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网络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网络教育研究

第1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一、网络环境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

网络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心理角度而言,在认识人自身的心理方面,网络拓宽了青少年认识自我的途径,拓宽了青少年学习心理知识的渠道;在控制自我情绪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情绪宣泄和表达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空间;在智慧成长方面,网络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在认知他人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感觉别人的感受、体察别人的体验和思想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在自我激励方面,网络为青少年人生目标的确立提供了可以选择和比较的典型;在人际关系的管理方面,网络拓展了青少年的社交,缩短了青少年人际交往时间和空间,为双向交流提供了现代化工具。但不可忽略的是,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规范还存在问题,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作用日渐凸现。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危险期”或“关键期”,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直接、激烈和深刻。网络被称作“争夺眼球的战争”(Warofeyeballs),网络导致青少年沉迷虚拟世界、荒废学业、性格自闭,人格裂变、情感失真,甚至出现现实人际交往困难,和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1.在认识自我方面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到底是谁”。青少年网民在网上的“身份丧失”,使他们倍感网络的随意、自由。网上的相互攻击、谩骂,不受约束的“网恋”、“网婚”,大量的色情刺激等都容易使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及其发展产生错位,严重的还会造成现实自我缺失的障碍。青少年的“真实自我”、“现实自我”、“网络自我”有时相互交织,有时相互冲突。致使他们在网络中常会产生这样的追问和困惑:“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有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网上驰骋纵横,精彩展示自我,但在网下他们却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网上”“网下”的性格错位,结果可能会导致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网络在整合世界的同时,也有可能分裂和肢解“网民”的自我性格结构!

2.在控制情绪方面

主要弊端是产生网络成瘾、情感冷漠以及网上暴力等问题。网络成瘾者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上网后行为不能自制,并时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淡漠、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有的人不上网时手指会不停地运动,严重时全身打颤、痉挛、摔毁器物。有的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甚至采取自残、自杀等手段。情感冷漠则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网上暴力的认同者受到暴力或者武力手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价值观念诱导,认为暴力并非都是违法行为,甚至崇尚暴力。网络造成青少年认知他人情绪的困难,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有许多人会将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也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在认知上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对“知识英雄”的盲目崇拜,认为个人修养无足轻重,只要学好技术就可以包揽天下。

3.在自我激励方面

解决网上的游戏难题可以带给青少年成就感,这些都有利于青少年培养自信、乐观、豁达的情怀。可是,网络的挑战性是无极限的,网上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每一次网上游戏大多以失败告终。屡次遭受挫折会使不少青少年变得悲观、抑郁、消极,甚至颓废、沮丧、绝望。有不少人将这种消极悲观情绪带到学习、生活中,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此外,网络上信息的易逝性造成青少年短期行为盛行,他们对网上信息的频繁变换也会产生厌倦,觉得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不知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致使部分青少年产生一种及时行乐的倾向。同时,网络信息的芜杂,加上青少年鉴别能力有限,可能使青少年无所适从,难以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

4.在人际关系方面

主要有: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网恋、网婚等。网络孤独症是指部分青少年依赖网络进行人际交流,从而沉溺其中,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周上网一小时,会有40%的人孤独程度增加20%。我国的相关调查也显示,在上网的青少年中,有20%的青少年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的青少年与家人、朋友疏远。青少年“网恋”、“网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网上青少年打情骂俏、变友、多角恋爱等随意性、不负责任的行为常发生,由此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一些青少年落入网络陷阱,被骗或遭到意外伤害。

5.在德性发展方面

缺少道德的人生很难健康。由于网络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而当前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网络社会本身很难让学生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加上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行为、意义的淡薄,就很容易产生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诸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黑客”攻击等行为。

二、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健康网民、成就无“网”而不胜的未来之星

对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目前还没有科学有效的能根本医治的良方,笔者认为预防和疏导优于治疗,应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实施积极的心理和教育干预,这才是当前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办法。所谓网络心理教育,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针对网络带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网络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是心理教育的新内容,又是心理教育的新范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治既是一种探索,也是心理治疗的新尝试,这对于拓展心理教育的内涵、途径、方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纵观全球教育信息化浪潮,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大都经历了从关注硬件、关注资源、关注教学方式到关注以人为本的生命环境的发展历程。我们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就是要在心理教育资源建设、师生心理的自我建构、心理健康的专业干预等方面创建关怀生命的、健康向上的、为人生的生态教育景观和实践之路。

(一)建构青少年的网上精神生命家园

1.倡导健康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文化观

我们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在资源建设方面,我们首先要倡导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文化观:(1)人人成为终身主动学习者。(2)人人成为网络时代健全的公民。(3)建设全球化网络学习园地和生态生活社区。(4)人人可以依照自己健康成长的需求来体验网络,成长自己,更应该为生态网络的创建贡献一分力量。对比目前我们的网上教育资源的现状,由于受传统教育“传授知识”的潜意识影响和应试教育的社会需求导向,我们一些校园网、资源库、网络课程等等是教科书的“数字化”和应试教育的“网络镜像”,缺乏生命活力,缺少生命质感,学生不感兴趣。为了二亿青少年的未来和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我们期望着教育信息化为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创造美好的精神生命家园。

