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精选(九篇)

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

第1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jiàn)伶仃(líng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

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

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

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第2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形式美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内在的行文线索和情感主线,让学生感悟到散文的结构特色和行文之理,从而在大体上把握住散文的形式特点。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从结构上来看这篇散文感觉似乎很“散”,从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看樱花、学跳舞,再写了“我”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得到了“物以稀为贵”的礼遇,再写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与离别,写到日本教员、日本“爱国青年”的表现,时间跨越20年,写到大小的事情10多件,人物也比较多。但是从文章的内在行文线索上看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以自己的情感经历为线索将繁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这既表现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关心“我”的可贵精神,也凸现出鲁迅先生到日本求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文章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描写“清国留学生”颓废庸俗生活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游离在主题之外,实际上紧扣主题,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尽管散文的风格众多,在语言上也各有特色,但是都具有精致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加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选用进行深入地分析,体会到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而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散文,也有很多精美的语言值得学习借鉴。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写紫藤花“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用了“挨”“接”“推”“挤”四个动词,把紫藤萝花开时茂盛、繁华的景象以拟人的手法进行了生动描绘,带给人生动、活泼、欣喜的感觉,让紫藤萝瀑布的美景犹在眼前。又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春》,作者了大量的叠字:“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等,不仅从形象上表现出了春天里小草嫩绿柔软的特点,音韵上也具有很强的美感。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引导学生对散文的语言进行反复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才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来,欣赏到其中的美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情感美

情感真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也是散文的内在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散文的学习,综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够通过散文展现的不同情感对学生加以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善良宽厚等美好情感。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文中所描绘的父亲的背影感动过许许多多的读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父亲在母亲去世,自己又赋闲在家,但仍坚持为“我”送行的事件,通过对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描写,和“我”四次流泪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深切体会到父亲在家国两茫茫的时候送子远行的复杂感情和“我”对父亲的深情,并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体会到父子间浓浓的亲情。

除了叙事之外,写景和抒情也是散文的主要形式。很多优美的散文都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例如《白杨礼赞》《月迹》等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的景物描写、名句和中心句、情感变化线索等的把握,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很多写景散文也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济南的冬天》,“最妙的还是下点小雪呀!”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四、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的哲思美

第3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一、品读文眼,理清思路

常言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目的内涵往往比较丰富,显得尤为重要。咏物抒怀类散文的题目也不例外。往往拟物为题,如《海燕》《石榴》《紫藤萝瀑布》,但不就物写物,而借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理或抒情。其行文思路一般是由物及人.由此物写彼情(理)。还有的题目就直接体现作者借物寄寓某种情感或哲理。如《白杨礼赞》中的“礼赞”意为“怀着敬意的赞扬”。为何对白杨树怀有敬意,要极力讴歌?其背后肯定有其要讴歌的原因以及引申到要讴歌的像白杨树那样的人。又如《马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说明.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很显然,韩愈要借马来阐述道理的。“马”是表象,“理”才是实质。

“题好一半文”,散文的题目有着多种作用,如是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交作对象的特点和含义,点明题旨,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分析、推敲、理解,理清全文的结构思路,并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真正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蕴。

二、揣摩物象,整体把握

咏物抒怀类散文的写作思路是由物及人,先要对物有具体描绘。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既有对物外在特征的描摹,又逐步赋予其内在品质,然后借助联想,作者将某种情感或精神寄寓其中,赋予事物于新的价值和生命。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寓意、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等。

例如郭沫若的散文《石榴》一开始就直抒其情――石榴树是“最可爱”的,接着作者具体描摹其外形特征:其枝干“奇崛而不枯瘠”,其叶片“清新而不柔媚”,外形中有其内含品质的流露;其花“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是对形态的刻画;“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希腊式的安普剌”、“中国式的金罂”、“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形象的比喻既生动写出了石榴成长演变的过程,又赋予石榴一种艺术的神韵,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则突出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

“夏季的心脏”更是赞美石榴内在品质――具有火一般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石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象征着我们民族的气节和高尚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寄托了作者的希冀与理想。

