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文明礼仪诗歌精选(九篇)

文明礼仪诗歌

第1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一、“学”礼仪知识

学校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校会时间组织学生W习礼仪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礼貌待人,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举行礼仪知识竞赛,学校掀起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自觉践行礼仪规范的热潮, 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二、“读”礼仪书籍

开展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活动,24个班级建立图书角,把礼仪教育的种子播入学生心田。每天7:20-7:50开展礼仪诗歌诵读活动,中午12:30-13:20为礼仪文章大家读时间,学生在图书管理员的带领下读礼仪读物,课后写礼仪日记或读后感。寒暑假组织学生收集文明礼仪诗歌和故事,3-6开展文明礼仪诗歌创作活动。学校确立文明礼仪读书目标,在x中品味文明、理解文明、感悟文明,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启迪智慧,促进和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读书活动,即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受到了文明礼仪教育,真是一举两得。

三、“练”礼仪动作

学校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工作细化,颁布了《一中心小学学生礼仪要求》,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教师在平时言行的示范作用为先导,以学生在校园中的显性礼仪“坐、立、行、走、语言”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的坐、立、行走等基本仪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文明礼仪行为。如学习少先队员敬队礼的标准动作:五指并拢,手经胸前,一次到位,高额一拳,手心向着左下前,拇指不要留缝隙,手与小臂成直线,敬礼至少敬两秒。这样一个动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直到标准为止,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唱”礼仪歌曲

活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学习,在活动中规范学生言行。每天早晨7:00-7:20学生伴随《小学生一日规范歌》歌曲走进入校园。学校召开音乐组会,音乐老师按照所教年级教唱《小学生一日规范歌》,全校996名学生人人学唱,人人会唱。学校将《小学生一日规范歌》歌曲拷贝到24个教学班的多媒体设备上,班主任可以领用班会时间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德育组还把歌曲放到了学校的网站上,便于学生在家学唱。期末德育组开展了礼仪歌曲班级合唱比赛,共有12个教学班获得优秀奖,通过学唱礼仪歌曲,引领学生提升人生境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五、“做”礼仪校操

学校委派音乐组袁瑞欣老师负责礼仪操的编排工作,她自编自创的集“说、做”于一体的礼仪操很学生欢迎。袁瑞欣老师首先在社团活动中指导社团的学生训练,礼仪操一次又一次的改进,2014年3月开始在全校普及。德育组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校师生观看礼仪操,礼仪操把枯燥的文明用语和礼仪知识融入肢体动作中,让同学们在做操中受到教育。2014年10月、2015年4月、2015年11月在学校1-6年级学生进行了礼仪操的比赛,孩子们认真的做着每一个动作,孩子们在礼仪教育中体验着快乐。比赛是礼仪操训练成果的验收,促进同学们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为建设和谐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

六、“演”礼仪剧本

开展文明礼仪人人演活动,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剧本的编排,全校942名学生都参加排练、演出。每个年级一个主题,一年级主题是慢步轻声靠右行走,二年级主题一花一草皆风景一举一动铸文明,三年级主题是排好队、行好路、快乐上学,平安回家,四年级主题整理书箱清理垃圾,五年级主题是午休自主管理,六年级主题是升国旗。六个年级在组长的带领下先写礼仪剧本的脚本,脚本通过后进行录像,录像后由信息技术老师进行后期制作,成品让学生观看。每个学期落实6主题,学生就会收获6个好习惯,下学期再落实6个新的主题,通过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做法既让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得到发挥,更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锻炼。

七、“编”礼仪教材

第2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关键词:《鹿鸣》;内容;文化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370-02

《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之一,关于此诗是君臣宴会还是亲朋宴会所唱之歌,历来说法不一。《毛传》曰:“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宾弊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称其为“燕群臣嘉宾”之诗。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此燕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可以理解为此诗是宴饮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为了论述方便,将该诗原文摘录如下: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的首章,重点写宴会进行的盛况:鹿鸣呦呦叫不停,唤来同伴吃野苹。我有许多好宾客,席上弹瑟又吹笙。吹起笙来鼓起簧,捧上礼物竹筐盛。诸位宾客喜欢我,教我治国的道理。“承”:《说文・手部》:“承,奉也”,这里用为捧托,承载之意。“将”:顺从,随从。“周行”是大道,引申为治国的道理。宾朋满座,乐声并作,宴饮之后还赠以满筐的礼品,一派欢悦,这一切都体现了主人待客的诚意。诗之二章是赞颂嘉宾的美好品德,君主借宴饮使嘉宾快乐,君臣相处的融洽。“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孔”在诗经中经常出现,《玉篇・乙部》:“孔,嘉也。”有美好之意。“昭”:《说文》:“昭,日明也”,即明亮。“”:古同“佻”,轻薄、轻佻的意思。“则”:仿效,效法。“式”与“则”意义相近,效法。“燕”:通“安”,《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这里也解释为安逸、安乐。“敖”:《说文》:“敖,出游也”,本意为闲游、漫游之意,这里用为舒畅欢快之意。第三章写宴会进入其中,“湛”:《毛序》云:“湛,乐之久。”至此,在“和乐且湛”的愉悦中,宴会进入了高潮,宾主俱已尽兴。

《毛传》云“鹿得苹,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鹿鸣》以“鹿鸣”起兴,写野鹿和睦群处,相呼共食,引出设宴热情款待嘉宾,宴饮时的乐趣。“鹿”在《诗经》中多次出现,绝非偶然,这与西周的礼乐文化相关。现勾稽如下:

