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精选(九篇)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

第1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研究成果;成果成因;以史为鉴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6-03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所承载的知识,研究其理论成果,加强教师专业化知识现对其进行综述。本文主要采取类比研究法,即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进行比较分析,更深刻地挖掘出《简编》的个性特征、体现语文科特点等优秀成果。《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语文教学法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此之后相继出现了众多本学科同类书目。《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则是其一。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找出本学科的特点,寻找进步方向,更有利于本学科的今后发展。从《史纲》至《简编》经历了十几年之久,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突出语文科自身特点”的结论。本文对“个性化语言”、“独特的历史分期”以及“实践性强”三大成果进行论述,并试分析个性成果形成的原因。

一、例举研究成果

(一)语言的个性化

《简编》语言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整体叙述上简洁明了、详略得当;“语文味“的语言频繁出现两方面。

1.简洁明了、详略得当。《简编》的语言上的简洁,各部分内容的“点到为止”是很容易发现的。尤其是与《史纲》对比分析后,这一特点体现的更加明显。相对于《史纲》的“面面俱到”,《简编》的各部分内容是“缩减版”。犹如《名著导读》。用简洁的话语高度概括各部分内容。例如:同样是介绍《墨子》里的教育思想,《史纲》用了1000多字,而《简编》就用了300多字。对待众所周知的内容一笔带过,对待重点问题则比较详细。如《简编》对黑山北关小学语文教改经验的介绍中,对整个事件发展的介绍几乎没有,而对总结出的经验则介绍的详细。比较而言《史纲》对整个事件的发展各阶段、出现背景细致的叙述,对总结的经验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掺杂在各阶段的叙述里。《简编》的叙述更有针对性,将最有营养的“精华”陈列读者面前。

2.语言的“语文味”。《简编》的语言生动活泼,“语文味”颇浓。更体现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如其中每一章下的脉络“轨迹”、“基本内容”、“基本经验”。在《史纲》中则“思想”、“内容”、“方法”。其他书目比较泛滥的时期定名:古代、近代、现代,《简编》在其下标注自身理解即:“前语文”、“始语文”和“今语文”。又如三大历史分期下,还有更多的个性名称,如:言文教育为“潜”语文,古文教育为“准语文”此外还有“初语文”、“续语文”、“新语文”、“泛语文”和“大语文”等个性命名。这些生动的贴切的语言,和《史纲》中严谨的学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科学的历史分期

如果说体例如本书框架骨骼,那么“历史分期”这一部分就是本书“心脏”。什么样的心脏决定全身如何运行循环。同样,本书的“分期”的个性决定了本书整体的个性。这一问题集中在本书的《导论》部分,起到了总领的作用。

1.四个原则。本书博采众长,在“自身规律”、“社会关联”、“注重特征”和“远粗近细”(又名:便利教学)四个原则下进行分期。“自身规律“原则是核心原则,其根本要求是符合本学科自身特点,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史纲》等书目的分期只有古代、近代、现代。这并不十分符合我们语文科的自身特点,语文教育隶属于社会发展史但不等同于社会发展史。因此分期时以语文独立社科为分水岭,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自身个性。也是“注重特征”原则的前提。“社会关联“原则要求分期时,在整个社会的宏观发展中找寻自身特殊性。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注重特征“原则要求抓住各时期的相对独立性。找到区别于其他时期的真正特性。“社会关联”原则是强调共性问题,“自身规律”和“注重特征”原则则是强调本学科的个性问题。“远粗近细“原则是史学里的通用原则。有利于避免产生烦琐哲学倾向,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期的体现。

2.分期比较图。《简编》采取列图表的方式将类似文献综述的广阔内容,简洁清楚地呈现给作者。《简编》对叶苍岑、陈必祥、陈学法、顾黄初、张隆华、曹洪顺、冯守仲几位教育专家分期意见经行综述并且形成比较图。最终分期方法,大方向上仍是以“古代、近代、现代“为线索,在其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独特分期,创意十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其根本方法。这一部分为本书最精彩部分。将语文本学科的“本”体现的淋漓极致。《附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比较》图,以时间为横轴,以本书分期、历史时期、各位教育家的代表书目为纵轴。直观地表达本书的分期理论依据。

无论是分期的原则还是分期的具体方法都是《简编》科学性的体现。

(三)实践性较强

《简编》的第三个成果就是实践性很强。它相对《史纲》这类的详细理论著作而言,其更倾向于总结教学实践并指导教学实践。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看出它的实践性:体例上的“教材化”特征;成书过程的实践性。

第2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细观近几年的高考,可以看出,如今高校对学生的素质和分数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针对高考的体育生。他们的高考不只是考体育专项,还要考文化课。可是这些体育特长生由于平时需要进行专项训练,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历史,这就需要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史教师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便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取得进步。

一、 高考体育生历史学习的现状

在我国,几乎每一所高中,无论是文科班还是理科班,都有一定比例的体育生存在,文科班的比例居多。他们有时候会被看作是一伙特殊群体,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认为他们只要体育好就可以了,其实文化课的学习对他们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文综的学习,其中历史学科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体育生高考前的历史学习状况。

