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工程单位财务流程精选(九篇)

工程单位财务流程

第1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财会流程 完善措施

时代在变迁,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不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工作都渐渐变得信息化,在这个全面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改革。在财务管理中,信息化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得到了更有效的管理,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更加需要对自身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流程进行了解,使其能够将信息化完美的运用在管理中。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概况

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实际上是指在信息化的基础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所运营的财务数据进行规划和有效的整理,将财务数据中出错的地方找出来进行修改,对一些无用的数据进行清除,最终整理出对行政事业单位有用的财务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而在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行政事业单位就可以对自身作全方位的财务评估以及管理,进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够相对快速,并且处于上升的状态。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得到非常多、内容非常杂乱的财务数据,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之后,再将整理之后的数据进行下一步的传达和处理,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财会流程就是每个小流程的结合体。

二、完善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的方法和策略

对一体化财会流程进行建设。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时候,财务部门常常会接触到许多单据和其他记账凭证,但是往往缺少对这些记账凭证的管理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内应该建立财会流程一体化模型来辅助管理,比如将收到的单据以及记账凭证等业务信息转存入信息数据库里面,当需要将这些信息数据制作成财务报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流程一体化模型中的报表生成系统获取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报表生成。

动态会计平台模型也是构建财会流程一体化的一个方法。动态会计平台主要是由凭证模板、接收器以及生成器还有实时凭证组成。在将财会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统一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两者的可靠性。

利用财务数据管理系统将系统中凭证设置、账簿以及报表等进行设置,并使用其原有的功能对所有的信息数据输入到里面,进行处理和共享、输出。这不仅可以实现财会流程的信息数据共享,还可以实现财会的信息化以及无纸化。

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中对财会流程进行实时掌控并运用流程控制机制。流程控制机制通常来讲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制定的,在数据系统中建立属于该行政事业单位的流程控制机制标准,并全程按照设计好的财会流程控制标准对系统进行初始设置。在运营的时候,接受的业务信息都是来自于信息接收器,当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判断研究的时候都是通过控制器,这就可以有效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的实时控制。

利用事件驱动来获取信息。在计算机领域中有这么一个专业术语,主要代表由输入代码而进行的事件执行指定。当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运用事件驱动管理的时候,会依照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将使用人的信息划分成不同的时间,并且会设计与之对应的事件过程程序模型。假如使用人要调取讯息,就可以输入指令进行事件驱动,达到对想要的信息获取的目的。

三、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是对其财会流程的一次整理、再造进程,其相应也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某些业务流程与交易方式产生影响,而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依据自身业务流程与交易方式进行实施的,其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并对其内部控制造成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加以应对。

(一)从思想观念上强化内部控制

1、风险防范观念

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通常经由授予权限或用户口令的方式,来规范员工对其系统的操作使用。但若员工本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会令这类防范措施形同虚设,如员工间相互透露用户口令或密码。或是因将口令记录在纸条上而导致的外泄问题,均会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带来极大安全隐患,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对员工的安全风险防范宣传教育,为其树立起风险防范观念与责任意识。

2、将计算机与人工做共同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财会流程进行初期,员工会因不适应信息管理方式而排斥计算机控制手段,进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成效。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对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令其了解与掌握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上的便利性、与操作方式,使员工开始重视其计算机控制的优势并做有效运用。从而在计算机与人工共同控制下,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高效控制。

(二)从体系上强化内部控制

1、网络安全控制

网络安全控制的目的在于避免非法用户与网络病毒,经由信息化后会计应用系统进行入侵,以确保其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数据安全。其主要网络安全控制措施有:一是设置会计信息系统外部访问区域限制,以达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应用系统,与外部网络环境的有效隔离。二是建立双重防火墙以限制、应对外界网络对行政事业单位主机系统的访问行为。三是在会计信息系统服务器及各终端机中设置反病毒软件,并且设立相应的网络使用规范,以防止员工在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时不慎打开带有病毒的网页。

2、数据安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数据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单位内部人员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授权访问,以及数据系统的故障或损坏问题。对与数据库的非授权访问问题,事业单位可使用三层式客户机或服务器模式,以构建事业单位内部网,进而通过中间服务器,避免客户与数据库数据的之间联系操作,进而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一致。而对于系统故障或损坏问题造成的数据安全隐患,行政事业单位因对其数据做实时备份,并在出现故障损坏后及时恢复,以避免相应的数据安全问题发生。

四、结束语

由于社会在不断的进行信息化发展,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运营和信息的传递关乎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上的立足和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流程的优化变得更加迫切起来。只有跟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脚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财会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信息化财会流程在现今还存在有许多问题,信息化虽然是财会流程优化的最合适的途径,但是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摸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丽.建设会计信息化体系 完善现代化财会制度[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10):92-93

第2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一、传统报销与网上报销的差异

传统的报销模式采用手工报销的方式来实现。报销人员报销时必须预先填写纸质的单据,由各级领导在纸质单据上进行审批,最终凭审批后的单据到财务进行审核报销。网上报销模式从理念上彻底地打破了传统的报销模式,通过单据填写的标准化、业务审批的流程化、财务审核的网络化实现财务报销跨地域、跨时空、跨部门的相互协同,完成报销流程。传统报销和网上报销两种报销模式差别主要表现在:

(一)报销流转效率不同传统报销方式下,报销人员需要拿着手工填制的单据找到各级领导进行审批,如果遇上领导开会、出差等,找不到领导就需要下次再来;财务人员账务处理时,必须将报销单据中手工填写的包含的各种报销信息重复录入到财务系统中。网上报销时,报销人员按照规范的格式在网上提交报销申请单,领导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审批;报销申请单中已有的数据信息,财务人员也不必重复录入,可以直接提取进行记账。

(二)审批的方式不同传统报销方式下,各级领导审批是在经过整理的单据上进行手工签字审批。在网上报销模式下,领导审批的是财务事项,票据是否符合财务规定由财务人员审核,领导审批时可以调阅到与审批事项相关的所有资料影像以及已经流转的审核意见,审批也是利用经过授权的个人数字签名进行审批。