当然,在教学中,每个学生大脑中形成的“物象”可谓是五花八门,教师要“呵护”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允许他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角度、多元化地解读文章,创造出更为深广的“神”采。

三、抓住要旬。体味主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家总会将深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隐藏于语句之中。我们只有深刻领悟,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才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咏物抒怀类散文中往往就有直抒胸臆、揭示主旨的语句,这些标志性的“要句”往往是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反复地体会、深入地理解,才能更深刻、透彻地体会作者抒怀的真正用意。

例如《白杨礼赞》中:“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竞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四个“难道”、四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句,逐层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正是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再如《紫藤萝瀑布》中前文极力渲染紫藤萝花的繁茂、旺盛的生命力,第10段写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由花和人的际遇产生的联想,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哲理。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人们没有理由消板悲观,无所作为,而应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由此可见,“一字一句总关情”,散文教学中只有做到“字会、句会、意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情会、理会、神会”。

四、关注背景。意蕴深长

文章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了解散文家们所处的时代、个人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创作动机等,都是理解文章强有力的支撑和“拐点”,方可参透深微之妙处。

如《海燕》创作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高尔基在彼得堡参加了俄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的尖锐演说,还参加了学生的示威游行。他根据这次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的斗争形势,写了这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是它的末尾一章。文中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阳光象征光明的未来。通过描写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与狂风乌云战斗的雄姿,抒发了对革命先驱者的赞美之情。此文一发表在俄国产生巨大反响,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列宁也曾在演说和著作中引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篇文学作品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上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茅盾曾在给柳尚彭的信中谈到《白杨礼赞》的创作背景:“《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这期间,茅盾在延安生活了5个月,他耳闻目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回到重庆,他满腔热情要把这一感受倾吐给国统区的人民,于是挑选了白杨树为描写中心,以它“枝叶一律向上的傲然挺立的姿态”赋予其人的性格和气质: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争上游,借此歌颂力挽狂澜、拯救民族于存亡关头的西北抗日军民。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善于“知人论世”,体悟作者创作的生活环境和要表达的感情,但不可牵强附会。

五、体悟散笔,形神兼聚

在咏物类散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明明题目为此物,可文中还会写到其他的事物,个别段落的似慢放实巧纵,通篇布局严收紧拢,主线分明,形散神聚。铺垫、对比、烘托则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例如《白杨礼赞》中第1段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然而第2段却撇开白杨,大段的笔墨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再如《紫藤萝瀑布》中先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紫藤萝瀑布的盛况,然而第8段却插入了十年前的紫藤萝,而且花朵是“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这是否是游离了中心呢?

第4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一、巧扮秀“眉”

亮丽的标题,就像女子精心修饰的双眉,让人一瞥之间,顿生好感。特别是考场作文,亮丽的标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直接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下述几种方法,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尝试一下。

(1)巧借名句或歌词。如“怎一个愁字了得”,“就这样被你征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等。

(2)投人所好。如“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

(3)妙用修辞。如“眼睛上的窗帘”,“糖醋排骨有点酸”。

(4)反弹琵琶。如“近墨者未必黑”“铁杵定要磨成针?”“雨后就能天晴”,等等。如,同样是写放晚学,下雨天母亲来学校接自己的。各人拟题不同,《雨中情》、《雨中“云”》、《那阵雨下在我心里》、《在雨中》、《爱伴我同行》、《那场彩色雨》、《雨啊,我想和你说》、《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伞下日出伞外雨》、《一边下雨一边太阳》、《太阳雨》、《那把最美的伞》、《雨中的温暖》、《音乐雨》。

二、巧敷“脂粉”

言犹面也。如果文章的语言枯燥乏味,苍白无力,整篇文章就会黯然失色。而且近年来,中考作文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准确通顺,还要求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句有意蕴”,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锤炼自己的语言,让作文“浓妆淡抹总相宜”。下述方法是学生给作文“美容”必不可少的“化妆品”。

1.推敲用词

在动词、形容词、语气词等的运用上,要辨清词义、范围、感彩的细微差别,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努力做到“一字传神”。同时,要注意词语的活用,采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成语活用等。再现特定的情景、特殊的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对清朝留学生辫子的描写“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这个词语“标致”里面包含了文章的背景,作者离开东京的原因,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几乎包含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大胆用修饰

