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铁道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铁道实训总结

第1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目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各高等职业学校开设得比较少,而且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教学形式仍然延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高职特色不突出:有些院校过分强调管理理论缺乏实际能力培养,而有些院校强调简单服务技能,忽略对学生管理能力以及理论素质的培养、脱离社会和行业实际需求;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尚不系统,尚未形成成熟的培养模式和经验。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教学模式,一般是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逻辑推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课上没有学生的能力训练。

《车站作业计划与统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理论:

这里面的微观设计是指课程实施的最小组成部分―单元教学。这里所说的教学单元是在时间上紧密联系的一次课,不是内容上的一个单元,就像电视连续剧中的一集。一般来说,一个单元大致就是1-4学时,任何课程的实施过程,都在客观上被分成这样的单元进行。

课程的单元教学是任何课程教学基础环节,设计要点具体如下:

(一)把时间上连在一起的课划分成一个“教学”单元。这里不是按照内容划分单元。

(二)每个单元的结构必须完整

怎样引入、开头,怎样展开、哪里是高潮、怎样结尾,怎样留下伏笔等。每次课大体上相当于电视连续剧中的一集。电视连续剧每一集都有开头、展开、高潮、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最后一定又出现一个新问题。于是设置一个悬念,让大家特别想看下一集。我们也应当学习连续剧的这种写作手法,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程,上了这一堂,还想学下一堂。

(三)确定每单元的教学目标

课程一般有三种类型的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当前需要首先突出的是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不是根据课本内容确定。

(四)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准备

针对每单元课程,设计尽可能多的能力训练任务。强化课程的实践环节,在课内外对能力进行反复训练。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五)设计一体化的“能力实训过程”和“系统知识的操作过程”,确定演示、实训、实习的内容。整个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活动、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

二、具体设计

(一)传统方式

该课程的传统讲法如下:

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引入今天新概念:车站技术作业图表。

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作用。

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内容。

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填记方法。

给学生举例子。

给学生展示技术作业表实物。

布置作业。

(二)课程设计分析

课程的这种讲法,正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教学模式。以知识(技术作业表的填记方法)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逻辑推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课上没有学生的能力训练。这里所说的 “练”不是概念提问,不是知识巩固,也不是做习题,而是训练运用知识做事(学了之后能做什么)的能力。

(三)按照课题确定的思路重新进行课程设计

能力目标:能根据车站实际正确的填记《车站技术作业图表》及合理的安排调车机车的运用

课程的引入:从直观的棋盘站《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实物开始,以知识的实际应用为中心,提出填记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任务。

完成本次课程任务:

查阅课本和《工学任务》、分组设计、结果讨论。课程的实质性内容从技术作业图表的实物引入。为了指挥车站的日常生产,必须编制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然后自然而然的引出怎么编,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系统的知识(编制方法、符号表示等)。系统知识的引出,归纳上升(内容、编制原则、符号表示、方法)、总结熟记。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总结,也可以师生完成或由教师自己完成。提出新任务,进行设计讨论。对细节技巧进行归纳总结。

第2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改革;铁道信号;职业教育;轨道交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35-03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与铁路信号技术装备的不断升级换代,对铁路信号岗位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目前,铁道信号专业发展迅速,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铁道信号专业,铁道信号专业建设如火如荼。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重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取得极大成功,笔者曾到德国考察和深入学习德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2013年,山东职业学院和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签订了“中德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初步合作意向。依托“中德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参考德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笔者作为山东职业学院铁道信号专业带头人,提出和初步实践了铁道信号专业建设方案。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专业的设置、学制、培养目标、教师资格、办学条件、教师进修、考试方法、制度管理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这些元素没有具体规定,由每个学校自己确定。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模式,探索高职院校铁道信号专业建设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铁道信号专业面向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主动适应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培养铁路信号设备检修维护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柏林轨道交通公司培训中心隶属于柏林轨道交通公司,是德国的一所轨道交通技术人才专门培训学校。培训中心采用小班制教学,学生前2年不能进车间,只能在学校和培训基地学习。每3周为一个教学阶段,学校理论学习1周,培训基地学习2周,培训基地的学习也分为理论和实践,其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为3∶7。教师自由度高,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布置自己的教室和进行课题的讲授。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职能分工明确。学校只是负责专业课程的

开发、教学的组织等任务,不负责学生的就业,校内的实训基地也是提供一些验证型、简单的试验、实训。学生第三年进车间实习。借鉴柏林轨道交通公司培训中心的教学模式,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采用“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增加教学组织灵活性,适应企业淡季、旺季生产特点和铁道信号施工、维护年度计划的特点,将每个学年分为多个学段。第一、二学年各分四个学段,三个学段校内教学,一个学段企业实习。实习学段根据合作企业生产情况与生产计划灵活安排。第三学年分为两个学段,一个学段校内教学,一个学段企业带薪顶岗实习。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主要采用双轨制对学员进行培训。山东职业学院铁道信号专业建设结合德国双轨制在职校主要理论培训和在企业实践训练的特点,广泛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加入企业元素,聘请企业职工作为兼职教师,学校主要进行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主要实践教学项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采用“产学对接,真岗实练”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对接。围绕着铁路信号设备检修维护作业过程开展教学活动,以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为标准,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素质结构;依据铁路信号工岗位职业标准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解析信号工岗位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构建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按照铁路信号工的真实环境和作业流程,布局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演练项目与企业生产班组对应。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担当技能考核考评员,按照铁路技术比武的规格标准组织技能大赛,专业技能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真岗实练。通过对企业岗位实际生产过程分析,明确能力构成,设计具体岗位的学习项目。在铁路局所属电务段(济南电务段、青岛电务段)、中铁建设总公司下属企业所属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局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电气化公司)等进行顶岗实习,并以学生实习所在的车间班组鉴定为主要依据,校企共同进行考核评价。

