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给与需求范文

供给与需求精选(九篇)

供给与需求

第1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 并进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指出,在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应该适度扩大需求的同时,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面对国际需求日益疲软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宏观形势,扩大有效内需仍然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但不再是单纯从规模上做文章,而应该坚持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有效供给反哺有效需求,推进需求侧与供给侧并进。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内在选择

首先,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处于深入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机遇期,而国际形势的动荡使这种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改变。我国的经济总量仍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且增速相对较快,而从全球来看,经济体量的增速明显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若单从规模上看,我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带动力已不再明显,我国出口竞争的压力将不断加大,大量的产能将处于过剩状态。由此可见,单纯依靠量的扩张来刺激经济增长以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做法已成过去,现阶段应积极从供给侧入手,扩大有效供给,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其次,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内在选择。以往我国积极推进的以内需为主线的需求侧导向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品价格有所下降,这似乎无法通过需求侧进行解释。从供求视角来看,新常态下我国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应从供给侧角度进行剖析。我国出台大量的需求刺激政策,但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原因就在于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供求之间发生错配。新常态下,只有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才能激发产业和市场发展活力,才能使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成为可能。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向优发展提供动力。 需求侧导向为供给侧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供给侧改革战略是需求侧导向战略的丰富与升级

供给侧,重点在于通过提高生产动能来刺激经济增长,但需求侧的重点在于通过扩大社会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看,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需求侧与供给侧两者本质上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需求侧导向为供给侧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有效需求的适度扩张,能有效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实力的强大,可以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从而达到支持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供给体系的打造,也要协调好需求侧,不断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就目前而言,我国有部分产业已步入供给“老化”的阶段,再通过产业激l潜在需求相对乏力。因此,要推动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建立在创造新需求的前提之上。

供给侧改革战略是需求侧导向战略的丰富与升级。当前,单纯地通过“三驾马车”规模上的增长来刺激我国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因此这“三驾马车”都迫切需要转变增长的方式。从需求侧来看,以往我国政府不断通过行政手段刺激需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能过剩,而有效需求却仍然不足。供给侧改革恰恰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和内容。通过供给侧改革的方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要素配置,培育壮大新的发展动能,增强产业发展活力,从而刺激宏观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改革的方式,将原来注重单一调整需求结构的思维拓展出一条新的出路,即深度调整供给结构。供给侧改革战略是需求侧导向战略的丰富与升级。需求侧导向战略更多地是关注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关注的则是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切实发挥需求侧“稳定器”功能,全面做好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

加快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促进供给需求实现动态平衡,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要件。应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有效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实现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切实发挥需求侧“稳定器”功能。需求侧关注我国短期的市场需求引导与经济调控,通过做好需求“稳定器”,有助于提高对市场预期的准确度,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速在短期内快速下跌,从而降低供给侧改革的成本与难度。以对准供给侧改革的节奏为导向,把握需求侧导向的配合尺度,可为我国供给侧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一方面应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充分依托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挖掘和拓宽消费渠道,释放需求空间。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人口政策机制改革,鼓励优生,缓解老龄化,不断释放人口红利,从而进一步刺激优质消费。此外,应持续搞好国土绿化,加快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和土地污染问题,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加可用土地规模,为挖掘我国的潜在增长率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做好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做加法,凝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新模式、新结构、新业态、新组织的改革模式。做减法,紧抓“三去一降”政策,逐步化解过剩产能,稳妥推进市场出清,降低企业的融资杠杆与融资风险,加快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做乘法,加大各类主体的研发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引导企业由传统生产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深化科技改革,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做除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高单位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打破制度壁垒、垄断壁垒、进出壁垒等因素限制,让市场价格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确保要素价格依据市场规律而变动,降低能耗,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实施。

积极营造内贸流通新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在诸多消费领域中,不是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不高涨,而是我国的消费品供给跟不上。中央经济会议多次指出,要营造良好的商品环境,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壁垒,为厂商与消费者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易环境,提高商品的供给能力,促进商品的量质并举,更有效地匹配“供”与“需”,优化经济的产业结构。良好的内贸流通新环境是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的外在条件,是提高我国商品流通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前提。在流通方面,我国要继续推行流通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建设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的流通产业。在消费方面,提升生产业的消费,加速新消费的形成,实现消费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深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构建新的体制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政府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构建创新型体制机制。一方面,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机制,健全现代化的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减少政府部门对消费品价格的强制干预,形成统一的、开放的、有效的、平等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加快各项制度改革,优化体制机制体系。行政管理机制、财税机制与金融机制多管齐下,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优化税收制度;建设多层次、互补性的金融市场,降低融资成本,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一个稳定的体制机制环境。

(作者分别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第2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供给;需求;苹果公司;直接需求;潜在需求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1982年,在办公室里,乔布斯被问到是否需要对自己的产品做市场调查,他当时回答说:“不,因为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乔布斯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在他生前苹果是市值最大的公司。苹果的产品风靡全球,拥有苹果就是时尚。于是这个例子成为坚持供给决定需求的人的强大论据之一。但是仔细想想,苹果的成功真的是因为供给决定需求吗?

一、苹果公司战略中蕴含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乔布斯在世时曾被邀请给一家创业公司做咨询,创业者们问道“你觉得我们的产品怎么样?”“我觉得它是屎?”乔布斯说。对方被乔布斯的回答惊住了:“哪方面你觉得不好? 给我们点提示吧。”“它的外形不创新、它不优雅、也感觉不到人性化。”乔布斯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产品设计上的三个缺陷。而“创新、优雅、人性化”恰恰是乔布斯一直以来深植于灵魂之中并坚决奉行的产品研发理念。

而人性化主要关注的就是用户的体验,所谓用户体验,就是指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对于方便、舒适、新奇等要素的需求。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将人性化作为产品研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充分体现了其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层战略。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当用手指移动的解锁滑块打开iPhone手机的那一瞬间,会难以言喻地心情愉悦。这样的瞬间还有很多:点击专辑封面翻转到专辑歌曲列表的那一瞬间,滚动联系人列表到最低或最顶端时列表像弹簧一样弹跳的瞬间,按下Home键弹出主屏的那一瞬间。正是这些让人愉悦的瞬间和感动让iPhone难以被模仿和超越—这就是用户体验,这就是人性化。

iPod上最成功的设计是什么?不是微型硬盘或者新型芯片,而是那个白色回环——Click Wheel触觉滚轮,能够让用户以最快最方便的方式找到歌曲。它的诞生是因为乔布斯坚持,要在不超过三次点击按钮的情况下找到任何一首歌曲。“乔布斯很早就认识到,重点是如何组织内容,而不是在硬件技术上大做文章,后者正是产品变得复杂后的失败之处。”乔纳森在谈到iPod的设计时指出。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乔布斯说“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这句话是最能起到迷惑作用的,仔细想想,消费者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还是他们没有真正思考、研究过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惰性是人类共有的缺点,消费者只会等待着新鲜事物的出现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而发现这些需求并且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是产品研发和设计人员的职责。笔者认为,需求分为直接需求和潜在需求,直接需求即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意识到的需求,可以是生活必需品也可以是奢侈享乐品,只要是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产生的需求就可以称之为直接需求。而潜在需求则是指人们实际上需要但主观意识没有想到的需求或者暂时没有而未来会产生的需求,这种需求只有当商品或服务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时候才被人们所发现。普通的企业根据用户的直接需求设计生产产品,这种需求的挖掘成本极低,所以很容易被其他产品所赶超,而一流的企业则利用大量的时间和资本来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以此满足消费者从未意识到的自我需要,这种潜在需求超前于消费者目前的直接需求,所以可以争取较长的市场空白期,为企业创造绝佳的竞争优势。艺术家不可能依赖焦点团体访谈来决定创作方向,消费者也无法告诉企业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消费者对于自己的潜在需求并不能准确把握,更无法将自己的潜在需求具体化,实物化。正因为用户有潜在的需求,并被苹果公司的设计师发现,才有了苹果手机这一供给,所以需求决定供给。