(三)预算控制的效果不同传统手工审批时,领导审批无法实时知道审批事项的预算执行情况,因此超预算、超范围的报销事项时无法杜绝。在网上报销模式下,由于设置了全程预算预警的管理模式,超预算、超范围的支出根本无法进行网上流转,使经费预算从业务发生时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网上报销模式的特征

行政事业单位网上报销模式作为对传统报销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一)财务信息的实时性传统的财务信息,是在业务发生后进行报销,再进行会计核算、记账,是对已经发生的财务事项的事后反映,有关财务事项的信息反馈有滞后性。网上报销模式下,只要牵涉到资金运用的财务事项,资金流动一发生,网上报销的流程就开始运转,财务信息也就实时反映到网上报销的工作流程中,各种传统的静态财务报表数据被实时的财务动态数据更新。财务信息与财务活动同步,极大提高了统计数据、预算控制、监管预警等财务管理方法的实时性。

(二)报销流程的可视性网上报销通过建造一个科学报销工作流引擎,来驱动跨部门的报销流程的运作,保证网上报销运作的流畅。每一位授权用户均可以在任意时间登录网上报销系统,实时查看待办报销事项在整个报销流程图中的流转状态,待办报销事项已经经过哪几个环节,目前在哪一个节点等待审批。领导可以实时了解还有哪些待批事项需要自己审批,同时各级领导审批时可在网上随时查看有关的可视化扫描信息。

(三)报销信息的公开性在财务信息化平台里的网络报销流程中,经过授权的不同用户可以在线查询、调阅、对比各种网络报销信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透明度及规范性得到了有效增强,通过报销信息的高度共享,形成多部门、多用户,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广泛参与,多手段同时运用的立体监督格局,使财务事项在事前、事中、事后实现全程监督。

三、网上报销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网上财务报销既是一个信息系统,更是一种管理模式;既是一种技术革新,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它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提高时空效率为特征,体现集中管理、协同业务的集约化优势,实现财务报销事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高效流转和监督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

(一)统一核算标准、规范核算行为,加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在原来的分散财务信息系统下,各个单位由于对财经政策规定的理解、核算口径的把握不同,加之部门利益的驱动,使得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报送的数据一般都经过人为加工修改,由于非系统自动生成,报送信息与实际发生数据的相符度不尽人如意,同时信息报送效率低,给上级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和科学决策带来很大困难。而网上报销系统可以结合各单位的财务执行、控制、分析、监督、决策等管理要求和需要,统一核算标准、规范核算行为,使所属单位在一个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口径的前提下进行财务事项的处理,财务预算、核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对比分析、科学决策等需要采集的数据由系统自动完成,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以便整合内部资源,发挥集约化管理的优势。

(二)科学、公开、透明地进行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加强预算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网上报销依赖预算指标,预算指标成为预算控制的重点,预算指标的分解必须科学、准确、贴近实际,预算内容必须全面、充分,预算的编制、调整、审核、审批、执行必须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流程。预算指标的确认是一个决策过程,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要财务部门唱“单出头”,各单位、各部门都应该参与进来,编制的部门预算应该和业务实际需要相匹配,预算盘子大家定,预算指标大家清。预算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要公开、透明,使大家对预算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就会由“要我执行”变为“我要执行”、“我会执行”。

(三)建立原始单据数字化关联影像,加速推动网上报销的顺利进行传统的审批流程运转时,各级领导一般要翻看待审批的原始单据和相关的报告等,然后签注手工审批意见。在网上报销模式下,通过扫描仪、摄像头等终端设备将纸质的原始单据数字化后,作为电子报销单的附件以备调阅,同时报销系统根据预先配置的流程信息,将电子单据和原始单据影像一起提交给领导进行审批。这样各级领导审批时对报销内容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满足了各级领导需要看到原始单据的管理习惯。原始单据数字化有利于会计信息高度共享、数据资源深度整合、查询效率和效果高效便捷。原始单据数字化的原始单据影像在财务信息化平台里可以在线查询、调阅、对比等,可以使得网上报销工作更容易被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参与财务报销的人员广泛理解接受,从而推动网上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规范网上报销工作流程,助推内控体系建设网上报销系统科学设定预算额度、审批流程、审批权限、预警控制等内控关键点,而且通过软件系统,固化了预算数据的归属单位、使用额度、使用时间、使用范围,规范了单据的流转程序及领导审批权限,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些名为内部控制、实则“人为控制”的混乱现象,这对于内控体系建设无疑是一种促进和加强。网上报销系统增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透明度及规范性,有利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促进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财务监督机制,助推内控体系建设和廉政建设。

(五)实现与财政、银行等外部系统数据交换,提高资金支付效率与规避现金风险 近年来,财政在行政事业单位大力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网上报销系统时,必须预留与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财政和单位的系统能够实现双向的数据交换。对于必须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报销的支出,网上报销流程完成后,网上报销系统自动向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提交申请付款的数据,获得批准后,财政国库支付系统向银行下达支付的指令,向报销单位传递支付的信息,银行根据支付指令付款给报销人的银行账号,报销单位的网上报销系统根据支付信息自动进行记账。对于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的单位,网上报销系统可与银行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通过网银下达款项支付的指令,将报销款项通过银行直接支付给报销人员的银行账户。财务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实现资金划转和报销,既可节省财务人员的人力,又可最大限度降低提取大额现金的在途风险。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现金支付结算,强化资金动态监控,从源头上堵住现金支付漏洞,规避现金风险。

四、网上报销模式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更新重构网上报销流程《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财政部也了《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基本规范》。因此在更新重构网上报销流程时,应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将管理要求转化为各单位的实际工作规范,更新管理理念及工作方法,制定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加强对网上报销系统本身的安全控制,对包括系统管理员在内所有操作人员明确操作权限、实现岗位制约监督。

