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柔性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柔性管理论文

第1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1.学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克服传统刚性管理弊端的需要;当前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要求。近年,由于传统刚性管理中以奖惩和任务式管理的弊端,抹杀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个性能力,使其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过大,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评价社会呢?这都需要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条条框框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也要学会做人,柔性管理可以很好发挥它的优势,刚柔相济,互进互补。

2.学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反思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单一,主要以刚性管理为主。它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缺乏对人性的考虑,将有血有肉的人都抽象成了高速工作的机器,将科学主义的分析、逻辑、试验规范的理论方法应用到管理当中,高度的“中央集权”,虽然改善了原始的经验式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但同时也是人文的缺失。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的丢失正是由于唯刚性管理中人本性、情感性、权变性的缺失。管理的主客体都是有情绪有思想的人,以事物为中心势必达不到人们积极自主搞好工作的目的;过于强硬、刻板的规章制度忽略了人们情感上的满足感,抹杀了发展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设定精确目标、成果、线路也限制了客体的能动把握,发展空间不大。

二、柔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1.管理结合服务,开展民主化管理

学生时代常会出现叛逆心理,一味地打压和规制非但不能提高管理水平,还会激起学生抗拒力量,对身心不利。转换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相信学生,满足学生有一定的空间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设计学习规划,同时也支持学生自我管理生活,从而有效地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达到自我完善。其实,柔性管理提倡学校工作中将管理与服务结合,就是在管理工作中渗透服务,把管理的过程和服务的过程相统一,从而使管理中包含服务,服务中蕴有管理。学校不再只是“为了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以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和学校互换立场,通过师生交流更理解学生心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为管理和改善工作做好基础,产生双向互动,既深化了老师对学生的服务工作,同时也优化了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培养多方面人才的条件,提升了老师综合素质,达到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自我发展的统一效果。

2.注重情感凝聚,柔性关怀心理

人都是有情绪、有思想的,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老师,内心渴望得到足够的空间去发展,希望有凝聚力地一起工作,劲儿往一处用,在管理工作中展现学校最好的一面。柔性管理的核心就在于挖掘情感对行为决策的正向引导力,用情感来凝聚人心。不懂得沟通,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没办法叫人心悦诚服,没有亲和力的领导,总也害怕成为光杆司令。处在学校这个庞大管理体系中,每个人都需要融入感情,用内心去沟通,增进感情,培养亲和力,老师要“体察民情”,不能以老师还是管理者的身份压制学生,学生也不能“害怕”而拒人千里之外。在学校管理中融入柔性的人性化管理,既有助于促进学校人才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增进组织凝聚力,弘扬学校文化。

3.构建校园文化,发挥价值导向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独特的校园文化是老师和学生发展的土壤,会促使学生活泼、稳定的自我发展,是学校的整体精神,联系和协调学生和老师之间和谐发展。学校的各个元素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承认师生不同个体价值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以个体价值观为基础元素,在矛盾和碰撞中形成价值体系与目标,以此为推动力形成全新的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发挥学校管理的价值导向功能,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发展文明校园。

第2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而我国又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有不同的特色和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因此,教育管理非一人之力或是几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而这个团队又按照地区被分散到全国各地,如果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一旦下级有什么想法就需要通过一层一层上达到决策层,然后决策层给出建议和看法再一层一层传达下来,一来一回浪费大量时间不说,还会错过最佳实施时机。所以,对于教育管理来说,松散式管理模式是非常适用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松散式管理在教育管理组织上的运用。首先,按照省、市、县的行政区划将教育组织逐级划分,如果把我国比作一个企业,那么下面这些教育管理组织就是一个个子公司。每一级只对下一级教育管理组织负责,而不对下级的下级负责,上级组织只对下级组织在全局进程方向上进行一个大致的指引,下级具有更加灵活主动的自主管理权,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自主安排自己的工作,实现机动化管理。其次,每一级教育管理组织可以寻求当地相关单位、机构和个人进行合作,例如:学校、出版行业、教师协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等,力求通过民主智囊团的力量更好的认清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共同促进当地教育管理的发展。第三,引进外国先进教育管理理念,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有识人士,在全国各个省会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研究机构,依据当地教育行业的实际情况探究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为教育管理工作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第四,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全国各地的教育管理工作联系起来,及时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管理问题交流沟通,在松散的表象下实现内在的靠拢。并通过公开的信息网络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共同参与到教育管理的大事业中。第五,在教育管理组织的人员结构上,要以开放的胸怀接受多元化的人才,可以是行政工作者,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普通百姓代表,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也许普通百姓看到的反而往往是其他人无法看到或者忽视掉的重要问题。

