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供给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供给管理论文

第1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 林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探讨 林业产业供给侧改革探讨 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旅游行政管理研究 新常态下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动力和市场前景分析 浅析林业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管理会计创新 基于我国农林业特点的视角分析林业管理改革措施 对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研究探讨 以森林资源增长为突破口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 去杠杆的“供给侧改革”探讨 浅析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 基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问题研究探讨 基于“供给侧”视角探讨《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企业管理咨询作用发挥的思考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医用耗材管理研究 对林业项目管理的探讨 林业育苗与管理策略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1] 张国庆.基于生态论的系统法学:法律精细化研究[EB/OL].(2014-11-08)[2016-10-27]..

[12] 国庆.减熵化理论及其应用[EB/OL].(2015-10-25)[2016-10-27]..

[13]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研究[EB/OL].(2013-07-18)[2016-10-27]..

[15] 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16] 张桢.潜山县松毛虫病调查分析及精细化预防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48-150.

[17]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18] 张国庆.基于和谐论的企业和谐化[EB/OL].(2016-06-15)[2016-10-27]..

[19]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45-49.

[20] 张国庆.从发展学观点探讨中国和谐林业建设[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1):153-157.

[21]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22] 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的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4(3):37-41.

[23] 周伟娟.基于公共管理理论的我国林业公平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192-194.

[24] 张国庆.基于系统健康理论的企业管理[EB/OL].(2016-06-15)[2016-10-27]..

[25] 王灿国.基于发展学基本原理的我国林业生态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156-158.

[26] 王武斌.能流分析方法在营林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56-157.

[27] 张韩林.从PDCS理论探讨我国林业行政工程化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79-180.

[28] 张国庆.系统法学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60-161.

[29] 张国庆.论标准化原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7.

[30] 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39-41.

[31]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7-248.

[32] 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5-226.

[33] 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4-225.

[34] 张国庆.和谐城市融入文化、生态[J].绿色中国,2005(9):53-55.

第2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公共产品;单一体制;公共治理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日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农村社会的稳定。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以及农村工业化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处于严重的供给不足及结构不合理的状态,这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单一的理论缺陷

公共产品通常称作公共物品,它一般与私人产品相对应,主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消费所需的物品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组成部分,因而具备公共产品的特性:如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部性等。由于对这些特征的满足程度不同,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但是,不管是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都因其自身的特征而必须由公共部门参与供给。因此,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主体也必然成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单一主体。这种公共产品的特定性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和明显性。

然而,在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公共部门的供给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公共物品主要由政府提供但不排除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参与。在传统的公共产品提供的理论中,明确指出政府是惟一的生产者和供给者。的确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政府进行生产和供给的有效性,政府能够运用其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社会所需的公共产品。但是,一方面“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政治过程,其交易成本甚至比市场制度昂贵。”[1]由于存在“免费搭车”心理,对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劳务,消费者是不愿意为此付出价格的,市场也无法通过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为此类物品或劳务求得一种均衡价格。现实中政府失灵所带来的政策失效就是明显的例子。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存在着外部的不经济性,使其它组织和个人很难介入到公共机制中。对于“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由于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者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市场供给是不会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状态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提供公共物品或劳务,弥补市场不足。这种种的表现归根结底就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单一的政府供给机制在现实的情况下已经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这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产品供给的实现关键就在于作为基石的理论得以创新。

二、单一供给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的怪象

在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基本上都是由上级的政府机关加以决定,实际上很难反映农民的自身利益需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着严重不足。如在农业的基础设施、农村的环境生态保护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在对其的提供上存在着资金的短缺和必要的政策指导。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由县乡政府财政来承担,但是面对地方财政的困境,无法拿出充分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二是准公共产品的严重缺乏。如农村的基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这些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但是,基层政府的财力极其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由于政府的投入受限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上述公共产品的提供短缺形成对比,在许多农村一些农民不需要的和根本无法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大量过剩。“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是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而是根据一种自上而下的不切实际的行政命令来运行的,更甚至是一些地方干部个人的政绩私利性所驱使的结果。”[2]例如一些干部不顾农村的实际条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大肆地兴建一些短视化的项目,它们对广大的农民来说是无法加以利用和根本利用不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实质发生了质的转变,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农民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失望。

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是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真实需求来决定,而是根据地方政府部门领导人的政绩来决定。由此造成了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不能反映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这种供给结构的失调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利用低效率。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不足与过剩的明显反差,表明了政府在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存在着严重弊端,这也为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存在着“缺位”和“越位”现象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安排下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最主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由于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所以人们就把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全部推给了政府,认为市场干不好的政府一定能干好。然而,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现实表明,政府在有效克服公共产品消费中“搭便车”问题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低效率等问题。政府失灵问题的表现:中央与地方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责任划分不明确;在对村民自治的推行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主体职责模糊和责任推委现象等。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下级服从上级导致最后把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推给了乡镇政府,这对本来自身财政就非常薄弱的乡镇政府来说,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上级政府的命令。因而各种的摊派和“三乱”现象屡禁不止,加重了农民负担。本来就应该由政府来承担的责任最后又落到了农民身上,依靠农民自己来提供自己所需的各种公共产品,政府的供给主体严重“缺位”。同时,由于公共产品被政府所垄断没有竞争对手,在提供服务和产品方面进行质量和效率的比较,致使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低效率,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辅助作用。因此,现行的财政体制的弊端与行政体制的弊端相结合是政府在对公共产品提供存在问题的体制弊端。

(三)单一的政府供给体制缺乏必要的监督

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而公共产品供给并不都得由政府来承担。在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的空白区域,由其他的组织和个人来承担会产生更大的效率。由于政府不同部门之间职能定位不清,这给公共产品的提供带来了不便。作为庞大的科层管理体制很难摆脱旧的的弊端,政府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势力的牵制。因此,在公共产品供给的操作和实施层面上政府的效率低下。当前西方各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有由政府向民间转移的趋势,许多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产品变为由民间组织和个人来提供。“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下,由于农民被排斥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和管理体制之外,没有把作为农村公共产品受益的主体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使得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活力,无法形成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监督和管理。”[3]无论是国家的转移资金还是地方政府的制度内外支出资金都没有实行专门统一的管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管理体制缺乏,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低效率,政府只能通过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造成了公共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改革单一体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

(一)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理论体系

l.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伴随着二战的结束,各国政府干预作用的不断加强和福利国家的过度发展,政府职能扩张、机构臃肿和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突出,人们认识到政府在市场中存在着失灵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西方学者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从治理的理念内涵出发,从中挖掘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用价值。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形成了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体现了人们对政府管理和公共部门管理从组织结构到功能作用,从行为方式到行为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论升华。”[4]这也使得我们在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明确提供主体的内涵,公共治理理论的提出扩大了对象的范围,它成为公共部门自身管理、社会组织和团体管理以及公共事务管理的综合体,为公共产品提供理论前捉。

2.“灯塔理论”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研究了早期灯塔现象,通过这一现象的研究他提出了灯塔的私人收费的可能性。其现象表明了,“作为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来加以提供,并且会更有效率。这也在理论上反驳了传统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垄断的观点,为人们建立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5]

3.第三部门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发展。非营利性组织的建立,对公共产品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由于非营利性组织的非营利特性和高效性,这使得政府所承担的一些准公共产品,可以由第三部门来进行提供,这防止了政府中“搭便车”的现象,提高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二)政府理念的转变,公共部门的内涵得以体现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展,政府逐步从管制型政府转入到服务型政府阶段,政府的理念也相应地由“管制”转为了“服务”,这是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价值。公共服务理念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政府的认识,政府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压力型的政府,而是为人民提供服务的政府。政府行为方式也不再是靠权威对人民发号施令,而是与人民形成协商谈判的互动关系。政府理念的转变带来了公共产品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变化,传统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是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的惟一管理者和提供者,把其他组织和个人排斥在外。而伴随公共服务理念的深入,逐步强调的是根据不同的特点而实行不同的主体服务原则,参与管理和服务的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还包括非营利性组织、私人部门和其他各种团体与个人。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要打破政府垄断的局面,充分安排其他组织在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中的作用。

(三)发挥其他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做到政府与相关组织的有机结合

就政府与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而言,他们之间应该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合作关系。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公共部门就是指政府,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惟一提供者。而在新公共服务理念下,管理主体是多元性的,非政府组织也都被认为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他们之间不应该是压制与被压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合理分工的合作关系。当前政府正处于转型期,应该运用它的力量去培育和发展更多的非政府组织,用它们来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公共产品的提供难题。就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而言,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应该以农民的需求为中心。在农村的供求双方关系中,地方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农民是公共产品的需求者,因此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中,政府必须坚持农民的需求第一原则,深入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在做决策时不脱离农民的实际情况;第二,通过非政府组织来提供公共产品,主要是通过现在农村中的各种基金会来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的所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各地建立了许多经济协会,通过民间的合作形式来实现农民自己提供自己所需产品;第三,实现基层政府、农村经济协会和农民的三者的统一与联合。农民自身经济组织的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也逐步地多元化,由原来的政府惟一供给变为了政府、经济组织和农民三者共同供给。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三者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功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配套措施