(一) 课堂上简单听,课后复习少甚至不复习

许多体育生在高三时,都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专项训练中,对文化课的学习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听,尤其是对文综。他们认为,像历史这样的科目,课堂上简单听,有点印象,只要在高考前努力背就可以了。课后时间,他们更是不会去翻看历史书,这样往往造成积压的知识太多,背不过来,到最后甚至不乐意去背,考试时凭感觉和印象去做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取不到理想的成绩,因为文化课的分数低而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老师也只能跟着遗憾。

(二) 复习内容太多,产生厌烦感

体育生在高一高二时,往往都是不怎么学习的,都等到高三的最后阶段去冲刺,等到高考复习时,每一科都有大量的知识要复习,在专业课的训练和文化课的复习都很累的时候,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只攻击语数外,而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复习历史,都是等到高考前再去背。这样一来,到最后阶段会突然感觉到历史知识很多,学生会变得没有耐心,最后对其产生厌烦感,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都是学生自信心的丧失与高考的失利。

二、 高考体育生历史学习现状的原因

导致高考体育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自身基础差。体育生自身的基础差是造成学习效率低的重要原因,由于其自身基础薄弱。当复习过程中,教师进行知识综合与扩展时,他们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最后干脆不听课,错过很多重点内容,使得考取得成绩不理想。

第二, 教师不重视。由于体育生平时重训练不爱学习,大多数教师对他们也不是很重视,只是要求他们在课堂上保持纪律而已,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让体育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不重视,他们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心,即便乐意学习,也会因此使得积极性备受打击,久而久之,他们便产生放弃的念头,到高三的最后阶段,会导致教师难交,学生厌学。

第三, 教学策略不得当。这是导致体育生学习效率低的关键原因,学生自身素质的薄弱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是教师教学策略得当与否确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懂得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教师,教的容易,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不懂得运用教学策略的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也吃力,尤其对于体育生这样的特殊群体,如果不懂得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 高考体育生的历史教学策略

历史教学的实施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特别是针对高考体育生的历史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体育生各方面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重视基础知识

体育生的历史知识基础较差,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体育生的基础与特点采取特定的方式进行教学,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只有帮主体育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逐步提高。

(二)认真钻研高考

认真研读近三年的《考试大纲》和高考试卷,从中研究高考规律,把握高考方向和趋势,做到准确、有效指导学生复习,不做无用功。[1]体育生平时除了大量时间需要训练外,还要进行语数外的复习,所以没有太多时间复习历史,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高考的《考试大纲》,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如何知道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

(三)重视回归教材

在课堂复习的过程中,尤其是体育生的复习,一定要重视教材的讲解与分析,体育生除了教材外,往往不会有其他的参考书,这时就需要历史教师严格依据教材来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高考虽然不是直接考课本内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任何问题的变化都是以教材为中心的,所以,对教材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四)重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高考考的不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的背诵,更重要的是考解题的能力与学科间综合的能力,所以,学生解题能力和学科间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收集习题,让学生通过做习题来提高自身能力。

第3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平均分逐年下降,不少中学一线教师感叹高考历史试卷难度越来越大,命题角度较偏,考取高分越来越难。学生们也普遍认为材料题设问刁钻,阅读量大幅度增加,文字堆砌过多,考试压力加大。我认为高考历史成绩偏低,除了试卷本身难度之外,还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中考要求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脱节

从初中教材来看,我市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教材编写采用的是通史结构,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近现代史,从世界古代史到世界近现代史,三年共六册。教材充分体现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史料、活动、探究问题等素材,文字教学的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这种课程要求正好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目标。但从中考要求来看,由于目前我市中考历史采用开卷考,难度值小,考前还有一定的复习范围,所以学生很容易获得A或B等级。而我市中招录取的要求仅是C等级(合格等级)。这种考查体制固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高中学习,尤其是不利于文科学生的学习。

近几年《福州市区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中考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比例约为8:1:1。尽管试题覆盖面广,但考查的是《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基本点、教学中的重点、学习中的最关键点知识。相当数量的试题直接考查课程标准学习主题下的内容知识。

例如:(2006年中考题)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009年中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珍珠港事件

以上例举的中考考题的所有考点均为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能力层次的要求70%属于识记层次,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在中考试题中。因此,初中学生更多的是单纯的记忆基本史实,而缺乏相应的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的整合能力,因此还无法熟练的形成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这一方面初高中的教学还无法形成无缝对接的模式,从而导致初高中的衔接有一定的难度,也使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初高中历史教材编撰体例存在差异

当前高中历史新课程以专题史体例编订,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古今中外交叉点频繁出现。学生适应了编年体例的通史学习习惯,自然无法立即掌握专题结构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世界古代史政治体制、思想,由于初中历史比较简单,把很长的历史进行浓缩,造成学生比较片面的印象,认为世界古代史都很简单,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整个历史的背景没有整体的把握,进入专题学习就觉得难度加深。

比如: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过程(高二必修)

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

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

智者运动兴起

平民地位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这部分知识在初中的课本上根本没有涉及,学生很容易对这段内容产生困惑,于是就变成了单纯背书、不理解书本知识的恶性循环过程。在初中的教学中,多补充古代希腊的内容才能对高中学习有所帮助,但初中的要求比较简单,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可能达到这点,造成高中的历史课程超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畏难情绪也由此产生。