德国工商会每年对德国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学生组织理论课程的全国统考,所有专业同一天考,实践内容的考核由企业自行组织。山东职业学院所有专业的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学院统考的方式,专业课程参考全国轨道交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考核标准,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监督学习过程和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注重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职业能力考核,考核过程以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围绕课程核心技术技能,实行分任务过程考核、综合评定的考核方案。考核时间的全过程化:各教学任务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环节,考核时间由始到终。考核地点的全过程化:实训室、一体化教师、演练场、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开放:采用任务、调研、操作、口述多种考核方式。考核人员开放式:采用自评、互评、任课教师多元化评价标准。实行学习过程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考核方案。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客观、实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学习项目的每个工作任务为单位,项目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的学习过程的实现效果为考察依据,并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考核。每个工作任务结束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工作任务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的表现,从工作态度、拓展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评。考核重点在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工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在于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依托山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以高铁信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接企业生产岗位需求、高速铁路信号先进检修技术对接专业教学内容为纽带,以对口培养急需人才、降低新员工培训成本为结合点,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务段检修实习实训基地。以电务段投入生产性实训条件、学院投入配套教学、培训软件等资源,合作建成集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厂中校”。根据《校企合作共建共管电务段检修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和《电务段检修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设立“厂中校”管理机构,由电务段劳人科科长和轨道交通系主任分别担任实训基地正、副主任,双方共同配备专业教师和工作人员。基地的日常管理主要由企业负责;学院设一名专职人员参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学生实习实训、职工培训及技能鉴定方案、毕业设计选题与指导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与培训教材。在教学组织上,系统理论知识主要由学院教师讲授和考核,职业核心技能则由校企双方教师在企业进行授课和指导;顶岗实习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生分组,每组4~5人轮岗轮班。通过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使学生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岗位核心技能的反复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获取职业经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由校企双方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进行考核评价。同时,教师在基地进行顶岗锻炼,及时掌握动车新技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基地可接受第三方委托培训,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和企业员工培训的平台。积极寻求校企双方更多的利益结合点,搭建起双向服务与交流的桥梁,促进校企合作良性运行,逐步构建校企深度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由政府部门组织行业企业专家组织开发,学校按照国家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我国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各个院校自行开发,参考德国课程体系建设特点,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课程建设专家一起深入企业,与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所涉及的职业资格标准;提炼核心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与任务的知识、能力、素质;开发具体教学项目,以教学项目确定教学内容;按照专业建设标准(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制订)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岗位课程动态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以铁路信号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选择主型铁路信号设备为载体,以相关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为指导,进行课程设计。

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协同授课,采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的教学方法,实行学习过程考核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德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在企业完成,企业实践资源丰富,针对性强。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学校制定方法来实现,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我们在专业建设的时候注重加强和企业联系,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铁路运营企业特点,根据铁路运营企业周期性特点,周期组织学生到铁路运营企业或中铁建电务工程公司进行实习实训,与企业共管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实训的生产性和校外实习实训的教学功能建设。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在企业完成,校内实践设施投入相对较小,目前我国高职实践设备主要由学院投资建设,铁路信号设备价格不菲,要想按照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设备情况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学校承担不了这些费用。可以考虑其他方法来充实实践设备或充实学生训练内容。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有很多旧的替换下来的设备,各大院校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可以利用铁路或地铁运营企业的旧设备,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各铁路局或地方铁路公司每年都要置换很多线路上仍在使用的设备,学校可以到铁路企业折价购买旧设备或利用捐赠来进行实践条件建设,完成教学需要。山东职业学院铁道信号专业的车站信号联锁设备实训室、区间信号闭塞设备实训室、铁路信号基础测量实训室和铁路信号室外演练场80%的设备都是利用铁路现场电务段大修替换下来的旧设备来建成的,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教学学院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工程、城轨车辆等轨道交通专业实践条件建设也充分采用这种模式,为学院实践条件建设节约了大量设备资金。

德国职业教育一大部分内容在企业完成,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文化、企业氛围里面学习,借鉴德国轨道交通企业文化和氛围,注重实习实训条件内涵发展。加强吸收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引企入校,吸收企业文化;植校入企,在企业建立教学点,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等文字制作标牌上墙,并将企业安全注意事项、规章制度、生产管理规定、岗位职责、操作标准等引入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对接铁路企业文化。完善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养,探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化建设;在基地设立“教师工作站”,接纳教师进行顶岗锻炼,将“厂中校”打造成为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教师掌握新技术的平台。通过与培养单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制订包含学生顶岗实习保险等内容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以及《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在铁路信号综合实训基地,营造真实职场环境和氛围。

四、师资队伍建设

德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教学,专业内容实践教学主要在生产车间完成,有专业师傅具体指导。山东职业学院通过“内培外引、双兼互聘”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加强和企业联系,建设兼职教师企业库,保证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用兼职教师部分代替德国职业教育的师傅帮带作用,制定兼职教师聘任、管理与考核办法,明确兼职教师的职责,并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对聘用的兼职教师实施弹性授课时间安排,并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进行帮带,使兼职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节、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双师素质实践基地。定期送教师到企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知识体系,保持教师一线技术的掌握。聘请经验丰富、长期从事铁路信号工作的教授、工程师担任指导老师,结对子,签订协议,指导教学,指导实践。提高老师的上课质量和动手能力。

五、小结

德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有很多优点,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们可以借鉴其中一些成功的东西,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学院运作方式不同,不可能完全照搬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切方法,在借鉴的同时要有所区分并且改良成为我们自己能够消化吸收的内容。高职铁道信号专业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积极探索,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铁道信号专业建设的路。

参考文献:

[1]吕金城.浅谈高职院校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建设与改革[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5).

[2]翟红兵.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标准建设与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5).

[3]王燕梅.加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建设,办出高职特色[J].教育学文摘,2011,(12).