林有朴,野有死鹿。(《召南・野有死》)

鹿斯之奔,维足伎伎。雉之朝,尚求其雌。(《小雅・小弁》)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王在灵沼,於鱼跃。(《大雅・灵台》)

瞻彼中林,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大雅・桑柔》)

《野有死》《小弁》中“鹿”跟男女婚恋有关系;《灵台》中以鹿的悠闲起兴,暗示文王的美好品德;《桑柔》中写林中鹿成群,暗示朋友之间的活动。这两首诗中的“鹿”都带有政治色彩。鹿的本意是动物,《说文》:“鹿,兽也,像头角四足之行,鸟鹿足相似。”,后来多用在和政治相关的文中,“逐鹿”一词就是如此,《小雅・鹿鸣》中的“鹿亦如此。

小雅是正乐,《鹿鸣》是小雅的首篇,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叫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以此来衬托出周天子设宴招待嘉宾的和谐、欢乐情景,是君主亲近臣民的惠下之举。后来以其称颂德音的正面主题广泛传唱,便出现在了各种宴会上。最初可能为周王宴请群臣嘉宾的乐歌,随着历史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发展到一般的贵族宴会,曹操宴饮群臣时作《短歌行》引用此诗“悠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说:“每岁终冬……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是谓“鹿鸣宴”。明清亦沿袭此习,于乡试放榜的第二天,宴请考中的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鹿鸣》,并作魁星舞。由此可见,《鹿鸣》所代表的宴饮礼仪对后代的影响。

礼,在中国古代尤为重要,《鹿鸣》篇是一首贵族宴饮礼。首先,在很多典籍中都有出现。《仪礼・乡饮酒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鹿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修政之乐歌也。”《仪礼・大射礼》“乃歌《鹿鸣》三终”《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其次,《鹿鸣》篇出现的“苹、蒿、芩”这些植物与古代祭祀有关系,祭祀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礼节,《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之毛,萍蘩藻之菜,筐斧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毛传》:“苹:萍也”“,大萍也。”《采》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古代,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礼往往体现在诗歌和乐中。《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诗歌的开始描写器乐初作,“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宴会开始嘉宾们鼓瑟又吹笙,十分热闹。在宴会上“鼓瑟鼓琴”除了增添欢乐融洽的气氛外,还有以此陶冶情操、增进主客(群臣)团结的用意。正如《礼记・乐记》说:“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风俗通》也提到“琴者,乐之统也……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发善心也。“和乐且湛”,“和”字写出了礼乐并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消除了相互间的猜疑,促进了君臣的团结。在“鼓瑟吹笙”的音乐对人的精神的振奋中,在适度的酒精对神经的松缓中,与会的人们消除着平日是宴饮诗所表达的周代文化所遵循的最高原则。和的内容除了包括第一章通过宴会的一整套礼仪即表达君王对于贤臣的热爱又有臣子以治国大道回报君王厚爱的通上下之情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中庸守礼,即对礼仪的遵守,对内在品德的砥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通过宴饮君王即要求贵族们为民众树起效法的好榜样。通过整体认同、上下交流的“和”,在“和乐进湛”的气氛中奏出君臣融洽一体的主题。制礼作乐,最终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正是周代贵族通过宴饮所达到的目的。至此,礼乐文化便也在这种人文精神的鸣奏中诞生了。

综上所述,《鹿鸣》一诗蕴含了3000年前的政治与文化,其中的文化内涵也是《诗经》的精华。《鹿鸣》是反映周代生活礼俗的一幅风俗画,色彩鲜明,格调明快,有很高的审美艺术价值,也带给我们无尽的启示。诗中所提倡的“礼乐中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405.

[2]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2011:131.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2:932.

[4]许慎撰、徐铉校订:《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2012:202.

[5][6]《仪礼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985-1021.

[7][8]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2:27-28,932.

[9]《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286.

第3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文明礼仪,是一个公德社会,一个美好的字眼。一个人、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文明礼仪,那这个人、这个城市将会受到人们的斥责。

文明礼仪间朵花,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文明礼仪是条河,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文明礼仪是一首诗,一首没有结尾的诗;文明礼仪是一曲歌,是一曲娓娓动听的歌;文明礼仪是……

有的同学为省走几步路的时间,把果皮、纸屑扔在整洁的地面上;有的同学,为了让自己过的舒服,在公交车上不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位;有的同学,一开口便是一串串脏话;还有更多同学或成年人随地吐痰等等。

文明礼仪,会使一个人,一座城市变得美好,变得洁白无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把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全部消灭,把文明礼仪永记我们的心中。

第4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1)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礼仪;培养学生道德礼仪判断、分辨能力,把所学的礼仪知识落到实处。

(2)通过自由发言,才艺表演等实践活动,让礼仪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做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重、难点】

如何将文明礼仪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仪。

【教学方法】

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设计问卷调查,借助小品表演、诗歌朗诵、快板、歌曲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和行为联系起来,实现知行统一。

【教学过程】

一、课题的由来(2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生长点,也是我们学校的一门特色课程。开学初,学校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动员会,同学们热情非常高,商定了多个学生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其中《中学生文明礼仪问题研究》被最终确定为我们班的总课题。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助你成功”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可是,如今的中学生却缺少这方面的系统教育和训练,语言粗俗、举止不雅现象随处可见。如何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值得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使中学生系统地了解基本礼仪常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分工与组织(2周)