(二)网上报销循序渐进,人员培训先行一步 网上报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新事物,人们从原有的手工报销流程适应网上报销流程需要一个观念转变、逐步跟进的过程。网上报销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流程运作,使更多的部门和人员参与到网上报销工作流程中。因而培养参与人员的理念和操作能力,定期进行操作经验的积累和推广,对于保证网上报销系统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差异很大,网上报销的实施也必须因地制宜、逐步实施、逐步完善。在试运行阶段通过传统纸质手工报销和网上报销“双轨”运行,跟单测试和业务评价,逐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在确认整体具备熟练的网上报销处理能力后,纸质单据即可退出,实现网上报销“单轨”运行。

(三)建设网上报销系统要贯彻安全性原则网上报销系统对安全性要求很高,既涉及资金安全,又涉及会计信息安全。在网上报销系统设计、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系统的最优。贯彻安全性原则,最有效的办法是将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硬化”到了网络报销系统中,通过设置业务管理和权限管理防范风险。要将监控与操作分离,实现系统内部的有效牵制,建立数据保护机构,健全日志机制,强化操作员对数字证书、加密口令等身份认证信息的保密习惯,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第3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路桥施工 财务控制 管理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路桥施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此,我国出台了相关的财政政策,以规范施工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管理。

一、财务控制管理的界定

1.财务控制的定义。

财务控制是对企业的资金投入与收益过程和收益结果之间进行的衡量,以确保企业财务既定目标的实现。财务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合理的财务控制有助于企业在第一时间找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财务控制对于大型的路桥施工企业而言,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进展程度。

2.财务控制的特点。

2.1制度化的业务体系。

财务控制具有明确的制度化。对于每个项目的财务收入、支出具有特定的流程,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各个环节的操作。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规定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各项预算、支出都要按照公司的制度依次开展。

2.2规范化的业务流程。

各单位业务办理的流程需要一定的规范,在整个施工项目的运营过程中要保持信息的真实性与一致性,实现财务收支与记录的一致化,确保项目流程的规范化。

2.3及时反馈的财务成果。

对于财务的预算和成果,财务控制需要及时反馈,以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规范员工。

二、路桥施工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

1.工程管理难度加大。

路桥施工单位需要特定专业的技术,与其他工程的施工有着很大的区别。路桥的施工要拥有十分高超的技术和高端的操作工艺,只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才可驾驭。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改进,在施工中各种原材料的种类、质量都有所不同,使得很多施工方不能准确的评估施工原料的成本,做出准确的财务预算。再加上地区的差异和物价的不断上涨,使得材料价格波动,成本更加难以把控。在大型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天气变化、温度下降等不可预见的状态,导致工程的整体控制难度加大。

2.财务控制执行力不足。

财务部门是施工单位重要的部门,负责整个单位资金的管理,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只重视生产环节,关心工程进度,而忽略了公司内部财务的管控工作。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够,专业化水平低,使得很多财务人员对新的知识理念出现脱节现象。此外,有些财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中常出现粗心大意现象,更有甚者,还会联合其他人员做假账、,使得财务控制偏离了既定的方向。企业经营者不重视财务部门的培训管理,高级管理者过度干预财务状况,基层财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这是很多路桥施工单位出现的财务问题。

3.财务核算真实性不高。

财务核算工作关乎着公司的资本管理运营,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运转。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除了企业负责人之外,只有相关的财务人员才可接触公司的账目与资金。会计是专业的财务人员,很多公司的经营负责人并没有专门的财务知识,要全权依靠会计人员统筹单位资金。路桥施工单位需要一定的财政基础,财务人员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量。有些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动用单位资金,随意更改公司账目,掩盖挪用公款的事实,使得造假账现象层出不穷。

三、路桥施工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对策

1.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

对于路桥施工单位的财务控制管理,需要从内部的成本费用入手,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第一,尽量采用定额定员的方式,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每一个岗位的员工数量,按照工人的工期和工作量,支配相应的劳动报酬。第二,减少原材料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路桥施工单位需要大量的材料买办,在这过程中,若不能准确估计材料的使用量,就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在工程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合理的控制材料费用,可以节约一定的企业资金。第三,保管好工程器械,提高工程器械的使用年限。在路桥施工中,需要采办一定量的器械,而器械的购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不能很好的保管维护,很容易出现器械损坏现象,缩短器械的寿命。因此,对严格把关器械的使用,设立管理员专门进行日常器械的保管与维修工作。第四,对于不经常使用的设备,可以采取租赁的方式,节约工程成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偶尔会使用到一些不常用的机器设备,对于这些设备可从专业的公司租赁使用,在短期使用完毕后归还,控制好各项成本的支出。

2.加大对财务人员的把关。

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建立财务管理系统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管理、考核。路桥施工单位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避免出现会计人员监守自盗、做假账的现象。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质量把关,定期举行学习培训活动,把最先进的财务理念与管理技术传达给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加大工作考核制度,对于优秀的员工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完善资金管理与核算制度。

路桥施工单位涉及的施工项目规模巨大、种类众多,只有完善资金管理与核算制度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工程工期长久,许多时候预算与成本支出并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完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电算化管理方式,才能实现资产预算与支出的同步管理。财务管理人员要科学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施工的预算、成本、人力做及时的管理控制,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率。资金管理不到位、核算制度滞后是当前施工单位出现的很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建立起具体的管理责任制度,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相互监督,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四、结语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路桥施工单位只有抓住发展的机遇,重视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严把财务人员质量,加强工程成本费用的管理,完善企业资金管理与核算制度,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各项挑战。

参考文献:

[1]杨艳.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集中控制策略[J].会计审计.2014(20).

[2]邓忠良.路桥施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与创新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3(14).

[3]崔桂芳.关于路桥施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与创新管理研究[J].会计师.2015(5).

[4]王荆州.路桥施工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研究[J].财经界.2014(17).