[4]魏引辉.德国职业教育特色与教育模式[J].江西教育・管理版,2013,(2).

[5]冯旭芳,李海宗.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和培训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8,(18).

第3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以岗导学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构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道的飞速发展,铁路部门对电气化铁道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因此,作为和铁路行业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融入铁路行业特色,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体现与时代特色相符的理念实施和完善。基于“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将高职教育与企业特色及需求紧密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

二、基于以岗导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步骤

(一)企业岗位调研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受教育者通过专门的训练使其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内容成为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因此,构建基于以岗导学的课程体系时,课程的内容必须来源于企业岗位的调研和分析。企业岗位调研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划分岗位群。划分岗位群是构建以岗导学课程体系的基础工作,为后面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确定学习领域提供依据。经过调研后得知,一般适宜电气化铁道专业毕业生在铁路系统就业的主要工种有:接触网工、电力线路工、牵引变电所值班员、电气值班员、变电检修工、继电保护工、电气试验工、轨道车司机八个岗位。

2.确定岗位核心技能。所谓岗位核心技能,就是胜任这个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技术技能,在调研中要以上述八个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岗位培训规范和行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专业培养要求确定岗位的核心技能需求,例如接触网中级工的岗位核心技能如表一所示。

3.了解企业的培养要求。员工作为企业的关键部分,在对其准员工的培训中要注意所就业企业文化、企业内涵及非智力因素等需要的需求,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处理好素质、知识、能力与技能的关系。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

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归纳主要是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岗位工作任务繁杂而又零碎,不能全部照搬至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学校的教学设计需要邀请企业专家,会同专业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而在总结时,要紧扣“典型”二字进行,即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的来源依据是繁杂而又零碎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但是要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汇总、归纳、合并等。并且归纳后的典型工作任务应与后续学习情境的设计相关,使“典型工作任务”成为贯穿全课程的实际工作项目,成为课程知识教学开展的重要载体,例如,接触网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一所示。

(三)划分行动领域和转化学习领域

分析与归纳典型的工作任务后,首先应通过整合,将工作任务划分为行动领域,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发学习领域。行动领域是某一类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和集中体现。行动领域的划分即将某一类工作过程、方法、对象、成果相似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并对其进行描述,例如接触网网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21项,但经过归类划分后形成了6个行动领域,如表一所示。通过对行动领域进行工作内容分析和所需具备的能力分析,则可相应开发与之对应的学习领域。开发学习领域即开发课程,具体就是为了形成相应的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四)构建课程体系

各岗位所对应的专业学习领域确定后,就可以整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课程、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和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如图一所示。

基本素质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并为后续课程提供支撑。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公共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公共素质课主要由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等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主要由机械制图、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铁道概论、高电压技术、电气工程CAD、钳工技能实训等组成。

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是学生从事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掌握岗位核心技能的基础。在课程的归纳和整合中,按照岗位核心能力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与分析确定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的思路进行。电气化铁道技术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包括接触网、牵引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分析、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配电线路、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

职业综合实训课程是为学生综合掌握专业面向工作岗位体系的技能及具体岗位完整的工作行为而进行的综合性技能训练。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职业综合实训课程包括接触网工技能考证培训、电力线路工技能考证培训、接触网综合实践、牵引变电所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等。

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就业和就业后岗位升迁、拓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牵引供电规程与规则、电工考证实训、动车组技术。

三、结语

构建适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岗位特色非常明显的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在专业构建时应以毕业生面向的工作岗位为基础,以“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理论依据,通过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划分行动领域和转化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等步骤构建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欣萍.用“以岗导学、岗学融合”原则构建高职铁道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报,2014,26(01):53-56.

第4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神朔铁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全面发展。

神朔铁路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神华集团矿、路、电、港、油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朔铁路西起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北与包神铁路相连,往南在神木北站与神延铁路贯通,往东在山西省神池南站与朔黄线相连,形成我国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往北在朔州市与北同蒲线接轨,正线全长270公里,总投资104亿元,由神华集团公司投资,为国家路网一级干线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于1996年7月1日开通运营,设计运量初期2500万吨,近期4000万吨,远期6000万~1亿吨。沿线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恶劣,桥隧涵占到总长的近30%,是一条条件较差的山区铁路。

神朔铁路分公司负责神朔铁路的建设经营。开通运营12年来,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打破了国铁的传统运营模式,边运营,边建设,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1996年开通当年货运量仅有75万吨,2000年煤炭运量达到3350万吨,创我国单线电气化运输最高纪录。2005年11月30日,煤炭外运量突破亿吨大关,成为继大秦铁路之后我国第二条年运量突破亿吨的铁路,提前5年实现了1亿吨的远期规划目标。2007年完成货运量1.43亿吨,实现产值53.81亿元,实现利润25.85亿元,偿还建设贷款6.16亿元,缴纳税金及附加5.4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实现了安全生产无重大、大行车责任事故十一周年,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之路。

一、精心设计,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设计中,我们没有请专业公司设计,认为最了解企业自身的是我们自己,坚持由神朔人自己设计确定。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思考、多次组织企业文化讨论会,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和个性等问题,紧紧抓住核心内容,并提出三条原则:一是突出重点,即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形象、职业道德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搞面面俱到;二是要有国企的特点,要有铁路企业的特点,要有神朔铁路公司的特点;三是要把提炼过程作为对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过程,作为对企业文化的整合过程,使确定的内容符合神朔的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有神朔的特色,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本着这三条原则,党群干部深入基层、广泛调研,总结提炼,形成初稿,之后又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递交政治工作会议讨论之后,公司上下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首先,明确了企业的使命是:为神华能源提供充足的运输动力。愿景目标为:把神朔铁路公司建设成为管理一流、效益一流,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现代化铁路运输企业。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定格为:运量稳步提升、安全有序可控、管理科学规范、创新动力十足、效益显著增长、人企和谐发展、企业做大做强、核心地位突显。

