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紫藤萝瀑布教案精选(九篇)

紫藤萝瀑布教案

第1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一是真实性,即必须是实践中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呈现,而不是预设的甚至是想象的教学活动。二是描述性,即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某一环节的活动情景进行对话式或情景再现式描述,一个课例就是一个教学片断,长到对某一教学重点的剖析探究、对某一教学难点的分解突破的全程描述,短到一次师生的对话、一句恰到好处的提示等。三是问题性,即该教学片断须蕴含着某种教育教学理念,反映了某种教育教学方式。

我们要研究的课例,不一定非得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即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未能有效落实某种教育教学理念,未能有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等。成功的课例具有示范性,不成功的课例具有警示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一节成功的课不一定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完美无缺,败笔在所难免;一节不成功的课或许有几个教学环节是亮点,令人叫绝。从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来说,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使败笔更少一些,使亮点更多一点。

那么,什么样的课例更有研究价值呢?下面以笔者执教的《紫藤萝瀑布》和《背影》为例来加以说明。

课例1:“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一

师:现在我们随着宗璞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去走走,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

生1: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

生2:文中写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者认为紫藤萝是有生命的,其生命的色彩是紫色的。

师:你的思维很敏锐!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紫藤萝生命的色彩呢?

生3:是为了借紫藤萝来抒发自己由焦急、悲痛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

生4:作者把紫藤萝花写得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这样就由藤萝引向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师:你的思考很有深度!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生5:“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露出作者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生6:从“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中可以看出,作者领悟到了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

生7: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

此课例具有鲜明的思维导向性,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一是生疑。当老师提出“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这个问题时,有学生疑惑,“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有学生立刻从文中描写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想到作者心目中的藤萝的生命是紫色的。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可以拓展思维,启迪心智,进一步领略文字之美。

二是探因。对描写紫藤萝生命色彩的原因的探究时,两位学生都紧扣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分别从作者情感需求的角度和主题揭示和作品构思的角度作了分析,显示出思考的清晰和深入。

三是引领。在讨论“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这个核心问题时,学生给出了层次不一的回答:①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②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③遭遇到不幸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情感上的差异使得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阅读感受切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点。这样的阅读,不但扎实有效地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锐度,而且潜移默化地引导了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课例2:“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二

师: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紫色呢?

生1:紫色代表高贵、典雅。在作者看来,生命是崇高尊贵的。

生2:紫色充满着神秘的复杂情调。这说明在作者的心中,生命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时是未知的。

生3:紫色在基督教中代表哀伤。说明作者就像十多年前紫藤萝花遭遇了不幸一样,在生活中受到了打击,她感到“焦虑和悲痛”。

师:是的。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她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4:“手足”比喻兄弟。应该是她的兄弟遭到了不幸。

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得了癌症。

生5:弟弟不知什么时候会死去,像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悲痛。

生6:据说紫色有心理治疗的功效,能帮助人释放忧伤的情绪,能带来内在灵性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生7:紫色还代表勇气与永恒。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显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过程,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是顽强与美好的,是永恒的!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活的挫折是可以忍受的,可以战胜的。

这是有思维、情感拓展空间的课例。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共享资源。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从他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与作者、老师、伙伴一起开拓新的发展区。

本例中,教师并没有费力地讲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紫色来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而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展开充分而深入的探究。有学生从紫色的“花语”中读出了生命的崇高尊贵,有学生从紫色的“情绪”中读出了生命的未知,有学生从紫色的“教义”中读出了生命的焦虑、悲痛和无奈,有学生从紫色的“心理”层面读出了生命的和谐与宁静,还有学生从紫色的“品质”中读出了生命的坚韧与永恒。这些感悟已经跳出了文本,超越了文本。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的知识共生、情感共融的个性阅读、资源共享过程。

课例3:“背影”教学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味歌曲《父亲》的歌词,谈谈自己对父爱的感受。

(师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亲》并展示歌词)

生1:我忘不了父亲为我送饭菜时那关切的眼神。父亲为我付出了很多,我想报答他。

生2: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生3:我觉得我父亲,活得很累、很难。

生4:我现在忽然觉得我的父亲很孤单。小时候,我很崇拜我父亲,现在我有什么事都爱找母亲,基本上不跟父亲交流。

这是有丰富的经验交互生成的课例。

学生的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其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资源补充。依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学习伙伴互动互生互补,触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不断丰富新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

本课例中,来自不同家庭、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感受,使各自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交流补充与共享,彼此产生了强烈共鸣,丰富了个体的情感和认识,而且在交互中彼此影响、感染,达成了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的教学效果。

课例4:“背影”教学片段二

生: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对父爱的感受吗?