由于文明礼仪内容很多,而我们高中生平时学习又比较紧,所以,我们将总课题又细化成四个相对简单的子课题。这四个子课题分别是:同学间的交往礼仪、同学与长辈间的交往礼仪、校园文明礼仪、外宾礼仪。由赵亚飞任课题总负责人,贾佳、段一哲、杜晓静等任子课题小组长,其他同学根据兴趣参加,最后根据各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使各组力量均衡。小组成立后,再制定出小组活动计划,单独组织活动,定期进行交流,最后汇总成果。后来,根据成果汇报的需要,对小组进行了重新调整,分为小品组、诗歌朗诵组、快板组、演唱组和节目主持组。

三、研究过程(7周)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1周):周密可行的计划是课题实施的保证。计划包括合适的研究方法、研究进度、预期达到的效果等。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2周):在总负责人和各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搜集资料;向礼仪方面的专家请教;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认真分析和整理。离家近的同学利用回家吃饭、休息时间抽空上网查资料。离家较远的同学则利用星期天进行搜集。同时,我还不断指导他们如何搜集材料,如何进行记录,如何撰写研究日志,为中后期的课题总结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汇总整理资料(2周):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积累后,每组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撰写成小论文,制成板报、手抄报、课件等。“我们尝试了,努力了,学到了不少文明礼仪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这是学生们发自肺腑的声音。

第四阶段:提交研究成果(2周):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学生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研究报告、小品表演、诗歌朗诵、快板、歌曲等形式展示。

为了能更大限度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各组成员都积极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教室里、走廊上,到处都有他们辛苦排练的身影。更难忘的是他们在赵亚飞、贾佳两位负责人的带领下冒着凛冽的寒风在操场上拼命地练习!排练中他们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台词多。为了记住台词,小品组、快板组成员把“台词”记在小本子上随身携带;其中,小品组还要进行语速、手势、表情训练,快板组则要进行打“快板”训练。任务最艰巨的是主持组的串台词的编写。串词既要短小精悍,又要诠释文明礼仪的含义,几经修改,终于敲定。在排练中,由于紧张,经常忘记台词,他们就相互加油、鼓劲。在成果汇报中,同学们幽默风趣的小品表演,朗朗上口的快板、优美的诗歌朗诵、欢快的歌曲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感悟很深,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心得体会:

李嘉琪: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缓解了学习压力,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文明礼仪知识,明白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马奔腾:这是我们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次尝试,过程虽然艰辛,但苦中有乐,它培养了我们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赵亚飞、杜晓静:通过这次活动,文明礼仪的种子在我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生活中我们会时刻用文明礼仪约束自己的言行。

武浩天、段一哲:平常不善言辞的我们要上台表演小品,而且台词很多。这不是要脱胎换骨吗?但我们最终成功了,很感欣慰。这次活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实践活动!

刘燕秋:我们小组的主要展示形式是唱一首校园文明歌曲。我们上网查阅了许多,最终定下了《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之后就是反复吟唱,练习合声。练习中,由于每个人音色不同,起初很难合到一起。我们曾想过放弃,但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和听到大家鼓励的话语时,我们又信心十足。后来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指点,再经反复练习,终于找到了歌声的平衡。面对观众,我们努力克制内心的紧张,手拉手把歌声送给了同学们,希望能在他们心中播下文明的种子。

第5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关键词:蒙古勒津婚礼;非遗保护项目;历史悠久;需要保护传承

蒙古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历史,有很多璀璨的文化遗产,至今源远流长。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勒津婚礼》就是一颗炫丽的明珠,值得我们去倍加珍惜。蒙古族从圣祖成吉思汗年代起,改变了“马背上”婚姻的旧习,形成了举行隆重婚礼仪式的新俗,留下了很多成套的婚礼祝词和礼仪程序,综合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民俗、信仰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蒙古勒津是蒙古族的优秀部落,是我国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很多光彩夺目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婚礼祝词便是其中芬芳袭人的一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蒙古勒津部落在男婚女嫁的盛宴上,吟诵吉祥的祝词,欢歌助兴的酒歌,跳起迎亲的舞蹈,其沸腾场面,常有掀翻屋脊之势。这不仅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同时也成为家族长辈以爱情为蚕丝引线,对晚辈进行教诲的生动课堂。婚礼祝词内容中,有对配偶青年男女确立纯洁、坚贞的爱情的祝福,有对本民族英雄人物不朽功勋的歌颂,也有对勤劳、勇敢、聪明、善良品德的礼赞,除此,还有热烈、友好、幽默、风趣的对诗对歌。在充满喜庆气氛的场面里,表现出它的警人的哲理和诱人的诗意。它将散文体和韵文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记叙、议论、排比、夸张、讽刺、对偶、对仗以及大量的比兴等多种表现手法,不但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达了创作者们朴实的思想感情,美好的道德观念,强烈的信仰追求和火热的生活趣味。经过历展沿革,逐渐形成了有成套程序、完整的情节和固定场面的独具特色“诗剧”。成为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宝库中闪光的珍珠。

蒙古勒津的传统婚礼仪式,分别在男女两家举行。头一天,由男方主婚亲家、贺勒莫尔沁(祝颂人)、新郎三人,带上聘礼赶车去女方家举行娶亲仪式,次日,女方让新娘坐上彩车,送至新郎家举行拜天成亲仪式。男女双方都摆设婚宴,男方尤为隆重。在婚礼进行的每一个阶段,由男女双方请来的贺勒莫尔沁(祝颂人)吟诵祝词,通过祝词的起承转合、引导,推动婚礼的变化和发展。

