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中外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中外教育论文

第1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在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学科具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一定客观规律之上的。它的学科理论是建立在语言学习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法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其次,明确了教学研究对象。就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其实就是研究外国人如何学习汉语和习得汉语的教学规律。另外,研究方法有了独到的见解。在所谓难点方面,侧重汉语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法上更注重了“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再有,学科正在拓宽研究领域。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不同语言间的学习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会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很大的障碍。在语言学习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不要把语言课讲成文化课。在教学方面,同样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首先,在教学方面,对“结构———功能———文化”达成了一致;其次,明确了在教学中的四大实践环节。对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多种语言技能训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论知识,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明确了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为了达到使用语言交流的目的,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基础,通过教学活动来掌握语言技能。在教学中强调运用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培养始终是贯穿在各种教学活动当中的。只有强化这些语言技能,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达到交流的无障碍。另外,语言教学和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不是单一的学科,是一门综合的跨文化交际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学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才会让学生在语境中了解语用,对语言的把握更加全面,到位。目前国内已有将近三十多所大学设立了这一专业。向世界各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的主力军。即使是这样,汉语教师的资源仍然无法满足国际推广的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国或者准备出国,那么以他们为主力的在校大学生和来自其他各行各业的中青年志愿者,完全可以成为向世界推广和传播汉语的有生力量,从中培养汉语师资和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学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专家把对外汉语定位为现代汉语下面的一个分支,属语言文学类;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应该是属于语言学类下面的二语习得专业等。其次是关于研究的方向和视角。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探讨教学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讨汉语语言具体要素的文章显得尤为少数。同样在探讨学习方法中,有价值的教学实验和各种调查报告缺乏一定的数据。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从多方面、多视角、有侧重的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学习汉语从开始就是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太多的强调听、说、读、写,课程目标非常的单一。其实,在汉语学习中应该重视汉语的思维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只有增强文化交流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第二,教学中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不同对象的学生应具有他们本国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贴近教学对象的思想、习惯和生活,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视频节目,参与中国的文化节日活动等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另外,制作的学习资源力求浅显易懂,结合视听教学,渗透中国文化。第三,在汉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人认为不会写就相当于没学会。在汉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熟练写出来的字比能认识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尴尬、蹊跷、痉挛、貔貅”等词语。像这类很多人不能正确地写出来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但我们在日常的读书、看报、交谈中,我们能够运用自如,因此不能说不会写就等于没掌握,完全不会。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层次含义就等于没学会。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中,很多字词是很难有明确解释的。比如“既然”两字,有谁能一下子解释清楚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这个词组为什么会出现在语句中呢?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响我们熟练地使用它。同样,“所以、即使、但是”等等这样的词汇用法也很多,我们在掌握了他们的基本含义后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用它们来进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师认为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诚然,这四项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能同时掌握固然好。但是,听、说、读、写,音、形、字、义全面推进的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要求的,这对于成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小孩子对笔画多的字反而比笔画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要结合汉语特点,对不同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我们不认为“随课文识字”是唯一的教学思路。对外汉语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课文、字词、练习等传统教法。其实,“随课文识字”即分散识字的优点是可以阅读课文来学习文字,其缺点是认识生字的效率极低。在针对海外儿童的汉语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往往生字生词太多和孩子们想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现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们因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阅读与其年龄匹配的读物。

三、国际汉语教师将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主力军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分类介绍;在讲授汉语知识时还需要要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当中。当前有关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也逐渐增多,教学中可选择的教材范围也比过去多很多,在选用教材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在视听说课里把相关文化知识直观地、动态地表现出来,让外国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到地道的文化。当然,要让外国学生多体验到生动的中国文化在汉语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特点,开设多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课供学生选修;可根据不同阶段开设比如像书法,绘画,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力求多样性;在选修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在文化语境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知识印象。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国际汉语教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这项事业。让他们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四、远程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

第2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创业人才的培养亦称为创业教育,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在近年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寻找合适的岗位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社会资产的有效途径。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人才的培养兴起于美国,而且美国目前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完善,其他发达国家多从美国奉行“拿来主义”拓展本国的创业教育体系。

1.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1947年~1970年):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为MBA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新创企业管理,这被公认为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萌芽。但因为美国当时正处于大工业时期,中小企业则不断减少,因此,创业教育尚缺乏成长土壤。