1.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实现对公共产品的自主需求。“必须重新认识农民,考虑农民的需求,从而确实解决农村问题。”[6]现在在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中,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再加上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公共产品的需求性上存在着非理性。他们在对公共产品的选择上往往只从眼前和近期的利益着眼,而对长期性的、见效慢的公共产品的需求热情不高,有的农民还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这些原因造成公共产品的需求信息失真。因此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需求观,积极地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2.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监管。农村财务是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一个主要来源,因而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增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农民减轻负担,切实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改革乡镇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各地转移支付制度,保持农村财政不受到上级政府的制约, 保证村民自治的顺利开展,也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现。

3.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和管理机制。由于农村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体制忽略了农民对公共产品的真正需求,导致了一些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必须建立一套农村公共产品的民主表达机制,以能体现农民的真正需求。同时,加强对农村公共资源的监督,实现村务公开,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利用,使公共资源的使用置于严格的农民监督之下,保证其能真正地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中。

参考文献

[1]吕达。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机制及其政府行为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1.

[2]郭泽保。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选择的表达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4,12.

[3]杨定全。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2.

[4]滕世华。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第3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专业理论知识

近几年自己坚实的学习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新理论、新技术等科技发展速度同时,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系统地学习ISO9000系列标准体系,对国内外给排水专业工程管理发展动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充分运用专业理论在给排水工艺的发展趋势及供水系统设备节能技术应用中起到了一定的经济效果。在一九九七年十月本人参加全国给排水协会主办的给水水质深度处理研究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对饮用水质深度处理技术理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九九八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主办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培训班脱产学习,对熟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规程、法规、条例及相关专业的国际标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在坚持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在一九九九年秋参加讨论“黑龙江省估价表”(市政工程部分)编制方案讨论工作,对我省市政工程定额编制和完善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对给排水管道施工分类进行明确,施工界限清楚。在二一年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证书”的五个月理论基础学习。在以后工作还要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协调各专业技术难题的能力,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一九九七年三月份起,负责哈尔滨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的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量8万吨/日的供水加压站工程。其中:水库工艺、泵站工艺、加氯间工艺、厂区给排水及热力管道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完善了各项工程内业,报建手续等资料。独立完成各项工程决算的审核工作,并协调该项目相关专业决算的汇总工作,把工程投资额度控制在8400万元的市政府计划指标内,在市政府投资缺少3300万元的情况下,组织各施工单位完成了供水加压站全部建设工程任务,现已达到设计供水8万吨/日的能力,并通过了有关部门进行的工程预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一九九七年八月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对集团公司新阳路办公用房改为职工住宅工程,本人承担全部土建、室内外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从方案讨论到技术论证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间墙上,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建筑材料自重荷载,满足了设计要求,使这项改造工程节省资金30万元,受到主管领导的好评。

一九九七年十月我集团公司承建黑龙江省延寿县自来水公司净水厂和给水管道DN500全长20公里工程的现场技术负责工作,在短短的二个月时间全部竣工,并在年底达到送水2万吨/日的能力,解决了延寿县吃水难的问题,为集团公司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一九九八年四月为配合哈尔滨市路桥改造重点工程,组织各施工单位在时间紧、任务重、保质量、资金紧的情况下,完成了DN200~DN900的给水管线1500米施工任务,提前工期十五天,工程总造价700万元,为新建路桥工程提前顺利开工创造了必要条件,受到了哈市路桥指挥部及领导的表扬。在一九九八年五月完成了黑龙江省延寿县自来水公司净水厂土建及工艺管道收尾工程和内业资料整理验收及决算审定工作。一九九八年六月先后负责外资企业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酒店专用给水管线DN300全长2000米及专用煤气管线φ300全长2200米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为哈市招商引资做出了一份工作。一九九八年七月配合黑龙江高速公路管理局京哈公路指挥部改造给水管线DN1000,全长6公里,投资1300万元的施工、技术方案论证、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在一九九八年九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省、市重点工程之一的哈尔滨市城市管网改造工程,该项工程总投资1.8亿元,改造、新建给水管线DN200~DN1000的30公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解决技术难题20处,如过排水方渠、铁路道口、地下水位太高等。改进和采用新的施工方法7处,处理现场各种管线、电缆交叉点无数处。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的力度,有部分工程达到优质工程,使该项工程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城市供水管网条件,顺利地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和交付生产部门使用,为我市供水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九九八年十月被哈市公用事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聘为给排水专业教师。

一九九九年四月至十二月承担国家债券投资1.3亿元,完成城市给水管线19公里,配合哈市路桥重点工程,先后负责道里区新阳路给水管线DN600,全长2公里;道外区北环路给水管线DN500,全长2.4公里;南岗区建设街给水管线DN700,全长600米;花园街给水管线DN300,全长1.1公里。为市政路桥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部分工程被质检部门评为优质工程。

四、二年完成了二年国债投资2500万元的城市管网15公里的改造工程,配合市政路桥工程和位移给水管线5公里,投资1000万元。在哈市应急供水工程中,参加前期可研报告的技术资料整理,技术方案的论证,现场勘察河床和水文地质勘察等大量技术工作。在二年新建城市给水管网工程中,先后负责十余条街的工程编制标底、招标等工作。

二一年二月新建哈市应急供水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提出技术问题十九项,其中一、二厂水塔工艺、室内配套项目技术问题采纳八项。三月份开始办理哈市应急供水工程开工手续十八项。四月份对一、二水厂取水塔进行江面勘察钻探工作,新设二水厂至三水厂输水管线DN1600施工图审查、会签招标工作,在审查施工图纸中,对二水厂大坝恢复,地势在18米坡差的地方需设挡土墙采用毛石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此处管道复土符合设计,穿越大坝管道设计方案,过河沟顶管及穿越铁路四处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完善了施工图的不足之处,当时就被专家采纳,提高了设计施工图纸的水平。五月份至十一月份输水管线DN1600开始施工,全长10公里,主要负责现场技术、前期障碍物处理(其中动迁42家,节省资金2600万元)、技术内业资料、管线穿越四处铁路涵洞及工作管安装工作。如哈尔滨市自来水管道工程公司施工的DN1600过河家沟顶管中,当顶进8m时,遇到有毒气体影响人身安全和施工进度,经过大气检测必须采取防毒措施进行施工,本人先后走访哈市大气检测中心、哈市消防支队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最后研制出顶管防毒新技术施工方法,使该段施工按计划完成。防止了安全和毒气事故的发生,受到了主管领导的好评。在九月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城市给水管网八条街的编制标底及招标工作,十月份又新建一水厂至二水厂输电线路联络线工程和二水厂至城乡路一次变输电线路工程现场技术调查、地域情况调查、“三通一平”、前期施工手续。其中,动迁临时占用企业12家,节省资金300万元。这次哈市应急供水工程总投资2.8亿元及二一年市区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此项哈市应急供水工程均属于部级大型建设项目工程,为哈市供水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三、业绩与成果

一九九九年三月在黑龙江省给排水技术交流会上“浅谈不断水施工技术应用”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同年刊登在“黑龙江土木建筑”杂志上发表,举办单位是黑龙江省给排水情报网。

一九九九年七月被评为哈尔滨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局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一九九九年十月“提高铸件工艺出品率,降低防寒井盖成本课题”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QC成果证书。

二年三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城镇供水技术》一书中编写在“聚合铁铝与其它净水剂净水效果比较”第一章中的第九节。

二一年二月研制“卡子三通”给水管件获哈尔滨市科技成果证书。

二一年四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编制哈尔滨市应急供水工程环评报告,主要负责原始资料调查,技术数据提供,现场技术情况勘察等技术工作。

二一年十二月撰写的论文“有关含铁地下取水构筑物问题分析”在二二年《黑龙江水利科技》杂志第一期发表。

二一年十二月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合作论文“环境水样中砷的化学形态分析”在二二年《吉林大学》(地球科学板)杂志第二期发表。

二二年一月参加哈尔滨市QC成果大会上宣读“降低哈尔滨市应急供水工程造价QC成果报告”课题被评为哈市优秀QC成果奖。

二二年三月撰写的论文“石灰碱化法在除铁锰降低水的总硬度中的应用”一文,在《黑龙江地质》杂志第一期发表。

四、其它

二年七月被评为中国共产党哈尔滨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一年六月被评为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局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员。

