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精选(九篇)

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

第1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一、新课改催生网络教研

1.满足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资源需求

新课程改革为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新课程应当怎样教?以往教师们熟悉的教育教学经验现在与新课程的要求“对不上号”,积累的教学资料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新课标应当如何解读?新课程的教学应当怎样设计才能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理念新要求?新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应当如何解决?

借助日益普及的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工作体会、学习思考放在了网上,一些汇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站渐渐在一线教师中有了“人气”,并由最初的单向资源提供方转变为一线教师交流的平台,积累起许多来自一线教师原创的网络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依托教育网站迅速在网上传播,为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教研氛围。

2.由“草根教研”到“专家引领”

一些有追求的教师渐渐不满足于下载或上传课件、教案以及教学体会,他们开始在网络上以自己熟悉的“白描”方式述说自己的工作故事,并开始反思教育教学故事背后的意义。这种来自一线的、朴素的“草根”研究在经历了一段边缘化发展后,逐渐为教育理论研究界所接受,并称之为“教育叙事研究”。于是,在网络上,一个自下而上的、面向教学实际的“草根式”教育研究热潮开始形成,涉及的教育教学主题多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问题,这些教育实践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大家以平等、探索的态度共同协作和商讨。参与者也由最初的一线教师中的网络爱好者,渐渐普及至一般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

网络化的教育叙事研究在2005~2006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教师的个人博客,并逐渐形成了多个有影响的教师博客社群,博客成为教师进行实践反思的有效工具,促进教师以自己的实践性思考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如果说当初我国新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这种产生于教育实践内部,由教师主动实施、新课改催生的,蕴含着新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的改革动力已经成为新课改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3.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参与

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现象逐步被认识并迅速发展。2003年7月,由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http://jswl.cn)项目启动,这是全国范围内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领域最高级别的网上教研中心。中央教科所开通了中国教研网(http://jyw.cn),计划在全国各地分四级设立网上教研中心和基层教研网站。

2006年暑期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是迄今为止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的教师远程培训的最高形式。这个项目依托网络,短短15天培训了上万名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各地各校各学科段的教师借助网络交流彼此的经验和体会。新课程教学研讨的热点问题、研讨过程、研讨结果实时展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与一线教师直接对话,政府意图与教师愿望实现了最直接的接触。

二、网络教研的特征

1.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网络传递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量教师依托网络搜索适用自己的教学资源,并相互传递新课程教学资源,查阅便利、下载迅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地支持了教师的课程教学研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成功教学体验成为教师在网络教研中最有代表性的行为。

教师上传自己制作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与同行分享,表面上看来只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从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看,这是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一步。课程改革不是一个理论口号的普及过程。新课程实施需要教育理念的教学化过程,要由一线教师将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法知识内容与新教育理念进行融合,这是一个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再创造过程。教师以主动、进取的积极姿态,参与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构建工作中。

2.教师个-性化缄默知识的凸现

网络型的教研资源中最多的莫过于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等,这些带着教学实践鲜活气息的资料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科研有着极大的区别。在教师大量的生活化叙事中,教师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经历成为显性的教育实践知识为我们共享,这是一条有别于“学院式研究”的教育实践研究之路。教师是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的研究重在体现教师个人化的实践性知识和教学智慧,在工作中,教师熟悉并擅长的表达方式往往具有强烈的“行为导向”和“情境依赖”。教师在表达教育教学理念时,倾向于直接与自己熟知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相结合,在植根于教学一线的网络教研中,这个特点得到很好的保留。借助社会性网络资源共建技术,如博客、Moodle等,教师个人的思考与收获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教育教学实际情境以及教师个人教学风格、个性特点密不可分的一些教学行为专长、教学智慧等得以记录和展现,揭示隐含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实践性缄默知识。这是“原生态”的教师教研活动。

3.专家引领与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网络空间大大缩短了一线教师与教育理论研究专家的距离。在与专家的接触过程中,沟通双方都有新的认知。以往的教育教学实验都是专家拟定教育教学方案,由一线教师按部就班地实施,而在新课程推广过程中,一线教师和专家的位置是平等的,教育专家的理论研究在即时的教学检验中不断得到修正,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被及时地总结,网络构筑了新型的专家——教师互动模式。在这样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合作模式中,受益最大的应当是一线教师。教师在大学课堂、课外阅读和学科进修中获得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描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和分享他人的教学实践中重构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批研究型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实践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三、网络教研的本质

1.着眼于课程的教师研修

网络教研关注的面很多,但热点主要集中在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以及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师应当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任何课程最终要由教师将课程内容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新课程不是“防教师”的课程,这在课改理念中有着明确的描述: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教学设计参与课程改革,并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最终成败。我国新课程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教师二次创造教育理念的教学化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重视过程、重视体验、重视探究,此课程理念的实现需要教师去思考: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新课程所需要的?在课堂中让学生有体会、有感受、有思考,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不再是以往单纯地由教师到学生的知识传递,复杂的、充满变化的课堂引发教师对以往教学经验的重新思考……借助网络平台,一线教师们共同商讨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可以各取所需:新教师借鉴网络上的优秀资源,迅速弥补自己教学实际经验的不足;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参与教学方法的深入研讨,从中寻找新鲜的启发。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创造性的态度进行工作,都在努力完成专业教育研究者们尚未完成的一项任务: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理念。

2.基于协作共同体的教师在职研修

我国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教师在职进修,如校本研修等,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互动、互助的发展平台。

网络教研中,配合校本研修,教师能够跨越学校、地域、学科的限制,结识与自己有共同研究兴趣的网络“同行者”,扩大专业成长伙伴交往范围。学校整体的网络教研协作也在逐步形成,依托网络,中小学的校际合作迅速开展起来,较为普遍的是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分享为特色的学校合作模式,如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的东西部携手同行,与宁夏中小学分享优质教育资源。转贴于

在网络教研协作研究共同体中,大学与基础教育的联合、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能使中小学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支持,促进实践反思;能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技术和专业的支持,有助于帮助教师进一步参与课程改革。理论工作者与教师的共同探究、分享,也有助于营造开放与相互信任的文化氛围,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远景的认识与期望,形成比较稳固的持续的学习社群。