蒙古勒津婚礼有《启程迎亲》、《门前对歌》、《蘸酒祈愿》、《祭祀火祠》、《敬献聘礼》、《篝火迎亲》、《结发拜天》、《堂门祝福》、《完婚祭火》、《婆母授花》、《侑酒献歌》、《奉上乌叉》、《欢送新亲》等17道程序。每个程序都是一折“戏”,“导演”和“主演”就是男女双方的贺勒莫尔沁(祝颂人)。“次主演”便是首席亲家、女方嫂子、男女双方长辈等祝颂人。而新郎、新娘这对儿“主人公”却是戏多词少。其他如:唱歌的、跳舞的、端盘的、赶车的是“配角”,剩下的男女宾客则是“跑龙套”的。这出“戏”带有浓郁的半农半牧的地方色彩,与其他蒙古族地区的婚礼相比,除有程序、场面、具体词句的某些差异外,还是同根并蒂,又各具风姿。

有人说婚礼祝词是“一部诗剧”,还有人说是“一杯醉人的奶酒”,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婚礼祝词是够醉人的了。听醉人的、朗朗上口的祝词,铿锵入耳的韵,颇能动人心弦、诱人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它的艺术价值所在。

仅举两例,便知祝颂家们独到的匠心。如首席亲家向一对新人的祝福:蔗!祝你们一对新人――

并蒂莲一样一抱一拥,

唇齿一样又邻又亲;

鞍蹬一样你照我映,

袖肘一样不离不分……

又如,在女方家《求名问庚》时,男方祝颂人与女方嫂子的一段幽默、风趣的对诗,也很别具一格:

嫂子:我家的小昂嘎(孩子),

也能属蚂蚱,

也许属蝴蝶,

大概叫什么高娃,

她的亲嫂许知道,

可惜不在家。

祝颂人:

玉石虽珍贵不雕不琢不成器,

黄金虽晶莹不揩不拭不闪光,

绸缎虽华丽不裁不缝不成衣,

姑娘虽窈窕不报名庚不吉利!

嫂子:待到那――

鼠皮做后鞒,

乌鸦变白头,

兔子尾巴冲肖九,

骆驼尾巴拖地走,

那时咱在天宫会,

芳名妙龄再来求。

当然,求名问庚的对诗不是这样简单几句,而是几百行富有弹性的对歌。汉文翻译词还远不如蒙语本身够味儿。那一句句富有哲理性的谆谆教诲,一段段引人入胜的谈古论今,不得不承认这些口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者――蒙古族民间祝词艺人是个奇才,不能不看到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另外,从收集到的一千五百余行蒙古勒津婚礼祝词来看,其中几次提到圣祖成吉思汗的降生到十三岁带兵;从别里古台、木华黎等将领到打败群雄,五洲扬名;从传奇式神鸟传佳音到娶勃尔帖为夫人,从婚宴的规模到具体仪式,再从古代联系到现实的联姻两家,确实是以诗讲历史。

又如,在《祭祀火祠》、《结发拜天》等很多场面,提到释迦牟尼、嘎希巴、 格萨尔、那木斯来等佛祖名;又提到“庵、啊、”(梵语:使之洁净)、玛哈萨玛迪可汗(印度帝王)、吐蕃国()、速其特(藏语:酒)、钱德门(藏语:宝贝)等等,这些提法和外语的运用,都记述着蒙古民族从萨满教信徒到信仰佛教的历史和与印度、的密切交往。特别是还出现满语“格格”(公主)、“台吉”(官名)、“塔布速”(驸马)以及“访高僧”等有关汉族习俗的诗行;又揉进蒙古勒津部落由游牧到半农半牧的历代生活景象,记载着蒙古族与兄弟民族开放、交往、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

这些,对了解研究蒙古勒津历史及经济、文化发展史,都能从其字里行间予以提供。这便是它的史料价值。

婚礼祝词,也可以叫婚礼歌。还有个不可忽视的价值,那就是民俗价值。它把演唱艺术与丰富多彩的民俗融为一体,使婚礼歌更充满艺术生命力。

第6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教学设计】:

一、初识《诗经》(出示):

同学们,知道《诗经》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文学的源头,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共计305首诗歌,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二、朗读《木瓜》(出示)

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木瓜》选自《诗经》中的“卫风”,是卫国诸侯管辖地域内的乐曲,就是卫国的地方乐调。(一起读文题)

1.出示诗歌(带注音):自读诗,正音

2.指名读,正音

3.屏幕出示标记,师范读,生竖起耳朵仔细听,发现标记的意思,师点拨:

!(入声字、短促)

――(平声字、延长)

出示:平长仄短押韵长

4.按这样的方法自读,指名读(三人依次读三段)

5.齐读

三、理解诗意

读着读着,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1.出示“木瓜、木桃、木李”的图片,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子)

2.出示“琼琚、琼瑶、琼玖”三个词,齐读词,观察:有什么发现?(斜玉旁,都是指美玉)

出示图片,师介绍:古代,人们佩玉是有讲究的,尤其男子腰间佩玉。玉是他身份地位的象征,洁白无瑕的玉为上等美玉,有裂缝和杂质的玉品级就要下降了。

3.出示诗中字词的注解:投:赠送;报:回报、报答;匪:非,不能。(指名读)

4.把字义送进诗,理解就不难了,师述:你将木瓜赠送给我,我拿琼琚作回报,无以为报,我会永远与你相好。出示第一段注释,齐读。

5.指名生解释第二段,第三段,出示注释,齐读

6.出示“果实”与“美玉”:你送给我――果子,我回报你――美玉,对比看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所赠事物价值并不对等)