第4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近年来,沧州供电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企业”的原则,把加强员工队伍素质建设、提高员工专业管理水平作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管理创新,创建以“四级提炼”为主线的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实现经验、信息等宝贵管理资料的科学整合和优化,在有效调动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实现了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实施背景

是进一步提高专业资源应用管理水平的需要

专业资源是从一线数据逐步提炼的系统性资源,是企业决策的依据,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直接体现。自2008年河北省电力公司开展班、站、中心标准化建设以来,沧州供电公司以5S管理为指引,以凡事有据可查为要求,全面开展资源基础管理,形成了纸质资料三级目录管理和电子资料的四级目录管理模式。在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一线作为直接接触电网和设备、直接面对客户的最基础的执行层,是积累、提供基础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关键环节。

沧州供电公司共有包括生产、营销、后勤、集体企业、县供电公司等在内的一线员工5160名,约占员工总人数的68.855%,担负着沧州境内的电网建设、设备维护、营销服务等任务。针对现场发生的典型问题或多发性问题,从一线开始,就存在分析不足的情况,造成部分实践经验得不到有效的总结提炼,使问题仍处于浅显的整理阶段。而实践经验,也大多通过员工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和师教徒学的方式流传,造成资源共享不到位,经验流失等情况。

是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

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保障“三个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国家电网公司将提高全员素质作为“三个建设”的根本着力点。2012年,河北省电力公司全面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沧州供电公司在河北省电力公司的带领下,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每位员工看成一座金山,搭建多方位的平台,激发员工潜能,增强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发展、共提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沧州供电公司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和员工队伍建设现状,自2009年起,率先在检修试验工区(原修试所)开始实施此项管理创新,继而推广到整个生产专业工区,直至全公司系统。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在全局范围形成了以“四级”提炼为主线的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创新实践,有效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专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的双提升。

内涵和做法

内涵

沧州供电公司自2009年起,逐步创建和完善了以“四级”提炼为主线,以“三大保障机制”为实施推动力的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工程,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提升,逐步激发员工热情,凝聚了员工智慧,为企业创建了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

(1)“四级提炼”方式:一级提炼,第一手数据资料“库里存”,将日常作业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消缺的经验、设备的异常处理等进行整合,汇编成集,以便查找学习;二级提炼,勤梳理、数据分析“查弱点”,运用统计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完善管理缺陷;三级提炼,跨专业、综合分析“治杂症”,通过多专业的合力协作,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固化专业协作成果;四级提炼,搭建桥梁、论文交流“走出去”,通过进一步深耕细作,撰写论文,在国内外技术学刊中交流共享。

(2)“三大保障机制”:“零门槛”机制,确保每一个经验都能纳入精品库;“全员参与”机制,确保每位员工的经验都能落地,形成文字;“三给”机制,通过给实惠、给面子、给权利,激发员工创造活力。

主要做法

(1)一级提炼,第一手数据资料“库里存”。随着电网的不断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近年来,沧州供电公司招聘了大批本科及以上的技术型员工,以提高企业人才结构层次。随着新进人员不断增加,为人员素质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打造“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的雏形渐渐显现。新进人员具备理论水平高、现场经验少、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沧州供电公司针对这一系列特点,进行研讨,确立“直观、易懂、好学”的方向,进行经验做法的第一级提炼。沧州供电公司拥有良好的专业管理基础,多年积累缺陷分析卡、厂家跟踪卡、客户服务示范等数据资料,第一级提炼,主要针对已有资源的汇编、整合。通过分类整理,形成了20余个专业、近百余类文字及影像资料,初步建成资源库。作为源于一线、用于一线的自编教材,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现场实际的讲解,在员工自我学习、培训交流中,渐渐占主导地位。

最初涌现的开关检修专业二维维护手册,突出了简单有效的核心。该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类收集现场设备的照片,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用文字在图片中注明关键检修位置和注意事项,使未到现场的员工提前接受形象的认知,方便其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资料的提炼不仅是员工提供有力的学习教材,更重要的是与其他管理工作相辅相成。例如,电气试验专业红外缺陷汇编,对2006年以来的红外缺陷情况进行汇总分类,统计发现,80%以上的过热缺陷均发生在一次设备接头部分,为专业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一线员工集思广益,创新研制可遥视“接头过热荧光报警器”,大大提高了一次设备温度监测水平。该成果在申报专利的同时,获得河北省电力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2)二级提炼,勤梳理、数据分析“查弱点”。成立专业数据分析小组。在汇编过程中,员工通过分类整理,对设备状况、电网运行规律、客户服务关键环节有了深刻的认识。随着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数据的简单整理、汇编成为了分析的基础,沧州供电公司充分发挥专业部室牵头作用,专业部室是基于一线的升华,在原始数据处理中,更具有专业管理的方向和指导意义。共成立包括规划、基建、生产、营销、农电等在内的10个数据分析小组,建立月例会制度,每月通过开展分析会,以查找问题处理薄弱环节、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为出发点,进行一次针对典型、多发事件为关注焦点的专业分析。

二级提炼,是在一级汇编基础上,也是对数据汇总的结果应用。例如,缺陷管理中,沧州供电公司已累计多个专业的消缺跟踪卡,对单一的缺陷处理过程进行简单的记录,基于消缺跟踪卡汇编整理,二次检修专业进行再提炼,形成消缺经验交流手册,该手册按照保护类、二次回路类、综自类等进行归类。另形成开关检修专业一次设备缺陷库、变压器检修专业110千伏及以上电容式套管部件检修实用手册、95598客服专业典型案例分析录音示范等近百万字的影像文字资料。

(3)三级提炼,跨专业、综合分析“治杂症”。二级专业的提炼,促成了各专业技术骨干对于常见问题、疑难问题的关注和处理,在此基础上,逐渐发现有部分问题,需专业间的合作才能解决。基于此,采取打破专业数据分析小组的模式,开展以季度为周期的综合分析会。

为满足课题研究中,查找资料、数据分析、构建模型等多方面的需求,提出“1+N”机制,“1”是指,指定1名课题所属专业的骨干力量作为总负责人,由其采取自由组队的形式,集合“N”个专业的技术骨干成立团队。该机制促成了多专业、多层次的团队协作,激活员工发散性思维,创建多方位、多角度协作的平台。变压器专业课题——“真空注油人工停注准确度低”的解决,团队中的保护专业成员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瓦斯继电器中干簧管原理的应用,实现了真空注油自动停注。

(4)四级提炼,搭建桥梁、论文交流“走出去”。在跨专业分析的基础上,员工的智慧和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分析、总结、提炼的水平逐步提升,为持续推动员工凝聚智慧、提炼经验,沧州供电公司建立“论文”评选机制,以更高的层次和要求,鼓励员工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动嘴讲解,提升员工总结思考问题、分析归纳、探索规律的能力。

①论文评选程序。以年度为周期,每年12月前,面向全体员工收集优秀现场工作论文。论文涉及范围:现场消缺经验,事故处理分析、处理客户难题,新型方法、工具的研制和使用,缺陷统计、分析等,与工作现场相关的主题。

成立专家组:由沧州供电公司各专业部室及基层单位技术骨干组成分专业的论文评价小组。

规定优秀论文的充要条件,明确鼓励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优秀论文的必要条件是“以实际工作已解决的技术难题为基本方向”。充分条件是“实际难题描述清楚、分析思路清晰、判断准确,解决办法安全可靠、科学合理,归纳推理论据充分、逻辑严谨”。二是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纳入“公司-车间-班组”三个层面的对标指标主要内容,公司择优编发优秀论文刊物,推荐优秀论文在公开技术刊物发表。三是优秀论文作为全员专题培训师活动课题,由作者在本专业实施授课培训。

论文评选。论文评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业主管初选,由各专业组自行初步筛选所上报论文的质量,对于论题较好但内容欠缺的,告知作者进行修改,原则上本阶段论文筛除率不高于10%;第二阶段,专家组初审,针对修改后的论文,由专家组进行第一次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论文的格式、深度、科学性、创新性、现场性、可行性等6个方面,原则上本阶段论文筛除率不低于20%;第三阶段,专家组终审,针对再次修改的论文,专家组进行最终审核,为保证论文评选的严格性和优秀性,最终以所上报论文总数的50%-60%之间的比例选拔优秀现场工作论文。