二、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供给与需求关系的阐述

(一)萨伊定律

需求与供给,在经济学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微观与宏观分析的基本概念。19世纪法国政治经济学家萨伊在他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那么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吗?如果供给能创造需求那也是在一定条件约束下的。供给创造需求在商品供给没有过剩的条件下是成立的。一般认为,萨伊定律需要有两个假设前提:(1)在不同时间点之间,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2)货币仅作交换媒介,在流通过程中一般不涉及对货币无了期的储藏。

人们一般认为萨伊定律包含三个要点: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是不符合萨伊定律假设前提的。

(二)凯恩斯主义

萨伊定律长时期占主导地位,直到凯恩斯主义盛行。经济大萧条下萨伊定律暴露出弊端。那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于是有:需求决定供给一说,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供给水平。

凯恩斯经济学提出了有效需求的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干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张。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最终的消费需求,二是投资需求。有效需求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枢纽性概念。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商品的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的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购买能力不足,并由此导致了萧条。基于此,凯恩斯认为,能否实现有效需求,关键在于实际就业量,在于人们的购买能力。因此,他的基本政策主张是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拉动总需求,从而解决经济失衡问题。凯恩斯旨在通过消费解决生产问题,因为在他看来,“一切生产之最后目的,都在满足消费者"。

所以,需求决定供给,国家在宏观经济上必须以需求为中心,刺激需求,以此来拉动生产,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微观上,对于企业主而言,必须紧紧抓住用户的需求,尤其是挖掘潜在需求,利用创新的思维和较高的质量来征服消费者,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戴培昆.评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北京大学:经济资料,1988(3).

第3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制度供给;制度安排;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1-0030-06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民工医疗问题将直接决定我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中的应有之义,它不仅是社会保障公平性原则在更大范围的体现,而且突显了城乡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和谐理念。2006年初,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把医疗保险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随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相关《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争取2008年底将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基本纳入医疗保险”的目标。这都标志着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开始进入了具体推进阶段。

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很低,医疗保障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本文利用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2005年进行的武汉市进城农民工问卷调查(下文简称课题组)数据,从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因素角度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农民工的年龄、性别、职业、务工年限、恩格尔系数以及家庭人均收入对医疗保险需求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反映农民工收入的一切指标对医疗保险需求都没有显著影响。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工医疗资源供给与医疗保险制度供给存在着问题。这奠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将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与制度供给结合起来进行医疗保险制度创新。

一、农民工:一个迫切需要医疗保险的群体

由于疾病的风险性以及疾病对于个人的偶然性,使得疾病风险及其负担严重的不均衡,其结果是公共医疗资源总是流向富裕阶层,而不是低收入阶层(胡苏云,2006)。作为低收入阶层,农民T群体只能享受到有限的公共医疗资源;同时,又由于其社会地位低下,进一步使得该群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从而极易陷入“疾病一贫穷”的恶性循环。

1.农民工医疗保险的重要性

保险的实质,就是把个人难以预测的事件通过参保人群的风险共担变为对参保人整体来说比较确定的事件(左学金等,1999)。如果个人欲避免风险,通常会以一种确定的、数额较少的参保费来替代难以确定的、数额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医疗保险是使参保人患病时所花费的医疗费用能获得部分或全部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对经济社会条件低下的农民工而言,医疗保险可以分散参保农民工因疾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也是他们对医疗保险需求比较迫切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已把医疗保险作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中底线保障的第二层(李晓云,2007),仅次于构成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底层的工伤保险。

2.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

虽然医疗保险对于农民工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很低,医疗保障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只有10%左右(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根据2005年课题组的调查,只有0.92%的农民工参加了医疗保险;而据2007年1月武汉大学社科基金课题组的调查分析,参保率为7.1%。农民工大多对医疗保险有着强烈的需求。2005年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具有参保意愿的农民工占25.9%;而2007年社科基金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参保意愿已达到了61.3%。对比前后两次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际参保率与参保意愿之间的差距(具体见表1)。

二、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卫生状况决定了他们是一个迫切需要医疗保险的群体。下文将运用农民工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国际上通常运用安德森行为模型分析医疗服务及医疗需求(Anderson,1983)。该模型认为,先决变量、使能变量和需要变量是决定医疗服务的主要因素。先决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种族、职业、住地及婚姻状况等指标;使能变量指收入、教育状况等决定经济特征的约束变量;需要变量指决定个人医疗需求的指标。

由于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一个概率虚拟变量,故Logit模型为本文研究的基础模型。根据安德森模型,并结合农民工自身的特点,把农民工是否选择医疗保险作为被解释变量。先决变量包括性别与年龄;使能变量包括教育年限、农民工从事职业、务工年限、农民工的恩格尔系数及家庭人均收入;需要变量选取身体健康状况指标。我们分别用INSURE、SEX、AGE、EDUCN、OCCNN、WORTIME、ENGLES、FAMINCE及HEALTH来表示。为了增强模型的拟合度,引入年龄平方(AGE2)变量。Logit模型的具体表示为:

(二)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2005年3月农民工课题组到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25个建筑工地、酒店餐馆、集贸市场等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各随机抽选20名农民丁作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外出务工、农村承包土地、社会保障以及农民工生存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完成后,通过数据清理和逻辑检验的有效问卷为436份。根据调查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值见表2。

(三)计量结果与初步结论

基于上述方法和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分析,其计量结果如表3所示。

除整体的拟合度不高之外(这种情况常见于二元选择模型),回归的结果大致令人满意。根据表3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农民工的职业、务工时间长短、恩格尔系数、家庭收入层次、年龄、性别都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农民工的职业、年龄、家庭人均收入与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正相关,且比较显著。农民工从事的工作都是“脏、乱、差、苦、险”等行业,特别是在建筑工地、铁路工地等高强度、高危险环境下务工的农民工,对医疗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已有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农民工行为选择、未来归属倾向以及自我身份判断的最重要的因素(刘传江和程建林,2007)。农民工年龄越大,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影响着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行为。而年龄平方项的符号,显示出农民工对医疗保险需求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家庭人均收入高则意味着农民工的负担轻,收入能够较多地归自己支配,因而从自身健康考虑,农民工对医疗保险会有较大的需求。

第三,农民工的恩格尔系数对其医疗保险需求负相关。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食物支出越多,其可支配收入就越少,在这一“硬约束”条件下,对医疗保险的需求自然降低。

第四,男性和女性农民工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存在差异,而女性的需求则更为强烈,这与女性承担着生育儿女的社会责任有关;同时从生理角度来讲,女性更需关注自己的健康。

第五,农民工务工年限对医疗保险影响显著但负相关。仔细分析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农民工务工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对自己的岗位越熟悉,就可以规避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风险,降低工伤、疾病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其二,在农民工供过于求的背景下,有经验的农民工知道,过多地要求医疗保障则会降低自己的竞争力,即为了获得工作不得不放弃医疗保险;其_三,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下,有经验的农民工知道,参保对自己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供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四)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再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与直观想法和现有分析所不同的是,反映农民工收入的变量并没有出现在模型中,其原因在于农民工打工收入的高低对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了农民工收入对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第一,医疗需求属于对健康的投资。健康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而医疗保险是健康的一种衍生需求。农民工收入对医疗保险需求不显著,说明即使大部分农民工收入低也存在着这方面的需求。第二,农民工收入水平具有同质性,收入差别不大。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打工收入多集中在500~800元之间,其比例占61.47%;用占如此高集中度的工资区间,不可能解释收入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第三,收入对医疗保险需求没显著影响表明,即使给农民工增加工资也不可能增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民工的参保意识不高,没有意识到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或者根本就没有获得医疗保险供给的渠道。第四,农民工为了获得较高的收入不得不放弃这种需求,其目的是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与近似无限供给的其他农民工竞争中,采取如同“竞相降价”的博弈策略。