3.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行动研究

教师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个人或教师小组为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而进行的行动研究,是公开的、系统的反思活动。在网络教研中,教师行动研究的特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与合作伙伴一起“为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借助网络,教师的思考和研究过程能够完整呈现,并能够就研究中的困惑与专家、同行进行广泛地交流研讨,同时,还能够吸收学生和社会参与者的意见,使得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源于教学的教师行动研究同样应当注意研究过程与成果的表达,否则会使行动研究过程不完整,教师也会失去一个反思、总结与提高的机会。在传统的教育研究中,研究成果的表达就是学术论文,而这样的表达方式距离一线教师的工作习惯太远,不易实施推广。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文字与资料的过程性记录,发表在网站或博客上,或放入自己的电子档案袋,便于总结反思,也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展示,有助于网络教研专业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四、当前网络教研的成功与反思

1.网络教研的形式与内涵

网络技术具有个性化与共通性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兼顾教师个人和教研群体的不同需求,使得网络教研具有完全不同于以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形式与内涵。目前,我国网络教研的参与者呈多元化趋势,有一线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行政管理者、家长、学生、社会人士等等。不同身份角色的网络教研参与者对网络教研信息的需求不同,参与方式也各有特点。

对一线教师而言,从满足课程教学的层面看,优质课件、教案、教学反思的交流是必备的,也是网络教研的最基本的实践指向;从满足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层面看,网络教研中提供的大量情境化的叙述性经验能够提供很好的学习范例,成为教师继续成长的目标和榜样;从满足教育行政管理层面看,一个公开的、对话式的教育研究体制逐渐形成,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被放大,拥有了研究的话语权,有助于我国教育民主化进程。

借助网络平台,教育科研从高校“象牙塔”走向民间,成为普通教师能够参与思考、进行创造并产生影响的实践研究。教师的实践研究从自己供职地域和学校走向教育教学的大环境,一个积极的网络教研氛围从虚拟空间延伸至现实校园乃至整个社会,使整个社会对教育改革给予必要的关注,营造出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生态型教师专业发展氛围。

2.对教育理论的实践性丰富

我们对于新课程的理解,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文本意义上。新的课程理论研究认为基础教育教师日常工作学习情境中的经验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因素,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实践性研究的理论价值被广泛认可。

毋庸置疑,网络教研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部分,而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广泛的教师参与、鲜活的叙事研究的方式,。丰富了现代教育理论。很难想象,没有网络、没有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没有网络教研,教育叙事是否会如此迅速地为一线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所接受。

3.影响网络教研深入推广的因素

(1)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常规教研的共生互补。

在网络教研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网络教研与现在广泛实施的校本教研、地区教研室的常规教研的关系。校本研训能够解决就职学校中实际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但也容易因问题具体而忽视对其教育意义的理论思考,进而影响校本研究的理论深度和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地区教研室的常规研训让我们在工作中有归属感,能及时了解地区同行的工作状况,集中集体智慧,对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现实性、实际教学工作的情境性有着极强的实用性。

网络上多元化的教研交流活动则能够提升我们的理论层次,特别是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迅速开拓我们的眼界,共同的工作体验有助于扩大我们的业务交流群体。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有效互助伙伴的选择远比校本教研和常规教研困难,网络教研伙伴的建议由于具体教育教学的情境差异,也有可能会影响问题的圆满解决。

由此可见,网络教研与现存的所有教研形式都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网络教研是校本教研、常规教研的继续和延伸,只要善加利用,网络教研能够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2)实施与推广网络教研应当以不增加教师日常工作负担为前提。

技术支持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一个逐渐被大众接受、展现教育功能的过程。网络教研是网络技术教育应用的高级阶段,在实施与推广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网络教研的成本效益问题。这里包括技术本身的成本以及使用者的人力成本。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使得技术成本在网络教研中所占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小,而教师人力资源成本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新教研形式的推广不应以增加教师日常工作负担为代价,即便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初期,教师凭借热情与专业自主性能够在工作之余完成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长此以往显然不是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网络教研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师自我发展之路,如果运用不当,会给我们已经超负荷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增加压力,损伤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

第2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永州地属湘南,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永州文化底蕴深厚,各具特色,舜文化、柳宗元文化、周敦颐文化、“和”文化等各种文化在永州交织辉映。这些优秀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教学的重要资源。

一、高校开发思政配套选修课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传承永州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校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高校往往集中了一群文化素养较高的教师,他们本身是文化的传播者;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毕业后,自然也会把永州地方文化带到全国各地。课程是文化传播地的重要手段,开发永州地方文化的思政选修课程,把思政理论和永州地方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地方实际结合,既有利于完善思政理论课程体系,又能推动永州地方文化的传播。

(二)思政理论课程自身完善的需要

首先,因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理论化程度偏高,加上各高校学生知识背景差异较大,造成很多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不感兴趣。开设各具特色的永州地方文化配套选修课,理论和实际结合,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教学效果。其次,有利于吸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把代表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新知识、新理论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三)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期,各种思潮蜂拥而至,给高校思政教育和教学带来巨大压力,思政理论课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积极,开设地方文化选修课正当其时。第一,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看,永州地方文化中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第二,永州地方文化中的爱国爱民精神,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

二、高校开发思政配套选修课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相应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优秀的教材是一种精神食粮,足以影响人的一生。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介绍永州本土文化方面的出版物,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配套选修课的开发。开发思政配套选修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系统地整理永州地方文化,编写较高质量的校本教材,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 校本教材要突出永州地方文化特色。校本教材不应该是主流教材的复制品,也不是附庸,而是其重要的拓展和补充。其次,注重教材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思政统编教材,虽是集全国之力出版的高水平读物,但是理论化程度偏高,灵活性不够。所以,在编写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充分发掘永州厚重的文化底蕴,扬长避短,提炼其中适合思政教育教学的资源进行编写。

(二)学生对地方文化意识淡薄,认同感不高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而传统文化正是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和网络的冲击,不少高校学生对地方文化意识淡薄,认同感不高,他们关注地方文化的途径很窄,阅读文化的书籍就更少,他们更关注的是考证、就业等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还有学生选择地方文化选修课仅仅是为了完成获取学分的任务,和选修课设置的初衷有所冲突。