很多同学的语句只有干巴巴的主干成分,如果恰当地以定语、状语、补语加以修饰,从事物的数量、色彩、形态、性质等方面进行细致刻画,语句就会大为增色。如《紫藤萝瀑布》中,“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大条幅”写出了紫藤萝的多,茂盛。“银光”写出在阳光下的紫藤萝在风中微微舞动的样子。“”写出了活泼、不认输。整句话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灵活用句式

在行文中交错使用长短句、整散句,可以使句型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营造出参差美、匀称美。

4.适时用修辞

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可使文章或形象生动、或亲切活泼、或气势磅礴、或风趣幽默、或意蕴深厚。如《紫藤萝瀑布》中,“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帆和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三、巧着“新衣”

第5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凡是景物描写都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或时间或空间)。抓住重点景物突出景物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白描法

白描就是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不修饰烘托和雕琢,只将景物主体客观呈现在读者眼前。运用白描手法写景,给人以形象感的同时增强真实感,使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湖心亭看雪》(张岱)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个句子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象,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

二、使用修辞法

在描写景物时为使景物真实生动,往往在描写中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写景时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比喻的修辞可以使景物具体形象。拟人可以使景物活灵活现,富有生命的灵性,景物更有感情。排比则使景物给人以更大程度上的感染力。

《济南的冬天》(老舍)中“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段描写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气动人的景色。表达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三、感觉组合法

人类通过各种感官感受认识自然环境,耳闻目睹,皮肤接触,舌品鼻嗅,世界才在我们眼前变得多彩起来。景物描写前除了用眼睛观察之外,还要用其他感官去感受,之后将景物根据需要表述出来。在以视觉为主的描写中辅以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样有些无形事物(比如空气、风、声音、味道)才能被描写得更具体。

《春》(朱自清)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段话中成功的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勾画出一幅美妙动人的春风图,使人如在田野里沐着阳光吹着微风一般轻松惬意。

四、色彩搭配法

为了将景物描写的更美丽,突出视觉的色彩搭配是很好的方法,使画面色彩鲜明更具视觉的冲击力。

《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段描写中“淡紫”“紫”“银”给读者很强的色彩感,使人觉得藤萝花开得无比的辉煌壮丽。句中同时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五、动静结合法

第6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更是具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审美教育要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之一。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渗透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着手:

1. 从教材中挖掘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按美学的观点,美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无论哪一种美,初中各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丰富的材料可提供。而且有许多课文是直接描绘自然美、社会美,甚至于艺术美,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在描绘自然美的课文里,既描绘了中华大地的名山秀水摄人心魄的美,如《长江三峡》、 《济南的冬天》、《春》等等,也描绘了身边普通景物令人难忘的美,如《海滨仲夏夜》、《紫藤萝瀑布》等,这里既有壮丽的美(如《长江三峡》),也有秀丽、明艳的美(如《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春》),而且,山水有情,草木知意。《紫藤萝瀑布》、《长江三峡》、《春》、《济南的冬天》等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对祖国山川和大自然的热爱。《紫藤萝瀑布》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学习这类课文,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渐形成其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丰富其生活,培养其情趣,而且通过欣赏课文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情,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在直接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歌颂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之际,对祖国未来的憧憬的视死如归和无畏精神的《梅岭三章》,歌颂为人类解放而自我牺牲的无私精神的《七根火柴》,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后一课》,《菜园小记》记录了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时期延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的一幕。《爱莲说》、《桃花源记》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岳阳楼记》,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出师表》赞颂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在这些课文中,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泾谓分明。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2. 在教学中体现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学中体现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它们还是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情况来看,美育教育仍需加强,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要运用各种方法将基础知识融合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灵活的去激发学生,让学生主动理解,给学生美的享受。比如,有位教师教“比拟”,他先在小黑板上写了这么一些短语:小河边的垂柳、天空中的新月、六月天的骄阳、秋风中的落叶,洞庭湖的波涛。然后他启发学生:假如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思想感情,那么,你从这些事物的形态能看出它们的喜怒哀乐吗?一提问,打破了平时“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默,学生们争相发言,有的说小河边的垂柳是欢快的,有的说是悲哀的;有的说空中的新月是凄凉的忧郁的,有的说是清新的愉快的;有的说秋天的落叶是岁月的无奈,有的说是年轻的冲动。总之,同学们都沉浸在美丽的遐想中。