2.在青少年中进一步普及互联网,消除其对互联网的神秘心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新颖性、虚拟性和互动参与性等特征,使广大青少年产生迷恋现象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J.E.Kazt等认为,互联网能扩大人们的交往范围,帮助使用者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不在互联网而在使用者。因此简单的禁止青少年上网显然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应该进一步普及互联网络及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互联网的实质。越是对互联网了解,就越能以平常心来看待它,这样青少年的网络迷恋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首先要注意到青少年上网很大一部分在网吧,网吧管理者要加强个人职业经营中的道德自律,做到不违法、违章经营。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加强对网络空间社会问题的调控,创造健康安全的网络使用环境。其次,学校教育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网络主题活动等渠道进行网络防范教育,加强青少年上网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如自觉远离“黄毒”、不随便把自己的电话、地址等告诉网上陌生人等,并逐步引导和教育他们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业进步和自我发展,起到上网的“导向器”和“过滤镜”作用,并及时对网络迷恋程度较高,影响学业的同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完善网络心理教育内容,建设科学的人本的网络心理文化

建立科学的、本土化的,以人为本的网络心理文化。首先创办和制作内容丰富,适合青少年的网站、网页。目前,青少年上网除了游戏,可以浏览的网页或网站大致可以分为综合类和学习类两类。这些网页的制作者大多是非教育部门或非青少年研究机构,内容上存在机械、翻版、教育性不强甚至有误导性。青少年访问量最大的学习类网页已被称谓“互联网上的应试教育”,其内容多数是课堂教学内容、试题、习题的简单再现。因此教育部门或青少年研究机构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创办和制作一些融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网站、网页。这不仅有效地发挥对青少年网上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也对青少年网络迷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帮助。其次,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和心理教育的需求出发,多建立一些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网站。这样的网站内容可包括心理知识、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心理论坛、心理咨询等多种功能在内,还可开发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服务产品。使青少年有阵地、有内容、有方法、有专家、有指导,可以更好了解自己心理,成长自己心理。但要避免伪心理科学、非心理科学的东西,如打着心理科学旗号在网上不负责地搞随意性的心理测验、咨询、治疗等现象。第三,要构建与国际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的本土化的网络心理文化。我国网络心理文化的建设更需要贴近现实社会和融入中国文化的氛围,要重视研究和挖掘我国传统心理文化的底蕴,立足于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逐步形成适应我国本土文化圈的网络心理文化模式。

(三)采取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网络心理教育工作策略

我们要切实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有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大影响力。

1.尽快组建高度集约的、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站,实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互联和资源共享,促进“网上”与“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并举,建构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育体系。

2.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科学引领、全面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学校、家庭和社会联手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绿色通道,实施积极的心理和教育干预,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4.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完善专业的干预机制。对已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网络心理问题的学生,必须提供专业的服务。

5.加强网下的心理教育工作,培养人格健全、目标明确、有责任心、自强、自立、自律的现代青年。

包括开设心理教育课和专题心理健康讲座,展开心理咨询辅导,组织学生心理互助的心理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开发学生潜力,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有效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当然重点要关注学生的网络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培养学生上网心理的自主性、行为自律性与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学生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社会人格”。

(四)研究解决网络心理教育的重点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消除青少年的网瘾、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更何况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还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谁都无法预知,我们必须站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的生态问题,解决好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诸种问题。当前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就是:网络的正确使用问题,网络道德问题,网上人际关系问题,网络自由与个人秘密及心理隐私的保护问题,青少年的网络认识障碍问题,网络与非网络心理教育的矛盾,网络心育人才的培养问题,健全的网络心育系统的建立问题,网络心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丰富问题,网络心育的理论与方法发展等。

第2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其已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既能够从教育层面上帮助教师实施教育,也会因为错误的互联网信息,导致学生出现价值观趋向的偏差。现代社会发展中,学生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经济、教育等诸多背景下谋求发展。因此,本文就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提出思想政治的全新教育思路。即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借助文化传导能力,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影响。