从模型回归得出的直观结论的背后,笔者得出一个和已有研究相悖的结论:收入因素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在目前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水平很低的现状下,下文尝试从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供给视角,为该问题提供一种分析思路。

三、农民工医疗保险供给

(一)医疗资源供给

目前农民工医疗资源供给不足,针对农民工的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较差,获得良好护理的可能性较低,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解释。

1.农民工医疗资源供给悖论: “哈特反比保健定律”的一种解释

“哈特反比保健定律”认为,获得充足的医疗资源及良好的医疗服务与它服务人群的需要程度呈反向变化趋势,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大,医疗资源就越少,服务质量也越差(斯坦因・U・拉尔森,2002)。农民工对医疗资源与医疗保险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农民工医疗资源及服务存在着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即存在通常意义上的“哈特反比保健定律”。

2.农民工医疗保险资源供给障碍

医疗资源的供给应以需求为原则,同时必须保证与支付能力相分离。即不论任何群体,只要有需求就应该提供充足的供给,而不应以支付能力不足限制供给,其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然而,南于农民工的收入有限,医疗费用支付能力的不足加大了交易成本,影响了医疗资源的有效供给。具体说来:

第一,医院的“挑拣行为”(Newhouse,1996)堵塞了把医疗资源分配给农民工的路径。“挑拣行为”是指医院或医生拒绝接受“赔钱”的病人(俞卫、任明辉,1999)。首先,由于农民工的支付能力不足,医院和医生为他们提供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非常有限。其次,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在医院里得到了延伸,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医院及医生的服务态度,并逐步对他们形成排斥心态,做出不利于农民工就医的决策。

第二,医疗服务水平低,质虽差。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医疗资源,体现的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而医患关系的好坏将会造成病人对医疗服务利用率的高低。医院和门诊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少关心和回答农民丁在就诊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就诊医生通常也几乎不花时间为农民工提供预防咨询和保健服务,故医生的冷漠和缺乏耐心、医院比较疏远的氛围以及医患关系的不融洽,导致了医疗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其需求。

(二)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供给

从制度演变过程看,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制度可能会在现有制度下创造出一些组织和强有力的利益集团。它们以自己的利益来影响政治实体,从而导致制度的无效率,并在经济中演化出一些加强现有激励与组织的政策,使无效率持续下去,直到进入“锁定”状态。

1.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供给中的利益集团

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代表自己利益的利益集团,主要包括流入地政府、用工单位、医疗资源提供者与医疗保险机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供给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参与医疗保险的各类主体进行博弈以及对自身现有资源配置的过程;而博弈结果取决于利益集团的组织能力及影响力。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供给相关主体的利益博弈见表4。各主体在博弈过程中,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在博弈过程中,始终是制度的被动接受者。

2.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供给及其绩效

医疗保险供给由其供给制度决定,而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着供给不足_与错位共存的现象。

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层面上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安排。区域与城市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仅局限于市县级水平。而制度供给错位主要表现在:第一,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农民工的特点不相适应。当前我国医疗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职工设计的,并要求医疗、工伤、失业等险种“搁绑”参保;而按照绝大多数学者所主张的工伤、医疗与养老保险逐次推进的方式,在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率较低的现状下,“捆绑”式的制度安排显然阻碍了农民工对医疗保险的有效需求。第二,农民工年龄结构普遍年轻,如根据2005年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武汉市进城农民工16-35岁的将近占60%;而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调查报告显示,15-34岁年龄段人群中,两周患

病率普遍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这种年龄结构的农民工患病率较低,参保并不积极。再次,现行医疗保险缴费多以职工月平均丁资的一定比例为基数,而职工平均工资并不能完全代表包括农民工群体在内的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资料显示,超过70%的农民工实际工资达不到最低缴费基数,故过高的缴费标准加重了农民工和企业的负担。有研究证明,在用工单位的需求弹性和农民工供给弹性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缴费率偏高,单位和个人承担的费用都将上升,影响了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的参保积极性(刘传江、徐建玲,2006)。第三,即使有些城市为农民工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也往往因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制度运行绩效低。首先,农民工医疗保险水平较低,而且医疗保险待遇的起付线对于农民工这样一个年轻的群体来说还可能略高,故不能真正帮助农民工抵御一般的疾病风险;第二,由于农民工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分离运行,风险分散和费用承担仅在农民工内部进行,故缩小了风险分散的范围,不符合社会保障多数分散风险的运作机理;第三,农民工医疗保障的重点在于防范大病风险,而日常的门诊费用需要农民工本人承担,且费用不能得到补偿,故在农民工收入较低、年龄结构较轻的状况下,自然会减少农民工对医疗保险的需求。

四、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创新

为了化解弱势群体的医疗风险,除了通过公共卫生干预弱势人群的基本生活条件外,还需要配合如收入分配、就业等方面的社会政策;而最理想的是具有顾及他们医疗保险的制度安排(胡苏云,2006)。所以,为了完善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我们必须关注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打破现有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锁定”状态,进行制度创新。

1.尽快建立与完善从事“高强度、高危险”职业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

一方面要充分强调用工单位的责任。用工单位必须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按时缴纳保费;另外,要为农民工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安全保障措施,把存在的潜在危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必须将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形成法规,使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开展有法可依,以保证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能够公平、合理、有效地执行。同时,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委托相关部门督促用工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并定期检查其为农民工缴纳保险的情况。

2.发挥组织作用,把农民工纳入职工互助补充医疗保险

弱势群体特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组织弱势上。我国的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之前(即在农村)有自己的组织,故自己的意愿可以通过村庄组织而逐级反映上去;但在城市,农民工是外来人员,不真正隶属于城市里的社区组织,而城市里的各种组织也大都把他们排斥在外(陈安民,2005)。组织的缺乏使得农民工没有顺畅的渠道来获得医疗保险供给。对此,可以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把农民工纳入职工互助补充医疗保险。中国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已经明确把进城务工人员定义为“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把农民工纳入工会组织,并引导他们参加职工互助医疗补充保险。

3.实行“可衔接、可转移、可折算”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安排

针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不足,必须对其进行制度创新,实行“可衔接、可转移、可折算”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安排。

在农民工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既要考虑返乡农民工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还要考虑到在城镇之间流动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转移,因此要建立便于转移的完全积累永久性个人账户。当农民工流动时,个人账户随同转移进入新的城市,按新进入城市的标准通过折算转入当地农民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当农民工从区域流动层面上,即当农民工在经济发展程度、制度背景等不同省份之间流动时,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可以采取折算的方式。农民工在不同医疗保险险种之间转换时,也可以采取折算缴费年限的方式。上海市在这方面的做法较为成熟,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城镇从事自由职业人员和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之间转换时,可折算成新的缴费年限作为医疗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4.实行农民工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的制度安排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承担着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功能。但是,对于农民工是否能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文简称“参合”),认识则不完全一致。而从成都都江堰、福建安溪等地实施的农民工既“参保”又“参合”的制度安排来看,效果十分显著。现有的研究也表明,农民工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结合能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程度,并能降低大病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胡务,2006)。因此,只要农民工愿意,可以允许其既“参保”又“参合”。“参保”与“参合”相结合的制度安排,要求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并积极探索农民工跟踪服务的医保政策。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参保意识

第4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性需求;供给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5-1235-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5.052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optimiz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ructural demand i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ecause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gion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satisfied the structural demand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the regional demand and the organizational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dvices on structural demand and supply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structural demand; supply suggestions

从目前中国的农业特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和农业风险因素构成等层面来看,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与供给仍然是业界和学术界探讨的重点领域。研究证实,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表现为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需求,且三个层面的内在需求直接决定了农业保险业务开展必须采取区域性供给措施[1]。然而,研究进一步证实,揭示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的首要任务是探究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区域性需求和组织需求可界定为“引致需求”,此种需求状态分别由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各自的风险因素特征所决定)。农业保险需求随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具有一致性特征。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生产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关系紧密,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而且还能服务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据此给出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供给建议。