第4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基础建设单位是执行国家基础建设任务的专职职能部门,科学合理的基本建设能够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按照百度百科上面对基本建设的定义:基本建设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投资进行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经济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基本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是基本建设单位的核心工作,它与基本建设单位的其他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是连接和协调基本建设单位其他工作的重要纽带。只有做好了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基本建设单位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政府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基本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在基本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日益严重,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会计核算不规范以及财务管理与工程管理没有紧密结合使得基本建设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1.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资金流向不明确造成基本建设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重大问题,也是是基本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资金管理松散、员工素质不高是造成基本建设工程中资金流向不明的两个重要因素。

(1)资金管理松散。当前,许多基本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对单位资金监管不到位,没有制定相关的资金流动管理措施,使得许多资金的流动方向不明,造成了基本建设单位资金的严重损失。由于资金管理的松散,就极有可能会助长基本建设单位工作人员铺张浪费、公款私用等的歪风邪气滋生,导致基本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更好地实现。

(2)员工素质不高。在基本建设单位工作的许多员工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并且缺乏对基本建设工程的了解,这是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缺少经验,就造成了不按工程进度和工程进度进行相关的资金调度的现象,使基本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呈现一片混乱的局面。另外,员工的素质不高,在财务管理方面就有可能出现公款吃喝、公款挪用等现象,使基本建设单位的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2.会计核算不规范

会计核算是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单位的固定资产、工程成本、管理费用等方面的会计核算。当前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费用支出的不规范。具体是因为基本建设单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支出费用,甚至存在将工程建设款外借的问题。另一方面,会计科目记录不准确也是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的重要表现,比如有部分基础建设单位在对存款利息的记录都是“待摊投资――其他投资”,这种记录方式并不准确,应该将记录科目改成“待摊投资――借款利息”。

3.财务管理与工程管理关系不紧密

在我国的基本建设单位中,财务管理人员并不参与到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工程概算和预算、招标投标、签订执行施工合同等相关工程管理工作中,而且跟工程管理部门人员的沟通不到位,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对这部分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进而使在工程建设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更加深入的控制和落实。例如,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预算概算情况不了解,就无法对项目预算概算进行实时监控,就有可能在这方面的财务支出管理工作上出错,给基本建设单位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三、完善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基本建设单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规范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以及加强对基本建设单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三个方面做好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管理工作。

1.完善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

基本建设单位必须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监督体系,对基本建设单位的各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能够对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使对员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错的惩处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基本建设单位每笔资金的流向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单位资金都用在实处,有效防止基本建设单位员工公款私用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设定严格的报账审核要求,对于用途不明、使用不合理等发票不受理报账。

2.规范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工作

规范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使基本建设单位会计核算数据信息更加准确、真实、可靠,才能帮助基本建设单位的高层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各方面工作的决策。确保会计科目设置的准确性是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第一步,对基本建设单位的相关会计科目的准确设置,能够使单位的账目更加明晰,方便基本建设单位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与此同时,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中管理费用提取标准进行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不能擅自更改建设管理费用标准,造成基本建设单位建设成本的浪费。基本建设单位的管理费用具体提取的比例如下图:

3.加强对基本建设单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人为因素是导致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根本性因素,具体来说,就是由于基本建设单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导致他们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常常犯错。这就要求基本建设单位积极加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组织员工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对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使得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此外,基本建设单位还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建设概预算、施工工艺流程、招标投标等工作的简单培训,让他们大概了解工程建设中与财务管理挂钩的工作的运行机制,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对工程建设工作中的资金动态进行监督和把控。

第5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整个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引起了工程监理单位的重视。有效的财务与合同管理取得的经济收益与技术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产生的效益相比是有绝对优势的。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为整个单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维持了稳定与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进行初探。

一、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制度为原则进行管理。将财务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重视财务票据的管理,领发、核算等票据的一系列流程都要制定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相关人士的责任、风险以及廉政意识,对审计工作采取责任制,同时要注重责任追究制度的实行。树立勤俭办公原则,贯彻执行“五个控制”。从日常办公出发,大数额购置由工程单位领导会议决定,对于小数目购置先制定计划,提交工程监理单位获得审批由专人负责,实行统一购置与管理。合同管理在工程监理单位管理中是作为核心而存在的,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贯穿始终。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缺少规范,会严重阻碍整个监理流程的效率,也无法实现整个项目的最终目标。优秀的合同管理,从起点就会给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工作带来便利。合同管理与成本、进度、质量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在整个监理工作中地位是同等的,都对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控制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加强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路

(一)重视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

对于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必须内外部相结合,进行双向监督。从内部监督来讲,首先财务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必须落到实处,其次定期将财务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审核,让职工了解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资金流动情况,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又让财务管理更加透明化。外部监督来说,政府部门对于工程监理单位的资金流向要严格执行专项检查,在领导离任的特殊时期更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其次政府需要与会计事务所合作,或者政府财政、物价、审计部门共同参与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收支检查工作,对于修缮工程与基建工程项目,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培养完善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加强并完善与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必须注重对职工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让他们知道成本控制对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其次号召全员参与,自觉贯彻执行,与责任挂钩,进行平等竞争,让全员重视关心成本,从实际行动出发关注成本。每个部门都会产生成本支出,而成本支出与财务管理直接相连。因此,成本控制是与每个部门息息相关的,每个部门与每位员工都有这样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三)维护国有资产物质基础的关键地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为工程监理单位各项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对于工程监理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是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个别处理,利用卡片对应相关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详细登记,产生变化时就会预警,让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变得更加灵活,同时又保证了固定资产的可靠、严谨与安全。此外,做好固定资产的保养,针对仪器的老化、磨损、变形等状况严重者会导致仪器完全丧失功能,所以要加以维护与保养。要时刻把握“科学、动态、经济”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保养率,维持保养费的高产出、低投入。