②汇编优秀论文集。沧州供电公司于每年1月10日前,完成优秀论文的修编,并形成《沧州供电公司论文选集》,在全公司范围内发行共享。在“部室-基层单位-班组”三个层面,也各自形成论文集,公司统一进行编印。以检修试验工区为例,该工区在修编《检修试验工区论文集》的同时,下属的15个班组均编印了各自的论文集,同时建立了月刊发行制度。为员工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共享平台,在评选优秀论文的过程中,沧州供电公司与《高电压技术》《河北电力技术》《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建立供稿关系。

从最初简单的汇编,到系统的教材编写,逐步发展到对设备管理的跨专业全面分析,四级提炼层层深入,最终提炼为技术性强、含金量高的论文,沧州供电公司“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渐趋完备。

(4)“三大保障机制”确保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精益求精”。

①“零门槛”机制。在“四级提炼”过程中,为确保每一项经验都能进入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沧州供电公司通过不设门槛值的形式,宣传工人也能写论文,鼓励员工积极查阅资料、回忆总结,把撰写论文作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的手段。例如,检修试验工区变电检修一班员工赵志廉,作为变压器套管的专家,在“零门槛”机制下,该员工积极提炼套管方面的多年经验,形成了《110千伏及以上电容式套管部件检修实用手册》,作为四级提炼的精品,已成为班组培训、专业学习的第一手素材。

②“全员参与”机制。员工是企业宝贵的资源,为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能,沧州供电公司建立“全员”参与机制,推出对抗赛、积分赛、擂台赛等多元化的平台,为每位员工量身定做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分专业开展编写工作,侧重现场消缺经验、故障分析、典型安全措施等方面,以半年为周期、分专业进行整合,遴选精品成册,目前收稿3840篇,精选826篇形成《变压器论文集》《高压论文集》《综自论文集》《变电运行论文集》《稽查信息论文集》等近40套册子,对于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公司与国内公开刊物建立供稿渠道,仅2012年发表百余篇。

③“三给”机制。沧州供电公司以“三给”政策搭建全员参与的平台。“给实惠”,对于上报的论文、形成的精品资源,只要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不管大小,一经上报均给予奖励,同时按照评选的结果,按照“公司级-工区级-班组级”不同等级给予阶梯式奖励。“给面子”,重视员工首创权与署名权,每季度一次资源信息,资源提供人、材料撰写人均作为主创人员署名,让员工面子有光,切实感受被认可、受重视。“给权利”,从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予课题主创人最大限度的权利,通过建平台、搭架子、定资金,让员工不但敢想,而且能干成,充分挖掘员工中蕴含的专业管理资源。例如检修试验工区电气试验一班的57岁沈荣顺老师傅,在“给权利”的机制下,将柔性均压罩可行性的研究从思想变为了现实,并最终取得成功。

实施效果

提高了专业资源应用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四级提炼”机制,有效地将一线员工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承下来的同时,从专业角度使资源得到了升华,逐步创建了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目前,公司已自主编写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丛书及影像资料,计九百万字;从实践、总结、提炼、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专业管理资源管理的系统机制,提升了公司专业资源管理的水平。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平台,使每位员工参与其中,使其切身体会到了企业主人翁的地位,体会到成就感、自豪感、被尊重感,工作热情和创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促进企业品牌形象提升

专业系列管理资源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人才和知识形成了双向资源的相互促进,与此同时,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由公司生产一线员工编写、展现现场工作经验的《高压开关设备检修维护技术》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印3000册,成为了全国电力行业共享的专业资源。

2012年7月5日,河北省电力公司在沧州供电公司召开以“凝聚一线员工智慧,深化员工岗位创新”为主题的现场交流会,沧州公司作了职工技术创新典型发言,公司检修试验工区作《变压器班论文集》《变压器跨专业综合分析汇编》经验介绍,变电检修一班班长候向宏作了《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缺陷对直流电阻测试结果影响的技术分析及处理对策》介绍,变电检修一班赵志廉作了《东河站1号主变直流电阻超标缺陷分析》经验汇报。省公司工会主席赵社宏、副总经理邢晨及各单位主管领导共计8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与会人员对沧州供电公司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2012年9月,全国总工会在河北省电力公司召开班组建设研讨现场会,班组建设成为省公司的品牌建设名片,沧州供电公司“四级提炼”成果——论文集精选,作为反映员工智慧结晶的代表,提升了河北省电力公司的企业形象,得到了全国总工会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员工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在逐步提炼专业管理资源的同时,员工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无形中为员工创造了自学的大环境。同时,人才的不断培养和素质的不断提升,更促进了储备资源的持续优化。提炼的资源也成为员工日常工作、学习的好帮手,是“全员培训师”活动中最常用的教材,使员工的学习更便捷、更系统、更全面,特别是新员工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学到老师傅多年积累的经验,有效缩短了员工成长成才的道路。创建三年以来,员工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和岗位业绩有了明显提升,一大批青年员工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其中检修试验工区王伟、李树成、计量部张峰等9名青年骨干走上了公司中层领导干部岗位。仅2012年,在河北省电力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的10项专业技能大赛中,沧州供电公司取得3项团体第一名,3项团体第二名,2项团体第三名,5项个人第一名;被评为“河北省电力公司2012年度职工技能运动会先进单位”称号。检修试验工区电气试验三班获得2012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标杆班组荣誉称号。

推进公司上下形成创新文化

“四级”提炼特别是职工编写论文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它极大提升了队伍水平,拓展了员工的创新思维,形成企业创新文化。员工通过查阅书籍和网上资料,发现了许多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免放油更换主变套管法、采用支架法更换一次设备架构、基础预制法等新方法的应用,在提高现场安全系数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停电周期,仅基础预制法在更换单台220千伏断路器时,就可节省15天的停电工期;可遥视接头过热荧光报警器、折叠式均压罩等新材料的应用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近50%。仅2012年,在省公司评出的20项一等奖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中,沧州公司获得6项。自2009年至今,公司共取得职工技术创新成果6289项,6项创新成果被省公司以发明人姓名命名,5项工作法被评为“河北省保安全工作法”三等奖,5名职工被授予“沧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奖章”。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解决了生产中的“瓶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确保了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第5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共品;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供给模式;研究综述

“公共品”(pubic goods)这一概念兴起于西方,因而国内引入“公共品”概念时翻译版本较多,有如公共物品、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益物品、集体产品等。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在其博士论文《公平税收》中首次提出了“公共品”一词,但并未对其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直至1954年,萨缪尔森在公开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文中首先提出,满足了受益非排他性和消费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的物品和服务就是公共品,这可以说是公共品概念形成的雏形,该观点一经提出便风靡世界,成为了纯公共品的经典定义并一直沿用至今。1965年,基于萨缪尔森等人的理论,布坎南在其“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俱乐部产品”这一概念,拓展了公共品的内涵。现今许多学者将具有受益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和具有消费竞争性的“公共资源”产品统称为准公共品,即不完全满足公共品特性的公共物品。随着公共品研究的加深,“混合物品”的概念相继提出。至此,社会生活中所有的物品和服务便可分成三大类,即纯公共品、准公共品或混合物品以及纯私人品。

基本概念

公共品:沿用当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公共品定义为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并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它具有三个特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以及受益的非排他性[1]。这三种特性也经常被作为判定一种物品或服务是否为公共品的标准,简单地说,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该物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由全民共同享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即对该物品或服务的消费的同时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其的消费数量或质量;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对某种物品或服务进行消费时,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消费者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内,因而就会产生所说的“搭便车”现象。

公共品供给主体:目前,公共品供给主体的概念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成文界定。在此,笔者根据文献中的相关论述以及自己粗略的认识,对公共品供给主体做一个简单的概念界定。就其字面意思来看,公共品供给主体就是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组织或团体,其中可分为强制性或义务性供给主体(如政府部门)和自愿性供给主体(如私人部门或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就是指上述公共品供给主体通过关系协调的方式以契约形式形成的一种供给模式,如以政府为主导,私人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自愿供给公共品的模式。公共品供给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已然成为了供给制度改革的一个趋势。

公共品供给机制:公共品供给机制是从供给主体和运行机理两个角度抽象出的公共品供给模式。国内学者樊丽明将公共品供给机制分为了三种(三个层次)[2]:公共品政府供给层次、市场供给层次以及自愿供给层次。公共品政府供给机制是指政府以公平为前提,以市场的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税收和公共收费为主要筹资手段的机制;市场供给机制则是指营利组织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营利为目的、以收费方式补偿支出”的机制;而自愿供给机制是在政府、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上的,“以利他为目的、以捐赠为主要方式”进行资源配置的机制。以上三个层次的公共品供给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会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公共品供给模式:公共品供给模式与公共品供给机制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虽然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大多数学者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在研究公共品供给模式时,其侧重点在供给主体的配置上;而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分析则比较偏重其运行机理。鉴于该部分内容与第三部分公共品供给机制有较大重合,因此笔者不再赘述。