2柔性化管理概述及其在教育管理职能上的运用

2.1柔性化管理概述

柔性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型“人性化”管理理念。柔性化管理建立在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一些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情感性的管理手段充分迎合人类的心理,从而让其自主的将组织的意志力转化为个人的自主行动力。柔性化管理是管理的高级阶段,可以通过一些非强制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往往可以花费更少的精力达到更好的效果。柔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体现个人的价值,从而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创造和谐民主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之间实现良好的信息沟通,从而确保重要信息的畅通无阻。下面我们就结合教育管理的特点谈谈柔性化管理在教育管浅析教育管理组织的松散性和职能的柔性化彭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和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教育管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学者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以教育管理的组织和职能两个方面作为研究出发点,引出松散式管理和柔性化管理这两个概念,并探究其在教育管理职能上的运用。

2.2柔性化管理在教育管理职能上的运用

教育管理的五项职能我们已经在第一部分进行了一个简单介绍,那么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管理的相关职能呢?柔性化管理将会在实现教育管理职能上发挥重要作用。柔性化管理在教育管理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学模式柔性化、组织结构柔性化、激励机制柔性化和绩效考核柔性化。首先,教学模式柔性化是指要采用更加多元化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活课堂气氛,达到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的老师教、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是一种单向的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十分机械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育管理中,首先要将柔性化管理落实在教学模式改革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教学法、悬念设置教学法、激趣法等,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工具,例如:实验设备、多媒体设备等,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愉快。其次,组织结构柔性化是指摒弃复杂森严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而采用简单明了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让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让组织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从而更好的进行分工和合作。所以教育管理者要淡化权利主导意识,更多的强调平等和民主。第三,激励机制柔性化是指要灵活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加重视精神上的满足,工作是其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渠道,通过工作取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通过金钱和物质进行衡量的,也是金钱和物质无法取代的,所以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的方式来最大程度激发起工作热情。第四,绩效考核柔性化是指在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结合考核对象岗位的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考核机制。因为教育工作是很难通过量化标准进行考核,如何通过固定的标准来对其进行考核,必然会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从而严重影响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作性。所以,教育管理者要针对教育工作者制定一个长期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教学工作与科研任务相结合、自我测评与同行测评相结合的柔性化绩效考核机制。

3小结

第3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经济环境下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阐述了柔性管理的内涵、特征以及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刚性管理 一、当前经济环境下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现代组织所处的环境正在从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向日益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环境的复杂多变加剧了企业的竞争,全球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和企业战略长期不变的情况下,依据企业经营战略和运营模式而确定和实施的,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人员的选、用、育、留等,都是依赖于固定的模式、组织、规章制度进行的统一管理、统一工作,侧重于用人做事。而在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下,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变得复杂多变,人员的流动性加强,企业面临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的危机。如何把人力资源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如何进行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都将变得复杂和难以确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刚性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 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提出,迎合了这一需要,它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个性化管理为核心,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随时间、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这种反应敏捷、灵活多变的柔性化管理模式,适应了当前经济环境的需要,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一种提升,是人本管理的一种实践形式。 二、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一词源于英语"Flexibility",意为柔韧的、灵活的、能适应新环境的、可通融的,原指物质的一种物理特性,后引申到人,包括人的行为、思想。关于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定义,聂会平、王培根、郭毅夫(2007)认为,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就是通过人力资源实践柔性对现有员工技能、行为的调配和重构来获取人力资源的整体柔性,从而使企业产生持续竞争力。朱晓辉、凌文检(2005)认为,柔性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而柔性管理的关键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主要包括领导的授权与员工的全面参与、工作分析的柔性化、员工的培训与发展以及柔性的激励措施。 综合看来,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刚性管理强调“以规章制度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主要是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和赏罚分明的激励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种机械的、非人性化的刚性管理模式,无法有效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柔性管理是指“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动。从本质上说。柔性管理更加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柔性管理的特征 1 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上级的权力影响力和监管,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