(三)师资队伍不健全

思政专业教师对地方文化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思政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永州高校部分思政专业教师缺乏对永州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系统地掌握永州深厚的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专业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刻苦钻研。另外,对年轻思政教师的培养也缺乏有效的机制,造成年轻教师普遍对永州地方文化不甚了解,阻碍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三、高校开发思政配套选修课对策分析

(一)明确配套选修课程定位

首先,课程性质的定位:思政理论配套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程的深化和补充,其目的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地方实际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价值。因此,配套选修课和必修课一样,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定位,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保证思政配套选修课的思想性和严肃性。其次。课程内容的定位:配套选修课的内容应该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切忌“高大上”的纯理论,要注重以学生为本,扩大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

开发教材是开设配套选修课的关键环节。首先,学校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加大经费投入,从源头上做好保障工作。其次,教材的编制不能完全由学校教师编写,一来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时间有限;二来很多教师对地方文化掌握有限,研究不够透彻。因此,要邀请研究地方文化的专家学者和学校资深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要凸显出地方文化特色,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完善编写工作。

(三)规范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学质量的第一保障者。开设配套选修课,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既能上好专业理论课程,又能把握好地方文化,一专多能。要实现这个高要求,需要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培训,扩大教师的知名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其次,建立专兼?Y合的校内校外教师流动机制。如邀请校内或其他院校的知名学者授课,或者社会上资深地方文化专家授课,这样既可以缓解师资队伍不足的压力也可以优势互补、专兼职老师互相学习,从而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生动形象、与社会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

第3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关键词:基本范畴; 比较考察; 理论支点; 完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68―01

1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理论背景

事实上,中国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较早就开始了,2011年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几个重要文件,其中核心的观点就是要通过网络技术创新法律教育的新方式、做到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界,学者较早就对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进行了研究,李亚宁研究了大学生网上违法行为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随后杨练武等人也从此角度进行了研究黄艺羡则沿着上述学者研究的思路,针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新形势,针对传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网络法制教育教学方案;张美琴等人则从对网络新形势给传统的法学教育带来的冲击中,看到了利用新型载体推动法制教育发展的机遇,从教育学的角度对网络法制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诸如:网站建设、师资队伍等软硬件的配套等方面;张桂荣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青少年的上网状况及法制教育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利用网络进行法制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李方裕研究了网络法制教育的基本内涵,将网络法制教育分为:知法、守法、网络安全与网络维权等几个侧面;严海波研究了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成因,并从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网络法制道德、网络法制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2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基本范畴

从词源上看,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包括二个层次:其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的教育;其二,高校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如果侧重于第一层次的研究,选择这一侧面的学者一般为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学者,学者研究的方法一般从大学生网络侵权与网络犯罪等违法犯罪现象入手,结合传统法制教育中网络法制教育的不足进行论证,进行网络相关的法律教育成为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规制手段,从总体上看,这种理路重在对网络犯罪及其规制的研究,因而是从本体上研究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问题,但持此种主张的学者虽然从此角度研究网络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但局限于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网络法律教育,而忽视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方法。选择这二层次的学者一般为具有教育学专业的知识背景,学者一般将网络作为一种用以实施法制教育教学的手段,比较网络法制教育与传统法制教育的异同,研究网络法制教育优越于传统法制教育的优点,研究制约网络法制教育的因素,提出从教育学的意义上建构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网络法制教育教学体系。诸如: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软件的配套、硬件设施的配套、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师队伍的构建、教育内容、教育监管保障机制的建立、教育效果测评机制的建立等,研究这一层次的学者侧重于研究网络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但对于网络法律法规方面则存在欠缺。当然二个层次之间也存在交叉的可能,如果将第一层次理解为利用传统的或者网络的教学方法实施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教育,其中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法制教育则包含第二层次,如果将第二层次理解为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的一般法制与网络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教育,其中对大学生实施与网络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教育则包含第一层次,但大多数我国学者没有关注到这一问题的存在,而是有侧重的选择了上述的一个层次和理路进行论证,笔者认为: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对这二个层次的研究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应该结合法学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完善网络法制教育体系,从法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便于认清当前青少年网络行为中违法、犯罪的形势,为有针对性的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提供实证资料;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则有利于系统化的构建网络法制教育教学体系,发挥高校通过网络法制教育在型塑良好的网络行为中的作用。

3完善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基本方略

3.1增加传统法学教学内容中网络法制相关的内容

事实上,高校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情形不容乐观,在2005年之前高校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通过《法律基础》课完成,开课时间为32课时,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我国整个法律体系能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安排网络相关的法律知识,当时《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主要由法学院的教师完成,随着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的出台,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合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大多数教材均将法律相关内容压缩成二章内容,事实上,能够分配到法律知识的讲解时间大约为二个课时,其中涉及法制相关内容的时间更是极为有限,更为重要的是,将法律基础课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后,本课程主要由思政课教师担任,这就造成大部分高校讲授此门课程的教师不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背景,在思政课教师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背景情形下,网络法律知识的教

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应该调整法律知识在《思想道德修

作者简介:

陈占雄(1987-),男,河北石家庄人,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商法、网络法研究;贾珂(1990-),男,河南洛阳人,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商法、网络法研究。

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比例,增加包括网络法制教育的课时量、通过课外举办网络法律知识竞赛、定期举办网络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开辟第二课堂,增加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机会。相较而言,网络行为与实际的生活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学生必须为日益增多的网络生活行为储备必须的法律知识。

3.2开辟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法制教育的新途径

在高校课时总量难以作出较大变更的情形下,惟有通过改革法律教学形式,拓宽教学渠道,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通过高校建立网络法制教育网站来实现,这一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法律的兴趣。信息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网络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利用网络进行法制教育是种“自适应”的教育方式,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所需的法律知识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而不会给大学生带来过多的额外的学习负担,在内容上,可以在网站中融入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经典法律案例、法学名家访谈、法律法规索引、法律小故事、法律大事件、法制电影电视、与法律相关的网络小游戏等板块,结合网络的特点,发挥网络技术的优点,最大程度调动学生感观,通过视觉、听觉多途径的冲击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法律知识的洗礼,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趣味性。更为重要的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法学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说教模式,通过网络,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法律专家之间能够同步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极积完善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软硬件设施的配备,诸如:教师配备、网页设计人员、网站维护人员等的配备,系统建构网络法制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3.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国高校目前的法制教育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课堂讲授为主,虽然是必修课,但有限的时间内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事实上,本课题研究所针对的对象主要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此部分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所有法律专业的知识可能性很小,因而,必须注重在网络法制教育的内容上,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当其自身相关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受教育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等方面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注重内在需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传统课堂之外构建网络法制教育模式时,应该借鉴其他国家法制教育中的有益经验,应注重参与性与交互性,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相应的法制实践活动,通过QQ、微博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案件讨论。

参考文献

[1]罗锋懋,张劲松.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李亚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杨练武,唐闻捷等.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初探[J].兰州学刊,2003,(2).