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

19世纪80年代,为适应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系统的公共产品理论于意大利和奥地利产生,这一理论阐释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促进了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分工与合作。公共产品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从西方财政学的框架内容来看,公共部门的收支以及公共部门间财政关系的处理都是围绕着公共品的供给进行的,因而许多学者从财政分权的视角对公共品供给理论进行研究具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此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凸显,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理念相继提出。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纷纷将关注点投向了农村,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诚然,公共品供给问题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但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公共品供给主体选择、供给模式、供给影响因素以及供给机制四大方面。

公共品供给主体选择:20世纪80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催生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新公共管理理论,该理论以多元主体的研究为其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很多研究者试图借鉴该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公共品供给,尽管众多研究者具体的研究思路与结论并不相同,但是绝大多数都主张供给主体多元化[3]。在公共品理论、不完全信息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上,诸多学者以政府失灵为理论起点,运用不同的理论分析工具来论证了政府失灵问题,分析了政府单一主体供给机制失效的原因,以及多元主体并存的必要性或可行性。在研究公共品供给多元主体间良性关系的问题上,主要提出了两种观点,即建立合理分工、平等协商的“伙伴式的合作双赢关系”或者坚持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合作关系”。这是从宏观层面对公共品供给主体选择进行的分析。而在微观层面,以笔者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大多数学者投入较多的精力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研究上。在国外,由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专门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研究较少。就现有的资料来看,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4—6],当地政府和农村合作社等农村当地组织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主要从供给体制、制度变迁层面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进行研究,分析了公共品供给政府主体缺位问题,并提出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将制度外的民间自愿公共品供给与制度内的财政供给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村社区的公共品需求[7—9]。

公共品供给影响因素:就笔者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并没有学者专门针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大多只是作为其文章的一部分,在此,笔者就相关方面做一个总结。影响公共品供给的因素繁多,讨论较多的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公共品自身性质。公共品的三大性质特征是决定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前提和最基本因素。根据特征的满足程度可以对公共品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公共品所应采取的公共机制也有所不同。第二,公共品需求状况。不同的公共品需求偏好,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公共品供给方式。根据需求差异,可以制定个性化的供给方式;而根据需求共性则可以发挥“规模效益”的长处。第三,政府职能理念。不同的职能理念决定了政府在公共领域活动的范围以及介入的程度。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政府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而私人部门的活动领域却十分广泛,且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部分公共品供给的任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转变,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念成为主流,这也意味着政府供给方式也成为了主导。直至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才开始重新审视自由主义思想,哈耶克的市场“自生自发”秩序主张得到了认可,公共品的私人供给情形逐渐增多。第四,公平效率标准。一般而言,政府供给更注重公平,而私人供给更强调效率,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必然导致不同公共品供给方式的选择。第五,政府政策倾向。政府的管制政策、税收政策等对公共品的供给有着较大的影响。政府放松管制能够为私人部门供给提供发展空间;对其他供给主体提供税收优惠则能够提高其供给能力。

公共品供给模式研究:关于公共品供给模式问题,国外学界存在两种主流观点:一是主张政府部门供给;一是主张私人部门或市场供给。第一种观点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他从公共品的特性角度分析了与公共品相关的市场失灵状况,得出市场失灵具有消费不足和供给不足两种基本形式并将其运用于公共品供给领域,指出私人部门提供公共品会出现动力不足或者数量不足两种状况,因而公共品需要由政府部门来提供。相反,支持另一观点的学者则认为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品上存在低效率、低质量等现象,因而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力量承担供给责任。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签订比较完备的合同的情况下,私有生产比公共物品更具有效率,由于存在竞争,即使在合同不完备时,私人部门也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建立良好的信誉,从而取得更好的社会绩效。以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和Smith为代表的实验经济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在为公共物品的生产自愿捐赠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搭便车,总会有人或多或少的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做出贡献。近年来,国内公共品供给模式研究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供给主体角度的模式选择,而转向了城乡统筹的层面,主要集中于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的研究。在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均通过对供给模式的实证分析指出了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以及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的创新对策。国内学者在对浙江省农村安全饮用水供给实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的思路[10];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农民合作解体、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是影响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而其根源则在于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没有适时创新、供给机制不协调[11];有的学者则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构建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和自主合作共存的多元化公共品供给体系是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12]。

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基于公共品的特性,马斯格瑞夫和萨缪尔森认为,私人部门提供公共品必定存在效率或福利的损失,因而政府部门应承担供给主体的责任。此后,国外许多学者对私人部门供给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发现在提供灯塔、教育、法律与秩序、基础设施等公共品上存在着潜力。此外,奥斯特罗姆在对大城市地区的警察服务进行详细的实证研究之后,发现“在公共经济中,不只有政府和市场两种秩序”。在此基础上,奥尔森对公共品的自愿供给理论进行了开创性地研究,为后期供给机制的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公共品供给机制方面,国内学者大多从公共品有效供给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通过公共品供给与需求分析,研究当前公共品供给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解决途径,从而促进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为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供给不均衡以及供给低效率三大问题,政府部门应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创新并做出合理的政策选择[13]。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须从现存问题出发,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从农村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成本分摊、生产提供、运营管理和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探讨,进而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1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15—20]。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做了简要总结并对其研究方向做了简单梳理,由此笔者发现,对于公共品供给主体、供给模式、供给机制以及供给影响因素四个层面的研究较为集中,因而本文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撰写。虽然当前国内公共品供给研究涉及的范围已较为广泛,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化形势下,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及其结构性矛盾凸显,而相关的公共品供给结构研究及以公共品需求为导向的供给制度研究仍然较少。因此,加强公共品供给结构以及供需均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是今后推动公共品领域发展的一大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崔军.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2—44.

[2]樊丽明.公共品供给机制:作用边界变迁及影响因素[J].当代经济科学,2006,1:63—68.

[3]刘蕾.公共品多元供给主体及相互关系国内研究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24(2).

[4]蔡晓莉,刘丽.中国乡村公共品的提供:连带团体的作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104—112.

[5]Lizzeri.A,Persico N.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under Alternative Electoral Incentives,American,Economic Review,2001,91(1):225—239.

[6]Besley T,Burgess,Ro 2001.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India Working Paper,London School of Economies Shleifer,AndreiState versus private ownership[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8,12:133—150.

[7]张军,蒋维.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8,1:11—15.

[8]廖清成.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问题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4,12:22—23.

[9]焦耘,林映强.农村公共品提供政府上体缺位的制度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5—78.

[10]司言武.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的创新[J].浙江经济,2006,17:42—43.

[11]罗义云.当前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来自湖北中部的实证分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08,4:71—74.

[12]孙浩.中国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模式探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32—34.

[13]张正义.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问题与优化.法制与社会,2009,5:270.

[14]张仲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J].求实,2008,4:90—94.

[15]腾世华.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04,7:89—90.

[16]刘晗.新形势下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65—7467.

[17]沈萌.财政分权视角下公共品供给相关研究综述[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14(6).

[18]郑谦.公共性视角下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之辩—多元化的困境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3.

第6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4日

管理会计信息是指企业为了加强内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资金进行科学规划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科学预测、规划和管理资金,以确保资金效能最大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由于没有关注管理会计信息,造成资金规划不足,严重影响资金运筹能力,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探讨管理会计信息供给问题,为深化企业改革提出有借鉴性建议。

一、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方面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信息运用范围较小。管理会计信息运用范围取决于企业精细化管理需要,及企业组织结构体系构建。目前,精细化管理理念尚未得到广泛运用,致使企业组织机构中没有设置独立的管理会计信息分析部门。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高,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的区间较少,范围不宽。此外,由于不涉及精细化管理,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管理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造成信息披露的范围较小。

(二)管理会计信息运用体系没有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财务会计和资金运筹等各个层面。我国企业由于规模限制,尚未建立系统的管理会计运用体系。特别是涉及资金运筹、规划等业务,并没有建立完整的跟踪资金运行部门,负责资金运行,导致资金运行效能不高。

(三)管理会计信息披露量少。会计信息披露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在传统的财务会计领域,信息披露是一种强制,企业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及时披露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由于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是一种内部管理需求,因而信息披露的数量并不多,涉及的内容也较为有限。外部信息需求者,很难获得客观、公正的管理会计信息,很难了解企业资金运行情况。

(四)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少。信息相关性主要指信息供给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反映资金运行情况,与业务发展相互配合。目前,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与资本运行之间,存在一些不协调现象,导致信息供给与业务发展不配套,信息相关性不足。

二、造成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原因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原因,有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情况如下:

(一)内部管理原因

1、企业管理层重视不够。我国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中,财务会计信息是国家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信息,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管理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管理层通常重点关注财务信息供给,而轻视管理信息供给。这种管理理念将导致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也造成企业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供给的轻视。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企业管理者更关注财务会计信息,而对管理会计信息,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2、企业规模较小,制约信息供给。管理会计信息供给,通常与企业经营规模大小有直接联系。通常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对管理信息供给越重视;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供给的重视较小。与国外企业相比,在同等规模的企业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的供给较为完备,而国内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供给过于简单。我国企业发展的调查分析表明,在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大型企业所占比重较低。由于小型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披露认识不足,客观上造成我国企业整体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除非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实力有大幅提升,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关注才会不断提高。否则,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现象将长期存在,企业将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信息。

3、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表明,内部组织构架的不同,反映着企业管理理念的差异。受传统财务会计理念影响,企业设有财务会计管理部门,承当资金运行及财务核算工作,为企业提供系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设置管理会计部门,负责协调资金运行,对资金运行成本进行分析,提供准确的远期预测信息。这种企业组织结构设置模式,必将无法提供准确的管理会计信息,严重制约企业资金运行,影响其长期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此外,在一些设置有管理会计信息供给部门的单位,由于其管理职能较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不完整,成效不高。

(二)外部管理原因

1、国家尚未制定具有约束力的管理会计信息供给制度。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会计信息供给的认识,关注点更多体现在财务会计领域,更多关注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达到财务会计的认识水平。这意味着提高管理会计认识,还将面临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导致国家出台的各项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局限在财务会计领域,极少涉及管理会计领域。除非国家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深入,对资金运行有明确的规定,并出台一些具有约束性的信息供给管理规章制度。否则,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局面,短期内将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2、企业界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核心在于突出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关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环节。因而,集中优势资源用于产品生产,改善产品品质,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成为企业界关注的核心。受此经营理念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表明,关注资本运行、优化资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等,对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培育,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变企业经营理念,重视资金运行,强化资金预测功能等,将显得非常关键。

3、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运用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当前,由于管理会计研究尚未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且在实际运用过程有一定的问题,导致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之间尚有一定的差距。理论研究中一些经典预测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无法落实,导致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此外,实际运用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尚未找到相应的管理会计方法,给予有针对性解决,这导致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性不强。

三、提高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一)国家应加强管理会计信息供给披露制度建设,扩大信息披露面。管理会计信息供给,通常取决于国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当前,国家对财务会计信息供给,有强制性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及时提供准确财务信息,以保障信息需求者的利益。对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尚未做出强制性约束。当前,鉴于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国家应加快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对于那些能充分反映管理者经营管理能力的信息,给予充分反映。对于涉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秘密的信息,可以不披露,以维护企业利益。国家在制定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时,应采取阶段性措施。对于现阶段已经达成共识的内容,采取立法手段给予固化,保证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对于尚未达成共识的内容,可以分阶段进行调研,争取尽快出台管理措施,指导管理会计业务发展。此外,国家对于一些负面信息,需给予特殊关注,应采取强制性措施给予披露,以维护信息需求者的利益。

(二)调整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管理会计课程建设力度。在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财务会计所占比重较大,管理会计所占比率较小。要改变这种重视核算会计、轻视管理会计的局面,需要改变课程结构体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向,以达到提高学生资金运行分析能力的目的。对于侧重资本运行分析的学习方向,应适当增加管理会计内容,增加资金运行管理课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此外,为了改变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建设落后的局面,需要组织专家队伍,从不同层面研究课程内容,争取建设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目前,在国外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研究中,大量使用案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真实掌握企业竞争行为,有利于学生尽早融入企业,适应竞争需要。我国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建设,应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案例分析能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于那些在企业会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可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选派工作人员到高等院校学习管理会计内容,培育人员资金运行分析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变管理者资金运筹意识,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意识至关重要。经营理念的变化,将直接引致经营行为的发展变化。对于管理者而言,粗放化经营模式已经落后,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发展模式。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者关注资金运行,关注资金长期效益分析。这必将引致管理会计分析方法大量引入管理领域,引致资本运筹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管理会计方法的大量引入,必将改变企业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方式,产生大量有利于内部管理的会计信息,进而推动管理会计信息的系统化发展,进而改善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实践证明,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竞争环境下,管理者只有不断调整管理理念,多采用管理会计方法进行分析,才能获取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设置管理会计部门,统筹资金运行。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必须通过有关职能部门予以落实。设置专门的业务部门,是实施管理者经营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运筹能力,需要企业设置与财务会计相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直接指导管理会计信息处理工作。管理会计部门的工作职责,主要体现为统筹资金运行,对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提出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案等,以确保资金运行平稳有序。

主要参考文献:

[1]葛继阳.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

[2]罗旭东.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建议[J].甘肃冶金,2010.8.

第7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生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写毕业论文是当代大学生必 备的能力之一。

由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教师参与撰写的《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为 工商管理类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了基本规范和重要参考。本书在毕业论文选 题、资料的获取和整理、结构设计、写作与修改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倌 息,指出了毕业论文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毕业实习规范和 毕业论文各环节工作安排,最后,提供了三篇有专家指导性意见的具有工商管理类 专业代表性的毕业论文范文,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以各位专业教师长期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了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写作 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也可供其他专业 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参考,对洱望学习写作的人士也是一本理想的参考读物。

本书由王海滋、张笛、许娜、陈建华负责编写,王海滋对全书进行总纂定稿,商 学院2007级研究生徐丹、韩娜、陈超、张建明同学为本书的整理付出了辛勤的劳 动,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给予了热悄的帮助,本书中的范文选自山东建筑大学商 学院2004级学生马燕燕、单一娟和刘成成(指导教师分别为姜阵剑、田存礼和吴永 春)的毕业论文,此外,本书还才参考了许多作者的优秀毕业论文写作指南,在此一 并表示感谢。书中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第8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供给机制;政府职能;职能转变

一、关于公共物品的界定

公共物品理论自20世纪中期在西方创立以来,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其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公共物品理论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两种不同理论代表—即以萨缪尔森和马斯格雷夫为代表的新古典范式公共物品理论与以布坎南为代表的交易范式公共物品理论的分歧与融合。两者的融合至今仍未完全实现,而两者的分歧首先表现在对于公共物品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1954年,萨缪尔森发表了《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这标志着现代公共物品理论的诞生。在文中,萨缪尔森首次明确将物品分为“私人消费品”和“集体消费品”,对“集体消费品”的性质及其有效供给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讨,他对“集体消费品”的定义重在强调其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由此开启了以物品的客观属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理论传统。1989年,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理论研究》一书,在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的基础上提出了有益物品的概念,并首次明确提出公共物品的两个主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此后的学者在从物品本身的特性对物品进行分类时,都紧紧围绕着以上两个特征而进行。目前,在经济学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是以萨缪尔森和马斯格雷夫为代表的新古典范式公共物品理论,由于其遵循新古典经济学“资源最优配置”的研究范式,因此学界习惯称之为新古典范式公共物品理论,也因其在公共物品理论体系中占据主流地位而被称为主流公共物品理论。该理论的最重要特征便是通过物品本身的两个属性来对公共物品进行界定。一是消费中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特性;二是受益中的非排他性,指一种物品不能阻止或排除其他人使用的特性。随着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公共物品研究的深入,这种关于物品的分类方法显然过于简单,因为在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混合物品”,并不能孙晓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直接将其归类为公共物品或者私人物品。针对此问题,布坎南提出了“俱乐部物品”的概念,他认为:“俱乐部”是一种消费、所有权—会员之间的制度安排,俱乐部可以适用于从纯私人物品到纯公共物品的所有情况,纯私人物品与纯公共物品只是俱乐部物品的两个极端情况,绝大多数物品都介于这两者之间。