三、初高中历史学习能力要求不同

选读文科的不少同学,依旧用老方法学历史,以为只需勤奋刻苦,就不愁没收获。另外,部分高中教师一时难以转变观念,习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依然利用题海战术进行大包抄,可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近年来高考试卷可见,文综的历史部分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认知、识记、分析、归纳、比较、评价等,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仅仅只掌握认知、识记能力,所以要想考高分,必须学会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和构建知识结构。在了解、认识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应该学会探究历史,从中发现规律,顺着规律,提炼出有价值的认识。

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历史背景,任何历史都是有因才有果,单纯背诵所谓的重点,把历史单一化,很多同学认为省时,其实是得不偿失,特别是高中历史专题化后,学生更是把历史割裂开来,所谓抓住重点背诵。

例如:学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学生各个击破,进行单纯机械性的背诵,其实把这些融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得出正确结论,要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才能有效的学习。

总之,历史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建立在历史长河的史料中,历史的学习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有了整体的历史资料认识,也就能建立整体的历史史观,历史就不只是考试的工具,而是有趣的简单的历史分析题,文综的题目学生也就越做越爱做了。

从以上几点分析来看,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得分率降低,我们不能一味埋怨试卷本身或命题者,多角度思考问题存在的原因,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对症下药,进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继而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这种现状。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福建省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福建教育出版社。

第4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中学历史;素质教育;探究

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本质特点讲,就是培养学生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从这个意义出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责任。

一、历史知识素质教育

中学历史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赖以理解一切社会生活现象的必备基础知识之一。让中学生学好历史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现实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①只有了解昨日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知道今天和展望未来。英国伟大的思想家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同志指出:“历史知识教育启发后代”。② 邓小平同志也指出:“用中国历史教育青年”。③为使祖国的下一代在将来创造历史的活动中鉴古知今,受到教益而变得更加聪明更加自由更加主动,必须对他们进行历史知识教育,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历史知识素质。

实施历史知识素质教育,教师既要能从“总体”驾驭教材,又要能对“部分”进行剖析。所谓总体,就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所谓总体,就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历史概况等。如讲奴隶社会,教师既要能掌握奴隶社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中国的奴隶社会与世界奴隶社会的异同点,又要能剖析夏商西周等各个历史朝代的历史现象人物事件以及历史概念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步体会在进行历史知识素质教育中,教师语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素质,使之协调发展。(一)教师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比如讲到“繁荣的北魏洛阳城”时,“富商大贾(gǚ) ”学生不好懂,我就简单讲了古代“行商坐贾(gǚ)”的说法,学生一听便明白了“富商大贾(gǚ)”就是当时经商的大老板。(二)教师语言必须形象 生动深刻。如在讲“中法战争”时,在剖析战争的起因性质和经过,可先导出战争的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同学们急着想知道,我顺势讲解: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执行的是一条妥协卖国路线。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当时李鸿章认为:以往战争失败之后讲和,对方会盛气凌人,谈判中漫天要价,提出苛刻的条件,如今战争胜利后谈和,对方不敢提出过高要求。于是李鸿章不是“乘胜前进”,而是“乘胜即收”,竟然屈辱求和,与法国订立《中法新约》,让法国势力完全控制越南,并深入到我国云南广西。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也就是说,法国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了侵略中国的目的。同学们听到这里,按捺不住心中的气愤,有的学生就脱口而出:“清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彻头彻尾地执行了一条妥协卖国的路线。”表现了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清政府的斥责。这样将课本前后的知识串连起来,加深了对学生的联想和记忆。(三)教师语言必须简练、清晰、规范、紧扣教材。如在讲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的剧情梗概,教师可用一两句话总结:关汉卿用浪漫主义手法,使窦娥的冤屈感动了天地,自然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边讲边在刚才板书的空白处写上“感天动地”。连起来便是: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这样,学生便加深了作家及作品的印象。如果过多地介绍故事情节,学生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记住枝节的东西,丢掉了主要的史实。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知识素质,对他们学习理解各科知识都有帮助。中学开设的课程,大都有与历史知识有关。特别是语文课几乎大部分课文都联系到历史知识,如作者的生平、

文章的时代背景、成语的典故等。若能具备相应的历史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中学生历史知识素质,在日常文化生活中可帮助他们理解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认识。如电影、电视中很多内容都要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素质才能真正理解其含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学历史知识素质教育。

二、能力素质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在能力教育方面,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表述历史的能力素质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素质。中学历史的每课都有对学生进行能力素质教育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以至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应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还应注意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之间,中外历史之间、历史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在中学历史能力素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研究“教”的内容,“齐桓公称霸”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在剖析时,应阐述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要悬挂放大了的《春秋列国形势图》,指出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靠山面海,有丰富的鱼、盐、矿藏,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是齐桓公能重用管仲等一批贤才进行改革,使得齐国国富民强,为争霸提供了雄厚的实力,然后齐桓公顺应形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采取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的对外手段。从而使齐桓公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使他的霸业达到了顶点。讲完后由教师小结,然后启发学生回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这是一个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能力的题目,可从齐桓公称霸的基础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回答。最后在讲析“晋楚争霸”、“吴越争霸”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争霸战争的作用”。这里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素质;争霸战争虽然带来种种灾难,但也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发展的客观效果:(1)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大国兼并小国,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大迁徙、大交流,打破了各族间的地域界限,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有利前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素质。