[4]黄艺羡.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

[5]张美琴等.网络时代学校法制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2005,(5).

[6]张桂荣.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J].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

第4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同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又成为其中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一、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2001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00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2、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导师资源,导师资源可以通过专门师资培训和能力应用培训实现,而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3、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技术本身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它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二、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整个明日的社会”。的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随时代步伐,着力教育改革,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只注重确定知识传授,“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继承型、“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实践型人才。研究性学习,使学习的组织、单位、学习内容、形式、学习的周期、评价,教师与师生关系等教学元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冲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

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至今,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更是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的更新上。

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的大环境,我国教育以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如下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3]研究课题的评价:

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

(正文字数:6300字)

【参考文献】

[1]张健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3]刘婉华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1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9月;

[7]黄秉刚,《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之探索》,《人民教育》,2002.4;

[8]郑晓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杂货内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2.2;

[9]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开放教育研究》,2002.1;

[10]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

[11]毕作勤刘强王绪东,《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4;

第5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立体课堂

同志在《求是》杂志2020年第17期发表重要理论文章,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从两个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思政课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豫章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名校,始终坚持“三全育人”,注重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百年校史蕴含的红色精神,挖掘校园文化育人魅力,用革命先贤教育引导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人,用身边榜样影响人。基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理念的呼唤、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的要求,构建课程育人主平台、实践育人活平台、文化育人大平台、网络育人微平台“四位一体”的立体课堂,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全方位、多途径推动教学改革,筑实思政课程育人主平台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课程,并把革命理想、共产主义、形势政策等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教学,就是要守好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第一主课”的作用,全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全方位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思政课教学标准化建设。思政课有国家统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教材,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马工程”教材为依托,确保教学内容的规划性和权威性,制定并完善思政课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时总结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和改革方面的成果。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吃透教材,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彰显教学特色,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收体系,以触动心灵的教育打动和感染艺术,用客观的纵横比较加强价值引导,做到以理服人,进而从知识传授上升到价值引领。加强思政课堂教学指导。指出:“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思政课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要求强化集体备课,实现集体备课规范化、层级化,以校级(跨校)集体备课为引领、院级集体备课为示范、教研室集体备课为基础,开展三级备课活动(校、院、教研室三个层面)。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坚持“三集三提”即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全面提高备课质量,准确把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还要强化教学督查与反馈,重点检查思政课教学的学术规范性和课堂秩序,要求思政课教师坚持以学术话语讲述政治理论,透析当下我国政治生活领域的内在联系;执行学校领导干部、同行听课评课制度,听课随机安排,不打招呼,听完课第一时间组织评课活动,并把评课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以日常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教学竞赛、教改课题、教学成果等工作为抓手,大力改变思政课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问题导向、社会调查、专题研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生动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二)建设思政精品示范课程。思政课程建设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示范课程为引领,明确建设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授课团队、授课内容、授课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总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思政课的整体发展,努力把各门思政课打造成精品示范课程。学校在教学改革课题中专门设立思政课程教改项目,在课题指南中增设关于学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针对性项目,鼓励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引导教师开展基于现实问题的、致力于解决问题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三)提升思政教师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明确政治责任,始终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定理想信念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3]。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教学,积极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主体能力建设。以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重点,建立思政课教师学习长效机制,发扬我们党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鼓励并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思政课教师有关课程培训、研修班进修、实践基地研修,特别是思政教材使用培训和思政课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培训,力争实现全员培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纪律管理。建立完善思政课教学课堂教学纪律约束机制,确保思政课教师队伍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确保“三尺讲台”无杂音,坚定不移地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实施思政课名师培育工程。重点培育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遴选学校范围内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并进行相关推荐、交流和宣传活动。组织青年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教学展示与互学。努力建设具有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

二、重体验、品牌化创新实践模式,做强社团活动育人活平台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强化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是课堂讲授的延伸。在持续全面开展满足大学生需求、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整合课程资源、社团资源,开展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感染力强的实践活动,提炼实践活动的文化精髓,建设高水平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展现新时代青春风采,传播青春正能量,不断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的内在“源动力”,提高实践育人的效果。(一)创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制订思政课实践教学整体方案,创新并做实实践教学环节,推进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形成“1+N”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根据每门课程的学科特色,以1种实践教学形式为主,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爱在豫章师院”演讲比赛,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开展情景剧演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开展“党史我来讲”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开展“与信仰对话”活动,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开展大学生社会调查,最终形成“一课一品牌”主题实践教学特色。另外,每门思政课还用多种其他实践教学形式为辅,如志愿服务、征文活动、调研参观、辩论赛和自选项目等,让全部同学能参与进来,使思政课成了大学生们真心喜爱的“魅力课堂”。(二)树“豫章社彩”。校园活动品牌“豫章社彩”,即豫章师范学院的社团活动和社团文化多姿多彩、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每期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展示,以定时、定点、定向“三定”原则和自由组队、自定内容、自愿申请“三自”原则组织活动。“豫章社彩”遴选既注重历史传承,把百年传统和红色基因融入其中,又注重创新,与时俱进的社团节目。每一期“豫章社彩”都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激发学习“源动力”,加强师范技能,做足实践育人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建“五色之光”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公民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形式。学校整合各种志愿服务队伍,以红、绿、紫、蓝、黄五种颜色为主色调,分别打造校园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红)、校园文明监督志愿服务(绿)、学生食堂文明用餐志愿服务(紫)、寒暑期“三下乡”学生志愿服务(蓝)和“小蜜蜂”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黄)五大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五色之光”志愿服务品牌,从而使大学生砥砺品格、服务社会,诠释“有温度、有情怀、有品质”的豫章师范学院志愿服务精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加强了劳动教育,养成文明习惯,锻造时代新人,也在耳濡目染中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影响带动了一批人。