师:好吧。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永远忘不了的细节,我每次离家上班时,我父亲总要站在阳台上,用慈祥的目光默默地注视我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我深切地感受到为孩子付出时是那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生点头赞同)其实,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所要肩负的担子可能会更重,所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所要忍受的委屈会更多,同学们现在正享受着这样的父爱,更要珍惜这样的父爱啊!

这是有教师经验参与的课例。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本例中,教者和学生共同营造了契合文本主旨的情感氛围,并在学生的感染下融入其中,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从“儿子”和“父亲”两个不同角度叙述了自己对父爱的体验;然后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揭示了父爱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层次,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注了正能量,实现了师生共鸣共融共成长的教学追求。

第2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本细读 设问 填空 质疑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今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却面临程式化、功利化、无效化的困境。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基本是按解题,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初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分析结构、段落层次、大意;总结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课堂练习或布置作业这几大步骤进行。在该模式下,学生感兴趣的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作品的背景和作者介绍,学生所掌握的不是一种阅读文本的方法,这就大大妨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和对特定语言的体验。语文阅读教学的功利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文本的选择和分析上。当前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是讲解重点。对于一些现代的文学作品,大都只抓经典名篇精讲精练,其余的或泛泛而谈,或仅作自读。在作品解读上,很多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参考用书,不愿通过细读文本自己提炼。阅读教学无效化,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阅读表现上。部分学生对文本阅读总是抱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情绪,认为阅读情感再丰富也不及解题技巧的提高来得重要。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相对理解和接受者而存在的,文本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世界。没有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阅读教学是荒谬的。反之,离开了特定的审美客体“文本”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①。就特定的文本而言,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让他们从中接受熏陶、感染,发挥想象、创造力。同时,文学文本“不只是表面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文学阅读“是读者借助想象创造的一种想象话语,实现文本独特的意义指称,揭示话语背后的隐喻或象征意义”,不同对象的阅读主题在理解和接受文本意义时是不同的。

语文阅读教学就在这种对文本的冷落和疏离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本文从西方接受美学的角度,从文本细读入手,对上述问题作有益思考。

一、设问引情,填补空白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文本阅读教学对话的展开过程中,教师针对文本的情感内涵抛出预设的问题,或者根据学生对文本阅读接受的反应状况随机生成问题,以之为中心任务驱动学生深入探寻文本情感世界。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对话是一个具有探险色彩的动态过程,教师的设问起到推动作用,它促进学生更透彻、更显豁地感知文本情感。教师的设问语,应讲究情感修饰,密切联系文本的情感内涵,呼应学生的阅读反应。通过情感渲染,教师的设问语才能更有力地抓住学生对话和交流的欲望,从而把阅读解读引向深入,这是提高文学文本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接受理论强调文学文本是“召唤结构”,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文本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动力性和开放性,从而促使读者积极地填补“空白”。文学作品的“空白”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作者对一些情节作了合理省略,形成情节空白;二是作者在行文时不直抒胸臆,形成情感空白;三是作者运用双关、借代、婉曲等修辞手法,形成文字空白。学生可以依据上下文、生活常识、补充资料等,发挥想象,批文入情,涵泳体味,挖掘、填补“空白”②。

试举一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题中有“为……所”这一句式,教师可以先解题,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一句式逐节概括内容:茅屋为秋风所破,诗人为群童所欺,茅屋为秋雨所浸,诗人为秋雨所困,诗人为天下寒士所想,这一初读环节既对“为……所”有所了解与巩固,又对文本内容有了全面了解。