针对神朔铁路公司是国有铁路运输企业,但在运营体制、用人机制、建设模式上完全不同于国铁,企业的高速发展来自于创新和实干,人员由五个单位合并而成,团结问题对企业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的这一实际,以及铁路运输需各单位、各工种联动作业、密切配合的特点,把企业精神确定为“开拓务实、团结奋进”;针对铁路是高危险行业,安全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神朔铁路又处在神华集团产、运、销瓶颈位置,集团每年下达的运输任务都超出常规,很容易在追求运输任务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出现忽视安全的现象,把企业的核心理念确定为“安全创水平、效益争一流”;针对公司干部队伍文化水平大都在大专层次上,职工队伍基本在中专层次上,总体偏低,而铁路的专业性又很强,岗位相对稳定的实际,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为“知识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针对铁路是一个多工种多部门联合作业的行业,必须有铁的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每个人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高标准要求自己,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现实,把企业的职业道德确定为“遵章守纪、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追求卓越”。

二、大力推进,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深入人心

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来抓,加大了企业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做出了《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一是加大推进力度。公司领导带头召开大会宣讲,坚持正面灌输为主,使公司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形象、职业道德,耳熟能详、内化于心。二是利用自办刊物和局域网等传媒手段对全员进行宣传教育。把企业精神印在《神朔铁路》刊物封面,发到每一个班组,在局域网上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及公司和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动态新闻。三是在基层单位、车站、工区和沿线的活动室等比较醒目的位置以统一的标牌对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行宣传。四是举办企业文化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党群干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丰富知识,增强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公司先后派出三批30名专职党群干部参加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举办的企业文化管理师培训班。目前全公司已经有28人获得了企业文化管理师资格认证,2人获得高级企业文化管理师资格认证。2007年9月,公司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创新建设先进单位”。五是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年度党群工作责任制考核中,坚持与生产经营同步考核,与经济效益挂钩,变软指标为硬指标,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三、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实际工作一道抓

公司坚持用企业文化的视角审视企业管理,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先进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上,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把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切入点、突破口,促进观念转变,推动实际工作。给职工购买下发了《没有任何借口》一书,给中层干部购买下发了《执行力》一书,把这两本书作为教材,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增强执行力的教育。通过学习,在无形之中摒弃了工作中过份强调客观、主观不努力的落后理念。说了就办,定了就干,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逐渐形成,服从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大为增强。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灌输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文明、安全就是和谐、安全就是形象的新理念,使“安全创水平、效益争一流”的核心理念在员工头脑中深深扎根。三是健全了各类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了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程序办事的理念,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以人为本,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公司把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提出人才强企战略和实施人才素质工程计划。一是围绕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人才素质工程。要求中层以上干部以提高 “三个水平”为重点,即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公司、段两级机关干部以提高 “三种能力”即办文能力、办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重点;职工队伍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为重点的培训目标;出台了《神朔铁路公司人才素质工程五年规划》和《神朔铁路公司职工素质工程实施细则》。规划做出后狠抓落实,每年培训经费由工资总额的1.5%提高到了3%,使教育培训经费得到保证。在干部的培训教育中,对已达到本科学历的,鼓励参加中央党校和北大的企业管理函授班;对大专文化程度的,公司与北方交大达成协议,开办了3个月的脱产培训班,对副处以上管理人员和部分科长进行短期轮训,培训3批54人,中层干部培训率达到98%,提高了干部素质。此外,举办了公文培训班,细化了公文处理办法。连续举办了18期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班,8期专业培训班,培训800余人。与铁道部信息中心合作,建成了神朔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实现了车号识别、调度、车站、统计、货票管理信息化,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 2005年铁道部信息中心以此为蓝本作为tmis3.0版本在全路推广。二是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各工种的技术比武,在职工中大力倡导精一门、通两门,会三门专业技能,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技术能手、业务尖子,进行表彰或提前晋升岗位工资,强化了“知识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的价值观。公司涌现了众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第5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0 引言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采用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依靠行业力量,积极争取铁路和轨道运输企业的支持,以契约关系的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办法,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训基地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困难,企业在与学院合作过程中,解决了职工培训等诸多问题,学院和企业实现了双赢,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和发展机制。

1 契约及契约原则

契约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义为交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团体之间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合法的义务关系协议。在理论上,这种协议即为一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债协议。但是契约的法律强制力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有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契约分为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契约的订立都是在预测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设定的义务和收益,在执行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很难预料的,因此,现在经济团体之间的契约一般都是不完全契约,有些没有写入契约的事宜由契约各方协商执行。契约的设定本着自愿的原则,其基本性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独立的、平等的、自由的交易关系。首先契约关系的双方是平等的,对整个交易的顺利进行负有共同责任,没有哪一方可以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平等的重要性还在于,平等是自由表达意志、保障个人权利的前提,因此也是此后契约必须信守的前提。如前所析,没有平等,意志表达就可能是被迫的,那么契约也就可能不成其为契约,而只是一种胁迫的结果。其次,契约关系经常是相互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往往是互相捆绑在一起的,在契约交易中,所交换的总是某种物品或对于某种物品的权利。第三,执行契约的义务在我,而核查契约的权力在人,契约的构成和履行还要求交易者有行为能力,也就是能够做到意思自治。第四,我的义务保障的是你的利益,而你的义务保障的是我的利益,契约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自愿参与交易的各方都预期有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学者认为契约这个词过于陈旧,一般用合同来表达。在法律意义上,契约和合同是一致的,都是协议的表达。本文采用契约和合同相一致的观点。