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需求演进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是依据农业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各部门间的优化发展,同时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需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农业保险的潜伏需求、现实需求与结构性需求的演进过程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过程具有关联性。因此,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要求其紧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1.1 农业保险的潜伏需求

建国初期,作为主导产业,农业比重占绝对地位,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极其有限。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农业的主要贡献是为工业及其他产业部门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政府在集中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从制度供给层面来看,当时农业与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环境决定了农村社会并没有农业保险制度运行与发展的空间。建国初期的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属于农业的自然生产状态:农业与农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长期基本保持不变;农业投入生产要素长期得不到更新;农民与农业只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原始结合,且基本上是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非均衡状态,该种非均衡状态致使农业的劳动边际成本高,比较利益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因此,从农业保险需求层面来看,农业保险只能算是一种隐而不显的潜伏需求,即使存在局部的、有限规模的农业保险业务,也只是为服务政府及有特殊需求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在没有外在诱致因素(制度供给)刺激的情况下,该种潜伏需求状态难以转化为有效或现实的需求。

1.2 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

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的形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的部分生产资料与农业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促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自然生产状态向商品化与社会化转化。然而,除了面对各种传统的自然风险因素以外,农业还需面对来自市场与社会等方面的各类风险因素,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推进极大地诱发了农村社会对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由于我国农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双重影响,客观上形成了农业与工业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不平等的局面,农村社会仍然存在大量的劳动力隐形失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滞后。受制于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技术瓶颈等原因,农业保险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冷”的格局,农村社会对农业保险有现实需求,农业保险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决定了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

1.3 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在经济发展各阶段根据消费需求特征和自然禀赋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农业各部门之间的有关变量进行调整,使农业生产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活动的科学化经营与管理等是农业产业合理化的主要表现[3]。从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生产指数来看,2000―2012年种植业的农业总产值构成下降了3.2个百分点,但其绝对数却增加了33 066.9亿元;农业机械动力从2000年的52 573.6万kW增至2012年的102 559.0万kW;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以粮食为例)从2000年的366 kg增至2012年的437 kg,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产业各部门之间变量的调整与资源的合理配置[4]。农业生产的自然客观属性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必定遭受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因素的影响,以2010年为例,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 5 339.9亿元,占全年农业生产总值的7.7%。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中,农业风险因素特征表现为客观性,与此同时,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要求在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资源的条件下使农业生产实现全面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但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市场需求变化,保证农产品市场供求的动态平衡,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调整势必会受市场风险因素和技术风险因素等的影响,农业风险因素特征表现为系统性。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致使农业风险因素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与系统性特征,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表现为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

2 农业产业结构关联与农业保险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区划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区域化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之间关联紧密,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在满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同时,也能服务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

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经济区划,农业生产可以依据均质区域法、极化区域法和行政区域法3种方法进行区划。农业生产一般按均质区域法进行区划,这是由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差异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地域特点决定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在农业生产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发挥区域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地配置农业资源,兼顾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协调,整体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于农业自然属性与农业风险因素相伴而生,农业生产区划风险具有伴生性特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的全面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农业生产的区划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基础之上的,有利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推广运用,有利于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与农业风险具有一致性,因此,农业生产区划风险具有同步性特征。总体而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实现合理的经济区划。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一方面在满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同时,另一方面也通过农业生产合理经济区划,服务于农业生产区划中具有伴生性和同步性风险特征的农业保险的农业生产区域性需求,即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

2.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互关联。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在特征来看,首先,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实现产前、产中与产后相连的系列化经营,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确定主导产业,实行规模经营,发挥农业生产区域优势;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据市场需求,围绕某一主导产业实现产加销横向一体化与农工商纵向一体化,实现经营一体化;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契约稳定内部一系列非市场安排,实现产业组织联动发展[5]。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发展安排上具有递进效应。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业产业化各参与主体实现风险共担的经营原则及具备风险管控的联动机制,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表现为关联性特征。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高附加值与外向型特征,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不仅涉及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而且还包括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及制度风险等,具有较强动态性特征。总体而言,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关联性和动态性风险特征的农业保险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需求,即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

3 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的供给建议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指出“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扩大畜产品及森林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因此,从农业产业结构层面揭示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并结合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与组织需求提出农业保险的供给建议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1 开发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新险种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区需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要通过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部门生产项目与产品品种的比重关系与结合形式,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与规模化。现代农业要求不断开发新险种以适应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从目前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结构调整现状来看,开发新险种的主客观条件已具备:①风险载体具有关联性。从农业风险因素伴生性与同步性特征来看,在地区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生产基地,即国有农场、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企业组织形式符合农业保险新险种的承保技术条件与开发条件,同时,新险种的开发也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对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②风险损失与责任易于确定。从农业风险因素的系统性与客观性来看,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能够很好地利用农业生产的区划特征,并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控农业生产的技术特点与作业方式,确定农业保险产品的责任与损失。农业保险新险种的开发一方面需结合各地区农业生产布局与农业生产结构来安排市场需求考察,另一面还需注意各类农业风险因素特征与险种的可保性。

3.2 利用农业保险实施差异性的政策支持

由于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现实情况的制约,短时间内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大范围地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不现实。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应该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利用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实施差异性的政府政策支持,以引导和规范农业保险的发展。如差异性农业保费补贴的方法可借助政府农业补贴政策(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设备购置补贴与农资综合补贴等)来实现;而其主体可以是农作物生产基地及农业企业组织形式等;差异性农业保费补贴政策也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措施。保险组织管理费用补贴与税收优惠、农业保险专项基金设立及再保险等均可依托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特点进行差异化实现。实践证明,农业保险具有较强的政策属性,通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一方面能够确保农业保险的顺利推广,另一面可利用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合理区划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整体农业经济的平衡发展。

3.3 构建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组织体系

业界及学术界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开展应该采取何种组织模式进行了大量探讨,2004年保监会就提出了发展农业保险的4种组织模式。根据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特征,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应该实施差异性区域供给模式,实践证明,实施差异性区域供给模式的条件已具备:①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区域划分来看,农业保险经营风险的区划、保险费率的厘定和定损、理赔责任的确定都要求农业保险实施差异性区域供给,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的技术条件已具备;②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来看,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能够有效地满足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同时,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也为农业保险区域性组织设计提供了思路。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农业风险因素的各种特征,以适应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因此,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元化的组织体系。

4 结论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需求演进具有一致性,因此,从农业产业结构层面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关联与农业保险需求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区划,满足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满足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研究证实,通过开发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新险种,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政策支持和构建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组织体系能为有效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正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与区域性供给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443-446.

[2] 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第5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 需求; 供给; 内部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以及高校办学自的逐步增大,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校经济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大幅增加,审计领域不断拓展。然而,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供给明显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协调内部审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丞待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需求分析

随着高校经济管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之外,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内部控制审计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高校赖以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基础,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客观上反映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通过了解、测试和评价本单位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适时提出改进建议,以弥补日常管理漏洞,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而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二)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

高校预算是高校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学校发展方向的综合反映。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是指由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依法对预算执行与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本单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审计,对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确认和审查,以促进学校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透明度,促进学校资源合理分配,进而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

(三)建设工程项目审计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资金数额大、涉及环节多、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如果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极易产生腐败行为,因此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应当作为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是指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适当性、有效性所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审查和评价。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和改善建设工程管理,进而提高投资效益,促进高校建设工程目标的实现。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近年来,少数高校接连发生干部违法违纪事件,客观上反映出高校内部审计不力、监督管理弱化等问题,使得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关注的焦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学校内部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鉴证和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高校的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其认真履行经济责任、严格执行高校规定,促进高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高校内部审计的供给分析

虽然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内部审计的供给明显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范围较窄、独立性不强、缺乏健全的审计制度、审计方法落后、审计力量薄弱等方面,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

