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

第1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证券公司;风险管理

一、当前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有证券经纪、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兼并收购、基金管理和咨询,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上业务,如经纪业务风险、承销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和资产管理风险等。

1.治理结构缺陷导致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我国证券公司虽然大多已经改制成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但其实际运作中仍具有浓厚的国有企业色彩。证券公司高管人员主要由政府任命,许多公司对高管人员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高管人员存在拍脑袋决策的现象。部分公司高管人员的个人私利左右着公司的经营决策,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2.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形同虚设。证券公司一般都设有风险控制委员会,但在具体开展业务时,风险控制委员会难以真正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许多公司高管人员的行为凌驾于风险控制委员会之上,使得风险管理机构形成虚设。

3.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证券公司的风险产生于其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许多公司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时不够细化,没有对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实施严密控制。有的公司虽然有风险管理制度,但执行制度不严格,从而造成风险暴露。

4.风险管理手段落后。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主要依靠定性分析,凭经验进行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二、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不善造成的后果

1.行业连续3年出现整体性亏损,而且亏损额逐年扩大。2002年~2004年,证券公司已连续3年出现行业整体性亏损。2003年平均每家券商亏损为80万元;而2004年,平均每家券商亏损扩大为1200万元。

2.资产质量恶化。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近几年来,许多券商的资产质量争剧恶

化,如大鹏证券净资产为-40亿元,闽发证券净资产为-220亿元等。

3.多家券商被依法撤销。2002年以来,已先后有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鞍山证券、大连证券、富有证券、佳木斯证券、新华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被关闭或撤销。

三、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1.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国外证券公司认为,业务的风险不在于业务本身,而在于业务管理方式,违反纪律或是监管方式上出现失误最有可能引发风险。让每一个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根本。

2.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美国投资银行的风险管制结构一般是由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委员会、风险监视委员会、风险政策小组、业务单位、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公司各种管制委员会等组成,这些委员会或部门的职能分别介绍如下:(1)审计委员会一般全部由外部董事组成,由其授权风险监视委员会制定公司风险管理政策。(2)风险监视委员会一般由高级业务人员及风险控制经理组成,一般由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兼任该委员会的负责人。该委员会负责监视公司的风险并确保各业务部门严格执行识别、度量和监控与其业务相关的风险。(3)风险政策小组则是风险监视委员会的一个工作小组,一般由风险控制经理组成并由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兼任负责人。该小组审查和检讨各种风险相关的事项并向风险监视委员会汇报。(4)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为公司各项业务制定风险容忍度并批准公司重大风险管理决定,包括由风险监视委员会提交的有关重要风险政策的改变。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特别关注风险集中度和流动性问题。(5)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是一个专门负责公司风险管理流程的部门。该委员会的负责人一般直接向财务总监报告,并兼任风险监视委员会和风险政策小组的负责人,同时一般也是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的成员。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公司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委员会还要掌握公司各种投资组合资产的风险概况,并要开发出有关系统和风险工具来执行所有风险管理功能,该委员会一般由市场风险组、信用风险组、投资组合风险组和风险基础结构组等四个小组组成。

3.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美国证券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股权结构合理。股权结构决定治理结构,美国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以下特征:①证券公司的股权极为分散。②美国投资银行的股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③美国投资银行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内部持股。(2)董事会结构有利控制风险。美国证券公司的董事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占有重要位置且相对独立。②董事会下设各种委员会以协助其经营决策并行使监督职能。(3)对经理层的具有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美国证券公司对经理层的约束机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①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类似的调查稽核委员会,部分地代行监事会的审计监督职能。②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③外部市场对经理层具有很强的监督与制约作用。

4.有效的激励机制。一般来说,美国投资银行的激励机制具有以下特点:(1)激励机制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重点倾斜。美国投资银行对高管人员实行重点激励,给予他们极为丰厚的待遇。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董事长兼CEO总收入平均为1752.4万美元。(2)激励工具多元化。美国投资银行(如美林证券)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广泛采用了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和期限互不相同的多元化金融工具,并通过这些不同金融工具的组合运用以求达到最佳激励效果。(3)激励层次多样化。如美林证券根据员工不同职级、不同服务年限、不同工作的特点,采取了多种不同的奖励计划,使员工从进入公司到离退休、从年轻新手到资深专家都能享受不同的阶段性激励。

5.先进的数量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国外大型证券公司均设有全球性备用设施和资料系统计算在全球主要市场交易的营运风险,可以使公司对全球市场变动的情形作出迅速反应。有关部门也会利用特别报告控制营运风险,指出对帐情况及让本集团鉴定需要额外抵押品的情况。该部根据交易性质及风险类型设立相应的储备金,以应付营运失误。

四、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证券公司应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该监控到分支机构的管理、重要业务的管理等方面。

证券公司的不良资产很多都是分支机构违规操作或越权经营造成的,对分支机构实行授权经营,明确其业务范围,才能控制分支机构产生的风险。对营业部经理、财务主管、电脑主管重要职位,从人事组织上进行三权分离,直接对公司的总部负责,其任免、工资等与营业部全部脱钩。

在重要业务的管理方面,证券公司应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自营业务管理制度、证券承销及资产经营业务管理制度、经纪业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健全重要的管理制约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电脑通信系统管理制度、稽查审计制度等。

2.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业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监督管理。证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证券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资格审查,并力求不使之形式化。证券公司内部也该建立对高管人员行为和职责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独立董事、公司内审计机构对高管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功能。