(2)起步阶段(1970年~1990年):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减缓,从1969年到1976年,大量新兴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社会81.5%的新就业机会。特别是1980年以后,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变革中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在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冲击与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受到关注,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创业教育课程。

(3)发展阶段(1990年~2000年):这一阶段,创业教育在高校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SBA(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调查显示,1998年已有1400多所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创业或小企业管理课程。

(4)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评估体系日趋完善,这增强了高校的竞争意识,也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师资建设

美国创业教育师资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同时,高校还十分注重吸收社会各界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采取短期讲学方式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企业家的参与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现实案例,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3.管理体制

美国高校多将创业学专业纳入商学院管理,并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也有少数院校将其归入研究生院管理,只在研究生层次开设课程。创业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课程计划、研究计划以及外延拓展计划。课程计划一般分为公选课程、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主办研讨会议、出版期刊著作、开展课题研究等。外延拓展计划一般包括建立孵化器、科技园、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校友联合会等。

4.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说是在创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随后便不断拓展完善创业教育领域。1996年,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一度成立了电子商务和商业中心。现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拥有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商业和经济中心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究组织。

二国内高等学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发展历程

(1)高校自主探索阶段(1997年~2002年4月):普遍认为,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端。这一阶段中,许多高校进行了自发性探索。

(2)创业教育试点阶段(2002年4月至今):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引导其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一阶段是创业教育在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5年来,试点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2.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在面向毕业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了创业教育内容,这一类以更新学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为主要目的;二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大学生,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程内容注重创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融合,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帮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需求为主要目的。

3.培养模式

以试点院校为主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形成了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会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2)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及咨询服务,其代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学校还设立了300万元创业基金,对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

(3)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技术咨询。如上海交通大学以“三个基点”(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和“三个转变”(专才向通才的转变、教学向教育的转变、传授向学习的转变)为指导思想,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4.师资建设

开展试点工作之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主要集中在商学院,由于缺乏通畅渠道和有效机制激励这些教师在全校范围授课,因此创业教育普及率不高。试点工作开展后,很多青年教师受到鼓舞,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来。2003年开始,教育部开展了常规性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目前已培养了数百名创业教育骨干教师。这些教师积极摸索和传播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

三中外高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通过比较可知,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起步早,且发展迅速,目前已设有创业学专业并可授予学位,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层面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深入认识创业教育重要意义

美国创业教育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并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我国高校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应将其仅仅作为就业教育的补充,而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自觉预测变化并积极应对变化的能力和素质为价值取向。

2.加强对创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现有的系统理论论述比较薄弱,加之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

由于美国多数高校已将创业学作为专业或研究方向,因此其创业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如百森商学院设有创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由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等模块组成。这种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所创之“业”是与其所受到的专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因此,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因此高校要注重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互相协调、功能互补的多元化创业教育系统。

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有着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成长空间,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理论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框架与教育教学体系,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蒂蒙斯(JeffryA.Timmons)著.战略与商业机会(周伟民、田颖枝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第3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医学教育要想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要及时的转变当前的教育和思想觀念,创新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为培养更多的能力强、基础好、素质高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外科和临床课的主要前提。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把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4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网站,视觉文化

 

一、引言

在知识表征的诸多样式中,网站视觉表征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总结诸多共性:首先,知识可视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传统上以纯文本加少量图片充斥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采用表格、韦恩图、思维导图、知识地图等方法加以表征实现,能够充分调动阅读者视觉感官的积极性和认识上的直觉性,激发阅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其次,网站视觉表征在表征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既可以按照线性的方式组织材料,也可以用非线性的表达展开。再次,视觉表征运用新技术手段来丰富知识表征的样式,借鉴视觉文化的分析手法开发视觉表征的内容,用视觉表征的手法传播视觉文化,不仅能够实现技术手段和文化内涵的相互促进,而且还能在丰富知识表征手段的同时传承民族的文化精华和思想意识形态。

“视觉文化研究”是近几年在西方学术届颇受关注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这一研究针对着现代和后现代时代的文化表征,以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为主导框架网站设计论文,围绕着“视觉性”的问题,对现代世界的主体构建、文化表征的运作以及视觉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文化行为尤其是视觉文化中看与被看的辨证法。【1】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教育技术网站进行对比分析,从界面和知识内容两个维度的解读中探索中外视觉文化的表现规律有何异同,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认知与话语权是如何相互依存等等问题,进而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知识更好的表征、交流和传播,增强文化自觉意识与自主精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二、国内外教育技术网站的视觉文化特征