2 校企合作机制

2.1 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依据培养标准,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建设了符合岗位技能需求的实训基地58个,但是这些基地的建设远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首先,铁路和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技能岗位众多,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准入制度,铁路特有工种准入职业为77个,在这77个职业中,又包含许多岗位细化工种,职业技能标准等级包括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五个级别,现有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其次,资金的投入,学院资金投入一般都是依靠财政拨款,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是,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都是杯水车薪,财政投入远远不足;学院虽然依靠自己的办学实力,可以自筹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可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第三,场地限制。天津铁道职业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共占地240亩。由于校区面积所限,不可能在现有占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无限制地建设实训基地。另外,有些大型实训场地并不适合建设在学校内部,比如桥梁、隧道等。第四,仿真模拟不能代替真实工作岗位。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教学以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按照岗位技能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能力训练。现有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虽然都和真实工作岗位使用的设备、设施相一致,但是工作环境采用的是仿真模拟技术,模拟程序都是预先设定的,不能随意更改。这样的工作环境不符合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现场情况随时发生变化的特点,不能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2.2 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 鉴于存在以上的问题,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依靠行业的力量,积极同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企业开展有效的合作。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学院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理事会制定了详细的章程,以密切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实现校企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致力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和就业以及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服务、人才需求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学院与企业信息互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好局面。章程的第二章第七条明确规定:做好学生的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理事会成员要积极与学院共建专业实训基地,积极为学生实习提供实训场地和项目、指导教师、安全保障及生活等方面的便利条件。目前理事会企业成员有182个,均和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

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以及校企合作协议书的签定,解决了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的顶岗实习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学院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新途径。

3 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新模式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理事会成员企业,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书的规定,本着自愿的原则,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合作形式有以下

三种。

第一种形式,企业投资并负责建设,学院提供场地并负责管理,校企共同使用。企业和学院根据共同的需求,由学院提供场地,由企业投资和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学院负责日常的管理和保养,校企共同使用。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学院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资金的投入回报在哪里,如何保证企业的利益呢?学院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员工的技能培训。这种模式的合作要求学院具备雄厚的教学实力,对学院的要求比较高。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依靠自己雄厚的师资力量积极开展这种模式的实训基地的建设。2007年,中铁六局投资48万元在学院内建设了高速铁路轨道实训基地,建成高速铁路整体道床100米,铺设了高速二型轨道板,设置CP2控制点一组,PC3控制段六对,可以同时满足40人的实习实训任务,实训项目为高速铁路整体道床施工,整体二型轨道板铺设施工、CP2和CP3控制测量。

第二种形式,企业提供物资支持,学院提供场地并建设和管理,校企共同使用。同样,企业和学院基于共同的需求,由企业提供建设实训基地所需的物资设备,学院提供场地并负责建设和管理,建成之后由校企共同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员工的培训工作。这种合作方式和第一种合作方式基本相同。例如,青岛供电段于2009年提供整套的变配电设备,和学院合作建设了铁路供电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为铁路变电、铁路配电等实训,2009年铁路供电工程公司提供整套设备,由学院提供场地,合作建设了接触网工实训基地。

第三种形式,根据校企理事会的章程和校企合作协议书的规定,学院在企业设置顶岗实训基地,这种合作形式有效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职业技能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企业的收益就是根据协议优先录用符合岗位能力需求的毕业生为企业员工。例如,学院先后在唐山机务段、天津工务段,南仓工务段、北京站、天津西站、北京动车段等单位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学院现有校外实训基地46个,其中,北京铁路局南仓站和天津工务段被天津市教委命名为天津市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

4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成果分析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本着共建共享、适用性、规范性、多元性、先进性的原则,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为一体,满足了校企多方面的需求。

4.1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弥补了学院资金投入的短缺

职业学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正如本文开始分析的那样,资金的不足是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财政支持资金根本不能满足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职业院校自筹资金比较少,唯一的途径就是依靠行业和企业的支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吸引行业和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技术需求而对职业院校进行资金投入,企业资金投入的收益就是得到职业院校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使校企合作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4.2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习实训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首先要满足企业的需求,这也是企业积极参与的源动力,否则企业就没有参与的热情,企业根据自身的职业标准和岗位技术需求,来规划和建设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技术标准更符合现代化岗位能力需求。学生在这样的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更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对岗位技术标准理解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说,更能适应岗位技术需求,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今后顺利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3 提高学院培训能力,推动技术服务工作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增加和丰富了学院实训基地的数量和种类,为学院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提供了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积极开展面向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近三年来,年均培训5000余人次。先后于2001、2003、2008、2011年四次承办国家商务部援坦赞铁路高级技术人员培训。

4.4 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依靠丰富的教学资源,承建了铁道行业第十五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天津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61所,可鉴定初、中、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5个等级74个铁路特有工种及通用工种的技能鉴定,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为实施“双证书”教育创造了条件。这两个鉴定机构每年承担国家鉴定任务7000余人次,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4.5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校企合作机制以及在此机制下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丰富了学院的办学层次,扩大了学院的办学规模,提高了学院的经济效益。学院不但承建了两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而且还是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单位;铁道部机车司机培训考试基地和高速铁路技术培训基地;商务部坦赞铁路高级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建设部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北京铁路局和中铁六局职工培训基地,学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5 结束语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支持,通过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学院的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道路。

第6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一、新形势下铁路培训发展趋势

从近两年办班情况看,铁路培训工作在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的理论武装、党性锻炼的同时,坚持把教育培训与铁路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结合起来,紧紧围绕铁路实际,着力推进专题化分类培训,努力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通过教育培训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具体分析有以下三种趋势:

(一)项目化办班

从近两年办班情况看,铁路培训工作无论从培训办班规模还是培训办班模式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项目化办班。其制定的课程目标针对性强。能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铁路工作需求进行适时调整,并且具有灵活性,与岗位更新互动。其针对性可以是针对一个工作岗位或一群工作性质类似或相近的岗位群,也可以是更广范围的职业或职业群。这是由铁路培训工作的现实定位所决定的,路局相关培训主导部门不断加强培训需求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年度教育培训的方向和重点,以专题项目办班的形式解决现场对培训工作的需求。