7.小组讨论:既然不对等,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样回报究竟想表达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答案:确实,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送与收基本对等就是一种礼尚往来,有个成语就叫“投桃报李”,就是懂得感恩的表现;而这里回报更多,报之以最贵重的东西,足以说明对这份情意的看重,把他人送来的情意看得如美玉一般贵,甚至觉得这样也不足以表达感激之情,说“匪报也”,这表现的是对他人情意的珍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吟唱《木瓜》

1.其实,《诗经》每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首诗也不例外。出示汉代《毛诗序》:“《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指定学生来读。

师介绍故事:春秋时,各国争雄。当狄国较卫国强大,将卫国打败,卫国国君沿通粮河道而逃,被齐桓公相救,并封之以地,赠之以车马器服等。卫国人十分感激,于是作歌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事实上,卫国君此时无力相报,只是表示永远与齐国相好之意。所以他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国与齐国结成联盟。《诗经》中说:《木瓜》,美齐桓公也!即传颂齐桓公的美名,《木瓜》在卫国百姓中广为传唱。(出示全诗,播放歌曲《木瓜》)

2.歌曲很美妙,我们给诗谱谱曲,就能像这样唱出来。师生回忆四声,一起谱第一段的曲(在字上以四声做标记),师示范吟唱第一段。

3.曲调是跟音律走的,依字行腔,依意行调,依照这方法,做手势自学二三段。指名吟唱。想试试吗?(配乐齐吟唱)

4.出示文字:投我木瓜,报之琼琚,匪以为报,永以为好!

是啊,句式错落,一唱三叹,音韵悠长!这首《木瓜》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情意的美好,还让我们感受到音韵的美妙!

五、背诵《木瓜》

孩子们,从朗读、诵读到吟唱,你们记住这首诗了吗?谁能试着填一填?

1.出示:投我以(),报之以()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出示:()木瓜,()琼琚。

(,!)……

3.你怎么一下子背出来的?是啊,句式相同,很容易吟唱,想表达的是――(对他人情意的感恩)

4.齐桓公在卫国公身处困境时赠予车马,卫国人为什么不吟唱“投我以车马”,而要吟唱“投我以木瓜”呢?

老师查了资料,有一种说法是:有木,有树,才会有瓜,瓜中有籽,又可长成树,有树又长成瓜,如此生生不息。卫国人吟诵《木瓜》就是想世世代代铭记当年的恩情,木瓜是浓浓情意的象征。

5.创设情境带生反复吟唱:卫国君身处困境时,幸运地遇到了齐桓公,齐桓公不仅救了他的命,还赠送给他兵器衣物,卫国君心中满怀感恩之情,

当卫国公吃木瓜时,他一定会轻轻地吟诵――

当他拿着木桃时,他忍不住吟诵――

当他从树下拾起木李,他会大声吟诵――

六、深化拓展

1.卫国君啊卫国君,你是在感激送来的礼物吗?

原来是珍惜别人对你的恩情,铭记这份情意啊!孩子们,当别人对你有恩时,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要对他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学习赠送礼仪:

古时候,赠予的言行是非常讲究的。出示《礼容》,齐读: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

??起立,跟老师学习做动作:脚站稳,双手交握于胸前,女孩右手在外,目视前方,保持安静,站姿端正,神情严肃。赠礼或受礼时,双手从胸前送出去,还回到胸前,当表示非常感谢时,要双手高举齐额,作揖,女孩微微屈膝。

3.出示全诗,配乐,配动作吟唱《木瓜》。

七、布置作业

感恩是种美德,礼仪是种修养,它可以让我们的言行举止更优雅。

出示作业:

1.吟诵(吟唱)《木瓜》;

2.读《诗经》,选择喜欢的篇目试着吟诵。

注意吟诵方法:平长仄短押韵长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吟唱《木瓜》,感谢你们,也感谢听课老师陪伴我们度过这段美好的学习的时光。(起立,向后转,目容端,色容庄,大方吟唱。)

【教后反思】

课堂在悠悠的吟诵声中结束了……看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眸,听着他们动情的吟诵,我感受到了古典文化的无限魅力。

在当下大课程观的引领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有更宽的视角,有更高的敏锐度。《诗经・卫风・木瓜》不是教材中的内容,但它兼顾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精神的需要。让孩子们大量地与我们的经典“邀约”,他们的视野就会更开阔,他们的感受就会更敏锐,他们的思维就会更深刻,他们的才能够拥有更为扎实的语文素养……

第7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先秦时期有采集诗歌以观察民风的制度,并将以诗歌整理成的乐舞作为宣王道、匡世俗、正人伦和美教化的工具。而时人对于乐舞的审美也正是基于此,以为由此可见国之盛衰,所以后来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保存下来的周代乐舞时,就将这些乐舞与其所产生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对乐舞的赏析做出对当时政治状况的评价。这种观点也开启了后来的儒家诗教说的先声。

一、早期先民乐舞

据古籍记载,我国最古老的乐舞应该是伏羲氏时期所做的“立基”“扶来”与女娲氏时期所做的“充”乐。上古时期,乐舞肇始之初,它就同时兼具了愉悦生活和原始崇拜祭仪的功能。在这种乐舞中,可以看到早期先民的生活方式、劳动习俗等,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并与之抗争、适应,从而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统一的艰辛历程。在《吕氏春秋》里曾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它描述了我们的先祖在黄河流域与洪水斗争时的情形,乐舞在此时的作用类似于体育锻炼。战胜了洪水之后,又产生了乐舞“大夏”以庆祝治水的成功。