第5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英国学前教育制度

中国和英国有着各具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本文旨在比较中、英两国学前教育的异同,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学前教育的不足之处,从而借鉴英国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英两国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1.结构设置

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其中托儿所招收3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是为父母提供方便和对儿童进行保教,以保为主,保教结合;幼儿园招收3-7周岁的儿童,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学前班招收的是没有条件进入幼儿园的5-6岁儿童(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保育学校、保育班、学前游戏小组和日托中心。其中保育学校是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招收2-5岁儿童;保育班附设在小学里,招收3—5岁儿童。保育学校和保育班的主要任务是对儿童进行保健和教养。学前游戏小组招收2—5岁儿童,主要是通过游戏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托儿所分为日间托儿所和寄宿托儿所,招收2-5岁儿童,主要以保育为主。另外,英国设有幼儿学校,招收5-7岁儿童,属义务教育,相当于我国小学的一、二年级。

2.班级规模

中国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特别是幼儿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其规模相对于其它国家仍然很大,有的幼儿园的班容量达到了40人以上,师生比达到了1:20以上。中国的幼儿园编班形式多是按年龄划分。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学前教育机构都能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和师幼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师幼率会增大,但最大不超过1:8。英国的编班形式有按年龄划分的(儿童人数少时),也有按人数划分的(儿童人数多时)。

3.课程内容

中国教育部1996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并根据此文件于2001年7月2日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国的幼儿园主要实行全日制。

英国的幼儿教育内容可划分为如下领域:交往、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创造性发展、身体的发展、了解和理解世界。英国的幼儿园主要实行半日制。

4.收费标准

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幼儿的年龄来划分的,不同的年龄班收费标准不同,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需退还家长,有的学校假期内也提供服务。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是按天核算的,收费按月进行,每月的第一天交纳全月的费用,儿童缺席时的费用不退还,儿童每天提前来园、推迟离园需另外交费,而且参加兴趣班也要额外的交费。从1998年9月起,所有4岁幼儿都可以享受每周5天,每天2.5小时的免费早期教育。

二、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

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年龄统划为3-5岁。从内容上看,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强调让幼儿过早地识字和书写,要求幼儿能够独立阅读一系列熟悉的单词和句子,并且能用钢笔写出可识别的字母等(过早的识字到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利弊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英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的个性与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因此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都与孩子的活动紧密相连。

2.教育方式自由宽松,对家庭、社区的重视度高

英国的学前教育方式非常宽松,大多数以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进行,除了一些音乐活动外,基本上没有集体性的教学活动。这时,家长是幼儿最重要的教育者。英国政府将幼儿工作者这一概念社会化:首先,把母亲关心介入幼儿教育作为一项政策性要求。其次,注重“照顾人员”的介入,如校外支援者、创造者、辅导人员等。再次,重视家长工作,认为家长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角色。指导幼儿园与家庭协调关系,使家庭和社区成员都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

3.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已在英国的托儿所里得以广泛应用。每所托儿所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台计算机,孩子们可以使用计算机玩许多游戏。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由于图、文、声并茂,使孩子学起来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明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

4.注意减轻幼儿学习负担和压力

英国的托儿所给人感觉一般是自由而没有组织性,但这恰好是英国学前教育的特色,英国学前教育在注重培养幼儿能力与个性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减少压力。幼儿一般没有家庭作业,即使是5-7岁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没有。这一点与中国不同,中国连幼儿园也有适当的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相对多一点,尽管国家明文规定要减负)。

三、启示与借鉴

从中、英两国的学前教育制度比较不难看出,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在学前教育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借鉴英国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对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在班级编制方面

与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英国的班级规模、师幼比例都比较小,我国应在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注意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幼比率,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英国的编班形式也值得我国学习。我国可以适当地实行混龄编班形式,这样有利于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异龄同伴交往环境的缺陷。

2.在课程内容方面

从两国的课程内容比较上看,英国的学前教育更重视儿童的数学教育。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科学”领域的7个条目中,有1个条目涉及到“数学”,如何把幼儿的数学教育有机地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值得我们深思。