二、揣摩感悟,注重细读

阅读要重视对语言的分析、揣摩、感悟。文字作品是由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思想的载体。阅读就是解读“文字密码”,获得内在意义。阅读教学是在引导学生破译密码的同时,学习作者编制密码的方法,从而培养语文素养,受到思想教育。阅读以语言文字为凭借,读者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后,需要进行两个层面的信息加工,一是把语言文字具化为形象:二是在形象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获取更深层次认识,即透过现象抓本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细读词语。要求他们对那些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勤动手查字典、词典以求理解。特别是对那些多义词,更应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作用。课文中的重要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读品味。

例如:宗璞《紫藤萝瀑布》中的“流”字贯穿全文。第二段中“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此处第一次出现“流”字,紫藤萝像瀑布一样流动,让学生感受到藤萝花开得繁盛,充满活力、动感的特点。第七段“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此时,藤萝花的光辉,散发的芳香,焕发的勃勃生机给作者带来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的心已经与眼前的花景融成一气,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第九段“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流向人的心底”的是作者的深入思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第四处的“流”字与第一处的“流”遥相呼应,既描写出紫藤萝瀑布的花开繁茂壮观特点,又暗示生命长河的永动不息。四个“流”字,把藤萝花的特点,作者赏花时感情和由花引发的人生哲理的思考串联,文脉通畅,凸显主旨。

文本阅读,除了细读词语外,还要细读句子。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注意一些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关的句子,而且要学生特别注意体会一些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文章中的有些句子,除有表层含义外,还具有深刻的内涵、深透的意蕴,即深层含义。一般地说,那些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蕴含深刻哲理的,具有象征意义或表达某一思想感情的句子,往往具有深层含义。对于这样的句子,我们应多角度地反复推敲、理解,才能把握文章主题。

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还应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不能任意猜想、主观臆断。季羡林《幽径悲剧》中那一棵毁于愚氓之手的古藤萝“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只有哭泣,哭泣,哭泣……”,为何要反复写藤萝的“哭泣”?物本无情,作者把物拟人化,赋予物人之情,古藤萝是真善美的化身,在古藤的哭泣中蕴含对愚氓灭美的控诉,对世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关注美被毁灭的失望。课文最后:“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为何要反复“偏偏”、“奈何”与“永远”?联系文章的写作时间“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三日”,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居然还出现“愚氓灭美”的现象,对于灭美的现象世人也不关心,而作者是个特例。反复运用这些词语,读者仿佛听到作者呼唤民众提高爱美护美意识的声音,看到了作者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形象。品读这些句子,加深了读者对灭美现实的思考:作者写悲剧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三、点拨领悟,注重质疑

宋代张载提出:“在可疑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文本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内涵的理解产生困惑或提出质疑,或者面对教师的有深度的提问而悬宕未能破解时,教师以精要的解析阐释,为对话的持续进行而铺垫,以使学生最终领悟。这体现了对话中师生的互动,发挥了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解疑,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解疑,要把握恰当时机。除了教师主体直接为学生解析文本的疑难点之外,亦可启发学习同伴尝试答疑,而后教师进行评点、纠正,这可使阅读教学对话更活跃。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苏教版初中课文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最后一段:“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初读很顺口,课堂中我让学生再读读,想想,把修饰性的词汇去除,找句子主干:“文学是门”,问题就出现了,有了问题怎么解决?再读文本,从文本中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根据前文内容可知:门里有不了解的世界,文学也是一个未知世界,有着大自然和人世间新奇美妙的景象。最终,学生把这段文字改成了:“文学确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只要你走进这扇文学之门,就不会空手而归。”或“文学之门的确是神奇的,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这篇课文是节录,最后一段原文中也没有,这样的小小改动不会冒犯作家。

阅读对话中,学生对文本的接受与反应,对同伴、教师的阅读认知的反应所产生的疑问,往往有疏、密、深、浅、正、误之别;教师面对学生的“疑”,要经过判断、比照、筛选,从中发现有深度阅读价值的“疑”组织对话,以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内涵的理解。