一、网络育人及其实践路径

网络教育无疑是较为高效、简洁的一种手段。然而,引用互联网机制,必然会触及网络社会的阴暗面,如不对此有所规避或加以引导,将会对学生教育成果造成冲击。因此,笔者对网络育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如下实践路径:1.网络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为年轻群体开辟了全新的“生活”空间。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更多以网络生活为主体,借助虚拟化信息形式,开拓一切精神需求层面的满足途径。所以,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沉迷不言而喻。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改善大学生网络使用功能,为其提供健康的信息指导,无疑是高等教育所必须进行的工作。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渠道带来了便利性,多媒体资源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因此,借助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将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2.依托网络进行思想引导网络对教育的客观意义,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从信息技术特性来看,网络教育具备以下优势:第一,不受空间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展开交流。第二,不受时间限制。教育者可以将内容提前放于互联网,以便学生随时学习相关知识。第三,多媒体资源的支持。多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所具有的效率,无疑在于接受者是否能够有效理解传播内容。所以,在多媒体工具的引入下,学生将能更有效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此可以发现,网络在教育层面上有着较大的促进意义。不过,教育过程中仍会受到一些限制,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发生转变。其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完全有别于课堂教育模式。同时,原有的课堂教育已被学生排斥。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手段,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效引导,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3.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从上文可以发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使用课堂教育形式,所以,应当适当转变手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无疑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较为容易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应采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促进学生建立健康“三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意识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却与之完全契合。因此,可借助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传播,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导。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借助各类活动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构建完善的、生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阐释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明确底线边界促进了交流所谓的明确底线,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话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底线。这也意味着任何个体不能够逾越底线来实现交流。此前对于网络教育模式的担忧,便是因为可能存在的阴暗性话题,即价值溃败和道德虚无,对学生思想意识造成的影响。而校园内的文化建设却能够对此话题有所抑制。这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校园文化多需要依托几种形式,分别为BBS、百度贴吧等社区,虽然一些学校主张以官网形式构建文化,但是高校的官网在新闻性和信息主导上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借助社区类网络渠道,可以有效控制内容,并对无底线交流及时制止。同时,社区的权限机制,也能够对话题进行引导,进而构建明确底线且健康的交流环境。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环境氛围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是人与人所构建的交流环境。而人所依据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话题和交流深度产生影响。因此,应当在试图构建网络文化时,充分考虑环境的主导因素。而在构建环境的同时,不能忽略它对学生产生的客观作用。具体为:第一,环境的塑造在于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应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实现方法,并在效率和深度层面上作出考量,让大学生得以有效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第二,考虑到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基础,环境必须与学生基础认知相契合。即在学生不具备认知的情况下,不能够盲目提升思想政治的思想高度,以免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所传播内容。第三,结合社会化因素,从网络文化层面为学生构建第二课堂。可以理解为,在构建环境的同时,应当引入社会信息宣导,由此帮助学生提前以社会认知反馈价值观建立,进而更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夯实一个基础阵地网络虽然是虚拟化社会,但仍旧有着社会性基础。所以,在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网络社会有所轻视,必须充分考量各类客观因素,从而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平台。对此,笔者认为应对平台采取统一化,且平台必须在学生的可控范围之内。例如,以固定BBS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引导。不过,其可能发生无法实现引导的问题。即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不愿在平台中展开交流,故此难以实现文化引导。学校可就此问题,以多层面引导的方式消除不良影响。例如,将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知识注入平台,使学生不得不关注BBS,并在其中展开交流。2.稳妥处理两重关系第一,处理育人环境的关系。不同教育环境的教学手段有所差异。课堂教学主要在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记忆知识,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则坚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在实现教育的过程中,一旦两者发生混淆,便会在网络文化中产生课堂教育手段,而学生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感,将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第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环境下所实现内容的关系。根据教学环境的差异,可以发现不同环境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对于教育内容而言同样如此。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教育环境或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无疑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网络教育的特性在于引导,而并非课堂教育的传导。所以在知识的选择以及传播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容层面的转化方面,必然会产生不同之处。所以,不同内容的关系处理,将是分别实现各自效率的关键。3.尽力避免三点误区第一,避免形式教条。网络育人虽然可同样产出教育成果,但是,其本质在于实现影响。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长年累月的不断宣导,而教育的结果,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馈。所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时,应当基于教育方法而做出客观考量。第二,避免缺乏互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立需要大量话题作为引导。一些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相对简单的互动形式,即希望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可是,由于实践者能力不足以及对互联网交流方式的不理解,往往使得教育功能难以达成。同时,缺乏有效的互动,管理者难以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其下一步工作将无依据可言。对此,可采用现行提出问题的方式,在形成互动后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第三,避免粗暴监管舆情。一些话题相对阴暗的舆情,无疑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舆情一味抹杀。在管理时,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以更新颖的话题促使学生转换视野,并对过往舆情有效规避。同时,平台建立之初便需要实现规则化,先行告知学生平台的管理规则,并以相对灵活和友善的方式对舆情进行监管,进而避免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弹。4.积极探索四条途径第一,内容管理。积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工作的影响深度。在具体执行上,可寻求青年群体的交流特性,借助适合的题材对其引导。以正面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第二,综合服务。平台必须体现服务功能,这也是学生进入平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应为学生开通服务通路,让其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反馈到相关责任人,由此构建良性发展的校园服务平台。第三,文化环境。建立内容客观、正面、积极的文化传播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认知构成积极影响。并在积极文化促进下,树立健康的校园风气,提升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第四,舆情引导。网络中必然会出现负面的信息传播,学生对此类信息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扩大化传播此类信息内容,无疑将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在信息内容上对学生有所引导,并避免负面信息在平台中出现。若负面信息在平台中不断传播,可采取推进方式,加速信息消亡,并在此后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关系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教育者必须对其有客观的认识,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本文所提的方法,仅是实现教育的手段之一,希望能对实践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田树学.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

第3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 研究生群体 德育教育

一、当前网络环境发展呈现的特点

1.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复杂性

网络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综合了各种传输手段优点,整个网络系统成为一个大量信息高速传输的系统。因为网络的开放和共享,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包括各种敌对意识形态领域、低俗落后的垃圾信息,并且日益泛滥。

2. 网络价值判断选择的多元性、开放性

网络是一个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汇集、交织和冲突的复杂信息平台,高校研究生在接触这些文化资源的时候,就会与头脑中积累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相冲突,从而导致高校研究生群体在实际价值选择面临标准多元化的情况。

3.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非理性

高校研究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仅来自于社会期待,也来源于自己的学术活动。由于网络所营造环境的虚拟性,我们在网络中可以逃避现实,导致大量人群沉迷其中。网络环境处于道德上无约束状态,人们容易陷入非理性状态。

4. 网络利用的便捷性、快速性

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与更新速度为人们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表现出极高的效率性与即时性。近些年来无线网络技术和网络终端设备的跨越发展,使得人们利用互联网更加方便和快捷,促使了网络环境的影响更加深入。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研究生德育教育作用的两面性

网络环境发展所呈现的上述特征决定它对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德育工作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首先,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研究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要求我们合理利用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

1. 网络的发展为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网络以其无与伦比的信息容量可以为我们所利用。此外,网络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文化观念发展的前沿阵地,一些最新的观念、流行用语等大多以网络为载体而被民众所接收。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是也应该将其合理的因素加以吸收。