(二)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课程结构的安排形式。由于模块是便于组合、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所以模块化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①设计成果可共享,节省开发时间和费用;②灵活性、机动性大,有利于学员主动学习;③可集各课程之长,利于多元整合;④有利各类各层次铁路培训单位之间及同其他教育的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③有利于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诸项能力;③有利于形成学员的合理知识结构。模块化教学能充分满足学员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需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施教原则,既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又要有利于调动学员学的积极性。

(三)注重学习过程的绩效

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结合平时工作经验,搜集资料进行自学、讨论、总结、报告,或直接参与到实践体验活动过程中,由此获得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这培训教学过程能给学员更多自学、动手、应用、表达和创作的机会,真正体现“从实际工作出发,以学员为主体”的培训理念,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新形势下铁路培训对管理服务的要求

(一)高度责任心是做好铁路培训工作的基础。这里的责任心不是大而化之的道理,而是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细心,精密高效的组织工作离不开细致的安排,细节决定成败,用心注重细节,要以精细化态度与原则来组织安排工作。第二是耐心,耐心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要从培训开始就对整个过程的复杂与烦琐有充分的认识,这也是有效过程管理的保证,要像对待完成一件工艺品一样去耐心完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第三是关心。虽然我们强调严格管理,但这是对学员学业纪律上的要求。在生活中,在课余,字员应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并且调动学员间的主动沟通,互帮互助的热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员在和谐的氛围中安心学习。

(二)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是做好的铁路培训工作的保证。每一期培训办班的主体不同,要求不同,对象素质不同,所采用的工作策略、工作方法也不同,但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不能变的。这就需要我们多思,多听,多动,深入学员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教务和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中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善于总结经验是做好的铁路培训工作的方法。善于总结是一种好的工作方法。经常性地总结工作,提炼经验,就能为今后指明方向、推动工作。相反,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在以后的工作中,势必会重蹈覆辙。对于不同性质的培训办班,也是有规可循的,这里的“规”是要依靠我们不断的工作实践去发现整理的,是提高我们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新形势下铁路培训工作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再塑培训观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1.树立服务观念,变培训管理变培训服务。(1)理顺各项内、外部管理关系,建立新的稳步的运行机制;(2)细化培训教学内部运作机制。这就需要我们推进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2.帮助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从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职工为切入点,以培育和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铁路员工队伍为目标,以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化学员的宣传教育,帮助和引导学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个人学习开发个人智力,团队学习增强团队战斗力”的思想观念,根据历年办班经验和学员学习反馈,帮助学员确立个人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养成“人人崇尚学习、人人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立足长效管理,贯彻制度先行

加强制度建设,以强化教务管理为抓手,从课堂管理、宿舍管理、餐饮管理等上着力,认真组织做好学员日常行为规范、安全管理,做好应急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在与委托培训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学有所用、学有所创、学有所为的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并完善了各项日常管理制度。

(三)制定立体培训方案,培养学习兴趣

以住教学大多采用的传统面授模式已不太能够适应项目化培训工作的现状,所以要变单纯“听课”为“读写听说”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学习。要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课程为中心,将属于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包括多种教学服务内容的结构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综合起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方法,以文字、图像、声音、面授、函授等多种形式,增强学员对抽象事物及其过程的感受,解决教学的难点。激发学员的思维主动性,培养学员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7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铁路货运 实训室建设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090-02

2017年初,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提升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强化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培养。而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是高等职业院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本文论述了铁路货运改革背景下进行基于作业流程的铁路货运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实训室建设方案,以及方案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

一、建设必要性

1.铁路快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013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结束了我国铁路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的历史,同时拉开了铁路改革的大门。随着铁路改革的推进,铁路建设全面铺展,铁路运输不断向高速化、重载化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呈现出技术设备专业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2013年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始实施铁路货运改革。通过改革货运受理方式、运输组织方式、运费清算方式,以及构建“门到门”服务网络,逐步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在此背景下,懂技术、能操作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铁路行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基于作业流程的铁路货运实训室,可以较完整地实现铁路货运业务办理流程,使学生得以充分了解和掌握货物运输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技能,满足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效果。

2.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需要

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受学校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实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实训条件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在货运实训室中,引入铁路设备模型和各种货运信息管理软件,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实训,实现铁路货物运输发送、途中、到达等组织活动,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铁路现场作业,明确岗位特点和要求,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3.完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的需要

为更好地实现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均会设置与主干课程相应的专业实践课程,开展企业见习、校内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实训实习活动。其中,由于铁路行业“半军事化”管理的特殊性和铁路现场对运输组织安全性的高度要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企业见习通常是短暂的参观学习,难以全面细致地了解完整的货运组织流程。此时,校内综合实训环节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作业流程的铁路货运实训室,可以提供良好的实训资源,充实教学环节,弥补课程理论教学在技能培养方面的不足,优化教学效果。

二、建设方案

基于作业流程的铁路货运实训室模拟货运组织过程中发送作业、途中作业和到达作业的各个环节。按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铁路货运营业网点的实地调研,铁路货运实训室设计分为营业大厅、模拟货场和多媒体实训区三个部分。

1.营业大厅

营业大厅主要模拟铁路货运营业网点的室内部分。

按照作业流程,营业大厅内设置托运受理窗口、核算制票窗口和到达交付窗口。窗口内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运单、货票等所需票据,以及车站日期戳、保价运输等常用印章,计算机内安装《铁路货物运输电子商务系统》《货运制票及杂费核收系统》等模拟软件。在营业窗口,学生可扮演货运员、货运核算员等岗位,模拟货物托运、受理、承运、到达交付等过程。

设置办公席,配备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机,计算机内安装《铁路货运计划管理系统》、《货运事故处理软件系统》等模拟软件。在办公席,学生可扮演货运计划员、货运值班员和货运安全员,实现计划确认、事故处理等工作。