(2)要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中去,“经历”里面的事,“接触”里面的人物,“感受”里面的情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联系文章背景,从语言入手,抓住作者的传神之笔,通过对环境、人物肖像、言行、心理情感活动等具体描写的分析,把完整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意境再现出来,让学生体会深寓的情感,从而忘掉“自我”,进入作者设置的情景中去,高兴时心旷神怡,激动时兴奋昂扬,悲伤时甚至掉眼泪,进而去欣赏美,鉴别美,感情受到陶冶,理智得到升华。最后再从语言与内容的结合上,体会语言运用的奥妙与匠心,感觉到语言美。

3. 用作文来表达美 语文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还要让学生善于表达美。这样,既要巩固学生从所学课文中、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将这种审美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巩固。大自然的风光是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人和事是美的。让学生把这些美人、美事、美景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出来,不但煅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1)精细地观察生活。学生怕作文,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精细地观察生活。进入新世纪,教育得到了发展,在作文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根据范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观察练习。如让学生描写某人的一颦一笑,刻划某物的一鳞一爪,描写市场的一角、校园的一隅,或记下一次有趣的谈话,或写下一个动人的细节,或记下自己一时的心理活动。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既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丑恶,只要精细、深入的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写作文章素材丰富得很,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不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途径,也是进行审美情趣教育的必由途径。

第7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教学导语 抓住“题眼” 注重联系 增添常识 设置悬念 了解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92-01

那么如何恰当地设计极富魅力的教学导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呢?我认为不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抓住“题眼”,定向学生思维

导语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引语,并非教师传授新课的主要内容。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与窗口,往往能直接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心,因此,所设计的导语要紧紧抓住文题,做到语言简练、概括,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恰当的问题,尽快使学生的思维定向,迅速进入对所学内容的探求。

如在教学《背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教师可抓住文题进行导语设计:“背影”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来来往往有很多人的背影,在我们面前转瞬即逝,丝毫没一点印象,而有一个“背影”在作者的眼里如“雕像”般的“背影”:慈爱与迂执、艰难与努力、困顿与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它意蕴丰富,充满感情、耐人寻味。这是谁的背影?让八年里对他的种种不理解,冰释前嫌,它也成为作者终生难忘的一个定格画面。这就使学生目的性非常明确地阅读课文。

2 注重联系,温故而知新

教材的编排,逻辑性极为严密。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知识的联系,一环紧扣一环。教师在上新课时,要常常运用或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甚至要从温故入手,才能自然地导入新课。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按教材前后的逻辑关系,设计出在温故中提出新内容的承上启下导语,自然地引入新课,这样做既能回顾旧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新知识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既温故又知新。”

如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因该文的写法与第五册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样,都是通过人物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来展现人物性格的。为此,可利用回顾《我的叔叔于勒》来导入新课。先请学生回忆《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是谁?“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本质?由此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什么性格?接着导入新课:《变色龙》的主人公是谁?(学生回答:奥楚蔑洛夫。)再问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什么?如何表现出来的?他的性格是通过他对“狗咬人”案件处理的反复无常、变来变去表现出来的。)这样就调动起学生探求奥楚蔑洛夫态度变化的兴趣。

3 增添常识,弥补课内不足

现在的语文课文内容对于未知领域介绍的文章是不够充分的,课文并没有把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充分展示出来,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就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其内容完整起来。所以教师在上这类课时先要找出相关知识的介绍,在上新课之前把这些常识告诉给学生,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服务。