2. 网络的发展为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利用网络,我们可以塑造德育工作中的需要的情境,而且逼真程度高,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德育工作中,利用创造的情境开展工作成为可能,也使我们利用的德育素材更加形象生动。同时网络业使人与人之间空间与实践距离的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联系更加密切,德育工作的成效较易监控。

3.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高校研究生群体的整体现状

新时期的研究生群体对于各种观念比较包容,有极强的辨别能力,能够进行独立的判断与选择,可以自觉接受积极正确的观念。但是现代科学特别是技术的应用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的高校研究生群体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

1. 网络环境对高校研究生的思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网络中信息良莠不齐,其虚拟性为大量消极信息的存在提供了了庇护,我们在利用网络搜集有用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一些这样的精神垃圾,严重侵害了高校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影响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成果。

2. 网络环境的影响导致高校研究生价值观更趋多元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网络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带有市场化的特点,市场体制下的利益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多元化,我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高校研究生群体在面对社会事件时的价值观混乱。

3. 网络技术的发展变革了传统德育工作的载体和方法

现如今,以往的空闲时间中的外出、游玩、体育锻炼、逛街购物和各项社交活动已基本上被网上活动所取代。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们活动的主要平台。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传统途径和载体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生德育教育对策分析

1.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教育

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人才,必须保持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因此加强研究生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2. 加快占领以网络为平台的德育阵地,拓宽德育教育空间

我们应当重视利用网络对高校研究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和积极引导,努力拓展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空间。作为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随时了解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将网络德育教育的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3. 加强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培育具有网络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培训,也要做好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建立一支位于时代前沿的高校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队伍,与时俱进的培育符合具体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的德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4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 高职教育 教学模型

1 现代教育教学环境下高职教育教师和学生所担当角色的现状及愿景

在传统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比较固定且单一,仅仅来源于授课者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料的固定内容。在此教育教学模式下授课者的角色基本是向学习者进行"自我经验复制";在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已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指导者、参与者、监督者和评判者。学生的角色也由过去被动的"填鸭"变为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控制学习进程的自主觅食的"水陆鸟"。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使跨区域跨时空授课、学生自助式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这便是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师最显著、最精准、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这种角色的转变是未来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前景。

2 高职教育新型网络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网络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网络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智能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模式,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网络教学模型的构建、网络教学课程体系及相应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配套建设成为制约网络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网络教学模型的构建尤为突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场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变革中不可避免地要走在改革的前沿。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分享自己所在院校的网络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共享到兄弟院校优秀的教育资源,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随意与网络共同学习者及指导老师进行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基于这样一种学习模式,即使是特普通的学生也有机会分享到顶级优秀教师或学科专家的教学精品资源。海量的资源信息和便捷的获取手段使学习者不仅可以参与到本专业的系统学习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跨专业或跨学科进行探究式研究或学习。

网络教学模型是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和方向,智能网络教学模型注重强调学习系统个性化、智能化,因而在学习系统中引入自适应控制模式。这种教学模型克服传统数据模型的诸多缺陷,在系统模型中增加了一个可体现学习者个体信息和学习导向的用户模型,该模型中包含学习者的基础认知水平、未来学习目标、个人偏好、信息类型关注点等个体资料信息。模型系统会在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其用户模型的具体框架内容有条件地在学习空间中为学习者筛选出相关的知识点信息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所展示信息的冗余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广泛提高其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能。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系统模型会根据学习者的同步信息和知识结点的评估结果动态修正用户模型,从而形成一种能够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自适应校正并且监督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自适应自主学习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 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模型研究

笔者在反复研究已有网络学习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的特点,同时在充分研究著名Dexter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系统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目标,在Dexter数据模型的存储层上增加一个用户模型,建立了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模型的基本框架。

3.1 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框架结构

这个系统模型的特点是:

A.该模型扩展了Dexter数据模型,增加了学习系统的自适应性;

B.在系统自适应展示过程中,要依据用户模型的初始值和即时更新信息及域知识(其它)层中所存储的学习规则。

3.2 用户模型结构示例

用户模型是用于记录学习者个体基础信息和扩展信息的,该模型中通常包含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基础认知水平、个人偏好、学习目标、信息类型关注点、信息结点学习评估等个人信息。该模型中的基础信息是在学习之初由人机交互方式产生,其它信息则是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由学习系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评估结果动态更新产生。因为用户模型的个体化特性和即时更新的特点,使得不同的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时刻都具有不同的学习特征,所以学习系统能为网络自主学习者存储不同的展示参照规则,从而使不同的学习者或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时段,都具有不同的展示特征。

下面的示例描述了本文用户模型的基本框架结构:

man | woman

high | medium | low

red | green | yellow | blue

high | medium | low

… … … … …

… … … … …

… … … … …

4 结束语

将用户模型引入到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模式中是提高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入用户模型后的网络教学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学习者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学习空间迷路和学习者认知负载过大等问题。这个问题是当前探究型自主学习研究所面临热点问题,该模型的研究对高职教育网络教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第5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 网络语言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红色网络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现状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机制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特点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研究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综述 网络社区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劲松、麒坷.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11):13一14.

[3]周洪波.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A],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l-5.

[4]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8.

[5]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49.