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一些学生小学时就背诵过,题目是《早春》,初一课本里同一首诗,题目多了“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有学生就提了这样的问题:同一首诗,为何有两个题目?早春,读之朗朗上口,为何初中课本要在诗题上多加几个字?如何解决问题?还是“读”。读“早春”,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理解“呈”的意思。当学生理解“呈”字的意思是“呈送”时,就有学生回答了,小时候读这首诗只关注早春美景“草色遥看近却无”,现在完整的诗题除了告诉读者诗歌描绘早春之景外,也告诉了读者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诗送给张十八员外,希望好友走出家门,感受早春气息,珍惜早春这最美好的时光。

以上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从文本细读入手,从“设问引情,填补空白;揣摩感悟,注重细读;点拨领悟,注重质疑”三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的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希望同仁能够见仁见智。

注释:

第3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创新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67-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验式阅读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阅读中融合着多种生活信息,在语文探究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当前形势下阅读教学的教学成果,并没有明显的飞跃,教育方法的创新迫在眉睫。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具体优势

和以往教育模式不同的是,体验式教学主要强调注重学生的思维感受,关注学生的内心价值,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倡导“个性化”和“科学化”阅读,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经历中体验不同生活。

体验式阅读教学更具有情感优势、交流优势和互通优势,它将教师、学生和书本三者的关系相互融合,建立相互的交流探究关系,让学生对文本中所出现的人物、故事感受到一定的意义和哲理。

二、初中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阅读积极性不高

对于处在知识积累时期的初中生来说,阅读积极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学工作者。随着社会条件的提高,电脑、手机游戏成为了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一大“阻力”。娱乐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失去了苦心读书的耐心,尽管众多学校都在开拓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但对初中生阅读教育的效果不强,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2、书籍选择的失衡

在图书题材中,学生们对书籍的选择存在着明显的喜好性。他们喜欢阅读小说、故事等叙述题材文章,而对戏剧、散文、说明文等文学造诣较高的文章作品不感兴趣。男生喜欢的多是冒险、科幻、传奇等书籍,这些书籍中不乏一些暴力、低俗的价值观念,容易对初中生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对于女生来说,她们多选择一些言情类书籍,这类文学作品过于强调故事情节,而削弱了文章深度,所以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艺术修养。

3、教学方式的单一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汲取,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化”和“创新力”的发展和缺失。为了避免传统阅读教育方法所造成的缺失,教师要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思想,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提升学生自己的思维情感。

三、强化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体验阅读的新奇和快乐

对于这些尚处在性格塑造期的孩子们来说,所接触的世界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体验式阅读,要在尊重学生自身发展体验的基础上,弱化学生对电子游戏、手机、计算机等娱乐平台的吸引力。教师要时刻给学生传达“知识来源于书本”的正能量,不要让孩子过多的接触网络虚拟世界,防止他们沉溺在其中不能自拔。当然,也并不是说让学生一点都不接触网络,教师可以沿用体验式教学的“情感优势”,在交流中适度给予孩子一些网络空间,同时,融入“电子阅览室”的科学理念,让学生在网络上能够浏览有益书籍、网页,增加自己的认识。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定期开展“电子图书阅读大赛”、“我是小小故事家”等活动,让学生在学校微机室中随意选择电子图书进行阅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下心得和感受,作为本堂电子图书阅览课程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理解了初中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渴求,尊重他们的好奇心和自主性,在阅读课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打造一个学生喜欢和欢迎的阅读空间。

2、体验知识的丰富和深远

对于初中阅读课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从根本上说,阅读的目的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文字理解能力,还要塑造完善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根据书本中具体教学内容,构建一个符合学生思想、喜好、行为的知识世界,扩大他们对知识的覆盖面积,增加阅读教学环境的丰富性和深远性。

例如,在宗璞所写的《紫藤萝瀑布》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紫藤萝”这中草本生物的生长习性,紫藤萝的花语是思念和执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所提倡的精神,人生也应该如此豁达积极,要像这种植物一样,在绽放时塑造美丽,实现人生价值。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从生物、情感、文学等多种角度,来感受文章的深刻内涵,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看过类似“紫藤萝瀑布”这样辉煌的景色有哪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述内心的想法。

3、体验阅读的技巧和策略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利用探究法、引导法等体验式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让他们能够感受深厚的书香氛围,更加深入的体验蕴含在作品中的优秀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建立“阅读档案”、实行每日书本阅读笔记、设计美文手抄报等方法,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得到阅读兴趣的提升。