(一)内部审计范围较窄

长期以来,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内部审计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侧重于监督和事后审计,忽略了内部审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建设项目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展得比较少,无法对快速发展的高校教育事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二是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与纪委、监察部门合署办公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要方式,但在这种方式下无法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影响内部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此外,高校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审计工作难免受行政领导的影响和干预,不同程度地受到领导意志的左右,审计人员很难依法独立行使监督和查处的职责。

(三)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

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是高校内部审计管理薄弱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审计体系中,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明显滞后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除了内部审计准则之外,没有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缺少具体的规章制度,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此外,高校管理者对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重视不够,新的业务工作开展起来,但与之相配套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却相对滞后,有些管理制度虽已颁布实施,但对其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事项的处罚力度不足(宋莹、杨柏冬,2010)。

(四)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高校内部审计主要沿用传统的、基于手工审计的技术方法,仍然停留在以差错防弊为主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阶段(梁建萍,2010),导致审计范围狭窄、深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效率,难以适应现代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此外,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在审计工作中很少采用分析性复核和审计风险模型等现代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也未得到推广使用。

(五)内部审计力量薄弱

随着内部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内部审计人员逐渐暴露出知识面窄、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人员知识面窄,专业结构单一,以会计、审计专业为主,缺少建筑工程、教育经济、法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积累,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审计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宽的特点;二是内部审计人员数量较少,且整体水平不高。由于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成为学校的“精简”部门,很难引进具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导致审计力量薄弱,不能全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三、高校内部审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协调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内部审计供给明显不足,两者存在显著不平衡。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协调内部审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急待加以研究和解决。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审计理念,促进内部审计转型

转变传统观念,确立“以监督为基础、以服务为目标”的审计理念,促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高校内部审计应当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审计领域,强化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并逐步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管理和效益。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加强监督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以监督为基础、以服务为目标,使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真正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

(二)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越强,越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服务职能。高校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尽可能减少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干涉和影响。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树立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三)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规范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当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等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制定规范化、合理化的内部审计制度,健全内部审计操作规范,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保证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制度所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改进审计技术与方法

在电算化财务环境下,改进审计技术与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客观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充分发挥电子网络的优势,把电子化、信息化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技术手段,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在充分了解学校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审计风险模型,采用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评估、风险评估等方法,识别审计对象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五)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抓起: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提高自学意识,在学习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层次,以便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二是吸纳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既要精通财务、审计,又要具备建筑工程、教育经济、法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S].2009.

[2] 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S].2004.

第6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一、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强烈但有效需求不足

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户有意识地选择和吸纳农业科技,目的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获得经济利益,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

(一)农户对农业科技需求较强烈

随着高新技术进入农业生产加工领域,我国农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优良品种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先进的农机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各种良种改善了作物品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因此,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日益高涨,期待科技的运用能够带来更多的实惠。

调查结果显示,在政府引导和致富农民的带动下,农民对科技信息的期待很高,80%以上受访农民认为应用农业科技能够致富,并且期待自己能够将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二)有效需求较低

既然从理论上和实际上看,农民对于农业科技需求热情非常高,但为什么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很低,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也无法提高呢?这要从农户有效科技需求进行分析。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是指有购买意愿、有购买能力和使用能力的科技需求。

尽管农民对于农业科技有高涨的热情,但是农户对农业科技创新使用行为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采用新技术的资金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除去各种消费后,平均每人年结余1000元左右,绝大多数农户没有能力购买新技术,而有能力购买的也不愿“自己花钱,大家受益”。

2.兼业化因素

兼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户技术选择的重要因素。从2008年对中部地区近1000户农户入户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农户劳动力兼业现象很明显,并且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一般来说,兼业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农业以外的收入(如外出打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就越大,农户家庭经济实力相对越强。家庭经济实力对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可能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农户家庭收入也是诱导农户采用技术服务的因素,因为家庭经济实力强的农户有能力尝试新技术,而经济实力差的农户由于担心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会对新技术采取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低,从而导致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意愿减弱。如果农业科技傻瓜化了,对劳动力要求不高,这样的农业科技很受农户的欢迎;如果费时费工,农民会进行机会成本的比较。按2008年农民工每天平均收入约40元计,在农业生产上时间投入的预期收入低于打工收入的话,农民可能会放弃农业操作。当然,农民的心态是一个多种心态综合体。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兼业化因素对农业科技服务选择的影响是可正可负的,依技术类型而定,但总体上是负相关。

3.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数据显示,2006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通过对20421户农户的调查发现,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1.22%,小学文化程度占33.23%,初中文化程度占45.08%,其他文化程度占10.47%。这样低的文化水平必然会影响农民科技需求状况。具体表现在综合素质、信息意识、风险意识三个方面。

4.生产规模小

尽管采用新技术对于农业增产效果很明显,但是对于农民来讲,增产和增收是两个概念,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不具有完全的正效应。小规模农户经济相对加大了农户高新技术投入成本,使得农业科技推广的增收效果不明显,从而降低了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

农户平均种植规模小、效益低。据2008~2009年对中部地区近1000农户的调查,户均耕地面积7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8亩,而每户农户一般种植4~5种作物,多的可达7~8种。

农户经营地块过于细碎,不利于土地集中管理,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提高。家庭农场规模过小和土地的细碎化限制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经营,农户难以获得专业化的好处,也不能进行节约劳动型的机械化生产。

二、农业科技创新供给充足但有效供给不足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有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涉农企业等。其中,大型涉农企业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又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者。

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林本科高校39所,农林专科学校54所,农业职业学校51所。去年全国地区以上(含地区)全民所有制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不含科技情报机构,以下简称“科研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约有1200个。其中,部属科研机构59个,省属科研机构430个,地区属科研机构700个左右。

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的农业科研活动是有效的,有章法的,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比较充足,近年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和获奖的农业成果约6000项,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由于选题的市场定位存有问题,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大量获奖的成果束之高阁,从而产生大量的科研垃圾。

(二)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供给不足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仅有少部分商品化程度高、转化快,甚至呈“不推自广”的态势。但大部分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高,难以与生产对接,不易或不能转化,“推而不广”。究其原因,主要属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科研垃圾多

科研垃圾指的是好看但不实用、不易推广、没有应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有的项目成果的评价存在一定的拔高现象;有的是阶段性成果,没有及时进行下一步熟化应用研究开发,实现不了产业化;有的成果虽然有用,但转化不及时,错失良机而成为科研垃圾,表现为科研选题偏离于市场需求,或者科研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目前政府部门、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和农民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难点既有成果转化固有特征的制约,又有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涉及成果转化的机制、条件、渠道、中介市场以及成果使用对象的问题。当然,科研成果是智力的高度结晶,要转化为生产力,需要与农民结合。但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和技术素质还比较低,所以,需要进一步对科研成果进行标准化、产品化甚至是傻瓜化处理。

2.研究和开发经费不足

主要表现在:其一,总量不足。尽管近年来经费有一定增加,但其总量占GDP的比例还相当低。其二,项目经费较少。一个部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经费仅有200万~300万元,一个子项目多则10多万元,少则3万~5万元。省级科研项目多则10多万元,少则2万~3万元。而科教人员用于争取项目、课题申报、论证、检查、验收、鉴定等要花掉全部经费的10%以上,再加上科教人员日常工作开支占课题经费的10%~20%,真正用在课题研究上的经费低于40%。其三,用于成果转化的经费严重不足。尽管我国近年来启动了农业成果转化资金专项,但对每项成果转化的经费支持力度较小,多为30万~50万元。

3.科研资源浪费

有两种现象需要引起注意,一是科研资源利用不当。用科研经费购买的实验仪器,由于没有实验用房等原因而闲置的问题比较严重,有些设备贬值达到90%。设在科研院所和高校里的部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开放度不够,不共享,设备重复购置现象相当严重。二是科技信息的利用率低。没有人会否认科技信息的重要价值,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实际科研中得到利用的信息只占极小部分,绝大部分科技信息无人问津。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在知识老化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科技信息的“折旧”速度也越来越快;另一方面,科技信息及其载体的价格越来越昂贵,而辛苦采购来的许多资料却一直“待字闺中”,最后被打入“冷宫”,对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4.机制问题