第6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任职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24-03

网络课程应用于教学具有超越时空限制、教学资源丰富、交互方式多样、强调学员的自主学习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空固定、口耳相传、以教为主的局限,非常契合任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个性差异大、培训周期短、内容多、标准高等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任职教育中实施网络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岗位任职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尽管当前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如火如荼,但其教学应用状况却不容乐观。如何切实加强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使网络课程教学成为提高任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平台,是任职教育院校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诊察

近年来任职教育网络课程的应用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并已成为制约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持续发展的瓶颈。

1.功能定位不准,应用层次偏低

由于网络课程的建设大多按政策要求而非学科发展需要进行,普遍存在重视技术性、忽视可用功能的现象,其课程结构、功能设置和呈现方式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无法深入体现学科本职或课程特点,加上后期维护不足,资源更新缓慢,网络课程利用率普遍不高,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普遍较低,针对任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应用甚少,大多数只是以呈现教学材料为主,以学员自行学习为主,多数功能模块仅仅作为一种摆设,而未能真正利用起来。如答疑功能的使用未能引起重视,讨论交流的使用尚缺乏有效组织,学程信息记录的设计和使用还有待挖掘以及相关学习工具使用不足等。

2.认识有偏差,“重物轻人”现象严重

当前,全军统一了网络课程开发和应用平台,网络课程的建设愈加便捷,各院校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也逐步推进,但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重物轻人”的现象:过多地把目光投向了网路课程技术和设备本身,却没有善用技术和设备来促进教育范式的变化;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多媒体性,忽视了学习过程的管理,更缺乏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对网络课程的可用性差深感不满,却缺乏对于创造性使用的激励措施,缺乏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考量,以致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往往演变为一场场华丽的现代媒体“走秀”,甚至逐步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

3.教学管理不健全,应用效果欠佳

由于建设时考虑应用不够,建成后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导致网络课程的应用普遍缺乏与学科专业教学的整合,许多内在优势得不到发挥,从而直接影响教学实际效果。据调查[1],虽然绝大多数教员和学员都喜欢网络课程授课方式,但认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较好的学员、教员不到半数,一些教员明显感到用网络课程授课学员的理解力和接受掌握能力不如传统课程;一些学员也认为网络课程呈现的资源固然很丰富,但一门课程学习下来,不大清楚掌握了什么;有的甚至认为网络课程的使用是在浪费时间。

二、重构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解决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超越对单纯网络课程实体的关注,而将之转变为思想范式层面的借鉴,积极地审视和重构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1.定位要合乎任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相当部分网络课程是为迎接评估、获得奖励而建而应用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条件下,许多任职教育院校往往将侧重点放在建立校园网络、开发教育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在事实上偏重于技术上的“如何”,或多或少忽略了教育的“应当”,甚至错误地将立足点选在“网络”而不是“教育”上。基于此,我们必须摆脱用网络技术驾驭教育的倾向,将网络课程与任职教育的关系视为在任职教育领域借鉴网络化的思想内核。具体来说,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根据任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和任职教育本身所承担的教育使命来开展,紧紧围绕学员岗位任职需要,以现实性课题和应用性问题为主,突出互动式教学,并通过创新有利于发挥学员主体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和激发学员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

2.重点是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资源的支持与促进下实现的。网络课程应用于教学大大扩充了学习资源,并提供了准确、方便和快捷的检索机制。这是网络教学较传统课程教学的一大优势,用足、用好这些资源对于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化知识都能够进入教学过程,只有经过特别的选择、强调和删改以后被认为具有教育特性的事实才可以成为教学内容。在这里,课程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异常重要,它应当成为课程文化知识筛选的有力武器,像“分子筛”一样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汲取”与“过滤”,将具有不同文化属性的课程因素源源不断地注入网络课程中,使网络课程教学所具有的虚拟、交往、多元性等特性得到充分释放,进而让课程内容与学员之间产生可沟通性,或者说课程所提供的“真理”和学员的“经验”发生际遇,促成学员对网络课程学习的好学、乐学、善学。[3]

3.关键在于发挥教学双方能动作用

网络课程只有通过教学双方的教与学才有意义。教员是推动网络课程发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员是网络课程发展改进的最大推动者,当教员与学员主动产生积极参与网络课程的教学时,网络课程应用的“教学场”才会逐步建立起来,其应用效果也才得以体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教学双方主体的参与,一门网络课程即使建设得再完善,它对任职教育也毫无价值可言。易言之,在网络课程应用中要注重教学双方对教与学过程的体验,注重教员与学员、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教学双方从思想意识上对网络课程的价值有较高的认可程度,在实际行动中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创新。

三、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发展方向

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未来发展应当综合任职教育的侧重点、网络课程的支撑点和当前教学改革创新的切入点来确定其努力方向。

1.积极转变主体角色,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信息化促进了知识神圣性的解体,知识从被灌输,到自己获取,以及与他人分享而得,传统传递式的知识流动与传授方式正在经由共享式向反哺式的演变,[4]学员真正地从资料员的角色成为一个信息和知识的驾驭者与使用者,这就要求学员的学习方式和教员的角色功能也随之转变。一方面,教员的主要职能由“教”转为“导”,处于“协作”、“指导”的角色,除掌握任教课程所需的知识之外,还需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和评价引导能力,能够根据任职教育特点有目的地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围绕着学员更主动、更多样、更有效的学习来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更加注重情境的导入和教学资源的更新,愈发善于指导学员学习并及时解答问题,更善为多向交互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加乐于开展个别辅导,使其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始终。另一方面,学员不仅是网络课程的使用者、知识的建构者,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重要的建设者、生产者、创造者,其学习的路径、收获与困惑以及师生共同解惑的真实记录通过知识管理将及时转化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其角色需要由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向主动认知的主体转变,从按部就班的学习转为自我设计、自定目标的学习,因而需要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协作沟通能力,并使其学员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员主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促使“双主”的融合,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2.不断优化教学实施过程,突显网络课程的优势