第4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摘 要] 柔性管理是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模糊的、非线形的管理,注重员工的自我控制与自我塑造。内地企业引进柔性管理,就必须实施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建立柔性的组织结构使工作设计更加柔性化,注重员工培训,并采用柔性的激励措施,进行柔性的绩效考核。 【论文关键词】 内地企业 人力资源 柔性管理 与沿海企业相比,内地企业活力往往不够,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才是企业保持活力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于向技术密集转化且创新性活动已经广泛存在的内地企业来说,要认真审视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企业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与刚性管理相比,它更符合内地企业发展的要求。 一、什么是柔性管理 要了解柔性管理,首先要了解刚性管理。刚性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依靠严密的组织结构、严密的纪律规章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来进行以生产为导向的管理,这也是内地企业过去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诸如“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曾经悬挂在非常显眼的位置,让每一个上班来的人感到自己就是工具,一些有能力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离职跳槽。与刚性管理相反,柔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以员工为中心”和“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统一,更加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1.柔性管理常常表现为模糊性 内地多数企业常常采用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也就是用绝对和精确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其决策所需的信息只是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而柔性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一种微妙的客观存在,很难对人的复杂多变的思维给一个明确的定价,因此对人的约束也必然是不确定的,只能进行模糊化处理。 2.柔性管理是非线性的管理 这种非线性体现在:员工在工作中投人的精力与产生的绩效并非是一种线性的关系,个体功能的总和与总体的功能呈现非线性的关系。以往内地一些企业忽视这种非线形关系,通常采用加班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或者集中人力完成一件任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柔性管理强调自我控制 内地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将员工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他们只为自身的利益存在,所以需要用严格的组织和规章来管制,用金钱奖励或者处罚来约束。柔性管理模式吸取了现代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将员工看成是“社会人”,他们除了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之外,也注重诸如成就感、亲密感、归属感等等。因此在柔性管理模式下,通过给员工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其创造一定的条件,通过相互的理解和沟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发地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4.柔性管理强调自我塑造 有些内地企业通过限制员工的言行自由来达到使员工转变,缺乏内聚性,更多的强调惩戒,扼杀了员工的创造性。柔性管理从员工的内心出发,希望使员工能从心理上接受,从观念上转变,从而产生对于企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进而进行自我塑造,达到与企业的和谐。 二、柔性管理与内地企业发展 1.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生产的柔性化 一方面内地企业要与沿海企业进行广泛竞争,这种竞争随着沿海企业大量内迁而摆在了家门口。同时,由于物质产品的丰富,消费者的行为也变得更具有选择性,这就要求内地企业及时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具鲜明个性的产品。社会需求的这种变化,反映到生产上来,就是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批量生产被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主的顾客化生产所取代,也就是“生产的柔性化”。反映在柔性管理模式上就是产量根据订单来确定,并尽量减少冗余库

第5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1.柔性管理能够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使整个企业充满活力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财富来源于员工的知识、思想和创造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全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柔性管理通过非强制性管理,可以为员工营造一种良好地组织环境,不断满足员工的要求,实现员工的人生价值,使整个企业充满和谐,从而激发整个企业的活力,实现企业的迅速发展。

2.柔性管理可以使企业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使企业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地外部环境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充满易变性和复杂性,企业要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就需要迅速适应自身面临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由于柔性管理不是采取强制性管理,而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采取的一种非强制性管理,因此它可以使企业根据自身面临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迅速作出调整,使企业能够尽快地适应环境,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3.柔性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的管理民主化,形成相互协作的精神,实现企业的和谐,促进企业的发展

“民主化的管理”属于柔性管理,可以使企业决策者能够采纳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决策,避免了刚性管理可能造成的失误。同时由于企业的奖励也采取柔性化管理,它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满足员工的需求,使整个企业充满和谐的气氛,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如何实施柔性管理

1.坚持以人为本,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既是企业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客体,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只有这些主人自发地去努力工作,企业才能取得巨大发展。为此,企业要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本,把员工当作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就需要企业尊重员工,使员工有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实现相互的理解和沟通,激发员工的力量,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将员工的责任和能力联系起来。对于某些有能力的员工,管理者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愿望,给他们安排更多的工作,把员工的责任与个人能力和企业发展有效地联系起来,用员工个人获取的成功促进企业的发展。