世纪之交,我国已把素质教育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要面对全体学生,使其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进行教育。学生的智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及创造新成果的能力。中学历史能力素质教育,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师生之间和谐配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及潜能都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开展。一个学生的潜能怎样发挥出来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教师“以学为本,因学行教”,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引导思维,加强训练。这与素质教育的“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是相吻合的。

三、思想素质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特别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学历史课本中,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素材每课都有,俯拾皆是。教师在教学法过程中充分运用历史事实,做到寓思想素质教育于历史知识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之中。史与论,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水融,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中学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候,应在这个时期,加强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教育,要结合学习中国历史,让学生受到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明确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目的,树立远大理想。正如同志所指出的:“要使我们青年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的灿烂文化,了解我们党和人民的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满怀信心地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④在讲“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时,我简要复习了从鸦片战争到等历史事件的成败原因以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使学生认识到旧中国灾难深重,十分贫困,统治阶级罪恶累累,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在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时,引导学生回忆:从洪秀全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民族精英,最终都未能找到救国救民之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和曲折斗争,终于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如在讲创造“候氏制碱法”的候德榜。谢绝外国资本家重金聘请,回归新中国的事迹后,有一个学生激动地说:“中国刚解放时,比现在落后得多,贫穷得多,但是候德榜没有任何犹豫,返回祖国,这种爱国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中学历史课文对中国国情作了最切实际的综述,具有极强的国情教育功能。只有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情况,才能认识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近代中国是一部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瓜分的屈辱史和苦难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经济实质的竞争。现在我国之所以能在世界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我国的经济能迅速崛起,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了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速发展经济,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我在讲析:“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围绕“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进行教。联系前面知识进行简要分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历史已经证明的真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希望”。⑤历史上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特别是二十年举世瞩目的改革成果证明:只有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中国经济腾飞。对外开放政策也是这样,历史上大多数强盛的王朝都实行对外开放。如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文化的交流发展;唐代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有70多个国家与唐朝通商,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元代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泉州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港口,亚非欧商人,使节络绎不绝。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西洋和南洋许多国王,使臣和商人接连不断来到中国。明朝前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历史上的中华民族从来不是封闭的民族,只有到了清代,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通过这样的综合讲解既简要归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懂得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英明决策。

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跨入二十一世。如果我们在各科的教育活动中不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培养,能指望缺乏民族和国家尊严,缺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缺乏集体观念、竞争意识和坚持毅力的人驰骋这样的竞技场,为祖国、为整个中华民族捧回那胜利的奖杯吗?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既是客观现实的迫切要求,更是时代的热切呼唤。

以上关于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历史知识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探讨,分解开来是便于叙述,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

参考文献:

[1] 雷晓蕾;浅谈利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J];黑河学刊;2001年01期

[2] 陈丽光;浅议历史教学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田汉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6期

[4] 薛晶,李士玲;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浅议[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第5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创新与继承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从而引起高中历史课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新变革。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和变革,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相应做出调整。在编写教科书时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才能编写出一部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反映时代要求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追求科学合理,正所谓“没有不变的观念,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材,因此更新是常态,更新的结果更为合理则是不变的要求。”[1](65)因此,所有的创新都应该建立在分析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历史教科书的分析,继承其中合理、优秀的成份,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创新,才能编写出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因此,继承和创新是编写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教科书功能的继承和创新

(一)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功能

要编写一部历史教科书,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功能。必须承认,随着时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功能也会有差异,但其基本功能是不变的。首先,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获取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科基本技能的工具。这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自近代“新学”实行一百多年来,中国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特别是新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以历史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方面,建国后,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经过多年的探索,在这方面可以说成就斐然。另外,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意志,按照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毫无疑问,这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原则。

(二)历史教科书功能的发展创新

传统的历史教科书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但仅凭继承前人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历史教科书应该赋予新的功能,实现教科书功能的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也就是希望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这是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的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无疑,它将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巨大影响。例如,新课标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要适应这种新理念就必须具备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这就需要在教科书编写体例和内容等方面探索创新。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文导言中安排了两个“探究的主要问题”:“明清两朝在政治制度上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课文,从课文内容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思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了解正文内容以外,还通过阅读两个“学思之窗”栏目提供的文献材料,思考其中所提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接近了课文导言所提的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编写体例,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了解历史知识,还有助于他们逐步掌握通过文献资料和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二、内容选材的继承与更新

知识内容是教科书的基本载体,教科书所承载的教学理念最终要通过内容反映出来,因此,内容选材是编写教科书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内容选材要反映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另一方面,内容选材也要体现学科特点和中学教学实际。在这方面同样存在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一)坚持内容选材的基础性和教育性原则

基础性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材一贯坚持的原则。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教科书只能选取基础的内容,所谓基础应该是那些史学界公认的、能够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主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其学术观点,而不是编者的一家之言。当然这些内容也应该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即符合中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教育性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材时另一个重要原则。所谓教育性应该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两个方面。毫无疑问,任何一种中学历史教科书都不会忽视它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编写历史教材,主要目的不在于客观描述历史的面貌,而在于让历史起它的教育作用。”[2](35)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历来重视选取那些对学生有教育作用的内容。历史教科书的教育性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思想品德、民族精神和历史观等内容。中学历史教科书在提到某个历史人物时,除了叙述他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还可能介绍他在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以此来教育学生。同时,培养民族精神也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无论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对这一点都特别予以强调。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和现代五十多年蓬勃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逐步加深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尊不屈等优秀的民族精神的认识,强化爱国意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编写历史教科书时,加强这方面内容的选择就显得非常必要。当然,通过历史课的学习,特别是对外国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一贯追求的目标。此外,中学历史教科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在历史教科书编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内容选材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观,通过具体的史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中学历史教科书通过生动简明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使学生感受历史,从而使德育教育更加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历史学科的教育性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实践证明,按照这些原则组织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材,有助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我们在进行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材时应予以坚持的。