早期乐舞与宗教祭祀巫术仪式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先民认为在举行狩猎与农耕等仪式时进行歌舞活动,会有相应的神灵受到巫术的感应而给予保佑。基于这些对乐舞所赋予的一些超自然的想象,早期先民们对音乐家和舞蹈家们也设想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形象,他们从直观出发,把天、地、人视为一体。同时在古代传说中,还有很多关于战争的舞蹈,如在《尚书·大禹谟》中记载大禹和有苗氏征战后,“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宗教性质的乐舞如“云门”“咸池”以及“韶”等,在先秦时期以至近代都仍非常有名,孔子就曾因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

二、西周礼制和乐舞制度

周代是我国古代乐舞发展的最高峰,主要表现在它继承、集中了前代的乐舞,制定了完整的宫廷乐舞体系和教育制度,把乐舞的教化功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这一时期的乐舞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往圣、先人和英雄的崇拜以及对其功德业绩的反映与歌颂,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的民族历史。它的兴盛对西周乃至今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舞蹈发展都起到了象征礼化的作用,在推行政治性社会教化的仪礼化道路上,被历代王朝所推崇。

周朝建立之初,制定了一套涉及国家各项典章制度以及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礼仪制度,这就是“周礼”。《礼记·礼运》中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可见在这类活动中已经有了祭品,而且还出现了属于这类场合特有的仪式。同时,周人把“乐”看得也很重。《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意即如果社会上只有“礼”,那么各等级就会离心离德,社会共同体就会很快瓦解。而“乐”正是与“礼”互补而具有“合同”作用的文化因素。“乐”的本质是“和”,即适度,合制。

西周时期的宫廷乐舞体系在礼乐制度下得以确立。周初,周公制定礼乐,产生了“六代舞”,成为西周初期宫廷雅乐的主要内容。按《周礼·春官》所记,“六代舞”是周代雅乐实施的重要内容,主要用于吉礼和嘉礼,在“事邦国之鬼神抵”的重大活动中使用。除了“六代舞”,还有由乐师掌教的小型乐舞如“拔舞”“羽舞”“皇舞”“旋舞”“干舞”“人舞”等,这是国学乐教的必修内容。

三、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周王室不再具有控制诸侯的力量。于是王纲解纽,诸侯交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同时各诸侯国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政治方式、经济措施、交通形势等方面,也存在诸多歧异,形成了植根于不同历史渊源背景和地理环境上各具特色的诗歌乐舞文化,比如《诗经》的《国风》部分就是按15个地区汇编诗歌,表现了不同的地域格调和风土人情。

政治上的权力争夺,同样也破坏了周朝的宗法礼仪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以卿大夫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也僭用诸侯之礼,甚或僭用天子之礼。孔子对此曾进行过严厉的斥责。《论语·八佾》记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八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身为正卿的季氏,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在孔子看来,这是“礼崩乐坏”的表现,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以后,历史进入百年战乱的战国时期。这期间,诸侯们甚至要销毁记载礼乐制度的文献,原因就在于这个制度极其不利于他们的僭越乃至称霸。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这一时期周代的礼乐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这是“礼崩乐坏”在战国时期最重要的表现。

但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并不是说明礼乐制度发展到战国末期就失传或废止了,而是礼 乐所象征的政治功能丧失了。但礼制作为上层建筑,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时乐舞以艺术表演的形式对当时社会的美学价值观构建依然起着主导性作用。在这一时期,由于礼乐摆脱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职能,成为更为纯粹的思想教育手段,得到了相应的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吴小如,刘玉才,刘宁,等.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莫非.“六舞纵歌,礼乐传承”——试论西周纪功乐舞兴盛的原因.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1):70—77.

第8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关键词:结婚礼仪 弃妇诗与女子的忠贞 混乱的婚姻关系

婚俗是对长期零散的婚姻习惯的积累完成。《诗经》婚姻诗将先秦时期的婚俗用诗歌的方式歌唱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高低旋律来体会沉浸在先秦婚俗中的人们的欢悦和忧愁,也可以将完整的婚俗还原到诗歌中。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探讨。

一.婚姻诗中的结婚概况

(一)结婚礼仪

结婚礼仪包括外在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结婚礼服和亲迎两个方面对礼仪的外在形式和这种形式下所包含的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

1.结婚礼服

结婚礼服是婚姻大礼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玄端服是先秦时期民族服饰的标志,在祭祀、乡射、朝拜等重要的场合下,士都是穿玄端服,《礼记・士婚礼》有说到,先秦时期在举行婚礼这样重要的场合时,主人公要穿玄端服,玄端服以黑色为主,表示正式场合的端庄高雅和对其的重视。另外,除穿玄端服外,新娘还要外加一件禅衣,《卫风・硕人》有诗句:“硕人其颀,衣锦衣。”[1]《仪礼・士婚礼》中说到:“…女登车,姆为加景,乃驱…”[2]这里的姆指新娘的保姆,景衣其实就是《硕人》里面提到的衣,即我们平常说的禅衣。《中庸》说女子嫁时加衣是为了涂间辟尘,我们知道先秦时期妇人是管内不管外的,可见这里加禅衣是为了让女子遵守妇道,杜绝尘世。表示这一涵义的还有《郑风・丰》等。