例如,要求学生每日拿出15至20分钟的时间,认认真真的摘抄一段自己喜欢的优美语言,并自己设计建立“美文资料卡”,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或是作文课中进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优美的文章选择粉色卡纸、大气的诗词选择蓝色卡纸、科普文章选择黑色卡纸,进而在优秀的文章段落中感受知识的美好,让学生在相互传阅中收获不同的体验,增强对阅读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够集合各项方法之所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感悟书本中存在的意义。教师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尊重是体验式教育的核心环节,学生收获生活经验的同时,学会挖掘书中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共鸣,这也是体验式阅读想让学生达到的最终效果。

第4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关键词:和谐教育,有效教学

 

学是一个广阔的美育天地,其中最主要的领域是指导学生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美感。文学作品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学生是产生美感的主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心理活动,并把握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特征,掌握一定的规律,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论文大全,和谐教育。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有“移情”的美学现象,即:“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是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朱光潜《谈美书简》49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以费消尔父子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于“移情作用”作了重点研究和讨论,利普斯则主张专用心理学观点,运用英国经验注意派的“观念联想”(特别是其中的“类似联想”)来解释。我国的众多文学作品偏重于表现性、写意性、抒情性,淡化了生活实感,偏重整体氛围的美感。《文心雕龙》认为诗人观察事物的特有素质是“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教学生掌握“移情”理论,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把握文学作品的神韵,在联想和想象中陶冶情操。

就古诗词而言,“移情美”随处可见。《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作者的眼中成了“淑女”、“君子”的“形象代表”,寄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和谐、美好爱情的思想;杜甫的《春望》可称是“移情”的代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史之乱”爆发已两年,长安沦陷,国破家亡,诗人眼中的春天黯淡无光,仿佛花也如人一样因感时而迸出了泪珠,鸟儿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不安地啼鸣,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外射于所目击的客观对象,即将彼时彼地特有的心情投影于当时所见外界景物,使自然存在的自在物也浸染了浓重的主观色调而成了人化的自然。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杜甫把他视野中的花鸟都涂上了如此令人悲伤的感情色彩,正是他身处沦陷中的故都的悲伤心灵的对象化,他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告诉人们天地万物也和人们一样为“国破”共同忧伤。同是写月,在柳永的词《雨霖铃》中是晓风“残月”;在张孝祥的词《念奴娇·过洞庭》中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在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中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在他的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月的状态、月的“情感”因人而异,却都给后人留下了美的印象。

散文中的“移情美”使作者的知觉集中指向了最富表现力的审美属性上来。请看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最后一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是什么?是“刚落地的娃娃”,是“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让人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化虚为实”的手法,不就是寄寓作者主观感情的“移情”吗?又比如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作者“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中缓缓流过”。论文大全,和谐教育。在那一瞬间,“心凝形释”,花人合一,主客体融为一体。因为花的瀑布带走了一直压在作者心上的关于生死和手足的焦虑和悲痛,带给了作者精神的宁静和愉悦。论文大全,和谐教育。这是作家赋予紫藤萝花的理性的意念,我们阅读时还能体会到作者当时在审美情感萌发时所享受到的极大的自由和欣喜。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也是一样,那月色下的荷塘,那荷塘上的月色,都因主人公的无法排解的忧郁而笼上了淡淡的忧伤。

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审美想象不受外在的逻辑制约,只服从于审美意向的构成规律”。(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391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作者觉得怎样美,怎样符合自己的审美理想,就怎样去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主体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当重视并且尽量准确地阐释文学创作的心理要素和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审美想象——审美感知——唤起审美情感——进入审美判断和审美玩味的过程,使学生和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参考书目:

周庆元主编 《中学语文教育原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韩雪屏 著《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朱光潜 著 《谈美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曹明海 主编《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第5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所以,如果教师不能深入透彻理解课文知识,就很难谈及知识的传授了。古人有云:“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仔细钻研教材,才能更准确地拿捏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灵活驾驭各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教师不能追根溯源,牢牢把握住科举制度和封建制度这两个造成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根源,将课文吃透,那样学生对人物的分析就只能停留于表面,对主人公的遭遇只会报一声感叹,而不会引起学生们的同情,更无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制度拥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如,在学习《茶花赋》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那一份对祖国的深情,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师自己首先要能够看出作者表面是在赞颂茶花,表达对劳动者的赞美,其真正用意是用茶花的美来赞颂自己的祖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只有抓住了这个中心立意,才能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正确的解析,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使教学游刃有余,教学效果必定会事半功倍。

二、营造成功情境,激励学生参与

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美好体验,是深化主体参与和升级参与步骤的基本保障,获得成功不仅是主体参与的结果,更是起始点。创设成功情境是最有效的引发、促进、巩固学生参与学习的手段。以《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为例,学生通过阅读知道,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紫藤萝所呈现的外形以及神态,这时我们再提问学生:这部分的语言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认真探讨认识到它的语言非常生动,主要运用了生动化语言和不同的修辞手法来调动人的感官,这样既突出了紫藤萝的外形特点,又把人物的内心喜悦感烘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疑难得到了解答,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质疑探究活动还能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提高学习兴趣。它使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让学生从探究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获得成功的美好体验。

三、学科相互渗透,建立知识网络

例如,在教学《向沙漠进军》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种如何培育防护林的具体方案,为了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培育方案,学生需要渗透多门学科。如“人工引水拯救死海”这一工程,就涉及到地理、生物、物理等多门学科。这样的探究可以将死知识变的“活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将知识从课内引向课外,实现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才能补充学生知识体系的不足,构建学生全面的知识网络。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延伸,知识的目的性、指向性更强,更能使学生品尝到胜利的喜悦之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去不断探索创新。

第6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关键词:问题 问题教学法 语文教学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将教学内容化为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得知识形成能力。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问题的设计。首先,问题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其次,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问题不断展开的,教学内容的展开是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步进行的。问题是知识的表达形式,以问题解答的形式开展知识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和积极思考,才能通过同化和顺应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新课程指出,语文学习不是促进学生所有问题的解决,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以此为出发点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扩展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是一门丰富的课程,内涵丰满,具有极强的体验性,在体验性的引导性下又有着多变性,要求教师体会到学生的需求,以防学生对课业的领悟出现片面性。教育是个动态过程,而且语文这一学科本身也是动态的,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语文课堂自然也应该是动态的、丰富的,应该实现从知识型的课程转向问题式的课程转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进行教学的改编,不拘泥于形式、不满足于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不断思考和对文本情感的不断领悟。

三、初中语文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以导学问题为指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导学问题,指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设置导学案。其次,导学案的设计与以往的预习不同,可以是对生活中的某个现象的观察或设计,也可以是探索性的问题研究等,其内容和形式没有局限性。例如,在《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以下几个导学问题:第一,课文为什么称“紫藤萝瀑布”?请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写下来;第二,文中描写作者感情变化共出现了( )次,按顺序分别是( )( )( );第三,给课文划分段落。( )花( )花( )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意思;第四,本文不是单纯写紫藤萝,而是通过描写紫藤萝发出感慨( )。

(二)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强调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中解决问题,因此问题教学法要求改变传统的知识记忆学习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例如,《济南的冬天》的中心问题是,第一,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第二,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的情感。我们以第二个问题为例,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用五个词语写下自己感受过的冬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并把学生心中描写济南冬天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组织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读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体会作者通过对济南景色的描写表达的对济南的深切思念。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老舍塑造的“摇篮安睡图、雪后小山图、山村卧雪图、玲珑水晶图”进行阅读,画出关键词,描述简单的画面。通过欣赏老舍先生塑造的故乡冬天画面的形象,进一步理解济南冬天的温情和作者渗透在景物中的感情。

(三)以问题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见效周期长的特点,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习得阅读、朗读和写作的技能,这些技能要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通过课外实践,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充实,而应用技能的掌握还需要不断实践。问题教学法的另一个重点正是突出知识学习的延续性,建立开放性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若干问题并导向课外。例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留下三个问题,第一,爸爸和妈妈的爱有何异同,下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班级交流和网络平台展开关于该话题的讨论,文章采用的是插叙的方法,什么是插叙,在课下找出几篇插叙的文章进行研究,并初步探索双线并行的写作和构思技巧;第二,了解作家的作品和更加详细的背景。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学生通过找资料、调查访问、网络交流等途径进一步开展语文学习,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的学习,使问题成为学生不断学习的不竭动力。