(四)重视工程监理单位预算管理细节,严格财务管理相关程序

工程监理单位预算管理,要提前估测所遇风险,从而加强防范与管理能力,将风险降到最低。重视预算管理细节,采用先进的预算手段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预算效率十分重要。定期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自身素养,让财务管理基础更加夯实。从细节出发,原始凭证从经办人签字开始必须经过每个环节负责人的过目,对会计凭证的录入要进行规范,记账、财务报表与档案进行归档。

三、加强工程监理单位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成立专门部门,合理制定管理目标

工程监理单位合同需要专门部门与人员来管理,同时监理人员必须做到熟悉与理解。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法律制度,从细节出发,打好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基础。对于合同管理的目标设定要结合实际,以科学管理为指导,做到具体详细,构建良好的管理范围,从而达到合同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体系,控制合同管理风险

创新体系的建设从整体将合同管理的各项细节联系起来了。将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相结合,让流程管理更有序与规范。工程监理单位的发展,签订合同越来越多,要做到严加审核。拟定标准合同范本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认真推敲条款的利弊,杜绝歧义与误解,提高合同管理效率避免法律风险的产生。

(三)编制投标文件,注重合同文件归档

合同投标文件的编制,必须充分明确与理解项目内容,从整体出发考虑特殊性,让投标文件更有效、更合理。最终要对整个项目的文件进行归档、分类、整理从而让整个工程监理单位合同管理的工作更加完善。

四、结语

总之,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务要从实际出发,跟上时展的步伐,开拓创新。结合国家相关制度与法规,带动工程监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试论精细化管理在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3,18(14):113-115.

第6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优化现有标准流程,细化部分管理流程。由于三集五大改革需要,检修分公司由原变电、输电、电缆、带电四家单位重新组合,扩大了专业覆盖范围,过去流程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检修分公司自合并以来,对四个专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全体财务人员深入各专业工区调研,并通过职能处室发挥其归口部门作用,捋顺各项业务流程,将业务人员提出新增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变化仔细斟酌,将切实可行的需求更新部分业务流程,优化部分运转低效的流程。同时,将衔接紧密的业务环节逐步融合进财务标准流程,更新财务管控标准流程手册,明确与标准流程相关的系统操作细节,将财务管控流程与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衔接。建立标准流程监控机制,强化财务管控能力。开展财务管控标准流程监控,按照“监控能力逐步提升,监控流程逐批部署”的策略,对步骤合规性、岗位合规性、流程效能和流程状态开展监控,综合考虑检修分公司实际情况,对标准流程实用化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业务流程的变化,为防止财务控制功能弱化,不断优化内部工作标准化流程,加强财务集成系统的管理和应用,通过理顺各个运行环节的管理,实现对各项经济业务前端部门的控制和监督,保障财务账目往来渠道畅通和各环节的规范性。以办公用品出入库为例,在出入库时,需要办公室行管中心专责审核、主任把关,只有审核通过的办公用品才能出入库,月末还要由专责和库管员对账,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库存办公用品数量和规格存在误差,确保财务数据准确。

二、重视内外部审计监控

有效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公司财会人员严格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会计控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将会计内控机制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保障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安全运行。会计人员在充分掌握和研究政策的基础上,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关、风险收益关和经济行为关,尽力规避经营风险,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对单位各项财务收支进行有效监督,狠抓经济业务的审核,保证各项业务合规合法。检修分公司通过结合公司协同监督工作,制定常态化的自查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与分工,分别从会计凭证管理、账务处理、成本费用管理等方面有序开展,并以此为契机全面评估分公司成本管理风险,及时修订《检修分公司资金审批的规定》《检修分公司财务报销管理实施细则》,在细化费用支出标准的同时,强调了内部审批手续及佐证材料的提供,提升成本列支的规范性。高度重视内外部审计,实行财务部门审计问题“三制度”,即:“汇报制度”“随改制度”“典型案例分析制度”。“汇报制度”,就是将内外审计遇到的财务相关问题,特别是基础工作反应出来的问题如实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具体情况,让单位负责人充分了解、重视财务基础工作。“随改制度”,就是将审计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实时整改,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例如将依法治企专项检查反映的问题,将财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落实。“典型案例分析制度”,就是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细致分析,分类整理,形成案例,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消除隐患,提高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推进规范化管理,将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升管理效益。

三、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持续深化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应用。加强源头信息质量控制,实现业务信息一次录入、凭证自动生成;应用协同、对账功能,实现合并抵销凭证自动生成;开展财务日报编制,报表编审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推广财务日报在各单位的常态化应用。推动将会计核算规则嵌入业务系统,简化会计记账过程,进一步提升核算的规范化、自动化水平。推动套装软件工程、物资、资产等信息集成,实现相关报表信息的“一键式”生成。

四、全方位开展决策分析

夯实财务分析基础。加强业务部门集成数据治理,优化数据集成方式,缩短业务数据交换时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向上传的及时性、准确性。创新财务分析手段。深化应用国网辅助决策分析系统的建设成果,以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指标为重点,建立分析评价体系。充分利用与财务信息关联密切的各种数据,研究建立包括现金流量趋势、企业偿债能力等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指标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增强辅助决策支持能力。

五、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7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财务规范化管理;对策

“规范出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规范化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采用,并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它极大的潜能。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标志,是各项经费管理活动的正规有序。近年来,借助数字化医院强大的信息优势,我院财务部门逐渐理顺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财务管理,使医院经费的使用效益大大提高。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医院财务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

1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在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医院工作人员拿着单据需要找各级领导进行审批,但又不知道该单据需要审批到哪一层次,财务人员不断接受工作人员的咨询,进行解释和指导,但仍然有人抱怨财务报账太麻烦,甚至会误认为是财务人员有意卡他,使财务与医院相关科室的关系不易沟通、协调,单据的业务审批和财务审核效率低下。这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描述不到位、不直观、不规范、可操作性差造成的[1]。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要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流程,通过邀请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员修订流程图,对各个工作程序予以图解化,用一套业务流程描绘符号来绘制流程图,符号规范,线路清晰,一目了然,使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全面、直观、形象的反映, 财务形象不断改善,内控制度得以落实;同时也有助于财务人员轮岗时了解熟悉各工作岗位的程序与责任,很大程度缩短了岗位转换的适应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明确岗位工作规范,强化岗位职责