在科研人员对研究成果的处理方式及态度上,比较重研究过程、重视成果鉴定评奖,不注重应用示范和推广。从社会经济心理多方面分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是一种新视角下对科技创新能力低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研究。

农业高校科研单位内部缺乏促进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导致绝大部分科技人员仍然沿用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的模式搞科研。即申报政府项目――可行性论证――项目实施(科学研究)――阶段性检查及汇报――撰写研究报告――或著作――项目验收――成果鉴定。在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许多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仍比较淡薄。有些企业尽管将农业高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但往往重心不在于转化成果,而在于借高校的“招牌”申报政府的无偿或低偿资金项目,推自己的产品。

评审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夸、互夸、互捧现象,学术界的自由批评风气每况愈下。“国内领先”的成果太多,“国内首创”“原创”或“重大创新”的观念、概念、原理、思想或理论体系经常出现在鉴定报告书上。

这种体制下,科研者有趋利避害的心态,如教研人员重研究过程,重视成果鉴定评奖,不注重应用示范和推广。所以,有必要从社会经济心理多方面分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

5.唯“课题+SCI”,导向有偏

2010年,SCI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达14.84万篇,排世界第二。不少单位将SCI由“标准之一”变成“唯一标准”,高额的物质奖励使充满趣味的科学探索变成了“机械化应试”。科研人员开始追求“阳春白雪”式的文章,花了很多对现实生产力没有什么意义的科研经费,科研人员对成果的应用状态基本上不关心。

高校、科研院所的教研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自娱自乐式或争经费式阶段。这也是我国现阶段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严重低水平重复、严重脱离社会需求和前沿发展动态、层次低下等的主要原因。课题完成鉴定后,从此无声无息了。

SCI作者是宝贵的财富,实践性农业科技专家队伍也是宝贵的财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要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对科技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指挥棒,为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工作的有关人员创造较宽松的政策环境,不能冠以“不务正业”或认为他们的工作业绩无法衡量而不予认可。

三、供求一体的涉农企业主导地位尚未树立

我国登记在册的涉农企业约有190万户。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是不定时的、间断的,只有极少数大型加工企业或高科技型涉农企业具有科研能力并实际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企业开展的科技创新几乎全是技术创新,且应用率很高。

涉农企业的研究开发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内部研发)、合作研发。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国内涉农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整体上自主创新的能力较为薄弱。较多涉农企业出于对外部的依赖,内部研究开发支出较低。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涉农企业逐步实现研究与开发支出内部化,研究开发的支出必然增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平台是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名称不一,多称研发部、项目办、技术实验室、科研处、博士后流动站、技术联盟等。

设有研发机构的涉农企业,拥有双重身份,一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方,提供科研成果;二是科技创新的应用方,推广和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并进行商业化运作,直到市场终端。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这种格局一直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研究、开发是企业的核心工作之一。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远没有树立,原因很多,需要支持,同时也需要规范,要避免在同一层面上竞争,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期待着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究,从科技研发到科技应用,从投入力度到制度改革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强农产品的稳定供给能力。

第7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教育供给;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10-05

作者简介:王朔(1987―),男,硕士,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高

职教育及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供需视角的四川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项 目编号:SC15E04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立项科研课题“四川农村职业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GZY15A06)

“三农”问题与教育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两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由其交叉形成的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自然便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现实议题。其中,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问题是相关研究的核心,众学者从供需的视角出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那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现状的研究究竟是怎样的?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近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学界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需的主体与形式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需的主体

1.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具有多元化的渠道与途径,按供给主体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学校行为、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三种类型。学校行为的供给指的是各类学校对在校生的教育以及所开展的针对农民的科技推广和职业培训等活动。政府行为的供给指各级政府组织的旨在传授和提高村民农业技术知识的一切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多个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科普知识专家讲座以及科技下乡宣传工作等。①民间行为即村民自主行为的供给,可以理解为村民自发通过自身所拥有的条件来吸收和接纳新的知识技能以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主要包括村民自主学习和师徒传授两种形式。②

可以看出,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的主体不同,其相应的供给方式也有所不同。三种主体的供给行为各呈现了一些特征:学校供给即正式的学校教学活动,依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对人才优势的发掘;政府供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供给内容以农业技术为主,具有力度大和普及面广的特点;民间供给的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用性较强,是最普遍流行且最为有效的供给方式。③

2.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

按照需求主体可以将教育需求分为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个人需求指的是个人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而产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同时,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效用是多层次的,除教育的个人需求之外,政府基于本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形成了教育的社会需求。④教育的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实际上就是个人对教育机会和企业、国家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一个是起点的需求,一个是终点的需求。⑤对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主体的界定基本上参照上述分类标准,并做了进一步细化,如个人主体又分为学生、家长等,社会主体则分为学校、企业和政府等。

教育的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复合转化的有机体,二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体需求是社会需求的个体化和衍生需要,是社会需求的直接组成部分;第二,个体需求可通过教育途径转化为经济驱动力和社会生产力,形成未来的潜在社会需求。⑥然而,个体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受制因素不同,二者所表现的利益冲突也在所难免。⑦由于个体与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因而在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上、需求的层次与类别结构上也必然存在差异和冲突。⑧具体到农村职业教育来看,国家层次的需求是在综合考虑社会发展整体状况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期望,而个体需求则是着眼于个体目标的一种诉求,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因此,二者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对等是必然的。⑨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需的形式

与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主体的多样化相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方式也呈多样化的趋势。有研究显示,排在前几位的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方式分别是自学、培训、师徒传授以及全日制学历教育,所占比例分别为56.57%、17.17%、11.11%及7.07%。从数据可以看出,自学方式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供给方式。在具体的生产环节来看,政府供给主要关注产前的启动,对产中的相关技术指导以及后期销售等环节的指导不够。

但对人们所期待的供给方式的调查却呈现不一致的数据: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实地演练和短期培训等方式来获取职业技能,而很少有调查者对自学的供给方式表示认可;较多的被调查者希望更多地接受中期的技术指导以及后期销售的帮扶;同时,相关的培训活动大多依照城市的作息制度进行安排时间,与实际的农业生产时间有一定差距。可见,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供需的方式、环节以及时间安排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⑩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需的目的与内容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需的目的

1.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的目的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目的的理论研究较为少见,一般呈现在相关的政策文件中。如《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职业教育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目的

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意愿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意愿较为强烈。有学者在河北省农村地区抽取1 496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较为强劲。{11}另有学者在25个省、市、自治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选取了1 141个农民工进行调研,结果同样显示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培训有着强烈的需求。{12}此外,有研究显示,虽然农村对职业教育的整体渴望度较高,但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村的需求意愿是有差异的。{13}

教育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构成了教育需求的动因。一般说来,人们对职业教育需求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学术需求、物质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地位提升的需求。{14}改善经济生活条件是农村居民最为直接的动力,对社会地位的追求是农民的公正要求,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则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5}

(二)农村职业教育供需的内容

1.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的内容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的内容对三大产业均有涉及,同时还包括各种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有学者对陕西省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的内容进行了调研,发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围绕农业生产为农耕者提供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具体内容有种植、养殖、林果栽培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技术;第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提供的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烹饪烘焙、服装制作、农家旅游等;第三,专门针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技能培训,内容既包括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等非农技术,也包括养殖和种植等农业生产技术。{16}也有学者指出,虽然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内容已经具有了多样性,但农业类内容所占的比例仍然远大于非农类内容。{17}

2.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内容

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极为广阔的需求前景,学界一般从主体分类的视角探讨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内容。