所谓知识能力的教育性并不在于教科书本身承载了多少知识,要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能力训练,教科书在内容选材方面就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学习内容。以下一些做法是过去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一直坚持的,我们在编写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时也不可忽视。第一,突出重点,减少难度。高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是建立在特征认识之上的,也就是说他们擅长于认知某个知识点的基本特征。教科书编写者不能要求高中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深刻认知某个知识点,因此,教科书在表述历史知识时只能选择突出表现其特征的内容,而不必剖析其深层次或衍生的内容。第二,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背景的内容。高中学生对周围环境和现实社会的认知比初中生有了较大提高,凡是与他们认知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现实有关的知识,都可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教科书在选取历史知识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这一认知需求。比如,教科书在谈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时,适当地提及今天英国的政治体制;在谈到现代主义绘画艺术时,也可以鉴赏一些当代流行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在阐述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时,选择汽车、火车、电灯、电话等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外,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以避免不同学科相关内容的雷同或矛盾,也是教科书内容选材时要考虑的环节。第三,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适当补充内容。过去,由于初中和高中有通史教学的任务,尽管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深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可是基本结构非常类似。为了避免内容重复,教科书编写者在这方面花了很多精力。现在,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这有利于避免初高中内容的简单重复。但是,知识点重复的问题实际上仍然存在。而且,由于初中历史也采取专题式叙述方式,这就可能使得高中教材中涉及的某些内容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因此,编写高中历史新课标教科书时,在选材上就要注意既要尽量避免与初中教科书的简单重复,又要适当补充一些知识以和初中教科书相衔接。要避免简单重复,一方面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阐释初中教科书曾经出现过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选用一些能反映同一历史问题的新的内容。例如,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历史实验教科书必修3在谈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时,就重点介绍了十进位值制、赤道坐标、杂交育种、针灸疗法和应县木塔等新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中国古代的原创发明,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初中教科书已经讲过的四大发明,高中教科书虽然也用了一个目,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而是侧重介绍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这样安排,既是为了避免和初中内容的简单重复,便于初高中内容的衔接,也更加符合历史的真实,使学生加深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认识。类似的安排,贯穿于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始终,这样有利于把初中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

(二)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教科书内容选材的不断更新

教科书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在内容选材上不断加以调整,这种调整首先要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相符。此外,还要跟踪学术研究,汲取那些新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另外,根据社会的需要,适时调整选材的角度和范围也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近十多年来,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内容选材上已有了不少的变化,例如,政治史内容相对减少,而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内容逐渐增加。由于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体系与以往相比,变化较大,所以在编写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时,选择知识内容就显得更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根据模块和专题的主题确定知识点内容的取舍。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往往习惯于把要说的知识点说得尽可能全面,深怕遗漏了哪一方面。但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课程标准的模块和专题结构决定了教科书选择某个知识点只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不是为了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本身,所以教科书重点只是选择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那个知识点。例如,课标规定,必修Ⅱ第4个专题的第3个问题是:“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必修Ⅲ第7个专题的第5个问题是:“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384..

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互联网的有关内容。但是,前一个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主题,而后一个则立足于把互联网作为“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的一个重要部分来阐述。这两个模块对有关互联网内容的选择是不同的。因此,教科书选材时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才能恰当地选择能够反映本专题主题的内容,突出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同时,这样做一方面便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不同模块或专题间的重复,也有利于简化教科书的内容。 第二,加强选取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和现行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标特别强调通过高中历史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一方面指人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如,健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高尚的情操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理解等;另一方面是指要能正确理解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通过历史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2]因此,在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了此类学习内容,如,希腊智者学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编写教材时,除了要依据课标的内容标准,选取上述内容外,还要注重选取一些内涵深刻、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案例。例如,在介绍浪漫主义文学时,人教版教科书摘录了雪莱《西风颂》的一段:“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些材料的引用不仅向学生传达了必要的历史信息,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文学的审美熏陶。再如,在介绍工业革命时,人教版教科书除了在正文部分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外,还在课后作业部分,安排了一道阅读与思考题,通过一幅乘船游览污水横流的泰晤士河图画,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在增加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和社会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从而加深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解。

第三,尽量安排适应现阶段学生的生活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的教学内容。

三、知识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课程内容安排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这就牵涉到教科书的知识体系问题。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把高中历史课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必修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为三个学习模块,通过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介绍了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和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相比,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明显的特征是以特定的历史专题取代了通史,同时中外历史分编的现象也被打破,实现了中外历史的混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新的教科书知识体系,就成为教科书编者和广大中学历史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笔者以为,新的教科书知识体系既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必须适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