岗位工作规范对工作程序、方式、方法和完成标准,及相互关联的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交接内容和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防止任职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工作的随意性和出现问题时不知所措,避免工作中出现纰漏、办事拖拉和相仿岗位之间的扯皮、互相推诿,有助于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2]。岗位工作规范的研究制定有利于财务管理者实践经验的有效继承和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防止人变事变、人走事空。有许多老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情况熟悉,做起事来得心应手。若换上一名新手,往往一两年、甚至两三年都难以胜任。岗位工作规范的研究制定,可以使老同志的宝贵经验以文字形式表述出来,具有较强的可传授性,从而为新上任的同志熟悉情况、开展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免得再重复前任同样的探索过程,节省宝贵的时间和智力资源,也会减少损失。同时也便于不同岗位间工作的相互了解,为他们更密切地协作、必要时的相互替代提供条件;还可以破除人们对某些工作的神秘感,打破工作垄断,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和科学性。

3严格落实内控制度,加强预算经费使用管理

为确保管好用好各项经费,财务部门严格落实“四分”制度,即会计、出纳分设,支票、印鉴分管,收款、开票分开,结算、报销分审。通过“四分”制度,环环相扣,有效管控财务内部疏忽,防范财务内部出现风险的可能性,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每月总经济师都要通过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系统对当月发生的支出数据进行查询,并对异常数据进行审查,抽查原始凭证,督促整改。院主官每月对装订成册的凭证进行最后把关审签。凭借信息系统及对原始凭证的层层把关,严格落实医院经费使用内控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

财务部门掌握着各事业部门经费的预算情况,是各部门经费使用的第一关,审核会计应对各事业部门的预算情况了如指掌,对经费的使用及票据的真假做到严格把关,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使用经费情况的发生,维护预算的法规性和严肃性,尽量杜绝虚假发piao报销及搭便车情况的发生。借助信息化优势,我院引进了预算管理软件,该软件与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系统进行了无缝对接,实现与会计系统同步运行的功能。基本达到了预算管理由事后分析向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监督前移的目的,使预算经费的使用更具科学性。各种经费

及预算进度掌握由第一审签人负责,在预算管理系统中各部门领导都是终端用户,根据权限可以随时查看本部门费用支出情况,包括预算额度、开支情况、余额及进度等,动态掌握预算的执行状况,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4强化党委科学管财,规范经费使用过程

近年来,医院党委借助数字化优势不断强化科学理财意识,坚持把管财、议财作为医院建设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院党委从医院全面建设出发,把财务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制定经费预算时,严格遵循“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统筹安排、保障重点”的编制原则,把一些不合理、超财力的项目统统堵在预算之外。坚持定期听取财务部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汇报,高效运用预算经费管理系统,分析经费管理使用形势,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共同研究整改对策,制订跟踪问效措施,提高经费的整体效益,实现按计划用财。

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管财议财集体化、公开化、制度化、经常化,确保财务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严格落实经费审批权限和联审会签等制度,一切经费开支,必须坚持党委集体理财和分管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院党委要求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医院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并对三处一部及院领导各自及联合审批权限进行了规范,各部门预算内经费由部门正职审批,超过审批权限时由相关副院长及主官审签。对超过一定限额的开支,单位主官要共同把关、联合审批,及时掌握经费的投向、投量。各种经费的报销由各部门归口管理,不得超越部门办理报销。没有相关承办人员及部门领导审签,上级领导不应越权批签。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预算、借款、开支、报销等各个环节的督促检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而有效确保了经费开支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通过采取指标控制、包干使用、责任到人的办法,大大降低了行政消耗性开支,使其得到有效控制。利用医院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向全院进行财务管理规定公示,较好地解决了不按法规办事、不按程序审批等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确定经费投向投量,提高了党委科学管财能力,杜绝了超财力办事、超预算开支、超权限审批等不良现象,实现了由经验型决策向科学型决策的转变 。

5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理财能力

一名出色的财务人员必须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技能。目前,军队医院财务人员队伍的现状,与医院的发展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医院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大部分都是由专业相近的人员到医院从事财务工作。军队财务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财务法规的贯彻执行及各单位的理财水平;同时也影响到我军整体财务保障水平、保障能力。所以作为财务工作者要从岗位做起,练内功强素质,严格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做好账。做到“三个强化”,即:强化自律意识、强化照章办事意识、强化学习意识[3]。在现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修、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理财水平达到较高层次,深入展开财务管理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职能。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应不断强化运用信息系统的能力,两者结合,做开拓型理财人,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以创新谋求财务工作落实,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真正让有限的经费花出最大的效益。

6积极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

为贯彻落实总部制定下发的《军队单位公务卡支付结算改革实施方案》和《军队单位公务卡管理规定》新举措,着力打造“阳光财务”,借助目前流畅的财务信息化流程,我院积极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制度,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支付结算工具。公务支出必须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并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对刷卡消费的信息进行查询、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予以报销,充分发挥了公务卡有据可查、有迹可寻的特点。通过建立公务卡制度,使公务消费置于阳光之下,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金支付结算方式下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种种弊端

。使用公务卡结算,灵活方便,手续简化,大大减少了现金使用和单位资金占用量,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办事效率。坚持“谁使用谁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增强了持卡人的责任心,使刷卡消费与实际消费极大吻合,遏制了利用虚假发piao报销等漏洞,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违规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对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7紧跟医院发展步伐,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挖掘各种信息资源,使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财务目标的过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解决信息孤岛现象,而是要通过信息化优化工作流程,进行“流程再造”,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加效益。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做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把时间留给财务人员,真正发挥其参谋助手作用[4]。财务信息化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如果仅仅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法换成计算机工作,只是简单模仿和照搬手工流程,而不考虑原来工作程序的合理性,这就远远偏离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初衷,没有实现由手工模式到信息化模式质的飞跃。结果,会计工作依然是事后算账、事后报账,会计信息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在医院内形成一个信息孤岛,缺乏会计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会计流程再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就要求财会人员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流程。要对不规范的业务流程,用新规范加以较正,以堵住存在的漏洞;要对不明确的业务流程,使流程清晰、明确;对过于复杂的业务流程,进行业务重组及优化。实现了工作流程的合理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最优化后,再提出成熟稳定的财务信息化需求,这样既能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与目的,减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弯路,又能用信息化后的工作流程规范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产生巨大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应黎鸿,张孟,李洁.谈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描述[j].军队财务,2008,(6):48