(1)个体性需求的内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强,其流动趋势有两种呈现方式,即固守农业生产和进城务工。分流后的农村人口因为工作性质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不同的需求。{18}一方面,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高效农业和有机农业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形势下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有学者通过对汉中市城乡过渡区5个村庄的调查发现,整体来看当地居民对种植技术的需求最为迫切,其次为经商技术、养殖技术、工业技能、电脑和外语等。{19}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发生了转移,为适应非农就业和城镇生活,需要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融入城镇公共秩序和公共生活。{20}有学者对现代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在900位农民工中有63.3%的人希望得到专门技术培训,这与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相吻合的。{21}

(2)社会性需求的内容。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社会性需求内容的论述不多,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及产业化和工业化背景下新型农业建设的需要等方面。在现代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需求,涵盖农村物产、人力资源、农业收入、信息更新等方面,职业教育则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并且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新农村生活面貌的改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现代农业的发展需先进的生产工具、前端的科学技术、特色产业的挖掘以及成功的产品营销等,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熟练的操作能手。{22}

三、农村职业教育供需的基本特征

(一)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的特征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呈现出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多样化等特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民间行为、政府行为以及学校行为;农村职业教育供给内容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但农业类的内容所占比例大大高于非农业类的内容。{23}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渠道较为有限、供给内容不平衡以及有效供给不足。在供给渠道方面,政府行为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学校行为面临着强大的生存压力;民间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24}在供给内容方面,供给主体的性质与功能的差异使其提供的内容也存在显著的结构性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过多集中在农业技术领域,而对非农领域涉及较少;另一方面体现在侧重于前期的技术指导以及项目投入,而忽略了后期的技术保障、产品营销和项目经营管理等环节。{25}在供给的有效性方面,有效供给不足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总量短缺和质量不高两个方面。{26}

(二)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特征

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前景广阔,但潜力挖掘不足,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个体需求的多元化和趋利性趋势凸显,与之相比社会需求则具有较强的可规划性。

1.需求前景广阔,但潜力挖掘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但对其潜力的挖掘却明显不足。不论是宏观层次上的社会发展需求,抑或是微观层次上的农民个体需求,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受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这一巨大的需求潜力远远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27}

2.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地域性差异和个体性差异两个方面。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同时,有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在代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需求差异,如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弟对职业教育内容的需求有较大的差别,前者倾向于农业技术类需求,而后者则更希望学到非农转移性技能。此外,在需求的形式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有对职业技术学校的需求,也有对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短期技能培训、拜师学艺或者自学的需求。{28}

3.个体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凸显

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使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需求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两个方面。首先,需求内容包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涉及管理、经营、生态等方面,并且呈现出对非农类内容的需求高于农业类需求的新趋势;其次,需求逐渐具有不同层次性,既有对一般层次职业技术的需求,也有对较高层次技术与知识的需求。{29}

4.个体需求的趋利性

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自身生存与发展直接相关,具有明显的趋利性。就需求内容来看,农村居民对低成本、低风险、收入稳定的技能需求较高;就需求形式而论,农村居民对短期培训和实地观摩需求较大,而学校方式的职业教育需求不明显。{30}这是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的总体特征,也是农民经济困顿与风险意识的一种反映。{31}

5.社会需求具有可规划性

与个体需求的自主性相比,社会需求则具有较强的规划性。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计划者,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教育做出计划,可以通过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等途径合理引导社会需求。{32}

注释:

①谷小勇,陈遇春,朱宏斌.杨凌示范区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现状及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91-92.

②{17}{23}{30}李璐.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6,23,5-11,24.

{3}{24}朱礼龙,刘朝臣.农村职业教育供给问题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2):60-61.

{4}{8}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7-111,116.

{5}吴克明.教育供求新探[J].教育与经济,2001(3):53.

{6}陈宏军,江若尘.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系统分析与高等教育需求类型关系的诠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37.

{7}马永霞.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的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失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2):18.

{9}{10}{15}{25}{27}{29}{31}朱宏斌,陈遇春,刘彬让.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需求发展状况及其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5):51,53,51,53,52,52,52.

{11}王玉苗,孙志河.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15.

{12}周化明,袁鹏举,曾福生.中国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及其模式创新――基于制造和服务业1141个农民工的问卷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5.

{13}{19}张静.城乡统筹下新型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结构探讨――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177,178.

{14}张文君.高等职业教育个体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汕头:汕头大学,2008:113.

{16}{26}吴培乐.陕西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7.

{18}杜娟.当前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及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9):168.

{20}吴文浩.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J].北方经济,2006(9):78.

{21}刘芳.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23.

{22}叶玲,方小斌.新农村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7):60-61.

{28}姚延芹,张智敏.新农村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定位――基于武汉周边农村人口的个案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5):28-30.

{32}胡建琴.甘肃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分析[D]. 天津:天津大学,2003:18.

Re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y and Need for China's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Shuo1 WANG Yong-lian1 LI Shuang2

(1.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Chengdu Sichuan 611130,China;2.The Relevant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of Chengdu,Chengdu Sichuan 610000, China)

第8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业发展

一、齐齐哈尔市农村金融服务的概述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辖7区9县(市),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560万,其中农业人口350多万,占总人口的63%。齐齐哈尔市农村金融体系里有6个主要实体:人民银行、齐齐哈尔市政府、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投资机构、企业、个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农业欠发达地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距离相差甚远,农村金融状况令人担忧。虽然现阶段齐齐哈尔地区已经建立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多种金融体制形式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齐齐哈尔市金融市场中,各个主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关关联,人民银行作为智能性的金融机构起到了主导作用,齐齐哈尔市政府作为金融支撑的主体,对当地的农村金融提供政策支持,主要金融供给主体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投资机构,主要金融的需求主体有企业、组织和个人。

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及供给分析

目前齐齐哈尔市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中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是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还有邮政储蓄和一些村镇银行。对农村商业银行对农业机农业的贷款供给来看,供给力度不强,而且主要的供给力量是农村信用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户的贷款意愿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减少,但是农业和农户的贷款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从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发放和供给情况来看,供给对象为纯农业种养殖户、农村工商户、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其中重要的供给主体是农村的纯农业种养殖户和农村工商户,供给量明显增长不足。

三、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主体及需求分析

农户金融需求分析。农户是农村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金融需求主体,根据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可以将齐齐哈尔市的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型农户、维持型农户和富裕型农户三个类型。贫困型的农户,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收入来源单一并且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金融服务的需求比较强烈,但是资金来源不足,该类型的农户偏向于民间高利贷的方式获得资金,这种资金来源更会使得农户变的贫穷。维持型的农户,相对贫困型农户收入来源较为丰富,主要的来源是农作物种植收入和农业生产,其余的来源是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财产性收入,该类农户获得资金的渠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者农业银行等,在齐齐哈尔市约有一般以上农户属于该类型的农户,该类农户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求主体。富裕型的农户,该类农户主要依靠市场为依托和导向的群体,一般为养殖大户,或者是农业加工类的大户,该类农户通常具有较强的资金管理意识和资金运作能力,信用条件较好,能够很好的满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需求,一定程度上资金的来源相对广泛,也能够盘活自有资金,但是资金缺口也十分巨大。

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分析。农业产业化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派生出一大批农业生产相关的企业,与农户相比,农村企业主要是为了进行生产而产生的,其资金需求主要是生产需求。齐齐哈尔市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企业贷款所占比重较低,该市农村企业金融需求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存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在齐齐哈尔,农村的信用社、邮政储蓄和为数不多的商业银行都是吸收存款的大户,多数农村企业是通过这几个正规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户差不多,主要表现为对存款、贷款和汇兑的需求。第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农村信用社在资金供给能力上的不足,农村企业的正规金融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88.23%。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仅占24.41%,而63.82%的贷款则是由齐齐哈尔市当地的农业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另外,非正规金融渠道对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分析。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走在了金融服务的前面,只量因缺乏金融服务的配套与适应性业务创新,故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及其金融服务的杠杆效应还不明显。但这种信贷资金需求的满足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无承担主体。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响应城镇化的建设要求,使得齐齐哈尔市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大,未来3年将投入100亿元资金用于城中村改造,按政府30%的项目投资比例测算,资金缺口将为70亿元,每年政府将有25亿元左右的土地整理贷款需求。另外,在10万亩整理土地上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未来3年约有1000至1400亿元项目贷款的市场需求。