因此,多数所谓的公共物品只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公共性”。虽然布坎南并不否认公共物品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并提出了“俱乐部物品”的概念,但他认为那并非公共物品理论的关键所在。他认为从决策过程出发,界定公共物品更为科学,即“人们观察到有些物品和服务是通过市场制度实现需求与供给的,而另一些物品和服务则通过政治制度实现需求与供给,前者被称为私人物品,后者则称为公共物品”。由此可见,物品本身没有“私人”和“公共”之分,所谓物品的“公共性”是在组织需求与供给的过程中决定的,只要决策过程是公共的—集体决策,那么公共物品理论适用于任何物品。由于布坎南在分析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时,遵循从人们的“自愿交易”出发的原则,因此以他为代表的公共物品理论流派被称为“自愿交易范式公共物品理论”。通过梳理可见,理论界对于公共物品这一基本概念本身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理论的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上两大理论流派关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基本观点。然而,分歧之中也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因此在展开有关公共物品的讨论之前,必须在既定的语境下对公共物品的概念本身进行界定,这也是本文应遵循的逻辑起点。综上,笔者认为应融合以上两种关于公共物品的界定方法,因为有些物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必须由政府提供,有些则通过其供给主体来确定是否为公共物品。狭义上的公共物品是指纯公共物品,即它提供给额外一个人的边际成本严格等于零,并且不可能将人们排除在享受这种物品之外,如国防。因此,纯公共物品的供给只能由政府来承担。广义上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公共部门主导提供的物品,它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即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本文所探讨的公共物品是广义上的,是指在一国范围内由政府作为主体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满足广大公民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首先,之所以锁定为一国范围内是因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种物品具有不同的含义,其次,政府始终是公共物品的重要供给主体,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对公共物品进行界定,其中都绕不开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职能和责任,当然这种供给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再次,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不仅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二、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从理论上来讲,政府是公共物品最合适的供给主体,然而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决定了政府并非公共物品的唯一供给者,关于公共物品最优提供者的评价指标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公共物品本身的“公共性”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改变,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因此,为了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应根据现实中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来适时调整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或者结构,遵循公共物品提供的经济发展观,即把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提供者不是看作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技术水平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提供者,改变传统的生产主体决定物品类型的思路。现实中的混合经济体制也为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实施操作的可能性。总结国际经验,世界上主要国家较多采取的是以政府供给为主导,多种供给模式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政府供给模式,即由政府直接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涉及到的公共物品种类主要是国防、制度、法律等纯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往往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只有政府能够凭借其政治权力,通过强制性税收来解决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并实现有效供给。政府供给虽然在效率和适应性方面表现较差,但在有效性、公平性和广泛性方面却有突出优势。市场供给模式,即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签订合同、特许经营、政府补贴等方式将公共物品交给私人企业生产,政府一般拥有所有权或部分所有权并负责监督其质量。市场供给公共物品的动力来自于以自愿交易的方式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要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市场供给公共物品便有利可图。

市场供给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起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弥补政府在此类公共物品供给上的低效率。志愿事业供给模式,即由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非营利组织来进行公共物品的生产或者供给,以非营利为目的,以非政府为形式。当政府无力满足所有公民的公共物品需求、市场机制又无法解决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第三方组织就具有了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接管了一些政府不再承担的社会事务,整合了大量民间社会资源,它常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如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消除贫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已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在实际运作中,每一种供给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或者志愿失灵,所有的失灵都是一种低效率行为。因此,就如同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一样,也不能单纯依靠其他任何一种模式,既然各有利弊,就应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中的优势,弥补每一种模式的缺陷,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在每一种供给模式背后都有一只有形的手在发挥作用,那就是政府。政府在各种供给模式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或直接或间接。在市场供给机制中,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志愿事业机制中,政府为非政府组织进入准公共物品生产领域提供必要的制度条件和政策支持。没有政府对整个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主导,就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和公共利益的最终实现,而且其主导地位不但不能因多元供给主体的参与而被削弱,反而应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就是提高政府组织、生产、提供、分配公共物品的效率。正确认识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角色,合理界定其职能范围,是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基本前提。

三、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与转变

政府部门合理的顶层设计是协同各主体“复合型”参与提升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关键。对于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政府而言,最合理的顶层设计便是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计划经济时期的我国政府是一个全能型政府,对于一切社会事务实行大包大揽。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与日益加速的经济增长和不断扩张的公共物品大众需求已经明显脱节,公共物品的供需矛盾越发尖锐,传统的执政思维已经不能驾驭日益庞杂的社会事务,而且不合理的政府活动边界,反而会增加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运行的成本。因此,要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率的问题,首先要对政府在其中应担当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的全面改革。探索科学的政府定位,实施高效职能,一直是我国政府的自觉行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最终归宿。“放、管、服”这三者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简政放权是起点,放管结合是手段,优化服务是目标。简政放权就是政府有所不为,即把该放的权放掉、把不该管的事交出,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甩掉政府肩上重包袱的同时,推进政府的治理创新。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放权并非意味着不管不问,而是既管,也服务,进一步增强了政府权力的韧性。因此,放管结合就是要明确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权责边界,确定政府应该管什么,能够做什么。要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优化服务是实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最终目标,它是政府执政本质的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依据便是社会发展实际及人民的利益诉求。当前,我国人民群众迫切的利益诉求便是政府能够提供高效、优质、广泛的公共物品。因此,优化服务的一个途径就是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重要供给主体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性要求政府能够有效率地提供满足人们群众需求的公共物品,这两种实现了逻辑上的内在一致。

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第一,科学定位政府职能,服务为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必须坚持执政为民,这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明显特征;而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物品。与此同时,政府不仅应供给最基本的纯公共物品以满足大众需求,而且应通过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机制为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一种制度环境。因此,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及财政收入增加,应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加大财政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支出比重。另一方面,将公共物品的增加看作是衡量改革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努力通过提供充裕、优质、高效的公共物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也是提升政府职能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本准则。第二,明确政府权责边界,创新供给机制,提高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效能。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这本身就具有深厚的中国特色,而且,有效率的政府管理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但主导并不意味着管理一切,而应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将着力点置于搞好规划、制定标准、促进竞争、加强监管。首先,要明确政府的权责边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公共物品供给,创新提供方式,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方面要打破政府垄断,这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政府—市场”二分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完全摒弃,这已达成共识并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和难点在于划定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权责边界,无论划定的界限在哪里,但划定的标准和原则必须是调动起一切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公共物品供给的动力和活力。那么,如何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来充分参与,这就需要配套灵活的供给机制:“凡是企业和社会组织有积极性、适合承担的,都要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由他们来承担;确需政府参与的,要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而衡量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科学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标准便是追求成本最小化,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例如,我国政府在民办教育、医疗和养老等传统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摸索适应新形势的供给模式。其次,在保证公共物品供给充裕性的基础上注重公平性和可及性。共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坚持的基本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理念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即要求保证公共物品提供的普惠性和均等化。受历史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不可能处于完全均等的状态。因此,保证公共物品供给的公平性首先要保证基本公共物品供给的底线公平。

参考文献:

1.张琦.公共物品理论的分歧与融合[J].经济学动态,2015(11)

2.布坎南.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雷晓康.公共物品公共性的变化及其有效提供[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苏礼和.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的困境及政府定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第9篇:供给管理论文范文

以角色理论为逻辑起点,对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存在于政府、村民委员会及村民三者之间的角色冲突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因政府监督管理缺位、村民委员会自治性弱化和村民有效参与机制阙如导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同时扮演双重角色的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村民都发生了日趋严重的角色间冲突。而有效解决角色间冲突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创新民主参与形式,拓宽民主参与渠道。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角色理论;角色冲突;冲突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是指同时满足灌溉面积小于667hm2、除涝面积小于2000hm2、库容量小于10万m3、渠道流量小于1m3/s等4个条件,并用于农业生产且直接在田间地头起作用的水利工程或水利设施[1],主要包括蓄水设施、引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渠系建筑设施、提水设施、田间灌水设施、防洪设施、排涝除渍设施等。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一种[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应当以政府为主要供给主体,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简称村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以及增加自身收入的需求为核心价值导向。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政府内监督管理缺位、村民委员会自治性弱化以及村民参与机制阙如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承担供给主体责任的政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村民委员会以及作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直接受益者与主要参与者的村民均陷入了较严重的角色冲突之中。角色理论家林顿[3]曾指出:每个个体都会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又会对其扮演者产生一定的合理期望,即角色期望。当这些角色期望彼此发生冲突或者作为角色扮演者的个体难以应对过多的角色期望时,势必会引起角色内或角色间的矛盾冲突,而这种矛盾冲突就是角色冲突。作为压力源,角色冲突不仅会影响个体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还会导致社会活动难以正常、有序开展。角色冲突是冲突的下位概念,也历来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但角色冲突的公共管理学价值却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无论是公共管理学中角色冲突的类型、成因、发展阶段及管理策略等都尚未加以系统的论证,更谈不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领域的角色冲突问题。2010年春西南地区因旱返贫人口达200多万、2014年山西临汾洪涝灾害中农作物绝收面积200余hm2等事实从侧面表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角色冲突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改善生产条件及提高生产水平的需求日趋强烈,而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却难以有效满足村民的这一需求,因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由供需矛盾引发的角色冲突愈演愈烈。农村税费制改革后,农业税大幅度减免给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县乡财政体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打破了村级公共设施供求关系内在的“林达尔式均衡”,致使村民丧失了大部分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表达需求的“价格支付权”[4]。此外,由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理论缺陷等诸多不利因素[5],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存在于政府、村民委员会及村民中原本并不十分激烈的角色冲突,同时也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带来了新的挑战。应该承认,角色冲突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角色冲突在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某些角色冲突也可能有助于角色扮演者通过自我批评或自我否定的方式来实现与时俱进,从而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因此,本文在正视发生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角色冲突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其类型、成因及发展阶段,探究其有效的管理策略,最终实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供给,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以满足村民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增加自身收入的需求。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角色冲突的类型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会选取不同角度、借助不同学科语言界定角色冲突,即便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学者对角色冲突的表述也不尽相同。依据本文对角色冲突的表述,将其划分为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6]两大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作为一种动态互动式公共活动,虽然其参与互动个体扮演角色的数量及由此引发的角色冲突程度不能与其他大型社会活动相比,但角色冲突的客观存在却会直接影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供给和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尚未对客观存在的角色冲突给予高度重视,也鲜有对角色冲突的理性分析,更缺乏对管理策略的主动探究。一般而言,当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等角色冲突发生主体感觉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活动受阻时,则已经产生了角色冲突。在产生角色冲突后,需要对角色冲突发生的主体和这些主体发生的角色冲突类型进行了解。本文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发生的角色冲突划分为6种。并未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角色冲突现象进行全纳式分析,且可能存在类型交叉或重叠,但从理论上就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角色冲突的发生主体及其表现形式而言,该划分方法存在合理性。本文通过探究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政府型角色间冲突、村民委员会型角色间冲突以及村民型角色间冲突的形成原因,找出有效应对或管理角色间冲突的策略。

