力和竞争战略理论的研究,从企业集团竞争力内涵上分析了企业集团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提出资源要素、组织要素、制度要素是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并构造了企业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微分动力模型,揭示了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后还运用AHP法、模糊综合评价、非参数估计的系统工程工具,提出了一种企业集团和业绩的评价方法。张铁男(2005)在《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一文中阐述了在界定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环节”这一概念,并给出产业链中战略环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产业链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对战略环节给出了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

梁汉东(2013)在“T集团战略管理研究”一文中,以战略管理和管理控制理论为基础,在战略管理研究的视角下运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针对外部环境,如行业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及公司的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了T集团管控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企业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分别建立EFE矩阵及IFE矩阵,揭示了T集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最后,通过SWOT矩阵法及波士顿矩阵法两种方法,结合T集团的发展目标,确立了业务调整战略,制定了主导型多元化的总体战略,集中化成本领先的经营层战略以及各职能战略,并提出保障这些战略顺利实施的措施。

3.战略管理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战略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其主要研究工具和方法有:PEST环境分析法,波特的“五力”模型和战略选择的SWOT矩阵。

战略管理是统揽全局,又是贯穿各职能各业务的动态管理过程,因此,其管理的层次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具体而言,主要分为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

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为,这些行为又构成了的一定逻辑顺序的工作阶段,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如下过程或工作阶段:确定企业愿景、使命以及战略目标、战略态势分析、战略分析与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等五个阶段。

目前关于宏观环境分析的模型主要是PEST模型,即政治与法律(P)、经济(E)、社会文化(S)和技术(T)等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政治/法律环境因素(P):内容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政府政策与倾向、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同时也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施加约束的法律和法规等。

经济环境因素(E):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涉及国家、社会、市场及企业等多个层次和领域。

社会、文化、人口和生态环境因素(S):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消费偏好、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与变动状况。

技术因素(T):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变迁、技术突破对企业的影响,以及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等。

行业是指一组生产相近产品或提供类似服务且可以相互替代的企业的集合。目前关于行业环境分析的工具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波特“五力模型”。根据波特的观点,决定企业竞争格局的五种力量分别为: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风险;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强度;购买者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替代品的相似度。

SWOT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列表的形式,审视企业主要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四大因素,并且通过将内外不同因素的对应,评估现有的战略定位。同时,将内外部的因素进行匹配,观察可能产生的战略。

3.1SO(优势-机会)战略

通过发挥企业的优势去把握机会。即通过找出最佳的资源组合来获得竞争优势;通过提供资源来强化、扩展已有的竞争优势。

3.2 ST(优势-威胁)战略

利用企业优势来应对外部威胁。即可通过重新构建组织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将威胁转化为机会,或企业可采取防守战略。目的是抓住其他象限中对战略有利的机会。

3.3 WO(劣势-机会)战略

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企业的不足,或通过补短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进而把握机会。如可加强投资,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以开拓机会;或将机会放弃给对手。

3.4WT(劣势-威胁)战略

通过补短来应对威胁,或通过弃短来回避风险。如放弃部分处于劣势的市场。

4.DPU-CAIC的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

4.1DPU-CAIC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教育是中国优先发展的产业,而且大力鼓励国际合作办学。从法律法规层面看,中国关于高等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而对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而言,相关法律在税收优惠和政策激励方面都有所提及,而且对学院发展非常有利,当然对学历学位制度的规定对其行为也所约束。依据《泰王国教育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2007年5月28日正式签署)列明,中国教育部对泰王国博仁大学颁发学历学位给予认定,同时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和中国留学网给予重点推荐。中国与东盟关系友好,政治稳定,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双边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教育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这些为博仁大学-东盟国际学院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由原先的封闭型经济逐渐向对外开放的外向型市场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融入全球的经济,因此为了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全国的高校纷纷开始制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身就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加之与东盟成员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对了解东盟背景人才的需求势必会增加。随着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双边合作与交流的深化,进而推动了双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教育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系于教育”。这些文化理念为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中泰文化差异较之中西方差异小,彼此合作交流更顺畅,为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扩展。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管理系统化,如学生学籍管理、学校人事、财务系统管理等信息化管理。