2.亲迎

亲迎是古代婚姻习俗中必须要有的、最重要的一道程序。亲迎在《诗经》婚姻诗中的体现是比较多的,如《召南・鹊巢》诗句中提到的“之子于归,百两御之”[3],是说诸侯之间的迎亲用百乘;《豳风・东山》诗中“之子于归,皇驳其马”[4]是写武士怀念当年结婚有风风光光的的车马队;《卫风・氓》诗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5]是说一般农民结婚也要用车亲迎才可以。可见迎亲时声势的浩大与国家对婚姻的重视,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就婚姻家族观念方面说,婚姻在先秦时期,不仅是两个家庭,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大事情。男女结婚后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是两个大家族亲如一家,因此婚姻在家族观念里面有着其他事件无法可比的重大意义。汪玢玲在《中国婚姻史》中也说到聘请婚姻最大的特点就是家族关系。在婚姻的内涵下,国家重视婚姻是必然的。二是对新娘守妇道的期望,《评析本白话三礼》中孔子对这一个方面做了比较明确的解释,《豳风・东山》诗中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6],成人妇的母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即将成为妇人的女儿,希望她能够遵守妇德。这应该与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有直接原因。第三方面的原因来自当时的人们看重礼节不看重礼品的观念,《礼记・士昏礼》记录了当时结婚的一整套礼节,里面大量的文字写的都是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的礼仪,包括所穿衣服,所驾之车,所带的东西,拜见岳父母的礼节等等,可见亲迎在长辈心目中的重视程度,同样,经过亲迎的婚姻才会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从上层社会到下层平民,对待婚姻亲迎礼仪都是非常重视的。而相对于亲迎礼来说,聘礼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仪礼・士婚礼》说到:“…至于庶人,无过五两。”[7]可见聘礼不需要很多,但是亲迎礼是必须要有的。

(二)父母之命

众所周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人伦大礼贯穿于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但追本溯源,这种婚姻观念早在我国早期已经形成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8],将父母亲大人的决定比作天理,不可违背。《礼记・士婚礼》中所记录的结婚六礼中,首要进行的程序便是纳采,男方家庭派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由父母出面接见来者,并且做出是否同意这两个家族间婚姻的决定性答复,我们没有看见婚姻这一事件中主人公女子的任何意见,可见,父母在婚姻嫁娶方面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父母之命不仅体现在结婚前,婚后生活也深受父母的影响,“三礼”中明确指出了妻子能否留在夫家,父母的喜好也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面对父母的决定,子女即使再不情愿,也不会违逆,这是与当时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紧密结合的,古代人的品格的认定是从“孝”开始的,是否孝顺,决定着子女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肯定,“孝”作为真理理念,植根在人们的思想深处。

(三)媒妁之言

与父母之命相伴随的便是媒妁之言。在先秦时期,媒人在婚姻这个社会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统治者的重视也使媒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确立。在周代,有官媒一职,专门负责成年男女的婚姻嫁娶,将结婚嫁娶通过官媒纳入到了国家管理体系里。《{风・[X》说到:“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9]意思是说女子的脑海里面只想着嫁人,毫不考虑和忌讳自己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当时礼制的底线。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当时的婚姻之道是经过媒聘和亲迎礼,这首诗是说姑娘没有经过媒聘这一个为社会所敬重的程序,主动与自己喜欢的男子生活在一起,是违背结婚之道的,这种现象在古代被称为“奔”。《礼记・内则》说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10],媒聘与私奔会导致女子在夫家妻妾的悬殊地位差别,经过媒聘的女子和私奔的女子在夫家会有天壤之别的尊卑之别。所以诗中父母不希望女儿做这样违礼的行为,可见媒人在当时婚姻中的重要性。在《卫风・氓》中女子虽然希望男子来迎娶自己,但是在礼制的约束下只能耐心等待媒人的到来;《豳风・伐柯》这首诗将媒人在婚姻中神圣地位一语击中。

媒人在婚姻中地位的确立除了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原因,首先是男女有别的隔离制度,这种隔离制度虽在贵族阶层和贫下民阶层有不同的体现,但都有同样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便是使得男女分离开来,阻绝男女之间的接触。在贵族社会中,从上学开始,男女就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学习,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这种规定,一是在于当时人们的观念里面,男女本不该有过多接触,二是当时女子的地位本不如男子;在下层平民里,男女也是严格隔绝开的,比如男女八岁以后要分桌吃饭,晚上走路时要有烛火来分辨男女,女子出门时面部要有所遮掩,种种这些,就是防止男女之间的接触……其实男女之别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男女见面不相识使得男女间的婚姻需要有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媒人。其次,当时的人们在长期经验积累之下,希望自己的孩子与自己有纯粹的血亲关系,但也意识到了这种纯粹血亲关系有可能导致孩子某方面的缺陷。所以他们在结婚时,会选择和自己的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另一个家族,这就需要有一个媒介连接两个家族,这个媒介作用就落在了媒人身上。最后是在当时人丁紧缺、社会不和谐的特殊年代,国家设立官媒来协助安定社会,结婚生子来壮大国力。

二.《诗经》婚姻诗之婚姻夫妻关系

《诗经》中的婚姻诗不仅比较全面地描写了婚姻结婚场面礼节,也通过很多诗篇展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婚后夫妻关系和婚后生活。

(一)弃妇现象

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男子凌驾于女子之上的社会现象在婚后的夫妻关系中得到详细的的解释。突出表现在《诗经》弃妇诗中。