(一)教科书必须尊重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实现知识体系的创新

课程标准倡导克服单纯的传授式教学的弊端,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模块和学习专题安排学习内容,淡化历史学科的专业体系特征,加强中学教育的基础功能。它希望通过解剖麻雀式的案例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透彻了解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取向集中、系统建构灵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必修三个模块分别用八九个不等的中外历史专题,以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人类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重要内容,从而学会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不同的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每个专题集中提供了一些了解、认识某个特定历史现象的案例。课程标准注重专题内主题突出,虽然各个专题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发展逻辑,但并不特别强调专题间学科体系的完整,从而为各个专题间的灵活安排提供了方便,这就为学生在学习中多方位、多角度自主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创造了条件。仍以必修Ⅲ为例,既可以纵向地了解某个方面的历史发展,如,通过学习思想史、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认识文化史的发展脉络;也可以横向地比较学习某个主题的中外历史内容,从中加深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具体来说,第一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通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出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及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着重介绍了孔子等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成就,线索单一、案例生动,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在对这些古代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的学习中,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演变的认识。学习完本专题后,可以按照教科书顺序学习第二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这是在了解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之后,再学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以了解同一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史的不同方面的内容。除了上述教学思路外,教师也可以按照思想史的发展线索紧接着学习第三个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第四个专题“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是在了解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大致情况之后,再探索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发展。此外,还有第三套方案,就是教师甚至可以决定直接学习第六个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通过学习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思想的发展,对古代中外思想的演进进行横向比较,认识中外思想的异同。

(二)继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传统,遵循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学科学习特点,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虽然课程标准淡化学科的系统性,但并不排斥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安排知识内容。毫无疑问,时间、地点、事件和人物是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教科书只有在充分考虑历史的年代顺序、历史事件发生地点以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知识,才能确立起基本符合历史学科逻辑发展线索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创造尽量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情境,便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在某个历史专题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构建相对完整的历史发展基本脉络。所以,教科书就有必要在课程标准框架内,作一些适当的链接,以便使各个模块和专题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可以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例如,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每个专题前的导语部分,用非常简短的文字介绍了本专题内容所处的历史大背景,同时,在内容叙述中也尽量注意与其他模块或专题相关内容的有机联系,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尽量弥补专题史体例可能产生的历史发展脉络不清的缺陷。

四、表述方式的继承与创新

随着内容选材、功能和体系的变化,历史教科书表述方式也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创新。如果说现行旧教科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新教科书则应更加注重学生主动认知知识;前者着重让学生知道结论,后者则强调让学生自己获取结论。有人认为这二者的不同是教科书编写中的所谓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的不同,[3]似乎有一定道理。毫无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构建知识结构,这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新的方向。就高中历史新教科书而言,课标所规定的模块和专题式的结构,更适合这种未知结构的教科书表述方法。教科书尽量减少罗列已知的结论,通过提供一些生动的事例,预设矛盾未知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探究方式主动寻求符合或接近历史客观实际的认识。在这里,教科书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也不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这样,教师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学习的伙伴。学生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接受者,而且是合作者和参与者。围绕着这个目的,教科书内容的表述就应该更多地选择能引导学生通向未知知识结构的生动案例以及预设矛盾情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但是,表述方式的创新同样不应排除对传统历史教科书表述的继承。有人认为现行历史教科书过于枯燥,应该编写成像《三国演义》那样学生就爱看了。笔者不知道有多少中学教师同意这样的看法。事实上,尽管人们对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表述方式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表述方式在很多方面还是接近于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它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值得教科书编写者借鉴。1.保持教科书历史名词和历史概念的一致性和通俗性。历史名词和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也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基础。我们知道,有些历史名词和历史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教科书一方面要注意和初中及其他相关学科保持一致,以免学生产生歧义;另一方面也应尽量选用那些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容易明白的表述方式。2.适当保持简单、直接表述历史的方法。建立未知结构的教科书,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内容都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实际上,如果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无论大小,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自己去探索结论,那恐怕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让学生直接接受结论性的知识也未尝不可,只要这个结论“写得鲜明,是非褒贬,一看就清楚”。[4]就像中学数学中的公式,有些需要推论或证明,有些则是先记住这个公式,懂得应用,不要求推论或证明,这其中有些公式学生到了高年级自然会推论或证明。我们知道,很多历史知识需要一定的知识或社会经验的积淀做辅垫,才能真正理解,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堆砌过多的知识让中学生自己去琢磨、探究,显然不切实际。因此,简单、直接表述历史知识仍然是教科书经常用到的方法,只不过这种表述是建立在通俗易懂、平等对话的基础上。3.既要保证案例的生动,又要避免过于文学化。历史教科书不是文学作品,也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读物,教科书语言应该平实易懂、立论有据,经得起推敲,不会产生歧义。4.在表述活跃的同时,要坚持内容表述的相对完整。图文并茂、栏目活跃是许多历史教科书表述方式创新的重要手段,但是,任何手段的使用都应因时因地而异。对于高中历史教科书而言,由于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初中生更长,因此,文字表述内容的相对完整就变得十分重要。图画、地图、图表以及栏目等辅助手段就要做一些适当精减,它们的设置角度也相应做出调整,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多地转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长期延续的传统。在编写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时,仍然坚持这一点,某种程度上甚至更加强化。例如,不再设立小字内容,全部文字内容可以一气呵成;课文中的栏目也大为减少,每课时一个“学思之窗”,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探究的问题,让他们能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又可以尽量避免打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学习。

总之,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我们认真理解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也要求我们深刻认识过去历史教科书的得失,更要深入分析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只有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教学实际,不断创新,才能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历史教科书。

参考文献:

[1]李纯武.历史文稿选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范红军.试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J].历史教学,2003,(4):15-17.