4.2DPU-CAIC 的竞争环境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披露的信息,境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机构及项目名单共计172个项目,泰国的大学包括博仁大学在内的共有86所。

4.3 DPU-CAIC的战略选择

DPU-CAIC 的SWOT矩阵

5.研究讨论

5.1 DPU-CAIC战略目标的讨论

结合前述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自身资源和能力,可以定位“在培养东盟高级人才中,位居前列”的大学。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职能;在资源分配方面,重点向人才培养倾斜;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加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任何一个组织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大学的“产品”――人才,也不例外。狠抓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应贯穿于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教育的始终。

5.2 DPU-CAIC 的竞争环境讨论

中外合作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项目的优势是入学容易,一年有4期,入学时期选择灵活。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相对其他境外项目而言,因为泰国物价水平低,价格有优势,即产品性价比高,有一定竞争力。

从供应商的角度看,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师资基本上采用的外包模式,这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外包可以整合内外部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聘请的都是国内各大高校的优秀教授、专家学者等。另一方面,由于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低成本运作模式,能否长期低成本聘请到高质量的师资,以及能否留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又可能形成一定压力。还有政府的管束,可以说对学校的约束是刚性的。其替代品可定义为境内硕士学位。随着境内硕士学位的知名度和含金量的提升,将会对本项目造成一定的威胁。从目前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由于进入此行业的时间短,品牌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打造。其他潜在进入者会容易地与之竞争。因为不考虑其他国外教育资源因素,只考虑被中国教育部列入中泰互认学历学位名单的86所泰国大学,都将成为其追随效仿者,进而成为其竞争者。

5.3 DPU-CAIC 的战略选择讨论

SO战略里扩大市场,与境内外高校合作与WO战略的选择有一致性,WO里的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培养质量与SO的扩大市场也一致,还有ST里提到与人民大学深度合作,成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这也与前面的一致,WT里的利用东盟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关注政府政策保护学生利益等,与前面的战略都是相互补充的。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第一,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有着良好的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文化及技术等宏观环境,为项目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第二,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行业竞争环境对其发展也非常有利。第三,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整体战略或公司层战略是发展型或称扩张型战略。第四,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的战略选择应该是低成本聚焦战略。

6.2 研究建议

第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政治法律经济等宏观条件,抢占发展先机。第二,深入国际合作,探索新合作的方式和途径。第三,狠抓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安索夫.2005,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曾鸣.2009,GT公司战略发展规划[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崔彦伟.2013,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战略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方银汇. 2006,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何超. 2006,大学战略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梁汉东.2013, T集团战略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梁燕.2005,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8]刘华文,谭力文. 2008,国外战略管理研究的新动向[J]. 科技进步与对策,,01,191-195.

[9]刘孙渊.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刘献君. 2006,论高校战略管理[J]. 高等教育研究,02,1-7.

[11]孟卫东,张卫国,龙勇编著.2004,战略管理一创建持续竞争优势[M].科学出版社.

[12]钱颜文,孙林岩,梁莉.2005, 非营利性组织战略管理形成及其概念模型[J]. 科研管理,05,73-78.

[13]孙梦瑶.2012,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谭斌.2006,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理论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王慧超.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分析[J].时代金融,502(12),327-328.

[16]吴维库.2005,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

[17]赵铁.2012,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张兴菊.2010,论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7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研究;国内外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e.Poter(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Competitive Advantage》(《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这一经典论著成为了价值链研究的基础。

后来Peter Hines(彼特・汉斯)对波特的价值链进行了深化与扩展,把波特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这是另一种有关价值链的定义,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而Poter所定义的价值链只停留于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

1995年,Jefferey F.Rayport(雷鲍特)和John J. Sviokla(斯维奥克拉)又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企业存在于两个世界之中,即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及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而企业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则必须在这两个世界中竞争,赢得竞争优势。

Duncan and Moriarty(1997)认为传统的直线式价值链无法反映员工与团队、顾客、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认识度、信任感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必须用 “价值范畴”来代替。美国西北大学教授Gulai et a1.(2000)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顾客、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网络中,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