2.模拟货场

模拟货场主要模拟铁路货运营业网点的室外部分。

设置装卸作业区,配备平车、敞车、棚车1:15比例模型,以及典型裸装货物、包装货物、超长货物、超限货物、集装箱模型。储备满足日常实训教学所需的装载加固材料,如镀锌铁线、盘条、横垫木、货物转向架等。

分别设置货运员办公区和货运检查员办公区,分别配备其工作所需文档资料、工具设备,满足日常工作需求。

在模拟货场,学生可扮演货运员、货运检查员等岗位,进行典型货物的装载加固方案制定、装车作业和货检作业实训。

3.多媒体实训区

配备计算机,并安装《铁路货运计划管理系统》、《货运制票及杂费核收系统》、《货运事故处理件系统》、《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教程》等模拟软件,可模拟营业大厅各项业务办理作业,以及常见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操作过程。从而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机会,做到人人操作、人人掌握;另一方面,以此作为实训室办理业务范围的扩充,丰富学生的业务经验。

另在计算机内安装铁路技能鉴定模拟考试系统,学生可进行铁路货运岗位技能鉴定理论考试练习。

实训室建设规模可根据教学班人数、场地情况制定,平面布局图如下所示。

三、预期效果

1.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货运实训室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货物运输组织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要点,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立足岗位需求,促进学生对货运岗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与此同时,在实训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树立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中国铁路总公司要求铁路员工必须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的专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够定职上岗。然而,铁路货运岗位的技能鉴定涉及内容面广,实作要求高,难度较大,基础教学过程难以满足专业技能鉴定考试的要求。

因此,在铁路货运实训室中安装技能鉴定理论模拟考试系统,加上可提供实操练习的实训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鉴定模拟考试条件,从理论和实操两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从而提高货运岗位技能鉴定考试通过率。

3.打造校企合作平台

铁路货运实训室的建立,将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增进学校与铁路单位的沟通合作。以实训室为平台,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发更贴近现场应用的专业教学软件、设置更符合现场需求的实训教学内容,从而为学校营造实用性强、教学效果好的实训基地,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培养懂技能、善操作的专业人才。

基于作业流程的铁路货运实训室建设方案,采用真实设备与模拟软件相结合的建设思路,深入铁路货运中心调研,开发基于作业流程的实训实习设备和教学手段,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铁路货运实训室,为培养铁路货运方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有效提升高等职业院校铁路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 艾慧德,黄麟雅,覃友杰.高职院校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经贸实践,2015,(12):197.

[2] 蓝志江.校企共建铁道运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社科纵横,2013,28(6):293-295.

第8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铁路干培;学生管理;铁路企业文化;融合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铁路面临大提速、跨越式发展的建设阶段。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支党性强、业务硬、素质高的干部队伍。原隶属于铁路,后移交给地方的铁路职业院校具有良好的铁路培训设备环境和师资基础以及培训经验,因而在铁路干部培训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铁路部门的半军事化严格管理和服务行业的特性,以及培训干部的年龄和素质水平,决定了其在学生管理中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本文针对铁路干培学生管理工作与铁路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与建议。

二、党性教育的融合

在铁路干部培训中,培训对象通常是铁路行业的中坚力量,党员比例较大。一个单位部门领导的思想觉悟将直接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作风和铁路企业文化。因此,首先要将党性教育融入在学生的管理工作始终,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与教育。

三、内务管理的融合

(1)内务管理的融合。铁路对职工内务要求非常严格,有的站段要求职工休息室内衣柜内所有衣物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摆放,甚至对桌子上水杯的摆放位置和杯把的朝向都有具体的要求。正是铁路的这种半军事化严格管理,才促成了铁路职工整体严谨工作作风和文化、传统。(2)服务礼仪的融合。新的世纪,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形象,紧扣铁路改革的步伐,这就是时代的要求。在铁路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客户沟通礼仪、仪态、仪容根据铁路不同岗位都有不尽相同的要求。在学生管理中,可以根据铁路服务礼仪的要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求所有培训人员在各种场合,按照铁路服务礼仪待人为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以客为尊、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出铁路优质服务的工作文化和意识。

四、班级管理的融合

(1)在班级管理中融入铁路企业工资管理模式。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实施校企管理融合的有效载体。铁路职工工资设有岗位绩效部分。绩效管理,除了能够起到科学评价与分配作用之外,还能体现出科学管理的技巧。绩效通常分企业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两部分,企业绩效与企业的利润和经营成果挂钩,员工个人绩效与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考核结果挂钩。鉴于铁路企业的工资绩效管理,可以在班费管理中引入企业的工资管理进行效仿。每月定额均收班费,然后按照干培学生的日常纪律表现和为班集体所做贡献进行量化评价,将量化评价的结果作为工资标准按照不定额月底返还学员,次月重新定额收缴。并在班级重大事故中,按照比例没收所缴班费,转入次月班费中。以此,形成企业绩效管理机制,增强全班安全生产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企业的师徒制。师徒制是企业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在铁路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实践证明,在学生管理中引入企业的师徒制,让学生之间在校期间通过拜师活动结成师徒关系,开展师徒培训活动,能够发挥伙伴教育的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入党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起到积极辅助的作用。

五、铁路企业文化的融合

在学生宿舍、班级、教学楼走廊悬挂有关的图片、文字、标语,通过对铁路历史、政治、地理、科技、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宣传,发挥文化宣传的感染、教育作用。并适时组织相关的学习座谈会、报告会、讲演会、辩论会,将铁路企业文化以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不再保留铁道部。铁路运输企业的公司化运作,必然对全体铁路干部的有了新高的要求。在铁路干培工作中要加强对培训学生的管理工作,将铁路企业文化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实现在校培训与企业需求对接。利用最科学的管理、最精心的组织、最严格的纪律,切实提高干培质量,确保为确保铁路改革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服务。

参 考 文 献

第9篇:铁道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铁路职业技能人才 培训效果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ailwa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ZHANG Huizhen

(Shanxi Datong-Qinhuangdao Railway Company Limited YUCI Station, Jinzhong, Shanxi 030600)

Abstract After the basic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railwa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n the standard, this raise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skills and qualities of railway staff.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ailwa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mode and effects, to explore design concepts and skills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mode and effects.