三、凝内涵、高标准提升环境品味,拓宽校园文化育人大平台

校园文化具有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是构建“四位一体”立体联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豫章师范学院是江西省师范教育先驱之一,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江西女子师范学堂,学校的发展历程几乎与中国师范教育的百年历史相始终,打上了深刻的历史烙印。学校充分挖掘、全面整合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把“校史写入校园,把校友当作教材,把校园变成课堂”,创新打造校园环境文化和凝练精神文化,把“立德树人”融入日常生活,优化隐性教育的资源和手段,以优美的环境浸染人,以浓郁的文化陶冶人。(一)打造校园环境文化。学校百年校史,积淀了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形成了学校红色基因谱系。在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我校一大批校友投身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陈赞贤、刘和珍、邹努、罗石冰等等,展现了为国为民探索真理的革命追求、不忘初心坚定执着的革命理想、牢记使命勇于斗争的革命勇气。杰出校友的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孕育了学校的红色基因,他们的精神是新时代豫章师院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支撑和宝贵财富。开展好红色文化教育,把红色精神传承好,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标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打造沉淀学校百年历史文化的百年时间轴、豫章文化石,建设了以杰出校友名字命名的赞贤广场、和珍广场、抱石园和陈鹤琴纪念馆,打造了党建长廊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设施,让优美的校园环境持续释放隐性教育的效能。(二)凝炼校园精神文化。在学校发展的新阶段,弘扬“厚德博学、崇真重行”新校训和“勤研善思、务实求进”新校风,高唱新校歌,把师生力量凝聚起来,激励他们为学校美好未来努力奋斗。充分发挥傅抱石纪念馆、陈鹤琴纪念馆、刘和珍纪念园等校园文化设施的作用,把校史、校情教育列为新生入学必备教育内容,增强其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校园内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风校训文化景观石头,浓厚校园书香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效果。

四、破传统、全覆盖扩展时空维度,搭建网络空间育人微平台

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主动适应网络领域的新生态和新特点,善于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同志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这为新时代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一)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网络空间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微平台,是构建“四位一体”立体联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我们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使用范围广、用户数量多、传播影响力大的特点,录制了“坚守普通理想,做个不普通的人”、“中国梦的本质”等微课,在“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的“学习讲坛”栏目推送,播放次数和点赞量众多,扩大了受教育面,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给传统教学带来极大冲击,也给线上教学带来新机遇。思政课教师要化危为机,积极应对化解,探索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疫情期间,思政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QQ直播间、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把教室搬到网络,把黑板变成屏幕,教师纷纷变成“网络主播”“网红”,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例如,豫章师范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好抗“疫”这本“现实教材”,加强疫情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的战“疫”故事、战“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专题录制系列战“疫”思政微课,内容包含战“疫”中的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和家国情怀,为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上了一堂堂入脑入心、贴近心灵、直击灵魂的线上思政课。“后疫情时代”,要及时总结线上教学经验,提高网上教学内容供给质量,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探索利用“三微一抖”(即微博、微信、微视频和抖音)新平台开展思政教学的新路径。(二)加快思政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网络时代,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全员深度互动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线开放课程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拓展教学活动的时空维度。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探索适应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学习特点、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思政课程模式。在总结获批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建设”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思政课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3]熊晓琳.构建立体课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05):74.

第6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互联网+培训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教育部2013年推出的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的子项目,该项目以教育技术信息化为基础,以走向校本服务为目标,研修内容涵盖义务教育阶段各科目,研修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之久,是一种迥异于以往的国培项目,是教育部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它将网络研修的优势与校本研修的优势进行整合,既强化双方优势,又避免两种研修模式独立运行所存在的劣势,使1+1产生远大于2的效果。

一、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培训目标大致经历了传授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等阶段。培训的内容主要包含专业能力知识和公共课程。如教材教法过关、聚焦课堂、师德师风、心理健康、公共安全等。在培训方式上主要有短期集中面授、校本培训以及新世纪以来的远程培训。从总体上看,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两者的培训质量和实效性要高于远程培训,但亦非令人十分满意。集中培训需耗费较多的经济投入与时间成本,培训经费是集中培训组织者面临的第一道问题,工学矛盾则会压抑培训参与者的积极性。校本培训立足学校,志于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问题,较为有效节约培训成本和解决工学矛盾问题,是一种参与式、同伴互助式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的局限在于它是相对封闭的,是小团体之间智慧火花碰撞,该培训模式存在教育理念更新缓慢、专家引领不足、课程资源稀缺等不足。远程培训模式是互联网+培训的有益尝试,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专家讲座、视频等生成性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中,学员通过网络跨越时空与地域限制,可重复研习,在网络上完成作业和开展教研活动,受众量大和经济性是其最大优势,其劣势在于它是一种“空”对“空”的培训形式,对学习欲望不强的学员约束力不足,容易“出现学习资源打开着,人却不在电脑前”的现象。在培训工作推进困难境况下,既要考虑培训承受能力,扩大培训数量,又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培训与校本培训的对接成为培训模式创新的探索方向,其创新路径就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该整合旨在推动网上研修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这也是教师培训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

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情况

2013年,教育部启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建设网络社区,从各省选出50000名左右教师,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不少于80学时的专项培训。培训学科共22个学科。其中小学品德与生活等9个学科,初中思想品德等13个学科。本次研修采取分阶段的形式进行:第一阶段为培训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培训方案的细化和完善、培训平台功能优化、培训课程资源整理等。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集中和线下的培训方式对该项目的培训者进行培训,旨在提高各地区培训者对整合培训模式的了解和运用,以指导本地区学员开展研修活动。第三阶段为全员远程培训。由学员组建群组在网络平台开展课程学习、在线研讨、在线问答等活动;围绕网络上的研修心得在线下进行基于教师个体经验的备课、团队互助的协同备课和课后反思性备课等三次备课,并围绕三次备课和上课,跟进开展计划研讨、备课研讨和分工观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第四阶段为项目总结反思阶段。各地区各学校做好培训总结,研究此类研修模式之弊益,深入探索培训模式创新之道。2014年,教育部完善和创新网络研修,依托网络社区,从相关省份选出50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120学时的线上线下培训(80学时线上学习+40学时线下学习),重点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创新远程培训模式,形成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提高校本研修质量,促进教师学用结合,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2015年教育部将继续实施该项目,拟通过建设示范性网络社区和教师工作坊,对80000万名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和培养400名工作坊主持人,引领40000名各地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工作坊研修,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