2.国外成本控制理论研究综述

在20世纪50年代的企业战略管理中已经有了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但战略成本控制的全面研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1年,英国学者西蒙德发表了 《战略管理会计》一文,首次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yManagement Accounting,简称SMA)”的概念。

1985年,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在其 《竞争优势》和 《竞争战略》的书中对价值链战略成本分析法作了研究。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等人在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该书构建并详细阐述了最为广泛的战略成本控制模式,使战略成本 管理的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化。

美国的林文雄概括说明了美国管理会计学者在 1992-1997年间研究策略(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有策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表。

1998年,罗宾・库珀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控制体系,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控制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从而构成一种战略管理会计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理论界和企业界也意识到企业战略成本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成本管理模式一 成本企画。这种管理模式最早萌芽于60年代初期,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战略成本控制的研究是从 80年代开始的,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研究的出发点是成本控制系统如何为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服务,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成本控制视野和方法的拓宽来提供战略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其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企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配合的成本控制制度,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近年来,有关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价值链研究综述

在我国,较系统地介绍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的文章最早见于1997年。文章认为,迈克尔・波特的很多观点非常独特,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其后,关价值链理论研究的文章系统地进行了价值链理论的引进与介绍,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我国的应用思路。

迟晓英,宣国良(2000)概述了传统价值链思想的产生背景,对价值链思想的发展和改进、信息技术、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我国学者张继焦博士(2001)在总结他多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价值链理论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

关于价值链理论研究的文章逐年增多,具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厉无畏的《变革价值链,提高竞争力》、《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发表于《上海经济》2000年12期);南京大学学者潘镇的《基于价值链之上的企业竞争力― 一项对457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发表于《管理世界》2003年3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海林的《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发表于《会计研究》2006年2期);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学者陈楚的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创意产业赢利模式探析》(发表于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2期)等等。在理论研究上还处在一种引进、消化阶段,在创新上刚刚起步。

2.国内成本控制理论综述

我国对企业战略成本控制的明确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在20世纪 90年代明确进行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专门研究的学者有陆正飞、卓敏、杨雄胜、王化成和杨景岩、林万祥等。他们主要研究战略管理会计或战略成本控制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内容等。从 1998-2007年的10年间在权威期刊《会计研究》上都有一些战略成本控制的专题。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贺颖奇所在课题组对管理会计和交易成本作了系统研究,并于2006年在 《会计研究》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乐艳芬于2006年出版了专著《战略成本控制与企业竞争优势》对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近期公开发表的有关战略成本控制的论文明显增多,在成本会计或管理会计教材中己有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目前,从发表的论文看,引进介绍的论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对战略成本控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特点、体系、内容、方法和定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尚没有对企业战略成本控制基本要素 (包括主体、客体、方法和目标等)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从1981年至今,企业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己从发展的初期进入发展的成长期,目前的战略成本控制的要素研究还属于前沿理论研究,战略成本控制的理论正在日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6-58页

[2]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32-54页

[3]张粟等. 构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企业成本管理框架 [J].会计之友,2012,(3):37-38

[4]罗绍德.刘志娟.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月刊,2008,(11):8-9

[5]谷慧岭等.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思考 [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6,(1)

[6]韩址清,王洪漠. 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2,(2):20-22

[7]张鸣,王明虎.战略成木下价值链分析方法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报,2013 ,(4):6-53

第8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现代中国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第9篇:战略与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战略;战略管理;动态竞争

关于企业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定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管理者负责,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自从安索夫的战略定义提出以后,西方战略管理文献一般便将战略管理分为两大类: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

1972 年安索夫在《企业经营政策》杂志上发表了“战略管理思想”一文,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strategy management) ”的概念, 1979 年他又专门写了《战略管理论》一书。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有利于人们自觉加强企业战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传统战略理论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竞争战略理论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动态战略理论阶段。

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总结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现点。20 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现点。1938 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还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它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1965 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学派。

1. 设计学派。这一学派是以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仁们为代表。设计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形成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而且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它既不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

2. 计划学派。计划学派是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规范化的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

3. 定位学派。其杰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定位学派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二是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分析。