2.积极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的集体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它作为柔性管理的终极目标之一,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重要纽带。所以企业管理者应不失时机地、有意识地去引导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以良好的精神来激励下属。通过确定企业长远目标,使员工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关心和体贴下属,使员工团结一致,产生向心力,使企业内形成民主的气氛;企业管理者以身作则,在组织中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员工。通过柔性管理,使员工形成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锐意改革的探索精神、亲密无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力争进步和发展的进取精神。以这些精神来激励和影响职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取适当的奖惩机制

奖励是企业管理者对某项成绩的奖励以及认同员工的贡献,柔性管理的奖励机制是通过实现员工自身价值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把企业的生死存亡与员工紧密联系起来,是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同时企业也应当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自由度。企业重视员工的精神生活,为员工提供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找到一种家的感觉,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由此产生的效果便不言而喻了。但是,对不和谐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员工之间的不和谐会把企业搞得天翻地覆。只有对不和谐的员工进行合适批评和惩罚,努力化解冲突,才能在员工之间创造和谐的气氛,提高企业的整体力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4.坚持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有效结合

在企业管理中,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行之有效的先决条件,而柔性管理则能实现刚性管理所无法实现的功能,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产生很好的互补作用。现代企业只有在管理当中坚持以“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和“以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互为补充,刚柔并济,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第6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一、规模

按规模大小FMS可分为如下4类:

1.柔性制造单元(FMC)

FMC的问世并在生产中使用约比FMS晚6~8年,它是由1~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FMC可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和一种产物,其特点是实现单机柔性化及自动化,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2.柔性制造系统(FMS)

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与车削中心等),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

3.柔性制造线(FML)

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非柔性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之间的生产线。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专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柔性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它是以离散型生产中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连续生产过程中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生产线柔性化及自动化,其技术已日臻成熟,迄今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4.柔性制造工厂(FMF)

FMF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它包括了CAD/CAM,并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投入实际,实现生产系统柔性化及自动化,进而实现全厂范围的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及物料贮运进程的全盘化。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它是将制造、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的自动化连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的智能制造系统(IM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工厂柔性化及自动化。

二、关键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

未来CAD技术发展将会引入专家系统,使之具有智能化,可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当前设计技术最新的一个突破是光敏立体成形技术,该项新技术是直接利用CAD数据,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系统,将三维数字模型分成若干层二维片状图形,并按二维片状图形对池内的光敏树脂液面进行光学扫描,被扫描到的液面则变成固化塑料,如此循环操作,逐层扫描成形,并自动地将分层成形的各片状固化塑料粘合在一起,仅需确定数据,数小时内便可制出精确的原型。它有助于加快开发新产品和研制新结构的速度。

2.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数学的实际应用是模糊控制器。最近开发出的高性能模糊控制器具有自学习功能,可在控制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并自动地对控制量作调整,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其中尤其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方法更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3.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智能传感器技术

迄今,FMS中所采用的人工智能大多指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求解各类问题(如解释、预测、诊断、查找故障、设计、计划、监视、修复、命令及控制等)。由于专家系统能简便地将各种事实及经验证过的理论与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相结合,因而专家系统为FMS的诸方面工作增强了柔性。展望未来,以知识密集为特征,以知识处理为手段的人工智能(包括专家系统)技术必将在FMS(尤其智能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工智能在未来FMS中将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FMS中的各种技术,预计最有发展前途的仍是人工智能。预计到21世纪初,人工智能在FMS中的应用规模将要比目前大4倍。智能制造技术(IMT)旨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借助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在制造过程,系统能自动监测其运行状态,在受到外界或内部激励时能自动调节其参数,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具备自组织能力。故IMT被称为未来21世纪的制造技术。对未来智能化FMS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正在急速发展的领域是智能传感器技术。该项技术是伴随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人工智能而产生的,它使传感器具有内在的“决策”功能。

4.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模拟智能生物的神经网络对信息进行并行处理的一种方法。故人工神经网络也就是一种人工智能工具。在自动控制领域,神经网络不久将并列于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成为现代自支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发展趋势

1.FMC将成为发展和应用的热门技术

这是因为FMC的投资比FMS少得多而经济效益相接近,更适用于财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国外众多厂家将FMC列为发展之重。