3.提高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在风险管理中人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在大力倡导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监控机制的同时,强化员工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高员工的执业素质是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4.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在努力推动业务发展时,要控制好各项业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1)经纪业务的风险控制:要规避经纪业务的风险,就需要从佣金标准、客户数量和结构、交易量及其结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使之优化以创造最大利润,同时规避经纪风险。(2)证券承销业务的风险控制:随着证券发行中保荐人制度的实施,证券公司投行业务风险越来越大,证券公司要加强对企业的研究,对企业的前景、业绩、财务状况以及市场具体情况等作出综合判断。(3)自营业务的风险控制: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及证券公司制度的不完整性,使得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证券公司应调整投资理念,重新定位投资业务,加强自营业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同时应重视中短项目投资、组合投资、价值发现与价值再造,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避市场风险。(4)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严格按照《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在条件不成熟时,宁愿该项业务发展慢一点,也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5.设立专门风险管理机构,并使其有效运转。风险管理委员会需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流程,一般包括:(1)成立一个正式的风险管理组织,此组织能确定风险监管流程;(2)审计委员会(向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整体风险监管流程进行定期的审核;(3)确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由定量分析工具来支持;(4)公司最高管理决策层明确规定风险容忍程度,并且定期进行检讨以确保公司的风险承受与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以及现在和预期的市场条件相一致;(5)在职责和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保持业务、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6.尽快应用数学模型等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应当运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形成组织严密并能适时对风险进行监控的综合风险管理和控制模型。如借鉴证监会国际组织“资本充足率”的框架和计量与管理风险的VaR(Value—at—Risk)模型,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南凤兰.中国证券公司风险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

第2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供电公司管理中的关键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供电公司的收益情况。很多供电公司都面临着财务管理水平的短板,经过系列的分析,得知有很多因素都制约着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大部分都是供电公司自身的原因。以下为供电公司自身制约财务管理水平发展的因素。

1.1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供电公司的经营者没有很深入和全面地认识财务管理观念。

很多经营者都认为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就是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对财务管理理念的不重视,严重地导致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普遍的情况是,部分供电公司经营者将公司的收入增长情况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忽视对财务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中目标不正确,必然也会制约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1.2实施财务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利用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进行推动,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对于从业于财务管理的人员,需要有很高的专业要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然而在大部分供电公司中,财务管理人员专业道德低下是普遍的现状,很多供电公司管理者都把财务管理认为是记账、出纳等工作,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财务管理进行更新和提升。供电公司财务管理相关的人才在如今是很短缺的,因此财务管理的人才需求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3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完善的制度来进行,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无法对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进行保障。

供电公司财务管理现有的制度依据不能满足公司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导致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中各种新问题的出现。财务管理中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么管理者只能凭借着直接的主观想法来对问题进行处理,使财务管理的主观性大大增加,给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带来不利的影响。

1.4大部分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法都还停留在粗放管理的阶段,但现有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

如今在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中,都是进行事后管理,在之前并没有对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测,造成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财务管理的对象也不断增多,要求财务管理方法也要不断地更新和提升。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在现阶段中,主要是依据自己主观想法来对问题进行判断,对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供电公司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财务管理水平。国内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逐渐地突显,将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已经是供电公司发展中的当务之急。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2.1供电公司经营者对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够,应该尽快加强对财务管理意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供电公司经营者,在加强自己对财务管理的意识中,还要在公司中组织专门的培训,对供电公司的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改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通过对观念的改变,将改变再利用到财务的实际管理中去。供电公司中的资金支付并不复杂,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供电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将资金的利用扩展到最大限度。供电公司经营者需要对财务管理的内涵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形成成本和投资意识,为供电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

2.2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急需对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①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人员招聘中,需要进行公开的招聘,结合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以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要求进行严格的选拔,选拔之后,再进行一些专业的岗前培训,让应聘人员了解到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实际工作,最后进行相关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录用。②对供电公司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素养。结合供电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强现有员工的培训具有很大的意义。

2.3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中完善的体制是实施的必要条件,供电公司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

在确保供电公司财务管理能够顺利开展的条件下,制定出完善的管理体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在科学工作分析上,对财务管理的工作岗位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岗位的职责,建立出具有针对性的制度。②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中需要收集工作者的建议,与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将财务管理人员对制度的抵触心理降低。③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构建中要具有前瞻性,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避免新的问题相继出现。

2.4供电公司可以利用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的方法,来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方法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其最关键就是企业是否能够适合。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准确的预算和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事后核算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供电公司应该在财务管理中,构建核算、预算和考核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机制,对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编制、调整、控制和考核的工作流程进行完善,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监控,对财务管理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预测。

3结语

第3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风险 财务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集团公司及其成员企业规模都在不断扩大,经营区域更加分散,整体上面临着更多、更大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必须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才能实现对成员企业的有效财务控制。

一、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概述

1.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含义。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是指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通过制定财务制度和财务目标,采取一定的方式对成员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约束、检查或纠偏,以确实保证集团公司各项财务目标的实现,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有机统一。

2.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重要性。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进行有效财务控制,与集团公司的持续经营、发展壮大至关重要。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保证集团公司制定的各项战略决策顺利实施和内部财务目标的协调一致,从而实现集团的整合协同效益,促使集团的资源优化配置,防范集团的经营和财务风险,最终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传统财务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式落后,财务信息滞后、失真。集团公司如未应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而各成员企业的分散性又较大,必然使集团公司无法实施对成员企业及时有效的监督、控制。成员企业会计财务信息往往滞后,甚至失真,造成与集团公司财务脱节,更谈不上实时财务控制,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由于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受成员企业的行政领导,在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中往往无法保持应有的原则性和独立性。这种失真的财务信息会影响到集团公司整体的经营决策,为集团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留下后患。

2.预算体系不健全,制度流于形式。有些集团公司尚未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些集团公司虽有预算管理体系,但预算目标的制定不切实际,财务预算指标的制定不科学,缺少严密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并受人为因素困扰严重,预算执行缺乏可行性和准确性,不能形成对成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刚性约束,也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严格监控,预算执行控制相对薄弱,预算往往流于形式,预算管理未能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资金管理散乱,使用效率低下。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与成员企业资金分散占用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很多集团公司试图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但成员企业都希望自己拥有的资金越多越好。集团公司因缺乏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无法协调解决成员企业资金沉淀与缺少之间的矛盾,致使集团公司银行借款余额高涨,财务费用有增无减,整个集团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4.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激励机制。有些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缺失,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或虽有审计部门,但管理体制上缺少相对的独立性、权威性,从而影响到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影响内部审计职能的正常发挥(陈秋金,2004)。此外,集团公司内部的考核激励机制也不完善,有些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经营者有考核激励机制,但缺少对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考核激励机制,不能有效调动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财务控制的建议