Key words railwa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training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1 当前我国铁路职业人才培训模式

我国现存的铁路管理体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铁道部、站段以及路局,而铁路系统如今实行的教育培训也是在现行铁路的相关管理制度下实施的。我国铁路系统职业教育也就是对在职人员进行铁路运作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由铁道部、卫生教育部等对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再由路局下达或是承担给站段进行具体工作的执行并监督管理。通常路局会拥有若干的培训基地,但却存在培训资源不充足的缺陷,于是很多的路局就会把原属路局职工放入站段,将其规划于特定的机构中进行培训,从而形成一个以基层站段为主,从上而下进行培训的组织。①

2 人才培训问题和培训效果分析

2.1 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模式问题分析

首先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人才培训都建立并落实在基层站段,但是基层站段的培训资源却无法满足培训的发展要求,而在师资的调遣上也无法及时找到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有专业操作经验的师资力量,因此师资的供应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口。另外,在培训教材的选择上,也受到了师资不足的影响,教材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论性和权威性,没能与当前铁道部相关的先进技术保持同步。在具体的学习上,人员培训必须要结合配套设备进行学习操作,需求达不到要求,导致了资源不够和潜力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背景下体制形成的影响,在铁路职业技能的培训当中通常采取计划和指令的形式进行,也就是在计划文件上有非常具体和详细的拟定说明,并将绩效和培训的任务完成对等挂钩,这就会忽视在需求以及实施过程中实际的问题。如果在基层工作较忙的情况下,也会继续充数地派遣人员进行培训,这会使得绩效和任务完成受到影响,而且铁道部在对计划和任务进行下发时,也通常没有执行的职责,所以在具体的调查和操作上影响力就会相对较弱,那么下属的工作人员就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意愿,积极性不强,灵活度不够,过于注重形式。②在现存的培训模式当中,最主要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任务是由基层站段负责的,任务进行和安排都需要根据计划行事,最了解实际情况的部门却没有任务执行的权力和相对应的资源,而真正执行计划的决定者是距离较远、需要采取间接沟通交流的铁道部,两者之间的路局作用和功能无法发挥,在联系与沟通、计划的拟定和执行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较低。也就是说,三级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任务分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偏差。

再者,现存的培训体系强调全员培训,但是具体到内容和层次的划分上却不明确,培训重点比较模糊,有些培训机构过于重视对培训量的考核,完全忽略了培训内容和效果,而且因为培训主要权力划分不明确,铁道部对其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直接管理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一些不规范培训内容,只注重形式培训和数量参考的情况。而如今随着对培训要求的大幅度提高,内容和效果上的忽略使得培训工作无法令人满意。

当前的培训计划与实际的实施工作内容联系不紧密,最直接的问题就在培训方式上,培训的考核与评估工作上的不彻底又进一步使得这些问题暴露。有相关调查显示,③在铁路局的培训总结中也曾指出现实中存在了过于关注培训数量的情况,用工与激励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培训的效果和人员的利用等方面并没有取得直接的对等效果,这就使得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总结并分析培训工作出现的问题可以发现,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培训的分工和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上出现的漏洞,决定了问题的解决措施必须从改进现有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开始,并保证措施提出的可执行性。

2.2 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分析

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改进现有管理模式首先就要规范各部门的职责以及权力。铁道部具有监管各个路局以及部分企业的职能,同时还要负责宏观铁路系(下转第52页)(上接第30页)统的管理,权力比较大,因此掌握的资源比较丰富,必须要统筹利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路局是企业性质的法人,同时还是市场主体,但是由于职能和权力有限,且依靠市场运行,因此主要职能应为负责企业的运营管理,兼顾各方面的沟通协调。站段作为最为具体的运输单位和生产单位,与最直接的任务执行相关,处于任务链的底层,因此可以将其与铁路职业的具体技能人才有直接的接触,权力不大但是有一定的覆盖范围。现将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的框架建立为一个三维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培训效果评价模式细分图

除了上述归纳的层级因素维度,还有人员因素维度。也就是说,具体的特征分类并不能成为唯一的参照标准,但是可以将其分为高级与标准化的培训内容,并进行日常性的反复的培训。在高级培训当中,尽量强调需求量少,资源要求高,才能适应于我国部级别的培训。而标准化的培训则必须获取比较稳定的支持和投入,有关具体企业内部的规划和协调工作,因此可以将其分配给路局来进行。另外,重复、繁琐以及实践性上要求较强的对资源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有的甚至可以不需纠结于形式,直接关注结果和影响,因此划分为与技能人才接触最为直接和亲密的站段比较合适。④

在时间维度方面,主要改进重心在于培训的数量要求和培训时间调整上。以时间的频率为依据,尽量将跨越式关系的周期性培训以及日常性培训效果评价统一化,而在日常性的培训中更强调量大,对于具体的内容培训效果和要求相对较低,于是这种培训要求和效果评价的实施更适合在低层次的区域内进行。

在评价体系的确立方面,可以随机选取不同的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同时邀请专家在各项评价的内容和整体的绩效上对其进行客观的打分,从而获取评价数据,对评价结果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运算,从而获取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设备的引用以及铁路人才的培训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只有结合我国当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具体情况,借鉴发达国家有关铁路技能人才队伍培训机制和模式的优秀成果,整合人才培训效果评价,研制出符合我国铁路技能人才成长,适合铁路行业发展的培训模式,逐渐满足现代化的铁路人才发展要求。

注释

① 于子涵,郭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铁路,2011.11(2):65-68.

② 于彦良.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12(1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