2.发展效率更高的FML

多品种大批量的生产企业如汽车及拖拉机等工厂对FML的需求引起了FMS制造厂的极大关注。采用价格低廉的专用数控机床替代通用的加工中心将是FML的发展趋势。

3.朝多功能方向发展

第7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一般认为,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刚性管理模式,二是柔性管理模式,三是刚柔相济管理模式。刚性管理模式是以制度和职权为条件,以约束、监督、强制和惩罚等为手段进行管理。以泰罗在20世纪初所著的《科学管理原理》为指导建立的泰罗制,可以看作是刚性管理的典型。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而言的,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它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最早提出并应用于实践中,是继20世纪的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等过渡性企业管理演变之后,在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企业管理又一次革命的管理模式。

二、柔性管理的依据

1.哲学支撑。体现在柔性管理中的逆向思维智慧,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道家哲学。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无为而治”思想是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论为出发点,因为事物都是向其反面发展的。顺其自然虽显出“弱”的本性,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柔性管理用看似无固定的章法,却超出了规章制度所能达到的目的。

2.非线性思维。柔性管理看起来似乎是经验管理的翻版,无章可循,更多的权宜之计、急中生智,事实上,它从来都离不开刚性管理的内核――社会组织结构。柔性管理是稳定与变化并行、渗透与表象共施,强调用文化改变员工,又以鲜明的价值观念排它,这就是非线性思维的作用。

3.物质条件基础。企业界实施柔性管理是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的。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员工灵活的工作时间制成为可能。社会认识的深化,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脑力劳动的价值日益得到公司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发挥人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三、柔性管理的特征

1.内在驱动性。它以“人性化”为标志,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的最大特征在于主要不是依靠外力,比如上级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

2.影响的持久性。它要求员工把外在的规定转化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个体差异、历史文化传统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往往难以协调。然而一旦协调一致,便获得相对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3.激励的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的低层次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一般来讲,柔性管理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此激励效果很好。

四、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

1.区别: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区别在于:柔性管理的出发点首先是人,而不是事和物;其管理方式是非强制性,而不是强制性;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持久的,而非表面的、短暂的。因而它的结果必然是人们的自觉行为,从而构成柔性管理不同于刚性管理的鲜明个性。

2.联系: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组织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济”,是刚性管理的“升华”,缺乏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亦难以深入。刚柔相济的管理才是高效益管理的源泉。一个组织是以刚性管理为主,还是以柔性管理为主,完全取决于组织员工的素质、工作的性质和组织的文化传统。

五、柔性管理的要求

第一,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理解员工,注重情感投资。第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敢于授权,由金字塔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过渡。第三,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完善薪酬管理体制,运用多种激励机制。第四,注重员工教育培训和职业生涯的开发管理。第五,积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柔性管理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有利于实现管理职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企业实现柔性生产,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2]周三多:管理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及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一)柔性管理理论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在信息网络时代一种与传统刚性管理模式相比,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现代管理模式理论,它是以人为中心,以员工的内在心理、外在行为以及行为表现特征、个人情感和意志、个人品德、责任心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用高度人性化、自由化的管理模式,用尊重、激?睢⒁?导等非强制性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在充分尊重员工个人意志的基础之上,实现个人意志和组织一致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员工行动的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充分释放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潜力,提升企业的向心力,进而提升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柔性管理理论是基于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理论之后,一种更加全面和革新的管理理论。

(二)柔性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柔性管理理论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企业发展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企业员工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因此充分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优势是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途径。柔性管理方法通过采用激励、尊重、引导、启迪的方式能够充分转变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以更加饱满、热情、积极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有助于创新能力的释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培养。

2.有利于员工创造力的激发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创新力是企业的一项宝贵财富,员工的创造性知识可以弥补他在专业技能方面所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能够有效应对愈加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挑战,从而强化员工的实际应对能力。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自觉主动的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从而对企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推行提供一个有利的内在环境。

3.有利于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市场经济已经全面开展的背景之下,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急剧增加,由于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行为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如何通过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加鲜明个性、更加人性化的产品来吸引更多的顾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企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如何立足于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应的调整生产规模,以实现以需要为核心的顾客化生产,就是我们所说的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能够强化生产和市场的联系,减少库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

4.柔性管理是保证企业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方面

民主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管理的根本方面。柔性管理可以保证企业管理民主化性质的不变质。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将民主化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则,企业高层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要充分采纳基层人员和基层部门干部的意见,充分采集民意,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确定企业发展战略,避免刚性管理的缺陷。而民主化管理正是柔性管理的一部分,民主管理以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制度作为主要形式,将员工纳入到管理层,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且,对企业的奖励采取柔性化管理也是民主化管理的一部分,能够保证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二、企业管理落实柔性管理理论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一项核心资源和关键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各项优势,激发和培养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与柔性管理必须要有机结合,在充分尊重员工人格和创造力的基础之上,充分实现员工的自我意志和组织意志的统一,让每一位员工有主人翁的精神,强化员工与企业的有机联系,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要注意培养掌握柔性技术的人才。