四、农村金融服务供需关系

齐齐哈尔市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实际上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停留在存款储蓄的层面上,还包括贷款、汇兑、理财、保险等方面的需求,只是农户的需求量低于城市居民对金融的需求量。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发生的频率较低,没有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生产条件的优化、收入的提高以及福利的改善等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加上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困难现象的普遍存在。然而,齐齐哈尔市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深层次原因非常明显,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投入总体保持增长势头,但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各个主体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出现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参考文献:

[1]张宇清.我国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织建构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第9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企业需求 大学生 就业 错位

[作者简介]马鑫民(1979- ),男,山东定陶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生工作部,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和管理工作;朱现磊(1983- ),男,山东枣庄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北京 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08-02

一、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供给现状

据教育部信息,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不容小视;海信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说,“海信集团收到2011届的毕业生10万份简历,但实际上最终签约的学生是八百多人,其实不是现在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合适的人”。面对受到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并一度成为社会焦点和热点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高校、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生本人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可面对近700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军,大学生就业市场仍然存在着许多企业招人难的尴尬境况,“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现象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错位影响因素分析

(一)基于大学生层面

1.就业观念更新迟缓,就业定位缺乏合理。在十几年前,作为名副其实“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等高学历群体,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他们的就业都比较理想,就业质量较高,就业待遇较好,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就业优越感比较明显。长期以来的这些社会现象会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一直偏高,自我感觉一直良好,这种思维的惯性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一直没有跟上社会环境和高学历群体就业市场发生变化的脚步,希望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个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较高的职位,从而导致就业观念更新迟缓,对自我认识不切实际,就业期望值较高,就业定位缺乏科学合理。

2.缺乏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国家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并有优惠政策给予毕业生各种保障。但是,多数大学毕业生选择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不愿意去西部、基层一线就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人数过剩,而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吸引不到人才。这种现象造成了就业地域性失衡,人才配置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失调。不想做“小事”,不愿从基层做起的心态一直存在。不可否认,利用自己所学干出一番事业也是他们为实现自身价值的美好愿望和远大理想,但是,他们没有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没有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长远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具备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

3.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人生职业生涯规划。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发展,眼前利益对于求职的每一名大学生来说都是要考虑的,但是人生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利用自己所学,实现自身价值需要充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目前,大学生求职心态浮躁,只关注刚刚入职的待遇、每月的薪水等,注重眼前利益,片面追求高待遇,对工作薪酬的期望值过高。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也日趋理性,“用得住人,才培养人”的理念越发明显。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缺乏合理的人生职业规划,目光短浅的思想和做法也导致了很多毕业生都盯住部分工作岗位,使得就业竞争激烈。

4.社会实践欠缺,就业能力不容乐观。不可否认,就业待遇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不能说因为你学历高就给你高待遇,而是你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给你的待遇是否能够匹配你的贡献。大学生要拿的高报酬跟他的劳动生产力、价值创造能力有关系。大学生心目中的高工资,其实就是要求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价值创造的能力。现实是当前大多数大学生社会实践欠缺,进入工作单位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上手,才能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高校是个灌输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一般都要求有实践经历或者工作经验,而这些经验的欠缺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

(二)企业层面

1.企业品牌效应不足,大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度较低。相对于知名度较高的央企、大型国企,其他企业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大学生对于不了解的求职单位总是心存顾虑,在根深蒂固的保守就业观念影响下,他们一般不会倾向于面向自己不熟悉的企业就业。即便是企业给出相对于央企等较高的待遇,大学生们普遍也愿意去“特有面子”的单位工作。而目前,部分企业没有进行自我品牌的推广,而只是在到处找人,跑遍了所有涵盖需求专业的高校。据调查,对于相对陌生或者没有听说有学兄学姐去工作的单位,毕业生总是不“感冒”,这样的现象势必造成企业招人难度加大,也会找不到优秀的合适的人才。

2.企业急功近利思想普遍存在,缺乏对员工培养长效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都在加大投入,希望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获取更大的利润。因此,企业不可避免地看重毕业生工作经验,希望一入职就能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所以,没有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的应届毕业生被拒之门外。但是,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可塑性、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强,发展潜力和空间比较大。现在有些企业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看到大学毕业生潜在的能力,影响长远的发展。

3.企业与高校合作力度不够,专业人才需求供给也出现偏差。企业只是在需要毕业生的时候才会去高校举办招聘会,才会去了解当年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有些用人单位所需的专业在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完全匹配,尤其是研究生专业。这充分说明了企业与高校沟通、交流方面出现了问题,企业不了解高校,不了解培养的大学生,而高校只是按照自己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在教书育人,二者合作的力度还比较有限,以至于出现供需矛盾。

4.企业招聘只求名牌,用人理念需理性务实。企业招聘追求“名牌高校”无可厚非,毕竟名牌高校在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所谓的人才是能够适应企业发展并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所学,能为企业创造更大利益和价值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人。举个例子,如果你需要一名采矿专业的毕业生,那你去煤炭类相关高校,而你偏要哈佛大学MBA的毕业生估计会出现问题。假如你需要航空制造专业的人,你跑去了煤炭类相关高校,那你又跑错了地方,只能无功而返。

三、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大学生人才供给共赢的举措

(一)大学生就业主动性要加强,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大学生培养方式和社会实践日益重视,今年教育部出台了理工类本科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25%,高职院校至少达到50%的新政策,使企业参与高校人才质量评定和培养过程。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符合人才成长的重要规律。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要局限于高校组织的下乡活动,主动参加校外的不分劳动岗位的有意义的活动都属于社会实践。大学生离开了校园,真正接触到了社会,接触更加广泛的社会群体,有利于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能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给自己科学合理定位;有利于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校企多方位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共谋人才发展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方共赢。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大部分局限于企业委托高校培养以及高职院校开展的工作。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合理配置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在普通本科院校统招学生中进行,只要有利于企业、高校和学生本人的探索性举措都可以尝试。企业和高校合作,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与学生签订培养与就业协议,基于合作企业岗位专业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高校进行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培养,企业负责课程见习、实习环节的考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派出有经验的专家进入课堂讲课,高校知名专家带领学生去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让理论很好地指导实践。

2.共建多种方式的人才培养基地,加深校企人才培养合作。全国政协委员、华旗资讯总裁冯军曾说:我觉得只有校企合作才能真正的两边都赢。校企双方可以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包括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模式。企业有条件接收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各类实习和实践,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高校和企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互惠互利的目的,为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支撑,为企业吸收更好的人才提供更好的便利条件。大学生通过见习环节对企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岗位有了新的认识,对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也能坚定大学生毕业投入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信念。

3.建立良好用人机制与品牌推广双管齐下举措,促进企业可持续战略发展。“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用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也是极为确切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做百年名企。这些目标的实现要靠人才的支撑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要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对于目前大学生频繁跳槽的现象,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发展平台、企业的用人机制等问题。要有自己的员工普遍具有高度认同感的企业文化,需要建立一套针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机制,给予大学生良好的上升空间和发展平台,给予他们充分施展自己能力的工作环境,给予企业能够承受的较好的待遇。企业的品牌推广对于企业提高知名度,更好地向大学生展示企业形象,招聘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解决好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供给错位问题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高素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起到重要的作用。做好供给与需求,需要企业从自身出发,基于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积极探索,努力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长效机制。大学生应根据现实,合理定位,转变就业观念,找到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理想职业。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需要国家政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大学生就业供给与需求、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4).

[2]黄士华.社会实践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3]郎静,张慧如,王敬良,等.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