首先,培训理念创新。培训理念在培训系统中起方向性指引性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培训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培训效果。一方面,传统的培训大多采取单一的集中、远程或校本的培训模式,割裂了这三种培训模式的关联,在发挥这些单纯培训模式的优势时也难以避免的陷入自身局限性的困扰,无法克服培训模式本身携带的矛盾。网络与校本的结合,打破长期以来困扰网络培训的质量不高和校本培训的引领性不足的问题,它是一种新的理念,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持续性。另一方面,以往的培训更加注重“培训”,或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或以提升教育教学技能、课题科研技能等强调教育技术技能为主的培训,即“授之以鱼”或“授之以渔”。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更加注重“研修”而非“培训”,即以学员自我体悟为主的 “内生式的研修”,强调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下,学员自我修炼、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发展,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培训方式的融合。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的趋势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通过网络研修社区和教师工作坊的形式,将研修教师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构建起学习共同体。通过大力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现场实践结合,推进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直接将最新知识理念、学科前沿知识传给一线教师,又通过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打开校本培训封闭之门。

再次,培训实效的突破。培训实效是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生命。教师能够通过参加培训使自身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使教学技能更加丰富,使自身更加专业化成长,这样的培训才是有实效的,才能够持续发展。没有实效的培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投入的财政经费和参训教师的时间精力常沉没在这些无效的培训之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具有较强的培训实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培训模式。问题是事物的矛盾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将这些教学问题提出来,向共同研修伙伴或者专家请教,也可以通过网络研究优秀专家的视频课例,认真学习,认真反思,不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是一种聚散灵活现学现用的研修模式,易于达到理论学习探讨与教学实践互动相结合,教师需求差异与个性化专题研究相匹配,培训学习与教学应用无缝对接的效果;更加注重理论渗透、注重实践过程、注重针对性、注重应用、注重后续跟踪指导。参加研修的教师表示,以往校本教研,大都属于“粗放式”“草根式”的教研,缺少规范和打磨,收效甚微。而参与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教师必须经历结构化、规范化的研修打磨过程,强化校本、师本、生本问题的筛选,聚焦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提高了研修教师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捕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修教师得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研修效果。

最后,培训团队的壮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作为新的培训模式,其试行和推广必然仰赖于强有力的组织力量。该模式主要由管理模块、学科模块和技术支持模块等三个并行并进的模块组成。最重要是学科模块,该模块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落脚点。学科模块中包含指导专家组、学科指导组和研修组。这些组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将专家、指导教师和学员融汇在一起,开展网上交流、讨论、质疑、分享经验、同伴互助、表达困难、获取指导和网下实践、反思、自主学习、行为跟进等活动。随着研修活动的开展,研修团队也随着参与研修人员的增加而不断壮大,从而引领和带动更多的新手参与研修。

当然,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因经费充足,项目实施较为顺畅,欠发达地区则进展缓慢。城市设备充足,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也较好,开展有声有色,农村教师受限于设备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动力等因素,进展缓慢。2.工学矛盾依然突出。参加研修的教师大都是各个学科骨干,都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任务,在教学与研修的冲突中常因无法分身而顾此失彼,导致学员积极性不高。3.研修平台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如浏览器版本过低或过高导致平台无法打开、视频不能观看、作业评论不能提交、上课录像无法上传等,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研修平台管理功能也需优化,研修平台因功能不完善,无法督促学员学习,学情统计困难,需大力改进平台的相关技术。

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积极创造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改善生存状态,提升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教育公平不只是针对学生,对教师同样不可或缺,教师需要通过培训等形式的继续教育来促进专业发展。对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而言,接受培训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会。贫困地区教师的调训率和参训率明显低于城市发达地区,许多城市教师一年内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多达数次,而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从业多年依然未参加过培训,造成城市地区教师培训“倦怠感”和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饥饿感”的困境。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培训经费投入,改善当地培训硬件条件,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在边远地区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其“普惠性”,让培训事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这正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二)推动培训机制创新,激发研修团队活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内驱力与外驱力相结合的培训。校本研修推动整个研修团队不断自我审视、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提升,通过研修团队内部唤醒推动个体研修活力。网络研修则为研修团队提供丰富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学习方式,为校本研修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宽广的视野,从外部引导和推动教师研修向更高水平发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能否有机整合关系到该培训模式的成败。这就需要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过程中完善制度安排和以包容的心态鼓励基层首创精神,将基层首创之经验加以提炼升华,并使之制度化以进一步促进研修方式整合。管理模块、学科模块和技术支持模块的各部分是互相关联协调,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一模块的缺失都会影响培训效果。专家指导组、学科指导组、研修组和学员之间必须构建有一套相互协调、灵活高效和良性向上的运行机制,确保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科指导的传帮带作用。研修团队中各个角色的定位要进一步清晰,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保证研修进展顺利。此外,在培训中需要建立管理员、指导老师、学员的评优评先体系,通过激励措施,激活研修个体的正能量,让个体研修活力竞相迸发,让培训的正能量充分涌流。

(三)完善教师考核评定标准,缓解工学矛盾。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情况的重要尺度。教师工作量除了应该包括常规的教学、备课、作业批改、自习辅导、行政事务等方面的外,可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等教研活动纳入工作量统计,教研活动是对日常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的探讨、研究、反思和提升。有效的教研活动能够诱发教师研究兴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学校改进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大有裨益。反之,教师只能依靠个体力量支撑其成长,整个学科乃至学校都会因为缺少研究团队和教学实践研究而难以得到质的提高。通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纳入工作量统计,赋予教师有更多的空档时间用于研修,才能有效减少工学矛盾,提高教师研修积极性,提高研修质量。