网络课程的实施过程是网络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课程开发过多地考虑到课程的效率问题,形成了大一统的课程格局。它表面上适合所有学员,实际上不适合任何人,因为任职教育学员已经完成了学历教育并已工作多年,既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课程的需求自然有较大差异。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必须要适应任职教育的这种诉求,通过教学过程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体的”设计来弥补课程建设的“先天不足”,同时发挥对已成文明成果推陈出新的功能,使得课程越来越可以“满足”学员,让“定制”合乎个人发展和学习进程的教育成为可能,进而把重心放在培养学员选择性地吸收对他个人真正有用的知识和创造出不断更新的价值的能力上来。具体到教学实施过程中,就是要注重根据任职教育教学特点选用案例式、探究式、协作式等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提高学员的主体参与程度;要针对任职教育特点设计教学策略,以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内在优势;要深入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以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要多维度、全方位地对学员的学习过程、成长记录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其学习历程和最终结果,促进学员的后续学习提高。

3.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提高教学应用的实效

网络课程的规范是提高网络课程质量的保障。目前,我军院校在网络课程制作方面有着比较完善的规范要求,但在网络课程的应用方面,各院校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在总部尚未出台网络课程使用规定之前,各院校可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将网络课程教学纳入院校的教学质量工程范畴,将网络课程与学科专业配套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健全评价、激励、监督等管理机制,使网络课程“建”有依据、“用”有规章。为保证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不仅要将教学质量监控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还要体现出较强的教、学、管之间的交互性,由主客体之间相互交叉监控,形成一套综合教学前期准备、教学实施过程、课程总结三个阶段的系统、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要素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管理,使教学系统诸因素协调配合、相互促进,为正确认识、积极利用和切实用好网络课程夯实基础,切实保障网络课程的利用率并延长其生存周期,确保网络课程的应用外控与内控相统一,真正实现网络课程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侯英.军队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研究[J].桂林空军学院学报,2012,(1):46-49.

[2]张永生.把网络教学作为提升任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平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117-118.

[3][4]张胤.数字化之“道”与当代课程建构――从“实体主义”到“道”的追问[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4):9-21.

第7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摘要:游戏情境是游戏吸引玩家的一大特点,设计具有良好情境的教育网络游戏是研究者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探究式教育网络游戏情境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情境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探究式教育网络游戏情境设计

探究式教育网络游戏是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以探究式教学理念,旨在发展学习者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网络游戏产品。网络教育游戏作为教育与游戏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人们对教育的美好愿望和对游戏的无限期待,而教育游戏中情境的设计则是一个重要环节。

1.探究式教育网络游戏情境的构成要素

1.1故事情节

游戏故事是与游戏相关的,能增加玩家参与感的故事情节,是学习者解决游戏任务的叙事语境,它与游戏场景一起构成了游戏学习场景。好的游戏故事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引起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对游戏任务主题进行意义建构。对于角色扮演类游戏而言,设计一个跌宕起伏、充满悬念、能吸引学习者的故事情节非常重要。恰当的游戏主题和故事背景设计有助于引起学习者的共识与共鸣,易于教育游戏的推广。

1.2游戏任务

在教育网络游戏中, 任务驱动给学生带来的新鲜和刺激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学习的欲望。游戏中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是通过大大小小的任务积累而成的, 任务设计决定了游戏前进的线索, 也就决定了游戏化学习的策略。

1.3游戏规则

教育游戏规则主要从学习者所控制的角色成长规则和任务完成情况来设计,将学习者游戏任务完成情况、角色成长属性和学习者学习过程联系起来,综合教学评价和游戏奖励机制,形成反映学习者游戏任务完成情况与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相对应的评价机制。

2.探究式教育网络游戏情境设计

2.1故事情节设计

2.1.1导入情境的设计

导入情境的设计是游戏成功与否的关键,考虑到教育游戏设计的目的,在设计导入情境时,必须首先保证其教学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结构、色彩的设计。教育游戏导入情境不是单纯的追求美观,其首要任务是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因此,导入情境要具有引导性、探索性和吸引力。

2.1.2故事情节设计

好的游戏故事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引起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对游戏任务主题进行意义建构。[1]

游戏故事情节设计首先要确定游戏主题和故事背景。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游戏主题的接受情况也不一样,游戏主题的设计使用新的创意,新的观念或新的体裁来描述故事,让学习者在不同的方面领略到新意;背景故事通过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增强其游戏体验,设计良好的背景故事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形成驱动力,恰当的游戏主题和故事背景设计有助于引起学习者的共识与共鸣,易于教育游戏的推广。

2.1.3游戏场景创设

基于情境认知的教育游戏场景创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完成学习目标。游戏设计过程中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媒体必不可少,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游戏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也越来越普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筑的虚拟环境,已经可以达到逼真、仿真甚至超真的效果,能将一些现实中没有的或极难仿真的情景模拟再现。由于虚拟环境具有智能化、交互性,多媒体化等特征,学习者可以通过虚拟环境感受到客观真实世界无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事物的变化过程,从而为学生创设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场景。

2.1.4游戏元素设计

在游戏场景内可以与玩家进行某种方式交互的虚拟物体叫做游戏元素,是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接触最紧密、最直观的部分。角色、道具、实体对象都属于游戏元素,它们的属性可以根据玩家的操作而改变。[2]

游戏元素的设计原则:

第一,设计符合玩家心理特征的角色形象和道具、场景;

第二,根据主题需要设计;

第三,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第四,各元素之间相辅相成。

无论是道具还是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相互促进、或者相互制约。

2.2游戏任务设计

探究式教育网络游戏的模式一般是:学习者接受任务―>探索完成任务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虚拟环境下协作完成任务。可见游戏任务是虚拟学习环境设计的中心,是游戏学习目标、游戏学习内容的载体。游戏任务设计包括游戏故事情节设计,游戏具体任务设计和游戏规则设计。游戏任务设计是这个游戏设计的核心部分,探究式教学理论贯穿在游戏任务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整个游戏任务设计以探究式教学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

一般游戏任务过程有三个阶段: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获得奖励,接受下一个任务。个人以为游戏任务设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游戏任务要由浅入深,学习者易上手;

第二,游戏任务需要给玩家提供目标;

第三,完成游戏任务要给与学习者奖励;

第四,游戏任务需要一定的难度,且能给学习者新鲜感。

2.3游戏规则设计

教育游戏规则主要从学习者所控制的角色成长规则和任务完成情况来设计,将学习者游戏任务完成情况、角色成长属性和学习者学习过程联系起来,综合教学评价和游戏奖励机制,形成反映学习者游戏任务完成情况与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相对应的评价机制。学习者角色的成长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的:注册/登录获得初始角色属性―〉完成任务获得经验值―〉升级并提高战斗能力。[3]与此对应,针对学习者角色成长的教育游戏规则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获得角色初始属性值;

第二,完成任务获得经验值作为形成性评价;

第三,升级并提高战斗能力作为总结性评价。

3.结束语

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当代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利用开放的探究式教育游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既发挥了网络游戏在建构学习情境、促进情感交流上的优势, 也符合现在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探究问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汪明.教育游戏及其校本课程开发价值[J].改革与开放,2009,(10):193.

第8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与管理

1.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技术又一次给教育领域带来了空前的希望。电子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概念也悄然兴起,并且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存在大多数文章偏向于多媒体CAI的理论研究、体育教师因种种原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怀疑和困惑、实践经验少。对网络教学软件的开发、应用,尤其是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与管理的研究甚少,这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在体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影响学生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学体育课网络教学与管理进行设计、开发以及实验研究,改革现行体育教学与管理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2.中学体育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弥补体育场地、器材、教学课时和教师资源不足的缺点,实现了体育资源的共享。就目前发展而言,常见的中学体育网络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个性化的网络教学模式

个性化的网络教学模式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组织和运用共享的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个性化学习目标和个性化的发展目标。个性化的网络教学模式的学习时间非常方便,学生可随时进入响应的网站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开始新的学习或继续上次的学习,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从数据库中探索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获得与个人既有知识相联系的新知识。

(2)师生互动型的网络教学模式

在师生互动型的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邮件、QQ、MSN或公告栏等信息交流工具进行适时的信息交流,并通过远程传递的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综合刺激,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和获取体育知识。

(3)协同型的网络教学模式

在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中,人们发现网上教学非常适合学生间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协同型的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学生特点布置特别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在相互协作过程中分享各自的专门知识,在相互讨论中共同提高,在协同完成任务中体会包容、合作和平等。

总结以上三种常用的中学体育网络教学模式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学体育网络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3.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分析

3.1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教师、学生和管理员的不同需求,目前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主要有以下功能需求:

(1)学生学习管理功能

学生学习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选课、在线学习、成绩查询与打印、学习资源下载、在线答疑讨论和学习工作量统计等。

(2)教师教学管理

教师的教学管理功能通常包括课程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分析、在线答疑讨论、成绩管理和课时统计、查看学生的选课情况、作业批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等。

(3)数据分析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选择相应的数据分析界面,根据分配的不同权限,从数据仓库中选择对应的挖掘技术,从多个角度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隐藏在数据中的知识,从而促进和指导体育教学的开展。

3.2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开发与搭建软硬件需求研究

(1)开发工具

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所需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如下:

*Windows2000server作为网站的操作系统;

*Web服务器软件: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6.0

*SQLServer2000(Analysis Service)数据库;

*Dreamweaver MX和ASP网页开发工具;

*电脑配置:Pentium IV 2.0 CPU,内存DDR2G,硬盘250G.

(3)平台运行环境

中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如下:

服务器端的软硬件环境:

*系统软件:windows NT Server4.0或以上版本;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2000(Analysis Service)数据库;

*Web服务器软件: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6.0;

*电脑配置:Pentium IV CPU,内存DDR1G,硬盘80G;

客户端的软硬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或以上版本;

*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版本;

*电脑配置:Pentium IV CPU,内存DDR1G,硬盘40G;

3.3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应用分析

3.3.1 中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湖南长沙市一中某班学生实验,发现中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和学生兴趣、体育意识的影响上。

(1)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广大中学生对网络接触较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的中学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创造了民主、平等、互动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品质。本研究通过降湖南师大2009级某班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发现在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跳投、一分钟三秒区进出投篮两个教学项目上,实验组的跳投技术达标成绩为4.55,一分钟三秒区进出投篮技术达标成绩为17.82,而对照组跳投技术达标成绩为3.12,一分钟三秒区进出投篮技术达标成绩为12.87,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影响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课堂传递信息的方式相对单调,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较低,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网络教学环境的形象、多样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获取信息能力的提升。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学生实验前测和试验后测,发现实验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要明显优于对比组。