(二)改进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精神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它是企业发展的精神纽带,是联系企业员工与企业战略的重要文化,它是推动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根源。因此要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培植力度,引导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感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员工能够形成团结、创新的局面,从而强化企业的精神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一种根本文化。

(三)实行恰当的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企业发展制度当中的一项关键机制。它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奖惩机制的设定应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及员工的个性化发展和职业发展之路,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要改进传统的激励机制以物质激励为主的缺陷,在设计奖惩机制时要融入柔性管理思想,着重加大对企业的薪酬福利方案的设计与改进。注重员工的工作性质,强化对员工的精神嘉奖。充分鼓励员工进行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实行多样化的福利,可以借鉴美国的福利套餐计划。鼓励员工自己参与到福利待遇计划的制定当中,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员工奖惩机制的吸引力和有效力。

(四)坚持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结合

柔性管理作为一种全面而创新的现代管理理论,它无法离开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存在,必须以传统管理模式为基础,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柔性管理的引入,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刚性管理。不得不承认,柔性管理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本身所存在的缺点正是刚性管理的优势,所以需要将二者有机配合起来,将柔性管理建立在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基础之上,通过严格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的支撑来推进柔性管理。必须刚柔并济,才能够健康?l展。以刚性管理来确保企业管理的基础局面不会混乱,以柔性管理来引导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改进柔性管理理念、柔性组织结构、柔性管理方法等等,建立一支高效推进柔性化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9篇:柔性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生管理;刚性;柔性;辩证研究;高校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311-02

一、刚性管理的利与弊

刚性管理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无论东方或西方。传统的刚性管理以泰勒的科学原理,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等古典管理学派为依据。何为刚性管理?刚性管理是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利用组织结构、责权分配来实现由支配到服从的管理。为了实施刚性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并附以严格的奖惩措施。

1.刚性管理的优势。(1)促使秩序井然,行为规范,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组织中要使组织成员协调一致朝着组织目标奋进,建立一套规范的行为标准及管理程序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解决组织中存在着众多的关系需要有一定的规范。这些规范更多的还需要通过规章制度、条例、纪律、指令等来解决。(2)相对公平、公开。在刚性管理中,管理者的意志主要通过有形的、可看得见的各项规章制度等条文体现出来。管理者对职工进行评价也主要是以这些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具有统一的标准。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素给工作、评价带来的不均等,进一步体现了管理的公正、公平。(3)刚性管理执行速度快、实施效果明显。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及理性的处理使管理活动体现出执行速度快、实施效果明显的优势。

2.刚性管理的不足。(1)缺乏理解与爱的支撑。刚性管理更多的体现了管理者的意志,把组织成员物化及理性化,不重视职工非理性因素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组织成员的自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及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缺乏情感激励。(2)缺乏工作的全面性。制度只能规范人们的言行,但不能规范人们的思想,制度治标不治本,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内部的很多工作并不能用制度来管理,当产生制度化,只能通过协调来完成的工作时,刚性管理就显得不够全面。(3)容易使组织僵化缺乏活力。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权力等级森严以及物化、理性的管理风格,使刚性管理很难做得恰到好处,力度不足达不到效果,稍稍过头则激化矛盾,造成组织的僵化和呆板。(4)使组织缺乏创造性。既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程序,容易丧失成员的创造力,习惯于机械的、僵化的劳动模式和思维方式。使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立性、创新性受到严重压抑,容易出现抵触或逆反心理,甚至消极心理而且自暴自弃。

二、柔性管理的利与弊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泰勒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急需建立一套具有时代特点的、注重创设良好的群体氛围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应运而生。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即是一种早期的柔性管理理论。“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依据单位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以在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管理模式。其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依靠外力,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单位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1.柔性管理的优势。(1)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依赖学生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来实现管理的目标,使学校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识,将学校管理的目标转变为学生的自发行动。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外在管理已基本形成,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是内在管理。(2)感应性。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平等、互信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使大家在心灵上得以互通与感应,产生共鸣,形成共识。同时,通过组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和组织文化建设,来感应、导向、熏陶、示范、约束、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与行动。(3)影响的持久性。柔性管理把外在的制度规范、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内化为学生内心的自主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一旦这种内化转化成功,便对学生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4)激励的有效性。柔性管理能够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员工有多种需求,而且需求的满足由低到高,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求属于激励因素。一般说来,柔性管理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5)管理的权变性。柔性管理能够使学生管理工作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并随社会变化和学生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主动寻找改善点,突破薄弱环节,具有一定的管理弹性。