3.在收费标准方面

我国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照幼儿的年龄来进行的,不同的年龄收费标准不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借鉴英国统一收费的经验,同时不退还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可把这部分的资金作为提高教师工资或增加教学设施方面)。

4.在师资要求方面

英国的幼教界要求教师持证上岗,对其学历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很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学校常年提供资金鼓励教师到大学的短期幼教培训班学习或参加各种幼教会议,也会请幼教专家到学校给教师和家长作讲座或参观其它小学、托儿所;而我国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大专以上,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学历必须在本科以上。因此,很多教师忙于应付各种考试而分散了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教的质量。

第6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7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转型期;教育史研究;国际化;本土化

2012年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长沙麓山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正平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杜成宪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张国骥教授等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的研讨。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转型期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史研究的新成果与新问题”,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共345人,其中教师181人,研究生164人;收到论文236篇,其中16篇进行了主题报告讨论会。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或观点鲜明,或理论扎实,或慷慨激昂,或内敛沉稳,整个过程现场气氛活跃,会议进程的圆满成功。研讨内容总的来说,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史学的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作了题为《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的新思考》的发言,认为在急剧变化的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史学的工作者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完成教育史学科的华丽转身,已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从教育史学学科发展、功能发挥、未来前景来看,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周教授明确提出,教育史学科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体系、研究体系与服务体系,其各自体系的功能与任务分别是培育人才、学术积累、普及知识,并指出未来教育史学工作者与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任务是加强三大体系建设,全面而充分的发挥教育史学科的功能和履行教育史学科的任务。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一文以李弘祺的著作《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为例考察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到书院的兴盛、大众教育的开展,均有论及。并高度称赞李弘祺先生为中国教育史研究走向国际化、将国际上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本土化架起了一座学术桥梁。刘教授认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的国际化与学术活动的国际化,并指出教育史学的研究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意识来选题、议题。

南京师范大学周采教授《论全球史视野下的教育史研究》一文提出开展教育史的研究可以通过全球史视野来推进,这是一个有别于旧的世界史的史学流派。随着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们对跨国的、全球的研究方法的持续关注,全球史在价值观、历史观、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等方面有许多新的观点,并对传统的教育史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和启示。最后,周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得推进中国教育史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于述胜教授《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的教育史研究》认为目前中国教育史研究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的特点,但是对人文价值研究的反映显得相对不足。因此,于教授以孔子之“学”的阐释为例,从四个方面详细解说了“学”的韵味:

1、“学”之一字,于孔子重莫大焉。从于教授引用的大量原始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精神世界中,有一个为他所特别看重、极其自信而又终身奉持的“学”。这个“学”到底是什么?紧随其后,于教授又全面解剖了何谓“学”?

2、“学”:学事乎?学道乎?明心乎?通过于教授向我们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详细的解释,孔子的“学”似可向我们进一步敞开了。

3、“学”:充满张力的乐境。于教授从“学”境中的时空张力和乐感韵律两个维度阐释了为“学”之境的极致。

4、“学”与“诲”:在境中言且引人入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提出让世人永远记住了孔子,因为他最早道出了为师的真谛。

最后在余论中,于教授把孔子的“学”引申到了教育史的研究,这不失为一个创新的思想角度研究。

二、中国教育史的研讨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方晓东研究员在其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提出与进展》中从宏观的视角向我们论述了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处于21世纪的我国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以总书记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为楔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及各种形式的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衔接而构成的整体。

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特征之后,作者向我们抛出了关于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进展与问题,其取得的进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即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正规学历的教育规模、普教与职教的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但是面对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教育体系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我国教育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教育体系还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学习的的学习需求;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尚有沟通与衔接的障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均衡问题仍旧突出;教育体系的开放型有待提高。

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作者从宏观的视野向我们论述了实现目标的七大战略任务,分别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的对外开放七个维度进行了论述。总之,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需要全国人民为之共同努力奋斗的。

与上文方晓东研究员宏观的研究视角相反,陕西师范大学栗洪武教授则从微观的角度切入来研究中国的教育,即《学校教育高于生活的品质及其教育学意义》。本文以历史的脉络来追溯学校教育的意义,作者从教育的起源和教育的发展两个维度来论述学校教育高于生活的品质及其意义,然后作者指出了学校教育高于生活品质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六大要素之中,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既然六个要素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以及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整体把握教育活动,以期在教育实践上不会迷失道路。