4. 创意学派。创意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一个直觉思维、寻找灵感的过程。

5. 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其中后者是战略产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哪一阶段取得进展并不重要。

6. 学习学派。学习学派与以往学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自然选择形成的,可以在组织上下出现,并且战略的形成与贯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7. 权力学派。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行业环境、竞争力量等经济因素,而且要注意利益团体、权力分享等政治因素。

8. 文化学派。文化学派认为,企业战略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企业组织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

挥作用的过程。

9. 环境学派。环境学派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其所起的作用不过起到了一种让人们关注环境因素。

10. 结构学派。结构学派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结构———由一系列行为和特征组成的有机体;把战略制定看成是一种整合———由其它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的体系。

转贴于 三、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在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10种战略学派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回顾近20 年来的发展历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涌现出了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

(一) 行业结构学派。行业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杰出贡献在于,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兼容,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波特认为,构成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行业,行业结构极大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为此,行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为此,波特创造性建立了5 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5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方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一般的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

(二) 核心能力学派。1990 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其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所谓核心能力,就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它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它各种能力,影响着其它能力的发挥和效果。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征:1. 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2.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3.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核心能力学派认为,现代市场竞争与其说是基于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的经营能否成功,已经不再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取决于其行为反应能力,即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和对变化中的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因此,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另外,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在核心能力层面上,企业的目标应是在产品性能的特殊设计与开发方面建立起领导地位,以保证企业在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 战略资源学派。战略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业中的企业也不一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能力。这样,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而战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培植和发展企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只有在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尽管波特的行业结构分析以及稍后出现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观在企业战略研究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鉴于它们把市场以买方市场为主要经济特征,环境呈现复杂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而将市场竞争作为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谋求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目标,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竞争战略。

四、动态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随着21 世纪的到来,全球众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易于变化和难以预测。面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竞争者富于侵略性的竞争行为以及竞争者对一系列竞争行为进行反应所带来的挑战,传统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生活中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需要。于是,近年来一些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战略理论,即“动态能力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一) 动态能力论。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认识:过去的战略理论是由从企业战略的层次上对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分析构成的,而对企业怎样和为什么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却论述不多。动态能力论则主要是针对基于创新的竞争、价格/ 行为竞争、增加回报以及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等领域的竞争进行的。它强调了在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受到重视的两个方面: 第一, “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当市场的时间效应和速度成为关键、技术变化的速度加快、未来竞争和市场的实质难以确定时,就需要企业有特定的、对创新的反应。第二, “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管理在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需要。

(二) 竞争动力学方法。竞争动力学方法是在竞争力模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竞争的企业质量、企业的竞争速度和灵活性分析,来回答在动态的竞争环境条件下,企业应怎样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决策,才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维持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竞争动力学的研究和分析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普遍地应用在战略管理的实践中。首先,它研究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这种竞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竞争作用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它研究和分析影响企业竞争或对竞争进行反应的能力要素;第三,它还对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三) 动态竞争的主要特点。动态竞争的主要特点是:1. 动态竞争是高强度和高速度的竞争,每个竞争对手都在不断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s) 明显加快。2. 任何一个抢先战略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的反击行动所击败。3.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可以保持的。4. 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时间领先,更主要的是及时地建立新优势。5. 在静态竞争条件下竞争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保持和发挥竞争优势,主要对成本与质量、时间和专有技术、建立进入障碍、规模优势等四个领域的竞争有直接贡献,但在动态竞争条件下,上述四个领域所建立起来的优势都是可以被打破的。

成熟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是由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等四个不同阶段组成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理论上通常都是按上述的顺序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分步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几个步骤往往是同时发生的,或是按着不同于上述步骤进行的。这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们必须创造性的设计、应用战略管理系统,并且,这一系统应该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企业所面临的时刻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这一动态过程理论上称之为战略管理过程。以战略管理过程理论为依据,进行的动态企业战略管埋研究,在国内外开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指导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项保华,李庆华. 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 . 经济学动态,2000 , (7) .

[2] 徐二明,王智慧.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 , (10) .

[3] 耿弘.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新发展[J] . 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 , (6) .

[4] 邹昭日希. 企业战略分析[M] .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