第6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提起历史,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课程绝不是照本宣科,讲一些陈年往事,应付考试而已。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这些问题。特别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导入语设计要有吸引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最终教师讲课成为催眠曲,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讲究开头艺术。教师讲课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导入语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言语引趣激疑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还是个演员。在历史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共演一台戏,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历史教学中,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借助语言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教学《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部分“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做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龟甲、竹木简或帛”后,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继而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再指导学生看彩图“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让学生想象: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这样一环扣一环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三、利用插图再现历史情景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巩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如《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也为以后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达到这个效果,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四、渗透情感教育

第7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特点

从课程设置说,《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一般会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政策》等课程一起形成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根据课程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教师教授的课堂知识准确把握课程体系。《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是围绕这些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开展的,因此《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理论性很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熟记相关知识点并准确地加以实际运用。

(二)实践性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一直到最终的期末考核,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和学习环节,都需要经过大量知识灌输和实践教学才能掌握和熟悉,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获得的相关知识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堂实践教学才能得到巩固。

(三)综合应用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目前在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有时一项教学过程或是活动可能涉及多个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同时具备多门知识,并且综合应用。

二、《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目的导向存在误区

尽管目前国内高校强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但就考核方案的设计而言,大多只是对书本、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简单测评,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并延伸到评优、奖学金、就业推荐等。这很容易把学生的学习目的导向为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模拟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评价方式单一

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体系期末考核设置中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项分数合计的方式。平时成绩多以作业、考勤、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为准,占总评成绩的30%左右。期末考试则以笔试为主,按照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出题组织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左右。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很多学生抱着考前突击的心理,不重视平时学习。

(三)考核内容过于片面

目前,《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考试的题型一般是单选、多选、判断、综合问答等,而且都是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考核侧重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无法评价学生的沟通表达、资料的收集甄选、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而且对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没有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

(四)我区高校缺乏过程性考核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较理想的国内高校可以发现其教学方法较灵活,内容较接近现实,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时段考核方法。

三、对改革现有考核体系的探讨

(一)重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案设计,体现素质教育目的

因为每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同,所以不能采用同样的方式考核。在设计《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考核方案时,应以具体授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主要线索。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授课班级分为几个授课单元,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根据学识情况将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分数评定、实施效果评价等渗透要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考核内容和题型的灵活性

目前,很多高校课程考试已经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这种考核内容不应流于形式,而应鼓励有关教师及时编写更具实用性的题型,定期更新有关试题数据库。另外,考核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可以结合现今时事政治等有关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知识要点为核心。

(三)考核方式的过程化和多元化

第8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历史教学 讲授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这些都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用了几千年,在历史上曾产生过积极作用的讲授法却受到了人们尖锐的批评和猛烈的抨击,甚至被认为是“注入式”、“填鸭式”、“照本宣科”教学的元凶,随之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进入了历史课堂,如讨论式、辩论式、模拟法、探究式、纵横时空比较法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难怪一个从事历史教学多年的老教师说:“我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怎样上历史课了。”这种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的做法不利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不现实,因为学生每天学习历史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的方法就是讲授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简称《历史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1]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要有教师的指导,不能放任自流。历史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过去的事情,另一是指对过去事情的解释。”[2]因此历史不能像物理、化学那样搬到实验室里验证;也不能像数学一样可以用演算和证明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但同时历史又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过去了,我们再也回不去、看不见、摸不着了,只能在一些历史典籍、历史遗存等中去了解历史。历史是纷繁复杂的,仅中国史就有几千年,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展示历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讲授法在历史教学中就有其自身的优势,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因为历史学科这样特殊性,所以我们不能把以上那些非常态的历史教学方法当成常态的历史教学方法,而应当重视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述规律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3]讲授法古已有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讲授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采集渔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没有文字,人们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授生产生活经验,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文字和学校的出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但教学的内容还是靠讲授法进行传递,从官学到私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了工业社会,为了适应机器大生产,教育必须培养大批有熟练技能的工人。快捷、广泛地传授科技知识成了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讲授法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上,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确立了班级授课制,讲授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经过19世纪德国的赫尔巴特及弟子的“五段教学法”,再到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对“五段教学法”进行改进和修正,使班级授课这种组织形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教师系统地讲授得到进一步的发扬。19世纪50年代凯洛夫的《教育学》传入到我国,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指导思想,对我国学校班级授课制和讲授法得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可见,讲授法在人类社会和教育学发展的历史上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丢弃,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发扬光大。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讲授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以200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浅谈讲授法的运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讲授法有如下几种。

一、讲述法

“这是历史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表述历史事实、传授历史知识的方法。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历史知识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是要通过教师的具体讲述传递给学生”。[4]讲述法又可以细分为叙述、描述和概述。