[2]靳丽萍.财务管理规范化实施过程研究.现代商业[j].,2008,18(36):79-80

第8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其中,以财务管理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让事业单位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现阶段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对改善财务管理的举措进行了探讨。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

基于传统管理范式,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规章制度的硬性规定,因此,管理的固定性和强制性较强,不够科学合理。当前,知识经济发展迅猛,信息革命也进一步深化,以往的财务管理范式无法充分满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很难有效提升其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传统管理范式强调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在价值观方面坚持以财富为本。事业单位通过此种范式进行财务管理,其发展战略往往具有低成本的特点,部门分工十分细致明确,管理的结构层次也比较突出,工作流程和环节能够较好地衔接。但正因为有过于明朗、清晰的管理界限,事业单位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一般比较少,工作的灵活性普遍较差,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管理过程当中遇到的突发事件。

同时,这种管理范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硬性指标和制度来构建稳定、有序的财务秩序,以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计划和目标。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此种管理范式对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在执行工作时多采取固定化模式,和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悖。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管理者思维相对落后三个方面,笔者将就这三部分进行一一阐述。

(一)预算管理不到位

据笔者分析,目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预算管理不到位。所谓预算管理,实际上是指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使用状况的预算。从中不难看出,财务预算在事业单位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缺乏对财务预算的重视,因而,未能构建出一套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由于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粗放式的影响,使得较多的公立事业单位在运行中存在财务管理者素质不高且部门形同虚设的问题,阻碍了事业单位优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过程。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上看,许多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编制不完整的情况,管理人员的缺失阻碍了财务管理的实施进程。

此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对财务管理的水平造成了直接影响。当下,事业单位普遍关注高新设备的引用和高技能的技术人员的引进,忽视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吸收,使得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完成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给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阻碍。

(三)管理者思维相对落后

当下,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对改革的认识不透彻。在市场化的运营中,通常会出现大量的市场风险,由于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市场化改革的了解与重视力度不够,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此外,财务管理者没有提高风险的意识,在财务工作的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自身财务管理的水平,导致财务风险的隐患加重,直接危害了事业单位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综上,笔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事业单位要想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就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不良现状加以改善。首先,应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其次,对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完善,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将柔性管理方法应用于其中,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报表予以完善,笔者下面将就这些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加强预算的准确性

不难看出,财务预算对事业单位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据此,事业单位必须大力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对财务预算程序不断规范,以此提高预算的准确度。实际上,财务预算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例如:现金预算、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当学校开展建筑施工时,应对水电费进行预算,以此来确保成本的准确性。

(二)完善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的建立是确保财务管理有序进行的前提,事业单位必须加大财务制度的完善力度,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重要基础。据笔者了解,目前在很多事业单位,通常会出现的不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事业单位必须加大完善力度,合理设置岗位,充分明确职能。

事业单位应对财务管理制度不断规范。首先,针对应收账款,应进行跟踪,并对欠款人加以了解,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防各种风险的出现。一旦发现可疑问题,事业单位应根据相关信息通知欠款人,从而避免呆账的出现。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应用上,为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事业单位应对其使用范围加以明确,不管哪种职位,只要使用的资金不在其范围之内,就不给予报销。其次,加强票据管理。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以票据为准则,严格杜绝“白条”现象。

(三)深化财务管理

良好的财务管理对促进事业单位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财务管理都是事业单位有待强化的一项工作。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盘点财务,尤其要重视对内部财务进行清查。倘若有实物财务与账目记录情况不一致的情况,则立即进行核实,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完善财务制度,并对其中的规范要求进行明确、细化,确保财务制度的内容与要求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并和内部控制制度相统一,从而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有效,能够积极推进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四)运用柔性管理方法

事业单位长期使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具有显著的刚性化和程序化特征,相较而言,柔性管理方法则更加柔和,而且具有明显的非程序化倾向。例如,为了减少财务的时间周期,基于柔性管理范式,事业单位可以在并行工程的支持下有序地编制财务报表。这样一来,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流动和沟通更加自由,即使出现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处理。同时,这也有利于事业单位革新财务管理的模式,使之更加完善、健全。倘若事业单位想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设计中,以便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此时事业单位不仅需要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同时也要设法控制生产的成本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柔性管理方法积极诱导员工自觉树立创新观念、主动提升工作积极性。同时,事业单位也可以引入ERP系统加强财务管理,以有效改善财务管理的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的竞争力。

(五)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

如今,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网络技术也逐渐运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类网站与软件日益增多,并进一步强化了财务管理与核算。因此,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也可以尝试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与核算。例如,可以将事业单位的固定财务信息录入网络管理系统,然后再引入条码管理,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运转实现及时、准确的管理核算。

以往的管理范式对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要求较高,十分重视财务执行的程序,这虽然能够有序开展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但却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可能会妨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基于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企业常常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形势拟定临时性的财务管理方案,而传统管理范式的灵活性较差,这样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率都较低,无法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相较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还能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六)完善财务报表

首先,要将现金流量表纳入财务报表中。由于现金流量表能够详尽、准确地将现金流量的有关信息反映出来,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有较为全面、细致的呈现,因而可以作为一种短期动态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掌握事业单位的负债、净财务、财务情况及其变动原因。同时,该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事业单位了解支付与运用资金的能力,并对风险投资活动的评估工作有较好的帮助。因此,如果事业单位运用得当,可以借助现金流量表来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

其次,要对财务报表格式进行规范,对内容进行充实。为此,事业单位应根据要求来编制财务报表,并详尽地说明附注内容的信息。例如,要以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制作报表,并将联系方式、负债数据等基本信息添加到报表当中,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内容全面、具体、有效,体现附注具有的解释、说明和补充功能。

四、结束语

如今,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顺应经济改革与发展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及时对当前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深化财务管理,做好信息化核算,完善财务报表,以确保财务的管理与核算信息真实有效,为开展财务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参考文献

[1] 余维桓.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财经界,2010(03):136- 137.