1.应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集团公司应顺应技术发展大潮,及时地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集团内部统一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集团公司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使得集团公司总部能够实现对成员企业的实时跟踪、监督、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实现动态的财务管理,从而将集团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降至最低,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

2.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从管理范围看,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主要的关注点应在于对效益及现金流量的管理控制。从管理力度看,应将预算作为集团实施监督与控制、考核与审计的基本依据,提高预算的准确度和可行性,从而便于将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加大对成员企业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控,不断调整执行偏差,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并且预算管理结果必须与绩效考核挂钩。从具体工作内容上看,集团公司应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将集团公司的一切业务活动都纳入预算控制体系,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既考虑成员企业的利益,又符合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决策。

3.建立资金的集中管理控制。资金管理是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保证资金供给才能为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提供足够的财务支持。资金的集中管理,即将各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到集团公司进行管理,既能增强集团公司的经济实力,扩大集团公司在社会上的影响,保障整体的对外信用,同时也能使得集团公司更易从外部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为集团公司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参股投资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资金的集中管理还可以使集团公司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成员企业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项目进行资金支持,以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4.明确授权任免制度。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授权任免制度,是集团公司实现对成员企业财务控制的重要组织措施。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作为集团公司财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受制于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的领导。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对成员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应有任免(建议)权和考核、激励权,从而有效规范和约束各成员企业的财务行为。应制定对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具体岗位职责及相关权限等规定,确保集团统一制定的财务决策、会计政策、各项制度等得到有效和完整的实施。同时应加强对成员企业财务工作的业务指导,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降低财务信息不对称程度,确保成员企业的财务行为始终服从于集团公司的整体目标。

5.建立激励考核机制。财务负责人的任免必须与薪酬制度、业绩考评制度紧密挂钩,切实建立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使集团公司的整体运作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必须注意保护成员企业经营者和财务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采取将薪酬计划与执行财务控制结果挂钩等各种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具体工作的制定,应当突出对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的内容,把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所下达的整体经营目标、预算约束等内容与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薪酬利益相联系,形成奖罚分明的业绩考评制度(苗艳,2003),并定量化、明确化和责任化,以便于执行和考核。在监督和考核上,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和内审部门应从不同的角度,针对成员企业执行财经纪律、财务收支、财务管理活动和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对成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薪酬确定和具体奖励发放的依据。

6.加强集团内部监督机制。由于集团公司管理链长,管理层次多,集团财务监控的难度大,因此,要充分发挥集团内部审计的作用,对财务管控制度和执行进行再监控。经常性的内部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他控制方法的实施,并对成员企业管理层的违法乱纪行为有一定的震慑力。

7.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集团公司实施有效财务控制管理的基础。未来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复合型人才的竞争。因此,应经常性地对集团公司及其成员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知识更新培训,有针对性地使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以应对新形势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吕海林.浅谈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J].太原:经济师,2011(1).

[2] 李岗生.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对策研究[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0(35).

[3] 袁晓霞.浅谈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改进与创新[J].北京:财经界,2012(1).

[4] 王宁,张晗.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J].北京:中国证券期货,2011(3).

第4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物业公司;物业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人才管理制度

引言

物业公司隶属房地产行业旗下的企业,其发展具有明显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特征,属于时下新兴的朝阳企业。服务是该行业的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发展特征。我国物业公司介于我国城市房地产的综合开发和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背景下,通过实行住宅商品化发展管理应运而生的。我国物业公司的发展具有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气息。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不断新兴和发展起来,物业公司也在中华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并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物业公司的运行与发展,会计在其经济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物业公司的发展大计,因为物业公司的会计等方面的财务管理直接影响到物业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公司财务管理中如果能够做到科学化管理,会计核算工作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能够简化会计核算工作,而且还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物业公司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文章将针对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及财务处理方式进行剖析,旨在提高物业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

一、现阶段我国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

新时期发展视域下,我国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当下发展不明显。物业管理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服务性经济发展行业,其发展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它不等同于其它服务行业,它具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对于物业公司本身的发展特点来说,其发展要求必须加强该公司的会计核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确保物业公司在经济发展中具备高效性、安全性和准确性。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物业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又是企业经济发展和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业公司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当前,不少物业公司员工主要是直接从原企业的一些行政总务部门以及内退返聘人员,加之还有不少员工还是一些企业竞争上岗失败的富余人员通过关系走后门手段而成为物业公司的管理骨干员工。介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大多数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平均年龄偏大和文化水平偏低的发展状态。在工作综合能力评定方面,有待提高。然而,就算是财务人员的组成队伍,大多是原来公司的一些老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高素质的文化水平。对企业财务管理认知程度不得而知,即便是财务人员也多是没有经过财会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学习的“半路出家”人员,仅能应付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他们做好财务管理的确勉为其难。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需要规范。物业公司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基础工作的主体是企业的客户和职工。由于物业公司的客户大多是个体私营者,与公司发生的业务,不愿签署合同或协议、提供合规票据。这既不符合财务规范化管理要求,又从反面耳濡目染地影响到职工,使他们对不规范的做法习以为常,而对正常的财务管理反而感到不适,认为是财务人员有意制造麻烦。这既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进行,也阻碍和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当前我国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偏低导致会计核算失真

就如上面一节所述,现阶段不少物业公司员工质量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频频出现,没有严格的员工准入制度和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制约,给物业公司员工滥竽充数式的经验工作以发展契机。会计核算是一项系统的艰巨而复杂的审计方面的工作,没有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很难胜任的。然而,现阶段我国不少物业公司的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职业道德素质能力有待加强。例如,某物业公司在一年度核算中因会计做账不谨慎,出现死账和漏账情况,导致整个会计核算过程无法正常进行,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于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偏差,导致财务管理不严,拉帮结伙贪污现象严重,给公司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的松散性导致公司财务混乱

松散的财务管理促使公司财务混乱。受到传统的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公司传统人事管理方式的制约,当前我国物业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当下松散的财务管理方式,给物业公司一些一直觊觎公司资金的不法人员更多进行违法行经的机会。比如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与会计人员相互串通,故意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账目等等,致使公司财务出现混乱。