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那么关于“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早期论争就形成了“社会教育”与“教育社会化”的缘由。沈阳师范大学王雷教授《转型期中国“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论争及其破解》一文分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作者首先从论争的源头:“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开始行文,在考察与分析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之后,作者指出“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主张。“社会的教育”逐渐形成了教育社会学的一种流派,而“社会教育”则在实践层面上影响着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作者又探讨了论争的特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功能”。再次,阐述了论争的形态:“社会即教育”与“教育即社会”。最后,作者指出全社会为什么关心教育即是论争尚未破解的难题。

三、外国教育史的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王保星教授《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合”》一文指出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碎片化”现象,并直接影响到了外国教育史学科基本目标的实现,其基本目标是:充分展示人类教育史的整体画卷,再现不同的文化面貌、不同的地域风情、不同的种族特色。并以再论全球史观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意义为副标题,希望可以凭借全球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整合并修正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碎片化”现象,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努力与实践:第一,变革外国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叙事单元,树立全球性的教育史观。第二,回归教育历史的合作与交流本性,加强教育交流史的研究。第三,客观的评价不同文化与文明对人类教育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第8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B020106  金融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金融(00076)  金融市场学(00077)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0  国际贸易  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世界市场行情(00102)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4  农 业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00127)  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畜牧学(00133)  B020115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计量经济学(0014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 )  英语(二)(00015)  经济思想史(001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9  餐饮管理  国外饮食文化(00989)  中国饮食文化(00986)  餐饮美学(00987)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B020202  工 商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204  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B020208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0018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B020210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旅游文化学(061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旅游景区管理(06153)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    B020218  人力资源管 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绩效管理(05963)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89)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B020229  物流管理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B020256  项目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项目管理学(050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管理数量方法(05058)  项目范围管理(05060)  项目成本管理(05061)  项目论证与评估(05066)  C030106  法律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外国法制史(00263)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监狱法学(06154)    婚姻家庭法(05680)    B030109  监所管理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狱内侦查学(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罪犯改造心理学 (00933)  B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发展社会学(00287)  社区社会工作(00281)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社会行政(00283)        中国福利思想(00285)  B030207  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00287)  人口社会学(00302)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组织社会学(00311)  城市社会学(二)(003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00067)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英语(二)(00015)  领导科学(00320)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政治学概论(003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行政史(00322)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 19日)

星期日(10月20 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C030401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学(00372)  犯罪学(一)(002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大学语文(04729)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B040102  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0040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40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B040107  教育管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  教育经济学(00451)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教育管理(0045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40108  教育学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教育学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认知心理(00471)  B040112  小学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英语(二)(00015)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文学概论(二)(005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4)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09297)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1)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方向)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义务教育班级管理(09335)  B040202  思 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  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生哲学(00482)  欧洲哲学史(含欧洲哲学史原著选读)(0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政治学概论(00312)  B040302  体育教育  心理学(00031)  体育保健学(00495)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  英语(二)(00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体育教育学(005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C050105  汉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语言学概论(00541)        汉字学概论(00820)  C050201  英语  高级英语(00600)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外语教学法(00833)  英语写作(006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语言与文化(00838)  外刊经贸选读(008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C050305  新闻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英语(二)(00015)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50309  公共关系  领导科学(00320)  现代媒体总论(03300)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人际关系学(03291)    国际公共关系(032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50410  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00744)  中国画论(00745)  美育概论(00746)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美术教育学(00747)  B050433  视觉传达设 计  现代设计史(05544)  视觉表述(05545)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创意网页设计(055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广告设计与创意(00755)  B060202  档案学  外国档案管理(00789)  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英语(二)(00015)  科技档案编研(007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行政史(00322)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第9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

[摘 要]:当前,在世界各国发展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思考我国教育近百年来“西学东渐”的历程,探讨国外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反思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 教育本土化 教育多元化 教育范式

一、“本土化教育学”的产生

历史沧桑,悠悠百年。

中国的教育学发展之路与其他诸多领域一样,是随着百年来“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慢慢演变而来。同时,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的感染与熏陶下,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教育学”。

新中国成立,在借鉴和批判苏联教育学的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思想渐渐显露端倪,但在学习苏联的特定意识形态下,它难以克服历史的“依附性”,仍然使中国的教育学摆脱不了“藤蔓式”的发展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创型”教育学逐渐取得自身的话语权,演变成中国教育学的转型性发展,实现中国教育学研究从模仿到创新的全面改变。