第7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首先、明确目标,重视预设。一堂成功的课,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这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重点)是什么。预设时教师一定要清楚“该选择什么样的预设”和“为什么这样预设”两个问题。前者是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的,后者则需要考虑问题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素养,是否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建设开放、动态的语文课堂,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注意预设的针对性与辐射面。教师的预设要实,切入口要细,要能够引导学生研习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把握文本内容,而不要“半天云上打石灰”,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其次、注重过程,发展个性。要知道,“学生不是空脑袋进教室的”,他们是有思想,能思维的活生生的群体。教师授课前应该估摸一下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课堂教学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和思维的发散点,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预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尽可能地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特别是对本身就存在多义性主题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允许答案的多维性,力争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落入自己编写好的套子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死抱“预设”,而要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师的机智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并在过程与方法中融入学习指导及思维训练。

三、及时调整,捕捉生成。再完美的作战计划也赶不上战场的变化,我们常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充分考虑课程的目标、重点、学习的兴趣、接受能力之外,更要为学生问题的生成留下空间。美国著名教授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学生生成的问题来自他们对文本的叩问,来自他们对教师解读的怀疑,来自师生对话引起的思维撞击。在上《紫藤萝瀑布》一课,在交流自学初读感受和提问时,就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作者看了辉煌的紫藤萝瀑布,觉得很美,应该继续欣赏才对,为什么会‘不觉加快了脚步’走了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8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在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中,课堂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最好的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透法治教育,并不是机械地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而要根据不同的篇章、不同的素材进行法制渗透。

要把握好时机,利用好素材,适当、适量地进行渗透。例如初中一年级语文《散步》一文,其中谈到的“一家三代”一起散步的经历,在陪母亲散步时,在选择路径时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最后决定走大路,遵从母亲的意愿。这就是尊老的表现,而母亲最后却决定走小路,这就是爱幼的表现。其实谈的表面只是一个家庭的生活琐事,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其实,道德和法律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体。它既是一个尊老爱幼的道德话题,又是一个法律的问题。法律明确规定: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每一个未成年人都应该受到到法律的保护。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法》中一项明确的规定。它既是中华民族一个优良的道德传承,又是一个现行法律明文规定的严肃性问题。它不光是一个家庭的生活琐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安定团结的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无同有偶,初中语文《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提到:“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有曾过一大株紫藤萝,后来因说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连园中的紫藤萝花架也拆掉,该种了果树”,这不正是“”的的荒唐历史吗?“”的横行肆虐,法律形同虚设、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那么“”的行为触犯了哪一项法律法规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国家公务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职权以泄漏、倒卖国家机密来谋取私利的,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的倒行逆施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是反革命。他们最终受到了历史的审判,人民的审判。

这些相关的法律,我们在上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利用介绍写作背景这一环节,就顺理成章地将这以法律知识引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法律知识,更深层次地了解了本课的内容。同时更深层次地了解了这段沉重的历史。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一石二鸟的教学功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我们还可以利用作文教学,让学生收集一些在学生中发生的、众所周知的一些典型非法侵害案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及论证材料。如:云南某大学大四的“马加爵”,杀害同宿舍同学的卑劣行为;上海机场准备乘机出国留洋的某大学生,因母亲的几句唠叨而杀母七刀的逆子;还有今年发生在黔西南州兴义市某私立中学、高年级学生将低年级学生杀害于宿舍的悲惨案例。就是渗透法制的最直接的素材。既让学生的学习贴近了生活、联系了生活;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会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声有色的生活再现。教师可以拟定作文题目:如:“法律,我们最忠实的保护神”“法律,我们永远的护身符”“拥有法律,我们才拥有了幸福”等等。让学生深入学习法律、深入了解法律.。懂得学法的重要性。

当然,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法律讲座。我们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法制课。法治渗透并不是机械的教条,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才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绝佳效果。