不严格的财务管理方式,给财务管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纠结不清,制度界限和权责不明导致公司财务管理一片混乱,相关部门和相关管理成为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替罪羊。

(三)物业公司人才管理和人才引进方面存在问题

物业公司人才方面的管理一直是该类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如何解决好物业公司人才引进成为物业公司高层们共同关注又很难解决的问题。物业公司是现行企业中的朝阳企业,谁不想往里头钻。众人的觊觎和公司在人才引进的松散性成为物业公司优秀人才引进的障碍。而作为物业公司肥肉部门的财务管理部门,更是大家眼红的关键部门。由此,财务管理部门的人才引进方式往往是关系式引进方式,或者是一些老员工拉关系直接进入财务管理部门,这为企业人才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从而导致人事管理和企业发展根基不牢。

三、加强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优化管理措施

(一)严格会计从业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准入制度

物业公司会计从业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准入制度无小事,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引进不当,很可能导致整个公司的发展受到影响。所以必须严格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准入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公司员工聘任的关系化发展毒瘤,澄清公司发展的污垢,净化公司发展的环境,为公司经济和核心发展方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方面的优化管理

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直接关系到物业公司的发展,它是物业公司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有效反映公司经济的发展状况,从而为公司管理层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研究数据和进一步调控物业公司的发展方向。会计核算以后的数据的真实度与公司经济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并为公司高层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方向的有效调整提供坚实可靠的资料。会计核算何其重要,不可能在只言片语中说得清楚的,故而,优化会计核算的管理,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是物业公司应该关注的课题之一。

财务方面应优化管理部门结构,严格控制财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从严处理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杜绝无制度无责任下的私人财务关系,做到权责分明,同时并划清各部门的权责界限,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财务管理中的每一细节。

(三)革新人才管理制度,加强公司员工绩效管理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根据,尤其是管理方面的人才,直接关系到公司发展的根本大计。革新公司人才管理制度,实现任人唯贤,杜绝任人唯亲的人才引进歪风。可以通过公平公正的人才引进方式,真正做到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人才的优化发展。同时,在长期的发展中,公司应通过高效率的员工绩效管理方式,鼓励优秀人才发展,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发展中相互依承、共同促进。辩证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优化物业公司人才管理结构,实现物业公司全新的变革式的发展管理。只有从人才引进和员工素质方面优化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财务蛀虫的出现,净化物业公司发展环境,才能更有机会提高物业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促使物业公司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湖南省国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左溆;物业管理:烫手还是抢手[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1期

[2]谢晖;论物业公司集团化管控模式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7期

[3]杨丽萍;论克拉玛依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4]王卫国;李光杰;;20年历程 怡海与你同行——怡海物业20年发展纪实[J];中国物业管理;2011年07期

[5]田爱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6期

[6]张丽萍;浅议物业公司内部控制规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4期

第5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投资担保公司;问题;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113-02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规范民间借贷市场,2009―2010年河南省批准设立了一大批投资担保公司,使得投资担保公司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达到1 6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1]。较低的门槛和数量的激增,使得投资担保市场出现了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具有经营和风控能力的专业人才、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超额担保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规范和纠正。

一、河南省投资担保行业发展x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组织架构不合理。从河南省投资担保行业目前的组织架构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少项目评审委员会;二是没有内部审计部门;三是副总经理或关键部门副经理空缺。这些问题致使公司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合理,横向协调和制衡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管理混乱。

2.公司管理制度不健全。调查发现,不少公司在担保业务管理制度、代偿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有些公司的制度生搬硬套,与公司发展的具体情况不相适应;有的制度不够完善,有待补充;有的制度条款简单,有待细化;有的条款不够明确,不便于执行;还有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3.公司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投资担保公司的业务涉及的资金量大,从项目调查、筛选、确定到保后监管整个过程的风险控制都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担保公司财务部的上级直接是总经理,缺少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难以形成有效的权责层次;财务经理的职权过度,岗位职责与其他职能部门严重交叉,造成公司管理混乱。还有些公司账目混乱,财务账单填制不规范,账单保管不善。这些现象对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埋藏了隐患。

4.公司风险控制有待加强。河南省投资担保公司在风险控制环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风险控制部形同虚设,人员少,专业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甚至对担保行业不够了解;二是在开展担保业务时,对担保申请人的尽职调查不到位;三是担保项目审批程序不规范;四是对被担保人的监控不力;五是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风险控制工作不专业,担保业务流程不规范;六是财务管理在风险控制环节仅仅是摸索工作,缺少理论和制度支持。

5.公司项目管理有待规范。在项目管理方面,首先是项目调查不够深入,项目考察结果没有形成书面的项目调查报告,仅以口头形式向总经理和董事长汇报;其次是没有正式的项目评审委员会,项目评审没有严格的评审流程和书面材料,多是开会讨论,最终是否向借款人提供担保仅有董事长或总经理等个别人决定。

6.公司内部审计欠缺。调查发现,大部分担保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岗位缺失,尚未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凭证、报表的审核仅由财务经理负责;而财务经理往往负责的事项较多,复核工作做得又不够仔细,所以内部审计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风险分析

1.组织架构不合理,影响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适宜、高效的组织架构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的能量,使组织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就难以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会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公司的重大业务经营简单地由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等少数人拍板决定,难免会出现人情担保、关系担保等违规操作;总经理等上层管理着忙于具体事务,分散了其对企业宏观战略的管理和部署。

2.管理制度不健全,影响公司规范稳健发展。管理制度是公司股东、经营者为确保公司稳健发展、顺利达到预期经营目标所必须采取的管理手段。因此,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不仅要有,还要与公司发展背景、发展目标和管理机制相适应。公司管理不能依靠少数人的行为或意志,应当遵循制度建设的原则,通过管理制度规范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行为。以财务管理制度为例,有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每个财务人员就能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号入座,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没有适宜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每天都需要等待上级的安排和指示去工作,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财务管理不规范,无法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财务管理混乱,缺乏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就不能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更不能从财务专业的角度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7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2]。而河南省不少投资担保公司将财务档案管理交予出纳负责,这样就可能发生同一名员工在履行多项职责时发生舞弊或者错误。不相容职责分离一方面可以降低公司内部的舞弊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发现非故意造成的人为错误,明确有效的岗位分工是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准确的有力保证。