(四)是升级平台技术,提升研修质量。网络平台是开展网络研修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开展网络研修的聚集场所。网络平台的用户使用体验直接关系到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快平台改进升级,破解平台兼容性、便捷性、实用性、交互性不足的问题,提升网络平台使用的满意度。要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改变教师的研修理念,提升教师的应用操作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增加平台使用兴趣感和愉悦感。通过平台技术的完善与学员自身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促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整合,提升教师研修质量。

(五)加快研修成果研究,推动培训模式应用。互联网+培训是培训的发展趋势,它既改变培训者的教学模式,也推动学习者学习模式的转变,因此要加强对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模式的研究,总结研修模式利弊,推动培训模式应用。一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评聘、考核、晋升和奖励相挂钩,从政策上为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模式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通过整合研修示范课评选、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果比赛和优秀课程征集等活动,大力宣传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模式的优势。三是加快本地研修资源库建设,搭建优质资源库服务共享平台,鼓励研修教师上传自制课例持续充实校本研修资源,为研修教师提供贴近实际的研修案例。探索建立若干个研修整合创新实验区、网络研修社区和实验校,不断推进研修整合模式深入发展。

第7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1.专题解读基层教师的专业内涵。

时代在飞速发展,对教师内涵的要求在提高。为了统一认识,纠正误区,我们首先召开了专业内涵解读的专题研讨会。突破了对教师基本功“三字一话”的传统观念,刷新了教师专业成长新的内涵要求:突出了教材文本的解读能力、学生学习现状的调研能力、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师生人际沟通的能力等重要指标。技能层面突出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专题解读,理清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目标结构。

为了使专业内涵更明晰、更细化,我们还以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项修炼》为基础读本,让基层教师对专业成长的目标结构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让基层学校对专业成长的考核目标更明确。

2.校本规划基层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在全面分析和明确新时代教师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各校根据本校实际,科学制定校本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既找出本校的学科优势、年段优势,也客观分析本校的弱势层面。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建设思路,通过挂钩结对、网络联谊等友好措施,促进学校教师结构的整体发展。

镇教办在校际层面推进了镇域平衡,就重点学科建立了挂钩联系制度,尤其是小学英语学科将中心校与一般小学之间建立了常规性的联系制度;体育学科建立了常规性的教研制度,促进校际间的学科平衡。

二、突出“专业”,科学搭建基层教师专业成长新平台

为突出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需求,我们在搭建成长平台上根据时代需求做了新的思考。

1.平民化的日常观课;

日常的基层观课议课应当面向广大的基层教师,走大众化的运行思路。我们在制定观课评议重点时着眼于平民化的视角,突出基础性、可操作性、大众化和平民化的要求。淡化评价意识,浓厚研究氛围;淡化区分意识,浓厚团队气氛。以讨论和改进常态化的日常课为校本研修的工作重心。积极推动了各基层学校同事之间平等的相互观课议课,带动了基层广大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智慧的积累与提升。

2.草根化的微型课题研究;

我们依托县教科室制定的微型课题管理机制和网上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完善了镇校两级的微型课题日常管理制度。学校根据校本实际引领所有教师制定切实自身教学实际的微型课题,实行过程性的引领和管理;镇教办负责对各校典型的微型课题进行逐周的网上交流和管理,期末进行综合评价交流。通过强势的过程性引领,涌现出了不少草根化的研究典型:如延寿小学仲海燕老师的情景作业研究,光荣小学洪海花老师的数学空间感培养研究,壮志小学徐静老师写字姿势的纠正研究,薛峰林老师中高年级的朗读研究等均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3.正常化的读书反思;

我镇正常建立了面向基层每一位教师的读书反思制度,期初逐一登记每位教师的读书计划,期末进行专题读书的检查评比。具体做法是:要求每位教师确定至少一本本专业的教育期刊,报学校和镇教办登记备案,期末的读书实践心得评比必须围绕期初确定的教育期刊来写。另外还可以登记一两本本专业的教育理论专著供选择阅读。期末写的心得必须既有阅读又有实践内容,必须是真正实践意义上的心得。这种制度化的操作引领了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成长之路。

4.现代化的网络教研。

现代化的网络教研可以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空间,可以突破现场教研的专制氛围,引导青年教师在务实、民主、平等的网络教研氛围中找到真实的自我。进一步强化网络资源本土式内化、网络互动延伸式深化、网络主题研讨式转化。引领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利用凤凰语文网、××小数网、××信息技术网、××教育博客等网络平台,强化自身研修,拓宽研修视野,展示研修成果,提升专业素养。

三、强化“团队”,科学构建基层教师合作共进新网络

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要获得飞跃性的发展必须依托团队的力量,一个学校、一个地区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就必须精心组织好教师团队,实现团队式的合作共进。我镇根据本镇实际构建了横到边的中心教研组、纵到底的层级挂钩联系制度,同时辅以对非正式团体的关心和支持,以便给团队成长注入不竭的活力。

1.横到边的中心教研组;

近3年来,我镇根据县教研室的统一部署,建立了覆盖所有教师的中心教研组,小学按照年级段分别建立了低、中、高的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综合科独立建组。初中建立了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理化、综合等教研组,每两周至少活动一次,正常了中心教研组的活动制度。期末组织相应的考核评比。

2.纵到底的层级挂钩联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部分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是边缘化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还建立了层级挂钩联系制度。每一位新分配教师均挂钩一位骨干教师,每一位新岗教师(新调进、新转岗)挂钩一位骨干教师,每一位骨干教师挂钩一位学科带头人。形成层级专业成长机制。保证了基层教师梯队化得专业成长。

3.重视非正式团体的推动作用;

民间自发的非正式群体是一种活力很强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我们也给予了格外的关注。首先从舆论宣传上支持自觉自发的成长行为,其次还从行政上给予相应的保障与支持。西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就能自发组织常态化的话题沙龙,有力带动了数学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四、统筹“管理”,科学建立基层教师专业成长新机制