古代强调妇人的应有始有终。观在《礼记》里面有明文规定的。当时女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孝顺公婆,执操家事,尊从夫君。观在妇女心中根深蒂固。《周南・卷耳》提到:“……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11]。尽管这样,妇人对生活也不会感到很安心,害怕遭到夫君的不喜欢甚至是得到丈夫抛弃的恶果,有的母亲甚至在女儿出嫁之时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可见当时社会弃妇现象的普遍。尽管妇人一再小心,还是有很多妇人被遗弃。《卫风・氓》、《召南・江有汜》等都是关于弃妇的哀怨诗。在周代春秋时期,婚后这种婚姻关系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社会男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当时的礼法规定“七出”,《大戴礼・本命》指出妇有“七出”,即“不顺父母,无子,淫,ィ有恶疾,口多言,盗窃”[12],这七个方面是对妇人在夫家言行方面的约束,乍一看,似乎和我们现在的道德底线是一致的,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就意味着在先秦时期对妇人的这些规定是文明发展的体现。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理解只是表面的,实质上这“七出”的规定是男女不平等的变相体现,因为其中的任意一条都有可能成为丈夫抛弃妻子的理由,但是妇人却没有休弃丈夫的权利,不管丈夫在夫妻关系中犯有多大错误。因此男子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不能否认,一部分丈夫抛弃妻子是由于妻子触犯“七出”,但是《诗经》弃妇诗中看到温良贤惠的妻子由于丈夫的喜新厌旧和背信弃义而遭到抛弃。所以虽然说“七出”已经是对女子的不公平,而现实中男子对女子的抛弃更是随意的。其次女子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惟夫是从的观念,也使丈夫对随意抛弃妻子更加理直气壮。先秦时期的女子在母亲那里从小受到男尊女卑、尊父从夫的思想,听从丈夫的话,不违背夫言对女子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们即使有反抗的想法,很少有反抗的行动,甚至觉得违背自己的夫君是不对的。所以在礼制的社会中,“惟夫是从”思想的影响下,婚后的夫妻关系是极度不平等的。

(二)混乱的婚姻关系

《诗经》婚姻诗对婚姻生活的记录不仅有夫妻间婚姻关系的不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同时也存在一种异样的,不被当时礼制所包容的婚姻混乱关系。《诗经》的成书年代和它本身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年代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可以说是经过后人的筛选,付之后人思想认识而编纂完成的,编纂者的思想对《诗经》所反映的主题有直接的影响。儒夫子在整理《诗经》时融合着自己学派的观点态度,儒家是讲大礼的一个派别,因此,这种不合礼制的婚姻混乱关系被编辑在《诗经》中,被作为一种反例所惩戒和教化民众。

西周春秋是一个女性被强烈压制的礼制社会,但是《诗经》中婚姻诗所呈现的婚姻混乱关系中,仍可以分为以男性为批判主体和以女性为批判主体两个方面。典型以男性为批判对象的婚姻混乱关系诗,是讽刺卫宣公强夺自己准儿媳的《邶风・新台》,在当时社会中,虽然说男人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主导性,但是仍然存在伦理方面的约束,先秦时期,下层人民思想中对这种混乱关系是严重排斥和不能接受的,但是卫宣公凭借着自己的地位,不顾世人的鄙视而强行占有了自己的准儿媳。《邶风・新台》就是下层民众用自己的语言来对这件事情的批判讽刺。深入探究,其实是编纂者儒家礼制对这件事的不容忍。以女性为批判对象的诗歌在《诗经》中也不少,而批判的对象主要有齐国的文姜和陈国夏姬,如以文姜为批判对象的《齐风・敝笱》,诗中说到“齐子归止,其从如云”[13],人们直接用语言来讽刺文姜对婚姻的不忠贞,婚姻生活的以及对国家潜在的危害。处于位尊的男子在触犯伦理时都会受到人民的批判,何况是受到百般约束的女子,可见文姜这样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讽刺是在情理之中。

当时社会是礼制社会,对下层贫民来说,周礼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推行的,但是周礼并没有影响到当时的整个社会,比如贵族阶级在婚姻问题上面的行为已经远远违背了周礼的约束。这和当时的阶级观念是紧密结合的,在贵族阶级的思想里,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周礼也是他们规定出来约束下层阶级,为的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这种约束影响到他们自己的自由。

综观《诗经》中的婚姻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却全面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婚俗,以小见大,从婚姻诗和婚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时的婚姻概况,更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即“礼制”和“重男轻女”: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婚俗是“礼制”、“重男轻女”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而《诗经》中的婚姻诗是对这种约定俗成的婚俗生活的生动展现,以“诗”观“史”,正是我们读诗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

[2]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

[3]宋镇豪,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4

[4]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4

[5]王宁主编,评析本白话三礼,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11

[6]何新,风与雅・《诗经》新考,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8.8

[7]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商务印书馆,1997

[8]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8

[9]陈顾原,中国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37

注 释

[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28

[2]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142

[3]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26

[4]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337

[5]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32

[6]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337

[7]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142

[8]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00

[9]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13

[10]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390

[1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8

第9篇:文明礼仪诗歌范文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组织引导学生共同来制定本班文明礼仪常规,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礼貌、争做文明学生的良好风气,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活动准备:

1、 分组排练童谣、小品及诗歌朗诵。

2、 搜集关于文明礼貌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二、朗诵童谣《懂礼貌的孩子人人夸》。

三、演小品《进校门时》。

四、小记者采访:说说《行为规范》方面的知识。

五、全班诗朗诵《手拉手,为文明歌唱》。

七、班主任讲话,提出希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