3.3.2中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对教师的影响分析

(1)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应用,弱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权威和绝对主导地位,师生间各自享有的权力内涵发生了变化,带来了教育资源中权力的重新分化与整合,促进中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网络教学异步性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角色,不仅要扮演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也要扮演学生情感的支持者、信息的咨询者和学习的参与者。

第9篇:网络教育研究范文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于2016年10-11月进行,采用匿名、自填、送发式问卷的调查方法。研究对象为南京在读大学生,来自6所综合性院校,每个学校调查200人,抽样方法为定额抽样,要求各校样本男女学生数、各年级人数相近。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网络系统安全情况、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安全教育。研究根据被调查对象所存在的网络安全行为与意识的相关问题而判断的网络安全教育必要性定义为客观需求,将被调查对象自我觉察到的需求定义为主观需求。研究中以被调查者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正确率来判断客观需求,以被调查者目前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途径、网络安全专题教育的必要性、对于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评价和期待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反映主观需求程度。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主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X2)检验,检验水准α定为0.05。

二、结果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被调查者中男生略多,占50.7%,大一、大二年级的偏多,分别占27.9%和28.4%;工科生和文科生偏多,分别占38.3%和27.8%,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平均使用网路的时间超过3小时,被调查大学生的上网目的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学习67.2%、观看网络视频62.1%、网游戏等娱乐活动51.3%、购物50.2%、新闻浏览49.8%、交友40.3%、生活信息浏览35.4%、工作17.0%。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客观需求。(1)网络系统软件安全维护行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分别有37.8%和27.6%的学生“偶尔”或“从不”在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时杀毒后再使用,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和专业性质在网络系统软件使用的行为选择上有较大差异,男生和公安类学生在网络系统软件的使用中更偏向选择安全维护行为,如表2所示。表2被调查者在从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后是否杀毒再使用的情况(%)(2)网上支付安全行为几乎所有对象(95.3%)近一年有过网上支付行为,其中分别有26.3%、22.3%和21.8%的对象使用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没有仔细辨认支付页面的网址和使用公共计算机网络支付后没有及时消除上网痕迹等行为,卡方检验提示:年级和专业性质在网络支付信息的行为选择上存在偏差,大四和工科学生更注重网络支付的信息安全,具体如表3所示。(3)邮件接受安全行为对于垃圾邮件的处理,过半数的被调查大学生会选择“设置垃圾邮件过滤”(56.3%)或者“看过发件人和主题后,判断是垃圾邮件的话,手动删除”(54.8%),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拒收不明来源的邮件”(30.9%)、“为防止收到垃圾邮件,不轻易公开自己的私人邮箱”(26.3%)、“将发现的垃圾邮件标志为广告邮件”(19.2%)、“向邮箱的运营商举报垃圾邮件”(16.8%)或者“专门准备一个专门邮箱用于各类网络会员注册用”(13.4%),还有3.9%的被调查者没有采取过以上任一措施。卡方检验显示:性别和年纪对被调查者的邮件接收行为没有明显差别,专业性质对其有明显差别,公安类学生的邮件接收行为安全性更高,如表4所示。3.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观需求。(1)目前网络安全信息获取及评价大部分的被调查大学生从网络(85.5%)、同学/朋友/家人(48.1%)、电视(45.6%)获取网络安全信息,只有少部分的人从报刊(28.1%)、手机短信(27.9%)、专题讲座(26.1%)或专业培训(8.7%)。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非常到位”和“比较到位”,分别为11.4%和54.1%,但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所在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不太到位”和“很不到位”,分别占31.8%和2.8%。(2)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绝大多数(90.2%)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分别有40.0%和50.2%的对象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比较有必要”,而选择“不太有必要”和“完全没有必要”的比例仅分别为8.5%和1.3%。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需求有明显差别,女生、大二和工科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教育需求更大,具体如表5所示。调查还显示,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有必要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形式由高到低依次为:专题讲座61.3%、课堂教育42.3%、座谈会41.6%、宣传折页发放39.3%和主题班会39.2%。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的差异性较小,大多没有统计学显著性。

三、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客观需求度均较高,高校需更加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从客观需求看,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超过三小时,上网的目的多集中在学习、观看网络视频、网游戏等娱乐活动、购物、新闻浏览,有37.8%和27.6%的学生在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时“偶尔”或“从不”杀毒后再使用。几乎所有对象(95.3%)近一年间有过网上支付行为,其中26.3%的对象使用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大学生在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上仍然存在较高的不安全行为选择,这意味着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有着非常迫切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从主观需求看,绝大多数(90.2%)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非常有必要”(40.0%)或“比较有必要”(50.2%)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而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不太到位”(31.8%)或“很不到位”(2.8%)。这说明,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大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及时、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服务。2.多种形式并举,全方位满足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需求。在网络安全教育形式的必要性调查中,选择比例都接近或超过4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不同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都有一定的主观需求,高校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例如充分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各种会议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教育手段,通过安全学术研讨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学校传播媒介、舆论工具等手段,通过校刊、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安全教育,[9]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种类的教育体系。3.丰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和能力。随着网络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互联网充斥着虚假、诈骗信息,但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缺乏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正规途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和网络权益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培养大学生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拓宽大学生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培养大学生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权益防范和维护意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安全行为。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与行为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SZDG2016037)的部分成果。

作者:张春柳 张艺璇 周建芳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EB/OL]./hlwfzyj/hlwxzb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3]张俊.强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

[4]马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5]李霞.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

[6]邓晖.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教育探索,2014,(7).

[7]陈联娇,温金英.浅谈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