[2] 陈蕾.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J]. 才智,2015(19):2- 4.

[3] 高学礼. 试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商,2015(28):86- 88 .

[4] 纪照荣.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财经界(学术版),2013(01):61- 63.

第9篇:工程单位财务流程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财务会计流程;流程再造;数据标准;实时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网络背景之中,信息科技不断的融入到单位的各个角落,其打破了单位的商业体系以及管控思想,确保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信息之中。在这个背景下单位领导人要了解信息,就必须积极的使用,掌握流程再造的一些措施和设备,积极的分析并且对其重组,设置一体化方法,设置实时掌控方法,进而确保信息精准真实。

一、财务会计流程概述

通过分析相关的概念我们得知,它有着两大特点。第一,它面对的是客户,涵盖组织之中的以及外在的客户。第二,其不会受到单位的职能机构以及其他的分机构的界限干扰。

单位在运作时期的具体活动步骤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单位在运作时期生成很多的业务步骤,此时出现了非常多的信息。财会流程得到了这类信息之后,经由多方面的处理,把信息供应给管控流程中。进而其通过会计流程供应的信息开展管控工作,对运作活动开展综合化的测评。其设计理念以及信息采集的功效和制作的精准性等,都会干扰到单位管控工作的品质。

二、当前财务会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各核算子系统缺乏连贯性。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属于手工账务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征就是财务工作者按照层层向上的顺序,完成各自的分工,这是最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随后,财务会计流程进入到了半手工账务系统阶段,在该阶段,逐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企业也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技术建立了许多独立的子系统,提高了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然而,该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分离的,这样就很难实现信、资源的共享。可以说,半手工账务系统只是对手工账务系统的模仿和招办,毫无实质性进步,没有弥补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各核算子系统缺乏连贯性的缺陷。

其次,传统财务会计流程仅仅关注到了企业一小部分的信息,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的会计流程很难采集到业务流程的整体数据,因此其只能对业务流程的部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这份数据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会计流程的作用也很难充分发挥才出来。

最后,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无法及时更新财务会计数据,更不能对其实现实时控制,原因在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只有先发生业务,再采集数据,也就是说,业务与财务会计核算并非同时进行,而是相互分离的。如此一来,就使得财务会计信息无法及时更新,具有滞后性,不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有时还会误导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三、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BPR)

它是单位的管控活动从过去的管控体系发展为目前的信息化管控工作的时候,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它具体的涵盖如下的一些内容:

(一)流程分析与诊断

当开展重组活动之前,要对过去的活动措施分析论断,以此来明确其区间和深度等。该项活动是对单位目前的步骤的一种分析和论述,分析它面对的一些不利现象,进而开展有序诊断。

(二)流程的再设计

它是建立在上述的步骤的前提之中的,要再次的设计并且完善目前的步骤,确保它更为合理。它并不是单纯的照搬手工方法,是把信息科技和优秀的管控思想等渗透到单位的流程设计之中,进而确保信息高度的汇总,其可以开展实时活动。

(三)流程重组的实施

这个时期是把设计好的流程运行的一个步骤。它是一个非常艰难而且繁琐的活动,其牵扯到组织调节等等的很多要素。重组的有效落实会使得业绩获取成就,假如落实不合理的话,就会给单位带来非常多的危险性内容。

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一)从宏观层面入手

从宏观方面来看,企业在优化财务会计流程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在优化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之前,必须对企业现有的,正在使用的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诊断,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展开具体的优化措施。对现有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分析、诊断是财务会计重组的前提和基础,该环节必不可少,这也是财务会计程序优化的必经之路。

其次,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这一步是建立在上一步的基础之上的,依据准确的分析、诊断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改进现有流程。如果现有流程完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就要重新进行设计,使其更为先进、更为实用。

(二)从微观层面入手

1、加强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统一的标准

新的财务会计流程应能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模块正确地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逐步实现了会计记录的电子化、无纸化和标准化。

企业应当建立简单而又实用的会计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流程的建立应当参考财务会计一体化的IT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财务业务的有机统一,建立有效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避免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复计算。此时,财务部门无需等到业务部门的业务行为彻底结束后才能采集数据,而是可以根据资源共享,直接对业务部门核对确认过的单据进行数据采集。财务部门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后,系统就会直接将这些加工过的信息转化为记账凭证。如果企业有需要,系统还能自动生成财务报表。

打破顺序化业务流程,实施事件驱动

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人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4、将控制机制嵌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实时控制策略

一方面,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控制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在初始设置时,财会人员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事件接受器接受事件信息,控制器根据数据库中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准则,自动对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格性进行判断,从而支持实时控制。

另一方面,将财会人员嵌入经营活动过程,使其发挥实时控制作用。当经济业务发生时,财会人员利用管理软件提供的信息判断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规,并对经济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以抵御经营风险。

5、应用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

构建财务一体化流程,需要借助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自动将业务单据转化为记账凭证,保证财务和业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事件接受器、凭证模板、生成器和实时凭证。

结语

综上,为了更好的实现财务会计流程设计,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在职业道德和经验方面也要进行不断的提高,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环境是随时都会发生改变的,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流程也要不断进行改变,适应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明来.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9.9.

[2]张有峰.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4.

[3]蔺玉,魏曦.会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流程重构[J].财会通讯,2011.3.