2.柔性管理的不足。(1)成本高,收效慢。柔性管理所面向的是个性问题,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每个组织包含的个性千差万别,在管理的设计、实施、考核、评估等管理全过程所处理的信息将更多,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就越大,管理的成本就更高。(2)操作难度大。柔性管理要求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激励、考评等多方面管理时要结合不同的成员个体进行管理,操作的难度必然将增大。(3)信息不对称。人的理性由于信息有限、认知有限,只能是有限理性,这样在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中,个人的自觉处理问题的理性是不完全确定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们心理状态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柔性管理有时面临着很大的尴尬。(4)因为柔性管理弹性大,变动性和灵活性很大,处理得不好有可能造成混乱。(5)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可能很难满足组织成员无限上升的需求,从而影响柔性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如何做到“刚柔并济”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对立的,但管理工作中的刚柔结合是必然的。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出发点都是采用有效的手段,圆满完成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各有其优点和长处,两者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离开刚性管理,学生管理将陷于瘫痪,流于无序;排斥柔性管理,学生管理将趋向僵化,缺乏生机。只有将两者辩证的结合,既要着力维持学校整体的稳定和统一,也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如何做到“刚柔并济”?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管理的现实。

1.制度保障,加强养成教育。建立合理、适度的规章制度是实施“刚柔相济”管理模式的前提。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等强制性手段迫使学生以某种行为规范去完成学业,必须要有制度进行保障,有了制度,有了规范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可以起到约束、限制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保障,学校学生管理将无法实施。在制度的保障下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确立“仁爱与责任”的教育管理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高校作为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基地,应坚持“以生为本”,确立仁爱与责任的教育管理理念,在理念的引导和熏陶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更具实质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要给予学生爱,要对学生履行责任。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

3.善用激励机制。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激励是推动大学生奋发有为和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调动大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杠杆。分析诱导因素、结合行为导向,通过各种激励理论,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及不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舞其热情、增强其活力、鞭策其斗志、挖掘其潜力、激发创造性,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学校培养目标。

4.加强人文关怀,以情动人,充分发挥情感凝聚作用。高校学生管理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前提,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着力挖掘情感对行为决策的正向引导作用。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竭尽全力为学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加强感恩教育,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点滴影响和感染学生。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学生管理只有具备这样殷殷爱人之心,才能形成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高校学生管理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5.逐步推行自我管理。高校管理者要增强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对他们充分信任、大胆放手,倡导其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自主管理;另外,应不断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等。通过自主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他们的天资与才能,发掘他们的潜能与自身价值,锻炼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调节与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自觉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将学校目标转化为自己的目标。

6.实行多元化、差异化管理。当今高校学生普遍具有兴趣广泛、个性张扬、两极分化相对加剧等特点。针对特定时代的特定群体,高校学生管理更应该因材施教,实行多元化、差异化教学和管理。制度是一元化的,但管理是多元化、差异化的。多元化、差异化的管理既可以培养优秀的学生,又可以帮助后进的学生。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同学喜欢学习、善于学习,有的同学应付学习,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兴趣和某些方面的能力提出不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让彼此在各自感兴趣的方面收获成功和喜悦。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是各有侧重的两种管理模式,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互有长短。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但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管理方法,应该依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两种管理模式结合的方式和重点。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有机结合,将刚性管理作为保障,通过柔性管理达到管理的最佳效果。真正做到“刚柔并济”。

参考文献:

[1]洪志钧.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5,(4):92-93.

[2]何晓晖.柔性管理及应用――企业管理新策略[J].商业研究,2000,(3):33-34.

[3]钟宏桃.论刚性管理的特征与利弊[J].学术论坛,2007,(6):121-124.

[4]刘峥嵘,欧阳霞,陈石福.高校师资管理中“柔性”与“刚性”的特点与辩证关系[J].科技管理研究,2007,(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