“全球化教育问题”一直是中国教育学发展中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问题的表现形态有着时代性的差异。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中外”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本土化的教育学”和“多元化的教育学”的关系。

在反思“本土化的教育学”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二、“本土化”离不开“多元化”

中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源远流长的积淀,在今天逐渐显现出勃勃的生机。纵观它的发展历程,中国先秦时期就形成了秦陇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

同时,在中国教育向“近代化”和“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也不自觉的吸收了国外的许多文化派别和基本理论,从时间上梳理,主要包括“启蒙论”、“目的论”和“反传统论”。

“启蒙论”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以普遍追求理性、科学、逻辑的精神方法形成了所谓的“格致之学”。

“目的论”即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价值,具有一定“功利论”的色调,但又有所差异,它并不排斥教育作为形而上的文化和人类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而存在,这是与教育“功利论”最直接和明显的差异。

“反传统论”基于今日全球化浪潮背景,在各种主义的冲突中形成多个派别。如种族问题、恐怖主义、人权对抗、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话语,不断冲击人们的视听,对抗着被现代性和全球化淹没的文化情结,试图颠覆现代性在全球征服的合法性。

三、借鉴与吸收

中国本土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广义上的理论渊源还是具体的学术范式和研究方法,并逐步形成了我国教育学上的“西学东渐”。

1.理论的借鉴

最直观的借鉴就是吸收外来的概念和术语。可以这样说,凡是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思潮和思想,基本上都可以在我国的教育理论话语中找得到;凡是西方现代出现的各种理论思潮,也基本上都可以在中国现代的理论话语中找得到,早期的如人本主义、要素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晚近的如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终身教育、闲暇教育、教育公平、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等等。它们对中国教育现实和教育学发展带来了“泥沙俱下”的综合影响。

2.研究方法的借鉴

概括地说,20年来,我国的教育学多数是理论性、评论性和解释性的研究方式。具体讲,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是运用传统的以定性式阐述为特征的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除了传统的理论性、评论性和解释性等研究方式和方法之外,西方定量研究方法的比重曾一度受到推崇。在引进、借鉴的初期,我们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方法兴趣而非理论兴趣,学习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是向国外学习初期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关实证研究的技术,尤其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统计学,曾引起了中国教育学界的普遍重视。这些定量分析方法对于偏重定性分析的中国传统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平衡。

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中后期以后,虽然在经验研究中定量方法的采用仍保持较高的比例,但研究方式已开始突破简单化、单一化的局面,出现了若干运用其他定量方式的研究以及解释学、现象学等研究方式,而且开始注意到,在研究方法运用上考虑方法对所研究问题的适合性和方法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结果的解释能力等问题。

3.教育实践的借鉴

20多年来,我国从宏观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投资等的变革,到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师生关系、课堂情景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具体的学校管理、课程管理的变革模式等,都多多少少受到西方变革行动的影响。

以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变革模式为例,研究者反思我国历史上历次课程改革,认为我国几十年来的课程改革都是匆匆上马,缺乏研究,缺乏理论武装,缺乏实践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是一种游击式经验型的课程改革模式。为此,最终确定了一种新型的“科学型改革模式”,即以“决策―设计―实施―改进―评价”这一连串实证的系统的科学步骤为内容的一种模式;而且认为“新课程改革”即是在这一模式推动下,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十分看中具体层面的行动,而非过于宽泛的思辨和空谈。

四、本土化教育的反思

对我国教育学本土化进程的反思,不应仅仅停留在方式、方法上,而应该从“教育塑造文化”的宏观角度去剖析,这也是反思的关键意义所在。

一方面,在综合吸纳国外教育思想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显现出比较好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教育学的地位、功能和价值在当前社会被充分提升,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育发展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更强、要求也更高。

另一方面,在过于强调向西方学习,并盲目认定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为“先进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使得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产生了严重的“缺失”感。相关学科被变相的“殖民化”。

当然,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出发,以上两种倾向的出现,合理地反映出历史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时,任何一种新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内而外、由表及里的过程。对此,我们既要以平常心应对,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多元化可能对中国教育本土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吴德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改革开放二十年回顾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英]汤因比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安文铸.教育科学学引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