4.风险控制环节薄弱,易让公司陷入经营困境。对投资担保公司来说,当担保对象没有能力履行还款义务时,担保公司就要代为履行。因此,控制代偿率对担保公司来说尤为关键。目前,河南省担保公司普遍缺乏专业的风险控制人才,风险控制环节非常薄弱。以某投资担保公司为例,公司风险控制部只有两名员工,其中一名还处于长期休假状态,另一名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素质不高。这种人员配置状况,一方面使得员工的担子很重,增加了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削弱了公司的再学习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使得业务开展效率不高,难以提升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

5.项目管理不规范,违规作业难以避免。公司项目管理不规范,就难以避免在作业过程中违规操作,出现人情担保或关系担保,最后导致公司蒙受损失。这种损失不仅会削弱公司的资金实力,进而影响履约能力,还会给担保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

6.内部审计缺失,加大企业管理风险。内部审计缺失,就会使得企业无法及时了解经营中的高风险所在,无法辨别和评估重大风险,无法通过查错纠弊、揭露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控制薄弱环节、揭示风险概率较大的关键控制点等活动,提出改进建议,达到企业的自我制约、自我改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内部审计缺失,也就无法找出管理上的问题,无法与被审计对象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实际及潜在影响,无法挖掘管理潜力,无法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合理配置。

三、促进河南省投资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公司组织架构。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结合河南省投资担保公司组织架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各管理层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程,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建议做如下改进:(1)设置主管财务部的副总经理。避免繁杂的财务信息过多地消耗总经理的精力,副总经理可以在职责权力范围内做出决策意见,并将过滤后的财务信息反馈给总经理,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为总经理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设置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董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对公司的重大项目进行集体评审,避免在担保过程中出现人情担保或关系担保等违规操作。(3)设置审计部。充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公司各项业务和财务行为,揭示公司经营管理薄弱环节;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维护公司的合法经济权益;监控公司财产安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2.完善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公司的规范化管理水平直接体现在制度建设上。制度的编制、修订完善和执行三个环节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是提高公司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各家公司应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出适合公司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

3.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改变公司管理混乱、权责不清的现状,首先要求公司负责人改变用人习惯,用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其次,组织财务部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财务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岗位职责,强化制度落地执行。财务经理应该站在财务管理者的高度,按照《财务经理岗位职责》重整工作思路,做好财务预算、分析和预警,为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设性意见,统筹安排资金管理和调配工作等。

4.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担保公司需要具有更高的智慧和能力制定出独立于银行系统的、符合担保公司业务特质的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并且熟练掌握风险控制实务操作技能,将风险控制意识贯穿于整个担保业务流程。(1)对担保对象进行尽职调查。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非财务状况,弄清企业的贷款用途、担保额度、担保期限以及还款方式和还款来源,确定合适的反担保措施,重点考虑反担保物的变现能力和第三方担保人的综合实力。(2)项目评审。明确规定项目评审程序及议事规程,根据项目评审委员会对项目风险把握的程度,确定是否开展担保项目。(3)保后跟踪。制定并落实保后跟踪制度,跟踪企业贷款使用情况,贷款用途是否发生改变,贷款前后经营、财务、反担保情况是否发生变化,还款资金筹备情况,还款意愿情况等,每次检查后填写保后跟踪记录表,对发现的问题查清原因,提出整改意见。

5.完善内部审计。投资担保行业的风险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这就需要有一个超然、独立的组织机构予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超然地位以及独立评估和监督的特殊职能,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建议河南省担保公司组建审计部,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制定内部审计岗位职责,开展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合同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等工作,并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6.重视员工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金融和财会领域的知识日新月异,因此担保公司应重视员工继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担保政策法规、担保会计实务、担保项目尽职调查方法、评审程序、保后跟踪、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控制措施等,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http:///link?url=Rx6EVk3k_qx-0rZaOKYe4wBXma_7u-c-Q24WBrX7XHGnn7oYITdToGS9707k6QNJ

第6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供电公司 集中 财务管理 问题及策略

供电公司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制度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让供电公司的财务工作能够更加井然有序的开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供电公司中,集中财务管理体制能够让财务管理成为一个整体,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的分散缺陷,更好的满足公司发展需求。在社会快速进步的今日,供电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制度在开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组织结构问题

目前,供电公司大多会采取金字塔式组织结构进行集中型财务管理,构建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在集中功能方面起到了很大效用,但是在控制财务风险方面却有较大缺陷。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会间接造成管理效率降低现象,对供电行业市场中的信息不能及时做到及时反馈,进而造成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用。

(二)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制度问题

当供电公司采用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后,虽然在管理制度中存在明确的监督条文,但是供电公司领导对于财务会计业务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监督难度增大,大多数时候供电公司的监督条文成为了表面条文,不能实现其真正的监督价值。除此之外,在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造成财务与会计业务出现分离状态,供电公司将关注目光都集中于财务管理工作中,而忽略了会计业务的重要性,造成了供电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下降。

(三)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中的财务预算问题

在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中,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策略较为单一。供电公司的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姿态,但财务预算工作仍然秉持着传统的计算方式,导致现存的财务预算方法无法满足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需要,导致供电公司的财务预算与公司的发展方向产生一定偏差,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有所降低。

(四)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中人员管理问题

当供电公司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制度后,没有重视财务管理人员观念的培养。供电公司中财务管理人员仍旧保持传统的管理观念,没有先进的管理知识,导致管理质量明显下降。同时,在财务人员管理方面没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导致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倦怠思想,进而降低了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水平,不利于供电公司的运营与发展。

二、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在供电公司内部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业务制度、财务监督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管理制度。在供电公司运营过程中,财务集中型管理措施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过程。在财务集中管理过程中,必须设立有效的监督制度。财务部门掌管着供电公司的经济命脉,关于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向、投资方向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供电公司必须了解到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业务,进行有效监督,避免将监督制度置于制度表面,而无法实现其真正价值。在构建财务集中管理相关制度时,应该根据科学、合理理论以及供电公司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建立,不能盲目跟从,应当具有一定针对性,才能确保财务集中管理制度顺利开展。