叙述,就是指历史教师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等进行具体的讲授,叙述要有细节。如在《“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中对孔子、孟子、荀子的生平及思想的介绍运用的就是叙述的方法。以孔子为例:我们可以先介绍孔子的生平,再介绍孔子的经历、孔子政治和教育的思想,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等。总之,教师叙述的语言要具体生动,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描述,就相当于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在历史教学中就是对重大的历史战争的场面、典型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形象历史活动的情景等,用具体细致的语言进行描绘,描述的特点是形象化,重点就是入木三分的细节刻画,描述要形象。拿本课来讲,我们可以看书上的插图,《孔子讲学图》、《侍坐图》、《孔子站立图》,从图中我们看到的孔子是一个和善的老师,尊尊教诲的长者,和颜悦色,如此亲和,拉近我们和孔子的距离。

概述,就是概括讲述,用精练的语言粗线条勾勒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线索,要求有条理、有层次,逻辑严密。概述主要运用于历史教学内容可以表现为前后事件的衔接,本课知识的总结等。例如对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总结就是概括。

二、讲解法

“讲解是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一种方法”。[5]常用于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制度,民族、外交关系,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因及影响等方面。讲解与讲述的区别在于“解”上,讲解重在运用解释说明、分析论证、归纳演绎、综合比较等方式进行教学。讲解重点是通过老师的阐述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讲解百家争鸣形成的社会原因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以提问的方式让一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原来属于低层的‘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另外,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出现了私人讲学。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批主要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他们被称为‘诸子百家’”。[6]课本上说法过于简单,这就需要有教师的讲解,逐一地展开,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建立起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制约,可以畅所欲言;“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特别的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

三、谈话法

历史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用对话、提问等方式,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针对重点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孔子名言有哪些?诸子百家你知道的有哪些学派?

四、演示法

就是用直观的教具教学,如模型、地图、实物、图片、多媒体演示、幻灯、计算机等,演示一定要与教师的讲述、讲解、谈话、提问等方法和结合。如我们在多媒体上展示三幅图画“孔庙、孔子故里、孔林”,让学生觉得其实孔子距离我们很近。

五、图示与板书

“图示法也称为纲要信息图示法、图文示意法,这是指借助词语、概念、数字、图表以及一些符号等方式传递历史信息的教学方法”。[7]其优点是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可以用黑板、挂图、多媒体等进行展示。

板书,是教师用黑板来传授教学内容,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板书要字迹清晰,详略得当,重点明确。板书又有正副之分,正板书包括本课标题;本课层次纲要;重点难点。正板书要求条例清晰,书写工整。副板书是正板书的补充,书写字词,人名,名词、术语,等等。板书经常与图示法并用,这样条理会更清晰,复杂的历史关系会简单化、清晰化。板书更要有讲述、讲解的配合,这样才更完美。

六、复习与练习

复习,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随堂复习,当堂的知识当堂理解吸收,加深印象。练习,这里说的是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模拟题和高考题,以便学生对本科知识进一步理解,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七、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后搜集一些有关“诸子百家”其他学派的相关资料,选取派别写成成效文章,不得抄袭。

总之,我们所说的讲授法不是教师仅凭一张嘴干巴巴地说,而是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实现历史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8]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4.

[2][4][5][7]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183,184,187.

第9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作业;有效设计

一、对初中历史作业的认识及当前初中历史作业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数年中学历史课教学实践及平时观察发现,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重视作业的布置,但是对历史作业如何布置,布置多少,书面还是口头或思考,许多教师尚缺乏深刻、全面而细致的认识,布置作业缺少策略及针对性,存在简单化、单一化、模式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布置作业过少或者不布置作业,导致历史教学达不到课标要求,学生的历史教育边缘化。二是搞题海战术,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三是作业布置单调,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作业都是一模一样的,毫无针对性,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上这些表现都是与当前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背离的,起不到历史作业对历史教学“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起不到历史作业应有的作用,甚至会产生反作用,让学生厌烦做历史作业,进而引起厌烦上历史课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初中阶段历史学科不是重要学科,是从属学科,小学科,从属于语数外等大学科,如果作业过多、过重及形式化、简单化,不仅挤占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而且不利于学校学科的整体发展。作为历史教师而言,首先要从学科特点和目标出发,正确认识作业的性质和功能,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出发,布置适量适度的课外作业。

通常情况,单独一次课后作业所花的时间,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标准,最好是10-15分钟内能够完成。

二、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历史作业,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个活动的检验、总结和提高。作业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业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其有效地补充了课堂教学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作业设计有助于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历史,就是要知晓历史,铭记历史。因此,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设计首先要着重强化和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我们的落脚点在于那些能够反映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而进行创造活动的知识上。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一般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陈叙性知识,前者指做什么,后者指怎么做。在“词汇项目题”中,通过简述两个历史名词来巩固陈述性知识;接着,要求以固定格式再回答两个历史名词,这里反映了陈述性知识开始向陈叙性知识转化。

(二)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要体现层次性和渐进性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作业布置上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应该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则以巩固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能力为主。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作业的布置,不同的学段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三)历史作业布置要注意时代性及地域性原则

历史就是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如果教师能创设情景,在作业布置上能把过去的历史和当代的热点及地域性联系起来,就既能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又能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学习解放黑人奴隶问题时,可以结合奥巴马当选美国首任黑人总统的事例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这样学生课后不仅对当时总统林肯以及黑人奴隶制问题认识更深,也会关注甚至会探究当今美国这位黑人总统和美国的重大政策。酒泉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境内文物古迹颇多,紧密结合敦煌莫高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金塔汉简等,为学生进行作业布置。

三、结语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历史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陆宗高.初中历史作业布置的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3(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