如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一文时,学生对外敌入侵比较熟悉,而没“生物入侵”的概念。先让学生说说对福寿螺和水葫芦的认识,再介绍它们的来历。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30年代作为生猪饲料引入我国。由于水葫芦繁殖快,易在生长区内形成优势物种,导致其它水生植物的减少甚至消灭,并且会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当水葫芦大量繁殖时,就会堵塞河道,阻碍排灌,影响水体流动、航运和城市景观等。专家介绍,水葫芦在原产地有自己的天敌,因此,繁殖不会太快。而我国在引进此物种时,没有考虑到食物链平衡这一点,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入侵者》,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知识。使学生对“生物入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好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设置悬念,激发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设计悬念导语,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急于解开谜底的愿望。如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时,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不同重量的铅球从相同高度同时落下,哪个铅球先着地?大部分同学因为惯性思维的作用都会回答重的先着地;的回答轻的先着地;的回答同时着地。在听了上述回答之后,我拿出一大一小的两快石头做实验,要同学们认真观察,结果大家都看轻了两快石头是同时落地。由此把学生急于解开谜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为学生学好《斜塔上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5 了解背景,展示课文中心

许多文章,要学生很好地了解中心,就必须把相应的写作时代背景告诉给学生,学生是否了解时代背景,对学生学好文章,正确理解课文中心至关重要。所以有些文章在教学中要先把时代背景告诉给学生,让他们从中领会主题。

如在讲授《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应先把当时的写作背景介绍一下。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第8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但是,经典作品,其写作背景与当下生活常常相距甚远,其表达往往与当下语言表达习惯大相径庭。此时,适度拓展对于文本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立足文本,适度拓展。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把握“拓展”之“适”呢?

一、文本为“主业”,拓展要适量

拓展,就是阅读教学中的资源开发与整合,可以使阅读内涵更丰富,阅读结构更优化,阅读视野更广阔,阅读层次更深入。拓展的材料很多,如文字型拓展、生活型拓展、音视频拓展、游戏拓展等。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拓展材料过量或缺失的两极化问题。

过量拓展,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失衡。过多引入阅读材料,势必挤占课内文本教学的主体篇幅;其次,过度解读拓展材料,势必会让师生忽视阅读文本本身的深度解读,进而缩略了课文的魅力,有舍本求末之嫌。

拓展缺失,容易导致文本学习过浅。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就课文教课文,缺失拓展,导致学生阅读视野狭隘,课内学习单调。比较阅读,作为重要的阅读和思维方式难以在语文课堂上得到训练,最终导致学生解读文本只能浅尝辄止,应该说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憾事。

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主业”,拓展务必适量。每篇文章的教学,一般而言,阅读拓展要控制在3次以内,每则材料的篇幅也应尽量简短。

二、教学是“主线”,拓展要适时

教学是由一个又一个活动环节有机组合而成的,它是流畅的,不是突兀的;它是讲逻辑关系的,不是混乱不堪的。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拓展,要选择在合适的教学时机、于合适的教学环节进行。

现实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写作背景知识的介绍常常在上课伊始便进行着。试问,这时的背景链接于教学是否过于生硬?

那么,什么才是适合的教学时机呢?

第一,适合的时机,就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差距时。适切拓展,应以加深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为旨归。当学生认知出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地为突破重难点而拓展教学资源。

《紫藤萝瀑布》一文,若在教学中不引入相关写作背景介绍,那么,学生对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和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不能深入理解,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中的“人”的“不幸”亦不够了解,就决不能真正读透文本,真正走进宗璞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这一背景知识的拓展时机呢?

执教前,笔者将课文第10段议论文字隐去,由学生根据自己对上文内容的理解,自行续写一段人生感悟。学生创作完成后,将自己的文字和作者的感悟比照,找出相似处和不同点。少数学生的感悟和作者相近,则表明他们对文本及作者内心世界的感受和理解比较到位。更多的学生的感悟与作者相去甚远,此时,学生就会自觉发问:作者为什么要说“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她是不是遇到了种种不幸?为何要提“生命”永无止境?她的生命之前怎么了?

正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笔者穿插了宗璞的《哭小弟》《花朝节的纪念》等作品中的反映其生活不幸的语句。通过背景知识介绍,学生了解到,在十年“”中,作者的几位至亲相继离世不久,她的弟弟也罹患绝症,生命垂危。就在人生迷茫、徘徊之际,宗璞与这瀑布般的紫藤萝有了这一次的生命际遇。

课堂上,当让学生再次理解课文第10段时,很多学生的发言振聋发聩。如:

生:漫漫人生路,难免遇挫折,要像紫藤萝那样坚持不懈、永不言败,总还会有阳光明媚的日子。有希望就有明天,有希望就有怒放的机会。我们应该跟上激流勇进的时代,扬帆远航!