(二)增强对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财务预算管理

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应当根据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特点,根据公司的实际变化开展预算工作。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供电公司而言十分重要,应当根据供电公司内部具体需求让财务预算更加准确与合理。除此之外,在对供电公司的工作进行财务预算时,应当记录公司的实际支出与收入,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才能提升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中财务预算工作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

供电公司想要真正实现财务集中管理的效用,推动公司发展,提升公司竞争力。不仅需要完善的财务集中管理制度,更需要一批优秀的财务管理里人员。在选择财务管理人员时,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的重视。财务集中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财务专业知识,还应当了解集中型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对于已经在岗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言,供电公司应当定期开展财务管理培训。社会在不断进步,管理知识也一样在进步。若不及时进行学习,会导致财务管理人员逐渐落后,降低管理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供电公司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是供电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集中管理人员素质以及财务集中管理组织结构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问题,只有供电公司加深对问题的分析,思索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在供电公司中采用财务集中管理制度能够推动供电公司发展,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保障公司利益。

参考文献:

[1]张金强.关于县级供电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探讨[J].会计师,2013,02(14):40-42

[2]陈慧.探究供电公司集体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16):215-216

第7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管理

高校为了理顺校办企业体制,按教育部要求重新确立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学校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对外投资经营管理职责,公司下属校办企业业务范围主要为服务类和科技成果转化类,服务类企业包括印刷厂、学生实习工厂、技术咨询公司等,科技成果转化类包括各种科技开发企业等。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按照《公司法》设立,由高校出资,实行企业化管理,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但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上仍然受制或依附于高校,如果不对这三方面问题进行梳理和规范,势必影响公司经营决策,妨碍公司健康发展。

一、人事管理

在高校管理体制中,资产经营公司通常作为学校二级单位进行管理,其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一般由学校领导和公司负责人、人事、资产、科研、财务、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权实质上由学校行政人员行使,这些行政人员由于对公司情况不熟悉和经营业务不了解,导致决策的专业程度不高;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执行学校组织部门中层干部选聘程序,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各种待遇,人事关系仍在学校,性质仍为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薪酬执行学校处级领导干部标准甚至由学校发放,年度履职情况由学校组织和人事部门进行考核;公司年度目标任务由学校目标管理部门制定和考核,目标管理部门不了解公司经营业务情况,制定的目标任务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要么目标过高公司无法完成,要么目标过低致使国有资产不能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考核结果也就不一定客观公正。这种人事管理体制势必影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独立开展工作,不利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高校应规范资产经营公司人事管理,明确学校与资产经营公司的委托关系,改革资产经营公司人事管理体制。可考虑在董事会增加业务经营和科研人员,探索建立公司负责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任免和薪酬与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其绩效目标进行评估,制定专门针对公司的绩效目标管理和考核办法,促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潜能,推动公司顺利发展。

二、资产管理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资产大多属于学校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很多高校为了避交或少交“非转经”资产占用费,或者做大学校资产,在资产经营公司成立时,未对“非转经”资产进行清理以及产权确认,公司资产仍在学校资产账上反映;有形资产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公司新增资产的采购、管理和处置也由学校资产采购和管理部门负责;在有形资产中,房屋坐落在校内,比较分散,有的可能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用房在一起,仪器设备等资产可能既用于科研又用于经营,无法明确划分产权;无形资产包括科研成果、专利等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由公司负责管理和维护的各种业务资质没有进行评估,价值无法确认;学校对公司资产行使了很多管理职能,价值无法确认。这些做法导致公司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不利于公司资产的规范管理,学校也无法准确计算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数额。高校应高度重视公司资产管理,一是对学校经营性资产进行清理,从实质上划转到资产经营公司,并进行产权确认;二是对经营性资产进行规范管理,按照企业资产管理办法,建账建卡,计提折旧,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通过规范确保学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三、财务管理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按照公司章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由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和经营“双轨制”职能的特殊性,其财务管理存在如下问题:1.高校为了防范公司财务和税务风险,通常委派一名总会计师或者财务人员到公司指导、监督和参与公司财务工作,这种做法对规范公司财务管理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来自高校,公司财务管理和监督必不可少地会引入事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模式,制度建立和会计核算参照事业财务执行,一是费用标准的制定可能参照高校标准,如有关差旅费、通讯费和交通费的标准制定。二是收入确认可能既采用收付实现制、又采用权责发生制。三是预算采用事业单位收支模式,缺乏完善的收入成本预算制度及分析制度等;四是投资由学校行政决策,投资论证不够充分、投资风险评估和控制不够,投资效果不够理想。2.由于前述公司人事关系不明、资产产权不分导致公司无法进行全成本核算,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3.由于历史原因,公司下属企业负责人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财务管理质量不高,项目业务及合同台账不够完整,长期往来挂账较多,下属企业之间互相投资,但投资方与被投资方账账不符等。4.由于公司下属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和科研人员的关系与学校未完全脱钩,既负责公司经营,又进行科研活动,科研人员将项目收入纳入企业,而将经营成本由学校科研项目承担,导致企业虚增利润等。这些问题导致公司财务信息不能准确和完整地反映公司管理和经营成果,不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高校应加强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一是提高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树立企业财务理念,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二是建立建全公司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三是加强公司下属科研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将其科研收入和成本全部纳入科研企业,按项目进行核算,以完整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四、结论

高校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资产经营公司规范管理,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工作,重点要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进行规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企业创新,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蒋敬东《加强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若干建议》,经济研究导刊 2009.22

第8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主体利益的分离,逐步形成了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和众多的子公司共同组成,母公司通过产权控制各个子公司,使其经营管理符合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目标,最终促进企业集团经济的增长。加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管理,建立卓有成效的财务管理与控制体系,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财务管理与控制体系、财务制度控制体系、财务目标控制体系、财务信息控制体系。本文通过分析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的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财务管理与控制机制不健全,“多级法人”的出现导致资金流失等财务管理问题,建立和完善了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与控制机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企业集团在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保持企业集团的竞争优势,最终促进企业集团的迅猛发展。