根据我们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对象、工作的性质以及工作的任务来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从而生动有趣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法治渗透。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我们的教育对象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更应该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成为: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的新一代好公民和新一代接班人。

拥有法治的国家才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拥有法治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拥有法治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和谐的、发展的社会。

面对充满诱惑的当今世界,对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学生进行法治渗透,势在必行,责无旁贷。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语文教学灵活多样,搞好语文教学的法治渗透,让语文教学这朵奇葩在教学的舞台上绽放,让我们的学生真正领会:

第9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互动教学 提问追问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55-01

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各项能力与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强调了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情感的激发,突出针对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探讨。那么,我们怎么让追问有效开展,让追问产生高质课堂学习的效果呢?

1 互动需要提问,追问推进互动质量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着力于学生人文品质的养成。因此,我们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力求让学生动起来。于是,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情境教学、任务教学,合作探究教学。但是,无论怎样的改变教学方式,我们的阅读教学都要依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发挥主动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如宗璞《紫藤萝瀑布》学习,首先我们和学生一起分析题目,问:大家课前预习已经知道这篇课文不是写自然界的“瀑布”的,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我们现在课文中找找和“瀑布”有关的内容吧!这是互动的开始,学生能够在文章找到把紫藤萝外形特征与瀑布的相似处,从而理解课题比喻的妙处,而作者在后文中抒发哲思也与这“瀑布”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以这样的提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腻,情感表达的深沉。这样就能推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开展,促进他们在阅读中的发现与体悟,让他们在深层阅读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们追问的开展前提必须建立在提问的有效上,只有我们提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迪性、引导性,能够让学生抓住教学重难点,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顺着体验进行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才能使得我们的追问更有价值与效果。

2 提升追问价值,促成阅读能力形成

有效教学需要我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更需要我们的提问要落实在学习的关键点上。如《繁星》的学习重点是虚实结合,由实到虚的手法学习。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先要学生找出文中的三次观察的地点、时间,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然后可以提问:我们结合内容说说,作者观察前和观察后的思考有什么区别?一般来说,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对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一定的概括。但是我们可以追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在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这看似矛盾的句子,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呢?于是,学生在不断追问下,思考、体悟作者虚实结合手法的高妙,也能在阅读中的感受从实写触觉、听觉,与联系的幻觉获得种种美

感。从而提高阅读欣赏的能力与对作品语言的分析评价的能力。

当然,我们的追问需要在学生对前一问作答之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也可以是就这问题的回答再结合课文、联系生活之问,激发他们阅读的深入。如《愚公移山》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这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身份和性格和品质的作用。然后,可以追问让问题深入:如“智叟”“遗男”这一老一少对“愚公”的形象刻画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从现如今的角度看,这种“移山”的做法有无不妥的地方呢?如此,能够让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容的深意,也能让学生跳出课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多样解读能力。如此,能够使得学生在阅读中真真有个性的发现和创造思维的产生。

3 层进展开追问,全员参与全面提高

我们的互动教学的开展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些上课比较积极的学生积极思考,而一些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懒于思考,有着等待的心理。因此,我们的灵活、层进的进行追问,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得学生们在阅读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鲁迅的《故乡》学习对一些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小说的三要素展开学习。如让大家一起阅读“我”回故乡时所见的故乡景象,让那些不怎么活跃的学生动起来;然后,可以问:大家在阅读全文之后,发现了作者对故乡有什么样的情感呢?当然,这样的问题答案还是比较容易的,只是需要学生找到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如此,很是关照大多数学生。待学生都能说说情感之后,我们可以追问:文末,作者离开故乡,说“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作者真的不留恋故乡吗?“不怎样”是说对故乡的留恋情感不深,但是每个人对故乡都应该是有情感,作者为什么说没有什么“留恋”的呢?如此,由简如难,由浅入深,能够让全体学生都慢慢的被调动起来,在前面分析解答的基础上,学生对“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理解之后,就能把握这篇小说的体现着作者的复杂情感和多向的主题。

总之,预设追问使得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不断提高;针对学生回答而追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严谨,语言表达的严密;追问能够让互动深入展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因此,只要我们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让追问推进阅读教学的深入,必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