为配合教师三年成长规划的实施,镇教办统一出台了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上学期初评,每学年总评的常态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校(园)长的年终考核相挂钩。同时在常态化考核的基础上配套了相应的激励问责制。对成长规划实施到位的个人和单位在各类评比中实行优先,对实施不能及时到位的必须限期补课到位,具体措施分解落实到相关的挂钩教师、教研组长和行政负责人,确保用过程性的考核问责促进三年目标的达成。

几点思考:

第8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关键词 社交网络平台 高职 思想政治教学 应用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06-02

一、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以当前社交网络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火热程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用社交网络平台的思路似乎理所当然应运而生,相关的新型教学模式也逐步建构,似乎从最大程度上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具体表现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通过丰富教育资源,开拓多种教育渠道,加强师生课下交流等形式,巩固了自主型学习的效果,弱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实体课堂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打开了新思路。

(一)丰富了教育资源

思政教育理论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能利用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应用最多的无非是课本及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件。社交网络平台资源更新迅速,信息获取便捷,利用到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说,借助社交网络平台,我们能够获取更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的实时资讯,能够自我获取法律相关基础知识。譬如通过人人网一类的社交网站,我们能够及时获取全国甚至国外的其他院校关于该课程的一些主流观念和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资源不再仅限于僵死的课堂以及单一的“教―学―教”模式,这也充分体现了发挥自主型学习优势所在。

(二)开拓了教育渠道

充分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即意味着一个学习交流平台的形成。这就开拓了教育渠道,结合理论实体课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能够双管齐下,势必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能够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学习新知识,对于理论实体课堂有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当下大学生对网络社交所带来的较好互动体验乐此不疲,对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热情逐步提升,能够不被传统教学模式所束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在思政教育信息上互通有无。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家长、教师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社会也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声,向学生群体科普法律意识,促进法律基础的理论教学效果。

(三)加强了师生互动

自社交网络平台的构建日趋成熟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线上沟通交流也日渐增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合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交流也成为了必然之势。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因为性格原因或是其它现实条件不足而与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出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失范或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察觉的情况,也有因此而出现许多不可挽回的不良事故的发生。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来说,社交网络平台的利用似乎显得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问题关乎一个学生能否端正品行,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则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显然,师生间融洽频繁的互动存在很大不足。社交网络平台的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打破了面对面交流可能会出现的尴尬;另一方面,实时交流增强了互动双方的平等性。这最终是有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四)实现了自主学习

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实现的自主学习仍然是有教育者介入参与其中的,但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却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声,可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分享给受教育者,而最后的学习过程却是由受教育者自主完成的。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为受教育者的群体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自主地甄选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地领会众多资源的精髓,甚至自主地评价学习效果。全世界的新闻资讯,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快速传播,并为人们所知。受教育者可以主动接收新知识,而不需要端坐在课堂上听教育者的“喋喋不休”,这无疑是实现自主型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社交网络平台给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也是科学技术成果之一,社交网络平台亦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也具有这样的两面性。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滋生了一些新问题。譬如,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影响学生自我学习效果;偏激思想的诱导,致使不少学生树立错误的“三观”,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过分依赖社交网络,影响线下人际交往。

(一)虚假信息的传播

当前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并以铺天盖地之势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自娱自乐的最佳体验,便捷的网络服务节约了时间成本,快节奏的工作导致的生活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轻信网络虚假信息,导致上当受骗。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基于信息真实可靠,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示范的前提,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信息的真实性是及其重要的,这关系到受教育者是否能从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教育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分享给受教育者的教育资源往往也来自网络,即是说,我们很难保证教育资源的分享源是真实可靠的,而这时受教育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的自我教育仅仅得到了便捷的实惠,而本末倒置地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最后效果,这反而无益于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这是社交网络平台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第一个挑战。

(二)偏激思想的诱导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我们尚且处于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而当下,网络的发展使得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自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甚至每个人对多元的文化触手可及。因此,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而消极之处也不可忽视。多样的社会思潮通过网络的肆意传播,对意识形态的建立和控制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其中有正能量的弘扬,也充斥着偏激思想的诱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国家人才,思想道德观念必须正确。然而,当前不少媒体为了博眼球,不惜制造噱头,进行虚假报道,曝光未经查证的新闻,放大社会负面形象,传播不良偏激思想。社交网络平台作为媒体发展的基础,往往推动了这些不良思想的快速传播,譬如对拜金主义的大肆宣扬,对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过度解读,对违法犯罪案件的歪曲报道等等,都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不少学生在媒体不实报道的诱导下,怀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质疑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的意义,教材反而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歪理邪说”。这大大削弱了社交网络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三)影响线下人际交往

电子科技的迅速崛起是当前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呈如火如荼之势继续跃进的基础,智能手机从初入大众视野,到现在融入大众生活,社交网络很自然地转变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大学生群体因此而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他们享受着线上社交的,尝试着一波又一波新潮APP。大多数高校学生在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已然转向线上网络平台,基于自主型学习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是层出不穷,譬如各类小语种学习软件,各类考试软件。此时,若是各类教育课程亦转向社交网络平台线上交流,那么必定会弱化受教育者线下人际交往。生活中不少大学生成为“低头族”“手机党”,课堂之上或是课余的任何时间,都离不开手机。这不仅使得线下活动都以各自玩手机结束,也使得人际交往产生障碍,人际关系日渐疏远,更有甚者因为低头看手机而发生安全事故。这完全背离了应用社交网络平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初衷,因此,在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上交流的频率不可过度,不可将人际交往全权付于社交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赵石强,戎辉.社交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SWOT分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04).

[2]叶菁,夏婷婷,余松林.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因应[J].法治与社会,2014,(06).

[3]张妍妍.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浅述[J].青年与社会,2014,(13).

第9篇:教师思政课网络研修范文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拟通过论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在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适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同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又成为其中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WWW.133229.COM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一、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2001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00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2、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导师资源,导师资源可以通过专门师资培训和能力应用培训实现,而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3、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技术本身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它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二、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 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整个明日的社会”。的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随时代步伐,着力教育改革,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只注重确定知识传授,“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继承型、“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实践型人才。研究性学习,使学习的组织、单位、学习内容、形式、学习的周期、评价,教师与师生关系等教学元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冲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 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至今,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更是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的更新上。 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的大环境,我国教育以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如下八大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3]研究课题的评价: 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