一、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和众多的子公司共同组成的,母子公司虽各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但母公司通过产权控制各子公司,使其经营管理符合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目标。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之一,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资产、资本、产品、技术等作为联结纽带,由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并在某种程度上受核心企业影响的多个企业联合组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的经济组织。它一般是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的法人联合实体,即通常所谓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这种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本着“投资——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持续发展。

(一)财务管理与控制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众多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联合体。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与控制是基于母子公司间的产权和资本纽带关系,为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约束、检查或纠偏为手段而形成的若干要素的有机结合。它是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核心,也是在出资者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从机制角度分析,财务控制系统的目标是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制一个企业的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应致力于将企业资源加以整合、优化,使资源消费最小而其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价值最大,从而达到集团公司对其所属子公司能在经济效益上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最终目标。

(二)财务管理体制

财务的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加强对子公司财务控制和监督管理,建立卓有成效的财务管理与控制体系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有效的财务管理与控制体系可概括为四方面的内容:财务人员管理与控制体系;财务制度控制体系;财务目标控制体系和财务信息控制体系。

二、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与控制的现实问题

我国的企业集团处于逐步发展阶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益,以满足企业竞争的需要,满足经营者业绩的需要,满足投资者回归的需要;防范风险,以降低“沉没成本”,保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的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财务管理治理机制不健全、“多级法人”等财务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集团经济的迅猛发展。

(一)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治理机制不健全

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要求不严格,致使子公司财务人员的行为很不规范,违规违法行为相当严重。2006年上半年,财政部组织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企业执行新《会计法》执法大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活动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究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的各子公司正处于传统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时期,属于改革完善阶段,尚未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致使财务人员执法和监督无标准、无法规、常常受制于领导个人意志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诸如盲目投资、随意挪用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效益的提高。相对来说,企业集团各子公司素质参差不齐的财会人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及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成为企业集团对子公司加强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缺乏统一的财务预算

集团公司中有的子公司虽有自己的财务预算,但没有与企业集团的全面财务预算相协调、相匹配,没有体现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经过改制重组而产生的子公司,其经营者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站在各自子公司的立场上去经营管理,追求其效益最大化,实现其经营业绩乃至个人利益。这样就架空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实际控制,使股东大会丧失了应有的权力,导致董事滥用职权、操纵公司事务的局面出现。

(三)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出现“多级法人”

“多级法人”的存在是导致资产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效益良好的孙公司没有向子公司分配股权收益或者分配比例非常少。二是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情况因地域不同而产生了明显不同的经济效益。三是子公司对经营效益不好的孙公司的资产处理持消极态度,有的经理为其他公司及其法人股东作担保。某公司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指使本公司或者控股公司为另一家民营公司做担保,这实际上已违反了《担保法》第60条的规定,但因法律没有明确,在现实中就无法对如何规避法律的行为进行惩罚。

三、完善对子公司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笔者认为,应通过认真地分析问题,寻找合法且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使各子公司局部利益与企业集团的全局利益协调一致,保证集团公司这一新型的企业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大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财务管理规章与制度。子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是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到位和规范不到位,其根源是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和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要做到财务活动规范,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高质量,就必须从根本上、制度上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应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制度,真正做到依法理财,按章办事。对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符合上岗资格的无证人员一律不得上岗,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完备的人员备案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各子公司解决人员少、特别是优秀财务人员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各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从集团的整体利益方面考虑也有利于加强对各子公司的监控与管理,促进其真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各项财务指标执行情况的评价体系,使考核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和科学化。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种管理方法。一方面企业集团需要预算来进行控制,集团总部通过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分项预算和总预算来明晰各自的权限空间和责任区域,细化落实集团总部的财务目标,对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预算更适合于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细心组织。预算的编制要以企业的方针、目标、利润为前提,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进行编制,并且预算的编制须有重点,不同的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重点。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企业集团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确集团母公司及子公司各自的责权利,实现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各子公司编制适合自己实际经营情况和与集团全面预算协调一致的财务预算,将使集团的全面预算落到实处、行到实处。集团公司应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的编制、汇总、平衡、审定及组织实施与调整。在编制预算时,一般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即:首先由集团公司根据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提出预算目标,并将其分解下发到各子公司;各子公司结合自身情况,编制各自的预算草案上报;最后由预算委员会对各子公司的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和审核,经综合平衡后下发到各子公司予以执行。当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方能保证预算目标的真正落实。

(三)建立财务检查和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集团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其主要职责为对集团董事会负责,对各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和财务活动予以监督检查,保证各子公司财务活动的规范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同时,在年度末,集团公司应统一聘请外部的注册会计师对各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予以审计,以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促进各子公司依法经营、规范运作,提高其经济效益。审计在集团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监督子公司经营规范化和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可靠性考虑,集团公司还必须对子公司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通过自查、重点抽查、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财务检查和内部审计的结果都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是对经营者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也是集团公司一个有效的、重要的制约和监控手段。

(四)改革“多级法人制”模式

第9篇:公司业务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证券公司 问题 原因 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证券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证券市场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已成为当今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由于风险在证券公司中无处不在,构成了对证券公司的最大威胁。对风险的管理可以说是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证券公司稳定发展的最根本保障。而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证券公司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因为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企业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体系,由上而下地贯穿在企业的整个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中,使经营管理活动发挥应有的功能。所以,内部控制可以保证风险管理工作决策、执行到完善、改进的各个环节都达到既定的目标,使证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趋利避害,达到持续高效的经营。即使有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还是需要借助完善的内部控制来贯彻执行的。所以,内部控制对证券公司的持续稳定经营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内券商由于起步较晚,产权结构单一,主体多属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管理上行政非常严重,很难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证券法》颁布后,国内各证券公司纷纷重组、合并和扩股,以成为新的综合类券商。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其他类型的企业加盟证券公司,使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

一些综合类券商开始在组织结构上大动“手术”:撤销各地区管理总部,将原来分散在各管理总部的经纪、资产管理等业务“分业”集中统一管理。不少券商已开始在董事会之外设立专门的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和下属风险控制小组,加强项目评估与审核,风险预测与防范,大大减少了决策失误的发生。部分券商已在自营、资产管理与经纪业务部门间建立了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基本做到了人员、资金、账户上的分开操作和适当隔离,并逐步加强了对那些因业务需要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员的严格批准和监督惩罚。有少数券商已将“防火墙”原则应用于安全系统的建立健全上。