生:在不幸时,有人悲伤,有人愤怒。但,若像紫藤萝般,笑看一切,珍惜生命,人生不就更加美好了吗?让我们的生命之花一起盛放,共同创造一个更辉煌的社会新时代!

拓展时机是可以等来的,但更依赖教师的创造性设计。瞄准学生认知与文本内容的落差,进行适时的拓展,的确可以让教学难点的突破演绎得深刻而精彩。

第二,适当的时机,就在学生片面认知时。适当的拓展,应尽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他链接了汉语词典中关于死海特征的介绍性文字与课文原文进行比照,学生便能准确地体会出知识小品语言的趣味性。为了防止一些学生对知识小品的特征产生以偏概全的认识,钱老师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一步拓展研究,并大胆地明确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对知识小品来说,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为作者写作知识小品的根本目的就是向读者介绍科学知识,如果没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知识小品也就不存在了;趣味性则是它的重要属性,可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科学知识。

毋庸置疑,钱梦龙老师的这一拓展是必需的,是对上一“趣味性”教学环节的适当补充,让学生对知识小品的特点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把握。

三、学生是“主体”,拓展要“适人”

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的阅读教学拓展活动必须因材而定。教师应当基于学情,选择对应的拓展材料。如,同样是文言文的教学,因学生基础不同,城乡学校学生在文意疏通上耗时当然各异,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就应各有不同,因此,在拓展材料的使用上,也应该有所区分。

第9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积累语汇。青少年时期是记忆最好的时期,初中学生正处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的过渡阶段。这时让学生牢固地贮存许多语言材料,能终生不忘。唐彪说:“诵读在幼时,获益在中晚也”。古代许多语言教育家搞集中识字积句,如教《千字文》、《增广贤文》都不以讲解为先,而以朗读背诵为重。现代教育家朱自清先生也同样重视朗读,写了《论朗读》、《论诵读》。要让农村孩子尽快增加词汇,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语言的潜能,多读多背词语警句,诗词文赋。因此,笔者认为利用早读课和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在授课中也穿插“读读背背”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积累语汇。朗诵背读的内容大致以下一些:一是教材中的“练习”安排了朗读背诵的内容;二是增加一些章节、文章及课文中的新旧诗词;三是课外补充适量的朗读背诵内容,如现代名家名篇、古代启蒙读本《增广贤文》、《千家诗》等。为了搞好学生朗读背诵,教师要做好正音、断句等指导,做好诵背示范;同时教给一定方法,将无意识记忆与有意识记忆相结合。背文言诗文采取先逐句背诵,然后按意义连贯,用每句句首字领记。如“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浇,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茅”、“花”、“一”、“两”四个句首即是领记“字”。经过持之以恒练习,学生无论文言警句还是现代语汇明显增多,变得满腹经纶了。学语文的自信心和兴趣感也同时得到增强。

培养语感,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高度的悟性。要培养语感须从低层次入手,要经过漫长的语言实践;由不懂、半懂到全懂,由朦朦胧胧到若有所思到心领神会。农村学生初入初中,很多同学读起现代文章都总是断断续续,断句不清,加之胆小心慌,难以卒读。一段读完,不知所云。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从朗读背诵锻炼开始。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课前5分钟朗读,学生经老师指导,提前做好准备,同学们慢慢便敢站在讲台前声音洪亮地朗读背诵了。读文娴熟了,慢慢地就能自觉地读出节奏、语调、语气、情味。

诗文能背,熟记在心,那么便可心有余于体会诗意,品味词情,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渐渐地使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从较浅显的描景绘物到含蓄的用语双关,从通俗的现代白话文到深奥的文言古籍,都读来顺口,意会言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飞跃。他们逐渐能准确领悟语言的含义,品味内在情味,再造语言形象,朗读流利舒畅。这就是通过反复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所达到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效果。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