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角色间冲突的成因

已有研究表明,“对冲突事件的不同归因会导致个体选择不同的冲突化解策略”[7]。所以对角色冲突成因,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角色间冲突的成因分析尤为重要。由于分析角度存在差异,不同学者对角色冲突成因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如角色丛理论家们从角色冲突的定义出发,指出角色冲突主要是因个体同时扮演过多角色造成的;而角色中介模式的拥护者们则更强调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等对角色冲突的诱导作用[8]。

a.在充分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案例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政府型角色间冲突的成因在于: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政府内监督管理出现缺位。公共选择理论曾断言,在公共设施供给过程中,政府同时扮演“行政人”和“经济人”的角色[9]。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政府行为不仅会受到“行政人”角色期望———为谋取公共利益而努力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经济人”自私性,即谋取私人利益的诱导,而诱发政府自利行为或寻租行为,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加之政府官员是“有限理性人”,其自身能力有限,大大增加了政府行为偏离其公共服务目标的可能性。此时,政府内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所谓的政府内监督管理是指“某一公共行政部门具有授权,能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监督管理另一部门,运用一揽子工具来审核被监督管理部门的行为,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10]的一种存在于政府内部的监督机制。纵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全过程,不难发现政府内监督管理始终处于缺位状态,具体表现在政府内部缺乏内容详细、操作性强的监督管理运行机制。近年来日益泛滥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及村民上访等也证明了政府内监督管理处于缺位状态。

b.村民委员会型角色间冲突是由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被现行制度或法规弱化而引起的。村民委员会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同时扮演着“村务担当者”和“政务执行者”的角色。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性组织,理应对村民负责,以本村居民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充分尊重大多数村民共同意愿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处理自治事务;而“政务执行者”角色则要求村民委员会在协助乡镇政府开展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无条件地执行乡镇政府下派的任务。然而自上而下式供给决策机制能否切实满足村民的真实需求还未可知,即便不能满足村民的真实需求,在当前的供给决策机制下,乡镇政府下达的行政任务也会被村民委员会无条件地执行。于是,“政务执行者”凭借其“内容合法性”在实践中占尽先机,也意味着在这场行政体制力量(“政务执行者”)与村民委员会自治力量(“村务担当者”)的角逐中,村民委员会自制力量有可能受到来自行政体制力量的挤压而处于劣势。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村民委员会对乡镇政府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逐步加大,致使村民委员会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扭曲,即从原来兼顾村民需求偏好与乡镇政府利益偏好转变为只片面关注乡镇政府利益偏好。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乡镇政府一般会出于降低政策执行成本的目的,对村民委员会进行直接领导,或采取干预村内选举等方式,从而导致村民委员会自治性的丧失[11]。当村民委员会彻底演变成“政务执行者”时,不仅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难以实现,还会使村民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处于失语状态。处于失语状态的村民会通过一些较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有可能提高的发生概率,也在某种程度上阻挠了新型城镇化前进的步伐。

c.村民型角色间冲突产生的根源则在于信息不对称,反馈不及时,民主参与机制阙如。村民既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参与者,又是其受益者。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村民的民主参与必不可少。但要想让广大村民在“一事一议”体制下表达自身真正的需求,做出正确的抉择,必须要在保证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一种能与政府平等对话的低成本民主参与机制。然而基于对村民“经济人”的假设,当村民扮演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参与者角色时,如果察觉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尤其是在收集相关信息基础上与政府平等对话等方面付出的代价偏大时,往往会选择“搭便车”的做法。但随着“搭便车”人数的递增,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受益者根本利益受到的负面冲击也会愈加强烈,进而导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失效。目前,现有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无法满足村民用较低代价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更难以实现村民需求的自下而上式表达。也正是由于现代化民主参与机制和自下而上式信息反馈机制的阙如,一方面作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参与者,大部分村民想通过“搭便车”来降低自身的参与成本;另一方面,作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受益者,他们又想在付出最小代价的同时获取最大收益。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有限的非排他性和局部的非竞争性又决定了其难以将所有“搭便车”者全部排除在外,因此有可能发生小范围公地悲剧或反公地悲剧[12]。

d.根据唯物辩证法,冲突的产生源于矛盾的存在,而矛盾形成的原因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现有的政府型角色间冲突、村民委员会型角色间冲突以及村民型角色间冲突也是如此,其形成原因的特殊性本文已有分析,而其原因的普遍性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存在理论缺陷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兴起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3]。

3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角色间冲突的管理

a.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加强政府内监督管理。为了有效遏制政府失灵及政府自利行为,首先应明确政府存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公民选择的、能在保障个人权利基础上有效整合公民私利和社会利益的程序[14]。正因为如此,政府的角色定位也应当由社会掌舵者向议程组织者、参与者转变。其次要充分运用政府内监督管理的三大工具———导向器、检测器、矫正器,不断监测和矫正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政府所面临的角色冲突与行为偏差,从而逐步削弱政府“经济人”的自利性。

b.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应当在适当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部分不合理条款和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明确并强化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和相对独立性,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此外,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还应对村干部的“当家”行为加以规范,通过构建自下而上式需求表达机制和制约监督机制来有效预防并及时矫正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村干部的越轨行为[15]。

c.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保证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创新民主参与形式,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借鉴韩国和日本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经验[16],即建立以各级财政投资为主的供给体系、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采取“受益者负担”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等政策,并依托大数据和云技术,搭建一个开放型农田水利设施信息交互平台,创新村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形式,拓宽村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渠道。这样,各级地方政府就可以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所有重要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并自觉接受来自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有效预防、钱权交易等行为的发生;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该平台适时获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相关信息,时时与政府互动,进而弥补自上而下式供给决策机制的缺陷。

d.适当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总量,积极鼓励公共设施供给理论探索与创新。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各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适当加大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力度,同时将第三部门纳入供给主体领域,正确引导第三部门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活动。在合理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得失的标准,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设施供给理论。

4结语

总之,从加强政府内监督管理、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创新民主参与形式、拓宽民主参与渠道,适度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总量、积极鼓励公共设施供给理论探究与创新等方面着手,就可以对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存在的政府型、村民委员会型及村民型角色间冲突进行有效管理。

作者:赵龙龙 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欧真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2]刘丽芝,匡远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政府责任划分与角色定位:以湖南省安仁县为例[J].南方农村,2012,28(10):22-28.

[3]全芬莲.角色理论视角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4]李燕凌.县乡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策演变及其效果: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回顾[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11):45-52.

[5]胡志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2.

[6]张艳莉,李向花.关于角色冲突的研究概述[J].黑龙江史志,2009(2):102-103.

[7]吴卫东,洪岗.教师培训中的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14,35(20):56-61.

[8]陈庆.村干部角色冲突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9]刘金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10]付英.村干部的三重角色及政策思考:基于征地补偿的考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3):161-170.

[11]董红.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2]李晓峰.从“公地悲剧”到“反公地悲剧”[J].经济经纬,2004,31(3):32-34.

[13]陈弯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14]顾丽梅.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5(1):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