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只重视制度的建立,不重执行、监督和评估。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制度建立不完善或执行不严格,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差

业务制度不健全、不配套,没有覆盖全部业务活动或全体员工;有些制度没有体现相互牵制的原则;有的制度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和监督不够严格、公平,处罚不严,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和震慑力,以致许多制度形同虚设。

(二)对重要业务尚未形成有效的风险评价和监督

在资金、证券交易等易产生问题的环节,管理制度落后,管理层不能随时掌握业务的风险状况,以及存在的风险隐患,缺乏事前的控制和防范与事后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对于经常发生的挪用客户保证金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虽然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但仅仅停留在有章可循上,对于执行不严或明知故犯的行业无能为力,使得违反者有恃无恐,为证券公司的正常经营留下极大的风险隐患。

(三)在员工素质控制方面尚未形成制度

近年来,由于业务的扩展和机构的扩充,证券公司的员工队伍迅速扩大,人员状况良莠不齐。公司内部对于人员录用、定岗、培训、选拔等机制还很不完善,激励机制存在误区,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证券公司会计核算失误、业务操作失控,经营违规,甚至有贪污、挪用、欺诈案件的发生。证券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在员工录用上应采取谨慎的态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只注重业务水平而忽视了品格和职业道德,或忽视了员工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存在的问题有,员工业务技能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干部交流与岗位轮换没有形成制度,特别是奖勤罚懒,以及用人制度的竞争机制尚未得到根本确立。

(四)执行财务制度不严,财务报表数据缺乏严肃性与真实性

财务部门不遵守财务制度,违反会计核算真实性原则,任意调账调表,使会计报表难以反映经营实际情况;隐瞒或删除有效的或记录不实的经济业务,虚报利润或亏损;并且有许多证券公司,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层层私设小金库,资金账外循环问题严重。

二、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

第一,公司内部人员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内部风险控制。

第二,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证券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泛滥。

第三,证券公司没有良性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也没有市场化的公司退出机制,造成证券公司主观上有很大风险。2002年9月,证监会关于撤销鞍山证券公司的公告,于是鞍山证券成为国内第一家退市的证券公司。2003年4月大连证券被撤销。2003年6月富友证券被托管中经开被撤销。2003年11月佳木斯证券被撤销。所属佳木斯、上海、天津证券营业部,由河北财达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托管并继续经营。2003年12月新华证券被撤销其证券业务及所属证券营业部由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托管。2004年1月2日起中国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对南方证券实施行政接管。

第四,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狭窄,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证券公司为求生存不得不铤而走险。

三、完善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由于早期的证券公司大多是由银行或信托公司的一个部门脱钩而来的,虽然之后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证券公司还没有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机构,没有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决策程序方面也没有做到科学、合理、透明,所以造成内部失控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公司章程,实行重要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对公司重大问题必须进行集体决策,日常决策可由公司章程规定或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用先进的决定方式、决策程序进行科学的决策。根据《证券公司管理办法》要求,采取措施从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及内部制约关系上完善内部控制,不仅强化了证券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而且从组织结构上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另外,针对目前证券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中,特别强调了董事在董事会决议中应承担的责任、证券公司必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及券商的股东资格条件,以及《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所涉及的公司授权控制制度(健全公司逐级授权制、法人负责制等),从源头上对券商治理结构的完善进行了规范。

(二)加强业务监督,建立分支机构决策制

近年来,许多证券公司由于业务开展中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内部监管有所放松,特别是一些分支机构出现了违规、违法违纪的现象,给公司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分支机构的违规操作与越权经营也是构成证券公司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证券公司的子公司是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的一种形式,子公司可以申请设立经营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等业务,但一些券商在自营、经纪、资产管理等业务中存在混业经营的现象,各项业务之间可以“游刃有余”,给公司造成了内部管理混乱,而且给总部累积了大量隐患及风险。其中,证券公司业务收入的三大来源:承销、经纪、自营,也是证券经营风险中最大根源。

1.承销业务风险。承销业务是项目风险,是投资银行在发行新股票、承销配股等项目工作中的风险。由于我国具有承销业务资格的券商数目众多,而新股、配股数量相对有限,因此造成了券商之间的激烈竞争,违规操作的半遮半掩现象时有发生。

2.经纪业务风险。由于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证券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证券公司问题最多、风险最大的业务,券商常为争夺客户打起了硝烟战,违规操作(融资、融券、高额返佣等)更是层出不穷。

3.自营业务风险。自营业务作为综合类券商的主营业务之一,其主要风险是将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混合经营、挪用客户交易保证金。

(三)加强内部稽核控制,督促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有效进行独立评价的机构。它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因此,证券公司应设立三非经理人员,制约经营者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将其设置在审计委员会的管理机制下,使其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以外,就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独立地履行检查、评价、报告、建议职能,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

各证券公司必须尽快清理因国债回购、返售和违规拆借等原因,而形成的逾期债权、股权。并坚决清退各证券公司,以各种名义非法向个人融入的各项资金,严格按照国务院清理客户保证金方案,分期分批归还已被挪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争取早日化解证券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对于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的证券公司,必须限期整改,经验收未能通过的,坚决予以撒并。

(四)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

由于证券业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行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券商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招纳人才、培养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对券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在业务操作中欺上瞒下、操作失误的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如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等,造成了公司及营业部的很大损失,这与个人行为及责任心不强有直接联系。这就是所说的,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风险和业务素质风险。防范证券从业人员素质风险,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运用有效的奖惩机制,才能不断壮大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

1.建立相关监管制度,加强对一线重要岗位的监督,避免因个人主观意识或客观失误造成的风险损失。

2.建立聘用高素质人才的用人机制,为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专业优势和潜能,使人才智力优势变为公司竞争优势。

3.建立人才结构合理的员工队伍,证券公司为提高竞争能力,立足于长远发展,应不断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调整人才布局,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